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陰一陽之謂道

(易學術語)

鎖定
一陰一陽之謂道,易學術語,出自《易傳・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 
自漢代以來,古代易學家和哲學家對這一命題有不同的解釋。西漢京房以“二氣相感而成體”、“不可執一為定象” 解釋 “一陰一陽之謂道”。唐楊士勳《 梁傳疏》引王弼對這一命題的解釋:“一陰一陽者,或謂之陰,或謂之陽,不可定名也。”
中文名
一陰一陽之謂道
拼    音
yì yīn yí yáng zhī weì dào
定    義
中國易學表述矛盾法則的命題
出    處
《周易·繫辭上》

一陰一陽之謂道定義概述

循環不已乃道也,問一陰一陽之謂道,便是太極否,曰陰陽只是陰陽,一乃是太極,陰陽只是一氣,陰氣流行即為陽。 [2] 
天一坎數,由一生二,陰陽合德,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子一醜二,於天象為日月。 [1] 
中國易學表述矛盾法則的命題。認為事物都有陰陽兩個方面、兩種力量,相反相成,相互推移,不可偏廢,構成事物的本性及其運動的法則。無論自然、人事,都表現此道。
也有表示:道即為:“人道 天道 事道”。大家要順應自然,順應道。萬事萬物。一陰一陽也就是人類狹義的所定義的對錯,成敗,快慢,高低,大小,明暗……等等組成起來才為道。不可過於糾結於此。更應該承應天道,理解人道,體會事道。不是認命,更不是無為。而是要按照這個規律好好的應用。好好的為社會造福。為人類服務。

一陰一陽之謂道出處

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佔,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夫《易》廣矣大矣。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近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闢,是以廣生焉。廣大配天地。變通配四時,陰陽之義配日月,易簡之善配至德。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聖人所以崇德而廣業也。知崇禮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義之門。”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

一陰一陽之謂道譯文

其語義為:一陰一陽就是“太極生兩儀再生四象,繼之生八卦至六十四卦乃至成之與天高”的道路,始終以“一陰一陽”繼續壘生並繼承“生爻”的過程叫做“善”,使“一陰一陽”繼續壘生至天高而成就萬物的秉性叫做“道性”。這是孔子體悟“道”的心得,此語來自“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從下往上數,第一層是太極,第二層是一陰一陽(稱作兩儀),第三層是第二層所生之一陰一陽即四象,第四層是第三層所生之八卦……每層都是一陽生出一陰一陽且一陰也是生出一陰一陽,這就是陰陽變化的道路,故稱一陰一陽之謂道如此繼續永無止境的生下去可與天齊,故稱成之者性也,這裏的“性”指的是“道性”;而每一層的生化過程都是一陰一陽的生化,至簡至易而且每一層的生化都是繼承了前一層的生化規律並予以延續,故稱繼之者善也。世間萬事萬物的生長變化都是從細微到顯著以至於質變,所以老子説:“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用數字表示就是楊輝三角形,是數學中(a+b)的n次冪的展開式係數。此圖還説明一件事,“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這句話不但涵蓋了“既對立又統一”的思想,而且涵蓋了“對立雙方都體現了整體的信息”的內容,用老子的話説就是“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新浪非常道人解)

一陰一陽之謂道命題歷史

自漢代以來,中國易學家和哲學家對這一命題有不同的解釋。
西漢京房以“二氣相感而成體”、“不可執一為定象” 解釋 “一陰一陽之謂道”。唐楊士勳《梁傳疏》引王弼對這一命題的解釋:“一陰一陽者,或謂之陰,或謂之陽,不可定名也。”
韓康伯認為“道”是“無之稱”,其無形體,而有功用。他説:“陰陽雖殊無一以待之。在陰為無陰,陰以之生;在陽為無陽,陽以之成,故曰一陰一陽也。”他反對以實有來説明陰、陽與道。
宋代程頤以“所以陰陽者”解釋“道”,以陰陽為“氣”;朱熹則説:“陰陽迭運者,氣也。其理則所謂道。”唯物主義者張載以氣化過程解釋道,認為氣兼有陰陽兩方面,稱為“兼體而無累”,氣在變化過程中總有清濁、動靜、屈伸兩個方面而不偏廢,天地萬物都如此。
王夫之繼承張載的學説,認為道是陰陽二氣的統一體及其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對立統一觀點解釋一陰一陽;認為任何對立的事物(包括卦象)既相反又相通,既相分又相結合。“一一雲者,相合以成主持而分劑之謂也”;指出只見“一致”(統一)為“庸人”,只見“兩行”(對立)為“妄人”,將古代的辯證法思想推向新的水平。
張載和王夫之都認為事物在發展中,陰陽對立終將“和而解”,未能認識到對立面鬥爭的絕對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