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燾

(南宋官員、歷史學家、目錄學家)

鎖定
李燾(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號巽巖。眉州丹稜(今四川丹稜縣)人。南宋官員、史學家 [21] 目錄學家、經學家 [17]  、詩人,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後 [1] 
紹興八年(1138年),李燾登進士第,授成都華陽縣主簿,未就任,于丹稜龍鵠山讀書、講學,至紹興十二年(1142年)方才赴任。後起知蔡州,遷潼川路轉運判官,秘書少監兼權起居舍人實錄院檢討官,禮部侍郎等職,宋孝宗朝仕至同修國史,以主持修史為時最久 [21]  ,終高、孝二朝,始終未受重用。淳熙十一年(1184年),以敷文閣學士致仕,不久後在長安逝世,享年七十歲。累贈太師、温國公,諡號“文簡”。 [8]  [22] 
李燾以名節、學術著稱,長於吏治,關心民瘼。又博覽典籍,蒐羅百氏,以史家自任,尤為熟習宋朝典故。他通曉天文曆法和音韻、文字學。曾仿照司馬光資治通鑑》體例,以四十年時間撰成《續資治通鑑長編》九百八十卷,保存了北宋一代的豐富史料 [21]  ,對南宋儒學和史學的發展有很大貢獻 [2]  。一生著述宏富,除《續資治通鑑長編》外,另有《巽巖文集》《四朝通史》《春秋學》《六朝制敵得失通鑑博議》《説文解字五音韻譜》等五十多種著述,多已佚失。 [17] 兩宋名賢小集》《全宋詩》等錄有其詩。
全    名
李燾
別    名
李文簡
仁甫,一字子真
諡    號
文簡
封    號
丹稜縣開國伯→温國公(贈)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眉州丹稜
出生日期
1115年
逝世日期
1184年
主要成就
編修《續資治通鑑長編》九百八十卷
長於吏治,關心民瘼,在地方有政績
主要作品
續資治通鑑長編
巽巖文集
六朝制敵得失通鑑博議
説文解字五音韻譜
最高官職
敷文閣學士太師(贈)

李燾人物生平

李燾讀書巖下

李燾為唐宗室曹王之後,生於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 [3]  。年甫冠,憤金讎未報,著反正議十四篇。
紹興八年(1138年),李燾登進士第,調成都府華陽縣主簿,擬嘉州軍事推官。他沒有赴任,而是在龍鶴山巽巖讀書。 [4] 
紹興十二年(1142年),赴華陽主簿任,李燾仕途不暢。李心傳談到李燾仕途遭遇時,説出其中的原因:秦檜當權,“嘗遣人諭意,欲得燾一通問,即召用之,(李)燾惡其誤國擅權,迄不與,坐此偃蹇州縣,垂三十年”。
紹興十七年(1147年),李燾丁父憂,離職服喪。 [4] 

李燾整肅地方

紹興二十年(1150年),李燾服喪完畢,再調雅州軍事推官。在雅州任上,他反對郡守一類用私情背公法的人;總領財賦,反對加重百姓的負擔,名臣張浚稱他有台諫之風。 [4]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李燾改授宣教郎,知成都府雙流縣,他勤於政事,及時審理案件,頗有政績。知榮州時,治水有成效。 [4] 
隆興二年(1164年),李燾任潼川府路轉運判官,彈劾有劣跡的守令四人。當地的州縣橫徵暴斂,李燾選官置局,括一道財賦,列其名色,使有無相補,酌三年中數為準,遍示官吏,更定名為《科約》。後來他至江西,也是按照《科約》規定的辦法,整理一路財賦。 [4] 

李燾入朝諫言

乾道三年(1167年),李燾被召赴行在,八月時入對,陳上宋太祖故事,希望宋孝宗效法,並請求增置諫官,允許六察言事。又説,自軍興三十年以來,四川賦税一錢,“折變百之”,希望從此不要再增多。他主張嚴格簡汰蜀兵,禁止大將擴招虛籍、培植部曲。 [4] 
乾道八年(1172年),出知瀘州。當時王學(即荊公學派,以王安石為代表的學術派別)盛行,唯獨李燾博極古籍,慨然以史自任。於有宋一代的典故,尤其悉力研究,他仿照司馬光資治通鑑》,撰成《續資治通鑑長編》。
淳熙三年(1176年),李燾進《四系錄》,記女真、契丹起滅事,意在希望孝宗不要忘記邊患。孝宗讀後説:“朕可一日忘此虜哉!”
淳熙十年(1183),召對延和殿,讀《陸贄奏議》,李燾又摘錄唐朝李贄言論中適合南宋情況的數十事,勸孝宗力行;指出人主要修人事,不要相信所謂的天應,説:“功業見乎變通。人事既修,天應自至。” [4] 
李燾長於吏治,關心民情。洪遵、周必大等屢薦,終未獲大用。累官禮部侍郎,進敷文閣學士、提舉佑神觀兼侍講、同修國史。李燾舉薦尤袤劉清之等十人堪任史官 [5] 

李燾致仕及病逝

淳熙十一年(1184年)春,李燾上章告老,宋孝宗優詔不許,還多次詢問他的病情。給事中宇文價傳達了孝宗的旨意,李燾説:“臣子留戀朝廷,不是又老又病,怎忍心請求告老還鄉。”於是又向宇文價詢問時事,勉勵他盡忠盡職。李燾又聽説四川乞求減少酒課税額,還親自寫劄子勉促孝宗實行。 [6] 
同年,孝宗準其以敷文閣學士致仕。不久後,李燾逝世,享年七十歲,追贈光祿大夫,賜諡“文簡”。臨終前遺言:“臣年七十,死不為夭,所恨報國缺然。”累贈太師、温國公。

李燾主要影響

李燾政治

李燾為官清廉,敢於直言。在殿廷召對,曾“首舉藝祖(此指宋太祖)治身、治家、治官、治吏典故,以為恢復之法”,請增置諫官,許以六察言事;請練兵,不增兵,杜絕諸將的私獻,核實軍籍。 [2] 

李燾史學

《續資治通鑑長編》 《續資治通鑑長編》
李燾終生力學,博覽經史,“蒐羅百氏”,慨然以治史而自任 [2]  。一生著述弘富,《續資治通鑑長編》是他的代表作。這部著作的正式寫作時間,應為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李燾時年四十歲。他在知成都府雙流縣任上,於公務之外,“日翻史冊,匯次國朝事實。謂司馬光修史,先為《百官公卿表》十五卷,後頗散佚。乃遍求正史、實錄,傍採家集、野史,增廣門類,起建隆,迄靖康,合新舊官制,成一百四十二卷。其重編者僅七之一,《長編》之書蓋始於此”。實際上這部著作纂修時間,應該更早一些。
淳熙九年(1182年),他説為修此書,“網羅收拾垂四十年”。以此上推,當在李燾讀書龍鶴山以後不久。 [7] 
李燾自隆興元年(1163年)至淳熙四年(1177年)先後四次上進此書。
隆興元年(1163年),李燾在知榮州任上,進太祖朝部分。自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迄開寶九年(976年),計十七年,為書十七卷。當時李燾四十九歲。
乾道四年(1168年)又進上已修成的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五朝,共一百零八卷,寫成一百七十五冊和《目錄》冊。由《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可知此書在編纂方法上是仿司馬光《資治通鑑》體例。此年,李燾五十四歲。 [7] 
淳熙元年(1174),李燾六十歲,他又進神宗朝《長編》,自治平四年(1067年)至元符三年(1100年),計四百一十七卷。 [7] 
淳熙三年(1176年)孝宗擢李燾為秘書監,權同修國史,兼權實錄院同修撰。朝廷意在專付李燾以史事。 [7] 
淳熙四年(1177年),徽宗、欽宗二朝《長編》編成,孝宗稱讚他“無愧司馬光”。北宋“一祖八宗”至此完篇。但李燾仍在不斷地修訂重編。完成修訂工作一説是在淳熙七年(1180年),一説是在淳熙十年(1183年),《文獻通考·經籍考》認為是在淳熙九年(1182年)。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認為這樣一部卷帙浩大的著作,根據孝宗的要求,進行增損的內容達四千四百餘條,絕不是一、二年所能完成的,應該是開始修訂為淳熙七年(1180年),淳熙九年(1182年)“重別寫進”,完成在淳熙十年(1183年)。重編的《長編》為九百八十卷,記北宋一百六十八年史事,另有《修換事目》十卷,《舉要》六十八卷,《總目》五卷。共計一千零六十三卷。凡實錄、國史、會要、野史、家乘、墓誌銘行狀等有關資料,無不廣收博採。其中分注考異,詳引他書,保存了大量史料。 [7] 
李燾撰《續資治通鑑長編》的最初動機,是要整理北宋九朝史事。他説:“臣盡力史學,於本朝故事尤切欣慕。每恨士大夫各信所傳,不考諸《實錄》、正史,紛錯難信。如建隆、開寶之禪授,涪陵、岐、魏之遷歿,景德、慶曆之盟誓,曩霄、諒祚之叛服,嘉祐之立子,治平之復辟,熙寧之更新,元祐之圖舊,此最大事,家自為説,臣輒發憤討論,使眾説鹹會於一。”可見李燾修史,最初興趣在文獻的網羅整理及考訂。 [7] 
《續資治通鑑長編》選材上是“寧失於繁,無失於略”。編纂過程也是按長編法進行,先以年月為叢目,叢目既成,乃修長編。李燾對史料進行考訂,也是遵司馬光的考異法,所以時人評説李氏之書是“仿司馬氏《通鑑》,踵為之”(李心傳語)。“大略皆温公舊規”(陳振孫語)。 [7] 
李燾從形式上繼承了司馬光史學,但與司馬光作史旨趣略有差異,司馬光是“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慼,善可為法,惡可戒者,為編年一書”。李燾説他寫《續資治通鑑長編》是“統會眾説,掊擊偽辨,使奸欺訛訕不能乘隙亂真,祖宗之豐功盛德益以昭明”(《進續資治通鑑長編表》)。因此,李燾認為他的書不敢稱作《續資治通鑑》,只能稱作是《續資治通鑑長編》。但李燾以四十年之精力,撰成近千卷的當代史,為治宋史之要籍。《長編》行文簡潔,頗有章法,雖無“史臣曰”之類文字,但敍事中有識斷;材料增刪,足見其用心。 [7] 

李燾儒學

李燾着意研究宋代禮儀典制,曾進言稱“漢、唐祀天、地,散齋四日,致齋三日”,而北宋建隆初年的郊禮亦依此例。但他認為,自宋徽宗崇寧大觀年間以來,卻效法《周禮》祭天地,故前十日受戒。南宋朝廷既然合祭天地,則應該恢復漢、唐以及建隆年間的舊制。李燾又以中興祭禮未完備,請令太常寺參校《開寶通禮》《嘉佑因革禮》《政和新儀》的異同,修成祭法。除此之外,他還奏請復行明堂制。 [2] 
李燾“恥讀王氏(即荊公學派,以王安石為代表的學術派別)書”,主張升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蘇軾從祀孔子,奪去王安石父子的從祀資格。 [2] 

李燾歷史評價

趙昚:①燾愛朕,屢進讜言。 [8] 宋史引)②卿可謂忠愛,顧朕老矣,安得此聲。 [8] 《宋史》引)
張軾:李仁甫如霜松雪柏。無嗜好,無姬侍,不殖產。平生生死文字間。 [8] 《宋史》引)
葉適李氏《續通鑑》,《春秋》之後,才有此書。……及公據變復之會,乘歲月之存,斷自本朝,凡實錄、正史、官文書,無不是正,就一律也;而又家錄、野記,旁互參審,毫髮不使遁逸,邪正心跡,隨卷較然。夫孔子之所以正時日月必取於《春秋》者,近而其書具也,今惟《續通鑑》為然爾。故餘謂《春秋》之後,才有此書,信之所聚也。雖然,公終不敢自成書,第使至約出於至詳,至簡成於至繁,以待後人而已。 [9] 文獻通考》引
馬廷鸞:李文定公纂本朝《長編》,自紹興、隆興、乾道、淳熙,節次上進,收拾舊事,垂四十年。是《長編》一百六十八年之書,以四十年而成。 [9] 《文獻通考》
脱脱:高、孝之世,李燾恥讀王氏王安石)書,掇拾禮文殘缺之餘,粲然有則,《長編》之作,鹹稱史才,然所掇拾,或出野史,《春秋》傳疑傳信之法然歟! [8]  (《宋史》)
全祖望:先生性剛大,特立獨行。早著書,秦檜當路;檜死,始聞於朝。既在從列,每正色以訂國論。 [10] 宋元學案
趙翼:考古之學,至南宋最精博。如鄭樵、李燾、王應麟、馬貴與(馬端臨)等是也。 [11] 廿二史札記
紀昀等:燾博極羣書,尤究心掌故。……其(《續資治通鑑長編》)淹貫詳贍,固讀史者考證之林也。 [1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李燾軼事典故

據史載,李燾在蒐集材料時,“作木廚十枚,每廚作抽屜匣二十枚,每屜以甲子志之。凡本年之事,有所聞,必歸此匣,分月日先後次第之,井然有條”,因卷秩龐大,前後分四次上進。 [20]  由此可見他嚴謹的治學態度。

李燾人際關係

關係
姓名
簡介
先祖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四子,封曹王武則天掌權時被降封零陵郡王,流放至黔州,後被逼迫自殺。唐中宗時追諡為”恭“。
李明第五子,官至右武衞大將軍,後被武氏陷害,流放劍南,遂定居眉州丹稜縣 [1]  [13] 
六世祖
官至長江令。
曾祖父
李夔
——
祖父
李夙
追贈奉直大夫
父親
李中
官至朝奉大夫、知仙井監,累贈宣奉大夫
母親
史氏
碩人
妻子
楊氏
封碩人,贈朝散大夫楊素之孫女,後追封福國夫人。 [14] 
長子
李謙
早逝。 [15] 
次子
官至奉議郎,主管成都府玉局觀 [15] 
三子
李<無+土>
曾任朝散郎、權發遣忠州 [15] 
四子
曾任承議郎 [15] 
五子
李垡
早逝。 [15] 
六子
李壁(一作李璧)
字季章,號石林,又號雁湖居士,歷任參知政事、資政殿學士,卒諡“文懿”。 [15] 
幼子
字季允,一作季永,號悦齋,官至資政殿學士、知眉州,卒諡“文肅”。 [15] 
長女
李均
嫁朝散郎、知果州曹執中(一作同)。 [16] 
次女
李元
嫁朝奉大夫、知崇慶府師祖慶。 [16] 
三女
李壇
文林郎、漢州州學教授任阜。 [16] 
四女
李典
嫁薛純穎。 [16] 
五女
李增
嫁承議郎、充雲安軍使兼知縣事張伸(一作坤)。 [16] 
幼女
李堪
嫁朝散大夫、利州路提點刑獄公事範子庚。 [16] 

李燾主要作品

李燾一生著述宏富,著有《巽巖文集》(50卷)、《奏議》(60卷),又有《四朝通史》(50卷)、《唐宰相譜》(1卷)、《江左方鎮年表》(6卷)、《春秋學》(10卷)、《易學》(5卷),《五經傳授》《尚書百篇圖》《大傳雜説》《七十二子名籍》《晉司馬氏本支》《齊梁本支》《王謝世表》《五代三衙將帥年表》各1卷,及《通論》《七十二侯圖》《歷代宰相年表》等五十餘種,大多失佚。今存《續資治通鑑長編》(520卷,原981卷)、《六朝制敵得失通鑑博議》(10卷)、《説文解字五音韻譜》(10卷),清代皆編入《四庫全書》。
續資治通鑑長編》原書世鮮傳本。由於原書卷帙繁博,刻寫有困難,流行諸本,也是節錄本,詳略互異。明代修《永樂大典》曾把《續資治通鑑長編》絕大部分內容收入。清人開四庫館,從《永樂大典》中輯出該書,釐定為520卷;原書全貌雖未恢復,但主要內容已經收入。中華書局整理點校有《續資治通鑑長編》全書34冊(520卷及目錄)。 [7] 
李燾原有詩文集五十卷,今已佚,《兩宋名賢小集·李文簡詩集》《全宋詩》等書均收錄有其詩。

李燾後世紀念

李燾墓葬

李燾墓 李燾墓
李燾墓位於四川眉山丹稜縣楊場鎮境內的九龍山丞相灣。據《中國地方誌集成·丹稜縣誌》記載:“宋李文簡公燾墓,在縣北龍鵠山下。墓前有文庫二,翁仲四,文獸八,至今尚存。”據口碑資料。李燾靈柩歸葬時,有24具棺木同時出喪,從眉山碼頭上岸後開始埋第一具,沿途在預先修好的墓地埋喪,直到龍鵠山,埋完最後一具。其中只有一具是真的,其餘都是衣冠冢。 [19] 

李燾書屋

巽崖書屋位於四川省眉山市丹稜縣龍鵠山半山腰,為李燾所創建。 [18]  清代時更名為“巽崖書院”,為蜀中三大書院之一。今已不存,僅在在龍鵠山半山腰的一塊巨大岩石上,還鐫刻有“巽崖書屋”四個大字。

李燾史料索引

宋史·卷三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8] 
宋元學案·卷八·涑水學案》 [10] 
參考資料
  • 1.    《敷文閣學士李文簡公燾神道碑》:公諱燾,字仁甫,一字子真,系出曹恭王季子右武衞大將軍偲:武后斥為民,徙眉州之丹稜縣,遂家焉。
  • 2.    儒家文獻資料彙編—李燾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3-18]
  • 3.    《敷文閣學士李文簡公燾神道碑》:公生政和乙未(1115年)
  • 4.    《中國通史·第七卷·第五十九章》  .爾雅教育導航[引用日期2020-05-28]
  • 5.    《宋史·卷三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七》:進敷文閣直學士,提舉佑神觀兼侍講、同修國史。薦尤袤、劉清之十人為史官。
  • 6.    《宋史·卷三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七》:十一年春,乞致仕,優詔不允。上數問其疾增損,給事中宇文價傳上旨,燾曰:“臣子戀闕,非老病,忍乞骸骨。”因叩價時事,勉以忠藎。又聞四川乞減酒課額,猶手札贊廟堂行之。
  • 7.    白壽彝,《中國通史·第七卷·中古時代·五代遼宋夏金時期(下冊)》第五十九章
  • 8.    《宋史·卷三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四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2-11]
  • 9.    《文獻通考·卷一百九十三·經籍考二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3-12]
  • 10.    《宋元學案·卷八·涑水學案》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3-12]
  • 11.    《廿二史劄記·卷二十四·宋史》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3-12]
  • 12.    《續資治通鑑長編·提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6-02-11]
  • 13.    據《新唐書·表第十·宗室世系·曹王房》記載:曹王李明有五子,其中第五子為“右武衞大將軍偲”。
  • 14.    《敷文閣學士李文簡公燾神道碑》:妻碩人楊氏,同邑贈朝散大夫素之孫,黃庭堅為記大雅堂者,後公八年卒,附焉。……公爵丹稜縣開國伯,食邑七百户,諸子升朝,贈少師,而贈楊氏福國夫人。
  • 15.    《敷文閣學士李文簡公燾神道碑》:七子,謙,早死;垕終奉議郎,主管成都府玉局觀;無今為朝散郎、權發遣忠州;塾承議郎;垡亦亡;壁、直皆登科,壁為朝散郎、權發遣漢州;直承議郎,主管華州雲台觀。
  • 16.    《敷文閣學士李文簡公燾神道碑》:六女,均適朝散郎、知果州曹執中(一作“同”);元適朝奉大夫、知崇慶府師祖慶;壇適文林郎、漢州州學教授任阜;典適薛純穎;增適承議郎、充雲安軍使兼知縣事張伸(一作“坤”);堪適朝散大夫、利州路提點刑獄公事範子庚。
  • 17.    李燾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10-26]
  • 18.    李麟 主編.遊遍中國 四川卷 下: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10:521
  • 19.    《丹稜縣誌》編纂委員會 編.丹稜縣誌 1993-2006:方誌出版社,2011-03:546
  • 20.    癸辛雜識 提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10-26]
  • 21.    夏徵農.辭海 中國古代史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09:581
  • 22.    胡道靜 主編;陳光貽,虞信棠 主纂.簡明古籍辭典:齊魯書社,1989-12:97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