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猞猁

鎖定
猞猁(學名:Lynx lynx):屬於貓科、猞猁屬的食肉哺乳動物。體重18-32千克,體長90-130釐米,尾長僅11-24釐米。四肢長而矯健,耳基寬,耳尖具黑色聳立簇毛,尾短而鈍,兩頰具頗長而下垂的鬢毛。冬毛長而密。背毛呈粉紅棕色,背中部毛色較深。腹毛較淡,呈黃白色,其毛基灰棕。眼周毛色發白,兩頰有2-3列明顯的棕黑色縱紋。鬢毛為污白色,且雜有棕黑色長毛。體背散有棕褐色斑點,尤以腰、臀邊緣多面清晰。四肢背面毛色與背部同。腹部斑點較背部深。
為喜寒動物,棲息生境極富多樣性,從亞寒帶針葉林、寒温帶針闊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叢草原及高寒荒漠與半荒漠等各種環境均有其足跡。生活在森林灌叢地帶,密林及山岩上較常見。喜獨居,長於攀爬及游泳,耐飢性強,可在一處靜卧幾日,不畏嚴寒,以鼠類、野兔等為食,也捕食小野豬和小鹿等為食。巢穴多築在巖縫石洞或樹洞內。每胎2-4仔。廣泛分佈於歐洲和亞洲北部。是羅馬尼亞國獸
中文名
猞猁
拉丁學名
Lynx lynx [5] 
別    名
歐亞猞猁
林曳
猞猁猻
馬猞猁
山貓 展開
別名
歐亞猞猁
林曳
猞猁猻
馬猞猁
山貓
野狸子 收起
外文名
英文 Eurasian Lynx
法文 Lynx, Lynx Boréal
西班牙文 Lince, Lince Boreal
蒙古文 Evroasiin Shiluus, Shiluus Mii
同義學名
Felis lynx Linnaeus, 1758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3] 
中國動物保護等級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 [5]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哺乳綱
食肉目
貓科
猞猁屬
猞猁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真獸亞綱
亞    科
貓亞科
猞猁族
亞    種
6亞種 [3]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CITES 2019年版附錄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5-6] 

猞猁形態特徵

猞猁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屬於中型猛獸。猞猁平均體長85-105釐米,尾長20-31釐米,重量20-30公斤。猞猁身體粗壯,四肢較長,尾極短粗,尾尖呈鈍圓。耳基寬,耳尖具黑色聳立簇毛,兩頰有下垂的長毛,腹毛也很長。脊背的顏色較深,呈紅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黃白色;眼周毛色發白,兩頰具有2-3列明顯的棕黑色縱紋。背部的毛髮最厚,身上或深或淺點綴着深色斑點或者小條紋,這些斑點有利於它的隱蔽和覓食。背部的毛色變異較大,有乳灰、棕褐、土黃褐、灰草黃褐及淺灰褐等多種色型。有些部位的色調是比較恆定的,如上唇暗褐色或黑色,下唇污白色至暗褐色,頜兩側各有一塊褐黑色斑,尾端一般純黑色或褐色,四肢前面、外側均具斑紋,胸、腹為一致的污白色或乳白色。其冬毛長而密,冬季,大爪子上包被着長而密的毛茸茸的獸毛,在厚厚的積雪移動,相當於提供了雪靴的效果。 [1]  [7] 
兩隻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長着聳立的長長的深色叢毛,長達4-5釐米,其中還夾雜着幾根白毛,很象戲劇中武將頭盔上的翎子,為其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勢。耳殼和叢毛能夠隨時迎向聲源方向運動,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毛簇就會影響它的聽力。 [2]  [7] 
猞猁的兩性特徵區別不大,僅在身材和體重上有所表現:雄性猞猁比雌性猞猁身材稍微大一點,體重也稍微重一點(1-2千克)。 [3] 

猞猁棲息環境

猞猁為喜寒動物,基本上屬於北温帶寒冷地區的產物,即使在北緯30度以北,也是棲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帶,是分佈得最北的一種貓科動物。其棲息生境極富多樣性,從亞寒帶針葉林、寒温帶針闊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叢草原及高寒荒漠與半荒漠等各種環境均有其足跡。它們的棲居高度可由海拔數百米的平原而到5000米左右的高原。生活在森林灌叢地帶,密林及山岩上較常見,棲居於巖洞、石縫之中。 [1]  [3] 
生存環境和氣候條件多種多樣。在整個歐洲和西伯利亞,它主要與森林地區有關,那裏有良好的有蹄類動物種羣,併為毛皮狩獵提供了足夠的掩護。它棲息於從西歐大西洋到俄羅斯遠東太平洋海岸的廣闊温帶和北方森林中。在歐洲,它可以在地中海森林中一直到針葉林到苔原的過渡帶中找到,生活在從海平面到林線的範圍內。在中亞,猞猁生活在更開闊、樹木稀疏的地區和草原棲息地。該物種可能遍佈喜馬拉雅山的整個北坡,據報道,在茂密的灌木叢林地和林線以上的貧瘠岩石地區都有報道。猞猁在整個青藏高原零星出現,在中亞沙漠地區的岩石丘陵和山脈中也有發現。在亞美尼亞,猞猁與真正的森林和乾旱的稀疏森林密切相關,在較小程度上與亞高山草甸有密切的聯繫。 [3] 

猞猁生活習性

猞猁行為

夜行性,活動隱蔽,聽、視覺發達,是一種離羣獨居、孤身活躍在廣闊空間裏的野生動物,是無固定窩巢的夜間獵手。白天,它可躺在岩石上曬太陽,或者為了避風雨,靜靜地躲在大樹下。晨昏活動頻繁,活動範圍視食物豐富程度而定,有佔區行為和固定的排泄地點。 [2] 
在捕捉獵物時,常藉助於草叢、灌叢、石頭、大樹等做掩體,埋伏在獵物經常路過的地方等候着,兩眼警惕地注視着四周的動靜。它的忍耐性極高,可以在一個地方靜靜地卧上幾個晝夜,待獵物走近時,才出其不意地衝出來,捕獲獵物。如果一躍捕空,突擊沒有成功,使獵物溜走了,也不會窮追獵物,而是再回到原處,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機會。有時它也悄悄地漫遊,看到獵物正在專心致志地取食,便躡手躡腳地潛近,再潛近,冷不防地猛撲過去,使獵物莫名其妙地束手就擒。猞猁也善於游泳,但不輕易下水。它還是個出色的攀巖能手,爬樹的本領也很高,甚至可以從一棵樹縱跳到另一棵樹上,所以能捕食樹上的鳥類。尤其是在夜間,當林中一片寂靜、棲居在樹上的鳥類都進入了夢鄉的時候,猞猁便伸出利爪得心應手地獵取食物。它既可以在數公頃的地域裏孤身蟄居幾天不動,也可以連續跑出十幾千米而不停歇。耐飢性強。可在一處靜卧幾日,不畏嚴寒,喜歡捕殺狍子等中大型獸類。 [1-2] 

猞猁天敵

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謹慎,遇到危險時會迅速逃到樹上躲蔽起來,有時還會躺倒在地,假裝死去,從而躲過敵人的攻擊和傷害。在自然界中,虎、豹、雪豹等大型猛獸都是猞猁的天敵,如果遭遇到狼羣,也會被緊緊追趕、包圍而喪命,一般都難以逃脱。 [2] 

猞猁食性

猞猁的主要食物是雪兔等各種野兔,所以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種羣數量也會隨着野兔數量的增減而上下波動,大致上每間隔9-10年出現一個高峯。除了野兔外,它獵食的對象還有很多,包括各種松鼠、野鼠、旅鼠、旱獺和雷鳥、鵪鶉、野鴿和雉類等各種鳥類,有時也會襲擊麝、狍子和鹿的幼崽,以及豬崽、小羊等家畜。中國大興安嶺的猞猁在冬季捕獲獵物後,會將吃剩的肉埋在積雪下“冷藏”,待飢餓時取食。野兔佔了它們飲食的大多數,每天要消耗1-2.5千克的肉。在狩獵區,猞猁可以控制野兔的數量,每年它們可以殺死當地10%到40%的野兔種羣。齧齒野兔的密度高度依賴於猞猁的密度。 [2] 

猞猁分佈範圍

猞猁世界

原產地: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波黑、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格魯吉亞、德國、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吉爾吉斯斯坦、拉脱維亞、列支敦士登、立陶宛、蒙古、尼泊爾、北馬其頓、挪威、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和烏茲別克斯坦。 [3] 
存在不確定性:不丹、希臘、摩爾多瓦、黑山和塞爾維亞。 [3] 

猞猁中國

分佈於中國東北、西北、內蒙古、河北、陝西、四川和西藏等地。 [1] 

猞猁地域

猞猁的分佈非常廣泛。它生活在東南歐和中歐森林覆蓋的山脈上,從北歐和東歐穿過俄羅斯的北方森林,向下進入中亞和青藏高原。猞猁的領地是西伯利亞南部一片寬闊的林地,從烏拉爾山脈一直延伸到太平洋。其分佈範圍東南部(歐洲和西南亞)的亞種羣通常規模較小且分佈廣泛,而其歷史範圍從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到俄羅斯和中亞的大部分地區基本完好無損。 [3] 
猞猁分佈圖 猞猁分佈圖 [3]

猞猁繁殖方式

猞猁的巢穴多築在巖縫石洞或樹洞內。每年2-4月份交配,妊娠期2個月左右,每胎2-4仔。壽命可達12-15年。幼仔在大約1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吃固體食物,一般會到第二年才會離開母親。離開媽媽的小猞猁們為了生存有時會繼續在一起生活幾周甚至幾個月。雌性達到生殖成熟在20-24個月,雄性在30-34個月。野外猞猁的壽命大約12-15年。圈養狀態下能活24年。 [1] 

猞猁亞種分化

猞猁(6亞種)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猞猁巴爾幹亞種
Lynx lynx balcanicus
Bures, 1941
2
猞猁喀爾巴阡亞種
Lynx lynx carpathicus
Stollmann, 1963
3
Lynx lynx dinniki
Satunin, 1915
4
猞猁中亞亞種
Lynx lynx isabellinus
(Blyth, 1847)
5
猞猁指名亞種(歐亞猞猁)
Lynx lynx lynx
(Linnaeus, 1758)
6
Lynx lynx wrangeli
Ognew, 1928
[3] 

猞猁保護現狀

猞猁保護級別

猞猁種羣現狀

猞猁曾在歐亞大陸由東至西的大部分森林、灌叢和岩石地帶快樂生活,由於人類活動,森林面積破碎化和縮小,城市化的逐漸加劇導致它們的棲息地越來越少,獵物也不如過去豐富。棲息地和人類居住區的重疊導致它們有時不得不對人類飼養的牲畜下手,於是它們也常成為牧場主人們的犧牲品。 [2] 
歐洲猞猁數量(不包括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估計為9,000-10,000只。在歐洲,猞猁被分為十個不同的亞羣,分別是:阿爾卑斯猞猁、巴爾幹猞猁、波羅的海猞猁、波希米亞-巴伐利亞猞猁、喀爾巴阡猞猁、迪那拉猞猁、汝拉猞猁、卡累利阿猞猁、斯堪的納維亞猞猁和孚日——帕拉蒂尼猞猁(Vosges Palatinian)(Kaczensky等,2012年)。 [3] 
歐洲大多數猞猁種羣總體穩定。 然而,歐洲範圍內的狀況和趨勢差異很大。巴爾幹地區和孚日——帕拉蒂尼地區的亞種羣數量有所減少,而汝拉地區和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的亞種羣數量有所增加(Kaczensky et al. 2012年)。北歐和東歐(斯堪的納維亞、卡累利阿、波羅的海和喀爾巴阡)的原產數量各約為2,000只。所有重新引入的種羣規模都很小(少於200只,甚至少於100只動物),並被列為瀕危(阿爾卑斯、迪納裏克和汝拉亞羣)或極危(波希米亞——巴伐利亞、孚日——帕拉蒂尼亞亞羣)(Kaczensky等,2012年)。最受保護關注的歐洲種羣是極度瀕危的巴爾幹猞猁亞種羣,估計僅有40-50只(Kaczensky等人,2013年)。在烏克蘭,猞猁被認為正在減少(Bashta和Dykyy2013年)。據估計,喀爾巴阡地區的種羣數量為350-400只,該國北部波利西亞地區的種羣數量為80-100只。 [3] 
儘管猞猁的活動範圍很大一部分位於亞洲,但由於數據不足,人們對許多國家的狀況和趨勢瞭解甚少。以下信息是通過向分佈範圍國家代表發送的調查問卷收集的。在俄羅斯,猞猁被認為在某些地區保持穩定,而在其他地區則在減少(Bersenev等人,2011年)。2013年,俄羅斯猞猁數量估計約為22,510只。這些數字是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方法得出的,但主要是基於冬季追蹤加上專家修正。與猞猁數量較多的地區相比,猞猁密度較低的地區進行的物種數量普查更為準確。據估計,中部地區有1,940只猞猁,西北地區有4,110只,北高加索地區有680只,南部地區有40只,伏爾加河地區有2,400只,烏拉爾地區有1,070只,西伯利亞地區有6,390只,西伯利亞地區有5,890只。在蒙古,猞猁數量估計約為10,000只(Matyushkin和Vaisfeld2003年)。2009年,中國國家林業局估計中國猞猁數量約為27,000只,並被列為易危物種(Wang 1998,Bao 2010年)。在內蒙古,其數量和範圍被認為正在增加。 [3] 
在阿富汗,自2006年以來,通過相機陷阱調查,在巴達赫尚省的瓦坎地區和巴米揚省的亞考朗地區的北部高原,猞猁的存在已被證實。在亞美尼亞,猞猁被認為是一種常見物種,特別是在一些地區,保護區,但種羣趨勢未知。在阿塞拜疆,塔利什山脈、贊格祖爾山脊和大高加索山麓以及明格恰烏爾水庫周圍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的猞猁種羣數量被認為是穩定的。在不丹,猞猁被認為出現在Jigme Dorji國家公園和Sakteng野生動物保護區,但沒有具體證據(Wangchuck等,2004年)。猞猁在伊朗被認為是易危物種(Moqanaki等人,2010年)。在伊拉克,除了2006年在達爾班迪坎(Darbandikhan)目擊到猞猁以及2011年在巴爾贊(Barzan) 地區首次確認的歐亞猞猁記錄外,沒有任何觀測結果 (Barzani 2013年)。 吉爾吉斯斯坦的物種數量被認為穩定,但不是很高,被列為近危(Sludsky 1978年)。據認為,猞猁在尼泊爾的數量正在減少,並被列為易危物種(Jnawali et al. 2011年),但沒有確鑿的證據。其存在的唯一跡象來自胡姆拉的西北地區,1996年來自安納普爾納保護區的Dhorpatan狩獵保護區和上穆斯坦德地區(Fox 1985年)。2011年還繪製了猞猁在Rara國家公園和Shey-Phoksundo國家公園的分佈圖。儘管猞猁被列為最不受關注的物種,但它在巴基斯坦的數量可能正在減少,並且無法保證其長期生存(Sheikh和Molur2004年)。2003年,巴基斯坦北部的猞猁數量估計為80-120只,永久居住的區域全國面積約為25,252平方千米(Sheikh和Molur 2004年)。在塔吉克斯坦,猞猁被認為是稀有的,主要分佈在該國南部的達爾瓦茲山脈、帕米爾山脈的最西部、貢達山谷和瓦罕山谷。在烏茲別克斯坦,猞猁被認為是脆弱的,並且被認為正在減少,但在吉薩爾自然保護區似乎穩定,2013年估計數量為130只。 [3] 

猞猁主要威脅

中國的野生種羣數量在減少。猞猁皮是傳統的重要毛皮資源和出口種類之一,這成為猞猁的致危因素。20世紀70年代以前,獵民可以任意捕殺,僅在青藏高原每年獵捕的猞猁就達千隻以上;1971-1981在黑龍江省捕捉了801只,平均每年80只。自1980年始,雖已劃為國家Ⅱ級保護動物,但偷獵現象仍時有發生,且當地的土畜產品收購部門甚至仍然收購非法捕得的猞猁毛皮;在西藏等省區的農貿市場上也作自由買賣。20世紀80年代起中國參加《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之後,出口量逐漸開始有所控制。一度出口額度控制在1000張左右,這還是出於原有庫存尚有一定量的考慮。當時,一般裘皮商店幾乎都可以看到不少猞猁皮張和製成品。之後,隨着庫存的減少,特別是其野生種羣的減少,出口的嚴格控制,實際出口量明顯下降。據吉林省屬下有關林業局於1986、1987年冬季在露水河、東方紅、紅石、興隆和長白山等地區的實地調查,累計調查面積3330公頃,僅遇見7只,密度平均為2只/1000公頃,且在紅石和興隆地區均未發現任何足跡。數量如此稀少的直接原因是人類活動的影響,包括人為濫殺及森林的大面積開發導致生境破壞,以及作為猞猁的食物來源匱缺所致。 [1] 

猞猁相關文化

猞猁數量的減少還得歸因於人類。在中世紀以後的一段黑暗年代裏,猞猁被當作害獸被歐洲的人類廣泛捕殺。那時候除了認為它們威脅家畜,還被人們臆想為魔鬼的象徵。因為它們耳朵上的那撮叢毛,無知的宗教信徒認為猞猁是“撒旦”的象徵,於是陷阱、下毒等方法都派上了用場。這些膽小的動物為了躲避人類的莫名清剿,而不斷躲藏到更高的山和更深的密林中,到了19世紀,猞猁已經在歐洲許多國家被徹底趕盡殺絕。直到20世紀70年代,人們才開始意識到應該恢復這個物種的種羣。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