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立軸

鎖定
立軸,讀音:lì zhóu,中國書畫裝裱的一種式樣,也稱掛軸
中文名
立軸
別    名
掛軸
讀    音
lì zhóu
作    用
書畫裝裱
付強作品 付強作品
中稱“畫心”(一名“畫身”,又名“蕊子”),上稱“天頭”,下稱“地腳”,上下又有“隔水”。裝裱尺寸有大有小,四尺以上的畫幅,稱“大軸”,俗稱“中堂”,特大者稱“大堂”或“大中堂”、三尺以下的畫幅稱“立軸”。有三色、兩色、一色三種綾(或色紙)裱。也有絹裱的。上裝天杆,下裝軸。有的天頭貼“驚燕帶”(一名“綬帶”),此種格式盛行於北宋宣和時,後從之。初“驚燕帶”不貼實,能飄動,後貼實,純為裝鈽。“畫心”上下端可加鑲錦條,稱“錦眉”,亦稱“錦牙”。
裝裱好的書畫作品上、下各安一個木軸,這樣懸掛起來平展,便於欣賞;捲起來便於存放,這就叫立軸。立軸是中國傳統書畫中最常見的裝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