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流行性感冒

鎖定
流行性感冒或流感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丙類傳染病。其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導致,其中在中國甲型流感最常見。感染流感病毒後,病毒通過與呼吸道表面細胞結合進入細胞並複製,導致全身症狀如發熱頭痛肌痛等。流感病毒的抗原變異特性使得它的傳染性強,人羣普遍易感,且同一人羣可以多次感染。由於流感病毒適應冷、濕氣候,其在冬春季多見。
流感的症狀包括高熱乏力頭痛等,而呼吸道症狀較輕,潛伏期通常為1-7天。流感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包括打噴嚏和咳嗽等,患者的傳染性在發病後的1-7天內最強,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此外,全體人羣都對流感易感,特別是高危人羣,如孩童、老年人、有基礎病症的人羣。
流感的常用治療方式包括一般治療和抗病毒治療,具體治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根據醫生建議進行。一般的預防方式是接種流感疫苗,它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嚴重併發症的最有效手段。流感的預後通常為4-7天,少數患者的咳嗽可能會持續數週。
許多研究正在進行中以瞭解和研究流感的傳播和防控方法。其中,中國疾控中心的研究發現,氣候變量和緯度是與流感季節性特徵相關性最強的因素。全球範圍內的研究表明,接種流感疫苗是有效預防流感的最好方法。
中醫病名
流行性感冒
別    名
流感
就診科室
發熱門診、急診、呼吸科
多發羣體
所有人羣,尤其是兒童、孕婦、老年人和長期存在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羣
常見病因
流感病毒,特別是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 及乙型流感病毒 Victoria 和 Yamagata
常見症狀
高熱乏力頭痛咳嗽,全身肌肉痠痛
傳染性
傳播途徑
飛沫傳播,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

流行性感冒流行病學

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徵

流感傳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節性流行,在學校、托幼機構和養老院等人羣聚集的場所可發生暴發疫情。一項全球研究顯示,成年人的感染率為10.7%、患病率為4.4%,65歲以上人羣為7.2%。中國流感的年度週期性隨緯度增加而變化,且呈多樣化的空間模式和季節性特徵:
  • 北緯33度以北的北方省份,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2月份單一年度高峯;
  • 北緯27度以南的最南方省份,每年4~6月份單一年度高峯;
  • 兩者之間的中緯度地區,每年1~2月份和6~8月份的雙週期高峯。
世界衞生組織(WHO)估計,每年季節性流感在全球可導致300萬~500萬重症病例,29萬~65萬死亡。所有5歲以下的兒童都被認為是重症流感的高危人羣,但2歲以下兒童的風險最高,6個月以下的嬰兒住院率和死亡率最高。孕婦、嬰幼兒、老年人和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羣,患流感後出現嚴重疾病和死亡的風險較高。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病毒感染及其嚴重併發症的最有效手段。

流行性感冒傳染源

流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患者發病後1~7天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

流行性感冒傳播途徑

流感主要以打噴嚏咳嗽等飛沫傳播為主,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大約存活半小時,經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間接接觸可感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徑也可感染。
在人羣密集且封閉、通風不良的場所,流感也可能以氣溶膠形式傳播。

流行性感冒易感人羣

人羣對流感普遍易感。
部分人羣感染病毒後易發展為重症病例,應重視:
  • 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
  • 年齡≥65歲的老人;
  • 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惡性腫瘤、免疫功能抑制等;
  • 肥胖者(BMI>30);
  • 妊娠及圍產期婦女。
接種流感疫苗可有效預防相應亞型的流感病毒感染。

流行性感冒疾病類型

按病毒的類型可分為甲型流感乙型流感
按病情嚴重程度可分為普通型流感、重症流感、危重症流感。

流行性感冒病因

根據病毒型別的不同,人類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二型,中國甲型流感最為常見,乙型流感流行強度低於甲型流感,兩者均可引起流感季節性流行。抗原變異是流感病毒最顯著的特徵。
據中國疾控中心監測數據,2019年第一週,檢測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亞型是甲型H1N1,其次為甲型H3N2亞型。

流行性感冒發病原因

流感病毒進入呼吸道後,與呼吸道表面纖毛柱狀上皮細胞的特殊受體結合而進入細胞,然後在細胞內複製,新的病毒顆粒不斷被釋放並播散再感染更多其他細胞,從而引起發熱、頭痛、肌痛等全身症狀。還可引起病毒性肺炎腦病等。

流行性感冒誘發因素

  • 環境因素
據中國疾控中心的研究發現,氣候變量和緯度是與流感季節性特徵相關性最強的因素;低温是北方地區冬季流感發生和年度週期性強度的預測因子,而南方地區春季的流感活動與降雨量有關。
  • 個體因素
具有基礎慢性疾病、吸煙、因勞累、壓力大導致的免疫力低下等都會導致更容易患流感。
  • 易發生重症的高危人羣
年齡<5歲的兒童(年齡<2歲更易發生嚴重併發症);年齡≥65歲的老年人;伴有以下疾病或狀況者: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除外)、腎病、肝病、血液系統疾病、神經系統及神經肌肉疾病、代謝及內分泌系統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應用免疫抑制劑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肥胖者[體重指數(BMI)大於30,BMI=體重(kg)/身高 (m)2];妊娠圍產期婦女。

流行性感冒症狀

流感的潛伏期通常為1~7天,多為2~4天。臨牀症狀以高熱、乏力、頭痛、全身痠痛等全身中毒症狀重,而呼吸道症狀較輕為主要特徵。
流感一般表現為急性起病,前驅期有乏力症狀,很快出現高熱(可達39℃~40℃)、畏寒、寒戰、頭痛、全身肌肉關節痠痛等全身中毒症狀,可伴或不伴鼻塞流鼻涕咽喉痛乾咳、胸骨後不適、顏面潮紅、眼結膜充血等局部症狀。
流感病程通常為4~7天,少數患者咳嗽可能持續數週之久。
兒童發熱程度通常高於成人,患乙型流感時噁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症狀較成人多見。
新生兒可表現為嗜睡、拒奶、呼吸暫停等。
  • 輕型流感
發熱僅為輕或中度發熱,全身及呼吸道症狀都較輕,2~3天內可自我恢復或痊癒。
  • 流感病毒性肺炎
肺炎型流感起病初與典型流感症狀類似,但1~3天后病情迅速加重,出現高熱咳嗽胸痛,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及心、肝、腎等多器官衰竭,抗生素治療無效。
這類流感多發生在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力低下者,在病程5~10天內發生呼吸循環衰竭,危及生命,治療難度極大,死亡率較高。
  • 腦膜腦炎型,患者會出現意識障礙,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等腦膜刺激徵表現;
  • 心肌炎型和心包炎型,病毒侵襲到心臟的心肌或心包,可能出現胸悶、胸口痛等症狀,化驗提示心肌酶異常,心電圖檢查提示異常,嚴重者可出現心力衰竭;
  • 肌炎型,僅發生在兒童患者,出現有肌肉疼痛、壓痛、肌無力,尿液呈茶色或深紅色,化驗顯示血清肌酸激酶、肌紅蛋白升高,這些都提示有橫紋肌溶解。
  • 重症或危重症流感
在流感的症狀識別及診斷過程中,重症或危重症流感的診治非常重要。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重症病例:
  • 持續高熱>3天,伴有劇烈咳嗽,咳痰或胸痛;
  • 呼吸頻率快,呼吸困難,口唇紫紺;
  • 神志改變:反應遲鈍、嗜睡、躁動、驚厥等;
  • 嚴重嘔吐、腹瀉,出現脱水錶現;
  • 合併肺炎;
  • 原有基礎疾病明顯加重。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為危重病例:
  • 呼吸衰竭;
  • 急性壞死性腦病;
  • 膿毒性休克;
  • 多臟器功能不全;
  • 出現其他需進行監護治療的嚴重臨牀情況。

流行性感冒就醫

流感的診斷主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牀表現和病原學檢查,對於患者來説,當身體出現這些警告信號時應立即就醫。
兒童患者:
  • 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 口唇發紺;
  • 胸痛;
  • 嚴重的肌肉疼痛(孩子拒絕走路);
  • 脱水,8小時無排尿;
  • 癲癇發作;
  • 40°以上發熱;
  • 在12周以下的兒童中,任何發燒;
  • 退燒或咳嗽,但隨後又復發或惡化;
  • 慢性疾病惡化。
成人患者:
  • 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 胸部或腹部持續疼痛或壓力;
  • 持續的頭暈,疲勞,無法喚醒;
  • 癲癇發作;
  • 脱水;
  • 嚴重肌肉疼痛;
  • 退燒或咳嗽,但隨後又復發或惡化;
  • 慢性疾病惡化。

流行性感冒就診科室

發熱門診、急診、呼吸科、兒科、重症醫學科等相關科室。

流行性感冒診斷依據

醫生通常通過流行病學史、患者症狀及病原學檢查結果進行診斷。
  • 臨牀診斷
有流行病學史(發病前7天內在無有效個人防護的情況下與疑似或確認的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觸,或屬於流感樣病例聚集發病者之一,或有明確的傳染他人的證據)、有典型的流感症狀表現,同時排除了其他可引發類似表現的疾病。
  • 確定診斷
有流感臨牀表現,具有以下一種或一種以上檢測結果陽性即可確診流感:流感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流感抗原檢測陽性;流感病毒培養分離陽性;急性期和恢復期雙份血清的流感病毒特異性IgG抗體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流行性感冒相關檢查

  • 血常規檢查
發病初期即可出現白細胞總數減少。
重症流感病毒感染時可出現淋巴細胞計數減少。
合併細菌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多。
  • 血生化檢查
可有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乳酸脱氫酶、肌酐等升高。
部分患者可出現低鉀血癥等電解質紊亂表現。
少數病例可有肌酸激酶升高。
休克病例血乳酸可升高。
  • 流感病毒病原學相關檢查
流感確診有賴於實驗室診斷,檢測方法包括病毒核酸檢測、病毒培養分離、抗原檢測和血清學檢測,前兩種均是基於呼吸道標本(鼻、咽拭子、痰、鼻咽或氣管吸取物)進行病毒檢測;後兩種則是通過免疫學檢查,間接“捕捉”病毒的“痕跡”。
在流感流行季節,即使患者的症狀不典型,醫生仍會在必要時對患者進行病原學檢測等相關輔助檢查予以排查。
  • 影像學檢查
普通流感不需進行影像學檢查,而且檢查後常無特殊表現。
併發肺炎時影像學檢查可見肺內斑片狀、磨玻璃影、多葉段滲出性病灶;進展迅速者,可發展為雙肺瀰漫的滲出性病變或實變,個別病例可見胸腔積液。
兒童流感患者併發肺炎時肺內片狀影出現較早,多發及散在分佈多見,易出現過度充氣,影像學表現變化快,病情進展時病灶擴大融合,可出現氣胸、縱隔氣腫等徵象。
併發神經系統疾病時,顱腦CT和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可有相應表現。

流行性感冒鑑別診斷

需要與其他有“流感樣症狀”的疾病進行鑑別,從患者表現來看很難區別這些疾病,應該由專業醫生通過進一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病原學檢查等做出判斷。
  • 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傳染性弱,病情較輕,以噴嚏、流涕等為主要表現;普通感冒的流感病原學檢測陰性,或可找到相應的感染病原證據。
  • 其他上呼吸道感染
包括急性咽炎、扁桃體炎、鼻炎和鼻竇炎。感染與症狀主要限於相應部位,局部分泌物流感病原學檢查陰性。
  • 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流感有咳嗽症狀或合併氣管-支氣管炎時,需與急性氣管-支氣管炎相鑑別;合併肺炎時需要與其他肺炎,包括細菌性肺炎、衣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真菌性肺炎、肺結核等相鑑別。根據臨牀特徵可作出初步判斷,病原學檢查可資確診。
  •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可表現為發熱乾咳咽痛等與流感相似的症狀;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同樣與流感重型、危重型症狀類似。
需結合流行病學史與病原學檢查進行鑑別。

流行性感冒治療

流感患者大多數為輕症病例,治療可分為一般治療、抗病毒治療、中醫治療等方法,如果症狀較為嚴重,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檢查和治療。
流感高危人羣容易引發重症流感,儘早抗病毒治療可減輕症狀、減少併發症、縮短病程、降低病死率。
對於符合下列標準1條或1條以上的情況,建議住院治療:
  • 妊娠中晚期及圍產期婦女;
  • 基礎疾病明顯加重,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心功能不全、慢性腎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 符合重症或危重流感診斷標準;
  • 伴有器官功能障礙。

流行性感冒一般治療

  • 隔離:對於臨牀診斷患者及確診患者都應該儘早隔離治療。輕症患者可自行居家隔離,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
  • 休息及飲食:保持房間通風、充分休息;飲食應當注意多飲水,攝入易於消化和富有營養的食物,注意保持鼻、咽、口腔衞生。
  • 降温:高熱者可進行物理降温。
  • 密切關注重症流感的發生發展:一旦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神志不清、嚴重嘔吐與腹瀉等重症傾向,應及時就診。孕產婦、兒童、老人以及慢性病患更容易產生重症流感,應當及早就診。

流行性感冒藥物治療

  • 對症治療
高熱者可應用解熱藥物。需注意,兒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楊酸製劑。咳嗽咳痰嚴重者應給予止咳祛痰藥物。根據缺氧程度採用適當的方式進行氧療。
  • 對因治療
流感的對因治療即抗病毒治療,需注意流感患者應避免盲目使用抗菌藥物(抗生素),應嚴格在醫生指導下用藥。
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者應儘早給予抗流感病毒治療,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
  • 抗病毒藥物在患病48小時內應用效果最好。
  • 及早的病毒治療可減少併發症、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
  • 發病時間超過 48 小時的重症患者依然可從抗病毒治療中獲益。
非重症且無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發病48小時內,經醫生評價風險和收益後,可根據情況考慮是否進行抗病毒治療。
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帕拉米韋神經氨酸酶抑制劑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療藥物,早期尤其是發病 48 小時之內應用抗流感病毒藥物,能顯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發生率。
需注意抗病毒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奧司他韋(膠囊/顆粒)
成人劑量每次75mg,每日2次。
1歲及以上年齡的兒童應根據體重給藥:
  • 體重不足15kg者,予每次30mg,每日2次;
  • 體重15~23kg者,予每次45mg,每日2次;
  • 體重23~40kg者,予每次60mg,每日2次;
  • 體重大於40kg者,予每次75mg,每日2次。
療程5天,重症患者療程可適當延長;腎功能不全者要根據腎功能調整劑量。
扎那米韋(吸入噴霧劑)
適用於成人及7歲以上青少年。
用法:每次10mg,每日2次,間隔12小時,療程5天。
吸入劑不建議用於原有哮喘或其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帕拉米韋(靜脈用藥)
成人用量為300~600mg,小於30天新生兒6mg/kg,31~90天嬰兒8mg/kg,91天~17歲兒童10mg/kg,靜脈滴注,每日1次,1~5天,重症病例療程可適當延長。
其他
血凝素抑制劑,如阿比多爾,可用於成人甲、乙型流感的治療,但由於使用數據有限,需密切監測療效及不良反應。
M2離子通道阻滯劑,如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根據目前的監測資料顯示,流感病毒對其耐藥,不建議使用。

流行性感冒中醫治療

建議患者在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後,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辨證予以中成藥治療。
輕症主要辨證治療方案如下。
  • 風熱犯衞型
主症:發病初期,發熱或未發熱、咽紅不適、輕咳少痰、無汗。
常用中成藥:疏風解表、清熱解毒類,如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清開靈顆粒(膠囊、軟膠囊、片)、疏風解毒膠囊、銀翹解毒類等。
兒童可選兒童抗感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等。
  • 風寒束表型
主症:發病初期,惡寒、發熱或未發熱、無汗、身痛頭痛、流清涕。
常用中成藥:九味羌活丸(顆粒)、正柴胡飲顆粒、感冒清熱顆粒(膠囊)等。
  • 表寒裏熱型
主症:惡寒、高熱、頭痛、身體痠痛、咽痛、鼻塞、流涕、口渴。
常用中成藥:連花清瘟膠囊、金花清感顆粒等。
  • 熱毒襲肺型
主症:高熱、咳喘、痰粘、痰黃、咯痰不爽、口渴喜飲、咽痛、目赤。
常用中成藥:清熱解毒、宣肺止咳類,如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金花清感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銀黃類製劑等。
兒童可選小兒肺熱咳喘顆粒(口服液)等。
  • 其他注意事項
對於重症流感患者、恢復期患者,也可在醫生指導下予以中醫辨證治療方案。
在中成藥的應用過程中,妊娠期婦女治療可參考成人方案,但需避免使用妊娠禁忌藥,治病與安胎並舉,以防流產,並應注意劑量。
兒童用藥可參考成人治療方案,根據兒科規定調整劑量,無兒童適應症的中成藥不宜使用。

流行性感冒其他治療

如果出現低氧血癥或呼吸衰竭,應及時給予相應的治療措施,包括氧療或機械通氣等;
合併休克時給予相應抗休克治療;
出現其他臟器功能損害時,給予相應支持治療;
出現繼發感染時,給予相應抗感染治療。

流行性感冒預後

流感病程呈自限性,即無併發症的患者通常在3~14天可自愈,但重症感染或引起併發症時,則需要住院治療。
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羣主要為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或有慢性基礎疾病者,少數重症病例可因呼吸衰竭或多臟器衰竭而死亡。
併發症
肺炎
流感病毒如侵及下呼吸道,可引發原發性病毒性肺炎。
部分重症患者還可能合併有細菌、真菌等病原體的感染,嚴重者可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
神經系統損傷
心臟損傷
包括心肌炎、心包炎等,嚴重者可出現心力衰竭。
此外,感染流感病毒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相關的住院、死亡的風險明顯增加。
其他
  • 肌炎、橫紋肌溶解:可表現為肌痛、肌無力等,嚴重者可導致急性腎損傷。
  • 休克。
  • 兒童流感併發喉炎、中耳炎、支氣管炎等,較成人多見。

流行性感冒預防

流行性感冒疫苗接種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推薦60歲以上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孕婦、6月齡以下兒童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羣,每年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包括三價和四價兩種類型,三價流感疫苗組分含有甲型H3N2亞型、甲型H1N1亞型和乙型毒株的一個系,四價流感疫苗組分含甲型H3N2亞型、甲型H1N1亞型和乙型Victoria系、Yamagata系。
中國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為三價滅活流感疫苗和四價滅活流感疫苗,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尚無批准在6月齡以下嬰兒中使用的滅活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藥物預防

對於沒有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羣,可以考慮藥物預防作為緊急臨時預防措施,可使用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等。

流行性感冒一般預防措施

  • 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勤洗手,保持生活辦公環境整潔、通風良好,流感流行季節減少前往人羣密集場所;
  •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衞生習慣:打噴嚏或咳嗽時,用上臂或紙巾遮住口鼻,其後洗手;
  • 出現流感樣症狀時,主動自我隔離,外出公共場所宜戴口罩。

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

關於流感疫苗,你要知道的知識有這些:
關於流感疫苗的知識
參考來源: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