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心與性

鎖定
佛教裏,心性的別名很多,如‘本來面目’,‘如來藏’、‘法身’、‘實相’、‘自性’、‘真如’、‘本體’、‘真心’、‘般若’、‘禪’等等。這無非是用種種方法要吾人認識自己。迷悟雖有差,本性則無異。如黃金是一,但可制耳環、戒指、手鐲等各種不同之金器,故金器雖異,實一黃金耳。明乎此,心與性名雖不同,實則皆吾人之本體也。
中文名
心與性
類    型
禪語

目錄

心與性故事

心與性 心與性
有一學僧至南陽慧忠國師處參學,請示道:
‘禪-是心的別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減的真如實性,禪宗祖師們將此“心”易名為“性”,請問禪師,心與性之差別如何?’
慧忠毫不隱藏的回答道:‘迷時則有差別,悟時則無差別。’
學僧又再進一步的問道:‘經上説:佛性是常,心是無常,為什麼你會説無差別呢?’
慧忠國師耐煩的舉喻説明道:‘你只依語而不依義,譬如寒時結水成冰,暖時融冰成水;迷時結性成心,悟時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別。’
學僧終於契會於心。

心與性出處

《禪語禪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