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人體結構

(人體組成)

鎖定
人體結構的基本單位是細胞,細胞之間存在着非細胞結構的物質,稱為細胞間質。細胞結構可分為三部分: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上皮組織分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覺上皮等三類。
中文名
人體結構
外文名
The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
細胞結構
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
化學組成
水佔了人體重量的65%
細胞間質
細胞之間存在着非細胞結構的物質

人體結構細胞結構

可分為三部分: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細胞膜主要由蛋白質脂類和糖類構成,有保護細胞,維持細胞內部的穩定性,控制細胞內外的物質交換的作用。細胞質是細胞新陳代謝的中心,主要由水、蛋白質、核糖核酸、酶、電解質等組成。細胞質中還懸浮有各種細胞器。主要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內質網溶酶體中心體等。細胞核由核膜圍成,其內有核仁和染色質。染色質含有核酸和蛋白質。核酸是控制生物遺傳的物質。

人體結構四大組織

上皮組織(epithelial tissue)由密集排列上皮細胞和極少量細胞間質構成的動物的基本組織。一般彼此相聯成膜片狀,被覆在機體體表,或襯於機體內中空器官的腔面,以及體腔腔面。依功能和結構的特點可將上皮組織分為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覺上皮等三類。其中被覆上皮為一般泛稱的上皮組織,分佈最廣。
人體結構 人體結構
神經組織神經元神經膠質細胞構成,具有高度的感應性傳導性。神經元由細胞體樹突和軸突構成。樹突較短,像樹枝一樣分支,其功能是將衝動傳向細胞體軸突較長,其末端為神經末梢,其功能是將衝動由胞體向外傳出
肌組織肌細胞構成。肌細胞有收縮的功能。肌組織按形態和功能可分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類
結締組織由細胞、細胞間質和纖維構成。其特點是細胞分佈鬆散,細胞間質較多。結締組織主要包括:疏鬆結締組織緻密結締組織脂肪組織、軟骨、骨、血液和淋巴等等。它們分別具有支持、聯結、營養、防衞、修復等功能。
比利時醫生維薩留斯發表《人體構造》一書,對蓋倫的“三位一體”學説提出挑戰。西班牙醫生塞爾維特發現血液的小循環系統,證明血液從右心室流向肺部,通過曲折路線到達左心室。英國解剖學家哈維通過大量的動物解剖實驗,發表《心血運動論》等論著,系統闡釋了血液運動的規律和心臟的工作原理。他指出,心臟是血液運動的中心和動力的來源。這一重大發現使他成為近代生理學的鼻祖。

人體結構八大系統

人體結構營養成分組成

水佔了人體重量的65%。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脱水後只剩25公斤,其中碳水化合物3公斤,脂肪7公斤,蛋白質12公斤,礦鹽3公斤。

人體結構血液

人體總血量約為體重的8%。若一次失血超過人體內血量的20%,生命活動便受阻。健康的人,一次失血不超過10%時,一般可以迅速恢復.。

人體結構肌肉

人體全身的肌肉共約639塊。約由60億條肌纖維組成,其中最長的肌纖維達60釐米,最短的僅有1毫米左右。大塊肌肉有2000克重,小塊的肌肉僅有幾克。一般人的肌肉佔體重的35%-40%。肌肉內毛細血管的總長度可達10萬公里,可繞地球兩圈半。

人體結構骨骼

骨骼是人或動物體內或體表堅硬的組織。分兩種,人和高等動物的骨骼在體內,由許多塊骨頭組成,叫內骨骼節肢動物軟體動物體外的硬殼以及某些脊椎動物(如魚、龜等)體表的鱗、甲等叫外骨骼。通常説的骨骼指內骨骼。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球白血球;儲藏礦物質。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複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其內部是堅硬的蜂巢狀立體結構;其他組織還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人體的骨骼起着支撐身體的作用,是人體運動系統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塊骨。骨與骨之間一般用關節和韌帶連接起來。

人體結構大腦

大腦由約140億個細胞構成,重約1400克,大腦皮層厚度約為2-3毫米,總面積約為2200平方釐米,據估計腦細胞每天要死亡1000至10萬個(越不用腦,腦細胞死亡越多)。一個人的腦儲存信息的容量相當於一萬個藏書為1000萬冊的圖書館。人腦中的主要成分是水,佔80%。它雖只佔人體體重的2%,但耗氧量達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佔心臟輸出血量的15%,一天內流經大腦的血液為2000升。大腦消耗的能量若用電功率表示大約相當於25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