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性心理障礙

鎖定
性心理障礙又稱異常性心理、性倒錯、性變態,泛指以兩性性行為的心理和行為明顯偏離正常,並以這類性偏離做為性興奮性滿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為主要特徵的一組精神障礙,其正常的異性戀收到全部或某種程度的破壞、干擾或影響,而一般的精神活動並無其他明顯異常 [1] 
中醫病名
性心理障礙
外文名
Psychosexual disorders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性心理障礙性質分類

性心理障礙主要分為:性偏好障礙和性身份障礙。

性心理障礙性偏好障礙

指在性滿足方面與大多數人不同,他們的性表達以及性活動存在多種表現,給他們自己和生活造成困擾。其中最典型的是:戀物症,他們會通過購買、偷竊、保存異性的內衣、絲襪等物品並在無人狀態下玩耍來獲得性滿足。如露陰症通過在大眾場合裸露自己的生殖器而獲得性滿足,窺陰症通過偷看他人的性活動以及異性的裸露、錄像等達到性興奮,除此之外還有摩擦症、性施虐症性受虐症、戀童症、戀屍體症等。 [2-3]  [5] 

性心理障礙主要類型

1、露陰症(exhibitionism)
主要表現是反覆、強烈的,涉及在異性生人面前暴露本人性器官的性渴求和性想象,並付諸行動於行為,一般至少持續半年,絕大多數見於男性。以這種露陰行為緩解性慾的緊張感和取得性滿足的主要或唯一來源,患者對受害者沒有進一步的性接觸。露陰的頻率因人而異,可有明顯差別,少的可數月或一年僅發生數次,多則可數日、數週一次,有的患者可累積發生數百次露陰行為。大多數發生於青年早期。
2、窺陰症(voyeurism)
是反覆的、強烈性渴求和喚起想象涉及的是窺視異性裸體或性交行為,並付出行動,至少持續半年。多見於男性,且存在已娶妻生子,但以窺淫等偏離方式作為性滿足的主要或唯一的來源。
3、戀物症(fetishism)
是指反覆出現以某種非生命性物品或異性軀體某部分作為性滿足的刺激物。撫摸、聞嗅這類接觸性敏感區的物品,或在性交時需要本人或性對象持此類物品即能取得性滿足。此類性渴求、性想象反覆出現不少於半年以上。此類物品稱為眷戀物,他們都是帶有特殊的性刺激意味的東西,一般為男性,此類眷戀物如女人的乳罩、內褲等,異性的頭髮、足趾、腿等可能歸入其中。
4、摩擦症(frotteurism)
是反覆、強烈的性渴求、性想象,涉及以男性外生殖器接觸女性身體達到性興奮和性刺激,並付諸行動,至少持續半年。
5、性施虐症、性受虐症
性施虐症是反覆、強烈的性渴求、性想象,涉及性對象施加心理或軀體性傷害行為,已取得性興奮,性滿足,並把它付諸行動,至少持續半年時間。性受虐症是以承受此類傷害或痛苦以獲得興奮和性滿足,兩者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並存。通常這類的行為中缺少性同意,和安全詞的設定,且給一方造成身心創傷。
6、戀童症(paedophilia)
以青春前期或青春期初期兒童作為性對象。
7、異裝症(transvestism)
反覆、強烈性渴求、性想象涉及異性裝扮,並通過這樣的行為引發性興奮,並付出於行動,至少持續半年。
8、戀獸症(zoophilia)
是指與動物發生性行為以取得性滿足。只有反覆發生,一般最少在半年以上時間達到的這樣嚴重程度,並作為為以滿足性慾手段者,才能下戀獸癖的診斷。
9、戀屍症(necrophilia)
是指與屍體發生性行為已取得性滿足。包括猥褻、姦屍和毀傷屍體,也包括殘損屍體的戀屍-施虐癖。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中,對屍體產生反覆的、強烈的性興趣,在重要的功能領域引起明顯的痛苦或損害,可以被診斷為其他特定的性慾倒錯障礙(戀屍症)

性心理障礙常見問題

1.性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
性心理障礙的成因複雜,通常都是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由於生物學因素研究較少,且推論較多。心理因素主要有:
1、正常的性心理發展過程遭受阻撓、壓抑、挫折退行到兒童早期幼稚的心理狀態。
2、兒童少年早期受到家庭環境或社會環境中性刺激、性興奮經驗的作用和影響。
3、在重要親密關係特別是成年後的兩性關係中存在困難,出現不和諧不融洽。
4、兒童青少年早期即有特殊性興趣。
5、存在不良的人格障礙
2.社會學因素主要包括?
家庭以及學校的性教育缺失:有關性的話題在家庭中,家長往往會選擇迴避相關話題,並極少對孩子進行性知識的教育和普及,在學校裏的性教育也往往是缺失的。在學生時期,孩子無法獲得包括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在內的系統的性教育。而當性生理逐漸成熟的時候,所具備的性心理以及性知識卻是相對不匹配、不對等的,就此容易引發矛盾衝突,進而發生性偏離行為。
網絡色情文化氾濫:當家庭與學校性教育缺失後,孩子為了滿足性發育帶來的好奇心,通過網絡獲得相關的資料影音等,其中涉及的性知識以及性文化良莠不齊,可能會導致異常性行為的模仿,長期以往可能形成性心理障礙。 [4] 
3.性心理障礙如何預防?
加強家庭以及學校的性教育:家長在孩子青少年發育時期及時的進行性教育,不要避而不談,同時應該多加關注孩子的心理以及行為,發現異常及時溝通、糾正。學校應加強性生理知識教育以及性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獲得相關的性知識、解決疑惑。
4.性心理障礙的爭議?
隨着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道德觀念的轉變,一些以往被稱之為性心理障礙的表現被視為正常且合理的性心理狀態和性多元的代表。如同性戀並不再被認為是一種醫學上的精神疾病,並且正在逐漸被大眾所理解和接受;另外,一些性心理障礙並非會給“患者”造成痛苦,也不會對其健康和生活造成影響,這種性偏好只是他性滿足方式的一種,不影響他人,不危害社會。如戀物者。
參考資料
  • 1.    鍾志兵,萬志莉.性心理障礙的生物學因素研究進展[J].科技視界,2014(27):15+18.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4.27.006
  • 2.    莊傑.男科門診常見和少見性心理障礙分析及解決對策[J].中國性科學,2014(11): 111-112
  • 3.    陶林.性偏好障礙[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誌,2014,22(11):786-788
  • 4.    熊英,曾強,田雨峯.當代青年大學生性心理障礙原因及對策探究[J].赤峯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3):121-122.DOI:10.13398/j.cnki.issn1673-260x.2017.23.051
  • 5.    科 普 | 同性戀?對自己生理性別不認同?怎麼才算“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引用日期2024-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