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 viralmyocarditis
- 就診科室
- 內科,心血管內科
- 常見病因
- 腸道、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 傳染性
- 無
病毒性心肌炎病因
編輯多種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腸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見。柯薩奇病毒A組、柯薩奇病毒B組、艾可(ECHO)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為常見致心肌炎病毒,其中柯薩奇病毒B組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其他如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腦炎病毒、肝炎病毒、帶狀皰疹病毒、鉅細胞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病毒性心肌炎臨牀表現
編輯患者常在發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腸道感染史,表現為發熱、全身痠痛、咽痛、倦怠、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然後出現心悸、胸悶、胸痛或心前區隱痛、頭暈、呼吸困難、水腫,甚至發生Adams-Stokes綜合徵;極少數患者出現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體格檢查可發現:①心臟增大:病情輕者通常無心臟增大,重者可出現心臟輕到中度增大;②心率和心律的改變:與發熱不平行的心動過速、心率異常緩慢和各種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縮最常見;③心音變化:第一心音減弱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律樣;④若同時有心包受累,則可聞及心包摩擦音;⑤合併心力衰竭的其他體徵:肺部濕性囉音、頸靜脈怒張、肝臟增大和雙下肢水腫等;⑥病情嚴重者可出現心源性休克的體徵。
病毒性心肌炎檢查
編輯1.實驗室檢查
(1)血液生化檢查 急性期可出現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清肌鈣蛋白T、血清肌鈣蛋白I增加。
(2)病毒學檢查 可從咽拭子、糞便、心肌組織中分離病毒或用PCR技術檢測病毒RNA;血清中檢測特異性抗病毒抗體滴定度。
2.輔助檢查
(2)胸部X線 病情輕者可正常;病情重者可有心影增大。
(3)超聲心動圖 病情輕者可正常;病情重者可有左心室增大、室壁運動減低、心臟收縮功能異常、心室充盈異常等。
(4)放射性核素心肌顯像 可顯示心肌細胞壞死區的部位和範圍,敏感性高,特異性低。
病毒性心肌炎診斷
編輯病毒性心肌炎的臨牀診斷主要依據:發病前有腸道感染或呼吸道感染病史、心臟損害的臨牀表現、心肌損傷標誌物陽性、其他輔助檢查顯示心肌損傷、病原學檢查陽性等,應考慮病毒性心肌炎的臨牀診斷。確診有賴於心內膜心肌活檢。
病毒性心肌炎鑑別診斷
編輯病毒性心肌炎治療
編輯無特異性治療,治療主要針對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
1.休息和飲食
應儘早卧牀休息,減輕心臟負荷,進易消化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
2.抗病毒治療
主要用於疾病的早期。
3.營養心肌
急性心肌炎時應用自由基清除劑,包括靜脈或口服維生素C、輔酶Q10、維生素Bco、ATP、肌苷、環化腺苷酸、細胞色素C、丹蔘等。
4.糖皮質激素
不常規使用。對其他效果治療效果不佳者,可考慮在發病10~30天使用。
5.對症治療
病毒性心肌炎預後
編輯-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38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百科ROB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