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沈度

(明朝初期官員、書法家)

鎖定
沈度(1357年-1434年11月22日 [22]  ),字民則,號自樂,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金山區)人。明朝初期官員、書法家。 [4] 
沈度家住日河旁。少時刻苦力學。洪武年間,被舉薦文學科,未就。因受他事牽累,被謫戍雲南,岷王朱楩禮聘他做幕僚。後隨都督瞿能至北京。明成祖即位後,下詔簡拔書法好手,沈度入選,任翰林院典籍。明宣宗即位時,已官至翰林院侍講學士,年逾七十,累疏乞求致仕。宣宗不允,令他留京食祿,免去朝參,有詔則入奉旨。 [3]  宣德九年(1434年),沈度在北京病逝,終年七十八歲。 [22] 
沈度擅篆、隸、楷、行等書體,楷書特精。其書宗法晉唐,結字俊麗,雍容矩度,筆畫遒美,極為成祖所欣賞,侍從便殿。當時中外金版玉冊,都由他書寫,被成祖贊為“我朝(王)羲之”。又與其弟沈粲號“大小學士”,並被認為是明初“台閣體”的代表人物,其書風影響至清代。 [2]  現存墨跡有楷書《敬齋箴》《盤谷序》等。著有《滇南稿》《隨筆錄》《西清餘暇自樂稿》《自示編》。 [3] 
概述圖來源 [5] 
全    名
沈度
民則
自樂
所處時代
明朝初期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松江府華亭(今上海市金山區
出生日期
1357年
逝世日期
1434年11月22日 [22] 
主要成就
明初“台閣體”書法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
《滇南稿》
《隨筆錄》
《西清餘暇自樂稿》
《自示編》
《敬齋箴》 展開
主要作品
《滇南稿》
《隨筆錄》
《西清餘暇自樂稿》
《自示編》
《敬齋箴》
《盤谷序》 收起
最高官職
翰林院侍講學士

沈度人物生平

沈度生於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 [22]  ,是松江府華亭縣(今上海市金山區)人,家住日河旁。自幼嗜學,博涉經史,擅長草隸行書。 [3]  [14] 
明太祖洪武年間,沈度被舉薦文學科。因受他事牽累,被謫戍雲南,岷王朱楩禮聘他做幕僚。後隨都督瞿能至北京。 [15] 
沈度像
沈度像(2張)
明成祖即位後,下詔簡拔書法好手進入翰林院,沈度與吳縣人滕用亨、長樂人陳登一同入選入選,任翰林典籍。當時,解縉胡廣梁潛王璉都工於書法,但沈度的書法最為成祖所賞識。當時的金版玉冊,不管是用之於朝廷,還是收藏於秘府,還是頒給屬國的,都命沈度題字。 [16] 
後來,沈度由升為翰林檢討,又遷任翰林修撰。其弟沈粲也累升為翰林侍讀、大理寺少卿。兄弟並賜織金衣,刻其姓名於象牙簡片上,再塗上金粉。贈二人父母官職,令他們回家於墓前祭告父母。 [17] 
明宣宗即位後,沈度升任翰林侍講學士階官累加為奉政大夫。當時,沈度年過七旬,累疏乞求致仕。宣宗不允,令他留京食祿,免去朝參,有詔則入奉旨。 [3]  [22] 
沈度素有痰疾,每到入秋時分,經常發作。至宣德九年(1434年)秋,他的病情加劇。同年十月二十二日(11月22日),沈度在北京的家中病逝,享年七十八歲。宣宗聽聞訃訊後,遣使賜祭,並賜歸葬的舟車,下詔由有關部門負責為他營造墓葬。 [22] 
圖冊參考資料 [1] 

沈度主要影響

清徐璋 《沈度像》
清徐璋 《沈度像》(2張)
沈度擅篆、隸、楷、行等書體,楷書特精。其書宗法晉唐,結字俊麗,雍容矩度,筆畫遒美,稱“台閣體”,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賞識,被譽為“我朝的王羲之”,名重一時。明楊士奇東里集》説他“善篆、隸、真、行、八分書洪武中舉文學不就,成祖擢為翰林典籍。一時翰林善書者如解大紳之真、行、草,胡廣大之行、草,滕用亨之篆、八分,王汝玉、梁用行之真,楊文遇之行,皆知名當世,而胡、解及度之書,獨為上所愛”,並説沈度的書法以“八分尤為高古,渾然漢意”。有墨跡《教齋箴》《四箴銘》等傳世。其弟沈粲,擅行、草書;其子沈藻,擅楷,均承家學。

沈度歷史評價

  • ①吾友雲間彥,湖海蟠心胸。揮灑出煙雲,意氣吐晴虹。一官列詞林,名譽日以隆。薦歷遂升遷,循序階顯融。華萼既聯輝,椿桂亦籠葱。出入金馬門,日覲明光宮。兩朝承寵渥,雨露何其濃。 [18] 
  • ②雲間自昔多才俊,二陸文章著西晉。君家兄弟際明時,袖然並以能書進。文皇在御渙綸音,雙鳳翩翩入翰林。東觀校書延譽盛,西清應制沐恩深。從此超遷登要地,講殿齋廬常入侍。久官庶子輔青宮,新拜亞卿居棘寺。四朝寵眷豈徒然,染翰今踰三十年。曾奉聖言方逸少,還同筆諫效公權。 [19] 
  • ③其心休休,其色怡怡。有確素行,有翼令儀。優遊玉署,出入彤墀。仕歷三朝,而恩渥逾厚。年踰七帙,而志節弗移。此所以享盛福於高年,而播芳聲於明時也歟。 [20] 
張廷玉等:
  • ①(沈度)兄弟皆善書,度以婉麗勝,粲以遒逸勝。度博涉經史,為文章絕去浮靡。 [11] 
  • ②是時解縉、胡廣、梁潛、王璉皆工書,度最為帝所賞,名出朝士右。 [11] 
  • ③度性敦實,謙以下人,嚴取與。 [11] 

沈度軼事典故

明·佚名《沈度像》,南京博物院藏 明·佚名《沈度像》,南京博物院藏 [6]
沈度稟性敦厚,對人謙和,不隨便取與。曾有一位訓導通過其友人向沈度求書,並要求署名,沈度拒絕。友人再三要求,沈度最後還是不肯署名。 [12]  閒暇則閉户焚香,鳴琴賦詩以自樂,人號“自樂先生”。風度蕭散,所好惟載籍、法書、名畫、古器,自題齋居曰“樂琴書處”。
沈度侍奉雙親孝順,友愛其弟沈粲。沈粲對沈度很恭敬,凡有朝廷賜予之物,他立即歸其兄處置 [12]  。兄弟二人並稱“大小學士”“雲間二沈” [13] 

沈度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祖父
沈德輝
號竹庭。曾任郡史,平反冤獄,被鄉人稱為長者。
祖母
宗氏
出生在書香門第。
父親
沈易
元末擔任諮議參軍,後棄官還鄉,教授生徒,稱“苦節先生”。
母親
顧氏
出身士族。
弟弟
沈粲
字民望,號簡庵。擅長書法,與沈度齊名。官至大理寺左少卿。
原配
鍾氏
先於沈度二十二年去世。贈宜人。
繼室
陳氏
——
長子
沈芹
娶高氏。先於沈度去世。
次子
字凝清,一字仲藻。娶王氏。曾任大理寺副、禮部員外郎,也以擅長書法聞名。
截至楊榮為沈度撰寫墓誌銘時,沈度共有孫子二人(沈潮、沈源)、孫女三人、曾孫一人(沈寅生)。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11]  [21] 

沈度主要作品

沈度著有《西清餘暇自樂稿》《自示編》《滇南稿》《隨筆錄》等。 [2-3]  其現存墨跡如下:
書跡展示
簡介
楷書《敬齋箴冊》 楷書《敬齋箴冊》
楷書《敬齋箴》,書於永樂十六年(1418年)。行筆多用中鋒,結字停勻,形貌豐潤淳和,態度端雅雍容,頗具晉唐古法,是“台閣體”書法的典型作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9] 

楷書《盤谷序》,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隸書《七律詩頁》 隸書《七律詩頁》
隸書《七律詩頁》,結體方整,用筆少波磔與迴轉,體勢筆法更接近楷書。總體風格顯得厚重呆板:缺乏質樸與生動。 [7] 
行書《七律詩頁》 行書《七律詩頁》
行書《七律詩頁》,仿米芾,結字欹斜,遂成緊勁清健之勢。而筆法仍以“台閣體”為基調,故端妍有餘,而縱逸稍顯不足。 [7] 
楷書《四箴》(言箴、動箴) 楷書《四箴》(言箴、動箴)
楷書《四箴》,所寫為宋代程頤《四箴》文。包括“視箴”“聽箴”“言箴”“動箴”,闡發儒家正統禮教思想,規範人的言行舉止。楷法緊勁道麗,極具唐人法度。 [8] 
楷書《四箴》(聽箴、視箴) 楷書《四箴》(聽箴、視箴)
楷書《不自棄説》軸 楷書《不自棄説》軸
楷書《不自棄説》軸,正書筆致圓潤,結字工整,為“台閣體”之典型。 [10] 
沈度還有一件舉世聞名的作品,那就是永樂大鐘上的經文。永樂大鐘上的23萬餘字均為沈度所書。
沈度其餘部分書畫作品

沈度史料索引

《文敏集》卷22《故翰林學士奉政大夫沈公墓誌銘》 [21] 
明史》卷286《文苑傳二》 [11] 
參考資料
  • 1.    中國曆代名人圖像多圖概覽(沈度)  .浙江圖書館[引用日期2023-07-03]
  • 2.    萬依 主編.故宮辭典:文匯出版社,1996-02:217
  • 3.    何惠明,王健民 主編;上海市松江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編著.松江縣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08:998
  • 4.    [美]富路特,房兆楹 原主編.明代名人傳 哥倫比亞大學 4:北京時代華文書局,2015-04:1629
  • 5.    盛天曄 著.歷代經典繪畫解析 明清肖像:湖北美術出版社,2018-09:40
  • 6.    曹利祥 主編;單國強 編撰.中國美術圖典 肖像畫:嶺南美術出版社,2000-02:64
  • 7.    肖燕翼 主編.明代書法: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2001:38-39
  • 8.    傅紅展 主編.明代宮廷書畫珍賞:紫禁城出版社,2009-05:52
  • 9.    何賢武,王秋華 主編.中國文物考古辭典:遼寧科學出版社,1993-08:587
  • 10.    武元子,鄒文 主編.中國書法經典: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05:210
  • 11.    《明史·卷二百八十六·列傳第一百七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4-05-26]
  • 12.    《明史》卷286《文苑傳二》:度性敦實,謙以下人,嚴取與。有訓導介其友求書,請識姓字於上。度沈思曰:“得非曩訐奏有司者耶?”遽卻之。其友固請,終不肯書姓名。其在內廷備顧問,必以正對。粲篤於事兄,己有賜,輒歸其兄。
  • 13.    《明史》卷286《文苑傳二》:崑山夏昺者,字孟晹,與其弟昶以善書畫聞,同官中書舍人,時號大小中書,而度、粲號大小學士。
  • 14.    《明史》卷286《文苑傳二》:沈度,字民則。弟粲,字民望。松江華亭人。兄弟皆善書,度以婉麗勝,粲以遒逸勝。度博涉經史,為文章絕去浮靡。
  • 15.    《明史》卷286《文苑傳二》:洪武中,舉文學,弗就。坐累謫雲南,岷王具禮幣聘之,數進諫,未幾辭去。都督瞿能與偕入京師。
  • 16.    《明史》卷286《文苑傳二》:成祖初即位,詔簡能書者入翰林,給廩祿,度與吳縣滕用亨、長樂陳登同與選。是時解縉、胡廣、梁潛、王璉皆工書,度最為帝所賞,名出朝士右。日侍便殿,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秘府,頒屬國,必命之書。
  • 17.    《明史》卷286《文苑傳二》:遂由翰林典籍擢檢討,歷修撰,遷侍講學士。粲自翰林待詔遷中書舍人,擢侍讀,進階大理少卿。兄弟並賜織金衣,鏤姓名於象簡,泥之以金。贈父母如其官,馳傳歸,告於墓。
  • 18.    楊榮《文敏集》(四庫全書本)卷2《送沈學士民則還鄉省祭》
  • 19.    楊榮《文敏集》(四庫全書本)卷5《送少卿沈民望歸鄉祭掃》
  • 20.    楊榮《文敏集》(四庫全書本)卷16《沈學士畫像贊》
  • 21.    《文敏集》(四庫全書本)卷22《故翰林學士奉政大夫沈公墓誌銘》
  • 22.    《文敏集》卷22《故翰林學士奉政大夫沈公墓誌銘》:“公以儒發身,累官至翰林院學士,階奉政大夫,宣德甲寅冬十月乙丑,卒於北京之第。訃聞,上遣官賜祭,給舟車歸其喪,詔有司營葬……皇上嗣位,升今職,年七十有三,屢乞致事,不允。逾年,特命食祿,不煩以事。公素有痰疾,至秋輒作,是秋益劇,遂卒,享年七十有八。” 以宣德九年(1434年)得年七十八反推,則其生年應為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