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建國大業

(2009年韓三平、黃建新執導的電影)

鎖定
《建國大業》是由王興東陳寶光編劇,韓三平黃建新執導,唐國強張國立領銜主演,許晴劉勁陳坤等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09年9月16日在中國大陸地區上映 [20] 
該片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週年的獻禮片,講述了從抗日戰爭結束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夕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1] 
該片是近代主旋律作品第一次市場與商業化的標誌 [21]  ,獲得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59]  等獎項。
中文名
建國大業 [20] 
外文名
The Founding of a Republic [20] 
類    型
劇情片 [20] 
出品公司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22] 
製片地區
中國大陸 / 中國香港 [20] 
拍攝地點
中國(懷柔)影視基地 [25] 
發行公司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寰宇影片發行有限公司 [22] 
導    演
韓三平 [2] 
黃建新 [2] 
編    劇
王興東 [2] 
陳寶光 [2] 
製片人
韓三平 [2] 
陸國強 [2] 
高成生 [2] 
張和平 [2] 
主    演
唐國強 [2] 
張國立 [2] 
許晴 [2] 
劉勁 [2] 
陳坤 [2] 
片    長
138 分鐘 [23] 
上映時間
2009年9月16日(中國內地) [23] 
票    房
4.2 億元 [21] 
對白語言
漢語普通話 [20] 
英語 [20] 
粵語 [20] 
色    彩
彩色 [24] 
主要獎項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 [59]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 [63] 
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錄音獎 [60] 
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導演獎 [51] 
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電影音樂獎 [51] 
在線播放平台
嗶哩嗶哩 [12] 
1905電影網 [13] 
愛奇藝 [14] 
騰訊視頻 [15] 
優酷網 [17] 
片頭題字
王家新 [26] 

建國大業劇情簡介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宣告結束。中國人民為和平建國,同年8月,毛澤東唐國強飾)應邀從延安飛往重慶,與蔣介石張國立飾)進行和平談判。在民盟主席張瀾王冰飾)的調停下,於1945年10月10日與國民黨簽署了《雙十協定》。但國民黨違背全國人民迫切要求休養生息、和平建國的願望,悍然撕毀《雙十協定》,召開一黨國民大會,並對中原解放區發起進攻。
1946年7月,民盟成員聞一多吳剛飾)在 “民主反內戰”演講後,慘遭國民黨殺害,這引起了全國人民的不滿。張瀾聽聞此訊表示與中國共產黨共進退, 各黨派見況先後與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反對國民黨的制裁。
1948年5月,國民黨單方面召開國民大會,蔣介石在風雨飄搖中就任行憲後的“中華民國總統”。同年,中國共產黨在河北保定發表了《五一宣言》,宣告打倒國民黨反動派,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民主聯合政府。在此期間,國民黨內部貪腐頻生,東北戰線告急,自此,反對民主統一戰線不斷髮展壯大,戰場局勢逐漸明朗。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京隆重召開。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參考資料來源: [50] 
海報 海報

建國大業演職員表

建國大業演員表

建國大業職員表

出品人 韓三平莊澄史東明楊步亭張國立楊受成
製作人 陸國強高成生、王博童、何俊逸、王宇
原著 王興東陳寶光
導演 韓三平黃建新
副導演(助理) 楊曉丹、黃帝、董哲、江明華、丁小燈、蔡笑菱
編劇 王興東
攝影 趙曉時、李強
配樂 舒楠
剪輯 許宏宇
道具 宋華程
美術設計 趙京
造型設計 王希鍾
燈光 王立紅
錄音 王丹戎
展開
(參考資料來源: [2-3] 

建國大業角色介紹

  • 演員 唐國強

    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抗日戰爭勝利後,針對蔣介石企圖消滅共產黨及其武裝力量的現實,他提出針鋒相對的鬥爭方針。1945年8月,赴重慶同蔣介石談判,表明中國共產黨爭取國內和平的願望。

  • 演員 劉勁

    時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軍委副主席,1945年8月和毛澤東去重慶,同國民黨進行談判鬥爭,《雙十協定》簽訂後,率中共代表團留在重慶和南京。他參加領導和指揮了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武裝奪取政權、創建社會主義新中國,建立了不朽的功績。

  • 演員 張國立

    中華民國國民黨軍事委員長、總統。他表面參與重慶和談,暗地卻心懷鬼胎。在回答記者關於着中山裝的提問中,蔣介石言談之間透出狡猾,他的一絲淺笑則暗藏心機。最終,面臨國軍潰敗,蔣介石忍痛放棄對北京的空襲。

  • 演員 陳坤

    蔣介石的長子,他為國民黨、為他的父親擔憂,滿腔熱血大談“國事”,卻生生被母親宋美齡拉回“家事”之中。本想借孔家開刀、殺雞儆猴以掃腐敗之風,到頭來還是在父親蔣介石的“家事國事兩難全”的勸誡下灰飛煙滅。

  • 演員 許晴

    她青年時代追隨孫中山,獻身革命。起初她因為北京是孫中山去世的地方,傷心之地,不願意前來,後在鄧穎超極力遊説之後,並在中國共產黨的誠意邀請下,才決定來北京參與政協會議。她始終堅定地和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站在一起,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演員 金鑫

    黃埔軍校副校長,原國民黨高級將領,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主要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積極響應中國共產黨一致抗日的號召,反對國民黨政府反共政策,參加第一屆政協會議,當選政協副委員長。

  • 演員 王學圻

    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國國民黨“桂系”首領,1948年當選為中華民國副總統,後成為代總統。李宗仁早年參與護國、護法和北伐戰爭,後來又指揮徐州會戰,取得台兒莊大捷,取得殲敵二萬餘的戰果,對推翻北洋軍閥統治、取得抗日戰爭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 演員 修宗迪

    國民革命軍將領,日本投降後,傅作義曾代表中國政府至熱、察、綏受降,後任華北“剿總”總司令。1949年傅作義率部起義,北平和平解放,並促成綏遠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貴歷史建築完好地得到保存,200萬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免遭兵燹。

  • 演員 鄔君梅

    中華民國前第一夫人、蔣介石的第四任妻子,是蔣介石的外交助手。國共內戰爆發時,她親自前往美國尋求總統杜魯門的經濟援助,最終卻失敗而歸。

(參考資料來源: [1-2]  [4-7]  [16]  [27-30]  [57-58] 

建國大業音樂原聲

音樂原聲
曲序
曲名
作曲人/演唱者
專輯圖片/信息
01
開篇
專輯圖片 專輯圖片
02
追尋
03
誰主沉浮
舒楠
04
沒落之城
舒楠
05
肅殺
舒楠
06
不能承受之輕
舒楠
07
海上風雲
舒楠
08
如何説
舒楠
09
苦難間隙
舒楠
10
釋然初定
舒楠
11
黑暗中提燈籠的人
舒楠
12
夢魘
舒楠
13
轟炸陳南莊
舒楠
14
回光熄滅
舒楠
15
黑雲壓城
舒楠
16
湮滅的紫禁城
舒楠
17
嘆蒼生
舒楠
專輯名稱:建國大業 電影原聲大碟
18
黑白歲月
舒楠
19
上海的早晨
舒楠
20
夜的輾轉
舒楠
製作人:舒楠
21
於無聲處
舒楠
22
我以我血薦軒轅
舒楠
23
輓歌
舒楠
發行時間:2010-01-20
24
漫長的求索
舒楠
25
舒楠
26
夢到肖斯塔科維奇
舒楠
語種:普通話、純音樂
27
遍野流淌的花
舒楠
28
曙色未央
舒楠
29
遙遠聖地的呼喚
舒楠
流派:原聲 Soundtrack、電影原聲 Film Score
30
半日閒
舒楠
31
甜蜜的又提琴
舒楠
32
初生的喜悦
舒楠
33
舒楠
所屬版權:愛貝克思
34
夢中的國度
舒楠
35
(參考資料來源: [8] 

建國大業幕後製作

建國大業前期籌備

2005年,時任市政協副主席的張和平啓動了“政協委員寫政協、政協委員演政協”的創意,並同時得到了市政協黨組,特別是陽安江主席的大力支持。張和平當時找了4名作家,其中包括編劇王興東王浙濱和作家梁曉聲。王興東、王浙濱是兩位對題材的選擇有着特殊敏感的作家,提出想寫第一屆全國政協的誕生。想法出來後,在電影形式和電視劇形式之間,最終還是選擇了電影的形式。於是《建國大業》第一版電影劇本的主線,是圍繞第一屆政協召開前夕國共兩黨波瀾壯闊的搏鬥過程展開的。
劇本寫出來之後,張和平把它拿給北京市政協主席陽安江看。陽安江覺得很好。廣電總局副部長趙實也覺得很好。為進一步推動這件事,張和平又專門去找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彙報。賈主席全力支持這個事,還批示讓所有全國政協副主席看劇本,並要求將其打造成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精品力作”。
(參考資料來源: [33] 

建國大業片名由來

影片的片名很早就定為《建國大業》,因為字少,莊重,響亮,風格有點像顏真卿楷書。其中也有《開國大典》的影響。曾有人提出中國之“國”古已有之,何由再建?但《建國大業》之“國”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它確實建立在1949年。團隊也曾推敲過叫“建國大業”還是叫“建國大計”,最終覺得還是叫“建國大業”分量更重一些。後來,在史料中,他們看到毛澤東在迎接宋慶齡到北平時説的就是“歡迎你來與我們共商建國大業”,就更確定了這個片名 [34] 

建國大業劇本創作

《建國大業》圍繞第一屆政協召開前夕國共兩黨波瀾壯闊的搏鬥過程展開。切入點的選擇靈感來源於王興東在1999年創作編寫劇本《共和國之旗》時,曾有幸到中央檔案館查找史料,驚奇發現史料十分豐富的第一屆政協,於是,便籌劃了《建國大業》。為着劇本的充分性和細膩性着想,王興東還採訪了參加第一屆政協的中國民主促進會的領導人雷潔瓊。除此外,王興東在2007年作中國政協作報告時,王蒙主席也曾給他敍述了很多第一屆政協的故事 [32] 

建國大業角色選擇

在韓三平和黃建新做出本片製作計劃後,很快就有近20位演員調整檔期後到位。最早定下來的演員有陳凱歌、馮小剛、葛優等人。等這些人到位後,很多演員知道了這個消息,主動聯繫劇組,問還有什麼角色。大家分別來看劇本挑角色,爭相客串,結果來的腕越來越多。影片拍完後,周星馳還曾打電話給韓三平,想要客串出演 [62] 
本片是唐國強從1996年以來第14次在銀幕上扮演毛澤東,唐國強拍攝時56歲,而1949年的毛澤東,正好也是56歲。經過多年的揣摩,唐國強無論是從氣質還是形象,都非常切合當時毛澤東的狀態 [35] 

建國大業場地取景

本片在南京地區選取了民國時期遺留下的歷史建築實景拍攝,以及南京大學東南大學進行取景拍攝。導演組在上海進行了長達一個月的拍攝,上海作為解放前是民主人士的重要聚集地,雖年代久遠,但其建築保護的非常好,仍可見當年的風貌。因此將科學會堂、車墩影視基地作為主要拍攝地;除此外,上海的老洋房也成為該片的取景地,其中在浦江飯店拍攝時有將近200名演員共同出席。
本片大部分故事發生在重慶,但隨着的社會發展過程中,重慶很多原來的建築和場地都消失了。導演也曾首先考慮過重慶選景,比如紅巖村、南山蔣介石舊居等地,但是現場由於周圍有很多現代建築,極易穿幫。最終,導演決定將電影中的一些場景在北京現場搭景,另有一部分戲份用電腦特效製作。
(參考資料來源: [35] 

建國大業特效製作

為了突破主旋律影片固有的束縛,該片的主創團隊在很多地方都做了大膽的嘗試。正常情況下一部故事片的場景在45~60個左右,而此片最終拍攝使用了近90個場景,使得全片的視覺元素從根本上得到了豐富。在豐富的創作大背景下,本片共完成特技鏡頭128個,修補穿幫特技65條,對全片使用的資料片進行了數字化修復,進行了全片中間片調色,對所有拍攝鏡頭逐幀進行了劃痕、髒點的數字化修復,全片的電腦視覺技術貫穿始終 [64] 

建國大業幕後花絮

  • 張國立(飾演蔣介石):張國立表示,“一般特型演員化裝要花費很長時間,像我化蔣介石的裝,需要4小時。拍攝前還要墊鼻子,戴牙套,很辛苦。”已經留起小鬍子的張國立,頗有蔣介石的神韻,但他表示:“其實我最想演的是毛澤東。”被問起對蔣介石的印象,張國立説:“就是纏着繃帶,拿着一把滴血的刀,屠殺革命志士。小時候受的教育就是這樣。”
  • 許晴(飾演宋慶齡) :説到自己演的宋慶齡,許晴曾表示:“導演找到我,希望我演宋慶齡,説我特別合適。其實在中國,要找誰特別像宋慶齡是很難的,再説我也不是那種特型演員,我也不會迅速吃成宋慶齡那麼胖,還要扮成比我大很多的宋慶齡。他們看中的可能是我的‘神似’吧,導演希望一個有‘氣場’的人來演宋慶齡,於是找到了我。”
  • 鄔君梅(飾演宋美齡) :繼《宋家三姐妹》之後,鄔君梅再度扮演宋美齡,她説12年後再演宋美齡,自己演戲的感覺成熟了,連穿旗袍的感覺都不一樣了。談及和“蔣介石”張國立的合作,鄔君梅稱一到片場就喊張國立“darling(親愛的)”培養感覺。
  • 陳坤(飾演蔣經國):在歷史上第一位飾演蔣經國這一角色的陳坤,給觀眾們展現了他前所未有的硬朗形象。製片人韓三平,導演黃建新、陳凱歌都對陳坤的表現讚賞有加,稱陳坤的表現出乎他們的意料。韓三平更是表示,陳坤演出了一個軍人的氣質。重頭戲是與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之間的父子之情和與馮小剛飾演的黑幫老大的衝突。
(參考資料來源: [35] 

建國大業配樂

背景音樂
電影《建國大業》的音樂種類很多,共包含民樂歌謠、流行樂、鄉村樂等60種,通過不同類型的音樂,將戰爭時的艱難困苦,以及表現勝利後的喜悦,均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抒發。《建國大業》中有大量片段需要音樂銜接的銜接,可見,所需音樂的製作量在這部電影中是一個巨大的工程。無論是描寫一望無垠的草地,還是氣勢磅礴的高山,都需要背景音樂來烘托。在開政治協商會議的時候,為了烘托民主和諧的氣氛,配樂用了五種音樂合奏來表現這段場景,蘇格蘭樂聲的演奏讓觀眾感到正義感。不僅如此,《建國大業》中對人物的音樂描繪,也全面探究了《建國大業》的音樂藝術魅力,比如在毛主席閲兵時採用激情高漲的音樂,展現出毛澤東的氣概。當毛主席做出肅然起敬的動作時,畫面給到了士兵都流下了勝利的淚水,此時的音樂是飄逸流離的,進而牽動觀眾情緒。
(參考資料來源: [36-37] 
音樂設計
在電影中,1949年的1月份, 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的軍隊在北方爆發了一系列大規模的戰役, 而淮海戰役就在這個時間裏面獲得了勝利。在這個場景裏面, 《國際歌》成為一個重要的音樂元素, 五位中共中央的常務委員, 在一起唱起了這首革命者耳熟能詳的《國際歌》, 高歌中表明瞭這些革命者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信仰。電影從《國際歌》唱罷之後戛然而止, 隨之進行的吉他獨奏以及男聲民謠低沉地唱着, 這樣對於《國際歌》這段音樂顯然是一種非常鮮明的反面襯托,這首民謠是伴隨着一陣吉他的獨奏響起來的, 這種吉他是箱琴, 箱琴的音色非常獨特, 如同石頭一點點地打破湖面的平靜,這種波動非常輕柔平淡, 但是卻能夠撩動人們的心絃。這對於激烈的秧歌舞、歡快的《國際歌》而言, 更是一種情感的跨越, 更好地刻畫了當時國共政治領袖們內心的感情圖景。
(參考資料來源: [38] 
主題曲
影片《建國大業》的主題曲《追尋》由青年作曲家舒楠擔當作曲, 著名詞作家張和平填詞, 國內一級男歌星孫楠傾情演唱。孫楠通過自己嘹亮的歌喉, 將歷史重大事件的那種蕩氣迴腸拋向高潮, 讓觀眾真正體現新中國政治協商制度的建立不容易, 那一段歲月的波瀾壯闊。電影中間有一個插曲是《紅旗頌》,這是一個革命歷史題材的交響樂的成功案例, 奏出了最華彩的樂章, 奏出時代最強的音符。讓聽眾親身聆聽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的一個重大歷史事件的腳步聲, 讓聽眾感受了一次國家命運脈搏的跳動聲, 更讓聽眾領悟到我國革命先烈那種為國家奉獻一生的英雄氣概。片尾曲名為《紅》,對影片的主要內容進行概括,具有延伸劇情內涵、引人深思的表現作用。可以説,這些序曲豐富了主旋律電影的意義, 通過人們熟悉的曲調和民歌, 變革他們的節奏, 延伸他們的文化內涵, 找到音樂與電影的契合點, 通過象徵和隱喻等表現手法創作主旋律音樂。
(參考資料來源: [39-40] 

建國大業相關公司

製作公司與發行公司
製作公司
2.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
3.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中國香港】
4.英皇電影【中國香港】
5.北京華錄百納影視有限公司
9.DMG Entertainment【美國】
發行公司
1.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9)
2.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2009)
3. 寰宇影片發行有限公司【中國香港】(2009)
(參考資料來源: [10] 

建國大業宣傳發行

建國大業上映信息

上映日期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中國
2009年9月16日
中國台灣
2010年1月29日
CCTV6電影頻道
2018年12月14日
(參考資料來源: [10]  [18] 
海外展映
2019年9月23日,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電影展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開幕,《建國大業》是電影展放映的六部中國影片之一 [31] 

建國大業票房信息

2009年,該片首映半日票房1477萬,創造首映日票房新紀錄,首周累計放映4天半,取得1億2436萬元票房,刷新國產片首周票房紀錄。
上映第二週,該片票房再度進賬1億2000萬,跌幅僅為3.5%,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從各大院線的票房產出來看,《建國大業》的票房產出各有消長,整體保持着非常優質的市場曲線,有些院線甚至出現逆增長的現象。其中,影片在北京新影聯院線拿到近1373萬票房,環比上漲6.6%左右,累計票房超過2660萬;影片在中影南方新幹線進賬1297萬,環比下滑18%左右,累計票房2882萬左右;影片在上海聯合院線進賬1360萬,漲幅高達23%,累計票房2527萬左右;影片在中影星美院線拿到1600萬,環比上週跌幅僅為9.7%,累計票房3380萬左右;影片在萬達院線進賬1425萬左右,跌幅不到5%,影片累計票房2954萬左右 [11] 
該片累計總票房為4.2億 [21] 

建國大業影片特色

建國大業敍事手法

《建國大業》既然是作為獻給建國 60週年度賀禮上映,其主導度情緒表達就應該是積極的、面向未來的、鼓舞人心的,故影片主要講述的是共產黨在政治上與國民黨的博弈和最終獲勝的成長史,而不是正面戰場本身。影片並沒有着重刻畫戰爭的艱苦卓絕和國共在戰場上的正面衝突,而是用字幕和少量鏡頭帶過,這樣做可以防止觀眾心理波動過大,防止過度悲傷影響了影片主基調。當然,既然台詞和字幕要分擔解説戰況的任務,缺點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台詞中解説背景的成分過多,使得對話結構太碎,不夠緊湊,與緊張、劍拔弩張的氛圍不符,一定程度上帶來了使觀眾齣戲的問題 [41] 

建國大業視覺風格

構圖美學
《建國大業》作為致敬新中國繁榮發展和各黨派精誠合作的獻禮,除了高飽和度的色彩,最明顯的就是其構圖美學了。片中兩大構圖技法是對稱構圖和框架構圖。開場國共代表步入大廳、毛蔣二人接受採訪的鏡頭就體現了這一點。畫面多用長條地毯、成排的吊燈、樓梯作為對稱線或輔助延伸線,畫面看起來乾淨利落又宏大壯觀,有效擴大視覺空間。同時,以大廳穹頂和房梁構成的框架為畫框,不僅使畫面擁有了油畫般的質感,也製造出一種間離效應,讓觀眾不沉溺於畫面或聲音本身,而是帶着歷史的眼光審視這場戲。
聲畫轉場
《建國大業》中聲音轉場有趣之處是在轉場瞬間賦予了聲音潛台詞。如影片中有一組平行剪輯展現國民黨、共產黨、各民主黨派分別商議黨派去向,在這組鏡頭的不斷切換中,背景音樂沒有中斷或更換,而是用了一段完整的音樂。這正暗示我們儘管黨派間有紛爭有衝突,但終有一天硝煙散去,這個國家內的各方力量會匯成一股,共同推進新中國的繁榮復興,也只有願精誠合作而非一黨獨大的黨派,才有未來和發展。
仿史料視效
仿史料的畫質和音質都遠好於真實史料,這是為了讓觀眾擁有更舒適、不跳脱的觀影體驗。影片中有不少鏡頭是對正常畫面進行了仿古做舊的膠片處理,讓這些鏡頭看起來像是歷史上曾保留的戰爭或談判素材。在閲兵、國旗飄揚的畫面中,當屏幕上的色彩從泛黃逐漸變得鮮豔,歷史的長河流過,時光流轉,一眼萬年,新的時代已然展現在我們眼前。“體現歷史更迭和民族復興”,也是這部電影圓滿完成的任務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 [41] 

建國大業獲獎記錄

獲獎列表
時間
所獲獎項
獲獎人
結果
參考資料
2009年9月
國慶六十週年 重點獻禮影片

獲獎
[45] 
2009年12月
第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 金蓮花優秀影片大獎

[44] 
第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 最佳女配角
許晴
[44] 
第1屆澳門國際電影節 中國電影貢獻獎
韓三平
[44] 
2010年5月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突出貢獻大獎

[53] 
第03屆鐵象電影大賞 年度十佳電影

[54] 
2010年6月
第19屆上海影評人獎 十佳影片獎

[46] 
2010年8月
第10屆長春國際電影節金鹿獎 最佳華語故事片獎

[56] 
2010年10月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故事片獎

[59]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女配角
許晴
[59] 
2010年11月
第8屆中國化裝金像獎
王希鍾、任宜工、高娟
[47] 
2011年8月
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優秀故事片

[55] 
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優秀導演獎
黃建新、韓三平
[55] 
第14屆中國電影華表獎 優秀電影音樂獎
舒楠
[55] 
2011年10月
第2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錄音
王丹戎
[60] 
2010年4月15日
第2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亞洲電影

提名
[9] 
2010年5月31日
第10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

[43] 
2010年10月16日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導演獎
韓三平、黃建新
[52]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 最佳男主角
張國立
[52] 
2022年1月5日
“新時代國際電影節·金揚花獎”

獲獎
[42] 
(參考資料來源: [51] 

建國大業影片評價

建國大業大眾評分

大眾評分
網站
評分
評價人數
截止日期
來源
1905電影網
8.1
——
——
[61] 
IMDb
4.9/10
3857
2024年3月18日
[19] 

建國大業專業評價

《建國大業》創下了前所未有的電影傳奇,長達140分鐘的影片,就有170多位明星參演。影片中除了受眾熟悉的知名特型演員外,另有劉德華、李連杰、成龍、章子怡等藝人,每個角色都能獨當一面 [49] (電影評介 評)
電影《建國大業》講述了從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到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之前的故事,圍繞“軍事南下、政治北上”的戰略方針,緊緊抓住“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籌備”這個核心事件,着重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建設統一戰線,實現多黨合作,協商建國的政治目標。該片反映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反對國民黨獨裁統治的鬥爭中肝膽相照、和衷共濟,為建立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歷經曲折艱辛,直到取得最後勝利的光輝歷程。除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建國大業》鏡頭語言的運用也是一大亮點 [48] (視聽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