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潘漢年

(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上海市原常務副市長)

鎖定
潘漢年(1906年2月 [10]  -1977年4月14日),出生於江蘇宜興,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 [1]  ,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的傑出代表,中國共產黨隱蔽戰線、文化戰線和統一戰線的卓越領導人 [2] 
1982年8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稱“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在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3]  [9] 
概述圖來源: [4] 
中文名
潘漢年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6年2月
逝世日期
1977年4月14日
出生地
江蘇宜興
妻    子
董慧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性    別

潘漢年人物生平

1906年出生於江蘇宜興,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潘漢年到達中央蘇區,先後任江西蘇區黨的中央局宣傳部長、贛南省委宣傳部長。1933年10月,潘漢年作為中央蘇維埃政府和工農紅軍代表,到福建與十九路軍談判,簽訂了《反日反蔣的初步協定》,後擔任中共駐第十九軍代表。1934年10月,潘漢年隨中央紅軍參加長征。
1936年,潘漢年根據中央指示,以“前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外交人民委員會副委員長”的身份,在莫斯科與國民政府駐蘇武官鄧文儀進行接觸,表明紅軍聯合抗日主張,拉開了第二次國共合作談判的序幕。西安事變前後,潘漢年以我黨聯絡員和談判代表的身份,到南京、上海等地溝通聯絡,為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做出了貢獻。
抗日戰爭時期,潘漢年在上海、香港等地領導對日偽情報工作。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夕,獲取日偽軍事動向的重要戰略情報,並建立了從上海到淮南、蘇北解放區的地下交通線,在“皖南事變”後環境惡化的情況下,保證了上海與解放區的人員和物資往來。
解放戰爭後期,中央發出召開政治協商會議的號召。潘漢年根據中央的指示,有計劃、分期分批把停留在香港的李濟深、沈鈞儒、黃炎培、馬寅初、郭沫若等大批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民主人士護送到解放區,出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政治協商會議。
1949年春,潘漢年組織策動了國民黨政府資源委員會起義,使大批技術人員、資產和檔案資料被完整地保護下來。毛澤東同志發了賀電:“甚為欣慰。即望團結一致,堅持愛國立場,保護祖國財產,以待中央人民政府的接收。” [11] 
1949年,潘漢年參與了中國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起義。他在香港與中航總經理劉敬宜見面,對他們的行動給予積極評價,給他們分析了形勢,指出起義的光明前程,並就起義的具體細節進行了周密策劃。1949年11月9日,兩航人員在香港宣佈起義,隨後將12架民航飛機安全飛到北平和天津,為新中國民航事業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潘漢年擔任中共中央華東局委員和中共上海市委社會部部長、統戰部部長,上海市常務副市長等職。
1977年病逝 [2] 
1982年8月23日,中共中央正式發出《關於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潘案的複查結果,中央向全黨鄭重宣佈:把潘漢年同志定為‘內奸’,並將其逮捕、判刑、開除黨籍,都是錯誤的。這是建國以來的一大冤案,應予徹底糾正。” [1] 

潘漢年人物軼事

  • 掩護秘密電台
1941年,潘漢年機智巧妙地獲取了近百份有價值的政治、軍事情報,發往延安和華中局、新四軍軍部,使新四軍主力部隊及時轉移,避免了損失。日偽軍一次次“清鄉”“掃蕩”的撲空,引起了他們的警惕,意識到“清鄉”“掃蕩”的消息可能事先泄露。於是,日偽軍出動大批“情報專家”和憲兵特務,對上海進行分區、分片搜查,尋找發報的電台。有一次,日軍的電台測向儀在大街小巷巡查時,發現滬西有家藥鋪的屋頂有電台信號。這個電台,就是潘漢年在一年前設的一部秘密電台。
此時,潘漢年正在電台所在地工作。他在望遠鏡中發現了裝有天線的吉普車,果斷命令停止發報,迅速協助發報員孟述先、蘇利民夫婦,將收發報機和天線藏在牆的夾縫中,又在牆外糊上牆紙,再將事先準備好的烤麪包爐移到隱藏電台的牆邊。
他們剛剛處理好,一羣日軍就衝了進來,他們不由分説,在屋裏翻箱倒櫃地搜查。潘漢年沉着地一面烤麪包,一面與搜查的日軍周旋。潘漢年見領頭的日軍軍官會説幾句中國話,就對他説:“皇軍如想嚐嚐這法蘭西面包,你什麼時候來,我都熱情接待。”説着,遞上現烤的麪包,讓他們品嚐。
烤爐中的麪包散發出誘人的香味,日軍的注意力全被吸引到剛出爐的麪包上,帶頭軍官吃了一塊後,其他傢伙也跟着吃,隨意翻了翻,感到沒什麼可疑之處,就拿着剩下的麪包離開了。
第二天晚上,那個搜查的日軍頭目又來敲門,説要再嚐嚐潘漢年烤的麪包。潘漢年就拿出麪包給敵人吃,還和他閒聊了起來。潘漢年瞭解到,這個日本軍官入伍前在東京工作,非常喜歡吃麪包;參軍後,由於工作原因,很少吃麪包了。於是潘漢年烤了不少麪包,讓他吃了個夠。從此以後,這個日本軍官為了吃麪包經常來光顧電台所在地,但敵人再也沒有來搜查過 [5] 
  • 為和談牽線
“西安事變”後,國共和談出現新轉機。不久,陳立夫就派人把潘漢年請到南京,緊急商談。潘漢年向他申明瞭我黨關於和平解決的方針,並希望南京方面積極響應,萬萬不可做出親痛仇快的事。這次會談使國民黨方面下決心派宋子文、宋美齡等飛往西安,參加談判。之後,潘漢年又奉黨中央之命,多次往返寧滬,為國共高層次會談穿針引線。“八·一三”抗戰後,潘漢年改任“八路軍駐滬辦事處”主任。他利用“八辦”的合法身份,積極開展救亡鬥爭,把上海各種愛國羣眾團體有機地統一起來,組成了一個強大的抗日救國陣線。他還通過夏衍團結了一批文化人、新聞記者、作家,創辦了《救亡日報》,組織出版了許多刊物。同時,他還一如既往地進行秘密活動,派遣同志打入敵特機關,廣泛蒐集情況。
1937年冬,上海淪陷,“八辦”被迫轉入地下,潘漢年撤往香港,繼續從事文化、情報活動。他利用各種關係,巧妙地安排宋慶齡、何香凝和救國會、文化界名人安全離滬,轉移到香港或大後方,並迅速建立起香港情報網,把抗戰信息傳送給黨中央及地方黨組織。他還一度馳往武漢,向周恩來彙報工作。在武漢期間,潘漢年展開高超的統戰才能,為黨積極尋找內線,蒐集情報。 [6] 

潘漢年家庭情況

曾祖父:潘亭山
祖父:潘元夔
父親:潘莘臣 [7] 
妻子:董慧 [12] 
堂哥:潘梓年、潘有年(即潘菽 [7] 

潘漢年人物評價

1982年8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向全黨鄭重宣佈:把潘漢年同志定為‘內奸’,並將其逮捕、判刑、開除黨籍,都是錯誤的。”《通知》宣佈:“撤銷黨內對潘漢年同志的原審查結論,並提請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撤銷原判,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黨籍;追認潘漢年同志的歷史功績,公開為他恢復名譽。凡因‘潘案’而受牽連被錯誤處理的同志,應由有關機關實事求是地進行復查,定性錯了的應予平反,並將他們的政治待遇、工作安排和生活困難等善後問題,切實處理好。”中共中央高度評價他的一生,指出:“潘漢年同志在長期革命鬥爭中,他忠實執行並多次出色地完成黨交給的任務,對黨的文化工作、統一戰線工作,特別是在開展對敵隱蔽鬥爭方面,曾經做出了重要貢獻,是有很大功勞的。” [8]  [13] 
潘漢年同志幾十年的革命實踐充分説明,他是一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久經考驗的優秀共產黨員,在政治上對黨忠誠,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關於為潘漢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復名譽的通知》中共中央1982年8月23日) [1] 
潘漢年作為我黨隱蔽戰線、文化戰線和統一戰線的卓越領導人,潘漢年在長期的革命鬥爭中忠實執行並多次出色完成黨交給的艱鉅任務,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多次為黨獲取重要戰略情報,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新華社南京8月27日電《中共隱蔽戰線的傑出代表——潘漢年》) [2] 

潘漢年後世紀念

2016年1月12日,為紀念潘漢年誕辰110週年,當地在潘漢年故居舉行了書法作品展,以潘漢年的詩詞、信件等手稿為依據進行書法創作,作品陳列於潘漢年故居中,以書法藝術形式緬懷他的歷史功績,傳承他的革命精神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