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邢侗

鎖定
邢侗(1551年—1612年),字子願,號知吾,自號啖面生、方山道民,晚號來禽濟源山主、世尊稱來禽夫子。 [2] 
臨邑(山東德州)人,明代書法家、畫家,代表作品有《餞汪元啓詩》等。 [4] 
中文名
邢侗
別    名
字子願,號知吾,方山道民
國    籍
明朝
民    族
漢人
籍    貫
山東德州
出生日期
1551年
逝世日期
1612年
職    業
官員、書畫家
主要成就
詩歌、書畫
出生地
臨邑縣臨邑鎮柳行村

邢侗藝術門類

邢侗的藝術門類主要是書畫。

邢侗生平經歷

邢侗於公元1551年生,公元1612年逝世,明嘉靖三十年生於臨邑縣萬柳村(今邢侗街道辦事處邢柳行村)一個書香門第。邢侗資秉聰慧,七歲能作擘窠大書,劍拔弩張,氣勢生動;
十三歲作雅宜(王寵)楷書;家多藏書,十四歲能讀所藏。鄒督學安福至濟南,見邢侗楷書道:“此兒書法有前輩風,是天下才也!”召至濟南濼源書院讀書,傳為齊中美談。
十八歲考取拔貢,隆慶四年(1570)應詔進京,盡友天下士,學日益博,考中京闈舉人。
明神宗萬曆二年(1574),時年二十四歲的邢侗考中進士,為三甲第一百八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
1575年,任南宮知縣。
萬曆十一年(1583)按三吳(今蘇州、常州、湖州一帶)。
1584年升湖廣參議。
1586年,升任陝西太僕寺少卿。同年5月辭官歸鄉,築來禽館等二十六景名“爍園”,身於其中,攻讀習書26年。邢侗家資鉅萬,在古犁匠修建“來禽館”,減產奉客,以致家道中落。擅詩文,書畫尤為精妙,時有“北邢南董”之稱,又有邢、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之譽。

邢侗學書經歷

邢侗學書過程,蓋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中期和晚期。

邢侗早期

從七歲能作擘窠書到萬曆二年二十四歲考取了進士,即楷書到行草書初期。在科舉時代,開始不在“館閣體”上下一點工夫,是不能想象的,從其初學沈度就是説明了。不過,邢侗天資是很高的,僅到十三歲就熟練掌握了王雅宜楷法,以至驚動了鄒督學。同時接觸趙孟頫行草書。不過,邢侗學三人書,是看到他們的優點,同時又看到他們的缺點。這從他的題跋中可以看出。如《題王雅宜墨跡》説:“王履吉書,元自獻之出,疏拓秀媚,亭亭天拔......若無論世代,真可登子昂上估矣。”認為王寵尚有發展餘地,惜未臻化境而亡。在《古今名人書法譯》一文中説:“趙文敏一代清士,正行工力,極盡無加。草書唯帶偏俗,若增朗朗超箸,便是羲獻入林。”恐開頭都被他們的優點所吸引,至深入掌握其法後,才發現他們的不足,這些跋語,或是後來補寫的吧。接着應詔進京,廣交天下士,眼界寬了,考取京闈舉人;又四年賜同進士出身;又翌年知南宮。生活結構變了,是他在書法上往第二時期過度的預備階段。時年二十四歲。

邢侗中期

自南宮任至萬曆三十年邢父辭世,時年五十二歲。這個時期正當壯年。歷南宮任、擢御史、巡河東、按三吳、督兩廣、得《十七帖》、《澄清堂帖》、升太僕、辭官歸裏、營"泲園",刻《來禽館帖》、臨二王、工章草。這些事,都是在這個時期完成的。在他的書法活動中,這個時期時間最長,成就最大,傳世作品最多,社會影響最大的時期。這個時期,他為了完善其書道體系,他以鍾索、二王為主,復遍師虞、褚、米、禿,旁及真草隸篆,無不探索,以豐富自己。而以臨大王為主。他意識到必須對章草用工夫。在他的《題出師頌》可以看出:“章法餘自曉為之,但無百日功耳。明春欲移居西齋,下一勇猛志,當令柳葉畫墨也。”後世評為“晚精章草”,良有以也。最得意還在臨王;他臨王與他家不同,他儘量忠於原作,在精化、淨化王書上有貢獻。在師承二王上取很大成功,得到專家的認可。明史高先評道:先生“書法諸體......而會心慊意,尤在晉王,的是右軍後身,居然有龍跳虎卧之致。試取臨池妙墨錯雜諸名帖中,不辨誰古。”東萊劉重慶認為:“先生......書追鐘王,一波不苟作,前有逸少,今或犁邱。”張忻在題邢臨右軍《霜寒帖》雲:先生“以技盡之年,神化縱橫,直與山陰分座。” 在這個時期,邢侗臨池之外,最大的貢獻,是刻了《來禽館帖》,刻歷代明公法書,以大王為主。邢侗知道,要想弘揚王書,必須對傳世的王書,進行去偽存真、去粗取精,作了大量工作。如在《淳化閣右軍書評》、《淳化閣帖跋語》等文中,進行過十分細緻的鑑別和評價,對王著的偽作,一一指出,這些集錄和評鑑,至今仍不失為研究王書的參考資料。在這個基礎上,邢侗親自遴選鐫刻了《來禽館帖》,又是請刻帖名手蘇州吳應祈父子精心刻制,因成為傳世著名的叢帖之一。該帖共收八個分帖。計有《唐人雙鈎十七帖》、《澄清堂帖》、《黃庭經》、《蘭亭序》三種(定武本、褚遂良本和趙孟頫臨本)、《出師頌》、《西園雅集圖記》。其中尤以《十七帖》和《澄清堂帖》最為世重,影響也最大。邢侗按吳時得吳廷藏硬黃《十七貼》墨本(清王澍《論書剩語》中説“唐摹墨跡,萬曆間藏邢子願家”;王玉池推測邢侗鈎摹帶回)。萬曆二十年(1592)刻石來禽館。有明一代最早以硬黃墨本上石的就是此刻。故邢侗説:“吾家《十七貼》,竟樹寰中赤貼,”他又跋説:“唐摹七貼,虛和閒適,若挹右軍指腕,而對右軍眉宇也。摹石出自餘懸椎,絲髮惟愜。蓋近臨晉人書,多圜熟傷肥,而此獨骨肉勻亭,時露鋒穎,驊騮足下起一點輕塵,不似四蹄雷雹,黃埃撲人也”。王澍在看過百餘本《十七貼》之後,認為《來禽館》本為天下《十七貼》第一。在傳世《十七貼》版本中威信很高。《澄清堂貼》邢刻是選刻。凡被米芾黃伯思指為偽貼者,皆不選,摹刻也精。邢跋説:“銷峭環桀,寓於綿密之內,諸王氏拓刻,盡在下風。”總之,邢侗精心刻了《來禽館貼》,對純化和精化王書,作出了貢獻。

邢侗晚期

萬曆三十一年到萬曆四十年。這一時在書法上是他擺脱前人影響、形成個人面貌、揮灑自如時期。這一時期代表作,除前面提到了其門人張忻上石的臨右軍《霜寒貼》外,再即萬曆三十七年(1609)為其恩師撰文並以行書書丹的《東阿尊師於文定公碑》,可謂傑作。任玥跋説:“字字珠玉,清逸絕不可及,先生書法,斯為至矣!”再就是年六十書蠅頭小楷《西園雅集圖記》。萬曆三十三年前後,他與友人河北高縣趙夢白書札四十餘紙,亦晚筆傑作,墨跡今存長春博物館
邢侗晚年,其門人和鄉里有識者都刻其手跡,為區別於邢侗《來禽館貼》,都名之為《來禽館真跡》。其妹慈靜刻《芝蘭室來禽館真跡》木板,今與《來禽館貼》原石,全存“邢侗紀念館”。門人張忻也刻有《來禽館真跡》,石不知今存否。更值得一提的是鄉人、兵部王洽瑞露館刻之《來禽館真跡》特精。刻凡三易(刻了不滿意,磨去再刻)刻手為蘇州吳士端,六年時間始告成。崇禎二年,王洽被誣入獄,三年(1630),瘐死獄中,距此刻竣工十二年,家景敗落,其後人以“朱提十流質石於臨邑東關質庫當鋪)中,邢侗子婿樂陵史高先於此刻出資過半,聞知贖歸,後流為樂陵潘氏藏,今存樂陵市文化館”。

邢侗作品集

邢侗知南宮時,即主篡了《南宮縣誌》,萬曆十六年(1588)應聘纂修了《武定州志》十五卷,四冊,約十萬言,體例完備,論述精闢,成為名志。萬曆十九年(1591),應臨邑知縣劉承忠聘,創修了《臨邑縣誌》十六卷,四萬字。其散著如“擬古十篇”,補史佚之文,未免過於深奧,“似比古人還古”。更有些通俗佳作,如《與季弟論文》、《半舫齋記》等。結為《來禽館集》二十九卷。至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抄入《四庫全書》。邢侗著有《書札卷》、《來禽館集》等。有《石莒蒲圖》扇面,現存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收藏墨跡刻作《來禽館帖

邢侗論書冊

邢侗書作
邢侗書作(2張)
邢侗行書,紙本墨跡。前7幅凡21行,每行字數不一,共2000字。後7幅凡19行,每行字數不一,共203字。《石渠寶笈三編》著錄。今載《故宮書畫錄》卷三。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邢侗對王羲之的書跡刻意習學,他藉着見過呂延仲所藏王羲之書跡的機會,寫下了這篇《論書》。他推崇王羲之“卓然為千古書家之冠”,並且竭盡全力地追仿。此作品中瘦硬剛健的骨架,流麗清澈的筆勢往往流露出王書的精神的氣息,用筆穩健凝練,字字的線條效果顯明,深得王羲之行書神韻。

邢侗《餞汪元啓詩》

明,邢侗書,紙本,立軸,縱142釐米,橫33.2釐米, 行書,6行,154字。
《餞汪元啓詩》釋文
款署:“濟南邢侗”。鈐“子願父”、“濟南生”。收藏印鈐“南皮張氏珍藏真跡”、“同壽藏”、“項士傑印”、“長萬氏”。
此為邢侗為餞汪元啓南行所作五言律詩三首。《餞汪元啓詩》書法圓潤秀媚,如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所評:“筆力矯健,圓而能轉。” 邢侗書法初師王寵,後上追魏晉,尤崇尚王羲之,認為王羲之“卓然為千古書家之冠”,因而極意追摹。在其存世書法作品中,臨王帖的作品所佔比例很大。此書既得王羲之秀活之體,又存王寵質樸之意。 [1] 
邢侗行書餞汪元啓詩軸 邢侗行書餞汪元啓詩軸

邢侗【邢侗草書袁生帖軸】

《臨袁生帖》,明,邢侗書,綾本,立軸,縱175.5釐米,橫25.4釐米,草書,2行,30字。
釋文:
得袁二謝書,一一為慰。袁生蹔至都。已還未及。此生至到之懷吾所也。邢侗臨。
本幅鈐“邢侗之印”、“子願氏”。收藏印鈐“石雪齋秘笈印”、“宗浩長壽”、“石雪鑑藏”、“存精寓賞”。
本幅為邢侗臨王羲之袁生帖》,筆法縱橫雄渾,飄逸峻爽,形體寬博豐茂,風格質樸。邢侗的書法受二王書法影響很深,正如周之士所言:“近代邢子願書,研精二王,筆法恆彷彿十七帖意,即其卷素所書,跡多述王帖,可謂極意臨摹者矣。” [3] 

邢侗藝術成就

邢侗詩文成就

邢侗詩則出入李、杜、王、岑,“高古典雅,每每工而拙用之”。五七言律宗唐,古風追漢魏,如《平倭歌》等,頗有“建安風骨”。於鱗之後,子願代興,堪為一代詞宗晉江友人黃克纘説:“餘時與(子願)唱和,每詩筒至,輙私念:‘此中有佳句’,如尹媫妤望見邢夫人,自痛其不如也”。子願有詩五百餘首,亦收入全集。

邢侗繪畫成就

其於繪事,“偶作意寫卷石、莎草、長松、修竹,遊戲點綴,羅羅見其清淑,大抵仿叔明、元章筆意。”不以丹青為長,不過略以自適,卻也落落大方。不過他對繪事的欣賞和理解,還是表明了他的修養品位的,在他對一些名畫的題跋中不難看出。如《題趙子昂墨竹》、《題沈石田畫》等。而其《題沈周花果》説:“畫以三筆五筆得其神者佳。雖筆筆工整、敷彩濃麗,即得其妙,神亦難至。”寫意花鳥畫到了明代,即為水墨寫意大發展時期,崇尚秀雅,強調“士氣”、“書卷氣”,屬文人畫體系。“三筆五筆得其神”,是否可以説在理論上開了“八大山人”的先河呢?邢侗一生之於詩文書畫,畫是着力少了些,但可以説少而不低。

邢侗書法成就

邢侗草書 邢侗草書
邢侗博採眾長,遍臨魏、唐、宋諸大家,其臨池之美,以鍾、索、二王為主,尤好右軍書,而得右軍神髓。他自己説:“與右軍書坐卧幾三十年,始克入化。”明周之士遊鶴堂墨藪》説:“近代邢子願書,精研二王,筆法恆彷彿《十七貼》筆意;即其卷素所書,跡多述王帖,可謂極意臨摹者矣。宋、齊而下,書法衰颯,魏晉風軌掃地者,已非旦夕之故,乃公(侗)獨裒然闢除陋習,追跡逸少,無論其精旨謂何,即其矢志,則已超人一等矣。”
邢侗行草、篆隸,各臻其妙,而以行草見長;晚年尤精章草。當時與董其昌並稱“南董北邢”,又與米萬鍾張瑞圖並稱“邢張米董”。但藝術創造力遠不足與董其昌、張瑞圖黃道周相比。邢侗的長處,即在於他臨古極肖,他的名作多是臨作。他工於諸體,尤其工草書,由於泥古未化古,缺少個性的顯彰。他對晚明末流書法的狂怪無法度十分反感,他的法古是對這些末流書法的警示,其書法史價值也在於此。傳世書跡有《臨王羲之帖》、《論書冊》、《古詩卷》、《臨晉人帖》等。除故宮博物院外,今倫敦博物館,日本、東南亞諸國皆存其書跡。

邢侗人物關係

邢侗恩師于慎行

于慎行(1545—1608),字可運,又字無垢,山東東阿人(今屬平陰東阿鎮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參加鄉試,考中舉人,主考官設“鹿鳴宴”宴請眾位舉人,于慎行以未奉父命辭謝,在當時傳為佳話。隆慶二年(1568),于慎行考中進士,因文學出眾,改庶吉士,任翰林院編修。萬曆初,任侍講官。萬曆二年,邢侗去北京參加會試,于慎行任主考官,他看了邢侗的文章後,驚歎道:“子天下才,徐淮以北固無此。”收邢侗為自己的弟子。于慎行稱自己與邢侗是“莫逆之交”。

邢侗交惡張居正

萬曆六年,張居正的父親病故,神宗下詔讓張居正“在官守制”。張居正沒有回家去處理父親喪事,只派了自己的兒子回家安葬父親。此事遭到編修吳中行趙用賢、郎艾穆等人的嚴厲批評。惹的張居正怒不可遏。神宗下詔將四人在午門廷杖六十,削職為民,永不錄用。侍講于慎行、趙士皋等人上疏解救,再一次觸怒張居正,張居正説:“你是我提拔重用的人,為何如此?”于慎行答道:“正是因為你重用,我才這樣的。”張居正更加不滿,于慎行就以身體有病辭官歸裏。在家賦閒四年,邢侗寫詩讚到:“講廷初散轉銅鳧、思繞冬青一萬株。聞到後堂時值灑,可能還憶戴崇無。”

邢侗為官清正

萬曆十年,首輔張居正病故。于慎行又重新起用。很多大臣又上疏揭露張居正種種不法之事。神宗大怒下詔刑部查抄張居正的家產。于慎行聞訊以後,連忙給負責查抄的刑部侍郎丘橓寫信,希望他手下留情,不要連累張居正無辜的老母和兒子們。顯示出于慎行大公無私,敢説真話的凜然正氣,天下很多士人稱讚于慎行仗義執言。于慎行給神宗授課,神宗稱讚道:“於先生朗朗超著,一字朕所會心,此豈咄咄偶合者。”于慎行寬容大度,做事量力而行,他從不在眾人面前爭論什麼,人先我後,老成持重。翰林院一些自視滿腹經綸的人見了于慎行以後,都自愧不如,在他的面前非常謙虛。一些翰林前輩們也私下稱他“海涵泰峙,我輩所不及。”不久,于慎行侍講官升禮部侍郎,改任吏部左侍郎,萬曆十七年升為禮部尚書。于慎行處事小心謹密,一旦認定則又膽大無比。他經常告誡邢侗説“你的文章好,萬萬不可清高自大,一定要謙虛小心。碑版志傳、要突破漢季魏初約束。”他還用大義教導邢侗説:“做臣子、必當以死諍閹宦干政,當以赤城回照蜀洛。”“若非倫常庸行,不與為徒矣”。

邢侗諫言萬曆

明萬曆十八年,神宗皇帝因為冊立東宮之事與大臣們發生矛盾,神宗因為寵愛鄭貴妃,就想立鄭貴妃生的三兒子為太子。從而發生“三王並封”事件,而大臣們堅持立長子,神宗則以皇長子庶出,身體多病為由拒絕。在大臣們多次上疏以後,神宗仍置之不理。于慎行上疏道:“聖人舉事,必須人心,人心所同,即天意所在。”“冊立臣部職掌,臣等不言,罪有所歸。幸違決大計。”神宗勃然發怒道“爾等職司典禮,要君疑上,混亂國本、亦唯逃責,各罰俸三月”將於慎行連同禮部的同僚一齊罰俸三個月。

邢侗師徒之名

于慎行與邢侗往來十分頻繁,他曾數次到臨邑來看望邢侗,他與邢侗名義上是師徒關係,而實際上是莫逆之交。邢侗的父親七十、八十、九十大壽時,于慎行都寫了祝辭,對邢如約終生行善,救濟貧苦的做法給予很高的評價。他在《奉壽封君邢邑翁先生九十長歌》裏稱讚道:“公年七十八十時,我曾兩度為祝辭,今翁算十復過九,我辭三祝翁許否?濟南古有九十人,轅生伏生席上珍。轅生為郎官不起,伏生授女口不真。翁今有官復有子。方瞳綠髮身着紫。江南辭客久停毫,惆悵山東邢柱史。片紙真同片玉看,雞林傳寶出長安。書法妙入鍾文室,騷命早陵屈宋壇。蒼梧碧竹復不少,何言玉山與瓊島。人生百歲苦多愁,如翁千齡顏更好。泲園東望是蓬瀛,清淺桑田幾無經。自是昇平多景端,珠 已現老人星。”
萬曆十九年山東舉行鄉試。不知為何泄露出執掌這次鄉試的官員名字,御史彈劾禮部失職。神宗下詔禮部官員一律罰俸,于慎行認為自己失職,要求乞休。神宗不允。于慎行連章上奏,懇求引罪辭官,神宗批准。于慎行在回家的路途中寫道“向來多遠夢,從此閉重關。不似終南路。依棲慕世間。”表達了他此番辭官歸家要真正耕讀田園,潛心著書的決心。這是于慎行第二次辭官,這次辭官他在家閒賦十五年。于慎行辭官回到谷城以後,邢侗經常去東阿看望恩師,並且與于慎行四處遊山玩水,飲酒賦詩。邢侗在《起居宗伯尊師於公》裏寫了三首五言律詩:
一、七上書移疾,三經月改弦,臣心霜露切,帝命起居駢。去任通今日,遲迴易長年。獨餘秋夕夢,常繞汶陽田
二、玉體神明護,春卿禮樂需。門人方慰藉,鄉思復須句。日鑑孤情劇,朝憐絕調無。寄言黃石侶,先佩赤靈符。
三、勸講頭堪白,金門隱星客。不隨嚴子鈎,已授伏生經。袞闕辛勤補,卷阿一再聆。八方懷舜德,薰吹及焦螟。
萬曆二十一年(1592),于慎行邀邢侗去遊虎窟洞,師徒二人在途中遇到大雨,邢侗寫了一首《暮春宗伯尊師邀遊虎窟洞偶雨》五言律詞;“幽洞何年闢,芳筵此時開。依希望虎嘯,颯還見人來。曲細廉織合,淡深鑿落催。吾師能好客。泥滑尚徘徊。”于慎行雖然是邢侗的恩師。但他的年齡只比邢侗長七歲。師徒二人年齡相仿,自然是更加拉近了師徒二人的距離,倆人名義上是師徒關係,實際上猶如莫逆之交,一切親密無間,無話不説。
在於慎行這一次辭官十年的時間裏,師徒二人來往非常密切,書信往來也是更多,邢侗又寫《再奉宗伯尊師北樓宴出魯藩名酒又法書作》:“莫問平原飲,東阿同若何。上樓開魯灑,中饌出齊鹺。帙散春雲滿,歌停堞日過。心期欣共賞,寧惜醉顏酡。” 記述了師徒二人閒步田野。飲酒賦詩、逍遙自得的快樂生活。于慎行這一次居家很久。他除了設館授徒以外,把大部分時間用到讀書著書上來。《谷山筆塵》,《讀書漫錄》《谷城山館集詩》等著作都是在這十多年裏完成的。于慎行明習典制。談古論今,無所不能。他在《谷山筆塵》裏記載的人物、兵刑、財賦、禮樂等等,都是有非常重要的史料價值。他記述的內閣大臣互相傾軋,腐敗等事都是他本人親身經歷的,都是有根有據的。
萬曆三十年,邢侗的父親邢如約去世。邢侗萬分悲痛,派弟弟去東阿找于慎行給父親寫傳,寫了一篇《上谷城座師於宗伯》衰辭切切,刮心折骨,令人簌然淚下。“孤侗連歲所遭值荼毒極矣,刳心折骨幾不能自存。而以先大夫平生,先夫人賢德,不忍無傳埽,孤抆淚以不腆之言進焉,念吾師當朝鴻鉅,百代儒宗,一語噓枯,足垂不朽……,又先大夫奉教席者且三十年,於世締足稱知己,使樽三錫, 於草茆,今則其泉下者此所用。死生肉骨,顒顒南鄉而百稽上,恩覬之,曹史者也。葬期太迫,誤以形家之言,為正諸不得改移,所於志撰萬萬不能及時。鄉人之請庶幾可期,石大而字亦大,擬與顏魯公碑同制,千言上下,撮其大略足矣。欲及三月初旬付之,佳棗侈會賓也。遣弟代陳送之,血淚孤侗則於襄事後抵谷城,跪而膝席稱明思,憒憒不倫,仰惟尊慈照察。
于慎行與邢如約交往多年,他非常瞭解邢家的事情,他不光給邢如約寫了碑文還寫了《敕封監察御史莊惠先生邢公畫像贊》,表達了自己對邢太公的敬仰。
萬曆三十三年,神宗下詔起用於慎行執掌詹事府,這個官職是負責皇后,太子生活起居的,沒有實際權力。于慎行又上疏辭官,神宗不許。于慎行又連續上疏辭官,再一次回到東阿。這時,于慎行已經快六十歲了。第二年,于慎行又捎信給邢侗,約邢侗一起去登泰山。于慎行一生多次登岱,而且每次登岱都有記載,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登岱的路途中,或是回家以後創作的,于慎行登岱山似乎是在雄偉的山澗之中尋找靈感,每次登岱都有得意作品問世,他在《登泰山記》裏,對岱頂月色的精采描述道:“月出,羽人吹笙,和以歌音,極醉而返。山氣懍懍,枕蓆皆濕,不可以寐。出立壇上,月光熒熒,星斗可拂。俯視萬壑,煙雲一氣,茫茫正白,銀海玉波,不可辯識,道家所謂三宮空洞之天也。”描寫輕風渺渺,仙境若畫的美麗自然景觀
邢侗在《歲暮東阿尊師邀遊東郭園亭即席漫賦》中寫道:“學士池亭傍谷城,山光畫面曉嵐生。幽棲欲下寥天鶴,倚杖如聞上苑鶯。檻外花香供酌酒,松間春籟入調笙。十年才到楊雄宅,歡極候芭更添情。”這一次是邢侗陪恩師最後一次出遊。

邢侗再次復出

萬曆三十二年,于慎行六十歲了,他的面容紅潤,心情愉快。在朝廷的再三召喚中,他終於寫完了自己的《谷城山堂詩草》。他來到臨邑對邢侗説:“此餘平生所為韻語也,子其為我校之,紀之。”讓邢侗給他校對和寫序。邢侗愉快地為老師的詩稿進行校對。不久,是于慎行的六十大壽,于慎行的一些門生們認為甲子壽不同尋常,必須隆重地慶賀一番。他們肯求于慎行的兒子於紹元給邢侗送信,要求邢侗給於慎行寫六十壽序,於紹元寫信説:“諸生受於先生德厚甚深。知先生宜莫如足下,足下其為諸生颺言。”邢侗答應以後,剛剛過了十多天,東阿的報喜書又來了。緊接着,于慎行壽辰的介紹和東阿鄉紳、學校聯合推薦邢侗寫壽序的薦書接踵而至,聲稱要舉辦隆重的慶典,向邢侗表達了真誠的邀請。邢侗不敢推辭,連忙寫了《大宗伯尊師東阿於公六十壽序》,歌勞頌德,洋洋千文,對於慎行的功績進行讚揚。
明萬曆三十五年,朝廷公開推薦有聲望的大臣入內閣參贊軍國機務,于慎行因為德高望眾被推為第一人選。神宗當即下詔于慎行以禮部尚書兼太子太保東閣大學士,入內閣辦公,成為宰相。于慎行上疏辭官,神宗不準。于慎行上任之前專程來臨邑看望邢侗。于慎行隨車攜帶六十盆菊花。師徒相見,自然是格外親切,再者,于慎行這一次復職是宰相,這也預示着邢侗也很快就要復職了。于慎行嘆道:“子是天下才,惜無人能識者”言外之意一定要重新重用邢侗。邢侗則謙虛地説:“天下才子眾多,先生為國薦賢,不應該偏心自己的弟子,否則,天下人將稱先生私心。”于慎行聞言更加器重邢侗,評價邢侗的人品高尚。于慎行辭別邢侗回北京以後,邢侗揮毫寫下“谷城師輦至,黃花六十,色色俱足、僕報以家釀雪酒甘盛,”二十二個行書大字,記錄了恩師到臨邑來的這一過程。

邢侗病故任上

萬曆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于慎行不幸病故於任上,臨終前他寫了遺書和奏疏,安排軍國大計和推薦賢才。消息傳到臨邑以後,邢侗在震驚之餘又悲痛萬分,他不顧自己身患懼怕寒冷的風濕疾病,騎馬前往潞河迎接恩師的靈柩,他在《又與黃撫台》中記道:“侗於正月三日裹糧北首,十七日抵張灣,僑居蕭寺候谷城尊師還柩……”。在《與俞參加》中進一步説:“不肖伴護先師還櫬,已抵東阿城矣。於長君迫在柩次。不肖原擬躬指,堂皇代長君有所丐請於賜壇之重,不意節旄尚在濟州,是用未敢以羈旅之蹤遠……”。邢侗迎接于慎行的靈柩以後,一直護送到東阿,直到辦理完了恩師的喪事。
于慎行的不幸去世對邢侗的打擊非常大,辭官二十多年以來,邢侗連續遭受到喪妻失子、雙親病故,親姊病故的打擊。邢侗二十幾年來一直是憂悶不樂,唯一能讓他感到一絲安慰的是經常能與恩師在一起飲酒賦詩。萬萬沒想到敬愛的恩師才六十三歲就去世了,這個打擊讓他悲憤欲絕,萬念如焚。他用飽含着血淚寫的《先師谷城於文定公碑》文充滿了感情,讓讀者無不噓噓落淚。他寫的《祭東阿尊師於文定公文》更是郎郎上口,對於慎行的去世表達了無限的哀思。在東阿處理完恩師的後事以後,他回到臨邑又寫了《自東阿回祭文定尊師文》:“ 客冬送師綠灑恩州。今春迎師潞河素旒,我還我隨以抵故邱,皇輟孔殿閭嘆咿呦。孱侗相之惟禮是求,休陽福唐是屍厥謀。長君芃芃二連抗騶。我服加麻我懷日抽,台兄建祠作計千秋。垂當復穿侗則疾郵。暫斯告還一杯清流,師其鑑旃神彌六幽。
邢侗又給山東巡撫黃克贊寫信道:“先師文定公捐謝翟門之署,業自撤帷之辰,尊台興言,舊雨豎誼千秋,爰有概於輔巨之重,特屬材官逆之境上,旌旗在前,弓弩在後,續食縣道,在所欽承高門之裔,生者、死者獲保於家,秋毫皆大賜矣。厝棺之夕,輟賵臨門……”邢侗為了辦理于慎行的喪事,一直在東阿呆了一個多月,其中五次給黃克纘寫信,請求黃克纘給於協助,每次都得到黃克纘圓滿的答覆和資助。
于慎行的喪事辦的特別隆重,因為他是神宗皇帝的老師,各省的巡撫都派人前來弔唁。其中有八個行省的巡撫還寫了祭文或是贊文,八塊都由邢侗書寫上石的巨大石碑屹立在於慎行的墓前,成為百年不遇的盛事,受到天下人士的人讚歎。
于慎行留世的作品眾多,其主要著作《谷山筆塵》、《讀史漫錄》、《谷城山館詩集》、《兗州府志》等,于慎行曾長年在翰林院任職,以史書為已任,每與神宗講史,對成敗得失分析精闢,有理有據,深受神宗的信任。于慎行享年63歲,贈太子太保,諡文定。

邢侗後世影響

邢侗中外影響

邢侗的書法成就,為社會所公認。特別其行書為海內外所診。萬曆令內豎以邢侗字扇進覽,為擊節稱賞,命女史學其書,遂置以圖記。邢司馬玠至高麗,有李狀元妻,託致書子願,願為弟子,自恨身為女子,不能入中國。朱宗伯出使,從人適攜邢書二幅,購之黃金同價。琉球使者入貢,願多住些天,買到邢書才去。今倫敦博物館,日本、東南亞諸國皆存其跡。除故宮博物院外,上海、長春、四川、湖北等博物館皆有存跡;台灣博物館存其書作六幀,存其妹慈靜《蓮瓣觀音圖》一幀。可惜在他的故鄉臨邑,歷經風雨、兵燹,邢侗紀念館僅存其墨跡中堂一幅。
邢侗晚歲寫出自己特色之作,多為信札,流傳不廣,故社會影響不大;加之身處窮鄉僻壤,又不多同外界接觸,故其影響遠不如其他書家。然明四家“邢、張、米、董”,從書藝氣象上看,其他三家皆不逮也。清道光臨邑縣令、閩南莫樹椿為“來禽館”撰過一聯。

邢侗相關研究

1998年9月,“第三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在澳門召開。書法史論專家王玉池先生參加了會議。他的論文題目是《晚明北方書法重鎮邢侗和他的〈來禽館帖〉》。此文載入文化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第三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論文對邢侗和《來禽館帖》作了適當的評價。他説:邢侗“中期力追二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晚年融會貫通,進入化境。其間尤以學習和弘揚王羲之書法影響最大。他學習二王能得其形神;他手摹和主刻的《來禽館帖》,為古代著名叢帖之一。其中尤以王右軍十七帖》和《澄清堂帖》聲價最重。此帖對淨化和精化王書及提高人們對王書的認識、乃至對整個書法傳統的繼承,都有啓發作用和積極意義。邢侗在明代是一個獨特的典型,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並説:“在書家林立的晚明書壇,除了晚出的黃道周及其同年王鐸倪元璐之外,最著名的就是邢(侗)、張(瑞圖)、米(萬鍾)、董(其昌)四大家。邢侗不僅列四家之首,還同董其昌稱北邢南董,可見其地位之高和影響之大。但在邢、張、米、董之間,不像有的書家那樣有風格、地域、傳派或個人關係上的糾葛,而是各有特點的四家並立關係。因此,每個書家就更得獨立研究”。接着王先生對邢侗的生平、人品、和書藝成就作了詳細的研討。文章下半是對《來禽館帖》的分析,特別着重其中〈唐人雙鈎十七帖〉和〈澄清堂帖〉的評説。對邢侗中期較晚時寫的大字《行書刻石》作了很高的評價。此石也是清臨邑縣令莫樹椿據時邑人徐樹人所藏墨跡上石。內容是邢侗恩師由東阿進京,路過臨邑,攜贈許多菊花,邢侗回贈自釀雪水蓮花酒的事。其文曰:榖城現輦至,黃花六十,色色俱足;僕報以雪酒廿盛。“榖城”,東阿。本以行書記事,卻成千古傳世傑作。王玉池先生評説:“行筆痛快淋漓,轉折圓渾果斷,書風雄健豪邁。在二王書法中,似更近小王。這在晚明書家中,是獨一無二的。”

邢侗人物評價

明·史孝先在《來禽館集小引》中説,“侗法書工諸體,章、懷、柳、索、虞、米、褚、趙,規模肖像,咄咄逼人。”

邢侗邢侗紀念館

邢侗紀念館簡介

邢侗紀念館 邢侗紀念館
1986年縣委、縣政府為弘揚民族文化修建邢侗紀念館(公園)。該館系仿明建築,佔地207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平方米。邢侗公園分為水面及陸面兩大部分,採用古今中外多種建築手法結合人文和水面為重點,崇尚以人為主體,分為公眾活動區、老年活動區、兒童活動區、體育活動區、文化紀念館區、特色植物盆景區六大部分。公園內建有邢侗紀念館、反映臨邑歷史文化淵源的博物館、珍藏當代著名書畫家宋雨桂大師作品的雨桂館等文化設施。還有供人們休閒娛樂的晨練廣場、音樂廣場、市民舞台、網球場和門球場,不但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而且具有豐富的文化底韻,成為繼新世紀廣場之後又一代表臨邑新形象的標誌性地段。
1992-1994年連續舉辦了三屆邢侗書法藝術節。1997年舉辦了“邢侗、邢慈靜(邢侗妹)書畫、詩詞研討會”。現每年接待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中外遊客5000餘人次。

邢侗邢侗紀念館藏

邢侗紀念館藏跡共四個部分:
第一部分 《來禽館帖
⑴《唐人雙鈎十七帖》,王羲之的草書代表作,著名法帖,因開頭有“十七”兩個字,所以此帖名為《十七帖》,“唐人雙鈎”即是唐朝人在原跡鈎摹而出。邢侗按吳時得《十七帖》真本,於萬曆二十年上石。邢侗曾説:“吾家十七帖,竟樹寰中赤幟”,即明朝海內第一。“來禽館”的由來是因為在《十七帖》的《囊盛帖》一札中有“來禽”二字,邢侗又崇拜王羲之的人品和其書法作品,因而把自己讀書學習的地方稱為“來禽館”。
⑵《澄清堂帖》,王羲之的草書代表作,著名法帖,是邢侗按吳時在停雲館以三十千購得。據著名專家王玉池先生説,來禽館的《澄清堂帖》為現存《澄清堂帖》中最好的一帖,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澄清堂帖》被譽為天下第一帖。
⑶《蘭亭序》是王羲之的行書代表作,史稱“天下第一行書”。館內藏有三個版本,即定武蘭亭、褚逐良臨本趙子昂臨本。
⑷《黃庭經》是王羲之的楷書代表作,著名的小楷法帖,此為道家經卷,又稱《換鵝帖》。
⑸《出師頌》是西晉書法家索靖所書,開創了章草書法。
趙孟頫《靜竹圖》是邢侗家藏石刻,至今已有690多年的歷史,石左上方為趙孟頫的行書五言律詩,左下是邢侗的細楷畫論
第二部分 來禽館真跡
⑴《二十二字行書刻石》是臨邑今存邢書唯一的大字晚跡,清道光四年臨邑縣令莫樹春上石,並以小楷題跋,刻於石的左右兩行。
⑵《西園雅集圖記》是邢侗手臨米芾小楷,是邢侗晚筆,於萬曆三十八年上石,吳門吳尚端摹上並鐫。
第三部分 《之室集帖》
是邢侗胞妹邢慈靜晚年刻的一部叢帖,邢慈靜書齋“之室”,是明末著名的書畫家、詩文家、工藝家,其書法善仿其兄,又自成一體。此帖包括三個部分。
⑴《芝蘭室蘭亭序》以“之”字標籤,刻邢慈靜臨《蘭亭序》。正文缺,只餘劉重慶跋。
⑵《芝蘭室非非草》以“居”字標籤,刻慈靜自書詩集《非非草》,是《之室集帖》的主要部分。
第四部分 其它刻石
⑴《邢太公畫像贊》贊文為邢侗恩師于慎行撰書,萬曆三十一年上石。
⑵《慈靜夫人題贊》是清臨邑縣令莫樹春小楷書並上石。
⑶《來禽館即景詩》是清臨邑縣令莫樹春所作並上石。
此外,來禽館還藏有明末兵部尚書王洽的《瑞露館帖》(王洽營刻邢侗晚跡)刻石拓片,原石於樂陵圖書館收藏,《瑞露館帖》也是來禽館真跡。

邢侗邢侗墓

邢侗墓位於今臨邑縣臨盤街道辦事處東大盧家村內。
2013年,邢侗墓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佈為山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邢侗墓是明代書法家邢侗的墳冢。
邢侗墓建於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位於臨邑城西大盧家村西南處。墓高兩米,圍十餘米,墓基有青石圍護,墓頂水泥罩頂,墓前有“海內大孝明公子願先生之墓”石碑,墓內棺木保存完好。每逢清明節,邢侗後人便會來此祭祖。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