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清史稿

(紀傳體清朝正史)

鎖定
《清史稿》是北洋政府時期,經袁世凱批准,由趙爾巽為總擔綱編纂的一部大型清朝歷史史籍。 [1] 
《清史稿》是中華民國初年由北洋政府設館編修,記載清朝歷史紀傳體歷史著作。全書共有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紀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傳三百一十六卷,以紀傳為中心。 [1] 
全書包括整個清王朝的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赫圖阿拉建國稱汗,下至1912年清朝滅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歷史。 [1] 
書    名
清史稿
作    者
趙爾巽(主編)
類    別
歷史
創作年代
1927年
卷    數
五百三十六卷
字    數
約8000000字
古籍歸類
史部>正史(今版《續修提要》)

清史稿內容簡介

《清史稿》接續了二十四史的紀傳體正史體裁,分本紀、志、表和列傳4個部分,把清朝統治296年間的重要歷史人物、重大歷史事件、典章制度囊括其中,但在體例上有一些變化,體現出清朝所經歷的“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例如本紀部分,最後一個本紀名為《宣統皇帝本紀》,不符合以皇帝廟號命名的常規,因為末代皇帝溥儀遜位後仍然在世,沒有廟號,於是以年號“宣統”命名本紀;志的部分,新創《交通志》《邦交志》。《交通志》包括鐵路、輪船、電報、郵政各章節,《邦交志》包括與俄、英、法、美、德、日等國的外交事務,這些都是前所未有而在清末政治中舉足輕重的主題。
《清史稿》為清史研究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史料。但其在政治觀點、體裁體例、史實內容等方面,也存在諸多問題和舛錯。認真研究總結《清史稿》纂修始末及其經驗教訓,對國家清史纂修工程,不無裨益和借鑑。

清史稿作者簡介

趙爾巽(1844年7月8日 —1927年9月3日),字公讓,號次珊 ,別號無補 ,清末漢軍正藍旗人,奉天鐵嶺(今遼寧鐵嶺市)人,一説山東萊州人 [2] ,祖籍山東蓬萊,清末民初政治家、改革家。
趙爾巽於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及第,授翰林院編修。歷任安徽、陝西各省按察使,又任甘肅、新疆、山西布政使,後任湖南巡撫、民部尚書、盛京將軍、江西總督、四川總督等職。[4] 宣統三年(1911年)任東三省總督。武昌起義後在奉天(今遼寧)成立保安會,阻擾辛亥革命。[5] 民國成立,任奉天都督,不久辭職。民國三年(1914年),任清史館總裁,主編《清史稿》。袁世凱稱帝時,被尊為“嵩山四友”之一。[6] 民國十四年(1925年),段祺瑞執政期間,任善後會議議長、臨時參議院議長。時人尊其為“次帥”“趙次帥”“趙制軍”。民國十六年(1927年)卒,享年83歲。

清史稿作品目錄

清史稿本紀

卷次
目次
題目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1
本紀第一
太祖本紀
卷2~3
本紀第二三
太宗本紀一二
卷4~5
本紀第四五
世祖本紀一二
卷6~8
本紀第六七八
聖祖本紀一二三
卷9
本紀第九
世宗本紀
卷10~15
本紀第十到十五
高宗本紀一到六
卷16
本紀第十六
仁宗本紀
卷17~19
本紀第十七十八十九
宣宗本紀一二三
卷20
本紀第二十
文宗本紀
卷21~22
本紀第二十一二十二
穆宗本紀一二
卷23~24
本紀第二十三二十四
德宗本紀一二
卷25
本紀第二十五
宣統皇帝本紀

清史稿

卷26~39
志1~14
天文一到十四
卷40~44
志15~19
災異一到五
卷45~53
志20~28
時憲一到九
卷54~81
志29~56
地理一到二十八
卷82~93
志57~68
禮一到十二
卷94~101
志69~76
樂一到八
卷102~105
志77~80
輿服一到四、鹵簿附
卷106~113
志81~88
選舉一到八
卷114~119
志89~94
職官一到六
卷120~125
志95~100
食貨一到六
卷126~129
志101~104
河渠一到四
卷130~141
志105~116
兵一到十二
卷142~144
志117~119
刑法一二三
卷145~148
志120~123
藝文一到四
卷149~152
志124~127
交通一到四
卷153~160
志128~135
邦交一到八 [181] 

清史稿

卷161~165
表1~5
皇子世表一到五
卷166
表6
公主表
卷167
表7
外戚表
卷168~173
表8~13
諸臣封爵世表一到五
卷174~175
表14~15
大學士年表一二
卷176~177
表16~17
軍機大臣年表一二
卷178~196
表18~36
部院大臣年表一到十
卷197~208
表37~48
疆臣年表一到十二
卷209~211
表49~51
籓部世表一二三
卷212~213
表52~53
交聘年表一二

清史稿列傳

卷次
目次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214
列傳一
卷215
列傳二
諸王一-景祖諸子:武功郡王禮敦色勒、慧哲郡王額爾袞、宣獻郡王齋堪、恪恭貝勒塔察篇古,顯祖諸子:誠毅勇壯貝勒穆爾哈齊子襄敏貝子務達海、莊親王舒爾哈齊子阿敏、鄭獻親王濟爾哈朗、靖定貝勒費揚武、阿敏子温簡貝子固爾瑪琿、固爾瑪琿子鎮國襄敏公瓦三、濟爾哈朗子簡純親王濟度、輔國武襄公巴爾堪、濟度子簡親王喇布、簡修親王雅布、雅布從孫簡儀親王德沛、巴爾堪子輔國襄愍公巴賽、費揚武子尚善、惠獻貝子傅喇塔、舒爾哈齊孫輔國公品級札喀納、鎮國公品級屯齊、鎮國將軍洛託、通達郡王雅爾哈齊、篤義剛果貝勒巴雅喇
卷216
列傳三
諸王二-太祖十六子:廣略貝勒褚英、子安平貝勒杜度、敬謹莊親王尼堪、杜度子愨厚貝勒杜爾祜、貝子穆爾祜、恪僖貝子特爾祜、懷愍貝子薩弼,禮烈親王代善子巽簡親王滿達海、克勤郡王嶽託、碩託、穎毅親王薩哈璘、謙襄郡王瓦克達、輔國公瑪佔、滿達海從子康良親王傑書、嶽託子衍禧介郡王羅洛渾、顯榮貝勒喀爾楚渾、鎮國將軍品級巴思哈、羅洛渾曾孫平敏郡王福彭、薩哈璘子阿達禮、順承恭惠郡王勒克德渾、勒克德渾子勒爾錦、孫錫保
卷217
列傳四
卷218
列傳五
諸王四-多爾袞、多鐸(子多尼、信郡王董額、輔國恪僖公察尼、多尼子信郡王鄂紥)、費揚果
卷219
列傳六
諸王五-太宗諸子:豪格(子猛峨、猛峨子延信)、葉布舒碩塞允祿高塞常舒韜塞博穆博果爾,世祖諸子:福全榮親王常寧隆禧
卷220
列傳七
諸王六-聖祖諸子:貝子品級允禔、理密親王允礽、誠隱郡王允祉、恆温親王允祺、淳度親王允祐允禩、 允禟、輔國公允䄉、履懿親王允祹、怡賢親王允祥、恂勤郡王允禵、愉恪郡王允潖、果毅親王允禮、果恭郡王弘適)簡靖貝勒允禕、慎靖郡王允禧、質莊親王永瑢、恭勤貝勒允祜、 郡王品級誠貝勒允祁、諴恪親王允秘,世宗諸子:端親王弘暉 和恭親王弘晝 懷親王福惠
卷221
列傳八
諸王七-高宗諸子:定安親王永璜、端慧太子永璉、循郡王永璋、榮純親王永琪、哲親王永琮、儀慎親王永璇、成哲親王永瑆、貝勒永璂、慶僖親王永璘,仁宗諸子:穆郡王、惇恪親王綿愷、惇勤親王奕誴、瑞懷親王綿忻、惠端親王綿愉,宣宗諸子隱志郡王奕緯、順和郡王愛新覺羅·奕綱、慧質郡王奕繼 恭忠親王奕訢 醇賢親王奕譞、鍾端郡王奕詥、孚敬郡王奕譓,文宗子:憫郡王
卷222
列傳九
卷223
列傳十
萬(子扈爾幹)、孟格布祿扈爾幹(子岱善)、孟格布祿(子吳爾古代)、楊吉砮(兄清佳砮)、楊吉砮(子納林布祿)、金台石清佳砮(子布寨)、布寨子布揚古、布佔泰拜音達裏
卷224
列傳十一
卷225
列傳十二
額亦都費英東(子索海、孫倭黑)、何和禮(子多積禮和碩圖都類)、安費揚古扈爾漢
卷226
列傳十三
揚古利勞薩(子程尼)、圖魯什(子巴什泰)、覺羅拜山(子顧納岱、顧納岱子莫洛渾)、西喇布(子馬喇希)、阿蘭珠(弟布爾堪)、納爾察(子瑚沙)、達音布、朗格(子和託從弟雍舜)、瑪爾當圖(子烏庫理)、喀喇(子紥福尼、紥福尼子舒裏渾、洛多歡、崆古圖、舒裏渾孫特爾勒)、巴篤理穆克譚(子愛音塔穆)、達珠瑚(子翁阿岱
卷227
列傳十四
常書(弟揚書 、子察哈喇、孫葉璽、曾孫辰布祿、察哈喇(子富喇克塔)、揚書子達爾漢、達爾漢子鄂羅塞臣)、康果禮(弟喀克都哩哈)哈納(子費揚古、弟綽和諾、綽和諾從子富喀禪)、葉克書(葉克書子道喇)、博爾晉(子特錦、孫瑪沁、曾孫康喀喇)、雅希禪(子恭袞、訥爾特、拉篤渾)舒賽(子西蘭、西蘭子席特庫)、景固勒岱(從弟崇阿)、揚善(弟伊遜納都祜、從弟武賴)、冷格里(子穆成格、弟納穆泰、從弟譚布)、薩穆什喀雅賴(弟洪尼雅喀、子武拉禪、洪尼雅喀弟薩蘇喀)、阿山
卷228
列傳十五
額爾德尼噶蓋(噶蓋子武善布善、布善子誇扎、達海尼堪)、庫爾纏(弟庫拜)、英俄爾岱滿達爾漢(弟馬福塔)、明安達禮
卷229
列傳十六
卷230
列傳十七
武理堪(子吳拜蘇拜、蘇拜子和託武納格(子德穆圖齊墨克圖)、阿什達爾漢蘇納固三泰(固三泰子明阿圖、明阿圖子賽弼翰)、瑚什布(瑚什布子穆徹納)、鄂莫克圖喀山(喀山子納海)、安達立綽拜布丹(孫達哩)、吉思哈、弟吉普喀達、吳巴海康喀勒(從兄子和託 瑪拉、兄孫通嘉)、薩璧翰
卷231
列傳十八
卷232
列傳十九
希福(子帥顏保、曾孫嵩壽)、范文程(子範承勳、範承斌、孫範時繹範時捷範時綬範時紀、曾孫範宜恆、四世孫範建中)、寧完我鮑承先
卷233
列傳二十
圖爾格(兄徹爾格)、伊爾登(弟超哈爾、超哈爾子額赫哩)、巴奇蘭岱松阿(岱松阿子阿納海、巴漢) 齊爾格申巴都裏(巴都裏從弟子海都)、托克雅 葉臣(子車爾布)、蘇魯邁(蘇魯邁子蘇爾濟)、鄂洛順、翁鄂洛、珠瑪喇瓦爾喀珠瑪喇瓦爾喀珠瑪喇(弟伊瑪喇
卷234
列傳二十一
孔有德全節耿仲明耿繼茂,繼茂子耿昭忠耿聚忠尚可喜尚之孝沈志祥兄子沈永忠、永忠子沈瑞祖大壽祖澤潤、澤溥、祖澤洪,澤洪子祖良璧,大壽養子祖可法,從子祖澤遠
卷235
列傳二十二
卷236
列傳二十三
陳泰阿爾津李國翰海爾圖桑額卓布泰弟巴哈 卓羅四世孫永慶愛星阿子富善、遜塔子馬錫泰、從弟都爾德
卷237
列傳二十四
卷238
列傳二十五
卷239
列傳二十六
卷240
列傳二十七
卷241
列傳二十八
卷242
列傳二十九
覺羅果科覺羅阿克善敦拜哈寧阿碩詹(孫達色)、濟席哈費雅思哈噶達渾費揚武愛松古興鼐(兄孫哈爾奇)、達素喀爾塔喇(子赫特赫) [3] 
卷243
列傳三十
卷244
列傳三十一
卷245
列傳三十二
卷246
列傳三十三
卷247
列傳三十四
卷248
列傳三十五
卷249
列傳三十六
卷250
列傳三十七
卷251
列傳三十八
卷252
列傳三十九
卷253
列傳四十
卷254
列傳四十一
卷255
列傳四十二
卷256
列傳四十三
卷257
列傳四十四
卷258
列傳四十五
卷259
列傳四十六
卷260
列傳四十七
卷261
列傳四十八
卷262
列傳四十九
卷263
列傳五十
卷264
列傳五十一
卷265
列傳五十二
卷266
列傳五十三
卷267
列傳五十四
卷268
列傳五十五
米思翰(子李榮保)、顧八代、瑪爾漢、田六善杜臻薩穆哈 [21] 
卷269
列傳五十六
卷270
列傳五十七
郝浴(子林)、楊素藴郭琇 [23] 
卷271
列傳五十八
卷272
列傳五十九
卷273
列傳六十
卷274
列傳六十一
卷275
列傳六十二
卷276
列傳六十三
卷277
列傳六十四
卷278
列傳六十五
卷279
列傳六十六
卷280
列傳六十七
卷281
列傳六十八
卷282
列傳六十九
卷283
列傳七十
覺羅武默訥、舒蘭拉錫(拉錫子旺札爾、孫博靈阿)、圖理琛何國宗 [37] 
卷284
列傳七十一
卷285
列傳七十二
卷286
列傳七十三
王掞(子王奕清)、奕鴻勞之辨朱天保陶彝任坪範長髮、鄒圖雲、陳嘉猷、王允晉、李允符、範允、高玢、高怡、趙成穮、孫紹曾、邵璿 [40] 
卷287
列傳七十四
佟國維馬齊(子富良、馬齊弟馬武、馬武子保祝)、阿靈阿(子阿爾松阿 )、揆敍鄂倫岱 [41] 
卷288
列傳七十五
卷289
列傳七十六
卷290
列傳七十七
卷291
列傳七十八
卷292
列傳七十九
卷293
列傳八十
卷294
列傳八十一
卷295
列傳八十二
卷296
列傳八十三
嶽鍾琪(季父嶽超龍 超龍子嶽鍾璜 鍾琪子嶽濬 策稜(子成袞紥布 車布登紥布 [50] 
卷297
列傳八十四
卷298
列傳八十五
卷299
列傳八十六
卷300
列傳八十七
卷301
列傳八十八
卷302
列傳八十九
卷303
列傳九十
卷304
列傳九十一
卷305
列傳九十二
卷306
列傳九十三
卷307
列傳九十四
卷308
列傳九十五
卷309
列傳九十六
卷310
列傳九十七
卷311
列傳九十八
卷312
列傳九十九
卷313
列傳一百
卷314
列傳一百一
卷315
列傳一百零二
卷316
列傳一百零三
卷317
列傳一百零四
卷318
列傳一百零五
卷319
列傳一百零六
卷320
列傳一百零七
卷321
列傳一百零八
卷322
列傳一百零九
卷323
列傳一百一十
卷324
列傳一百十一
卷325
列傳一百十二
卷326
列傳一百十三
卷327
列傳一百十四
卷328
列傳一百十五
卷329
列傳一百十六
卷330
列傳一百十七
卷331
列傳一百十八
卷332
列傳一百十九
卷333
列傳一百二十
卷334
列傳一百二十一
卷335
列傳一百二十二
卷336
列傳一百二十三
卷337
列傳一百二十四
卷338
列傳一百二十五
卷339
列傳一百二十六
卷340
列傳一百二十七
卷341
列傳一百二十八
卷342
列傳一百二十九
卷343
列傳一百三十
卷344
列傳一百三十一
卷345
列傳一百三十二
卷346
列傳一百三十三
卷347
列傳一百三十四
卷348
列傳一百三十五
卷349
列傳一百三十六
卷350
列傳一百三十七
卷351
列傳一百三十八
卷352
列傳一百三十九
卷353
列傳一百四十
卷354
列傳一百四十一
卷355
列傳一百四十二
卷356
列傳一百四十三
卷357
列傳一百四十四
卷358
列傳一百四十五
卷359
列傳一百四十六
卷360
列傳一百四十七
卷361
列傳一百四十八
卷362
列傳一百四十九
卷363
列傳一百五十
卷364
列傳一百五十一
卷365
列傳一百五十二
覺羅寶興 宗室敬徵 宗室禧恩 陳官俊 卓秉恬 [101] 
卷366
列傳一百五十三
卷367
列傳一百五十四
卷368
列傳一百五十五
卷369
列傳一百五十六
卷370
列傳一百五十七
卷371
列傳一百五十八
卷372
列傳一百五十九
卷373
列傳一百六十
卷374
列傳一百六十一
卷375
列傳一百六十二
卷376
列傳一百六十三
卷377
列傳一百六十四
卷378
列傳一百六十五
卷379
列傳一百六十六
卷380
列傳一百六十七
卷381
列傳一百六十八
卷382
列傳一百六十九
卷383
列傳一百七十
卷384
列傳一百七十一
卷385
列傳一百七十二
卷386
列傳一百七十三
卷387
列傳一百七十四
卷388
列傳一百七十五
卷389
列傳一百七十六
卷390
列傳一百七十七
卷391
列傳一百七十八
卷392
列傳一百七十九
卷393
列傳一百八十
卷394
列傳一百八十一
卷395
列傳一百八十二
卷396
列傳一百八十三
卷397
列傳一百八十四
卷398
列傳一百八十五
卷399
列傳一百八十六
卷400
列傳一百八十七
卷401
列傳一百八十八
向榮 和春 張國樑
卷402
列傳一百八十九
卷403
列傳一百九十
卷404
列傳一百九十一
卷405
列傳一百九十二
卷406
列傳一百九十三
卷407
列傳一百九十四
卷408
列傳一百九十五
卷409
列傳一百九十六
卷410
列傳一百九十七
卷411
列傳一百九十八
卷412
列傳一百九十九
卷413
列傳二百
卷414
列傳二百一
卷415
列傳二百二
卷416
列傳二百三
卷417
列傳二百四
卷418
列傳二百五
卷419
列傳二百六
卷420
列傳二百七
卷421
列傳二百八
卷422
列傳二百九
卷423
列傳二百十
卷424
列傳二百十一
卷425
列傳二百十二
卷426
列傳二百十三
卷427
列傳二百十四
卷428
列傳二百十五
卷429
列傳二百十六
卷430
列傳二百十七
卷431
列傳二百十八
卷432
列傳二百十九
卷433
列傳二百二十
卷434
列傳二百二十一
卷435
列傳二百二十二
華爾 勒伯勒東 法爾第福 戈登 日意格德克碑 赫德帛黎 [147] 
卷436
列傳二百二十三
卷437
列傳二百二十四
卷438
列傳二百二十五
卷439
列傳二百二十六
卷440
列傳二百二十七
英桂 宗室載齡 恩承 宗室福錕 崇禮 裕德 [152] 
卷441
列傳二百二十八
卷442
列傳二百二十九
卷443
列傳二百三十
卷444
列傳二百三十一
卷445
列傳二百三十二
卷446
列傳二百三十三
卷447
列傳二百三十四
卷448
列傳二百三十五
卷449
列傳二百三十六
卷450
列傳二百三十七
卷451
列傳二百三十八
卷452
列傳二百三十九
卷453
列傳二百四十
榮全 喜昌 升泰 善慶柏梁 恩澤 銘安 恭釒堂 慶裕 長庚 文海 鳳全 增祺 貽穀 信勤 [165] 
卷454
列傳二百四十一
卷455
列傳二百四十二
卷456
列傳二百四十三
卷457
列傳二百四十四
卷458
列傳二百四十五
卷459
列傳二百四十六
卷460
列傳二百四十七
卷461
列傳二百四十八
卷462
列傳二百四十九
卷463
列傳二百五十
唐景崧 劉永福 [175] 
卷464
列傳二百五十一
卷465
列傳二百五十二
徐桐豫師 子承煜 剛毅 趙舒翹 啓秀 英年 裕祿 廷雍 毓賢 李廷簫
卷466
列傳二百五十三
卷467
列傳二百五十四
卷468
列傳二百五十五
卷469
列傳二百五十六
卷470
列傳二百五十七
志鋭 劉從德 春勳 良弼 宗室載穆 萬選 德霈 同源 文瑞 承燕 克蒙額 恆齡 德霈等 樸壽 謝寶勝 姚靄雲 黃忠浩 楊讓梨
卷471
列傳二百五十八
卷472
列傳二百五十九
卷473
列傳二百六十
卷474
列傳二百六十一
卷475
列傳二百六十二
卷476
列傳二百六十三
卷477
列傳二百六十四 
卷478
列傳二百六十五
循吏三-張吉安 李毓昌 龔景瀚 蓋方泌 史紹登 李賡芸 伊秉綬 狄尚絅 張敦仁 鄭敦允 李文耕 劉體重劉子煦 張琦 石家紹 劉衡 徐棟 姚柬之 吳均 王肇謙 曹瑾 桂超萬 張作楠 雲茂琦
卷479
列傳二百六十六
循吏四-徐台英 牛樹梅 何曰愈 吳應連 劉秉琳 陳崇砥 夏子齡 蕭世本李炳濤 俞澍 朱根仁 鄒鍾俊 王懋勳 蒯德模 林達泉 方大湜 陳豪 楊榮 緒林啓 王仁福朱光第 冷鼎亨 孫葆田 柯劭憼 塗官俊 陳文黻 李素 張楷 王仁堪
卷480
列傳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孫奇逢 耿介 黃宗羲弟宗炎 宗會 子百家 王夫之兄介之李顒李因篤 李柏 王心敬 沈國模史孝鹹 韓當 邵曾可 曾可孫廷採王朝式 謝文洊甘京 黃熙 曾曰都 危龍光 湯其仁 宋之盛 鄧元昌 高愈顧培 彭定求 湯之錡施璜 張夏 吳曰慎 陸世儀陳瑚 盛敬江士韶 張履祥錢寅 何汝霖 凌克貞 屠安世 鄭宏 祝洤 沈昀姚宏任 葉敦艮 劉汋 應捴謙 朱鶴齡 陳啓源 範鎬鼎 黨成 李生光 白奐彩 黨湛 王化泰 孫景烈 胡承諾 曹本榮 張貞生 劉原淥姜國霖 劉以貴 韓夢周 梁鴻翥 法坤宏 閻循觀 任瑗 顏元王源程廷祚 惲鶴生 李塨 刁包王餘佑 李來章冉覲祖 竇克勤李光坡從子鍾倫 莊亨陽官獻瑤 王懋竑朱澤沄 喬僅 李夢箕子圖南 張鵬翼 童能靈 胡方馮成修 勞潼 勞史桑調元 汪鑑 顧棟高 陳祖範 吳鼎 梁錫璵 孟超然 汪紱餘元遴 姚學塽潘諮 唐鑑 吳嘉賓 劉傳瑩 劉熙載 朱次琦 成孺 邵懿辰 高均儒 伊樂堯 [176] 
卷481
列傳二百六十八
儒林二-顧炎武 張爾岐馬驌 萬斯大兄斯選 子經 侄言 胡渭子彥升葉佩蓀 毛奇齡陸邦烈 閻若璩李鎧 吳玉搢 惠周惕子士奇 孫棟 餘蕭客 陳厚耀 臧琳玄孫庸 禮堂 任啓運 全祖望蔣學鏞 董秉純 沈彤蔡德晉 盛世佐 江永程瑤田 褚寅亮 盧文弨顧廣圻 錢大昕族子塘 坫 王鳴盛金曰追 吳凌雲 戴震金榜 段玉裁鈕樹玉 徐承慶 孫志祖翟灝 梁玉繩 履繩 汪家禧 劉台拱 朱彬 孔廣森 邵晉涵 周永年 王念孫子引之 李惇 賈田祖 宋綿初 汪中江德量 徐復 汪光爔 武億 莊述祖 莊綬甲 莊有可戚學標江有誥 陳熙晉 李誠 丁傑 周春 孫星衍畢亨 李貽德王聘珍 凌廷堪洪榜 汪龍 桂馥許瀚 江聲孫沅 錢大昭子東垣 繹 侗 朱駿聲
卷482
列傳二百六十九
儒林三-馬宗槤子瑞辰 孫三俊 張惠言子成孫 江承之 郝懿行 陳壽祺子喬樅 謝震 何治運 孫經世 柯蘅 許宗彥 呂飛鵬沈夢蘭 宋世犖 嚴可均 嚴元照 焦循子廷琥 顧鳳毛 鍾懷 李鍾泗 李富孫兄超孫 弟遇孫 胡承珙胡秉虔 朱珔 凌曙薛傳均 劉逢祿宋翔鳳 戴望 雷學淇王萱齡 崔述 胡培翬楊大堉 劉文淇子毓崧 孫壽曾 方申 丁晏 王筠 曾釗林伯桐 李黼平 柳興恩弟榮宗 許桂林 鍾文烝 梅毓 陳澧侯康 侯度 桂文燦 鄭珍鄒漢勳 王崧 劉寶楠子恭冕 龍啓瑞苗夔 龐大堃 陳立 陳奐金鶚 黃式三子以周 俞樾張文虎 王闓運 王先謙 孫詒讓鄭杲宋書升 法偉堂
卷483
列傳二百七十
儒林四-孔蔭植(興燮、毓圻、傳鐸、廣棨、昭煥、憲培、慶鎔、繁灝、祥珂、令貽)
卷484
列傳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魏禧兄際瑞 弟禮 禮子世效 世儼 李騰蛟 邱維屏 曾燦 林時益梁份 侯方域王猷定 陳宏緒 徐士溥 歐陽斌元 申涵光張蓋 殷嶽吳嘉紀徐波 錢謙益龔鼎孳 吳偉業曹溶 宋琬嚴沆 施閏章高詠 鄧漢儀 王士祿弟士祜 田雯 曹貞吉 顏光敏 王蘋 張篤慶徐夜 陳恭尹屈大均 梁佩蘭 程可則 方殿元 吳文煒 王隼 馮班宗元鼎 劉體仁 吳殳 胡承諾賀貽孫 唐甄 阿什垣劉淇 金德純傅澤洪 汪琬 計東吳兆騫 顧我錡 彭孫遹 朱彝尊李良年 謤吉璁 尤侗秦松齡 曹禾 李泰來 陳維崧吳綺 徐釚 潘耒倪燦嚴繩孫 徐嘉炎方象瑛 萬斯同錢名世 劉獻廷 邵遠平吳任臣周春 陳鱣 喬萊汪楫 汪懋麟 陸葇兄子奎勳 龐塏邊連寶陸圻丁澎 柴紹炳 毛先舒 孫治 張丹 吳百朋 沈謙 虞黃昊 孫枝蔚李念慈 丁煒林侗 林佶 黃任 鄭方坤 黃與堅王昊 顧湄 吳雯陶季 梅清梅庚 馮景邵長蘅 姜宸英嚴虞惇 黃虞稷 性德顧貞觀 項鴻祚 蔣春霖 文昭藴端 博爾都 永忠 書誠 永諲 裕瑞趙執信葉燮 馮廷櫆 黃儀 鄭元慶 查慎行弟嗣瑮 查升史申義周起渭 張元臣 潘淳 顧陳垿 何焯陳景雲 景雲子黃中戴名世 [177] 
卷485
列傳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諸錦沈廷芳 夏之蓉 厲鶚汪沆 符曾 陳撰 趙昱 趙信王峻王延年 何夢瑤 勞孝輿 羅天尺 蘇珥 車騰芳 許遂韓海劉大櫆胡宗緒 王灼 李鍇 陳景元 戴亨 長海 吳麟 曹寅鮑珍 高鶚 劉文麟 沈炳震 弟炳謙 炳巽 趙一清 曹仁虎吳泰來 黃文蓮 胡天遊彭兆蓀 袁枚程晉芳 張問陶 王又曾子復 祝維誥 萬光泰維誥子喆 邵齊燾王太嶽 吳錫麒 楊芳燦楊揆 吳鼒 徐文靖 趙青藜 汪越 朱仕琇 高澍然 蔣士銓汪軔 楊垕 趙由儀 吳嵩梁 樂鈞趙翼 黃景仁 呂星垣 楊倫 徐書受 嚴長明 子觀 朱筠 翁方綱姚鼐吳定 魯九皋陳用光 吳德旋 宋大樽 錢林 端木國瑚 吳文溥 章學誠 章宗源 姚振宗 吳蘭庭 祁韻士 張穆 何秋濤 馮敏昌宋湘 趙希璜 法式善孫原湘 郭麟 惲敬 趙懷玉 黎簡張錦芳 張錦麟黃丹書 呂堅 胡亦常 張士元張海珊 張履
卷486
列傳二百七十三
文苑三-張澍 邢澍 莫與儔莫友芝 陸繼輅從子耀遹 彭績 洪頤煊兄坤煊 弟震煊 鄧顯鶴萬希槐 賙濟陳鶴 徐松沈堯 陳潮 李圖 李兆洛承培元 宋景昌 繆尚誥 六承如 錢儀吉從弟泰吉包世臣齊彥槐 姚椿顧廣譽 張鑑楊鳳苞 施國祁 黃易瞿中溶張廷濟 沈濤 陸增祥 董祐誠方履籛 周儀韋 俞正燮 趙紹祖汪文台 湯球 潘德輿吳昆田 張維屏譚敬昭 彭泰來 梅曾亮 管同 劉開 毛嶽生 湯鵬張際亮 龔鞏祚 魏源 方東樹從弟宗誠 蘇惇元戴鈞衡 魯一同子蕡 譚瑩熊景星 黃子高 瑩子宗浚 吳敏樹楊彝珍 周壽昌李希聖 斌良錫縝 李雲麟 何紹基孫維樸李瑞清 馮桂芬王頌蔚 葉昌熾 管禮耕 袁寶璜 李慈銘陶方琦 譚廷獻 李稷勳 張裕釗範當世 朱銘盤 楊守敬 吳汝綸蕭穆 賀濤劉孚京 林紓嚴復 辜湯生
卷487
列傳二百七十四
忠義一-特音珠 阿巴泰 固山僧錫等 納密達炳圖等 書寧阿感濟泰等 穆護薩覺羅蘭泰等 索爾和諾齋薩穆等 席爾泰滿達理卓納納海 覺羅鄂博惠覺羅阿賚等 同阿爾 董廷元弟廷儒 廷柏常鼎白忠順等 格布庫 阿爾津等 濟三瑚密色等 敦達裏安達裏許友信成升等
卷488
列傳二百七十五
忠義二-朱國治 楊應鶚 馬弘儒等 周岱生 楊三知 孫世譽 翟世琪 劉嘉猷 高天爵 李成功張善繼等 嵇永仁王龍光等 葉有挺 蕭震等戴璣 劉欽鄰崔成嵐 黃新德 柯永升隨光啓等 道禪 李茂吉 劉崐馬秉倫 劉鎮寶 羅鳴序
卷489
列傳二百七十六
忠義三-宗室恆斌 倪國正 趙文哲王日杏 汪時 孫維龍 吳璜 吳鉞等曹永誾 何道深 沈齊義陳枚 吳躭等 温模邵如椿 李南暉 湯大奎周大綸 壽同春 李喬基 熊恩紱 宋如椿趙福 劉升滕家瓚 蕭水清劉大成 王翼孫 王行儉王銑 汪兆鼎 左觀瀾 董寧川 韓嘉業 葉槐陸維基 毛大瀛 張大鵬 白廷英 楊繼曉 楊堂等 曾艾曾彰泗羅江泰 霍永清 強克捷趙綸等 宗室奕湄 景興陳孝寬等 王鼎銘呂志恆邵用之等 楊延亮 師長治王光宇
卷490
列傳二百七十七
忠義四-張錫嶸 王東槐 曹楙堅周玉衡 王本梧 陳宗元 明善覺 羅豫立 世焜 徐榮許上達等 郭沛霖王培榮 朱鈞錢貴升 徐曾庾蕭翰慶 黃輔相福格等 孔昭慈 徐曉峯 袁績懋 楊夢巖 鄧子垣 羅萱 侯雲登 黃鼎 陳源兗 瑞春鄂爾霍巴 許承嶽 潘錦芳 廖宗元劉體舒李慶福等 李保衡 徐海等 淡樹琪 褚汝航陳輝龍 夏鑾儲玫躬 李杏春 朱善寶 莊裕崧萬年新 易舉
卷491
列傳二百七十八
忠義五-王淑元 高延祉 黃為錦 瑞麟曹燮培 楊映河等 劉繼祖翟登峨等 劉作肅 沈衍慶李仁元 李福培 王恩綬 李右文從弟載文 李榞 陳肖儀萬成 袁祖德 李大均 於松 尚那布李淮 唐治鍾普塘等 林源恩唐德升 畢大鈺湯世銓 劉福林 謝子澄周憲曾等文穎徐鳳喈等 張積功傅士珍 瞿濬 冒芬 施作霖 韓體震德克登額 蔣嘉穀 鄧玲筠 承順 托克清阿 馮元吉 平源張寶華 王泗 周來豫 餘寶錕 王汝揆
卷492
列傳二百七十九
忠義六-齋清阿 童添雲 彭三元 蕭捷三週清元 蔡應龍 蕭意文周福昌 彭志德 李存漢 杜廷光等 賴高翔畢定邦 劉德亮 陳大富 陳萬勝郭鵬程 王紹羲 王之敬 陳忠德劉玉林等 黃金友麟瑞 蔡東祥 鄒上元 郝上庠 張遇祥兄張遇清 曹仁美 毛克寬邢連科 田興奇田興勝 馬定國
卷493
列傳二百八十
忠義七-張繼庚從弟張繼辛 李翼棠等 趙振祚趙起 馬善 陳克家馬釗 臧紓青竇元灝 馬三俊張勳 吳文謨 吳廷香 孫家泰 江圖悃程葆 彭壽頤 陳介眉亓祈年 唐守忠 吳山 俞焜戴煦 張洵鍾世耀 孫義 汪士驤錢松 毛雝 魏謙升 金鼎燮 巴達蘭布等 包立身 王玉文 孫文德 李貴元等 羅正仁 陳起書 陳景滄 何霖 蹇諤 趙國澍 宋華嵩 伯錫爾 [178] 
卷494
列傳二百八十一
忠義八:姚懷祥 全福、舒恭受等 韋逢甲長喜等 麥廷章劉大忠等 韋印福錢金玉等 龍汝元樂善、魁霖等 文豐 殷明恆高騰雲等 高善繼駱佩德等 林永升陳金揆等 李大本於光炘等 黃祖蓮
卷495
列傳二百八十二
忠義九:宗室奕功札隆阿等 覺羅清廉等 松林文炘等 崇壽韓紹徽韓培森 馬鍾祺 董瀚 譚昌祺 莊禮本 馮福疇 宮玉森 景善等 宋春華馬福祿 楊福同 吳德潚子仲韜 成肇麟
卷496
列傳二百八十三
忠義十:劉錫祺 阮榮發 程彬 桂蔭存厚 榮濬 錫楨等 張景良倭和布周飛鵬 松興松俊等 宗室德祜彭毓嵩 楊調元楊宜瀚 陳問紳德鋭 皮潤璞 榮麟等 張毅 喜明阿爾精額 斌恆等 譚振德熊國斌陳政詩陸敍釗 齊世名等 羅長崟曹銘 章慶 徐昭益 曹彬孫 汪承第吳以剛 陶家琦等 奎榮 王毓江劉駿堂 鍾麟 何永清 沈瀛 申錫綬等世增石家銘 琦璘 毛汝霖 胡國瑞 張舜琴 鍾麟同範鍾嶽等孔繁琴王振畿 張嘉鈺 陳兆棠馮汝楨 何承珍 白如鏡何培清黃兆熊 張德潤 張振德舒志 來秀劉念慈 李秉鈞 王榮綬 定煊長瑞 巴揚阿等 王有宏何師程 黃凱臣 戚從雲 盛成哈郎阿南山 培秀等桂城延浩 文蔚 佘世寬等 高謙 黃為熊文海 趙翰階 貴林量海等 額特精額文榮等 玉潤 勞謙光吉升 張程九 王文域譚鳳亭等 張傳楷孫文楷 王乘龍 趙彝鼎 施偉 李澤霖 胡穆林 更夫某梁濟 簡純澤 王國維
卷497
列傳二百八十四
孝義一:朱用純 吳蕃昌從弟謙牧 沈磊 周靖 耿翟弟炳 兄子於彝 耿輔 李景濂 汪灝弟晨 日昂 日升 黃農 曹亨黃嘉章 鄭明允劉宗洙弟恩廣 恩廣子青藜 何復漢 許季覺 吳氏四孝子 雷顯宗 趙清榮漣 薛文弟化禮 曹孝童 丁履豫 鍾保 覺羅色爾岱翁杜 佟良 克什布 王麟瑞 李盛山 李悃 奚緝營 周士晉 黃有則 王尚毅 胡鍈李三張夢維 樂太希 董盛祖 徐守仁 李鳳翔 卯觀成 葛大賓 呂斅孚王子明馮星明 張元翰 俞鴻慶 姜瑢 湯淵 魏興 戴兆笨 潘周岱張淮張廷標 胡其愛方其明 鄧成珠 張三愛 楊夢益閻天倫 夏士友 白長久 郭味兒聶宏 董阿虎 張乞人 席慕孔張長松 崔長生榮孝子無錫二孝子 啞孝子
卷498
列傳二百八十五
孝義二-盧必升 李應麒 李中德 張文齡 黎安理 易良德 方立禮 丁世忠 汪良緒 賈錫成 王長祚劉國賓 曹超 黎興岕夏汝英 金國選 張愫 李志善弟志勃 彭大士 錢孝則 任遇亨族子裕德 陸國安 徐守質兄基 黃簡 程原學 鬱褒 姚易修 胡夢豸 賀上林何士閥 陳嘉謨 林長貴弟長廣 戚弢言 李敬躋 張大觀楊璞 蔡應泰 張士仁 潘瑂 劉希向 沈嗣綬謝君澤 馮福基 黃向堅顧廷琦 李澄 劉獻煜錢美恭 趙萬全 劉龍光 李芳巇 唐肇虞 繆士毅子秉文 陸承祺弟承祚 汪龍方如珽 張燾 朱壽命 潘天成 翁運槐弟運標 楊士選 徐大中 沈仁業 魏樹德 李汝恢 鄭立本 李學侗 董士元 李復新 黨國虎 嚴廷瓚 陸起鵾弟起鵬 虞爾忘弟爾雪 黃洪元弟福元 顏中和 顏鼇 王恩榮 楊獻恆 任騎馬 李巨勳 任四 王國林 藍忠
卷499
列傳二百八十六
孝義三-嶽薦 張廒 黃學朱 吳伯宗 錢天潤 蕭良昌 李九 張某 程含光 陳福譙衿 黃成富 李長茂 任天篤 趙一桂黃調鼎 楊藝鹹默 李晉福 胡端友 朱永慶 王某 張瑛 郭氏僕 胡穆孟 苑亮 楊越子賓 吳鴻錫 韓瑜 程增 李應卜 塞勒 王聯 黎侗李秉道 趙瓏 蔣堅 李林孫 高大鎬 許所望 邢清源 王元 鳳瑞 方元衡 葉成忠 楊斯盛 武訓 呂聯珠
卷500
列傳二百八十七
遺逸一-李清 李模 梁以樟王世德 閻爾梅萬壽祺 鄭與僑 曹元方莊元辰王玉藻 李長祥王正中 董守諭 陸宇鼎弟宇燝、江漢方以智子中德等 錢澄之 惲日初 郭金台 朱之瑜 沈光文陳士京吳祖錫
卷501
列傳二百八十八
遺逸二-李孔昭 單者昌 崔周田 劉繼寧 劉永錫彭之燦 徐枋戴易 李天植 理洪儲 顧柔謙子祖禹 冒襄陳貞慧 祁班孫兄理孫 汪渢 餘增遠周齊曾 傅山子眉 費密 王弘撰 杜濬弟岕郭都賢陶汝鼐 李世熊 談遷 [179] 
卷502
列傳二百八十九
藝術一-吳有性 戴天章 餘霖 劉奎喻昌徐彬張璐高斗魁 周學海 張志聰高世栻 張錫駒 陳念祖 黃元御 柯琴尤怡 葉桂薛雪 吳瑭章楠 王士雄 徐大椿王維德吳謙 綽爾濟伊桑阿 張朝魁陸懋修王丙 呂震 鄒澍 費伯雄 蔣平階 章攀桂 劉祿張永祚 戴尚文 [180] 
卷503
列傳二百九十
藝術二-王澍 蔣衡 徐用錫王文治 梁巘 梁同書 鄧石如錢伯坰 吳育 楊沂孫吳熙載梅植之 楊亮
卷504
列傳二百九十一
藝術三-王時敏族侄鑑 子撰 孫原祁 原祁曾孫宸 陳洪綬崔子忠 禹之鼎餘集 改琦 費丹旭 釋道濟髡殘 朱耷 弘仁王翬吳歷 楊晉 黃鼎方士庶 惲格馬元馭 王武 沈銓龔賢趙左 項聖謨 查士標 高其佩 李世倬 朱倫瀚張鵬翀 唐岱焦秉貞 郎世寧 張宗蒼 餘省 金廷標丁觀鵬 繆炳泰 華嵒高鳳翰 鄭燮 金農 羅聘 奚岡 錢杜 方薰王學浩黃均
卷505
列傳二百九十二
藝術四-王來鹹 褚士寶 馮行貞 甘鳳池 曹竹齋潘佩言 江之桐 梁九 張漣葉陶 劉源 唐英 戴梓 丁守存 徐壽子建寅 華封
卷506
列傳二百九十三
疇人一-薛鳳祚 杜知耕 龔士燕 王錫闡 潘檉樟 方中通揭暄梅文鼎子以燕 孫瑴成 曾孫鈁 弟文鼐 文鼏 明安圖子新陳際新 張肱劉湘煃 王元啓 朱鴻 博啓 許如蘭
卷507
列傳二百九十四
疇人二-李潢 汪萊 陳杰丁兆慶 張福僖 時曰淳 李鋭 黎應南 駱騰鳳項名達王大有 丁取忠李錫蕃 謝家禾 吳嘉善 羅士琳易之瀚顧觀光韓應陛 左潛曾紀鴻 夏鸞翔 鄒伯奇 李善蘭 華衡芳弟世芳
卷508
列傳二百九十五
列女一-田緒宗妻張 嵇永仁妻楊妾蘇 張英妻姚 蔡璧妻黃子世遠妻劉 尹公弼妻李 錢綸光妻陳 胡彌禪妻潘 張棠妻金 洪翹妻蔣 張蟾賓妻姜 施曾錫妻金 廷璐妻惲 汪楷妻王妾徐 馮智懋妻謝 鄭文清妻黎 程世雄妻萬 高學山妻王 王氏女張天相女 周氏女 王孜女 繆滸妻蔡 濮氏女 李氏女 來氏二女 曾尚增女王氏女 劉魁妻徐 薛中奇女 呂氏女 佘長安女 王法夔女武仁女 唐氏女 張桐女汪儼聘妻周 劉氏女 吳某聘妻周 李薦一聘妻曾 袁斯鳳女 丁氏女 朱棫之女 杜仲梅女方氏二女 劉可求女 楊泰初女孫承沂女 趙承穀聘妻丁彭爵麒女 陳寶廉女 吳士仁女 王濟源女 董桂林女 耿恂女 吳芬女 邵氏二女蔣遂良女 徐氏二女 李鴻普妻郭牛輔世妻張 高位妻段 鄭光春妻葉子文炳妻吳 屈崇山妻劉 謝以炳妻路弟仲秀妻鄭 季純妻吳 王鉅妻施 陳文世妻劉 張守仁妻梁韓守立妻俞 路和生妻吳諸君祿妻唐 牛允度妻張 遊應標妻蕭蔣廣居妻伍 周學臣妻柳王德駿妻盛 張茂信妻方林經妻陳 張德鄰妻李 武烈妻趙 孫朗人妻吳李天挺妻申 劉與齊妻魏 周志桂妻馮 歐陽玉光妻蔡子惟本妻蔡 蕭學華妻賀 張友儀妻陳 馮氏 王鉞妻隋 林雲銘妻蔡 陳龍妻胡 王勤妻嶽 魯宗鎬妻朱 馬叔籥妻丁 許光清妻陳 黃開鼇妻廖 黃茂梧妻顧 高其倬妻蔡 陳之遴妻徐 詹枚妻王柯蘅妻李 艾紫東妻徐 郝懿行妻王汪遠孫妻梁 陳裴之妻汪 汪延澤妻趙 吳廷珍妻張諸妹章政平妻等 程鼎調妻汪 陳瑞妻繆馬某妻阮 富樂賀妻王 仁興妻瓜爾佳氏 耀州三婦 杉松郵卒婦 楊芳妻龍 崔龍見妻錢 沈葆楨妻林 王某妻陳 李某妻趙羅傑妻陳 楊某妻唐 姚旺妻潘 蓋氏
卷509
列傳二百九十六
列女二-張延祚妻蔡 陳時夏妻田 傅光箕妻吳 鄭哲飛妻朱 李若金女 王師課妻朱 秦甲祐妻劉 艾懷元妻姜 周子寬妻黃 李有成妻王 楊方勖妻劉鄒近泗妻邢 胡源渤妻董 林國奎妻鄭 陳仁道妻龐 張某妻秦 李氏女何某妻韓 張榮妻吳 張萬寶妻李 沈學顏妻尤 王賜紱妻時 王某妻張子曰琦妻魏 李學詩妻趙 學書妻高 高明妻劉 鄧汝明妻劉 魏國棟妻龐呂才智妻王 許爾臣妻駱 原某妻馬 張揚名妻彭 沈萬裕妻王 盧廷華妻沈 李豁然妻楊 曾經佑妻林 梁曇妻李 姜吉生妻木 曹某妻王 潘思周妻傅倪存謨妾方朱 楊震甲妻楊 楊三德妻馬 張壺裝妻牛 陳大成妻林 温得珠妻李 賈國林妻韓 孫雲亻昏妻白 圖斡恰納妻王依氏 吳先榜妻鄭 王元龍妻李 蔡庚妻吳 韓某妻馬 李鳴鑾妻黃 金光炳妻倪 徐嘉賢妻劉冒樹楷妻周 曾廣垕妻劉 馮丙煐妻俞 袁績懋妻左 子學昌妻曾 俞振鸞妻傅 周懷伯妻邊 吉山妻瓜爾佳氏 張某妻錢 戚成勳妻廖 曾惟庸妻譚謝萬程妻李 李殿機妻王 長清婦 程允元妻劉 楊某妻樊 劉柱兒妻魯李國郎妻蘇 趙惟石妻張 鍾某聘妻吳 岳氏 姚氏 張氏 袁氏 楊某妻張 周士英聘妻張 藺壯聘妻宋 沈煜聘妻陳 王國隆聘妻餘 於天祥聘妻王方禮秘聘妻範 姚世治聘妻陳 何秉儀聘妻劉 沈之螽聘妻唐 貝勒弘暾聘妻富察氏濰上女子 吳某聘妻林 雷廷外聘妻侯 程樹聘妻宋 張氏子聘妻姜錢氏子聘妻王 王志曾聘妻張 李家勳聘妻楊 李家駒聘妻朱 賈汝愈聘妻盧 袁進舉聘妻某 李應宗聘妻李 何其仁聘妻李 王前洛聘妻林 節義縣主 李承宗聘妻何 吳某聘妻朱 徐文經聘妻姚 李煜聘妻蕭 劉戊兒聘妻王朱某聘妻李 武稌聘妻李 陳霞池聘妻錢 汪榮泰聘妻唐 季斌敏聘妻藺 董福慶聘妻馮 喬湧濤聘妻方 張氏女 粉姐 闞氏女 趙氏婢
卷510
列傳二百九十七
列女三-韋守官妻梁 歸昭妻陸昭弟繼登妻張 羅仁美妻李仁美弟妻劉 妾梅李等 錢應式女 王氏三女 沈華區妻潘 陳某妻伍 孫諤妻顧等 洪志達妻葉 羅章袞妻杜章袞侄羣聘妻田等 王磐千妻顏何大封妻阮 方希文妻項 廖愈達妻李 妾汪張 葉芊妻謝 姚文璚妻劉毛翼順妻陳王三接妻黃 劉琰妻邢 王躋聖妻韓等 程顯妻朱劉元釒堂妻吳妾朱等應氏婦 平陽婦 殷壯猷妻李 楊昌文妻袁 諶日升妻陳 陳某妻萬 林應雒妻莫梁學謙女 吳師讓妻某 黃某妻李 文秉世妻梁文氏女 文樞妻陸何氏女 王氏三女 陳心俊妻馬 郭俊清女 張問行妻楊 張聯標妾傅林乾妻程 楊應鶚妾佟 黃居中妻吳 胡守謙妻黃 沈棠妻俞陳得棟妻蔣等汪二蛟母徐妻戴 劉章壽妻徐 黃嘉文妻蔡 徐明英妻吳 長清嶺烈婦 韓昌有妻李 馬雄鎮妻李妾顧等 沈瑞妻鄭 傅璇妻黃 劉昆妻張妾吳及二女 楊天階妻關及二女 烏蒙女 劉亨基女 滕士學妻滿向宗榜妻滕滕作賢妻楊 滕家萬妻黃 高村婦 陳世章妻朱 薛中傑女傅瑛妻周 任寨村二十烈女 王自正妻馬 強逢泰妻徐方振聲妻張 陳玉威妻唐 寶豐二婦 戴鈞衡妻李妾劉 陳吉麟妻周凌傳經妻楊 秦耀曾妻畢 曹士鶴妻管謝石全妻廖曾石泰妻黃 葉金題母胡 繆勝雲妻黃 石時稔聘妻劉章瑤圃女戴可恆妻朱 金福曾妻李 張福海妻姚 邵順年妻伊順年弟順國妻劉陳某聘妻酆 胡金題妻俞王氏女 鄭德高妻阮方其蓮妻阮周小梅妻湯楊某妻沈 周世棣妻胡 蔡以瑩妻曹妾馬 王永喜妻盧 劉崇鼎母張 武昌女子滄州女子 費某妻吳 冷煜瀛妻盧 陳兆吉妻餘 蔡法度妻簡 張守一女王佔元妻楊 王秉堃女 魏克明女 劉慶耀妻廖歐陽維元妻曹 李盤龍妻鄧等 黃氏女 程氏女 韓肖朱妻郗 張醴仁妻王許氏女 李氏女 楊某妻吳 康創業妻邸李鴻業妻邸 王書雲妻谷 王有周妻楊子漢連妻張 漢元妻李 漢科妻李等 張金鑄妻段 王氏二女 馬安娃妻趙 王之綱妻李 穆氏女 張某妻蔡程丁兒妻黃 張氏女 趙貴賜妻任 楊貴升妻劉 多寶聘妻宗室氏子英爚妻鄂卓爾氏 公額布妻音德布女 良奎妻 連惠妻根瑞妻 松文母吳 姚葉敏妻耿 陳某妻殷黃晞妻周 鄒延玠妻吳 陳生輝妻侯 田一朋妻劉 蔣世珍妻劉 王有章妻羅有章妹 樓文貴妻盧 沙木哈妻 鄭榮組妻徐 張翼妻戴 詹允迪妻吳 蔡以位妻孫 楊春芳妻王王尊德妾唐 竇鴻妾郝 章學閔妻董 杜聶齊妻何張氏婦 寧化二婦
卷511
列傳二百九十八
列女四-長山鋪烈婦 胡二妻 唐之坦妻曹李岸妻焦 方引耍妻毛 林其標妻韓 馮雲勷妻李 曹邦傑妻張 林守仁妻王 張四維妻劉 李長華妾吳 周兆農妻王 陳國材妻周 吳廷望聘妻池 李正榮聘妻霍 項起鵠妻程於某妻蔡張義妻李 黃敬升妻王 伊嵩阿妻鈕祜祿氏 張廷桂妻章 郝某妻單 陳廣美妻李賀邦達妻陸 鄭宗墩妻陳任有成妻陳 丁三郎妻 丁采芹妻孫 王如義妻向 狄聽妻王林邦基妻曾 錢瀞甫妻汪 謝作棟妻王 繆文鬱妻邱黃壽椿妻管 馮桂增妾李黃翥先妾彭 方恮妻趙 姚森桂妻宋 惲毓華妻莊弟毓德妻許 侄寶元妻袁 曲承麟妻袁 尹春妻張 李氏 陳三義妻王遊開科妻趙 孫崇業妻金張某妻田 張氏女湯氏女 滄州女 張氏 孫大成妻裔楊某聘妻章 孟黑子妻苑北塘女 藍某妻 芮氏女 樂某妻左蕭氏黃氏女吳氏女 顧氏張氏 許會妻張趙海玉妻任 殷氏 嘉興女王某妻李 何先佑妻孫 邢氏 遷安婦白鎔妻尹 林氏 洪某妻徐敖氏 塗氏 吳氏楊氏 趙氏王氏 許氏 梅氏 張氏 秦某妻崔李某妻管王某妻徐 陳潛聘妻崔 朱承宇妻曹 陳有量妻海 樊廷桂妻張 李有恆聘妻楊陳某妻 劉埜妻李 曲氏女 宋氏五烈女 龔行妻謝女巧楊文龍聘妻孫 梁至良妻鄭郭進昌妻李 龔良翰妻陳 王均妻湯 李氏女翠金 張元尹妻李張檢妻顏 萬某妻曾李繼先妻侯 田氏女 馬某聘妻苗 高日勇妻楊羅季兒妻 劉氏女 鍾某妻蔡 段舉妻盧 王某妻劉張良善妻王 李青照妻張 姚際春女 王敦義妻張 陳維章妻陸 何氏女 謝亞煥妻王 張樹功妻吳 郭某妻李 趙謙妻王 郭氏女何氏女 沈鼎猷妻嚴 鐵山婦 汪氏女賀氏女 馮光琦女 郭君甫妻吳 黃聲諧妻王徐惟原妻許柯叔明妻鞏 胡某妻裘 陳儒先妻李 白洋女 高氏婦 段吳考女 曹氏女劉廷斌女 張氏女孫嫗 陳氏婢邱氏婢 董氏 任氏 盧尚義妻梁 白氏王氏 秦士楚妻洪張氏婢 楊氏婢 江貴壽妻王 張祿妻徐 任氏婢鄭氏女 王氏婢徐氏女丁香江金姑 羅氏 隴聯嵩妻祿 者架聘妻直額羅廷勝妻馬 羅朝彥妻劉 安於磐妻朱後妻田 田養民妻楊 李任妻矣 鄂對妻熱依木 索諾木榮宗母麥麥吉堅參達結妻喇章 次妻夭夭 沙氏女 嘉義番婦施世翟妻苗
卷512
列傳二百九十九
土司一-湖廣
卷513
列傳三百
土司二-四川
卷514
列傳三百一
土司三-雲南
卷515
列傳三百二
土司四-貴州
卷516
列傳三百三
土司五-廣西
卷517
列傳三百四
土司六-甘肅
卷518
列傳三百五
籓部一-科爾沁 紥賚特 杜爾伯特 郭爾羅斯 喀喇沁 土默特
卷519
列傳三百六
籓部二-敖漢 柰曼 巴林 紥嚕特 阿嚕科爾沁 翁牛特 克什克騰 喀爾喀左翼 烏珠穆沁 浩齊特 蘇尼特 阿巴噶 阿巴哈納爾
卷520
列傳三百七
籓部三-四子部落 茂明安 喀爾喀右翼 烏喇特 鄂爾多斯 阿拉善 額濟訥
卷521
列傳三百八
籓部四-喀爾喀土謝圖汗部 喀爾喀車臣汗部 喀爾喀賽因諾顏部 喀爾喀紥薩克圖汗部 土謝圖汗部,稱喀爾喀後路,至京師二千八百餘裏。東界肯特山,西界翁吉河,南界瀚海,北界楚庫河
卷522
列傳三百九
籓部五-青海額魯特
卷523
列傳三百十
籓部六-杜爾伯特 舊土爾扈特 新土爾扈特 和碩特
卷524
列傳三百十一
卷525
列傳三百十二
籓部八-西藏
卷526
列傳三百十三
屬國一-朝鮮 琉球
卷527
列傳三百十四
屬國二-越南
卷528
列傳三百十五
屬國三-緬甸 暹羅 南掌 蘇祿 [183] 
卷529
列傳三百十六
屬國四-廓爾喀 浩罕布魯特 哈薩克 安集延 瑪爾噶朗 那木幹 塔什干 巴達克山 博羅爾 阿富汗 坎巨提 [182] 
-
列傳發刊綴言
清史稿發刊綴言 [29] 

清史稿創作背景

清史稿時代背景

歷代開國帝王,在新朝初定之時,多有召集文士,纂修前代史的傳統,如唐修《晉書》《隋書》,宋修《唐史》等。官修正史,一以標榜“偃武修文,由亂入治”,一以表示“得國之正,創業之偉”,蓋以永垂於後世。*袁世凱任職民國大總統後,實以“太祖高皇帝”自居,“欲以文事飾治”,*設“國史”與“清史”二館,“圖網羅滿清遺老,為袁家‘新朝’裝點太平”*,“世凱之設館修史,本含有藉是延攬勝朝遺老山林隱逸之用意,猶之清初修明史故智”*。
1914年元月,國務院向袁世凱呈請設清史館:“惟是先朝紀載,尚付闕如,後世追思,無從觀感。及茲典籍具在,文獻未湮,尤宜廣召耆儒,宏開史館,萃一代人文之美,為千秋信史之徵”,“將奚以窺前代之盛,備後世考鏡之資”。3月9日,袁世凱以大總統令的形式,批准了國務院的呈請,“查往代述作,鹹着史篇,蓋將以識興革之所由,資發鑑於來葉,意至善也。維大清開國以來,文物典章,粲然具備,遠則開疆拓土,有關歷史之光榮;近則革故鼎新,尤系貞元之絕續。迨共和宣佈,讓德昭垂,我中華民國特頒優待條文,允彰崇德報功之典。特是紀載尚闕,觀感無資,及茲文獻未湮,徵求宜亟,應即準如所請,設置清史館,延聘通儒,分任編纂,踵二十四史沿襲之舊例,成二百餘年傳信之專書,用以昭示來茲,導揚盛美,本大總統有厚望焉”*。 至此,設立清史館正式被提上日程。

清史稿編輯立場

《清史稿》雖編成於辛亥革命以後,而編者卻基本上還是站在清王朝的立場來寫清史的。由於成於眾手,彼此照應不夠,完稿後又未經仔細核改,刊行時校對也不認真,是以體例不一,繁簡失當,以至年月、事實、人名、地名的錯誤往往可見。對於編纂上的這些問題,編者也是有所瞭解的,因此《發刊綴言》中指出,此書僅僅是“作為史稿披露”,「乃大輅椎輪之先導,並非視為成書也」。
此書的刊印,是由袁金鎧主持,金梁經辦,於一九二八年出書,共印一千一百部。其中四百部由金梁運往東北發行,這批書我們稱為「關外一次本」。後來清史館的人發現金梁對原稿私自做了改動,他們不同意金梁的增刪,於是把北京的存書又做了一些抽換,這批書通稱「關內本」。以後東北又印過一次,內容也有所改動,我們稱為「關外二次本」。這三種版本的異同,主要表現在:一、全篇的增刪。關內本刪去關外一次本原有的張勳傳、張彪附傳,康有為傳,以及金梁所寫的校刻記。關外二次本只刪去關外一次本的張彪附傳,抽掉公主表序和時憲志中的八線對數表,增加了陳黌舉朱筠翁方綱三傳。

清史稿編輯過程

民國三年(1914年),經民國國務院呈文,大總統袁世凱設清史館,以趙爾巽為館長,繆荃孫柯劭忞等人為總纂,總領清史修撰工作,參與者先後有一百餘人,沒有固定編制,人員由館長聘用。如趙爾巽曾親自拜訪夏孫桐,請其出面任總纂。
清史稿_卷一七_卷二五 清史稿_卷一七_卷二五
清史館內設有“功課簿”,記載館員分工事宜,如柯劭忞撰《天文志》、《時憲志》。繆荃孫撰《儒林傳》、《文苑傳》、《土司傳》。吳廷燮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五朝《本紀》、《大臣年表》。吳士鑑撰《地理志》貴州、新疆各一卷、《宗室世系表》、《公主表》、《皇子世表》及《藝文志》初稿。章鈺撰《忠義傳》、《藝文志》定稿。金兆蕃撰太祖、太宗順治三朝列傳及《列女傳》。秦樹聲撰《地理志》直隸卷,王大鈞嘉慶朝列傳。夏孫桐撰嘉慶、道光朝列傳及《循吏傳》、《藝術傳》。田應璜撰《地理志》山西一卷。羅惇曧撰《交通志》,戴錫章撰《邦交志》。唐邦治撰《軍機大臣年表》。王樹楠撰咸豐、同治朝大臣傳。葉爾愷撰《宗教志》,其中喇嘛教、基督教、回教各一卷。張採田撰《地理志》江蘇卷、《刑法志》、《樂志》、《后妃傳》。吳懷清撰《地理志》陝西一卷、《食貨志》徵榷卷。張書雲撰《禮志》,補輯《輿服志》、《選舉志》。俞陛雲撰《兵志》與部分列傳。馬其昶撰光宣朝臣工列傳,修正《文苑傳》。藍鈺撰《地理志》雲南一卷。朱師轍有言:“列傳撰人甚多,在館諸人,幾人人皆有。以餘論,雖以鹹同列傳為主,而康乾以來各朝,皆曾補撰。蓋每朝皆出於眾手,惟每朝有主體撰人;又重修整時,歸何人為主,則其負責為多。”
撰稿期間,往往須請人抄稿,“第一次抄稿,由各人自覓書手繕寫,按千字小洋一角,由館計算”。1920年編成初稿,1926年修訂一次,到1927年大致完稿。 [1] 
《清史稿》自1914年設立清史館起,編修工作歷時十四年,先後參加編寫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1927年,主編趙爾巽見全稿已初步成形,遂決定以《清史稿》之名將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為未定本。趙爾巽在《發刊綴言》中指出,本書是“作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並非視為成書“。 [1] 

清史稿作品鑑賞

清史稿編輯體例

《清史稿》編寫的體例大致取法《明史》,但又有所創新。如本紀部分不僅逐年記載了皇帝的軍國大事,而且在前代遜君還健在、無諡可稱時,創了“宣統紀”的新格局;各志、表中除記錄天文、地理、禮樂、選舉、藝文、食貨及皇子、公主、外戚、封臣等各方面活動外,新修的交通志、邦交志及表中的軍機大臣、理藩院,都是前史所未有的。列傳中創立了疇人、藩部、屬國三傳,反映了清代社會的新發展。另外,對於反清鬥爭的重要人物如張煌言、鄭成功、李定國、洪秀全等,《清史稿》也都列了傳。這些都是值得稱讚的。

清史稿不當思想

但是,由於參加修史的人多是清朝的遺臣,因此書中貫穿着反對民主革命,頌揚清朝正統的思想。例如誣衊明末農民起義軍為“土賊”,稱太平軍為“粵匪”,視辛亥革命為“倡亂”。對此,連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人員都極為不滿。1929年12月14日,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列舉了十九條理由,呈請政府下令禁止《清史稿》發行,其中有;反革命、蔑視先烈、稱揚諸遺老、鼓勵復辟、反對漢族、為清朝諱等內容。

清史稿不足之處

同時,由於《清史稿》是眾人編纂而成,編寫時彼此缺少照應,更因時局動盪,倉促成書,未經主編總閲審定便“隨修隨刻,不復有整理之暇”,過於粗陋。因此,體例不一,繁簡失當,史實之中也有不少錯誤。其實,這與趙爾巽的主導思想有關。因為他把此書看做是“急就之章”,“並非視為成書”,只是想以此作為“大輅椎輪之先導”,對於書中所有疏略紕繆處,“敬乞海內諸君子切實糾正,以匡不逮,用為後來修正之根據。”顯然,按其本意。《清史稿》只是類似現代的一部徵求意見稿。這樣,易培基所指責的“體例不合,人名先後不一致,一人兩傳,目錄與書不合,紀表傳志互不相合,有日無月,人名錯誤,泥古不化,簡陋,忽略”等謬誤也就成了先天性的問題。至於遺漏、顛倒、文理不通等現象更屬意料中事。

清史稿價值影響

儘管此書存在錯誤和缺點,它根據的大部分材料如清實錄、清代的國史列傳、清會典和一些檔案等,今天也可以見到,但編者把大量的資料彙集起來,初步作了整理,這就使讀者能夠得到比較詳細系統的有關清代史事的素材。而且有些志和清末人物的列傳,並非取材於常見的史料,當另有所本。因此,這部書仍有它的參考價值。

清史稿版本信息

《清史稿》在刻印過程中,出現了版本問題。袁金鎧因忙於他事,轉託金梁協助校刻此書。金梁遂趁時局紛擾之際,利用職權,擅改原稿,並將印成的一千一百部書中的四百部運往東北發行,這就是所謂“關外本”(又稱關外一次本)。
當原編纂人員發現金梁私自篡改原稿,便決定將留在北京的原印本更正重印。如刪去《張勳傳》(附張彪傳),《康有為傳》及金梁所寫的“校刻記”;改訂了“清史館職名”;刪去了“易類”書目六十四種;抽換了《藝文志·序》;修改了個別傳記,這就成了所謂“關內本”。以後,金梁堅持以“關外本”為基礎,並根據當時學者對《清史稿》提出的批評和關內本所作的一些重要更正,再作刪改、增補,刪去了《張彪附傳》、《公主表·序》和數學工具書“八線對數表”,增加或壓縮了個別傳略,較前兩個版本均少了七卷,僅有五百二十九卷,這就是所謂“重印本”(又稱關外二次本)。
版本的不同造成了混亂,後來,市場上又有所謂“聯合書店影印本”和“日本人鉛印本”兩種流傳。南京國民政府曾兩次組織人力,要修改《清史稿》,但因種種原因,毫無結果。《清史稿》的版本比較多,主要有關外本關內本金梁重印本、上海聯合書店影印本、日本印本等,其中以關外本與關內本最早流傳,影響頗大。
馮爾康清史史料學初稿》列舉了以下幾種:
趙爾巽 趙爾巽
關外本(或曰“關外一次本”)《清史稿》纂定以後,共計536 卷,於1928年在北京印刷。當時資助清史館的黑龍江方面的金梁擔任“校對”,他利用負責刊印之便,私下給自己加了“總閲”的名義,附刻了他自己的《清史稿校刻記》,又修改了某些文字,然後將印成的一千一百部中的四百部運往東北。運到東北的這四百部《清史稿》就被稱為“關外本”。後來這個版本經過修改重印,故又稱作“關外一次本”。
關內本1928年印刷的一千一百部《清史稿》留在關內的七百部,被清史館的一些人發現了金梁的篡改,又將它改回來,並取消了金梁的“校刻記”和《張勳傳》《張彪附傳》《康有為傳》,就是所謂的“關內本”。實際上,關內本與關外本是同一次印刷的,只是關內本在局部上作了一點抽調。關內本與關外兩次本之版本異同,大致如下:關內本刪去關外一次本原有的《張勳傳附張彪傳》中的《張彪傳》、《康有為傳附康廣仁傳》中的《康廣仁傳》以及金梁所撰《校刻記》。而關外二次本只刪去關外一次本的《張彪附傳》,並抽掉《公主表·序》和《時憲志》末附的《八線對數表》七卷,增加了陳黌舉朱筠翁方綱三傳。按關內本此卷原是《勞乃宣傳》《沈曾植傳》,無《張勳傳》《康有為傳》。傳後有論,其文為“論曰:乃宣、曾植皆學有遠識,本其所學,使獲競其所施,其治績當更有遠到者。乃朝局遷移,掛冠神武,雖皆僑居海濱,而平居故國之思,無時敢或忘者。卒至憔悴憂傷,齎志以沒。悲夫!”清史館對張勳、康有為原定暫不立傳,是金梁將二傳底稿私自付刻。今關外一次本於《張勳傳》後附有《張彪傳》。 [1] 
又關內本抽換了關外一次本的《藝文志·序》,因增入的《序》過長,以致脱奪自《易》類《易經通注》、《日講易經解義》、《周易折中》、《周易述義》、《易圖解》、《周易補註》、《易翼》、《讀易大旨》、《周易裨疏》、《考異》、《周易內傳》、《發例》、《周易大象解》、《周易外傳》、《易學象數論》、《周易象辭》、《尋門餘論》、《圖書辨惑》、《讀易筆記》、《周易説略》、《易酌》、《易聞》、《田間易學》、《大易則通》、《閏》、《易史》、《周易疏略》、《易學闡》、《讀易緒言》、《易經衷論》、《讀易日鈔》、《周易通論》、《周易觀彖大指》、《周易觀彖》、《周易淺述》、《周易定本》、《易經識解》、《易經筮貞》、《周易明善錄》、《易原就正》、《周易通》、《周易辨正》、《合訂刪補大易集義粹言》、《周易筮述》、《周易應氏集解》、《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書》、《易小帖》、《太極圖説遺議》、《河圖洛書原舛編》、《喬氏易俟》、《大易通解》、《周易本義藴》、《周易傳注》、《周易筮考》、《學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説》、《周易刳記》、《易經詳説》、《易經辨疑》、《周易傳義合訂》、《易宮》、《讀易管窺》、《讀易觀象惺惺錄》、《讀易觀象圖説》、《太極圖説》、《周易原始》、《天水答問》、《羲皇易象》、《羲皇易象新補》、《孔門易緒》、《易圖明辨》、《身易實義》、《先天易貫》、《易互》、《周易玩辭集解》、《易説》、《易説》、《周易函書約存》、《約注》、《別集》、《易箋》、《周易觀象補義略》、《索易肊説》、《周易孔義集説》、《陸堂易學》、《易經揆》、《易學啓蒙補》、《易經詮義》、《易經如話》、《周易本義爻徵》、《周易圖説正編》、《易翼述信》、《周易原始》、《周易淺釋》、《易學大象要參》等八十八種之多。關內本有《趙爾豐傳》的傳文長達二千四百字,而關外二次本壓縮至九百二十字,不啻減去了一半以上。關內本《趙爾豐傳》作者以趙爾豐為清史館館長趙爾巽之親弟,作此長傳,不免有迎合討好館長之嫌,故以刪削為是。 [1] 
金梁重印本(關外二次本)。1934年,金梁在東北刊行,絕大部分依關外本,只是去掉了志卷29-34的《時憲志》六卷,《公主表·序》等部分,增加了朱筠等三傳,總卷數為529卷。
上海聯合書店影印本。1942年出版,對關內、關外兩本的不同處加以選擇,多處採用了關內本。它同二十四史、《新元史》合為“二十六史”,故亦稱為“廿六史本”。
日本印本。據説有兩個本子,一為大本兩冊,一為小本二冊,從“關外一次本”翻印而來。
香港文學研究社印本。1960年出版,依關外一次本付梓。
中華書局本。中華書局組織史學工作者,依關外二次本為工作本,將《清史稿》作了標點、分段, 他們審查了關內本、關外一次本、關外二次本三種本子的篇目,內容上的不同,作了附註,錄出異文,以儘量反映各種本子的優點,對史文的脱、誤、衍、倒和異體古體字作了校改;清朝的避諱字,儘量改回,對已發現的由於行、段錯排造成事理不合的地方,進行了查核校正,對於史實錯誤及同音異譯的人名、地點、官名、部落名稱等,一般不予改動,但也作了一定的統一工作。於1977年出版,這是此書問世50 年來最好的版本。(《中國通史第十一卷-近代前編(上冊)》)
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印本。1981年印行,兩大冊。系據關外二次本刻印而成,計529卷,有金梁的校刊記。
此外,張其昀蕭一山彭國棟等人在台灣將《清史稿》略加修改和補充,將其列傳分類予以調整而成,名曰《清史》,於六十年代出版,計550卷。 [1] 
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繼承“二十四史”這項歷史文化遺產,中華書局在毛澤東、周恩來親自部署和國家有關部門直接領導下,自1958年開始了著名的“二十四史”點校工作,1971年又新增了《清史稿》的點校任務。
《清史稿》的點校工作由啓功、王鍾翰、孫毓棠、羅爾綱等對清朝歷史、制度、文化等各有專長的學者承擔。
中華書局點校《清史稿》以“關外二次本”為底本,與“關外一次本”和“關內本”校勘,凡3本篇目、內容不同的地方都有附註。整理過程中,還改正了原書中的異體、古體字等,統一了人名、地名、官名、部落名稱的譯音,另外進行標點、分段,方便閲讀。點校本《清史稿》最初是分冊出版,內部發行,1977年出齊,後來又出版了全48冊向社會發行,已經印刷了15次。

清史稿作品評價

《清史稿》彙集了比較豐富的清史資料。由於清朝滅亡時,清廷檔案、私家著述和文化典籍保存得比較完整,這就為編寫《清史稿》提供了充實的原始資料。當時的主要史料有:
清實錄》,從太祖到宣統凡十二朝,共四千四百卷;
《清國史》,紀、傳、志、表俱全,清亡前,清朝國史館已編成七百五十四卷;
清詔書,又稱《聖訓》,共一千六百二十四卷;
清典志四千九百三十八卷;清朝人物傳記、名人年譜等二千多卷;
清紀事史書《東華錄》等千卷以上。此外,官方對某一具體事件的紀略,私人記某一事件的始末,更是數不勝數。 [1] 
總之,《清史稿》取材“以實錄為主,兼採國史舊志及本傳,而參以各種記載,與夫徵訪所得,務求傳信。”《清史稿》集中並系統整理了有清一代的史料,為後人研究清代歷史積累了豐富的素材,這是應該肯定的。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