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王文娟

(中國越劇女演員)

鎖定
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2021年8月6日)浙江紹興嵊縣(現嵊州市)人,原名王彩娟。越劇演員,工花旦,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 [1] 
1938年,王文娟拜越劇小生竺素娥為師,正式開始舞台生涯,先習小生,後改習花旦。1939年2月8日,演出開蒙戲《投軍別窯》。1942年,學藝滿師,以“小竺素娥”的藝名在上海郊區小型戲班擔當主演。1947年8月至1948年6月,與陸錦花組建“少壯劇團”。1948年9月至1950年7月,加入玉蘭劇團。1952年,在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中獲演員二等獎 [2]  。1954年,與徐玉蘭合作演出越劇《春香傳》,獲得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表演一等 [2]  。1956年,主演神話劇《追魚》。1958年,與徐玉蘭合作的劇目《紅樓夢》首演 [2]  。1959年,主演新編歷史劇《則天皇帝》。1977年,主演越劇《忠魂曲》。1980年,主演新編傳奇劇《孟麗君》。1983年,主演新編歷史劇《慧梅》。1985年,主演劇目《皇帝與村姑》。1987年,主演越劇《神王戀》。1991年,退休,受聘為紅樓劇團藝術顧問。1996年,主演越劇電視連續劇《孟麗君》。2017年,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3]  。2019年4月,獲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4]  ;10月26日,獲2019年“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稱號 [5]  。2021年8月6日,王文娟因病去世,享年95歲 [19-20] 
王文娟是越劇“王派”花旦創始人,其表演文武兼備、細膩傳神,善於描摹人物神態,在舞台上出色地創造了多個性格鮮明的舞台形象 [1] 
本    名
王文娟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浙江紹興嵊縣
出生日期
1926年12月19日
逝世日期
2021年8月6日 [19] 
星    座
射手座
代表作品
紅樓夢
春香傳
代表作品
西園記
追魚
則天皇帝 展開
職    業
演員
主要成就
第7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3] 
別    名
王彩娟(原名)
行    當
花旦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王文娟人物經歷

王文娟
王文娟(10張)
1926年12月19日,出生於浙江省紹興嵊縣(現嵊州市)黃澤鎮坑邊村,原名王彩娟,是家中長女。她從7歲起上小學,讀完小學三年級後,由於家境日益拮据,不得不輟學 [6] 
1938年8月,離家到上海,拜其表姐、越劇小生演員竺素娥為師,學習小生,同時也觀摩學習了竺素娥的搭檔姚水娟王杏花的表演藝術 [7]  ,後由竺素娥指定改習花旦 [2]  。1939年2月8日,演出開蒙戲《投軍別窯》,飾王寶釧,師姐筱素娥飾薛平貴。7月,隨竺素娥在天香大戲院演出 [2] 
1940年,跟隨老師在南市區聚樂、同樂、南陽等場所學藝,並在南洋戲院、平濟戲院演出。1941年10月,隨竺素娥在通商戲院演出。1942年,學藝滿師,以“小竺素娥”的藝名在上海郊區小型戲班擔任主演 [2]  。1943年,隨竺素娥在同樂戲院、萬國戲院、河北大戲院演出,任二肩旦。這期間,她曾出外搭班,在民華樓等地演出 [2] 
1944年底,受竺素娥提攜,在河北大戲院首次掛牌頭肩花旦,演出劇目有《碧玉簪》《盤夫索夫》《販馬記》《三看御妹》《沉香扇》等 [2] 
1945年8月,開始在同孚戲院演出,與邢月芳合作,任頭肩旦,演出劇目有《三看御妹》《梁祝》《雙獅圖》《分玉鏡》《節女血》《董良才》《姐妹皇后》等 [2] 
1946年8月,以“特請”身份隨竺素娥、吳梅珍在老閘戲院演出。自10月開始,與邢月芳合作,任頭肩旦,在同孚戲院、同樂戲院演出,這期間演出的劇目包括傳統戲《盤妻索妻》《盤夫索夫》《三看御妹》《大點秋香》《沉香扇》《碧玉簪》等,新編戲《一枝香》《黑心》《水紅菱》《女皇秘史》《瘋狂太子》《浮生夢》等 [2] 
1947年,自8月開始,與陸錦花組建“少壯劇團”,在皇后大戲院演出,演出劇目有《禮拜六》《天倫之樂》《女伶受辱記》《新珍珠塔》《國難家仇》《做人難》《籠中鳥》《青春誤》《人之初》《再相逢》《雙鳳求凰》《隋宮春色》等 [2] 
1948年7月至8月,加入芳華劇團,與尹桂芳在蘭心大戲院合作演出,在越劇《陸文龍》中飾羣鳳公主,在劇目《浪淘沙》中飾小周後。9月,加入玉蘭劇團,與越劇小生演員徐玉蘭共同在明星大戲院演出,首度與徐玉蘭合作演出的劇目是《風蕭蕭》,在劇中扮演秀麗、情深的衞美人 [2]  [8] 
1950年8月,參加第二屆戲曲研究班。從這一年9月開始,隨玉蘭劇團在卡爾登劇場演出,與徐玉蘭等人合作排演了一系列新編越劇,在反映太平天國鬥爭的歷史劇《東王楊秀清》中飾演洪宣嬌;在根據郭沫若的劇本《虎符》改編的越劇《信陵公子》中扮演如姬,該劇連演138天、256場,均是滿座 [9]  ;在劇目《巾幗英雄》中飾擊鼓戰金山的女英雄梁紅玉;在根據同名歌劇改編的現代劇《白毛女》中扮演喜兒 [2] 
1952年7月,參加中央軍委總政治部文工團越劇隊,演出劇目《西廂記》《梁山伯與祝英台》等。10月,在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中,憑藉《西廂記》中的崔鶯鶯一角獲演員二等獎 [2] 
1953年4月,赴朝鮮前線慰問演出,後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停戰談判代表團政治文工隊,立二等功,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三級國旗勳章 [2] 
1954年2月,參加華東戲曲研究院越劇團。8月2日,與徐玉蘭合作的越劇《春香傳》於大眾劇場首演,在這部根據朝鮮民間傳説和同名朝鮮歌劇移植而來的劇目中她飾演了美麗善良、聖潔忠貞的古代朝鮮少女春香。9月25日至11月6日,參加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春香傳》,並在男女合演的現代戲《技術員來了》中飾劉惠芳,獲表演一等獎。
1955年6月,根據唐傳奇改編的神話劇《柳毅傳書》在長江劇場首演,在劇中扮演龍女三娘。11月,開始與陸錦花合作排演根據《紅樓夢》改編的劇目《晴雯之死》,飾演率性天真、寧折不彎、敢愛敢恨的丫環晴雯。12月2日,《晴雯之死》在長江劇場首演。同年,獲緬甸總理吳努授予的金質獎章 [2] 
1956年11月21日,其主演的《追魚》在大眾劇場首演,在這部根據湘劇《魚籃記》改編的神話劇中飾演熱情大膽、敢作敢為的鯉魚精,為表現鯉魚精活躍、俏皮的特點,她專門向京劇、崑劇老師請教 [10] 
1957年1月26日,主演的劇目《楊八姐盜刀》首演於大眾劇場,飾演楊八姐。6月1日,與徐玉蘭合作的劇目《北地王》首演於大眾劇場,飾演崔氏。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2] 
1958年2月18日,與徐玉蘭合作的愛情悲劇《紅樓夢》首演於共舞台,在劇中扮演飽讀詩書、清高孤傲的林黛玉。該劇連滿54場,場場滿座。6月28日,與徐玉蘭合作的越劇《關漢卿》在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劇中飾演朱簾秀。8月2日,現代劇《東風吹得梅花開》首演於人民大舞台,在劇中飾演王金梅。11月,作為中國勞動人民代表團成員出訪蘇聯 [2] 
1959年2月17日至4月3日,隨中國越劇團赴越南民主共和國訪問演出。6月,與鄭忠梅共同主演新編歷史劇《則天皇帝》,在劇中扮演女皇武則天,同時她也參與了劇本的編寫工作。7月16日,其主演的彩色越劇藝術影片《追魚》開拍,在片中她分飾鯉魚精和金牡丹兩角。9月23日,赴北京參加國慶10週年演出 [2] 
1960年6月,出席全國文教羣英大會。7月22日,出席第三屆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12月23日,參加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 [2] 
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參加中國上海越劇團赴朝鮮訪問演出。11月,其主演的越劇電影《紅樓夢》開拍 [2]  。12月,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為朝鮮唱劇《紅樓夢》排練進行輔導。
1963年4月24日,其參演的劇目《黨員登記表》在人民大舞台上演,飾為保護黨員登記表而犧牲的青年黨員黃淑英。7月7日,越劇《真正的考試》首演於大世界,在劇中飾資產階級小姐沈馨娜。8月、12月,兩次應邀赴朝鮮訪問 [2] 
1964年1月26日,現代劇《亮眼哥》首演於人民大舞台,飾演萬松青的妻子田玉柳一角;6月,執導現代劇《朝陽溝》。1965年9月11日,現代劇《女飛行員》首演於瑞金劇場,在劇中飾演林雪徵。1966年5月,其參演的劇目《菜市春》於大眾劇場首演,飾演梁玉珍。不久後,“文革”開始,王文娟成為批判對象。
1970年秋,去奉賢上海市文化系統“五七”幹校勞動。1977年1月,參加節目《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的演出。5月,演出劇目《布浪萬里》《浪裏行》。10月1日,新編革命歷史題材劇目《忠魂曲》在中國劇場公演,她在劇中扮演了既剛烈不屈又富有慈母柔情的革命烈士楊開慧 [2] 
1978年10月,演出小戲《柯豬記》,在劇中扮演農村新媳婦春梅。1979年3月21日至5月7日,赴雲南前線慰問演出,與徐玉蘭合演傳統越劇《盤夫》 [2] 
1980年3月22日,其主演的新編傳奇劇《孟麗君》在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劇中塑造了才華橫溢的奇女子孟麗君。7月,拍攝完成電視戲曲藝術片《孟麗君》,該劇是中國最早的戲曲電視劇之一。9月23日,與徐玉蘭在北京影劇院合演古裝愛情喜劇《西園記》,飾演閨秀王玉真。11月17日至12月12日,赴香港演出 [2] 
1982年5月,其主演的《西園記》攝製成戲曲電視劇,並獲第一屆“大眾電視金鷹獎”優秀電視戲曲片獎。1983年2月7日,其主演的《春香傳》復排,於北京影劇院公演;10月16日,新編歷史劇《慧梅》在人民大舞台上演,在劇中飾演農民起義軍領袖李闖王的義女慧梅;12月25日,赴浙江嵊縣做“回孃家探親演出”。1984年7月,錄製反映女畫家潘玉良生平的越劇廣播劇《藝術魂》,在劇中扮演方玉蓮 [2] 
1985年3月29日,與徐玉蘭一起組建改革性劇團——紅樓劇團,任副團長。10月,劇目《皇帝與村姑》在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劇中飾演開朗活潑的村姑張桂蘭 [2] 
1986年8月9日,任紅樓劇團團長。8月14日,“徐玉蘭、王文娟流派劇目展演”在人民大舞台開幕。1987年2月26日,古裝傳奇劇《神王戀》在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劇中飾演女扮男裝的侍衞官慧清;8月28日至9月15日,隨紅樓劇團赴香港參加“中國地方戲曲展”。12月18日,隨紅樓劇團赴泰國演出 [2] 
1989年9月19日,紅樓劇團和泰國正大公司聯營,被特聘為藝術指導。10月,其錄製的唱片《紅樓夢》獲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2] 
1991年4月,與徐玉蘭一起退休,被聘為紅樓劇團藝術顧問;8月,拍攝由王潔執導、孫道臨擔任藝術指導的三集電視片《王文娟藝術集錦》。1994年5月9日至5月22日,隨紅樓劇團赴台灣演出 [2] 
1996年8月,由其主演、孫道臨執導的10集越劇電視連續劇《孟麗君》拍攝完成。1997年6月,參加慶祝香港迴歸演出;10月26日,獲得美國紐約中美藝術委員會頒發的“藝術終身成就獎”、美國同慶文化藝術中心頒發的“終身傑出藝術獎”,赴美領獎並演出 [2] 
2003年3月,《王文娟流派唱腔選集》由百家出版社出版。2006年3月27日,參加“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週年電視文藝晚會”;4月,“天下掉個林妹妹——王文娟舞台藝術回顧展演”在上海舉行 [2]  ;12月17日,參加“越劇流芳香溢金陵——2006中國越劇名家名段南京演唱會”。2008年5月23日,參加為支援四川汶川抗震救災而舉行的“上海越劇界聯合賑災義演” [11] 
2013年6月,參演上海越劇院為紀念越劇改革七十週年排演的劇目《舞台姐妹情》。8月,《王文娟越劇唱腔精選》由上海音樂出版社、上海文藝音像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18日,其擔任藝術指導、由福建芳華越劇團排演的越劇《女駙馬》首演 [12] 
2016年3月11日至3月13日,在為紀念她誕辰90週年而舉辦的“千里共嬋娟——王派越劇專場演出”中,她以越劇唱腔演繹了蘇軾的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13] 
2017年4月7日,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3]  。2019年9月,獲得第7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10月,在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上獲得“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榮譽稱號 [14] 
2020年1月,她響應上級號召,捐出1萬元愛心款支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並拍攝為武漢加油的視頻 [15] 2021年8月6日,王文娟因病在華東醫院去世,享年95歲 [19-20] 

王文娟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孫道臨王文娟夫婦
孫道臨王文娟夫婦(2張)
王文娟的父親王友泉畢業於紹興新學堂。她的母親竺銀妹是越劇演員竺素娥的姑姑 [6] 
1962年7月,王文娟與電影演員孫道臨結婚。1964年10月,他們的女兒慶原出生 [2] 
流派傳人
孟莉英(上海越劇院)、周雲娟、單仰萍(上海越劇院)、王志萍(上海越劇院)、李敏(福建芳華越劇團)、陳曉紅(杭州越劇院)舒錦霞(浙江越劇團)、俞建華、王秀蘭(餘姚越劇團)、錢愛玉、洪瑛(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宓永仙(海甯越劇團)、陳萍(鄞州越劇團)、徐玉萍(上海越劇院)、忻雅琴(上海越劇院)、李旭丹(上海越劇院)、吳潔、姚建平、錢世娥、張珺、徐璐、張麗、胡澤紅等。

王文娟主要作品

王文娟代表劇目

劇目名
角色
春香傳
春香
追魚
鯉魚精
紅樓夢
林黛玉
武則天
忠魂曲
楊開慧
《西園記》
王玉真
孟麗君
孟麗君
《柳毅傳書》
龍女三娘
西廂記
崔鶯鶯
《慧梅》
慧梅
《神王戀》
慧清
《信陵公子》
如姬
《白毛女》
喜兒
張桂蘭
《陸文龍》
羣鳳公主
《浪淘沙》
小周後
《風蕭蕭》
衞美人
《鴛鴦劍》
李倩倩
《粉墨人生》
文芝雲
《玉面狼》
吳湘蓮
《巾幗英雄》
梁紅玉
《晴天更美麗》
劉明
《攀龍附鳳》
李鸞英
《梁山伯與祝英台》
祝英台
《技術員來了》
劉惠芳
晴雯
《楊八姐盜刀》
楊八姐
《北地王》
崔氏
《東風吹得梅花開》
王金梅
《黨員登記表》
黃淑英
《真正的考試》
沈馨娜
《亮眼哥》
田玉柳
《女飛行員》
林雪徵
《菜市春》
梁玉珍
《浪裏行》
楊敏
《布浪萬里》
-
《盤夫》
嚴蘭貞
《東王楊秀清》
洪宣嬌
《風塵雙俠》
紅娘子
《沉香扇》
蔡蘭英
《是我錯》
李玉珍
《袁世凱》
小鳳仙
《武松與潘金蓮》
潘金蓮
《金蟬記》
-
《關漢卿》
朱簾秀

王文娟廣播劇

劇名
角色
《藝術魂》
方玉蓮

王文娟參演電影

王文娟參演電視劇

    • 孟麗君1996

      飾演
      孟麗君
      導演
      孫道臨
    • 西園記1982

      飾演
      王玉真
    • 王文娟藝術集錦1991

      導演
      王潔

王文娟導演作品

劇目名
演出時間
《朝陽溝》
1964年

王文娟其他作品

圖書
書名
首版時間
《王文娟流派唱腔選集》
2003年3月
《天上掉下了林妹妹——我的越劇人生》
2012年8月
《王文娟越劇唱腔精選》
2016年
唱片、DVD
名稱
介質
《紅樓夢》
唱片
《天下掉下個林妹妹——越劇表演藝術家王文娟舞台藝術回顧》
DVD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2] 

王文娟獲獎記錄

藝術類
  • 1952    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演員二等獎    西廂記    (獲獎)    
  • 1954    華東戲曲觀摩演出大會表演一等獎    春香傳    (獲獎)    
  • 1989    第一屆金唱片獎    紅樓夢    (獲獎)    
  • 1997    美國紐約中美藝術委員會“藝術終身成就獎”    (獲獎)    
  • 1997    美國同慶文化藝術中心“終身傑出藝術獎”    (獲獎)    
  • 2019    第七屆上海文學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    
  • 2017    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    
榮譽稱號
  • 2019    第十六屆中國戲劇節“中國文聯終身成就戲劇家”    (獲獎)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2-3]  [5] 

王文娟藝術特色

唱腔特點
王文娟(生活照)
王文娟(生活照)(6張)
王文娟的唱腔特點之一是音樂形象鮮明,富有藝術魅力。《紅樓夢·葬花》中,她通過豐富的演唱手段,準確地表現出林黛玉觸景生情愁緒滿懷的複雜內心世界。王文娟演唱時咬字清晰,平易質樸的旋律顯示出濃郁的情感,後面用散板演唱的《葬花詞》,曲調委婉淒涼,平緩中顯示出內在的力量。《葬花》這段多層次的成套唱腔,王文娟抒發了林黛玉的豐富感情,具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 [16] 
王文娟的唱腔另一特點是,把多種曲調、多種板式融為一體,聯套使用,構成既能抒發人物急遽變化的思想感情又能適合自己嗓音特點的成套唱腔。在《忠魂曲》“丹心永遠向太陽”唱段中,王文娟自始至終把飽滿的激情和如水的柔情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段唱前六句是[尺調慢板],旋律舒展流暢,描繪楊開慧生下岸英時的美好情景。王文娟唱得輕緩深沉,表現出楊開慧回憶往事時的幸福感情。從第七句開始,隨着詞格安排的變化和感情的推進,王文娟採用慢板快唱的方式,曲調緊縮,平疊交叉,夾抒夾敍,緊松相間,把楊開慧教育兒子“丹心永遠向太陽”的深情推向高潮 [16] 
王文娟唱腔的第三個特點是新穎別緻、流暢自然而又富有時代氣息的落調拖腔,給人以餘音繞樑、曲終情長的感覺。王文娟借鑑歌劇《洪湖赤衞隊》中“洪湖水浪打浪”的旋律,融化吸收于越劇《忠魂曲》中,發展為具有越劇風格的唱腔。後來,在《孟麗君》《西園記》等劇中廣泛應用,根據劇情需要,演變發展為句幅更長,旋律迂迴曲折、節奏抑揚頓挫的落調拖腔 [16] 
王文娟唱腔的第四個特點是聲情並茂,細膩逼真、扣人心絃。王文娟的音域不算寬廣,但她從自己的嗓音條件出發,揚長避短,只要人物的感情需要,高音也敢上,低音也沉得下。她的音域通常在調高1=G的3-5之間,跨度十度,但有時低可以到2音,高可以到i音,跨度達十四度 [16] 
表演方法
王文娟在表演方面含蓄內斂,細膩多姿,所塑造的各類角色豐富多彩,千人千面。她講究在舞台上的分寸感,在《紅樓夢》中黛玉進府一段中,即使一個小小的轉身、坐下,她也注意到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當黛玉起身向二舅母見禮時,王文娟的動作處理是緩慢而羞澀的,因為黛玉年幼,初到賈府,且新近失去母親,必須保持着一種警覺。而在《皇帝與村姑》中,王文娟扮演開朗外向的村姑張桂蘭,為表現張桂蘭得知自己就是救駕英雄,而且朝思暮想的英雄做了皇帝時的喜悦之情,王文娟設計了一個有別於一般人物的動作:雙手合掌一拍,雙腳跳起,雙手重重拍在自己腿上。這種質樸、外向的生活化動作表情很適合人物的身份 [16] 

王文娟人物評價

王文娟待人親切周到。她平時內向寡言,骨子裏卻有一股闖勁兒。她的人生哲學一如她創立的唱腔,雖是樸實平易之語,卻藴含豐富多變的舞台張力。循着表演慣性,怎麼省事兒怎麼來,從來不是王文娟的風格,越是有挑戰,她越要迎難而上 [17] (《文匯報》評)
王文娟和她所演的林黛玉,都是氣質高貴的。王文娟對於自己飾演的角色的態度極度嚴肅認真,忠於角色的性格,絕不把非屬角色所有的東西外加到角色身上,這是任何一個優秀演員的必具美德。她從政治到藝術,都有着強烈的進步要求 [18] (中國戲劇家協會原副主席劉厚生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