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數字化生存

(1997年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數字化、網絡化、信息化使人的生存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並由此帶來一種全新的生存方式。數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最初是由美國學者尼葛洛龐帝在其 1996年出版的《數字化生存》一書中提出的,按照他的解釋,人類生存於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生存活動空間,在這個空間裏人們應用數字技術(信息技術)從事信息傳播、交流、學習、工作等活動,這便是數字化生存。
中文名
數字化生存
作    者
Negroponte
譯    者
胡泳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出版時間
1997年
定    價
16.80
ISBN
9787806176436

數字化生存書籍賞析

《數字化生存》作者為尼葛洛龐帝,由胡泳等譯,海南出版社1997出版。本書可以説是二十世紀信息技術及理念發展的聖經,此書的流行和傳播對上個世紀信息時代的啓蒙、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深入淺出地講解了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趨勢和應用、巨大的價值和數字時代的宏偉藍圖,闡明瞭信息技術、互聯網對時代和人們生活的影響和價值。作者尼葛洛龐帝成為了信息技術投資和趨勢分析領域的教父,他的知名度大幅提高並且因此帶來的無形價值不可估量。

數字化生存書籍作者

尼葛洛龐帝 (Negroponte)為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及媒體實驗室的創辦人,同時也是《連線》雜誌的專欄作家。西方媒體推崇他為電腦和傳播科技領域最具影響力的大師之一, 1996年7月被《時代》週刊列為當代最重要的未來學家之一。

數字化生存書籍內容

本書描繪了數字科技為我們的生活、工作、教育和娛樂帶來的各種衝擊和其中值得深思的問題,是跨入數字化新世界的最佳指南。英文版曾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信息的DNA”正在迅速取代原子而成為人類生活中的基本交換物。尼葛洛龐帝向我們展示出這一變化的巨大影響。電視機與計算機屏幕的差別變得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從前所説的“大眾”傳媒正演變成個人化的雙向交流。信息不再被“推給”消費者,相反,人們或他們的數字勤務員將把他們所需要的信息“拿過來”並參與到創造它們的活動中。
信息技術的革命將把受制於鍵盤和顯示器的計算機解放出來,使之成為我們能夠與之交談,與之一道旅行,能夠撫摸甚至能夠穿戴的對象。這些發展將變革我們的學習方式、工作方式、娛樂方式—一句話,我們的生活方式。犀利的見解使尼葛洛龐帝成為wried雜誌最受歡迎的專欄作家。《數字化生存》一書充滿這種洞見,是我們每個人的必讀之書。
數字化生存是一種社會生存狀態,即以數字化形式顯現的存在狀態;是一種生存的方式,即應用數字技術,在數字空間工作、生活和學習的全新生存方式,是在數字化環境中所發生的行為的總合及其體驗和感受。

數字化生存信息技術

數字化生存技術特點

(1)分散權力:隨着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數字世界逐漸擺脱傳統的中央集權的生活觀念,實現去中心化,達到權力分散
(2)全球化:當經濟越來越全球化、互聯網絡也不斷壯大時,數字化辦公室將超越國界,不受地域、時間、空間的限制。
(3)追求和諧:一種前所未見的共同語誕生了,人們因此跨越國界,互相瞭解,對於同一個問題每個人都有機會從許多不同的角度來分析。
(4)賦予權力:數字世界的主體是年輕的公民,在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將賦予公民更多的權利。

數字化生存影響因素

數字化生存是現代社會中以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新的生存方式。在數字化生存環境中,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維方式行為方式都呈現出全新的面貌。如,生產力要素的數字化滲透、生產關係的數字化重構、經濟活動走向全面數字化,使社會的物質生產方式被打上了濃重的數字化烙印 ,人們通過數字政務數字商務等活動體現出全新的數字化政治和經濟;通過網絡學習網聊、網絡遊戲、網絡購物、網絡就醫等刻畫出異樣的學習、交往、生活方式。這種方式是對現實生存的模擬,更是對現實生存的延伸與超越。
數字化生存體現一種全新的社會生存狀態。當今正在形成的互聯網文化,是一種滲透到全球平民生存領域方方面面的文化形態,它將給人們帶來另類的生存體驗。在互聯網另類生存空間中人們可尋找和體驗到各種超越現實空間拘囿的生存狀態:
(1)體驗虛擬生存狀態:超越現實,實現自我;
(2)感受網絡人際交流的魅力:實話實説,重在過程;
(3)體會虛擬社區的逼真:另類自我,真實呈現;
(4)嘗試新型的情感交流與體驗:擯棄物質屬性,重新學會愛人;
(5)領略網絡語言千姿百態:另類語言表達,另類存在體驗。

數字化生存主要優勢

1.提供更多的自由和發展的時間。數字、網絡技術作為一種先進生產力, 它的廣泛應用使社會生產效率普遍提高, 生產效率的提高使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短, 這意味着人們將獲得更多的自由時間。從近些年來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恩格爾係數的降低、各級各類教育事業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可以看出, 人們正在用更多的金錢和精力開發着時間資源, 從多方面發展自己。
2.滿足自身發展的物質和精神資源的需求。隨着數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 人們可以更加便捷地建立跨地域、跨文化、跨社會制度的新型社會網絡空間關係, 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將以更快捷、更普遍的方式聯繫, 各種資源將以更加高效的形式重新配置, 人們將以更低的成本在網絡空間獲取用於自身全面發展物質資源和精神資源。數字化和網絡化不僅能更快捷地滿足人的基本需要, 還可以豐富人的需要, 並使人產生新的需要。
3.培養人的個性和創新能力, 更新觀念。數字化創造了一個虛擬空間, 它將時間轉換成人類發展的空間, 形成一種創造性的時空結構。在虛擬時空中人的發展立足於主體自身的現有條件和數字化平台, 立足於全球性的對現實性與虛擬性相互作用認識的深度與廣度, 一方面以現實實踐為前提和基礎依存於現實世界, 另一方面又使虛擬實踐與現實實踐互動發展, 使人類實踐活動不斷超越現實社會空間向虛擬空間發展, 這就為人們提供了重新進行自我塑造和多樣性發展的空間。同時虛擬空間人的個性、主體性得到張揚, 普通人的地位, 其自我意識自由意志的表達得到提升。數字化發展速度快、更新週期短、開放程度高等特點將推動人們形成新思想和新觀念, 而思想解放、觀念更新有利於培養人們的效率意識、平權意識、全球意識現代意識。數字化、網絡化的多元知識功能則有利於培養社會主體健全的人格和獨立的精神, 形成新的倫理精神和道德觀念, 有利於培植當代社會所需要的開放、創新、奉獻、共享等新意識、新觀念。

數字化生存挑戰因素

1.網絡文化人的發展的挑戰。首先, 由於網絡文化是在一個前所未有的網絡時空中發生, 又是以一種全新的界面出現在人們面前, 因此不可避免地對傳統文化範式產生劇烈的衝擊。其次, 網絡文化改變着人類的文化認同和傳統倫理觀念。比如當今普遍討論的網戀網婚等現象, 人們對此就有許多不同甚至相反的看法和觀點, 還有人從一開始“ 反對” 到後來表示“理解”、“認可” , 而贊成者、反對者或“ 態度變化者” 似乎都有充足的理由。不管如何, 它所折射出來的卻是網絡文化對人類傳統文化與倫理觀念的衝擊與影響, 其對人的全面發展的影響將是廣泛而深刻的。更為值得注意的是, 網絡文化對民族文化與健康人格的影響和挑戰。有着不同背景文化之間的碰撞以及它們在“ 網絡空間” 中簡單化、個體化的交流與融合, 給人的發展的民族特質帶來的影響是明顯的, 人們一方面生活在現實的本國度的經驗世界裏, 秉承着本民族傳統文化的底藴, 人格中最深厚的部分凝結並透露着民族特色, 另一方面在網絡中又深受異域文化和價值觀唸的衝擊和影響, 不同文化非線形的全方位接觸與碰撞, 可能給民族國家的安全造成不利影響, 也可能使個人的精神世界、價值追求發生扭曲。
2.數字依賴、網絡成癮對人的發展的制約。隨着人們在使用數字、網絡技術中得到的好處與快感的增多, 一些人慢慢形成了數字依賴和網絡沉迷, 以致於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一離開數碼學習機電子詞典、電腦等, 就無法工作、學習, 就感到生活索然寡味。特別是“ 網絡成癮者”對網絡的強烈依賴與沉迷及其產生的一系列後果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 並嚴重影響和制約人的健康、全面發展。“ 網絡成癮者” 對網絡的強烈依戀, 致使他們的注意和興趣單一, 工作、學習的熱情與動力減弱, 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同時,“ 網絡成癮者”與網友關係密切, 而對自己身邊的人甚至包括親人則比較冷漠, 他們有困惑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 而是在網上傾吐, 致使人際交往範圍變窄。他們希望得到較高的社會讚許, 但在現實生活的社會交往中卻遇到困難, 從而產生社交焦慮。這些後果都將制約人的健康和全面發展 [1] 

數字化生存發展前景

互聯網對印刷媒介的衝擊
一種新媒介的出現, 必然會使受眾的信息接收渠道和可支配時間得以重新劃分, 也必然導致傳播媒介市場的重新劃分。由於網絡傳媒的諸多優勢, 傳統的印刷媒介不可避免受到了影響。一些報刊在網絡化的風潮下已停出印刷版。互聯網對傳統印刷媒介構成的強勁的衝擊,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1) 讀者分流。對許多人來説, 網上閲讀和以往的讀報完全不同, 能帶來一種全新的感受。你只需鍵入關鍵詞, 然後鼠標輕輕一點, 你所感興趣的事件就會立即呈現在面前, 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方便又快捷, 適應了現代社會人們對信息的需求。( 2) 發行量下降。報紙發行量的大小是衡量其實力的標準之一。計算機的普及和通信費用的降低, 使網絡媒體的成本越來越低。在美國, 每月只需交付19 美元就可以無限制地上網, 在我國, 電信資費的不斷下調也在使上網費用逐步下降。對於報紙來説, 由於多了印刷和發行兩個渠道, 成本顯然高於網絡傳媒。( 3) 廣告份額減少。由於互聯網的快速發展, 五光十色的多維立體廣告蜂擁輻射到全球各個角落。與傳統媒體不同, 網絡廣告在策劃與設計方面都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網絡互動廣告由於其位置引人注目( 一般在頁面的最上方) 而被商家普遍重視, 如果製成動畫, 廣告的趣味性、説服力更會明顯增強。在網上可以虛擬嘗試體驗產品的性能, 想購買則可以馬上通過網絡採取行動。( 4) 報紙的權威受到影響。人們如果想在報紙上發表自己的看法, 就得通過讀者來信的方式或打電話到編輯部, 費時費力且不一定有結果, 而網絡媒體的出現大大改變了這一局面。事實上, 每個人都有對某一事件發表評論或提出看法的權利, 在網絡媒體上人們可以自由地行使話語權, 報紙的權威性受到挑戰,把關人的影響減小。
報紙如何實現數字化生存
面對網絡媒體的強勁衝擊, 人們不禁要問, 傳統的印刷報紙果真要成為網絡時代的犧牲品——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恐龍嗎? 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在近二三十年內, 印刷報紙還將或多或少地以目前的形式存在。這主要是因為: 其一, 報紙體積小, 分量輕, 便於攜帶、閲讀、查閲, 容易保存, 人們可以隨時在街頭報攤買到, 隨時閲讀, 這樣的方便性、隨意性目前的網絡媒體尚不具備。其二, 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和地域的限制, 我國還有相當數量的地區和家庭不具備上網的條件, 傳統的報紙仍然是他們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三, 受閲讀習慣的影響及人們對精美版面的依戀, 報紙不可能在短期內消亡 [2] 
既然報紙目前還有其生存的理由, 那麼該如何走出一條全新的報業發展之路呢?
(1)轉變從業人員的觀念。所謂媒體,即是專業人員從事新聞及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通過某種傳播形態或傳播平台將內容產品傳播(銷售)出去,產生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機構。説到底,報社的最主要角色是內容生產者和內容提供者。採編業務是報業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在過去的長期發展中,報業集團均建立了各自的專業化採編隊伍,並積累了豐富的信息採集、加工的經驗,這成為集團轉型為信息供應商的基礎。在數字時代,報社的角色則成為 “數字內容提供者”,其內容產品可以通過多種媒介和渠道(如光盤、互聯網、廣電網、電信網)進行傳播及銷售,而受眾則可以通過多種終端(如計算機、數字電視機、數字收音機、eBook閲讀器、PDA、手機等)進行接受和消費。在數字時代,報紙媒體內容生產者的本質並未改變,關鍵報紙自身是否具有川劇中 “變臉 ”的能力,根據傳播格局和媒介市場此消彼長的變化,以不同的內容產品形態(當然也包括紙質媒介印刷形態)產生效益。
(2)掌握先進的技術。“渠道為先,內容為王”。隨着傳播渠道和終端的多樣化,數字內容產業將繼續以一路高歌猛進的勢頭,不斷擴大市場,取得良好收益,這就是大趨勢。數字技術改變了以往報紙僅提供單一媒體信息及產品的能力。因此,在數字時代,報社尤其是報業集團需要不斷用先進的技術裝備自己,從而提高報道時效性、擴大讀者覆蓋面、開拓新的經營領域、保持和提升自己的傳播影響力。
在傳統報媒的數字化轉型,需掌握先進的技術中不能不提的是數據庫。因為數據庫建設是數字化營銷技術基礎。這是 20世紀 90年代在西方興起的一種方興未艾的企業營銷形式,着重於給企業顧客提供全方位持續的服務,從而和市場建立長期穩定的關係。而數據庫建設,正是企業顧客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企業營銷的關鍵是爭取和留住顧客,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和顧客建立互相信任的穩定的雙向溝通的互動關係。因此,建立以顧客為中心運營體系、追求顧客終身價值,並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充分建設和利用強大的客户數據庫系統支持,已經成為當前眾多國際大企業新的戰略發展方向。
報業數據庫的建設,這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從全面管理角度看,所涉及的子系統繁多,不僅要涵蓋新聞資源、讀者資源和廣告客户資源等生產、經營子系統,還要包括財務、人力資源、業績考評等管理子系統,而其中最關鍵的兩個子系統就是新聞資源數據庫和讀者資源數據庫。互聯網等新技術為報業擴充讀者數據庫的規模和功能、增強與讀者互動提供了有效途徑,目前各報社的網站在這方面的功能還運遠沒有開發出來。
(3)構建新的經營戰略。近幾年,在報業數字化轉型的經營戰略層面,“藍海戰略 ”和“長尾理論 ”備受關注。這一方面是因為報業管理者們已經意識到,傳統的報紙市場上存在着來自新老媒體和報業自身的激烈競爭,想要在這方面有所作為存在難度,不如借力數字化轉型的春風,打造報業的新增長點;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讓報業更夠更多的關注 “碎片化 ”語境下受眾的不同的要求,從而開拓異質化的市場空間,為報業的發展提供潛在的可能。報業考慮 “藍海戰略 ”這是商業模式的創新,即整合在資源,打造新的產品和服務,實現從 “價值鏈 到“價值網 ”的轉變。學者楊樹弘支出應該實現傳統傳媒與數字產品等的多元品牌延伸,佔領和拓展新的市場。一是要挖掘資源特質,延續傳統傳媒生命;二是要生產數字化產品,促進報刊等傳統媒介在生產方式上的徹底轉型;三是多品牌延伸,是傳統傳媒利用自身品牌優勢,開闢更大的活動空間。數字化轉型戰略實現離不開信息化管理系統、網絡新媒體、移動新媒體
(4)創新管理體制。目前,我國報業集團的性質是:“事業性質,企業化管理”。即在歸口上必須服從黨和政府的領導,在管理中採取企業方法。每個報業集團都實行的是以黨報為主導,下設不同的子報子刊,每種報刊都有自己的一套班子,從新聞的採寫到出版、發行甚至廣告業務也各自為政,自為一體。要實現傳統報媒的數字化生存,需報社內部資源整合,應該通過部門整合撤併,對目前的媒介管理部門進行職能和責任重新規劃,建立合署辦公的新型管理部門,統一對新聞產品的生產、流通等各個環節進行宏觀管理,此外,還應該着眼於報業宏觀管理體制的創新,對不同功能定位的報紙、報社實行區別化管理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