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修煉

(漢語詞語)

鎖定
修煉,漢語詞彙。拼音:xiū liàn
另有人用“修練”。“練”字本義為把生絲煮熟,亦指把麻或織品煮得柔而潔白,有加工、精練、練習之意,但通常無“煉”字高温加熱使物質變化之意。
中文名
修煉
拼    音
xiū liàn
近義詞
修齊 修治 自修 修行 [3] 
反義詞
墮落 [3] 
別    名
修練
含    義
一般指修心煉身

修煉基本階段

綜觀修煉歷史,上千年前自然衍生,修煉源於對生命真理的渴望,是一種通過修正自己行為的方式,來達到提升精神或神識力量的目的。
‘修煉’ 【中庸章句】 第一章:‘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易經繫辭傳】(上)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綜論) 陽:天、日、男、清、動、長、大、凸、明、外、善…。 陰:地、月、女、濁、靜、短、小、凹、暗、內、惡…。 ‘子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則善惡亦是道,善惡源於人心當中。又‘中庸雲:修道之謂教’。是故‘修煉’為‘修心’矣。 [2] 

修煉著作記載

以孔子為首的儒家繼承和發揚堯舜禹湯文武之道,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入世之法。其門徒曾子所著的《大學》,子思所著的《中庸》,闡述儒家的養生修身心法。曾子謂:“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子思稱:“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曾子的“止於至善”和子思的“致中和”都是要求調適性情,使之處於中和、至善之地,有益於心身的健康。又如孟子所説的:“人有雞犬放,而知求之,有放其心而不知求”。儒家養生之道要懂得“收放心”,“養吾浩然之氣”。修煉是古人希望長生久視,通過對生命理解和平常對自己身體的觀察,總結出的修煉方法。
“無為”實是無不為,指存無為之心,而行有為之法 (或存有為之心,而行無為之法),即存無守有:“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
現在有很多的網站也都在傳播《道德經》等著作,如中國網《道德經》全文[2]、龍騰辟穀論壇道德經 第十五章

修煉修行介紹

代表性體系有:儒教、道教,佛教,伊斯蘭及蘇非派,基督教,印度瑜伽等。

修煉儒教修煉

經典:《大學》、《中庸》、《孟子》、《十三經注》、《正蒙》、《儒藏》、出土儒家簡帛
儒家功法以心性修養為主要對象,其全體大用,均以心性為本。下手在此,了手補在此。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為頭腦,道家以“煉心煉性 ”為工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大學》提“正心誠意”,《中庸》提“率性儘性”,孟子除提 “存心養性”外,又提“盡心”。然此數者,以單提“存心養性”四字較為淺明,最切易入
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為盡心之本,養性為儘性之本。《中庸》除開宗明義標提“天命之謂之性,率性之謂道”外,其言以至誠儘性時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儘性工夫,擴而充之,即可與天地參。這全是一套最簡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
存心養性,不但為盡心儘性之本,且亦為煉心煉性與明心見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不養之何以得見?且也,明之之後,猶須存之;見之之後,猶須養之,久而彌光。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為方便説教也。舉心即性見,舉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與命與心與性與理與道,要皆是一體。亦可以説,皆統於道。分於道而具異名,名異而體同也。“又云:“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 不可得而聞。”蓋只能默而識之,契而會之也。
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務者,外求其道於天下萬事萬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於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故求其道於吾心,自可普萬事而無或遺。孔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足以為道。”《經》曰:“道在爾躬。”“道在爾心。”豈遠乎哉?餘故常謂:“道外無心,心外無道。”用佛家語意説則“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當體即得。是故與其倡“心即理”、“性即理”,遠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備該萬理,萬理皆歸一道。自伏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軻止,聖聖相傳,皆言道而不言理,傳道而不傳理。所以然者,以舉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舉理字,以立理學,除標新立異別開路徑而外,豈有他哉?韓愈力倡道統之説,宋儒意欲創“理統”以繼“道統”,井求之於禪釋;且後分裂道術,各執一端,而有程朱陸王之千古公案,紛爭不息,延及各家門人,亦復互相攻訐,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事,一經各立門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辯而理愈紛,理愈爭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謂“無事生事”、“無爭生爭”者也。
夫道,寂然無物、無形、無名、無體、無象,遠存於先天之上,近存於一心之內,廣被萬物而無或遺,中應萬事而無不當。故天下萬變萬化,要皆備於吾心,一心不動,肆應咸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於吾心也。舉心,則性自在其中矣;舉性,則道自在其中矣;舉道,則天地萬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孺家之道統聖脈,一是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
或問:“心性存養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靜而已矣。心之體本靜,性體亦然。感於物而動,緣於欲而動,動則失其本,而違於道矣。道不可須臾離,故心不可須臾動。天地萬物,生於靜而長於靜,失於動而亡於動。餘故曰:‘靜罔不吉,動罔不兇。’此古哲之所以謂‘一動不如一靜’也。《大易》所謂‘寂然不動’者,所以存其本心,養其性體也。
茲為世人修聖人之道與成聖人之道之方便起見,特再將歷代聖哲所述聖人修養之聖脈心法,無論其言道、言德、言學、言理,凡可應用於靜坐中,以之為內修工夫煉養者,擇要簡述之,並明其條理體系,用為儒家中人修養內聖工夫之,準繩與典則。並免徒讓道佛二家聖哲專美於前也!故就散見於往古經籍中之聖言聖法,歸納之共為十二條目,以為儒家中人修持“超凡入聖”工夫之心法。且此十二條目,不必一一全修,擇其性之所近者,任修一條或二、三條,均可幾於聖地。亦非謂除所舉條目外,便無修持之法,惟大體説來,此即為內聖修養之最重要綱目。至其靜坐中之訣法,亦當儘量擇要簡為指出,以供學者之所取法焉!
  1. 守中法要
  2. 守一法要
  3. 守仁法要
  4. 存誠法要
  5. 養氣法要
  6. 格物法要
  7. 修止法要
  8. 修靜法要
  9. 修定法要
  10. 修觀法要
  11. 修息法要
  12. 至命法要 [1] 

修煉佛教

經典:金剛經、心經、華嚴經、涅盤經無量壽經、佛説阿彌陀經、《大正藏》等。基本要理在於:戒,定,慧。戒,藉助對世俗物的外在放棄,最終內在放棄對它的慾望。定,心念絕對止息。慧,完全證悟真理。
1、《金剛經》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生無所住心。何以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宇宙中各種現象事物皆由各種條件組合而成,一切的相都是暫時的組合,不是永久不變,所以叫無常。我們的享受、慾望、作為、看、聽、聞、嘗、觸、感覺的現象是造作的。所經歷的一切生死、善惡、苦樂體驗都只不過是影子的體驗。如此體驗的一切都是虛假的。研讀經典,通過把心和整個人格專注於迄今心智所領悟的真理來轉化之。
3、 淨土宗:唸佛法門。佛雲:“若人但念彌陀佛,是名無上深妙禪。”天台雲:“四種三昧,同名唸佛;唸佛三昧,三昧中王。”雲棲雲:“一句阿彌陀佛,該羅八教,圓攝五宗。”唸佛法門,以念止念,至於無念,即妄想離,而佛智現。即通過不斷地念記佛的實相、觀佛像、唸佛名等,達到對現象界的忘記,對真理(佛)的記得。

修煉伊斯蘭教

伊斯蘭徽章
經典:《古蘭經》《伊姆-埃- 科希諾姆》《蘇菲學説概論》《蘇菲派經注》《脱離迷誤》《哈菲茲詩集》,魯米的《瑪斯納維》《夏姆-埃-塔卜里茲》等。
伊斯蘭教要求信徒們履行一定的儀式,即伊斯蘭教“五功。”它們是:(1)念功:(2)拜功(3)課功(4)齋功(5)朝功蘇非派主要是追求活潑地認識至高的主。對蘇菲派來説:“真主是支撐住所有現象的那獨一真實生命”。他是所有的一切,除了他再沒有任何其他事物。
蘇非派的修行方式分為肉體的和精神的兩種。肉體的修行指節食、苦行、禁慾等。精神的修煉一般分為3個階段:教乘、道乘和真乘,即在履行法定功課的基礎上,通過長期的內心沉思冥想,淨化靈魂,達到“無我”精神狀態,與真主合一。
具體修行階段:1.懺悔;2.禁慾;3.捨棄;4.清貧;5.忍耐;6.信神;7.知足8.平靜;9.冥思;10.確信。
該派常唸誦“迪克爾”,內容包括“清真言”“作證詞”《古蘭經》文及讚頌安拉、先知的詩文等,旨有“打開心靈之門,獲得真主的光明”。唸誦“迪克爾”形式可分高念低念和默唸。有的教團將音樂、舞蹈、詩歌引入念“迪克爾”儀式,並伴以各種動作,以增強唸誦者的宗教感情。據傳,該派最早使用贊珠(即蘇卜哈)。蘇非神秘主義者強調對真主聖名的虔誠禱告和反覆吟誦,達到全心全意集中注意於真主。

修煉基督修行

十字架
經典:《聖經》。《七寶樓台》,《全德之路》,《登上嘉爾默羅山》 ,《心靈的黑夜》,《愛情的烈焰》,《未知之雲》等。
基督教的精髓即:信、望、愛。信――相信獨一之上帝;相信耶穌基督之救贖與真道。望――盼望今生與來生之真福。愛人類。
核心是愛。“要盡心儘性盡意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第一的,也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生前信仰基督者,得靠基督進入永生。

修煉亞斯德教

拜火教徽章
經典:《阿維斯陀》,《達薩提爾》。
瑣羅亞斯德教在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最有影響的宗教,是古波斯帝國的國教。經典主要是《阿維斯陀》,通稱《波斯古經》。教義:阿乎若·瑪茲達(Ahura Mazda)是瑣羅亞斯德教的最高神,又名歐馬茲特(Ormuzd)。阿乎若·瑪茲達在善惡二元論中是代表光明的善神,與代表黑暗的惡神阿里曼(Ahriman)進行長期的戰鬥,最後獲得勝利。數千年前,瑣羅亞斯德以三個基本訓誡的形式給世人留下真理的精華——善念,善言,善行。把這些善念、善言、善行訓誡付諸實踐,看似容易做起難。
“善思”是指要篤信和崇敬阿胡拉馬茲達,不允許妄自尊大,不可褻瀆神明,不得心懷邪念。
“善言”是指要歌頌和讚美神主阿胡拉馬茲達,嚴守口戒,不得撒謊、行騙、爭吵、漫罵,不可妄行污衊和誹謗。
“善行”是指要虔敬諸神,嚴守教規,不犯戒律,勤事耕作,力行樂善好施、扶弱濟貧。
日常修行——祈禱:
1、時辰:將一天分為五個時辰,分由五位神祇保護。每一時辰都須祈禱,一日共五次,稱之為“班達吉”(意為“服侍”)。此為必盡之兩大基本義務之一早期的祈禱辭可能取自《迦他》或者用迦他語寫成的“真言”“咒語”之類。自瑣羅亞斯德死後,祭司創作了一本專門用於每月祈禱的經書,稱為《七章書》
2、信經:早期教徒還以“信經”形式表達基本信仰和宗教義務。《信經》共九節,迦他語寫成,當信徒入教時,都要作為誓詞整段唸誦。每天祈禱也要念誦。

修煉瑜伽修行

印度教徽章
經典:《薄伽梵歌》,《奧義書》,《瑜伽經
正統的印度瑜伽包括哈達瑜伽、勝王瑜伽、呼吸控制瑜伽、禪那瑜伽、羯磨瑜伽、巴克提瑜伽六大體系。

修煉哈達瑜伽

(Hatha Yoga)——苦行和身體苦修;

修煉勝王瑜伽

(Raja Yuga)——通過抵制所有的慾望,在心理上達到自我剋制;

修煉呼吸控制瑜伽

(Pranayama)——它是肯定型的體系,包括喚醒空達里尼(Kundalini),和次第上升的靜心練習。空達里尼(kundalini)是高級身體裏的一種潛在能力。被喚醒時,它穿透六個氣輪或功能中心並且啓動它們。離開導師,空達里尼的喚醒不能把一個人在道路上帶很遠;這種不加鑑別或過早的喚醒充滿了自欺和誤用能力的危險。通過肯定型瑜伽體系的呼吸練習階段(Pranayama)而可能獲得的最高成就,是第五層面的客觀型覺照或者説半覺照。
這前三種瑜伽體系的共同特點是,它們都強調身體(或者説意識的載體)的淨化與準備,而不是直接涉及意識本身的前進。瑜伽的作用類似於外科醫生的作用——切除影響身體內部器官的功能的病疾。
被喚醒的空達里尼本身不能把任何人帶到第七個層面。若是在一個大瑜伽師的指導下被喚醒與引領,它能給予很多罕見的體驗,這些體驗既有優勢又有劣勢。重要的是被喚醒的空達里尼僅僅在一定程度上有幫助,之後它則不能保證進一步的前進。它離不開對至師恩典的需要。

修煉禪那瑜伽

知識之道,可以是對思辨哲學的追求,要麼通過獨立思考,要麼通過對現存哲學思想體系的研究。也可以通過把心和整個人格專注於迄今心智所領悟的真理來轉化之。這種對靈性實在的深度禪思旨在吸收其內在意義,使其脱離心智玩偶的範疇,成為浸潤並逐漸轉化求道者的最深內核的動力。最終從無知中解脱出來,達到神聖知識,與梵合一。

修煉羯磨瑜伽

行動之道,一般可包括一生為人類服務,通過社會、政治或物質項目,致力於改善人類福利。在這種服務中,驅動因素一般是某種責任感,但它常常被權力、聲名或其它個人利益的慾望所腐蝕。不管怎樣,行動之道會帶來諸多快樂和諸多悲哀,許多歡欣和許多幻滅。它往往對靈魂製造進一步的束縛,還因工作者對具體結果的期待而充滿騷動不安。它更經常造成自我的擴張而非削減。另一方面,將同一個行動之道內在化,會使它變得純潔,安全和自發。在這種情況下,求道者可以仍然致力於人道工作,但該工作卻不再與個人野心糾葛。這種服務不是對某種責任感的機械反應,而是自發愛的自動錶現。通過它,人逐漸地變得更純潔,並擺脱很多侷限。隨着對行動結果的完全超然,他獲得存在之和諧。在內在認識的啓悟下,行動的生活有助於消除我心並加快達到真理意識的步伐。

修煉巴克提瑜伽

巴克提瑜伽的要義在於忘記宇宙和念記超靈,放棄低級意識和進入高級意識。對宇宙的忘記和不體驗取決於對超靈的念記。根據對超靈的想念,心忘記宇宙。它越想念超靈,就越忘記宇宙。最忘記宇宙,最想念超靈時,它便達到超靈狀態。
修行須持續不斷地想神。通過連續默想阿瓦塔或至師的形象,或口唸神名,崇拜者不用任何儀式之媒介,就能達到對神的專注。崇拜的藝術應該發自於內心。應該牢記,發自內心的崇拜首先需要極大的努力。不可能是心想事成。如果一個人決定實修真正的巴克提,他必須付出艱苦的努力,才能獲得心的專注,因為相反的念頭很有可能干擾他的心。因為普通人的心境不願意長時間地保持不變,所以不斷地努力激發奉愛是很關鍵的。相對而言,巴克提瑜伽涉及自忘,可以被每一個人所實修,其道路愉快容易而安全,因為它始終處在大師的悉心關照之下。
在I高級巴克提:一定程度的愛——外在讚美神(shariat)
在II更高級巴克提:更大程度的愛——內在讚美神(tariqat)
分離 —— 渴望與神結合(marefat)
在III最高級巴克提:結合(Wasla)——與神合一(Haqiqat)

修煉三個階段

內在的直覺、靈感和確信
在這個展現知識的第一階段,有一種對靈性現實的更深確信,這是世俗人不可能通過正常認識所達到的。然而,即使這種確信也不是不可動搖的。它僅僅賦予輕微與搖移的神聖知識程度。行者才剛剛開始靈性旅程,還必須面臨很多考驗。在第一個階段,求道者逐漸脱離與物質行動領域的糾葛,並向能量領域上升。
在能量領域,個體接受神聖輻射的能力增加,這給予他一種更大的靈性能力感,更大的知識程度和更深的成就感,雖然這些仍然是間歇的和片斷的。
真正的覺照
神聖知識展現等同於真正的覺照(illumination),求道者獲得對過去、和將來的知識。他已牢牢確立於神聖道路,不復有“墮落”或失去真正覺照的任何危險。考驗依然很多,但他懷着深信、自信和決心來面臨它們。
求道者所體驗的自由,喜悦和覺照大幅度增加,因為心直接與超越的神聖意識交流。在這個更高領域所體驗的喜悦,勝過在物質或能量領域可能體驗的一切快樂。流自上帝的光明、能力、智慧和喜悦源源不斷地輻射而出,對這些輻射的直接注入絕對不再有抵制。個體的幸福是不可言喻的,其視見無遮蔽,能力無抑制,平靜無干擾,認識毫無削弱。他具足無缺,不斷地看見神的真相。在此階段,行者看見神是獨一實在,但他可能會專注於這個萬景之景,也可能會跨越最後的鴻溝,與神合一。
人神合一
在靈性旅程的最後及第三階段,即哈吉卡特(Haqiqat),人與作為無限真理的神合一。這種證悟是自給自足的。人的意識完全與有意識上帝的無限真理合一。個體化的靈魂已經徹底地超越了心,與神性成為一體,從而證悟到自己是無限愛、無限和平、無限喜悦、無限能力和無限知識的源頭。在成道狀態內,神被認識並體驗的實在。

修煉指南總結

世俗人把引向真理的不同途徑看作差異巨大,或者甚至相互對抗;造成這種看法的個人因素在行道中被逐漸地超越。最終,不同的道路相匯合,其互依性被揭示給求道者。他看到每一條道路都是其它道路的補充。
巴克提或者説通過感受,成為真理的表現。知識之道通過認識,成為對同一個真理的吸收。行動之道被視作受同一個真理所驅使的意志的結果。
在世俗階段,人因性格和環境的具體限制,更為某一條而非其它道路所吸引。隨着求道者逐步掙脱腦與心的具體限制,這些道路在道途中相互融合。即便是瑜伽士強加給自身的枯燥苦行,也會隨個體行內在道路時體驗神愛而開花。
遵循上述任何一條道路,都有可能失去個體心,低級我,又保留着完整的意識。然而只有通過內在道路達到頂點時這才成為事實。
失去有限我的最容易和最安全的道路,是通過徹底臣服有意識地與真理合一的至師或神人(阿瓦塔)。個體的過去,將來淹沒於他們那裏;在絕對臣服大師期間,個體不再受那些行動——好的和壞的——所束縛。這種徹底的臣服本身就是徹底的自由。
不同的修行道路,比如道教、佛教、伊斯蘭教及蘇非、基督教、印度各大瑜伽體系,都提到造物主或道。造物界是一切的生物,包括人類,所面對的最大奧秘。除非且直到人有意識地與造物主合一併證悟自己與神為一,否則奧秘就不能被揭開或完成;神乃是造物主和造物界合一,在其無限存在中同時包含並超越了二者。
總括來説,修行或證悟神的本然真相,要求徹底放棄分別“我”的虛假個體性。一切的分別和二元感都僅僅是幻相,它由自我生活的業相(印象)所維繫,並表現為淫慾、仇恨和貪婪。通過無私的愛和服務之純潔生活,以及神或至師的恩典,就有可能擯棄這些侷限性的業相。通過超越虛幻的分別性面紗,個體化的靈魂得以知道它與神——獨一實在——為一。成道——它在第一個旅行的最後階段的終點和在徹底超越了心領域的第七意識層面所達到——是一切生命的目的。它是整個宇宙產生的原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