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大學生健康教育

(2013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大學生健康教育》是2013年8月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慄慶山、高春梅。 [1] 
中文名
大學生健康教育
作    者
慄慶山
高春梅
出版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社
國防工業出版社
頁    數
334 頁
ISBN
9787118090116
定    價
34 元
開    本
334*364
基本內容
人體結構、青年心理特徵、性知識
版    次
1版1次 [1] 
千字數
364
中圖分類
G479 [1] 

大學生健康教育內容簡介

《大學生健康教育》是根據教育部、衞生部有關文件精神組織編寫的。 全書包括緒論、人體結構與生理、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健康體檢、青年期的生理與心理特徵、大學生心理健康、性的衞生知識、生活方式與健康、環境與健康、毒品與禁毒、傳染病概論、常見傳染痛的防治、流行性感冒、結核病、性傳播疾病、艾滋病、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防控、藥物的基本知識、常見病的防治、急救醫學基礎知識、獻血衞生知識。 《大學生健康教育》系統完整,適合大學生羣體特點,符合時代要求,既可作為健康教育讀本,也可作為大學生公共基礎課教材。本書由慄慶山、高春梅主編。 [1] 

大學生健康教育圖書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健康的概念和內容 1
一、健康的概念 1
二、健康的內容 1
第二節 影響健康的因素 2
一、遺傳因素 2
二、環境因素 2
三、心理因素 3
四、行為和生活方式 3
五、保健服務因素 4
六、體育鍛煉 4
第三節 健康教育 4
一、健康教育的概念 4
二、健康教育的目標 5
三、健康教育的要求 5
四、健康教育的內容 6
第二章 人體結構和生理 7
第一節 基本組織 7
一、上皮組織 7
二、結締組織 9
三、肌組織 11
四、神經組織 13
第二節 運動系統 14
一、骨與骨連結 14
二、骨骼肌 18
第三節 呼吸系統 19
一、呼吸道的結構和功能 19
二、肺的結構和功能 20
第四節 消化系統 22
一、消化管的一般結構 22
二、食管的結構與功能 23
三、胃的結構與功能 24
四、小腸的結構與功能 25
五、大腸的結構與功能 26
六、肝的形態與功能 26
七、膽道系統 27
八、胰腺的結構與功能 28
第五節 脈管系統 28
一、心血管系統的組成 28
二、心血管系統的功能 29
第六節 泌尿系統 31
一、腎的結構與功能 31
二、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結構與
功能 32
三、尿量 32
三、尿量 32
第七節 內分泌系統 33
一、激素的作用機制 34
二、腦垂體的結構和功能 34
三、甲狀腺的結構和功能 36
四、胰島的結構和功能 36
五、腎上腺的結構和功能 37
第八節 血液 38
一、血漿 38
二、血細胞 39
三、血型和輸血 39
第三章 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 42
第一節 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 42
一、新陳代謝 42
二、興奮性 43
三、生殖 44
第二節 生命活動的特徵 44
一、內環境與穩態 44
二、生物節律 45
三、人體功能活動的調節 46
第四章 健康體檢 49
第一節 健康體檢的概念和意義 49
一、健康體檢的概念 49
二、健康體檢的意義 50
第二節 健康體檢項目和
類別 51
一、健康體檢項目 51
二、健康體檢類別 51
三、健康體檢和醫療體檢對比 52
第三節 體檢注意事項 52
第五章 青年期的生理與心理
特徵 56
第一節 青年期的生理特徵 56
一、人類生命階段的劃分 56
二、青年期的基本特徵 57
三、青年期的生長髮育 57
四、青年期生理發展障礙 60
第二節 青年期的心理特徵 61
一、青年期的心理發展特徵 61
二、青年期心理發展的指導
原則 62
第六章 大學生心理健康 63
第一節 心理健康的概念及
標準 63
一、心理健康的概念 63
二、心理健康的標準 63
第二節 大學生心理問題及
產生原因 65
一、常見心理問題 65
二、心理問題產生原因 67
第三節 心理健康的維持 68
一、保持良好的自我意識 68
二、調控自己的情緒狀態 68
三、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68
四、合理調整自己的生活內容 69
五、培養生活情趣 70
六、鍛鍊堅強的意志 70
第四節 心理諮詢與心理治療 71
一、概念 71
二、內容和條件 71
三、基本程序 72
四、心理醫生的基本條件 72
五、交談技術 73
第五節 大學生常見的神經症
及調適 74
一、神經症的概念 74
二、常見神經症及調適 75
第七章 性的衞生知識 83
第一節 性器官的形態及功能 83
一、男性性器官的組成及功能 83
二、女性性器官的組成及功能 84
第二節 青春期的性成熟標誌 88
一、女性的性成熟標誌 88
二、男性的性成熟標誌 88
第三節 性心理及其調適 89
一、性心理的概念和內容 89
二、大學生的性心理與性行為 90
三、性心理障礙的調適 93
第八章 生活方式與健康 95
第一節 衞生習慣 95
一、培養良好的衞生習慣 95
二、良好衞生習慣的表現 95
第二節 膳食與健康 96
一、膳食營養與疾病的關係 96
二、平衡膳食 99
三、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01
第三節 吸煙與健康 103
一、吸煙的危害 103
二、預防及控制 105
第四節 飲酒與健康 106
目 錄
一、酒對人體的危害 106
二、預防及控制 107
第五節 藥物濫用與健康 108
一、藥物濫用的原因 108
二、藥物濫用的危害 109
三、避免藥物濫用 109
第六節 科學用腦 110
一、節約腦力 110
二、保護腦力 111
第九章 環境與健康 114
第一節 影響人類健康的環境
因素 114
一、生物因素 114
二、化學因素 114
三、物理因素 115
四、社會環境 115
五、地理環境 115
六、環境污染 116
第二節 綠色植物與健康 117
一、增加空氣的氧含量 117
二、消除空氣中的灰塵 118
三、清除空氣中的病原體 118
四、吸收工業排毒 118
五、降低噪聲 119
六、增進身心健康 119
第三節 大學校園環境與
健康 120
一、宿舍環境衞生 120
二、教學環境衞生 120
第十章 毒品與禁毒 122
第一節 概論 122
一、毒品的定義、分類及特徵 122
二、吸毒的方式 123
第二節 世界“三大毒源地” 124
一、“金三角” 124
二、“金新月” 125
三、“銀三角” 126
第三節 毒品的成癮性、戒毒方法及
預防原則 127
一、吸毒的成癮性 127
二、戒毒方法 129
三、預防毒品的原則 130
四、正確對待吸毒者 131
第五節 毒品對人體的危害性 138
一、毒品對人體的一般性危害 138
二、毒品對呼吸系統的危害 139
三、毒品對消化系統的危害 140
四、毒品對心血管系統的危害 141
五、毒品對神經系統的危害 141
六、孕婦吸毒對胎兒的危害 142
七、吸毒對性功能的危害 142
八、吸毒與傳染病 143
九、吸毒與死亡 143
第六節 毒品對家庭及社會的
危害 144
一、對家庭的危害 145
二、誘發不良事件和犯罪 145
三、危害社會發展與進步 146
第七節 吸毒與艾滋病 147
一、艾滋病的傳播方式 147
二、吸毒與艾滋病的關係 147
三、艾滋病與家庭的關係 148
第八節 禁毒 148
一、我國禁毒史 148
二、我國的禁毒現狀及採取的
措施 151
三、我國禁毒工作規劃和方針 154
第十一章 傳染病概論 156
第一節 傳染病的概念及
種類 156
一、傳染病的概念 156
二、傳染病的種類 156
第二節 傳染病的流行過程 157
一、傳染源 157
二、傳播途徑 159
三、易感人羣 161
第三節 傳染病的預防 162
一、預防措施 162
二、防疫措施 163
三、治療性預防 164
第十二章 常見傳染病的防治 165
第一節 病毒性肝炎 165
第二節 霍亂 172
一、流行病學 172
二、臨牀表現 173
三、實驗室檢查 174
四、預防與治療 174
第三節 細菌性痢疾 174
一、流行病學 175
二、臨牀表現 176
三、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177
四、診斷與鑑別診斷 177
五、預防與治療 177
第四節 麻疹 178
一、流行病學 178
二、臨牀表現 179
三、診斷與鑑別診斷 180
四、治療及預防 180
第五節 風疹 181
一、流行病學 181
二、臨牀表現 181
三、治療及預防 182
第十三章 流行性感冒 184
第一節 流行性感冒概論 184
一、疫情概況 184
二、臨牀表現 185
三、病原學 185
四、診斷 186
五、治療 186
六、預防 187
第二節 甲型流感 188
一、傳染源 188
二、傳播途徑 188
三、易感人羣 188
四、高危人羣 188
五、臨牀表現 188
六、診斷 189
七、抗病毒治療 189
八、預防 190
第三節 人感染禽流感 190
一、臨牀表現 190
二、預後 191
三、藥物治療 191
四、監測及控制傳染源 191
第十四章 結核病 193
第一節 結核病疫情現狀 193
一、全球結核病疫情現狀 193
二、我國結核病疫情現狀 194
三、當前我國流行的新特點 195
四、結核病重新流行的原因 196
第二節 病原特點及感染機制 197
一、病原體 197
目 錄
二、傳染源 197
三、傳播途徑 198
四、人羣易感性 198
第三節 防治措施 198
一、結核病控制策略 198
二、人羣預防 199
三、個人預防 200
四、治療 200
第十七章 學校突發公共衞生
事件防控 243
第一節 學校突發公共衞生事件
種類 243
一、學校常見的傳染病 243
二、學校常見食物中毒 243
第二節 高校學生羣體的
易感性 244
一、來源複雜 244
二、羣體密集 244
三、免疫差異 244
四、人羣流動 244
第三節 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防控 244
一、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 245
二、強化監督和管理 245
三、嚴格執行監測和報告
制度 245
四、常見傳染病防控 245
五、食物中毒預防 245
六、學校突發衞生事件的應急 246
第十八章 藥物的基本知識 256
第一節 概述 256
一、藥物的作用 256
二、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257
三、用藥注意事項及合理用藥 258
第二節 抗生素類 259
一、青黴素類 259
二、頭孢菌素類(先鋒黴素類) 259
三、大環內酯類 260
四、氨基糖甙類 261
五、四環素類 262
六、林可黴素類 262
七、抗病毒藥 263
第三節 合成抗菌藥 263
一、磺胺類 263
二、喹諾酮及其他類 264
第四節 解熱鎮痛抗炎藥 264
一、基本作用 264
二、常用類型 265
第五節 鎮靜催眠藥 265
一、作用特點 265
二、常用類型 266
第六節 作用於呼吸系統的藥物 266
一、分類 266
二、常用藥物 266
第七節 作用於消化系統的藥物 267
一、抗酸藥及治療潰瘍病藥 267
二、胃腸解痙藥 268
三、助消化藥 268
四、止瀉藥 268
第八節 抗過敏藥 269
一、概念 269
二、常用藥物 269
第九節 維生素類 270
第十節 激素類 271
一、糖皮質激素的作用 271
二、常用激素類藥物 272
三、適應症 272
四、注意事項 272
第十九章 常見病的防治 273
第一節 常見症狀的臨牀意義 273
一、發熱 273
二、疼痛 275
三、咳嗽與咯痰 279
四、心悸 279
五、噁心與嘔吐 280
六、腹瀉 281
七、出血 282
八、便秘 286
目 錄
九、暈厥 286
十、皮膚瘙癢 288
十一、乳房包塊 288
第二節 各科常見病及防治原則 289
三、肺炎 292
四、急性胃腸炎 293
五、慢性胃炎 294
六、高血壓 294
九、神經衰弱 298
十、焦慮症 300
十一、精神分裂症 301
十二、急性闌尾炎 301
十三、尿路結石 302
十四、破傷風 303
十五、痛經 303
十七、近視眼 304
十八、沙眼 305
十九、齲齒 305
二十、牙周炎 305
第二十章 急救醫學基礎知識 307
第一節 急救組織的建立 307
一、現場急救組織的建立 307
二、各級醫療部門急救組織的
建立 307
第二節 常用的急救技術 308
二、出血急救術 311
第三節 常見急症的急救 313
一、暈厥 313
二、休克 314
三、急性酒精中毒 316
五、電擊傷 318
六、中暑 319
七、溺水 320
八、急性中毒 321
九、鼻出血 322
十、燒傷 324
第二十一章 獻血衞生知識 329
第一節 無償獻血的概念及意義 329
一、概念 329
二、意義 329
第二節 獻血者的健康標準 329
一、基本標準 329
二、不能或暫不能獻血的情況 330
第三節 獻血與健康的關係 331
第四節 獻血後的反應及預防 332
一、精神因素引起的反應 332
二、空腹獻血引起的反應 332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