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喀納斯湖水怪

(在喀納斯湖被目擊的水中怪物)

鎖定
喀納斯湖水怪(Kanas Lake strange),是指在喀納斯湖被目擊的水中怪物。喀納斯湖坐落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的喀納斯自然保護區,北鄰哈薩克斯坦俄羅斯,東連蒙古國,在邊境小縣布爾津境內。當地牧民一直傳説湖中有巨型“水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
1980年,水怪的目擊消息刊登在《光明日報》上,引起各界人士的關注,此後不時也有遊客聲稱見到水怪,這水怪被稱為喀納斯水怪。
關於喀納斯湖水怪,中國中央電視台節目《東方時空》曾專門報道過它的真相,也詳實地解讀了“水怪”的真相,就是在捕食的大紅魚影子而已 [3] 
中文名
喀納斯湖水怪
外文名
Kanas Lake strange
海    拔
1374 m
南北長
24公里
平均寬
1.9公里
湖水最深
196米

喀納斯湖水怪出沒地點

喀納斯”蒙古語,意為“峽谷中的湖”。喀納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長24公里,平均寬約1.9公里,湖水最深196米,面積45.73平方公里,自然景觀保護區總面積為5588平方公里。
喀納斯湖四周雪峯聳峙,綠坡墨林,豔花彩蝶,湖光山色,美不勝收。
這裏是我國唯一的南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分佈區,生長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雲杉冷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有獸類39種,鳥類117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湖中魚類7種,昆蟲類300多種。
許多種類的花木鳥獸在全疆乃至全國都是絕無僅有的。
區內森林草原相間,河流湖泊眾多,自然景觀豔麗,具有極高的旅遊觀光、自然保護、科學考察和歷史文化價值
卧龍灣 卧龍灣
當地稱卡贊湖即鍋底湖,是取形狀象鍋底而得名,卧龍灣位置在布爾津縣去喀納斯的途中距縣城140公里,距喀納斯10公里。湖四周森林茂密,繁花似錦、綠草如茵,湖中小島景色秀麗,湖進水處巨石抵中流,激浪拍巨石,玉珠飛濺。
湖的泄水口有座木橋飛架東西,站在橋上向北是一平如鏡的卧龍灣向南是奔騰咆哮的喀納斯河
從卧龍灣沿喀納斯河北上約1公里,你會在峽谷中看到一藍色月牙形湖灣,那就是月亮灣
月亮灣會隨喀納斯湖水變化而變化,是鑲在喀納斯河的一顆明珠。湖內有嫦娥奔月時留下的一對光腳印。
美麗靜謐的月亮灣是喀納斯的標誌景點。
喀納斯湖坐落在新疆北部阿勒泰山脈的喀納斯自然保護區北鄰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東連蒙古國,位於邊境小縣布爾津境內。
喀納斯是我國唯一一處在四國交界處的保護區。保護區內完好地保存着由冰川雪山、森林灌叢、草原湖泊、河流組成的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是我國唯一古北界歐洲--西伯利亞動植物分佈區。
1994年,一位聯合國官員來此考察後説:“喀納斯是當今地球上最後一個沒有被開發利用的景觀資源,開發它的價值,在重現人類過去那無比美好的棲身地。”
保護區內形如彎月的喀納斯湖比新疆著名的博格達天池面積大12倍以上,是我國境內已知最深的高山湖泊,也是當今世界已知湖泊中,發現“水怪”的大湖泊之一。
在蒙古語中,喀納斯的意思是“美麗而神秘的湖”。
這裏集秀麗的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異的自然景觀、成吉思汗西征軍點將台、古代巖畫等歷史文化遺蹟與蒙古族圖瓦人獨特的民俗風情一體,被譽為“世外桃源”。
喀納斯既有北國風光,又有江南秀色;既有歷史文物,也有民族風情,是旅遊、科考、探險的好去處。
喀納斯自然保護區是國家重要的森林生態系統野生植物類型的重要保護區之一。這裏森林茂密,冰川連綿,珍稀物種繁多,原始生態系統保存完好,是一個巨大的不可多得的天然物種基因庫,也是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景區。
西伯利亞紅松 西伯利亞紅松
生活在這裏的植物有一千多種,昆蟲三百餘種,還有品種繁多的魚、鳥、獸類。其中,國家一類保護動物紫貂貂熊雪豹北山羊等5種,二類保護動物有棕熊水獺猞猁馬鹿雪兔等23種。喀納斯保護區以喀納斯湖為中心,秀麗的西伯利亞冷杉、塔形的西伯利亞雲杉,蒼勁的西伯利亞紅松和西伯利亞落葉松構成了漫山遍野的原始陰暗針葉林,這裏林木錯落有致,花草紛呈,風光綺麗。
喀納斯景區還是我國蒙古族圖瓦人唯一的聚居地,400多年來,生活在這裏的圖瓦人保留着古老、完整的部落和較強的氏族血緣觀念。據説他們還是成吉思汗的後裔。
在喀納斯,圖瓦人聚居的小村莊是當地自然風光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目前喀納斯旅遊區已開發出遊艇觀光、冰川考察、漂流、垂釣、狩獵等特色旅遊項目。喀納斯區位的獨特性,生態的唯一性,生物的多樣性受到了國內外專家的一致讚美,被譽為世界罕見的“人間淨土”。
山路彎彎,兩旁迷人的風景不時從車窗外閃過,喀納斯湖也時隱時現,我們已經進入喀納斯景區。
過了邊防站不遠,美麗靜謐的卧龍灣和月亮灣依次展現在眼前,盤山公路旁有停車帶,可供我們停車拍照。
卧龍灣的卧龍是指河中央的一塊彎彎曲曲的沙洲地帶,形狀似龍,張牙舞爪,欲騰空而去。從卧龍灣沿喀納斯湖北上約1公里,在峽谷中看到一藍色月牙形河灣,這就是月亮灣 。
喀納斯湖水怪
喀納斯湖水怪(3張)
河灣中間有兩塊酷似腳印的小沙灘,傳説是嫦娥奔月時留下的,也有説是成吉思汗西征時留下的。
繼續北上10公里左右,車隊到達喀納斯景區停車場。
這裏和天池景區管理一樣,私家車不允許進入喀納斯湖的中心景區,只能乘坐景區提供的區間車,和公共汽車差不多,在景區內有固定行車路線和時間,只不過全部是免費的。
提到喀納斯 [1]  景區,就要提到它的很多唯一:這裏是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是中國唯一和四國接壤的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額爾齊斯河最大支流布爾津河的發源地。喀納斯湖還是我國唯一的南西伯利亞區系動植物分佈區,生長有西伯利亞區系的落葉松、紅松、雲杉、冷杉等珍貴樹種和眾多的樺樹林,已知有83科298屬798種。
獸類、鳥類、兩棲爬行類動物,以及魚類、昆蟲類在此繁衍生息,更是生趣無限。不同的植物羣落層次分明,色彩各異。每至秋季更是萬木爭輝:金黃、殷紅、墨綠各呈異彩。林中 灌木葉茂,枯葉朽木上苔
蘚、野草遍生。林間空地草甸如菌,山花鮮豔。風靜波平時湖水似一池翡翠,隨着天氣的變化又更換着不同的色調,自晨至夜換變着風采。
每當雲霧繚繞,雪峯、春山若隱若現,恍若隔世。七八月份雨後清晨登上湖南段的駱駝峯則可觀賞佛光奇景。
喀納斯湖是我國極其難得具有歐洲生態系統特徵的自然區域,保護區內有植物798種,其中珍稀植物30種,動物39種,鳥類117種,魚類5科8種,昆蟲300多種,兩棲爬行類動物4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5種,二級13種,其它稀有動物9種,昆蟲真菌的新種記錄不少60個。
喀那斯湖中還生存着一種被人認為是“湖怪”的稀有魚類—“大紅魚”。

喀納斯湖水怪初現水怪

喀納斯湖是一個在阿爾泰深山密林裏的高山湖泊自然景觀保護區總面積為5588平方公里。
喀納斯湖是有名的“變色湖”,湖面會隨着季節和天氣的變化而時時變換顏色:晴天深藍綠色;陰雨天暗灰綠色;夏季炎熱的天氣裏湖水會變成微帶藍綠的乳白色。
喀納斯湖有幾大奇觀,一是千米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湖中的浮木被強勁穀風吹着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的;二是據説湖中有巨型“水怪”,常常將在湖邊飲水的馬匹拖入水中,給喀納斯平添了幾分神秘色彩,也有人認為是當地特產的一種大紅魚(哲羅鮭)在作怪;三是雨過天晴時才有的奇景——喀納斯雲海佛光。
喀納斯湖四周雪峯聳峙,綠坡墨林;湖面碧波萬頃,羣峯倒影,桃源仙境也不過如此。
2004年6月9日,一名遊玩喀納斯湖的遊客説。“我們在喀納斯湖看到了水怪,還拍了照片呢!”這名遊客是新疆氣象技術裝備中心工作人員房偉,6月5日9點30分左右,她和同事在喀納斯旅遊,在半山腰,她看到水裏有兩個很亮的光點,一閃一閃的。想起以前聽説喀納斯有“水怪”的事,就叫來丈夫和單位工會主席看個究竟。
“我和四五位同事停下腳步向湖心看,真的有東西在遊,不是1條,是4條,從喀納斯一道灣方向往二道灣方向游去,遊過的水面劃出兩道長長的水痕,頭一會露出水面,一會又沉到水裏。最大的至少有7米,小一點的也有5米多。我立即拿出相機拍下了照片。”房偉的丈夫張平文説。
張平文拍的“水怪”照片中可以看到,喀納斯湖水面上的確有個像魚樣的物體在往前遊,遺憾的是所拍的畫面看不太清楚。
張平文後悔得直搖頭:“當時太激動了,忘了還有個攝像機。”新疆氣象技術裝備中心工會主席蔡震坤説:“當時還有10個遊客也看到了‘湖怪’,都拍了照。”
新疆大學生物系黃人鑫教授是最早關注喀納斯“水怪”的專家之一,他認為目擊者看到的水怪,有可能是一種體型巨大的魚。據查閲資料顯示,很早,就有人傳説在喀納斯湖目擊到水怪。1980年,專家曾在湖面上佈置了一個上百米長的大網,可第二天早晨,大網消失得無影無蹤。起初,他們首先想到了是水流作用,順着下游方向找了2天,一無所獲。當他們向上遊前進時,他們驚奇得在放網處上游2公里的地方發現了那個巨網!好不容易把網拉上來後,發現網上的網漂(應該是圓形的)已經像子一樣表面褶皺,體積有所縮小,明顯是深水極大的水壓造成的,説明網被拖拽到了數十近百米的湖底!同時他們發現,網上“捕獲”了很多小魚,而且有一個巨大的破洞。這些情況的證明了水中肯定有大體積的,力量較大的生物(當地人跡罕至,基本排除人為可能)。
沐浴着喀納斯湖邊帶着草香水氣的陽光,從廣東前來的遊客張先生興奮地説:“我終於見到了神秘的喀納斯湖,要是能有幸一睹湖怪的模樣,我就心滿意足了。”懷着像張先生一樣心思站在喀納斯湖邊的遊客可是為數不少。神秘莫測的喀納斯“湖怪”自上個世紀80年代“揚名”海內外後,像一塊巨大的磁鐵深深地吸引了喜愛探秘的遊客。越來越多 的遊客不遠萬里慕名來到風景如畫的喀納斯湖希望一睹“水怪”的模樣。

喀納斯湖水怪水怪影響

喀納斯水怪 喀納斯水怪
進入盛夏以來,國家級風景旅遊區和自然保護區喀納斯湖迎來了旅遊旺季。據統計,截至今年8月1日,喀納斯景區已經接待中外遊客18.3萬人次,同比增長了63%,其中接待遊客最多的一天就有3500餘人同時湧到湖邊探秘,這突破了喀納斯湖接待遊客的歷史最高記錄。其實,在旅遊季節,這裏每天的接待遊客量都在3000人左右,用“遊人如織”來形容毫不為過。遍及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遊客今年已經為喀納斯景區帶來了1.4億元的旅遊收入。隨着喀納斯“湖怪”説的深入人心,阿勒泰地區旅遊產業迅速發展起來,乘飛機前來的旅客劇增。目前,阿勒泰機場每天起降26個架次,旅客日吞吐量達2300人次,從烏魯木齊飛往阿勒泰的機票十分緊張。喀納斯景區的旅遊官員預計,8月中旬至10月上旬的高峯期,這裏每天起降的班機將達到30個架次以上,旅客日吞吐量在2800人次以上。現有機場的規模和設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遊客的需要。
喀納斯湖水怪 喀納斯湖水怪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已經開始擴建阿勒泰機場,增加了停機坪,延長了跑道,擴大了機場容量。與此同時,從阿勒泰市直接飛往喀納斯湖景區的喀納斯機場也已經立項。這個支線機場建成後,冬季旅遊的興起將使前往喀納斯湖旅遊的遊客達到年均50萬人次以上。
喀納斯景區旅遊業的興旺還吸引了來自各界的投資。據不完全統計,至2005年,喀納斯景區的總投資將超過10個億,由民間投資為主的賈登峪大本營綜合接待基地將形成6000張牀位的接待能力,屆時喀納斯景區將實現風景區和生活區的分離,喀納斯湖實現生態旅遊指日可待。

喀納斯湖水怪水怪研究

世界上有很多關於水怪的傳説。但是,這些傳説後來都被證明:要麼是某種形式的誤認,要麼就是有人制造的鬧劇。幾乎沒有哪個地方的傳説可以經得起長時間的推敲。然而,有一個地方卻非常特別——我國新疆的喀納斯湖。在這個風光如畫的地方,水怪的傳聞似乎越來越接近現實。
遊客李筱陵拍攝到了這十分珍貴的鏡頭。
喀納斯湖水怪 喀納斯湖水怪
在一陣大浪湧過之後,人們發現,遠處的水面下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身影,而且這個身影也在快速的向湖心方向遊動。過了一會,原本連在一起的不明物體變成了兩個,一前一後在水面下潛行。大約兩分鐘以後,兩個不明物體隱身水下,迅速的消失了。這是人類唯一一次近距離拍攝到喀納斯的不明物體。這次目擊事件使得世人重新想起流傳已久的喀納斯水怪的傳説。那水面下舞動的身影就是傳説中的水怪嗎,它究竟有多大?又會是什麼呢?喀納斯管理局的護林員金剛,是水怪最早的目擊者之一。25年前的8月1日那天,金剛看到整個喀納斯湖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紅色物體漂浮着。長度有十五 六米長。這是他第一次在喀納斯湖裏的看到如此大的漂浮物,並發現不明物體正在緩慢的移動。奇怪的是,當第二天再來觀察時,那個物體卻早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金剛看到物體會不會是枯木?因為在喀納斯湖上游的湖頭部分經常會堆積一些枯木,並漂有很多動物的屍骨,在這裏造成恐怖現象。但是,為什麼那些枯木沒有順流而下,反倒沉積在上游呢?如果不是那又會是什麼呢?
兩年後的秋天,金剛在騎馬巡山時,他再一次看見湖的中間有一個大概四、五十公分高的不明物體。當他到附近的牧民家裏借一架望遠鏡看個究竟時,卻遭到了當地居民的訓斥。並且告訴金剛這是不能亂説的。這讓金剛十分意外和迷惑,這些老人似乎在刻意的隱瞞着什麼秘密。
喀納斯湖附近的圖瓦族也有人説曾看到過一個一米長的背鰭,但是並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看來,大家也知道湖水裏面存在一些神秘的東西。而且,當地流傳了許多關於水怪的傳説。那麼為什麼當地人要編造這些傳説呢?難道這背後真的有什麼不被知道的秘密麼?
水怪的傳聞一直流傳着,在風平浪靜的湖面上,沒有一條船,但是,會經常地奇怪地突然出現大浪。喀納斯管理局的幹部賽力克和駕駛員仝保明在四道灣附近又一次目擊到了水怪的蹤影。傳説的水怪又是什麼樣呢?在喀納斯這個面積並不大的湖泊裏面,難道真的存在像世界各地傳説中的那種像恐龍一樣的怪獸嗎?
這次目擊事件被傳得沸沸揚揚,加上以前的種種傳聞與目擊事件,使得人們相信,喀納斯湖裏面真的有水怪存在。為了證明情況是否屬實,不久後,一支科學考察隊將來到喀納斯,他們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解釋?
喀納斯湖水怪 喀納斯湖水怪
1985年夏天,一支科學考察隊曾經來到過喀納斯,目的之一就是考察喀納斯湖裏面是否真的有水怪存在,領隊是新疆大學生物系的教授向禮陔。最初他們在湖邊巡視了幾天都一無所獲,可是一天早晨,湖水的聲音卻突然有了變化。湖面上湧起一陣浪花,浪花下面有一個巨大的影子在遊動。在望遠鏡裏,向禮陔隱約看到一條紅色的巨獸緩緩遊過並迅速消失了。
第二天,考察隊全體成員中有人又看見在水下面有幾十個東西在動,後來有100多個,背是紅棕色的。這些大魚的影子都碩大無比,估計長度十米開外,考察隊暫時把看到的東西稱作大紅魚。
第三天,新疆環境科研所袁國映和同伴們也看到了藍綠色的湖面上有很多紅褐色的圓點,像蝌蚪一樣的魚頭,並在湖面上形成很多巨大的影子。其中,有些影子還可以隱約看出魚的形狀。袁國映總共看到大約60條左右的大魚,他保守的認為魚的長度一般都在10米以上。那麼,這條魚的長度令人匪夷所思。迄今為止人們知道最大的淡水魚類是產自我國的鱘鰉魚,它的身長可以達到7米左右,體重可以達到一噸。而專家們在喀納斯看到的大魚的長度卻是鱘鰉魚的兩倍多,幾乎可以和海洋中最大的生物鯨魚相媲美,如果這是真實的,在喀納斯發現的大魚絕對稱得上是世界淡水魚第一。
驚人的發現使得隊員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為了證明這是真實的,他們決定捕捉一條大紅魚。他們打製了巨型魚鈎,用2米多長的圓木作魚漂尼龍繩魚線。但是,這些魚非常狡猾。無論是羊腿做魚餌,還是用野鴨子當誘餌,結果都還是一無所獲。
雖然沒有捕捉到水怪,但是,專家們一致認為它肯定是一種魚類,並傾向是哲羅鮭。因為它非常兇猛,行為詭異,肚皮白色,身上有紅色的斑點,成年後紅色的斑點會更加明顯。這也正好符合目擊看到的水怪的顏色。但是過去人們捕捉到的哲羅鮭最大記錄卻只有2米多一點,為什麼這次看到的哲羅鮭卻如此巨大,達到十米以上呢?這讓考察隊也感到疑惑,向禮陔寫了一篇論文,把這個發現公佈。論文一發表立刻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長期從事水產資源調查的任慕蓮,對哲羅鮭能夠達到10米的長度表示了強烈的質疑。根據魚類生存環境和身長的特定公式進行推算,喀納斯湖的魚類,最大的體長三米七三,體重五百零六公斤,不可能會到十米以上。喀納斯湖長度只有24公里,最寬的地方3公里,最窄的地方是1公里。它怎麼能養活上百條那麼大的魚呢?這些魚又是如何生存的呢?在喀納斯發現的長度達到10米以上的哲羅鮭已經嚴重超出科學家們的經驗範疇。任慕蓮決定進行一次親身考察,他計劃捕撈到哲羅鮭,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也將是一個艱鉅的挑戰,他能成功嗎?
1988年7月12日,任慕蓮和同伴來到了喀納斯湖。捕撈哲羅鮭必須是在晴天,中午十一點到一點之間。而開始的幾天卻陰雨連綿。直到7月25日,天空中陰雲才漸漸散去。但是,喀納斯湖有188米深,魚網應該佈置在哪個深度呢?他們將如何進行、怎樣捕撈呢?一個接着一個問題困擾着他們。
捕捉了六天,考察隊才有所收穫,但是讓人失望的是,一共五十多尾哲羅鮭魚都非常小。最大的一條魚也就是七十多公分,重量是四千五百克。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988年的考察總共進行了兩個月,任慕蓮他們的結論是這裏的哲羅鮭的長度不會超過四米。目擊事件似乎也隨着他們考察結束而逐漸冷淡下來。如今,在曾經觀測到水怪的水域,受到附近旅遊開發的影響,遊艇的穿梭極有可能影響到水下生物的正常活動。因此不能排除巨型哲羅鮭存在而不被發現的可能。
2003年的9月27日,中俄邊境的交界處發生了里氏7.9級的大地震。管理局的人員賽力克和仝寶明駕船行進到二道灣時,看見了水怪,並覺得那個怪物呈橢圓形,沒有完全離開水面高度的情況下長度就有十米以上。會不會是地震使得那個久未露面的怪物又重新出現了呢?
喀納斯湖水怪
喀納斯湖水怪(6張)
時隔不到兩年,突然看見一個巨型物體從岸邊遊向湖心。最後由一個變成了兩個,一前一後。當事人拍攝了怪物錄像,從錄像中可以隱約看出水下有個陰影,有的畫面還能看出露出水面的三角形的像背鰭的東西。如果這個影子真的是哲羅鮭,而且長度真的達到在10 到20米之間,那麼,按照生長的這個體重和體長的關係來推斷,十五米的魚就有三十二噸,這完全可以像海洋的的鯨魚。
重要的是,做為一個生命體最基本的特徵,無論是大是小,都要有新陳代謝。如果喀納斯的哲羅鮭能夠變異達到10米以上的長度,那麼它們吃什麼呢?
而且,正常情況下,哲羅鮭必須要洄游到湖水上游的淺水中才能繁殖,而喀納斯上游的河水都是急流淺灘,那些十米以上的大魚是無論如何也難以通過的。這些哲羅鮭又是如何繁殖的呢?
另外,也有人猜測,人們看到的是新的物種,但是,每一個物種都會有幼體存在,在多次考察當中人們並未發現喀納斯有大型新物種的幼體。
一方面是來自各層次目擊者的充足證據,一方面是來自魚類研究專家的強烈質疑,究竟誰更接近真實呢?在喀納斯幽深的湖底究竟還隱藏着多少秘密呢?

喀納斯湖水怪水怪謎團

經過漫長的冰川期,在阿爾泰山西北部的峽谷中,留下了一彎月牙形的湖泊———喀納斯。20萬年以來,喀納斯一直籠罩在與世隔絕的迷霧之中,直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批護林員來到了這裏,一個隱匿已久的秘密才公佈。
喀納斯湖呈月牙形,人們習慣把湖區劃分為一道灣、二道灣、三道灣和四道灣,湖的最北端又叫湖頭,這也是人跡罕至的地方。有一次,一名叫金剛的護林員到湖頭的林區去巡視,當時他把船拴在岸邊,從山上下來的時候,突然在湖面上看見了一個漂浮的物體,這個物體和船的距離約有四五百米遠,初步判斷長度有船的兩倍。他們看到這個物體只露出了一個黑色的脊背,一直在緩慢地移動,由於天色已晚,漸漸就看不清楚了。兩年後的一個夏天,金剛再次到一個護林站去,下午四五點,當他無意中向湖面上望去的時候,突然又看到這個似曾相識的東西。
然而當他把這件事告訴當地的一個老人後,卻遭到了嚴厲的訓斥,那個老人似乎對水中的怪物瞭如指掌,卻叮囑金剛不許外傳。老人屬於湖邊一個特殊的部落,他們稱自己為圖瓦人,是成吉思汗的後代。部族老人們一直認為喀納斯湖中有一個怪物,而且被尊稱為湖聖,是他們的保護神。
仝保明是喀納斯湖上最早的汽艇駕駛員之一,一次駕船在湖面上巡視,突然一個巨浪打來,船猛烈顛簸起來,驚慌失措的他看見一個黑色的物體在巨浪下襬動着,迅速消失了。
據説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有兩個勇敢的獵人決定去捕捉一個水怪。然而,他們卻在水怪最常出沒的地方消失了。
新疆大學生物系的黃人鑫教授,是最早關注喀納斯水怪的專家之一,他認為喀納斯水怪很可能是對自然現象的一種誤判,比如説水面上的浪花、浮游生物和漂浮的枯木等等。如果説目擊者看到的的確是某種水生動物,黃人鑫認為最有可能的就是魚,一種體型非常巨大的魚。但排除以上所有假設,喀納斯水怪有沒有可能就是人類還沒有發現的一種怪獸,一種類似史前巨鱷或恐龍的龐然大物呢?
新疆環境保護科研所的專家袁國映,查證過新疆的古生物種羣,在喀納斯附近並沒有找到恐龍遺蹟,況且恐龍在6500萬年前就已經滅絕,而喀納斯湖只有20萬年的歷史,這無論從空間還是時間上都毫無聯繫。當然袁國映也不排除一種極小的可能性,是否有遠古的某些遺留物種經過遷徙,在喀納斯這種特殊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了呢?
1980年,由自治區政府牽頭,多家科研單位組成的喀納斯綜合考察隊成立,雖然尋找水怪並沒有寫進日程安排,但這正是每一個考察隊員心中的渴望。
負責陸地動植物調研的隊員們,陸續發現了一些罕見的動物品種,比如阿勒泰林蛙胎生蜥蜴、白化熊。
白化熊並不是人們熟知的北極熊,而是一種特殊的變異品種。這突然給考察隊員們一個啓示:在喀納斯湖底是否也有一種普通的水生動物,經過特殊環境的異化,而變得巨大凶猛了呢?
與此同時,在新疆羅布泊荒原的另外一支考察隊,傳出不幸的消息,著名科學家彭加木神秘失蹤。
考察隊員們為尋找到水怪,便在湖面上佈置了一個上百米長的大網,可到了第二天早晨,大網消失得無影無蹤。考察隊員們第一個懷疑的是,是不是水流把它沖走了?就順着湖水往下游尋找,結果找了兩天一無所獲。是不是湖區的牧民把網偷走了?但牧民對他們都很友好,這種可能性似乎也很小。
三天後,在撒網處上游兩公里的地方,有人無意間發現了這張魚網,拖上來後已被攪成了一團,還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這是不是就是傳説中的水怪所為?遺憾的是,經過1980年3個多月的考察,這個謎底一直沒有揭開。時間一晃到了1985年,為在喀納斯成立自然保護區,一次大型的綜合性考察再次成行,黃人鑫和袁國映也分別作為領隊前往。
當時新疆大學考察隊的總指揮是生物系的向禮陔教授,一天早晨,他發現平靜的湖面上突然湧起一個巨大的浪花,而浪花下面,漸漸顯露出一條巨型紅魚的影子!那條魚估計有10米長,很快就又沉入了水中。
向禮陔回到營地後,立刻發佈了這個消息,大家紛紛跑到喀納斯湖西側山頂上一個叫觀魚亭的位置上去觀看,果然發現湖面上有大大小小几十個紅色的斑點,專家們還拍攝了照片。
藉助於望遠鏡,考察隊員們基本上都肯定那些紅色斑點就是大紅魚。事後,人們對照片進行了分析,將水面上的斑點和岸邊的樹木做了比較,發現最大的斑點長度約有樹高的2/3,而湖邊主要生長着西伯利亞落葉松樺樹,它們大多高15米以上,照這樣估算,湖中的大魚可能有10米長。
專家們認為這種估算方法並不科學,而且水中的物體通過光線折射也會造成誤差,最好的辦法就是捕捉到一個實物。
發現大紅魚後的第三天,向禮陔和黃人鑫用一個特大號魚鈎掛上一隻大羊腿作誘餌,一根長約2.8米的原木作浮漂去釣魚。
沒過多久,他們就看到水面下影影綽綽有魚游過來,但沒有一個咬鈎,只是看見有一條大魚經過浮漂旁邊並排游過去,長度大約是浮標的三倍,也就是説那條魚將近9米長。
根據1980年和1985年考察隊兩次捕撈情況,喀納斯湖中大致有8種魚類,除去小型的食草性魚類,專家們把注意力集中在以下4種魚身上,它們分別是江鱈北極茴魚細鱗鮭、哲羅鮭,通過反覆比較和研究,大家一致把焦點投向了哲羅鮭。
首先,哲羅鮭在繁殖季節,皮膚呈紅褐色,其次哲羅鮭也是以上四種魚中最兇猛、體型最大的。從已經捕撈上來的一條長約1.45米的哲羅鮭標本來看,這種魚體形狹長,頭部扁平,滿嘴都是鋒利的牙齒,即使在上下齶和舌頭上也佈滿倒刺,咬住食物,食物很難逃脱。
在和諸多“水怪”目擊者求證後,他們大多認為看到的東西很可能是大魚,水中的黑色影像正是魚的脊背。
不過,即使是把喀納斯水怪認定為哲羅鮭大魚後,仍有一些疑問難以解釋。首先,迄今為止從喀納斯湖中捕捉到的哲羅鮭長度還沒有超過3米的,無法證明湖中會有10米長的大魚,另外,喀納斯湖是否有供巨型魚存在的生態條件?哲羅鮭屬於鮭科魚類,鮭科魚類的一個重要特性就是繁殖季節的洄游,而喀納斯湖是一個過江湖泊,它的上下游河道都比較狹窄,尤其是和湖區相連的部分,大多是一些亂石淺灘,大魚是如何通過的呢?
2003年9月27日下午7點左右,賽力克和同事坐着汽艇去湖面巡視,汽艇行至二道灣,轟然一聲掀起了一個巨浪,一個巨大的黑色物體躍出水面約20米左右……(註明:2003年9月27日,俄羅斯蒙古中國邊界發生7.9級地震,水怪的反常舉動可能與此有關。)
這一幕把人們拉回了十幾年前的那場爭論,曾經做出的一些猜測,突然變得支離破碎,但這至少説明,在喀納斯湖裏的確有一個龐然大物,雖然幾十年過去了,它卻並沒有消失……
這雖然是一個世界未解迷,但這個迷正等待着人們解開…… 袁國映教授的巨型哲羅鮭假設
注意:當時 向禮陔教授看到的哲羅鮭不止一條這些哲羅鮭就算沒有7,8米,但是!在湖底的深處是否有一雙眼睛這在注視着他們?也許,在湖底有一隻巨型哲羅鮭,它身長10米多——巨型哲羅鮭吃什麼?問得好!這就是袁國映教授的巨型哲羅鮭假設——巨型哲羅鮭吃中型哲羅鮭(也就是1~3米的哲羅鮭)。
你是不是想説:“哪裏來的那麼多中型哲羅鮭啊!才那麼幾條,幾天就吃完了!”
這個想法是錯誤的,因為當巨型哲羅鮭吃完了一條中型哲羅鮭後,因為中型哲羅鮭的“巨大”,巨型哲羅鮭完全可以將近100天都不用進食。(當然有可能可以100多天不用進食!)靠這樣,巨型哲羅鮭的生態供養問題基本就可以解決了。
至於繁殖問題,有兩個答案——1它也許跳躍能力極強,可以一次跳到亂石的後面。2也許因為這隻巨型哲羅鮭的年齡太大,已經失去了繁殖能力,所以,它可以不必在進行洄游。
也許,在喀納斯湖的最深部,那條巨型哲羅鮭正在捕食着中型哲羅鮭……

喀納斯湖水怪再現水怪

圖為央視報道“水怪”新聞視頻截圖 圖為央視報道“水怪”新聞視頻截圖
2012年6月22日央視《東方時空》節目播出一段“新疆喀納斯湖再現神秘'水怪',掀巨大浪花”的視頻。據悉,這段視頻是新疆喀納斯景區工作人員王宏橋等人在21日早晨6點30分在喀納斯湖邊觀魚台山頂拍攝雲海奇觀時拍到的畫面。
王宏橋説:“我們同行的人突然發現水面上有異常的波紋,順着他指的方向我就用DV拍下來。拍下來一看,就是以前曾經有人報道過的,所謂'水怪'的波紋。”王宏橋的同伴説,他們看到的是三隻疑似“水怪”的身影,而到了7時17分,水面上又出現了三隻遊動的疑似“水怪”,在前進了數百米後,逐漸接近前方的三隻“水怪”。到8時39分,白色亮點開始掉頭向東。王宏橋他們覺得,這些神秘的影子應該就是被稱為“水怪”的大紅魚,學名叫做哲羅鮭。
專門研究喀納斯湖“水怪”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環境保護科研所研究員袁國映説:“我認為從這個畫面來看肯定是哲羅鮭。出現這種情況,一般就是大魚在追着小魚,追到了水面上。”袁國映還介紹説,哲羅鮭是兇猛的食肉性魚類,他主要是以小魚、野生水禽水獺等動物為食。 [2]  (話説其實這根本就是遊艇劃過水面的遠景)
2022年5月,新疆新聞聯播報道,有遊客在新疆喀納斯湖一道彎水域,再次拍攝到疑似"湖怪"的不明生物。視頻畫面顯示,一個巨大黑影在湖面遊動,掀起大面積波浪。2022年5月19日上午,新疆喀納斯景區工作人員表示,景區沒有因為此次事件進行調查研究 [4] 

喀納斯湖水怪相關傳説

喀納斯湖水怪當地人傳説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牧民把十幾匹馬趕到喀納斯湖邊放牧。天氣非常好,太陽暖洋洋地照着,牧人躺在離湖邊較遠的一片草地上,草香醉人,漸漸地不可抗拒的睡意把他帶入了夢鄉。十幾匹馬或香甜地嚼着青草,或跑到湖邊飲水。等牧人醒來時,馬羣不見了。牧人的心裏緊張了,他急忙奔到湖邊一看,立刻驚呆了。只見湖邊的水被染成一片血紅色,岸邊還遺留着一些雜亂的馬蹄印。驚恐中,牧人沒敢在湖邊久留,急慌慌跑回家去了。 這類傳説在湖區還很多。據説,那喀納斯湖怪碩大無比,出沒無常,一口就能吞掉一頭牛犢。它時常在湖邊偷襲吞食牛馬。到了1931年,有一位牧民正在湖旁放牧,突然聽到湖中發出“隆隆”的聲響。牧民一驚,忙放眼向湖中望去,剛才還平靜的湖面上驟然掀起了巨大的波浪,浪花飛騰翻滾,在陽光下閃耀着刺眼的紅光。只見十幾條巨大的紅色魚形怪物在水面上翻騰跳躍,攪得湖水洶湧澎湃,十分雄奇壯觀。

喀納斯湖水怪圖瓦人傳説

相傳,很久以前,成吉思汗西征,途徑喀納斯湖,見到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決定在這裏暫住時日,休整人馬。成吉思汗喝了湖水,深得特別解渴,就問手下將領這是什麼水。有一位聰明的將領答道:“這是喀納烏斯(蒙古語是可汗的水的意思)。”眾將士便齊聲答道:“這是可汗的水。”成吉思汗説:“那就把這個湖叫做喀納烏斯。”於是在圖瓦人的傳説裏,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後代。成吉思汗駕崩後,遺體就沉在喀納斯湖中,圖瓦人作為當年成吉思汗的親兵,就留在喀納斯湖中,世代守衞王陵。“湖怪”就是保衞成吉思汗亡靈不受侵犯的“湖聖”。 圖瓦人説,其祖輩曾組織過兩次獵捕湖怪的大行動。一次製作了一隻大鐵鈎,以牛頭為餌,牛皮為繩,將繩的另一頭用20匹馬拉着。等了一天,湖怪上鈎了,他們便趕着馬拉動,走了沒多遠,20匹馬累口吐白沫,他們只好將皮繩繞在幾棵大樹上,剛繫好,繩子便斷了,第一次行動失敗。另一次是宰殺了十多頭牛,用牛皮製成一張大網,用五隻小船拖着大網繞湖而行,結果船沉網破,此次行動又以失敗而告終。

喀納斯湖水怪神秘傳説

據説在很久前,喀納斯湖兩旁的大山鬧起了矛盾,原來緊挨在一起大山各自離去,大山的這一舉動,給當地人帶來了很大的災難。於是,喀納斯湖底的“湖聖”出現了,阻止了大山的運動,於是人民又可安居樂業,自由快樂地生活了。

喀納斯湖水怪老人説法

當地的一位蒙古族的老校長説,據老人們講,有一年,一頭小牛犢在湖邊吃草,不料被大紅魚吞食了。他年輕時,湖裏的魚特別多,而且很大,他見過近兩米的大紅魚。冬天在湖面上,打開一個冰洞,就會有魚從洞口跳出來。上世紀70年代一個初冬,三個牧民趕着生產隊的一羣馬,準備從結冰的喀納斯湖的下游通過湖面,不料冰凍得不結實,嘩啦一聲巨響,冰塌下去,一羣馬都掉進了湖裏。過了幾天湖水又結冰,冰下面有幾匹馬清晰可見。牧民們砸開冰,打撈上來幾匹死馬。其餘的馬連屍骨都不見了。到了來年開春時湖冰解凍,河水又流淌着,但掉進湖裏的馬,連一塊骨頭都沒有浮出水面,在河的下游也沒有出現。

喀納斯湖水怪俄羅斯人傳説

據説在19世紀末,一羣從俄羅斯過來的白俄人住在喀納斯湖畔的一個小村落中,有個強悍的俄羅斯漢子下湖捕到一條“大紅魚”,竟有好幾噸重!他在茫茫的雪地裏牽着十幾匹馬馱運,運了三天三夜,還沒能運完。於是他不得不忍痛丟下不少魚肉。

喀納斯湖水怪狗頭魚傳説

2001年夏天,一些著名攝影家到喀納斯採風。一天專心於藝術創作的攝影家們聽到有人喊,扭頭一看,湖怪正從水中探出巨大的頭顱。儘管由於事情來得太突然,未及拍下精彩的畫面,但過一位攝影家還是回憶説:“像個狗頭,有尾巴露出水面的,絕對不是魚頭。” 2004年春節過後,這位攝影家從山上拍冬景下山,遇到當地的宣傳幹部,一再肯定當時他看到的水中怪物“絕對不是魚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