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消渴丸

鎖定
消渴丸,中成藥 [3]  。為補益劑,具有滋腎養陰,益氣生津之功效。主治氣陰兩虛所致的消渴病,症見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體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見上述證候者。
藥品名稱
消渴丸
是否納入醫保
批准文號
國藥準字Z44020045
藥品類型
中成藥; 益氣養陰劑 [3] 
組    成
葛根,地黃,黃芪,天花粉,玉米鬚,南五味子,山藥,格列本脲
功    效
滋腎養陰,益氣生津
主    治
氣陰兩虛所致的消渴病,症見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體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見上述證候者
規    格
水丸,每10丸重2.5克
用法用量
口服。飯前用温開水送服。一次5~10丸,一日2~3次。或遵醫囑
有效期
36個月
執行標準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第一部

消渴丸性狀

本品為黑色的包衣濃縮丸味甘、酸、微澀。

消渴丸用法用量

口服。飯前用温開水送服。一次5-10丸,一日2-3次。或遵醫囑

消渴丸不良反應

文獻報道主要為:
1.低血糖反應,其誘因為進餐延遲、劇烈體力活動,或藥物劑量過大,以及合用一些可增加低血糖發生的藥物(見【注意事項】),發生低血糖反應後,進食、飲 糖水通常均可緩解。在肝腎功能不全,年老、體弱者、若劑量偏大(對成年患者的一般劑量對年老、體弱者即可能過量),則可引起嚴重低血糖。
2.偶見藥疹
3.偶見輕度噁心、嘔吐等消化道反應。
4.罕見脱髮。

消渴丸藥物相互作用

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詳情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消渴丸注意事項

本品是中西複方製劑,鑑於尚無充分的臨牀研究數據證實本複方製劑可以減低或消除其中化學藥品不良反應或其他應當注意的事項,故此項下羅列與化學藥品關聯的相關內容,以提示醫患在使用本品時予以關注。
1.本品服用量應根據病情從每次5丸起逐漸遞增。每次服用量不超過10丸,每日不超過30丸;至療效滿意時,可逐漸減少每次服用量或減少服用次數至每日2次的維持劑量。每日服用2次時,應在早餐及午餐前各服用1次,晚餐前儘量不服用。請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服量控制。
2.年齡超過65歲的糖尿病患者對低血糖耐受差,對此類糖尿病患者用藥時應密切注意避免低血糖反應。其血糖控制標準略寬於一般人,空腹血糖<7.8mmol∕L (140mg∕dl),餐後2小時血糖<11.1mmol/L(200mg/dl)即可。
3.本品不宜與其他磺胺類藥物合用。
4.本品與下列藥物合用,可增加低血糖的發生:
(1)抑制磺脲類藥物由尿中排泄,如治療痛風丙磺舒別嘌醇
(2)延遲磺脲類藥物的代謝,如酒精,H2受體阻滯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氯黴素抗真菌藥咪康唑,抗凝藥。磺脲類與酒精同服可引起腹痛、噁心、嘔吐、頭痛 以及面部潮紅(尤以使用氯磺丙脲時),與香豆素抗凝劑合用時,開始二者血漿濃度皆升高,以後二者血漿濃度皆減少,故應按情況調整兩藥的用量;
(3)促使與血漿白蛋白結合的磺脲類藥物分離出來,如水楊酸鹽貝特類降血脂藥
(4)藥物本身具有致低血糖作用:酒精、水楊酸類胍乙啶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奎尼丁
(5)合用其他降血糖藥物:胰島素二甲雙胍阿卡波糖胰島素增敏劑
(6)β腎上腺受體阻滯劑可干擾低血糖時機體的升血糖反應,阻礙肝糖酵解,同時又可掩蓋低血糖的警覺症狀。
5.本品與下列藥物合用,可增加高血糖的發生:
(2)β腎上腺受體阻滯劑可拮抗磺脲類藥物的促胰島素分泌作用,故也可致高血糖。
6.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測血糖、尿糖尿酮體尿蛋白和肝腎功能、血象,並進行眼科檢查
7.體質虛弱,高熱噁心和嘔吐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垂體前葉功能減退者慎用。
8.出現低血糖症狀時,可採用以下措施;
(1)補充葡萄糖:輕者立即口服葡萄糖,如無葡萄糖,可予口服甜果汁,糖水;重者靜脈注射葡萄糖。要觀察到患者意識恢復。
(2)胰升糖素治療:胰升糖素皮下、肌肉或靜脈注射,由於其作用時間短,且會再次出現低血糖,因此在注射後仍要補充葡萄糖或進食,需繼續觀察以保證患者完全脱離危險期

消渴丸主要功效

滋腎養陰,益氣生津。

消渴丸適用病症

用於氣陰兩虛所致的消渴病,症見多飲多尿多食,消瘦,體倦乏力,眠差、腰痛;2型糖尿病見上述證候者。

消渴丸藥性分析

方中黃芪補氣昇陽,布津攝液;地黃滋腎養陰,清熱生津;共為君藥天花粉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山藥補脾益腎養陰;共為臣藥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止渴;玉米鬚清熱利尿消腫;葛根昇陽布津,生津止渴;格列脲為降血糖的西藥。同為佐藥。本方中西合用,共奏滋腎養陰,益氣生津之功。

消渴丸藥品禁忌

1.孕婦、哺乳期婦女不宜服用.
2.I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酮症酸中毒、昏迷、嚴重燒傷、感染、嚴重外傷和重大手術者禁用。
3.肝、腎功能不全者,對磺胺類藥物過敏者,白細胞減少者禁用。

消渴丸貯藏方法

密封。
[1-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