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貂熊

(鼬科貂熊屬動物)

鎖定
貂熊是食肉目鼬科貂熊屬哺乳動物。體長0.8~1 米,體重 7~32 千克,尾長 18 釐米左右;頭大耳小,背部彎曲,四肢短健;彎而長的爪不能伸縮,尾毛蓬鬆;被毛長而蓬鬆,冬毛黑褐色,夏毛棕黃色;身體兩側有一淺棕色橫帶,從肩部至尾基匯合,形成半環狀帶紋,似“月牙”,此帶紋毛甚長,可達 12 釐米;外形似獾,尾像貂,足掌類熊,叫聲如犬,謂食肉獸中的“四不像”。 [12]  因其身材大小和體型在貂與熊之間而故名。 [13] 
貂熊分佈於中國東北大興安嶺北部、內蒙古和新疆北部阿爾泰地區林區。 北半球廣大地區,包括北極、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西伯利亞、俄羅斯以及波羅的海各國也有分佈。貂熊棲息於亞寒帶針葉林和凍土草原地帶,活動範圍廣,為夜行性動物。視覺敏鋭,嗅覺稍差,有半冬眠習慣。穴居,喜食大型獸的屍肉,包括馴鹿、馬鹿等,並捕捉狐狸、野貓、狍子、麝、鼠類等大小動物,也吃蘑菇、松子、各種漿果等植物性食物。發情交配期為 4 月末到9月,產仔期為2~4 月,懷孕期長達 210~270 天,每胎產1~5 只。 [14]  貂熊壽命很短,大約為5年。 [15] 
貂熊是現存體型最大的陸生鼬科動物,有“月熊”“飛熊”之稱。 [16]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大興安嶺被開發,導致大片森林被伐。加之大面積森林火災,人口迅速增長,各種生產活動急劇增加等因素,嚴重侵吞和破壞貂熊的生境。貂熊在中國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17]  ,同時在黑龍江烏底河已建立保護區。 [14]  貂熊會獵食馬鹿、馴鹿等經濟動物的幼崽,為狩獵業帶來一定影響。 [18] 
中文名
貂熊
拉丁學名
Gulo gulo [1] 
別    名
狼獾、月熊、飛熊、熊貂、山狗子、土狗子、掌熊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鼬科
貂熊屬
貂熊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犬型亞目
亞    綱
獸亞綱
亞    科
貂亞科
亞    種
6 [7]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無危(IUCN標準)、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5] 

貂熊形態特徵

貂熊
貂熊(22張)
貂熊體形大小似狗獾,外形介於熊、貂之間。頭大吻短,吻墊完全裸露。兩耳短圓,幾隱於濃密的毛內。夏季足墊和掌墊裸露,冬季其裸露的部位被趾間的叢毛遮蓋;趾具強而彎的長爪,但不完全縮回。尾短,尾毛粗長,呈叢狀下垂。 [6] 
毛色:頭面部毛短細,額及兩頰上部淺棕灰色,環兩眼並向前至吻部為棕黑色。吻墊黑色。頸、背、四肢及尾下端,毛質粗長光亮,近似黑色。背毛長約50毫米左右,散在少許灰白色針毛;絨毛緻密纖細,長約30毫米左右,灰白色。兩肋至後腿基部的長毛為背毛長的兩倍以上,達120毫米。橫過尾基背側,向前延伸一條寬的淺棕色帶紋,至肩部逐漸消失,形成特有的後體半環狀帶紋。尾毛蓬鬆特長,約140-170毫米,其下覆蓋的絨毛長約70毫米。爪淡黃,末端黑色。 [6] 
貂熊頭骨
貂熊頭骨(2張)
頭骨:寬大堅實,骨縫癒合嚴密。外形介於狗獾和紫貂之間。腦顱狹長,吻寬有力,吻寬約為顱高的2/3。人字嵴匯合處低平,向後逐漸隆起。矢狀嵴在腦後的突起特別強大。顱底較寬,門齒孔卵圓形,位於上頜第四前臼齒與第一上臼齒之間,稍傾斜。眶前孔較小;眶後區狹窄,且表面甚粗糙。乳突指狀,向下前方傾斜。聽泡低而寬平,僅沿內緣隆起;聽道呈不規則長筒狀,邊緣亦不整齊。下頜骨粗大。 [6] 
牙齒:(3·1·4·1)/(3·1·4·2)=38。門齒和犬齒特徵與紫貂相似,但顯較粗大,犬齒內緣略彎曲,上頜第三前臼齒和下頜第四前臼齒相互接觸。上裂齒縱軸與頭骨縱軸平行,其上的主尖十分強健,後尖寬而平,高大於主尖的1/2,沒有小後尖,上臼齒與上裂齒幾成直角排列。下裂齒由兩個強健的齒尖構成,下前尖低而強大。原小尖高。下後尖不顯著,下頜臼齒齒尖低平。 [6] 
陰莖骨長約80毫米,末端較粗,在頂端的1/3處彎曲。 [6] 
量衡度 量衡度 [8]

貂熊近種區別

貂熊
蜜獾
頭面部毛短細,額及兩頰上部淺棕灰色,環兩眼並向前至吻部為棕黑色。吻墊黑色。頸、背、四肢及尾下端,毛質粗長光亮,近似黑色。
雖然顏色因亞種而略有不同,但一般來説,身體的下半部分(腹側)是深黑色,上體是灰色或亮白色。較淺的顏色延伸到身體的整個長度,直到尾巴的底部。
貂熊 貂熊
蜜獾 蜜獾

貂熊棲息環境

貂熊是典型的棲息於亞寒帶、寒温帶的針葉林、亞熱帶丘陵地帶竹林和凍土草原地帶的動物,活動範圍廣,從山地凍土區到岩石裸露的山頂,都有它的蹤跡,最喜歡的棲息環境是草類—白樺—落葉松林和楊樹河岸林,其次為鑽天楊—甜楊—河岸林,有時也在草類—楊樺闊葉林和跡地灌叢,以及杜鵑—落葉松林或杜鵑—樟子松林等,冬季一般多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山腰或山麓林緣中,尤其喜歡在森林中的沼澤地、河谷以及溪流的發源地等處棲息,特別喜歡在森林的邊緣活動。
在中國,貂熊主要棲息於在林區,在中國東北的大興安嶺山區海拔約1000米左右,境內地勢起伏不大,坡度平緩,河流上源與河流低地多沼澤;土壤層薄,石礫和巖積層較多。氣候是中國最寒冷的地區,日温穩定在0℃以下的低温和穩定雪蓋期長達7-8個月。山上林區屬亞寒帶針葉林類型。樹種則以落葉松為主,常與落葉闊葉林白樺、山楊、黑樺、叢樺等成混交林。在石質山頂或山坡上部與樟子松混生。林下灌木叢生,以胡枝子和榛佔優勢。地被物則多見細葉杜香和越桔,其餘有苔草、佛子菜、蕨、塔蘚、赤莖蘚。沼澤地多見水蘚、綠蘚等。新疆阿勒泰林區貂熊生境亦為落葉松針葉林類型,以西伯利亞松、落葉松及越桔佔優勢。阿爾泰山地與大興安嶺地區的棲息環境基本相似。 [8] 
貂熊-棲息環境

貂熊生活習性

貂熊活動行為

貂熊性機警,兇猛,視覺敏鋭,聽覺稍鈍,善於奔走,追捕動物特喜長途跟蹤。能泳。善於上樹,常在密林間跳竄進行捕食或逃避敵害,在額爾古納左旗素有“飛熊”之稱。足跡寬大,冬季在薄雪層上行動十分敏捷,足跡頗象幼熊足跡,但由於平時行走緩慢,且前後足跡時常重疊,故兩者極易區別。步度較小步距一般約20釐米。在極北地區,每隔3-4小時交替活動和睡眠。在冬季,一晝夜可行走20-45千米,可長時間地漫跑而不休息,有時一口氣可跑過10-15千米。
貂熊沒有固定的遷徙路線和巢穴,不築巢穴,也不挖洞,常常借住熊、狐狸、獾、旱獺等動物的廢棄洞穴,或者以山坡裂縫或石頭堆中的空隙為家,甚至棲身於樹根、倒木之下或枯樹空洞之中,但每個洞通常都有2個出口,便於遇到危險時逃匿。晝伏夜出,除繁殖季節外,一般單獨活動。陰天白晝外出活動。 [8]  [10] 

貂熊捕食行為

食用其它猛獸的遺棄剩食 食用其它猛獸的遺棄剩食
貂熊採用伏擊和追擊兩種方式猜食:夜間捕食時悄悄地爬上樹,以突襲的方式捕捉松雞、黑琴雞、林鴿等鳥類,或隱藏在魯徑旁的樹上,等待馬鹿、狍子等體型較大的動物經過時,突然襲擊,抱住動物的背頸予以咬殺;有時也對獵物窮追不捨,如雪兔、赤狐、松鼠等體形較小的動物,因雪厚影響逃跑速度,而被貂熊捕獲,它的食性龐雜,喜食大型獸屍肉。常跟蹤其它猛獸,尋找遺棄之剩食,亦常常盜食夾在捕獸器上或掉在陷坑中的獵物。夏季能下河捕食魚類和岸邊蛙類,也吃鳥卵和黃蜂幼蟲,秋季食漿果,冬季遊蕩覓食。
此外, 貂熊對吃不完的食物還有埋在地下或雪下,仰或掛在樹叉上的習慣。貂熊身強力壯,還敢於跟蹤和搶食較自己大的狼和猞猁、甚至熊等猛獸獵捕的食物。 [9]  [10] 

貂熊領地意識

貂熊
貂熊(15張)
貂熊冬季的平均晝夜活動距離為14.3千米;雄性最大領域可達686.5平方千米,雌性最小領域為138.8平方千米,平均領域面積為200-500平方千米。其分佈的特點是稀疏的廣泛分佈,一個個體常常需要幾百平方公里的面積,其生態學特點要求提供相當大面積的棲息地才能滿足一個貂熊種羣長期生存的要求。貂熊的分佈密度甚低,佔區周圍往往用肛門腺分泌物或尿斑作標記以通知其他個體。
貂熊決不允許同性出現在自己的領地,即使自己的孩子也不例外。所以,貂熊一旦成年,就會被父母趕離家園,自立門户開始新的生活。不過,在異性之間,領地是可以重合的。一般來説,雄性貂熊的領地覆蓋了3-4只雌性貂熊的領地。 [2]  [10] 

貂熊分佈範圍

貂熊廣泛分佈於北美和歐亞大陸,它的分佈範圍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俄羅斯聯邦(包括西伯利亞)、蒙古和中國北部(黑龍江省、新疆省和內蒙古省),再到阿拉斯加(美國)、加拿大和美利堅合眾國西部各州(懷俄明州、愛達荷州、蒙大拿州、華盛頓州、俄勒岡州和加利福尼亞州)。在19世紀,貂熊從歐洲最南端消失;在歐洲,生存下來的貂熊主要分佈在北緯60度以北的挪威、瑞典、芬蘭和俄羅斯的歐洲部分。在中國僅見於內蒙古、黑龍江和新疆阿勒泰區。在內蒙古額爾古納左旗和右旗、鄂倫春,黑龍江省呼瑪等地均有發現。 [1]  [8] 
貂熊分佈圖 貂熊分佈圖

貂熊繁殖方式

巢穴中的貂熊 巢穴中的貂熊
貂熊產仔窩多位裂縫或洞穴內及倒木下,既寬大又多修飾,規格為250釐米×180釐米×80釐米,內壁和頂均比較規整,底鋪很厚的枯草葉等。 [9] 
雌性貂熊1年僅發情一次,發情期的雌雄貂熊以特殊的吼聲吸引異性。4月底到7月間交配,也有人認為大約在9-10月間,但受精卵在子宮內有較長時間的滯留期,知道12月至翌年春的3月間才着牀發育,因此到1-4月才產崽。據人工飼養觀察,總妊娠期達272天。通常每胎產2-3崽,也有1-5崽。初生崽體長12-13釐米,體重90-100克,絨毛灰白色,只能閉着眼睛吃和睡。小貂熊要滿月之後眼睛才能完全睜開,同時毛色慢慢變成成年貂熊的棕褐色。母獸哺乳和賦撫育期8-10周。到秋季,仔獸同母體分開,1年後體長基本與成體相近,第2年或第3年性成熟。壽命16年左右。 [2]  [9] 

貂熊亞種分化

貂熊亞種分化表(共6亞種)
中文名
拉丁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
Gulo gulo albus
(Kerr, 1792)
貂熊指名亞種
Gulo gulo gulo
(Linnaeus, 1758)
-
Gulo gulo katschemakensis
Matschie, 1918
-
Gulo gulo luscus
(Linnaeus, 1758)
-
Gulo gulo luteus
Elliot, 1904
-
Gulo gulo vancouverensis
Goldman, 1935 [7] 

貂熊保護現狀

貂熊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1989年1月14日);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1996),評估等級——稀有物種;
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瀕危物種(EN);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5年 ver 3.1——無危(LC);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一級。 [1]  [3-4] 

貂熊種羣現狀

貂熊叼着幼崽 貂熊叼着幼崽
20世紀,美國貂熊的分佈和數量顯著減少(Pasitschniak Arts和Larivière 1995)。在北美,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有大量貂熊。在阿拉斯加以外的美國,蒙大拿州的貂熊種羣被認為是最大和最穩定的。在北美,貂熊種羣密度估計範圍從蒙大拿州(Hornocker和Hash,1981年)的每65千米²一隻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北部(Quick 1953年)、阿拉斯加(Becker和Gardner,1992年)和西北地區(Lee和Niptanatiak,1993年)的200千米²一隻。Lofoam和Krebs(2007)使用已有的貂熊分佈、食物、生態系統地圖和人類發展數據估計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貂熊密度。高質量棲息地的估計範圍從6.2只/1000千米²到低質量棲息地的0.3/1000千米²。據估計,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狼獾總數為3530只。 [1] 
19世紀,歐洲分佈南部的物種主要由於迫害而消失。貂熊在歐洲的種羣數量估計為2260:俄羅斯(歐洲部分)1400、芬蘭150、瑞典326(±45)、挪威269(±32)(Novikov,2005年)。在俄羅斯東部,據信貂熊的種羣數量超過18000。該物種在蒙古並不豐富,但仍相對常見。 [1] 
清朝末年時在中國依蘭縣和寧安縣,以及長白山等地有過貂熊的足跡,但20世紀末僅剩下大興安嶺地區還有少量殘存的種羣。據1989-1992年的調查,大興安嶺林區貂熊的種羣數量估計為183±38只,棲息總面積8萬多平方千米(平均密度為1只/461平方千米)其中西坡有107±31只,東坡76±9只。據1976年調查,僅塔河、新林、松嶺及甘河林業局範圍內就有268只,其平均密度1只/182平方千米(1只/100-500平方千米)。在1994年據計算,15年內其密度下降了2.68倍,平均每年下降率約為7.93%。阿爾泰林區的貂熊數量甚少。總的看來,中國貂熊估計為200只左右,處於極度瀕危狀態。已有的保護區只能給少數個體提供生存空間,貂熊對非保護區的依賴性更強。 [1] 

貂熊致危因素

棲息地惡化和消失是對貂熊致命的威脅。20世紀60年代以來,大興安嶺開發,大片森林被伐,加之大面積森林火災,人口迅速增長,各種生產活動急劇增加,嚴重地侵吞和破壞了貂熊的生境,使它退縮到更靠近西部和北部的森林腹地。而且由於大中型食肉類和被捕食動物都已顯著減少,貂熊的食物來源也隨之減少。貂熊的數量和遷移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冬季食物供應的影響。雌性貂熊的妊娠期正好是在冬季,因而冬季食物缺乏造成的後果更嚴重(1989)。此外,過度捕獵,也導致種羣的減少。 [1] 

貂熊保護措施

建議加強貂熊的生物學研究工作,探討限制貂熊種羣密度的因素、遷移類型以及生境條件,以更好地制定貂熊生存策略;加強法律保護,在一定的季節(如繁殖季節2-4月),禁止包括其他物種的任何打獵和各種人為干擾活動,保證其食物的丰度(特別是冬季)和繁殖期環境條件,促使貂熊種羣數量的增長。在中國,已經設立烏底河保護區來保護狼獾的生存環境。 [2] 

貂熊主要價值

貂熊的毛皮產量很少,質量亦欠佳,所以利用價值不大。貂熊在自然界獵食馬鹿、馴鹿、駝鹿等經濟動物的幼崽,為狩獵業帶來一定的害處。然而,其在自然界的生態作用,有待進一步研究。 [11] 
參考資料
  • 1.    Gulo gulo  .The IUCN Red List[引用日期2013-11-11]
  • 2.    環球人文地理:狼獾兇猛 動物界的生化武器  .環球人文地理[引用日期2013-11-10]
  • 3.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農業農村部公告2021年第3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引用日期2021-02-10]
  • 4.    調整後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正式公佈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2-03-09]
  • 5.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引用日期2022-04-08]
  • 6.    貂熊 - 專題庫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共享平台[引用日期2022-12-10]
  • 7.    Gulo gulo (Linnaeus, 1758)  .ITIS Standard Report[引用日期2022-12-10]
  • 8.    中國動物志-貂熊  .國家動物標本資源庫[引用日期2022-12-10]
  • 9.    趙正階,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M].中國東北地區珍稀瀕危動物志.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08:622
  •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進出口管理辦公室.中國西北地區珍稀瀕危動物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4.01:83-84
  • 11.    馬逸清等.黑龍江省獸類志[M].哈爾濱: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01:155
  • 12.    萬冬梅主編,國家生態保護叢書 國家保護動物卷,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2,第34頁
  • 13.    李濤,白雁斌,阿孜古麗·阿水都拉,袁國映編著;國映,黃凎攝影和繪圖,新疆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16.12,第237頁
  • 14.    萬冬梅主編,國家生態保護叢書 國家保護動物卷,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5.12,第35頁
  • 15.    李濤,白雁斌,阿孜古麗·阿水都拉,袁國映編著;袁國映,黃凎攝影和繪圖,新疆森林生態環境與保護,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2016.12,第238頁
  • 16.    武鵬程主編,世界上最神奇的100種極地生物,海洋出版社,2019.04,第105頁
  • 17.    貂熊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6-21]
  • 18.    馬逸清等編著,黑龍江省獸類志,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01,第155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