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採風

鎖定
金採風(1929年11月14日 [7]  -2022年1月10日),女,原名金翠鳳,女,1929年11月14日 [8]  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鄞縣,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1960年 3月入黨。 [9]  1993年獲美國紐約美華藝術協會頒發的“亞洲最傑出藝人獎”。1962參演電影《紅樓夢》,1963年主演的《碧玉簪》,1981年參演《魯迅在廣州》。2021年榮獲“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10]  2022年1月10日上午10時45分,金採風同志因病在上海市徐彙區中心醫院逝世,享年92歲。 [4-5]  金採風是一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她一生致力於越劇事業的傳承和發揚,在潛心進行藝術創造的同時,多次參與越劇出國演出,積極扶持越劇男女合演,悉心培養金派藝術傳人,為越劇藝術發展作出了影響深遠的歷史性貢獻。 [11] 
本    名
金採風
性    別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上海
出生日期
1929年11月14日 [10] 
逝世日期
2022年1月10日
代表作品
漢文皇后
《盤夫》
職    業
演員 [3] 
主要成就
“亞洲最傑出藝人獎”
別    名
金翠鳳
職    稱
一級演員
祖    籍
浙江省鄞縣

金採風人物生平

金採風,原名金翠鳳,祖籍浙江鄞縣,生於上海,1946年考入雪聲劇團訓練班,工小生,因唱電台而露名聲。後轉東山越藝社改演旦角,與呂瑞英丁賽君,被稱為“東山”的三鼎甲。1951年夏進入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團,1955年隨團入新建的上海越劇院。金採風以閨門旦應工,兼擅花旦。唱腔師承袁派,並根據自己嗓音條件吸收傅派等其他流派唱腔因素,融會貫通,自成一格,被公認為“金派”。熟悉越劇的人,大概都看過越劇影片《紅樓夢》想必對金採風飾演的王熙鳳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金採風活動照
金採風活動照(11張)
金採風的唱腔婉轉秀麗,剛柔相濟。她的嗓音明亮,行腔自然流暢,質樸中展風采,秀婉中顯稜角,柔中寓剛,端莊大方;咬字清楚,特別講究唸白的抑揚頓挫,具有音樂性。她曾演唱袁派名劇《西廂記》《祥林嫂》,在演唱時既保持了袁派委婉流暢的特點,又發揮了自己嗓音較亮、力度較強的唱法,賦予唱腔另一種藝術特色,被音樂家稱為“袁腔金唱”。由此也可以看出流派繼承、衍化的軌跡。金採風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按照自己對角色的體驗和理解,不斷對唱腔進行新的探索和創造,尤其是對傳統的四工腔,在音調板式、潤腔處理等方面加以豐富發展,使其煥發出新的光彩。譬如《盤夫》這齣戲,是越劇的骨子老戲,幾乎每個越劇旦角演員都會演唱,有“女子越劇花衫鼻祖”之稱的施銀花在上世紀30年代便錄製過唱片,非常流行。金採風的演唱,既有繼承,又有創新。劇中“官人好比天上月”這段膾炙人口的唱段,原來唱腔處理比較簡單樸實,金採風將原來的[四工腔·中板]發展為[四工腔·慢中板],增加了唱腔的抒情性。唱腔主體部分八句主要吸收施銀花的唱腔,但在[四工腔]唱腔中糅進了委婉的[尺調腔]潤腔因素,顯得更細膩優美。如果與施銀花唱的這一段相比較,就會發現金採風的唱顯得更細緻、精美,感情色彩更濃郁。
金採風的唱腔結構嚴謹,善於用不同板式和節奏、音調潤腔的處理,細緻揭示人物感情深處的波瀾,表演動作和唱腔音樂緊緊相扣。《碧玉簪》也是越劇骨子老戲,其中的“三蓋衣”是核心唱段。這段長達70句的大型唱段,以遲緩的[尺調腔·慢板]開頭,後轉入速度稍快的[中板],又加入[男調板],中間用疊句唱法描述緊張膽怯的情緒;第三次蓋衣時,人物內心衝突達到高潮,在一聲悽切的哭腔後,轉入對定親回憶的敍述性[清板];到打四更時則轉入急切的[囂板],最後一句以傳統的[清板]落調結束。整段唱由慢而快,由快轉散,生動刻劃了李秀英善良的性格,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1] 
2022年1月10日上午10時45分,金採風同志因病在上海市徐彙區中心醫院逝世,享年92歲。 [5] 

金採風藝術人生

1946年考入雪聲劇團訓練班,工小生,因唱電台而露名聲。後轉東山越藝社改演旦角。
1948年東山越藝社在明星大戲院演出《王魁負桂英》時,傅全香突然嗓音失潤,臨時由她頂上,使她第一次扮演主角。
1950年歇夏間,與丁賽君合演《梁山伯與祝英台》,得到觀眾好評。與呂瑞英、丁賽君,被稱為東山的“三鼎甲”。
1951年8月,加入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團,得到重點培養,由前輩演員對其幫教和輔導。
1952年演出傳統老戲《桑園訪妻》一折,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演員三等獎。
1954年主演的傳統劇《盤夫索夫》,參加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獲表演一等獎。之後,又主演了《碧玉簪》《綵樓記》等劇目。
《碧玉簪》中飾李秀英 周寶奎(右)飾婆婆 《碧玉簪》中飾李秀英 周寶奎(右)飾婆婆
1955年,隨中國越劇團赴民主德國和蘇聯演出,
1959年赴越南演出。
1961年赴朝鮮演出。
1989年赴美國演出,並多次到香港演出。
1962年在電影《紅樓夢》中,成功地塑造了王熙鳳一角。
1963年主演的《碧玉簪》被攝製成電影。
文化大革命後,參與男女合演。在1978年拍攝的寬銀幕越劇藝術影片《祥林嫂》中,扮演青年祥林嫂。在反映周恩來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現代劇《三月春潮》中,扮演女主角玲娣。
1981年在《魯迅在廣州》劇中,扮演了許廣平
1983年在《漢文皇后》中,扮演了竇皇后。
1987年與呂瑞英劉覺張桂鳳合演的電視片《西廂記》中,扮演崔鶯鶯。
1988年與曹銀娣肖雅主演的《漢文皇后》,由上海電視台攝成電視片。
2009年在上海舉行金採鳳個人藝術專場,當年79歲。 [2] 

金採風藝術特色

金採風便裝照
金採風便裝照(4張)
她工閨門旦,兼擅花旦。唱腔上繼承袁(雪芬)派,並吸收有施銀花傅全香的音腔成分、同時也吸收了範瑞娟唱腔的醇厚,各家精華,高雅得體,自成一格,有“金派”之稱。她擅演大家閨秀,唱腔婉轉回蕩,吐字清晰,運氣自然、運腔委婉流暢、剛柔相濟。韻味濃郁。好聽易學。唸白講究抑揚頓挫,富有音樂性。她也擅長青衣,表演細膩雋永,善於刻劃人物的內在感情,在舞台上塑造過不少性格迥異、各具魅力的古代婦女的藝術典型,也扮演過不同時期的現代婦女形象。

金採風流派傳人

謝羣英杭州越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
黃美菊嵊州市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梅花獎得主)
樊婷婷(上海越劇院
史燕彬(上海越劇院)
董美華(上海越劇院)
樊建萍(南越)
張明惠(浙越)
張杭英(海甯越劇團,國家一級演員)
應國英(上海越劇院)
陳莉萍(寧百)
裘錦媛(浙越)等。

金採風代表作品

金採風和學生們
金採風和學生們(6張)
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盤夫索夫》中的嚴蘭貞、《碧玉簪》中的李秀英。在《西廂記》中扮演崔鶯鶯。 [6] 

金採風影音作品

1991年上海音像公司等4單位聯合攝錄了她的演出劇目集錦《越苑採風》共7集,內容有《盤夫索夫》《庵堂認母》《碧玉簪》《西廂記》《綵樓記》《漢文皇后》等劇的摺子和片斷。
上海聲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金採風表演藝術集錦》錄像帶2盒(含MTV卡拉OK)。

金採風活動年表

1955年6月19日,農曆乙未年四月廿九日:中國越劇團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訪問演出
金採風扮演角色 金採風扮演角色
上海越劇院組成的中國越劇團,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訪問演出,團長許廣平,副團長張東川,秘書長王志成,副秘書長鬍野檎,主要藝術人員有袁雪芬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和吳琛劉如曾顧振遐蘇石風幸熙等。
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頓等地演出《西廂記》和《梁山伯與祝英台》,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總理格羅提渥觀看了《西廂記》的演出,並上台接見演職員。7月24日,為駐德蘇軍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鐲》《樓台會》等劇目。
1955年7月30日,農曆乙未年六月十二日:中國越劇團赴蘇聯訪問演出
上海越劇院組成的中國越劇團,離開柏林,赴蘇聯訪問演出,團長許廣平,副團長張東川,秘書長王志成,副秘書長鬍野檎,主要藝術人員有袁雪芬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和吳琛劉如曾顧振遐、蘇石風、幸熙等。
中國越劇團在蘇聯明斯克莫斯科演出《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劇目。8月15日蘇聯黨和國家領導人伏羅希洛夫、卡岡諾維奇、馬林科夫、米高揚、別爾烏辛等,觀看了《梁祝》的演出,觀後在劇場休息室接見了劇團的同志,伏羅希洛夫還親手把一束束鮮花分送給被接見的劇團同志。9月9日,在莫斯科演畢《西廂記》後,蘇方將“驚豔”一場攝成電影。9月10日,離開新西伯利亞回國。
1959年2月17日,農曆己亥年正月初十日:中國越劇團首次赴越南訪問演出
2月17日至4月3日,根據中越文化合作協定,由上海越劇院組建的中國越劇團赴越南民主共和國訪問演出。在河內海防等9個省市演出28場,觀眾逾20萬人次,演出劇目有《紅樓夢》《追魚》《黨員登記表》《打金枝》《斷橋》《風雪擺渡》《拾玉鐲》《盤夫》《評雪辨蹤》等。徐平羽任團長,吳琛任副團長兼藝術指導。主要演員有徐玉蘭王文娟吳小樓、金採風等。胡志明主席兩次接見全團人員併合影,授予劇團越南民主共和國一級勞動勳章和一面“團結和友誼”的錦旗。
1960年12月23日,農曆庚子年十一月初六日: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
上海越劇院以上海越劇團的名義,首次赴香港演出。團長白彥、副團長袁雪芬,主要演員有: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及男演員史濟華劉覺張國華等。
1961年1月26日,農曆庚子年十二月初十日: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結束
上海越劇院以上海越劇團的名義,首次赴香港演出結束。團長白彥、副團長袁雪芬,主要演員有: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及男演員史濟華、劉覺、張國華等。共演出劇目計有大戲《西廂記》《紅樓夢》《碧玉簪》《金山戰鼓》《追魚》,小戲《打金枝》《陽告》《行路》《斷橋》《拾玉鐲》《做文章》《評雪辨蹤》《盤夫》等。
1961年7月20日,農曆辛丑年六月初八日:周恩來、陳雲、陳毅觀看越劇《則天皇帝》
由上海市委招待處主辦,上海越劇院金採風主演的《則天皇帝》,在錦江小禮堂演出,周恩來總理和陳雲、陳毅副總理出席觀看。
1961年9月8日,農曆辛丑年七月廿九日:中國上海越劇團赴朝鮮訪問演出
9月8日至10月18日,應金日成首相邀請,上海越劇院二團以“中國上海越劇團”名義,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演出。朱光任團長,袁雪芬任副團長,章力揮任秘書長。演出劇目有《紅樓夢》《西廂記》《春香傳》《打金枝》《盤夫》《擋馬》等。主要演員有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陸錦花等。《紅樓夢》特為慶祝朝鮮勞動黨第四次代表大會作了演出。金日成、崔庸健朝鮮黨政領導和以鄧小平為首的中共中央代表團、以科茲洛夫為首的蘇共中央代表團,觀看了演出。
1961年10月,農曆辛丑年,下旬:中國上海越劇團訪朝演出歸來受到接見
中國上海越劇團訪朝演出歸來,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接見全團人員,主要演員有袁雪芬、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呂瑞英、金採風、陸錦花等。又偕同齊燕銘、王崑崙,陪同劇團同志參觀北京清朝恭王府遺址。劉少奇、周總理均看了彙報演出,並上台接見演職員,合影留念。
1964年3月15日,農曆甲辰年二月初二日:上海越劇院演出現代小戲招待朝鮮貴賓
上海警備區主辦,上海越劇院演出的現代小戲《櫃枱》(丁賽君、金採風主演)和《打金枝》(範瑞娟張桂鳳等主演),在錦江小禮堂招待朝鮮貴賓。
1964年7月15日,農曆甲辰年六月初七日:上海越劇院一團上演《不準出生的人》
金採風扮演角色 金採風扮演角色
上海越劇院一團在瑞金劇場上演《不準出生的人》,由吳兆芬、平梅芳改編,章琴導演,範瑞娟、金採風、丁賽君、金豔芳主演。該劇連演5個多月。2005年8月29日,農曆乙酉年七月廿五日:慶祝上海越劇院建院50週年慶專場演出舉辦
“同唱一台戲——慶祝上海越劇院建院50週年慶專場演出”在上海市南京路步行街世紀廣場上演,就此拉開上海越劇院建院50週年系列演出的序幕。而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傅全香和金採風的到來更是讓現場氣氛到達高潮。金採風當即為觀眾演唱了自己拿手的選段——《紅樓夢》中的《黛玉進府》,風采神韻都不減當年,而傅全香更是帶着大家唱起了生日歌,為越劇慶生。專場齊集了越壇名家名角,趙志剛錢惠麗單仰萍方亞芬章瑞虹陳穎華怡青王志萍張詠梅許傑等逐一亮相。整個演出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戲迷,其中還有從深圳特意趕來的,整個廣場座無虛席。
2005年9月24日,農曆乙酉年八月廿一日,14時:越劇電視連續劇《西廂記VCD籤售
西廂記》和《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祥林嫂》並稱為上海越劇院的四大經典劇目,深受戲迷喜愛,屢演不衰。為配合上海越劇院建院五十週年慶賀活動,中唱上海公司重新制作了拍攝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越劇電視連續劇《西廂記》,並出版發行了該節目的VCD。9月24日下午2點,著名越劇表演藝術家金採風、呂瑞英劉覺在福州路上海書城六樓戲曲音像館進行《西廂記》VCD的簽名銷售活動。
2006年3月27日,農曆丙戌年二月廿八日: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週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
時值中國越劇誕生100週年,一台《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週年電視文藝晚會》上演,特別選擇越劇的發源地嵊州和越劇的發祥地上海進行雙向傳送異地直播。這台晚會開創兩個“第一次”,即首次以雙向傳送異地直播的現代電視傳媒手段來運作戲曲節目;首次讓藝術家們以“走紅地毯”的方式拉開晚會的序幕。
名家薈萃共襄盛舉此次晚會可謂名家薈萃,不但越劇表演藝術家袁雪芬傅全香範瑞娟徐玉蘭王文娟張桂鳳周寶奎畢春芳張小巧呂瑞英、金採風等悉數到場,越劇中堅力量錢惠麗單仰萍方亞芬章瑞虹王志萍韓婷婷等也共同參與這台晚會的表演。同時全國其他越劇院團的領軍人物茅威濤吳鳳花陳飛張小君等也以訪談、再現表演等多樣形式祝賀演出。名家新秀會聚兩地,共同演繹各個流派代表唱段,展現越劇發展百年華彩。
此外,晚會現場還邀請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葆玖尚長榮紹劇名家六齡童父子、電影表演藝術家謝芳嚴順開、音樂家何佔豪、影視明星李玲玉等傾情參與,共襄盛舉。上海本地其它劇種的藝術家們更是當仁不讓,粉墨登場,淮劇名家馬秀英崑劇名家梁谷音滬劇名家馬莉莉茅善玉、影視明星楊昆等都將反串越劇流派大聯唱,祝賀越劇百歲。見證了越劇百年發展的老藝人——94歲的“小歌班”藝人張榮標老先生還親臨晚會現場為觀眾們獻唱一段。
2006年7月1日,農曆丙戌年六月初六日:百年越劇名家名曲演唱會(中)舉辦
為紀念中國越劇誕生100週年,“百年越劇名家名曲演唱會(中)”於紅星劇院上演。這次演唱會是將越劇百年來所有的精華唱段集中。參加演出的有周寶奎、金採風、張小巧金豔芳方亞芬趙志剛單仰萍等。
2006年12月6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十六日,上午:杭州越劇二團建團56週年座談會舉行
杭州越劇二團(原桐廬越劇團)迎來傅全香、金採風,杭州越劇院國家一級編劇包朝贊桐廬籍越劇演員單仰萍、謝羣英陳雪萍。在越劇百年華誕、杭越二團建團56週年之際,這些越劇界名人重回故土,與縣委宣傳部、縣文廣新局有關領導及杭越二團演員們齊聚一堂,討論關於如何建設、發展杭越二團的話題。
金採風扮演角色 金採風扮演角色
傅全香首先發話。她看了桐廬縣紀念越劇百年專場晚會後,激動得一夜未眠。“因為我看見的都是一朵朵‘梅花’朵兒,真的非常高興。”浙江是越劇的發源地,傅老師聲稱自己是浙江的女兒。她以自己從藝70多年的心得勉勵桐廬的年輕越劇演員們,不要心浮氣躁,下個百年要走奉獻之路。只有真正熱愛這門藝術,才能不求回報、不求名譽,獻身這門藝術,也只有這樣,越劇之花才能開得更美、更燦爛。金採風説:“青年就是未來,希望越劇界年輕的‘花兒’越開越鮮豔,越開越燦爛,越開越茂盛。但是要做到這三點,既要自身努力、幹一行愛一行,還要堅定不移,同時也要有澆花人,這樣花兒才能培育得好。我早年到桐廬越劇團時,劇團樸實的藝術風格、嚴謹的舞台作風、執着的探索精神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演越劇不但要有基礎,還要揚長避短,發揮越劇的長處。”金老師特別指出:“越劇專場晚會讓我們這些越劇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我很高興看到桐廬有這麼多後起之秀,希望領導們要多多重視培養青年,劇團要出名、齣戲、出明星,明星越多,劇團聲譽才會越高。”國家一級編劇包朝贊對紀念越劇百年專場晚會上青年演員們出色的表演感到非常振奮,他説:“桐廬是我的再生之地,雖然我不是桐廬人,但我把最寶貴的青春年華留給了桐廬。不管我身在何處,我始終覺得我的根在桐廬。金獎銀獎不及觀眾誇獎,金盃銀盃不如觀眾口碑。一個戲的成功,不在於其中的演員得了什麼獎,劇目本身得了什麼獎,而在於觀眾喜不喜歡。讓觀眾看了掉眼淚,且對他們的生活有所啓發,就是好戲,就會經久不衰。杭越二團是個非常有希望、有朝氣的團隊,擁有天時、地利、人和各方優勢,今後應該多排一些羣眾歡迎的好戲,這樣劇團才會越辦越好。”
2006年12月17日,農曆丙戌年十月廿七日:“越劇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國越劇名家名段南京演唱會”舉行
在越劇百年誕辰之際,恰逢南京市越劇團建團50週年。由南京市文化局和南京市文聯等單位主辦、南京市戲劇家協會和南京市越劇團承辦的“越劇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國越劇名家名段南京演唱會”在南京電視台舉行。演唱會由央視戲曲頻道主持人白燕升主持。越劇“十姐妹”之一的傅全香王文娟、金採風、畢春芳周寶奎等曾經影響了越劇發展史的眾多老藝術家逐一亮相,深情地回憶起自己的越劇之路。而中青年越劇演員竺小招錢惠麗趙志剛、吳風花、陶琪等紛紛登台,為觀眾獻上了《碧玉簪》《西廂記》《紅樓夢》《梁山伯與祝英台》《真假女駙馬》等劇目中的經典片段。澳大利亞悉尼越劇團團長秦夢等越劇名票也遠道而來,獻演了拿手節目。
2006年12月23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初四日,下午:《名家名段任你點》舉辦2006年歲末大聯歡
十幾位京昆越滬淮的戲曲名家在上海豫園戲苑古戲台匯聚一堂,與觀眾舉行了2006年歲末大聯歡。這一由滬上戲曲電視品牌節目《名家名段任你點》主辦的活動,同樣吸引了各個劇種的眾多戲迷,聯歡現場笑聲掌聲不斷。
由於《名家名段任你點》“戲曲名家與觀眾零距離”的一貫原則,聯歡中許多節目都是名家與戲迷的同台演出。趙志剛、華雯和汪華忠等都與戲迷一起表演了各自的代表作,李軍更是親自操琴為復旦大學的一位研究生票友伴奏,而徐標新與一位4歲的小戲迷合作的《送花樓會》,更是博得全場叫好。除此之外,許多德高望重的藝術家也來到現場並表演了節目。評話表演藝術家吳君玉就用評話的形式盤點了今年滬上的劇壇大喜事,久未登台的越劇表演藝術家金採風則演唱了《紅樓夢》的選段。楊飛飛筱文豔等老藝術家還登台為一些觀眾頒發了劇組特別設立的獎項。
2007年12月19日,農曆丁亥年十一月初十日,19時15分:徐標新2007年越劇專場第一場
本日逸夫舞台舉辦“越苑青春風、舞台嘉年華”上海越劇院10位優秀青年演員專場之徐標新越劇專場。特邀嘉賓畢春芳、金採風、趙志剛錢惠麗許傑、陳飛。
演出劇目
《盤夫索夫·盤夫》(徐標新王志萍(嘉賓))
《啼笑因緣·約會》(徐標新,方亞芬(嘉賓))
金採風扮演角色 金採風扮演角色
綵樓記·評雪辨蹤》(徐標新,樊婷婷)《真情無界》(徐標新,鄧華蔚)
2008年5月23日,農曆戊子年四月十九日,13時30分:四川汶川地震“上海越劇界聯合賑災義演”專場舉行
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主辦,SMG綜藝部、SMG廣播文藝中心、上海蘭生越劇發展基金、上海越劇藝術研究中心協辦,上海越劇院、天蟾京劇中心逸夫舞台聯合承辦的“上海越劇界聯合賑災義演”專場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行,義演專場的票房全部收入和現場募集捐款送達災區。此次義演,活躍在越劇舞台上的一批知名的中青年明星演員如章瑞虹許傑張承好孫智君王志萍鄭國鳳金靜韓婷婷傅幸文參演;浙、閩在滬的越劇演員如王君安趙海英等加盟登台;老一輩藝術家王文娟、金採風、畢春芳周寶奎孟莉英範瑞娟徐玉蘭尹小芳等獲悉消息後也上台與大家一起表達老一輩藝術家們抗震救災的情懷。在整台演出的最後,這些老藝術家和所有演員一起,共同進行配樂朗誦《座標》。
演出在盛舒楊演唱的歌曲《祈禱》中開場,何賽飛演唱一段評彈開篇《蝶戀花》,趙志剛清唱《一封來自災區前線的信》。
義演活動得到了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的大力支持,SMG文藝中心將義演作為“上海人民廣播電台星期廣播音樂會”特別節目直播。

金採風取得成績

1952年演出傳統老戲《桑園訪妻》一折,在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上,獲演員三等獎。
金採風 金採風
1954年,主演的傳統劇《盤夫索夫》,參加華東地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時,獲表演一等獎。之後,又主演了《碧玉簪》《綵樓記》等劇目。
1955年,隨中國越劇團赴民主德國和蘇聯演出,1959年赴越南演出,1961年赴朝鮮演出,1989年赴美國演出,並多次到香港演出。
1962年,在電影《紅樓夢》中,成功地塑造了王熙鳳一角。1963年主演的《碧玉簪》被攝製成電影。
在1978年拍攝的寬銀幕越劇藝術影片《祥林嫂》中,扮演青年祥林嫂。在反映周恩來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現代劇《三月春潮》中,扮演女主角玲娣。1981年在《魯迅在廣州》劇中,扮演了許廣平
1983年在《漢文皇后》中,扮演了竇皇后。1987年與呂瑞英、劉覺、張桂鳳合演的電視片西廂記》中,扮演崔鶯鶯。
1988年與曹銀娣肖雅主演的《漢文皇后》,由上海電視台攝成電視片。
1991年上海音像公司等4單位聯合攝錄了她的演出劇目集錦《越苑採風》共7集,內容有《盤夫索夫》《庵堂認母》《碧玉簪》《西廂記》《綵樓記》《漢文皇后》等劇的摺子和片斷。
上海聲像出版社出版發行了《金採風表演藝術集錦》錄像帶2盒(含MTV卡拉OK)。

金採風人物評價

金採風 金採風
金採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唱腔韻味濃郁,剛柔相濟,自成一格。表演細膩雋永,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在感情,塑造了眾多經典舞台形象,一生致力於越劇事業的傳承和發揚,為越劇藝術發展作出了影響深遠的歷史性貢獻。
金採風工閨門旦,兼擅花旦。其唱腔在繼承袁(雪芬)派的基礎上,吸收施銀花、範瑞娟、傅全香等藝術家的音腔成分,韻味濃郁,剛柔相濟,自成一格。其表演細膩雋永,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在感情,塑造的《盤夫》中的嚴蘭貞、《碧玉簪》中的李秀英,被譽為“活蘭貞,神秀英”,成為金派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象 [5] 央視新聞 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