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喜馬拉雅山脈

(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

鎖定
喜馬拉雅山脈(英語:himalaya,梵語:hima alaya),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脈, [6]  它近東西向展布,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全長約2450千米,寬在200—300千米間。主峯為珠穆朗瑪峯,海拔8848.86米。 [1]  [5-6]  [8]  [17] 
喜馬拉雅山脈可以分為4條平行的縱向的不同寬度的山帶,每條山帶都具鮮明的地形特徵和自己的地質史。它們從南至北被命名為外或亞喜馬拉雅山脈;小或低喜馬拉雅山脈;大或高喜馬拉雅山脈;以及特提斯或西藏喜馬拉雅山脈。 [6] 
喜馬拉雅山脈是由印澳板塊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形成的。印度板塊仍在以每年大於5釐米的速度向北移動,喜馬拉雅山脈仍在不斷上升中,同時還處於板塊邊界碰撞型地震構造帶上, [6]  超過7級、8級地震常見。 [8] 
喜馬拉雅山脈包括珠穆朗瑪峯、希夏邦馬峯、卓奧友峯等著名山 [18]  ,擁有多座海拔超過6000米的山峯,其中超過7000米的山峯多達110個。 [5]  喜馬拉雅山山系兩側地勢不對稱。北側為地勢開闊的高原面和若干寬谷盆地,大部分地區在海拔4500—5200米間,地勢向北和向東傾斜。南側,地勢急劇下降到海拔3500—3000米以下,呈現出雄偉壯觀的高山深谷地貌。 [8] 
中文名
喜馬拉雅山脈
外文名
英語:himalaya
梵語:hima alaya
地理位置
中國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等境內
走    向
近東西向
長    度
2450 km
寬    度
200 至 300 km
起    點
南迦帕爾巴特峯
終    點
南迦巴瓦峯
主    峯
珠穆朗瑪峯
海    拔
8848.86 m [1] 

喜馬拉雅山脈形成演變

在大約60百萬年前,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之間還存在一個巨大的海洋,地質學家將其稱之為新特提斯洋。現今沿雅魯藏布江分佈的一些岩石是這個大洋保留下來的殘餘洋殼。這個古大洋南部為印度大陸,北部為亞洲大陸。隨着新特斯洋殼向北部的亞洲大陸之下俯衝,在亞洲大陸南緣形成一系列火山,並形成了海拔大於4500米的山脈,即現在的岡底斯山脈
在大約50百萬年,隨着印度大陸板塊繼續向北漂移,新特提斯洋逐漸消失,印度大陸與亞洲大陸發生碰撞,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開始。在兩個大陸碰撞後,印度大陸開始向亞洲大陸之下俯衝,將位於印度大陸表層的岩石帶入到地球深處,經歷高温高壓變質後形成了堅硬的變質岩。在喜馬拉雅山脈的西段,印度大陸地殼俯衝的深度可能超過100千米,形成了超高壓變質岩,而在喜馬拉雅山脈的東段,印度大陸地殼的俯衝深度為40−60千米,形成了高壓變質岩。這一時期,兩個大陸碰撞導致的強大擠壓力,使喜馬拉雅山脈開始形成。
在大約25−30百萬年,俯衝到地球深部並經歷了高壓、超高壓變質的印度大陸地殼岩石在浮力和擠壓力的共同作用開始向地球淺部上升,並出露到地表,也就是現今所看到的變質程度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脈核部物質。
在大約10−20百萬年時期,隨着兩個大陸繼續匯聚和地下深處岩石的不斷回返,喜馬拉雅山不斷崛起,直至形成現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大陸至今仍在向亞洲大陸之下俯衝,也就是説喜馬拉雅造山運動至今仍未結束。根據最新的觀測數據,珠穆朗瑪峯每年以1釐米的速度在長高,強烈地影響着東亞大陸和南亞次大陸的氣候和生態環境。 [5] 
喜馬拉雅山脈的隆升非常晚,大約在距今2500萬年到2000萬年前才快速隆升。而大概在距今1500萬年前,才形成了現在這樣一個青藏高原。 [18] 
喜馬拉雅造山脈形成的三維模式圖 喜馬拉雅造山脈形成的三維模式圖

喜馬拉雅山脈位置境域

喜馬拉雅山脈蜿蜒於雅魯藏布江瑪旁雍錯印度河一線以南,印度河―恆河平原以北,西起印度河大拐彎東側的南迦帕巴峯,東至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西側的南迦巴瓦峯,大致在74°20′—95°27′E,26°43′—35°50′N。它近東西向展布,呈向南西突出的弧形,全長約2450千米,寬在200—300千米間。
喜馬拉雅山山系是一條巨大的國際性山系,位於中國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等鄰國境內,其中大喜馬拉雅多位於中國與南部鄰國的交界處,大部分地段以主脊為界,在上述橫穿山系的深切河谷內和東段地區可達喜馬拉雅山南坡。 [8] 

喜馬拉雅山脈地理環境

喜馬拉雅山脈地質

喜馬拉雅山脈主脊由前寒武紀結晶岩和變質岩—花崗岩、片麻岩和片岩及寒武—奧陶紀的淺變質岩—結晶灰巖、板岩與千枚巖等組成。新構造運動十分活躍,地震活動頻繁而強烈,是世界上主要大地震帶之—。 [10] 

喜馬拉雅山脈地貌

喜馬拉雅山山系兩側地勢不對稱。北側為地勢開闊的高原面和若干寬谷盆地,大部分地區在海拔4500—5200米間,地勢向北和向東傾斜。南側,地勢急劇下降到海拔3500—3000米以下,呈現出雄偉壯觀的高山深谷地貌。 [8]  山區中部地形起伏相對較小,西、東部地形起伏相對較大。山區南坡海拔較低,最低處在恆河平原附近,海拔不超過500米,山區從南往北至山脊線區域內海拔迅速上升至超過5000米;山區北坡及周邊地區海拔較高,普遍高於4000米,屬於典型的高原地區。山區坡度普遍較大,許多地區平均坡度大於30°。 [11] 
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山(20張)
山區內許多地區屬於典型的高原峽谷地貌,具有明顯的海拔高、坡度大、切割深等特點。其中山區南坡切割深度﹑坡度普遍大於北坡,山脊線以北總體上具有從深切峽谷至寬緩峽谷的變化趨勢,切割深度、坡度逐漸減小。深切峽谷區平均海拔超過3000米,多形成高差1000—3000米的大峽谷,河谷具有橫剖面狹長的特徵;寬緩峽谷區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地形起伏較小,相對高差多在200—500米範圍內,河谷具有橫剖面寬闊的特徵。 [11] 

喜馬拉雅山脈氣候

喜馬拉雅山山系山體巨大,地勢高亢,高原面海拔達4000—5000米,氣候條件與東部同緯度低地迥然不同,而且喜馬拉雅山脈的屏障和作用於該地區的大氣環流又使南、北兩側產生明顯的區域分異。
由於近代地質時期該區地殼的大幅度抬升,整個山體佔據對流層1/3—1/2的高度,使這裏具有太陽輻射強、日照豐富,氣温日較差大、年較差小的特點。與中國東部同緯度低地有明顯區別,而氣温日較差及日照百分率冬大夏小的年變化也和東部低地不同,形成獨具特點的熱量條件。
該地區處在青藏高原南部,受南亞地區季風活動的影響,氣候表現出明顯的季風特徵,即冬半年為西風帶所控制,夏半年受暖濕海洋氣流的影響。這裏冬夏温差雖有冷暖之別,但其間過渡不明顯,按水分狀況的變化,大體劃分為下列季節:
  1. 11月至次年3月為乾季,也是冷季。高空西風佔優勢,空氣乾燥,晴而少雨,風力較強。
  2. 6—9月為雨季,也是暖季。暖濕氣流影響顯著,多陰雨。
  3. 4—5月和10月則為介於乾季,雨季中間的過渡季節,以晴朗温和天氣為主。
以喜馬拉雅山山系主脊線為界,南側以濕潤、半濕潤型為主,為濕潤半濕潤高山峽谷區;北側則多屬半乾旱型,為半乾旱高原湖盆區。 [8] 

喜馬拉雅山脈水文

喜馬拉雅山脈有19條主要河流,最大的是印度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各擁有約259000平方千米的山地匯水面積。在其他河流中,屬於印度河水系的有5條,9條屬於恆河水系,3條河屬於布拉馬普特拉河水系。 [9] 

喜馬拉雅山脈土壤

喜馬拉雅山山系土壤的地理分佈,東部以亞高山草甸土為主,向西過渡到亞高山草原土為主,往南為山南森林土壤地帶。
喜馬拉雅山山系地區土壤資源類型繁多,在地理分佈上有明確的區域性。廣泛分佈在南北側山地上部的亞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草原土,有發展牧業之利。北側高原寬谷盆地的亞高山草原土及部分草甸土,鹽化草甸土等,為農牧集中分佈區。大面積的湖濱平原有墾殖的可能性,是區內發展農業潛力最大的地區。南側山地峽谷,森林茂密,為西藏林區之一。 [8] 

喜馬拉雅山脈植被

喜馬拉雅山脈南坡降水豐富,1000米以下為熱帶季雨林,1000—2000米處為亞熱帶常綠林,2000米以上為温帶森林,4500米以上為高山草甸。北坡主要為高山草甸,4100米以下河谷有森林及灌木。 [7] 
喜馬拉雅山山系植被的發育和分佈特點較為複雜,由南坡、北坡兩個迥然不相同的植被垂直帶譜所組成。南坡,降水豐富,河谷深切,發育有各種類型的森林植被,例如絨轄河、朋曲河、波曲、吉隆河等河谷。然而由於地形的影響,即使在南坡,也往往因谷地的寬窄,南來氣流影響程度的不同而使植被的分佈發生差異。在北坡,由於海洋氣流被攔截,出現雨影地帶,這裏降水較少,地表切割不深,有較多的寬谷盆地,如定日盆地、佩枯錯盆地等,以草原植被佔優勢。
綜合對喜馬拉雅山山系植被的詳細分佈研究,它的南坡的植被垂直帶基帶是由熱帶科屬(龍腦香料的娑羅雙樹屬等)的植物組成;在植被垂直帶譜中缺乏温帶山地的落葉闊葉林帶和凍原帶,而具有由常綠櫟類組成的、相當於霧林的山地常綠闊葉林帶;熱帶的喜馬拉雅山山系東、西植被垂直帶譜是連成一體的,與墨西哥的熱帶山地植被垂直譜比較近似。因此,喜馬拉雅山山系地區植被垂直帶應屬於熱帶(北緣)山地植被垂直帶的範疇。 [8] 
喜馬拉雅山脈樹線未來變化及其對特有物種棲息地影響。 喜馬拉雅山脈樹線未來變化及其對特有物種棲息地影響。 [3]
2022年6月6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發佈消息,喜馬拉雅樹線平均海拔高度為3633米,東部地區樹線高度比西部高近800米。該研究還預測,到本世紀末,喜馬拉雅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樹線預計分別爬升140米、45米和6米,從而為中國高海拔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管理提供直接科學依據。 [3] 

喜馬拉雅山脈自然災害

  • 地震
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在喜馬拉雅山山系南緣和東、西邊沿及其鄰近地帶活動強烈,超過7級、8級地震常見。19世紀初以來到1990年底止,在中國境內及其邊沿地帶發生6級以上地震有近30次,其中有7次超過7級。 [8] 
  • 泥石流
泥石流是喜馬拉雅山山系災害中分佈面積廣、數量巨大、危害強烈的一種。喜馬拉雅山山系泥石流按其成因有冰川泥石流(包括積雪消融泥石流、冰雪融水泥石流,冰雪雨水泥石流和雪崩泥石流),冰湖潰決泥石流和雨(中到大雨)水泥石流3種。 [8] 
  • 崩塌滑坡
喜馬拉雅山山系具有新構造運動強烈、地震頻繁、地表切割劇烈和岩層破碎等地質地貌環境,這些孕育了崩塌和滑坡的形成。特別在谷深坡陡的河谷中,十分有利河谷谷坡崩塌,滑坡的形成,致使這類山地災害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分佈十分普遍。按規模大小不同,有滾石、塌方、垮山(又稱山崩)等幾種。 [8] 
  • 雪崩
雪崩一般發生在山系的若干特殊地段,橫切喜馬拉雅山主脊的許多南北向深切河谷兩側常有雪崩發育。 [8] 
  • 山洪
喜馬拉雅山的山洪成因類型分為4種:暴雨洪水、冰雪消融洪水,冰湖潰決洪水和崩塌、滑坡、泥石流堵河潰壩洪水。喜馬拉雅山南坡和東部常有大範圍暴雨並伴有洪水成災。 [8] 
  • 氣象災害
喜馬拉雅山區氣象災害類型有乾旱、洪澇、霜凍、冰雹、雪災和大風等,西藏主要氣象災害該區幾乎都有。其中雪災、霜凍對該地區的農牧生產和交通運輸有一定的影響。 [8] 

喜馬拉雅山脈山脈關係

喜馬拉雅山脈主要山脈

喜馬拉雅山脈可以分為4條平行的縱向的不同寬度的山帶,每條山帶都具鮮明的地形特徵和自己的地質史。它們從南至北被命名為外或亞喜馬拉雅山脈;小或低喜馬拉雅山脈;大或高喜馬拉雅山脈;以及特提斯或西藏喜馬拉雅山脈。 [6] 
喜馬拉雅山山系由一系列近東西走向的平行地貌單元所組成。在喜馬拉雅山山系的中段自南而北依次為西瓦里克山、小喜馬拉雅、大喜馬拉雅和拉軌崗日—阿依拉日居。
西瓦里克山位於喜馬拉雅山山系的最南沿,由晚新生代碎屑岩組成,為早喜馬拉雅山早期隆起的山前拗陷堆積,第四紀以來才隆起成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下的低山。
小喜馬拉雅位於大喜馬拉雅與西瓦里克山脈之間,一般為海拔2000—3000米左右的山地,山體被河流切割得較破碎,其間分佈着1000米左右的加德滿都等山間河谷盆地。
大喜馬拉雅是整個山系的主脈,寬50—100千米,7000米以上的高峯都集中在此列山地,雪峯林立,冰川發育,喜馬拉雅山脈被許多河流切穿,這裏地勢起伏可達5000米以上,形成若干深切大峽谷,成為中國與南亞各國之間的一些天然通道。
拉軌崗日—阿依拉日居是喜馬拉雅山山系中最北的一列山脈,瑪旁雍錯湖盆將此列山脈分成兩段。大喜馬拉雅北翼地勢較緩,呈階梯式下降,平均高差1500—2000米,它與大喜馬拉雅之間分佈着一系列高原寬谷,湖盆,以及其間的高海拔丘陵和小起伏高山。 [8] 

喜馬拉雅山脈主要山峯

喜馬拉雅山脈擁有多座海拔超過6000米的山峯,其中超過7000米的山峯多達110個。喜馬拉雅山脈的主峯珠穆朗瑪峯海拔約8848.86米 [1]  ,是世界最高峯,位於中國與尼泊爾邊境。喜馬拉雅造山帶西端的主峯是南迦帕爾巴特峯,東端的主峯是南迦巴瓦峯 [5] 

喜馬拉雅山脈資源狀況

喜馬拉雅山脈水資源

以喜馬拉雅山脈中段高大山峯為中心,放射狀地分佈着規模較大的山谷冰川,共同形成了喜馬拉雅山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峯區5000平方千米範圍內的冰川面積達1600平方千米,冰川覆蓋度達32%,擁有面積大於20平方千米的冰川15條,10平方千米以上的冰川18條。北坡面積最大的是絨布冰川,它是由中,西絨布冰川匯合而成的樹枝狀山谷冰川。高喜馬拉雅其他地段冰川也廣泛分佈,據秦大河等(1999年)統計喜馬拉雅山山系各段冰川分佈為:
  1. 喜馬拉雅山西段。包括克什米爾地區的大喜馬拉雅山,皮爾潘加爾嶺的一部分,還有中國西藏阿里地區的阿依拉山,中國—尼泊爾交界的喜馬拉雅山一帶。由於克什米爾地區的高山阻擋了阿拉伯海北上的水汽,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山區廣泛發育着現代冰川羣。長條,其面積為10284.75平方千米,冰儲量為980.7714立方千米。
  2. 喜馬拉雅山中段。包括了中國境內的拉軌崗日及尼泊爾境內的西瓦利克山。此段山體東西長>800k米,集中了9座8000米以上的高峯。在極高的山區形成規模較大的現代冰川羣,長度超過10千米的冰川有102條,例如珠穆朗瑪峯北坡的絨布冰川和南坡的孔布冰川、卓奧友峯北坡的加布拉冰川和南坡的蘭巴冰川、干城章嘉峯西坡的干城冰川和東坡的熱姆冰川等。該段冰川有9449條,冰川面積為20214.54平方千米,冰儲量為2338.7627立方千米。
  3. 喜馬拉雅山東段。在5500米附近山區發育着現代冰川,受惠於北上的孟加拉灣水汽。長度超過10千米的冰川有9條,較長的冰川有南迦巴瓦峯東坡的德木冰川等。該段山區冰川有2748條,面積為4159.52平方千米,冰儲量為368.8356立方千米。
整個喜馬拉雅山山系冰川總計有17845條,其面積為34658.8平方千米,冰儲量為3688.37立方千米,其中中國境內的冰川共計有6475條,其面積為8412平方千米,冰儲量為709立方千米。 [8] 

喜馬拉雅山脈動物資源

喜馬拉雅山動、植物
喜馬拉雅山動、植物(24張)
關於喜馬拉雅山山系動物資源,中國境內以中、東段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亞東、陳塘、樟木、吉隆、拉吾寺、錯那至墨脱一帶森林繁茂,野生動物最為豐富,產有珍貴種類長尾葉猴、喜馬拉雅獺、喜馬拉雅塔爾羊,為山地特有種。此外還有紅斑羚、斑羚、小爪水獺、金貓、豹貓、鬣羚、赤鹿、叢林貓、青融、豪豬、錫金松田鼠、灰膠鼠等。喜馬拉雅山北翼海拔較高,哺乳動物以最適應嚴寒乾旱氣候的種類佔優勢,在大、中型有蹄類動物中,藏野驢、藏原羚為草原景觀的重要代表,特別是在湖泊四周牧草豐富的地方,數量頗多。但這裏藏野驢和藏原羚結羣頭數遠少於羌塘高原。
總的來説,中國境內的野生動物資源仍比較豐富。鳥類和哺乳類屬國家重點保護的一、二級野生動物合計有83種。 [8] 

喜馬拉雅山脈礦產資源

喜馬拉雅山區礦產地質研究程度普遍較低,已知礦產分佈也很不均勻,南部地帶尚屬礦產地質調查空白區。
高喜馬拉雅主要礦產為與變質作用有關的白雲母、鐵、錳、磷、石榴石和寶玉石等,與中酸性岩漿作用有關的鐵、多金屬礦和錫礦、鎢礦等。
拉軌崗日以喜馬拉雅成礦期為主,形成熱液多金屬礦和汞、銻礦等;與變質作用有關的礦產有白雲母、石榴石,水晶、電氣石等;沉積礦產有三疊紀的黃鐵礦、含磷板岩、錳結核和第四紀的泥炭、砂金。
雅魯藏布江南側形成中國規模最大的藏南鉻礦帶和有前景的多金屬、貴金屬成礦帶,出露於乃東—羅布莎—加查一帶。與超其性巖有關的鉻礦已構成一定規模的礦帶,並伴生有鉑、鈷、鎳等有益組分。鉻鐵礦是喜馬拉雅山山系中最有價值的礦產資源,主要產於雅魯藏布江南側的超鎂鐵巖中,已發現的礦產地有10餘處。此外,銅、金等礦化也普遍存在。沉積礦產有大理岩、石灰岩,有少量的鐵錳結核和砂金。 [8] 

喜馬拉雅山脈旅遊資源

喜馬拉雅山區雪山冰川、河流谷地、湖泊温泉、動物植物等地質、地貌、水域、生物等自然景觀類型多、品位高,以“神奇、獨特、壯麗”而著名。 [8] 
  • 樟木口岸
樟木口岸地處中尼邊境中段南麓溝谷坡地上,海拔2300米,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小鎮。樟木溝是西藏自治區國家一級通商口岸,是中國西部地區最大的面向南亞的陸路通道,生意人多,樟木口岸全年的貿易額佔到了西藏對外貿易額的近一半,説它是商埠重鎮一點也不為過。樟木鎮裏的旅店、飯店、咖啡店、紀念品店,是人們聚會和交流的場所,這些地方一個最顯眼的標誌是:插着各國的小國旗,尤其多的是,貼着各國民間組織的登山隊的會徽和各色標記。 [13-14] 
  • 羊卓雍湖
羊卓雍湖位於西藏山南地區浪卡子縣和貢嘎縣之間,是西藏三大聖湖之一。湖面海拔四千多米,面積638平方千米,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島嶼、牧場、温泉、野生動植物、寺廟等多種景觀為一體的、獨特的自然風景區。 [2] 
  • 博卡拉
博卡拉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以西不到200千米的山谷中, [15]  博卡拉是個彩色的城市,除了五彩繽紛的房屋外牆,連大巴貨車的車頭都是五彩的,街上到處刷滿了各式廣告,再加上街上川流不息的人流的的鮮豔服飾,堪稱一道色彩的風景線。 [16] 

喜馬拉雅山脈歷史文化

喜馬拉雅山脈名稱來歷

喜馬拉雅是梵文的譯音,意為雪之家、雪巢、雪山。漢字曾譯喜馬拉亞(耶)山、希馬拉耶。 [7] 

喜馬拉雅山脈文物古蹟

喜馬拉雅山區內有許多高級別的人文旅遊資源,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江孜宗山抗英遺址薩迦寺扎什倫布寺昌珠寺夏魯寺科迦寺藏王墓古格王朝遺址白居寺曲德寺卓瑪拉康、大唐天堂使出銘等。還有一大批自治區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 

喜馬拉雅山脈神話傳説

在廣泛流傳的藏族民間故事中,有這麼一個關於喜馬拉雅山區的傳説:“在很早很早以前,這裏是一片無邊無際的大海,海濤捲起波浪,搏擊着長滿松柏、鐵杉和棕櫚的海岸,發出嘩嘩的響聲。森林之上,重山疊翠,雲霧繚繞;森林裏面長滿各種奇花異草,成羣的斑鹿和羚羊在奔跑,三五成羣的犀牛,邁着蹣跚的步伐,悠閒地在湖邊飲水;杜鵑、畫眉和百靈鳥,在樹梢頭跳來跳去歡樂地唱着動聽的歌曲;兔子無憂無慮地在嫩綠茂盛的草地上奔跑。有一天,海里突然來了頭巨大的五頭毒龍,把森林搗得亂七八糟,又攪起萬丈浪花,摧毀了花草樹木。生活在這裏的飛禽走獸,都預感到災難臨頭了。
它們往東邊跳,東邊森林傾倒、草地淹沒;它們又湧到西邊,西邊也是狂濤惡浪,打得誰也喘不過氣來,正當飛禽走獸們走投無路的時候,突然,大海的上空飄來了五朵彩雲,變成五部慧空行母,她們來到了海邊,施展無邊法力,降服了五頭毒龍。妖魔被征服了,大海也風平浪靜,生活在這裏的鹿、羚、猴、兔、鳥,對仙女頂禮膜拜,感謝她們救命之恩。眾空行想告辭迴天庭,怎奈眾生苦苦哀求,要求她們留在此間為眾生謀利。於是五仙女發慈悲之心,同意留下來與眾生共享太平之日。五位仙女喝乾了大海的水,於是,東邊變成茂密的森林,西邊是萬頃良田,南邊是花草茂盛的花園,北邊是無邊無際的牧場。那五位仙女,變成了喜馬拉雅山脈的五個主峯,即:祥壽仙女峯、翠顏仙女峯、貞慧仙女峯、冠詠仙女峯、施仁仙女峯,屹立在西南部邊緣之上,守衞着這幸福的樂園;那為首的翠顏仙女峯便是珠穆朗瑪,她就是世界最高峯,當地人民都親熱地稱之為“神女峯”。

喜馬拉雅山脈科學研究

喜馬拉雅區域跨越中國、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多國邊界,這一地區也以其生態和人類文化的多樣性而聞名於世,因而自18世紀以來就成為西方人類學關注和進行研究的重要區域。
喜馬拉雅人類學300餘年的學術史,歷經了從18世紀晚期至20世紀上半葉的東方學範式,到20世紀50—80年代以結構—功能為主的現代人類學範式,以及1980年代以來的後現代多元文化範式。該區域多族羣社會文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意識形態和研究理論方法路徑下,得到系統、持續的記錄、分析、闡釋和反思,留下一系列喜馬拉雅人類學學術遺產,可概括為:
其一,藏傳佛教梵文蒐集整理研究。歐美佛教研究中存在印度學傳統、藏學傳統,1824年英國官員何德遜(Brian Hodgson)、法國學者布奴夫(Eugene Burnouf)、意大利圖齊(Tucci)在尼泊爾、西藏等地蒐集梵文寫經數百卷。被尊為“歐洲佛教研究之父”的布奴夫出版巴利語法書,奠定了“梵巴漢藏”的佛教文獻學基礎。
其二,人類學結構—功能主義理論的發展。自馬林諾夫斯基和拉德克里夫—布朗放棄歷史進化論,把“功能主義”帶進人類學,人類學分析的關注範圍就從起源和歷史問題轉移到結構和相互聯繫問題上,成為人類學的新範本。20世紀中葉以來人類學的區域研究,無論是非洲、大洋洲還是美洲,都採用這樣的範本來進行研究。喜馬拉雅人類學也不例外,在人類學的親屬制度研究、一妻多夫婚姻制度研究以及杜蒙式結構主義方面有所發展,可以説喜馬拉雅人類學為人類學的結構—功能理論及動態分析發展提供了多種經驗和案例。
其三,反思東方學、殖民主義、文化霸權。喜馬拉雅區域是西方殖民勢力對亞洲區域進行殖民統治最早、最深入的地區,也是人類學領域反思、檢討殖民主義的重要區域。後現代以來,許多人類學家通過自己的行動,努力彌補以往殖民歷史與該區域社會間的張力。
其四,多元文化主義對人類的意義。喜馬拉雅區域是多種文明交匯地,經過人類學文化相對主義和多元文化主義的浸潤,至今仍是世界上生態—社會文化最具多樣性的區域,這一遺產對未來人類社會的走向仍具有深刻意義。 [12] 

喜馬拉雅山脈社會生活

喜馬拉雅山脈農業

農業生產主要集中在雅魯藏布江及其支流地帶,主要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蠶豆、豌豆和油菜等;在山系東南地區,還有水稻、玉米、蕎麥、雞爪谷、高粱、芝麻等。蔬菜的種植有蘿蔔、土豆、胡蘿蔔、圓根、辣椒、大白菜、菠菜、花菜、西紅柿、黃瓜、茄子、萵筍等。蘋果、桃子等果樹在諸多居民庭院裏均有種植,特別是墨脱、察隅等東喜馬拉雅山山系南坡河谷地帶,種植有蘋果、梨、桃、香蕉、橘子、葡萄、西瓜等;波密、易貢,林芝、米林、朗縣、加查等雅魯藏布江中下游河谷地區的蘋果、核桃,產量大、味道好,深受人們喜愛。
家養動物有綿羊、山羊、犛牛,黃牛、犒牛、馬、驢、騾及雞、鴨、兔等,可提供肉食和皮毛,佔有重要的經濟地位。 [8] 

喜馬拉雅山脈工業

喜馬拉雅山山系地區具有豐富的資源,現代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迅速發展。主要建立了以電力、建材、森工、地熱為主,集化工,機械,皮革、造紙、印刷、食品加工等的工業系統。山高林密,居民分散,民族手工業的發展歷史悠久,許多產品如氆氌、地毯、卡墊、藏被、腰刀、木碗、藏鞋、藏帽、金銀首飾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8] 

喜馬拉雅山脈人口民族

喜馬拉雅山山系地區人口占西藏人口的近40%,其中藏族佔90%,漢族佔6.4%,其餘為門巴、珞巴、登巴,夏爾巴、回族。 [8] 

喜馬拉雅山脈交通

解放前喜馬拉雅山山系地區沒有一條公路,運輸全靠人背畜馱。解放後,交通狀況得到了逐步改善,全區形成了以拉薩為中心的公路網,可通達各縣區。此外還開闢了拉薩至成都、蘭州、西安的航線。 [8] 
2022年8月12日報道,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8月11日的記者會上表示中尼同意將建跨喜馬拉雅山鐵路。 [4] 

喜馬拉雅山脈通訊

具有無線、有線、陸線,航空等多種通信手段的郵電通信網已初步形成,拉薩市郵電局可辦理國際郵電業務;日喀則、亞東、樟木等各地、縣郵電局也可以辦理部分國際郵電業務;還承擔了中國與印度、尼泊爾的國際郵件互通業務。 [8]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