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芍藥組

鎖定
芍藥組(學名:Sect. Paeonia)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米, 花單生,花朵有單瓣和重瓣之分,花色白、黃、粉紅、紫、玫瑰等多種顏色。中國芍藥組植物8種6變種,通常直稱為芍藥。芍藥是春季開花較晚的植物,開放在牡丹之後。蘇東坡有“多謝花工憐寂寞,尚留芍藥殿春風”,"還將一枝春,插向兩鬢丫"。芍藥花大,富麗堂皇,清香流溢綽約多姿。常在園林成片種植,背面襯以翠竹,更顯姿態風流。芍藥栽培歷史比牡丹早,在《詩經·鄭風》中就有"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的記載
芍藥、草芍藥等植物的根:有活血散瘀,清肝止痛的作用。用於瘀血腹痛,經閉,痛經胸脅疼痛等症狀。
中文學名
芍藥組
拉丁學名
Sect. Paeonia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毛茛目
毛茛科
亞    科
芍藥亞科
芍藥屬
中國:8種和6變種
分佈區域
温帶地區
中國植物誌
第27卷

芍藥組形態特徵

芍藥 芍藥
芍藥組植物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花卉,株高l米左右, 花單生於當年生枝條的頂端,也有的着生在頂端葉腋間,花粳較長,花朵單瓣和重瓣之分,花色有白、黃、粉紅、紫、玫瑰等多種顏色。 [1]  花盤不發育,包住心皮基部,不甚明顯 [2] 

芍藥組地理分佈

芍藥組概述

約30種,主要分佈在歐、亞大陸温帶地區,少數種類也產美洲 [3]  中國產的芍藥組植物有八種和六個變種,其中通常直稱芍藥的,是近代芍藥品種羣的主要原種。八種芍藥分別是:草芍藥美麗芍藥、芍藥、多花芍藥白花芍藥川赤芍新疆芍藥窄葉芍藥 [4] 

芍藥組中國

芍藥組植物 芍藥組植物
中國植物誌》記錄中國產芍藥組植物有8種6變種,而《Flora of China》對此進行了修訂,通過歸併、重新命名、增加亞種等處理將國產野生芍藥組植物定為7種2亞種。通過查閲總結出芍藥組植物在中國的分佈情況,中國芍藥組植物在21個省(自治區)均有分佈。由“中國數字植物標本館“的數據記錄可見;芍藥最北分佈至黑龍江漠河縣(N52°10′至N53°33′),該縣為中國緯度最高縣,分佈種為草芍藥;最南分佈至四川寧南縣(N26°50′至N27°18′),分佈種為美麗芍藥;最東分佈至浙江寧波鎮海區(E121°45′),分佈種為芍藥;最西分佈至新疆伊寧市(E81°19′),分佈種為塊根芍藥。總體而言,中國芍藥組植物主要集中分佈於華北華中地區,種類多且品種豐富,種類最多的省份有6種。除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港澳台地區外,其餘各省級行政區均有野生芍藥分佈,其中華北和華中地區分佈種類明顯居多,其次是西南地區且在西南地區多集中分佈於唐古拉山脈喜馬拉雅山山脈等區域。 [5] 

芍藥組世界

芍藥組世界分佈的最東邊界是東亞地區的日本色丹島(E146°36′),最西邊界是歐洲温帶葡萄牙北非摩洛哥的温帶區域(W8°24′),最南端為中國四川省的寧南(N26°50′至27°18′),最北端一般延伸至N50°區域,但在俄羅斯的科拉半島分佈區到達N66°30′,已進入北極圈 [5] 
芍藥組植物 芍藥組植物
世界芍藥組分佈中心主要在東亞以及歐洲的地中海地區。在東亞的分佈中心主要集中在中國中部。例如:草芍藥主要分佈與中國、日本、朝鮮及俄羅斯遠東地區新疆芍藥主要分佈於中國新疆阿爾泰及天山山區,在東歐、俄羅斯、中亞及蒙古也有分佈;細葉芍藥產於歐洲西部高加索區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南部的庫茲涅克和新西伯利亞南部的巴爾瑙爾以及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地區均有分佈。在歐洲,芍藥組主要集中分佈在地中海地區,例如:南歐芍藥主要分佈在意大利土耳其黑海至中歐等區域;歐洲芍藥主要分佈在保加利亞、意大利、羅馬尼亞和哈薩克斯坦等地;巴利阿里羣島伊維薩島均有分佈;達烏里芍藥原產於前南斯拉夫希臘高加索區域;除地中海地區外,歐洲其它地區也有芍藥分佈,如大葉芍藥和高加索芍藥均分佈在高加索山脈;芍藥在俄羅斯的西伯利亞東部及遠東地區均有分佈;摩洛哥芍藥和伊比利亞芍藥分別分佈於摩洛哥、西班牙和伊比利亞、葡萄牙等地。 [5] 

芍藥組生長環境

芍藥耐寒力強,在我國北方的大部分地區可以露地自然越冬。但耐熱力較差,炎熱夏季停止生長。喜陽光,但在疏蔭下也能生長開花。喜濕潤,但怕水澇,宜在土層深厚、肥沃而又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生長,低窪鹽鹼地不宜栽培。 [1]  芍藥性喜肥,圃地要深翻並施入充分的腐熟廄肥,在陽光充足處生長最好。 [4] 
對於氣候過於濕熱、冬季低温不足的地區,芍藥栽培的難度極大,如不採取人工低温處理等技術,很難成花和正常開花;除極少數高山地帶(如台灣的阿里山等)外,在這些地區幾乎不見露天栽培的芍藥。 [5] 
芍藥適宜栽培區位於N 30°至N 40°之間,露天栽培需要足夠冬季自然低温積累才能完成春化過程和打破休眠。在中國華北、華中、華東等大部分地區是芍藥的適宜栽培區,但南嶺山脈以南則不宜露天栽培。 [5] 

芍藥組主要品種

中文名、拉丁名
特徵描述
Paeonia obovata Maxim.
小葉背面無毛,有時沿葉脈生疏柔毛(四川東部、貴州、湖南西部、江西、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西北部、陝西南部、寧夏南部、山西、河北、東北)。 [2]  草芍藥別名山芍藥、野芍藥,花白色、紅色、紫紅色,在朝鮮、日本及蘇聯遠東地區也有分佈。其變種有毛葉草芍藥。 [4] 
Paeonia obovata Maxim . var.willmottiae (Stapf) Stern
小葉背面密生長柔毛或絨毛(四川東北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湖北西部、河南、安徽)。 [2] 
Paeonia mairei H. Lév.
小葉長圓狀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頂端尾狀漸尖,兩面無毛(雲南東北部、貴州西部、四川中南部、甘肅南部、陝西南部)。 [2]  美麗芍藥花紅色。 [4]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芍藥,又叫做離草、沒骨花等。 [4]  心皮無毛;花白色、紅色,單瓣或重瓣(東北、華北、陝西及甘肅南部)。 [2]  芍藥花白色,有時基部具深紫色斑塊,在朝鮮、日本、蒙古人民共和國和蘇聯西伯利亞地區也有分佈,其變種毛果芍藥 [4]   
Paeonia lactiflora Pall. var. trichocarpa (Bunge) Stern
心皮密生柔毛;花白色,多為重瓣(東北、河北、山西及內蒙古東部)。 [2] 
Paeonia emodi Wall. ex Royle
花通常盛開3朵;心皮密生淡黃色糙伏毛;果皮成熟時不反捲(西藏南部)。 [2]  多花芍藥花白色,尼泊爾、印度北部也有分佈。 [4] 
Paeonia sterniana H. R. Fletcher
花通常盛開1朵;心皮無毛;果成熟時果皮反捲(西藏東南部)。 [2] 
Paeonia veitchii Lynch
葉背面葉脈、葉柄及萼片內面均無毛(西藏東部、四川、青海東部、甘肅及陝西南部)。 [2] 赤藥的花多為紫紅色或粉紅色。其變種有毛赤藥、光果赤藥、單花赤芍 [4] 
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woodwardii (Stern & Cox) Stern
葉背面葉脈、葉柄及萼片內面均具短硬毛(四川、甘肅南部)。 [2] 
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 leiocarpa W. T. Wang & S. H. Wang
心皮無毛(四川西北部、甘肅南部)。 [2] 
Paeonia veitchii Lynch var. uniflora K.Y. Pan
心皮3(-2),密生黃褐色柔毛(四川西北部、甘肅、陝西、山西)。 [2] 
Paeonia sinjiangensis K. Y. Pan
心皮4-5,無毛(新疆北部)。 [2]  新疆芍藥的花紅色,產於新疆北部阿爾泰山區 [4] 
Paeonia anomala L.
心皮2(3-5),無毛(新疆西北部)。 [2]  窄葉芍藥花紫紅,產於新疆西北部阿爾泰及天山山區。有變種塊根芍藥 [4] 
Paeonia anomala L. var. intermedia (C. A. Mey. ex Ledeb.) O. Fedtsch. & B. Fedtsch.
心皮3(-2),密被黃色柔毛(新疆西北部)。 [2] 

芍藥組栽培技術

芍藥組歷史

芍藥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歷史。芍藥花型多變,花色豔麗,綠葉瀟灑,株叢豐滿,用於綠化觀賞,可把人們引入美不勝收的幻境之中。 [1] 

芍藥組繁殖

芍藥常用分株法繁殖,分株時間以8月下旬至9月中旬為宜。分株的方法是將3年生以上的株叢掘起,抖掉泥土, 陰乾稍蔫後,以三四個芽為一株,找自然連結的最小處用利刀切開,切口處塗以木炭粉防腐。為了促進新根萌發,可將肉質根保留15釐米長進行短截。分株後要儘快栽植。 [1] 

芍藥組生長

芍藥的生長特點是春季萌芽後迅速生長開花,開花後即停止向上生長,葉數也不再增加。秋末地上莖葉全部枯死,地下長紡錘形的肉質根,積累着充足的養料,深深地理在土中,根頸處長着待發的幼芽,翌年春回大地時便破土而出。 [1] 

芍藥組管理

芍藥組植物
芍藥組植物(5張)
芍藥栽培管理較簡單,由於它是肉質根,栽植地點宜選背風向陽、土層深厚、地勢高燥之處。 [1] 
栽前深翻30釐米以上,施入充分腐熟有機肥骨粉以及少量殺蟲劑,再深翻一次,其上覆一薄層土,避免根直接與肥料接觸而造成爛根。然後把芍藥放入穴內,使根系舒展伸直。栽植深度以芽以上覆土3~4釐米厚為宜。覆土後將土輕輕壓實,澆透水,次日傍晚進行淺中耕,使土壤通氣良好。冬季嚴寒地區,入冬後在栽植穴上培土20釐米厚,以利安全越冬。翌年春季土壤解凍後及時將培土扒掉。春季新芽萌發時進行施肥澆水,中耕保墒。現蕾後及時摘除側蕾,集中養分供主蕾生長髮育,並保證主蕾花冠豐滿。花謝後應及時剪去花梗,不使結籽:以免消耗養分。花後隨即追施一次液肥,促進花芽分化,施肥後根據土壤乾濕情況確定是否澆第三次水。從春至秋要經常中耕除草,防治病蟲害。秋季葉子枯黃時要及時剪去,並再施一次廄肥堆肥,然後即可培土越冬。 [1] 

芍藥組醫藥價值

芍藥組部位功能

栽培的根(白芍):辛、酸,涼。平肝止痛養血調經斂陰止汗。用於頭痛眩暈脅痛腹痛四肢攣痛,月經不調,自汗盜汗。野生根(赤芍):苦,涼。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甩於温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跌打損傷癰腫瘡瘍 [6] 

芍藥組民族用藥

苗藥】根用於頭痛眩暈胸脅痛疼,胃腸痙攣性疼痛,瀉痢腹痛,手足拘攣疼痛,腓腸肌痙攣,月經不調,痛經崩漏《湘藍考》。Bessok白芍:根治年老血虛,頭暈,眼花,月經不調《苗藥集》。 [7] 
藏藥】匝日堵:根(白芍)治炭疽,發燒,烏頭中毒:花用於皮膚病,炎症《藏本草》;拉豆瑪保:根(白芍)治蟲病,疫癘《中國藏藥》。查干-查娜,索瓦佈德-嘎日布:根(赤芍)治流行性感冒,頭痛眩暈,胸肋疼痛,胃腸痙攣性疼痛,瀉痢腹痛,手足拘攣疼痛,腓腸肌痙攣,月經不調,痛經,崩漏,閉經,吐血,衄血癰腫,跌撲損傷等《蒙藥》。 [7] 
【朝藥】芍藥:根(白芍)治療白帶胃痛,多發性關節炎,高血壓《圖朝藥》。山匝壓,濤白扎,該三:根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閉經,血瘀腹痛,慢性腸炎瀉痢胃痙攣肋間神經痛,關節腫痛,癰腫瘡毒等症。《民族藥志一》。狗參,草芍藥:根用於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閉經,血瘀腹痛,慢性腸炎,瀉痢,胃痙攣,肋間神經痛,關節腫痛,癰腫瘡毒等症《朝藥志》。卵葉芍藥:根治療食慾不振,肝胃不適,癲癇,咳喘《圖朝藥》。芍藥:根用於活血化瘀清熱,瀉肝,鎮靜,通經,利尿,止痛《朝藥錄》。山匝壓,濤白扎,該三:根主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閉經,血瘀腹痛,慢性腸炎,瀉痢,胃痙攣,肋間神經痛,關節腫痛,癰腫瘡毒等症《民族藥志一》。 [7] 
白藥】根(白芍)治血虛頭痛,頭暈,胸脅疼痛,痢疾,闌尾炎腹痛,腓腸肌痙攣,手足拘攣,月經不調,痛經,崩漏,帶下《大理資志》。 [7] 
【僳僳藥】比比慈:根治月經不調,痛經,閉經,血瘀腹痛,胸脅疼痛,癰癤瘡瘍《怒江藥》。 [7] 
蒙藥】功用同芍藥(赤芍)《蒙藥》。 [7] 

芍藥組藥用討論

中藥的白芍赤芍的主要來源植物均為芍藥。白芍、赤芍的劃分主要是以家種與野生和是否經過去皮水煮等加工過程為準則。一般將家種,其根肥大幹直,經過刮皮、煮後修整並曬乾的稱白芍;凡野生的芍藥屬芍藥組的種類,其根多較家種品為瘦小而多筋,則統稱為赤芍。同一種植物的根僅以家種或野生和是否加工去皮作依據,劃分為兩種功效不同的藥物在臨牀上廣泛使用,這種劃分標準未能體現赤、白芍二者之間的本質區別,它們之間的關係有待進一步探討研究,以期解決白芍因源於栽培供過於求、而赤芍源於野生供不應求的局面。洪德元在此次修訂中,將毛果芍藥歸併為芍藥,即不論心皮無毛或密生絨毛的類型均為芍藥P.lactifloraPall.,而白芍主產地栽培的很多是心皮被絨毛的類型長期作為種質資源,這兩種類型藥用價值是否有區別尚需進一步研究,以明確白芍的種質來源。雖然《中國藥典》(2000年版)規定赤芍來源於芍藥川赤芍(洪德元修訂後的學名),但不少地區把芍藥組的多種野生植物的根作赤芍藥用。即使一些種的芍藥苷含量達到《中國藥典》(2000年版)的要求,但仍需從整體藥效考慮,應做與藥典規定品種的對比實驗,對它們的化學成分與藥效學作全面的分析研究,不宜僅憑芍藥苷含量一項指標符合藥典規定即作正品赤芍使用。 [8] 

芍藥組植物文化

芍藥組植物 芍藥組植物
芍藥花豔麗,品種豐富,在園林中常成片種植,花開時十分壯觀,是近代公園中或花壇上的主要花卉。或沿着小徑、路旁作帶形栽植,或在林地邊緣栽培,並配以矮生、匍匐性花卉。有時單株或二、三株栽植以欣賞其特殊品型花色。更有完全以芍藥構成專類花園稱芍藥園。芍藥又是重要的切花,或插瓶,或作花籃。如在花蕾待放時切下,放置冷窖內,可儲存數月之久。作切花用的主要為重瓣品種;單瓣的插瓶,幾天就辨落花謝。古人評花:牡丹第一,芍藥第二,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因為它開花較遲,故又稱為“殿春”。 [4] 
參考資料
  • 1.    芍藥及栽培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引用日期2014-01-04]
  • 2.    芍藥屬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3.    芍藥組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4.    風姿綽約芍藥花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引用日期2014-01-04]
  • 5.    沈春宇;田代科;曾宋君;芍藥組植物的分佈和栽培格局及其促成栽培研究現狀[J];植物資源與環境學報;2012年04期
  • 6.    中國藥材公司.《中國中藥資源志要》:科學出版社,1994
  • 7.    賈敏如、李星煒.《中國民族藥志要》: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5
  • 8.    方前波;中國芍藥屬芍藥組的分類、分佈與藥用[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4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