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雪芬

(中國越劇女演員)

鎖定
袁雪芬(1922年3月26日—2011年2月19日),原名袁雪雰,浙江嵊縣(今嵊州市)人 [20] 越劇女演員,工青衣、閨門旦,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 [1] 
1933年,入科班學藝。1936年,初次掛頭牌並灌製女子越劇第一張唱片《方玉娘哭塔》。1940年,主演改良越劇《恆娘》。1942年,開始進行越劇改革,演出新編劇目《古廟冤魂》等。1943年,主演劇目《香妃》,創造【尺調】唱腔。1946年,將魯迅小説《祝福》改編為《祥林嫂》搬上越劇舞台。1947年,發起“越劇十姐妹”義演 [2]  。1949年,主演劇目《相思樹》。1952年,獲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榮譽獎 [3]  。1953年,主演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戲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1955年,任上海越劇院院長。1958年,主演劇目《梅花魂》。1959年,主演越劇《雙烈記》,創【6字調】。1965年,主演現代劇目《火椰村》,創制【降B調】唱腔。1977年,重新登台。1978年,主演越劇影片《祥林嫂》,再度擔任上海越劇院院長。1985年,退居二線。1986年,以藝術指導身份與上海越劇院演出團赴巴黎演出。1989年,獲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 [3]  。1995年起,擔任上海市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會主任。2008年,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 [4] 
2011年2月1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9歲 [5] 
袁雪芬是越劇袁派創始人,其唱腔旋律淳樸,節奏多變,感情真摯深沉,韻味醇厚,委婉纏綿,聲情並茂,在表演上重視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
本    名
袁雪芬
民    族
漢族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22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
2011年2月19日
星    座
白羊座
代表作品
西廂記
梁山伯與祝英台
代表作品
祥林嫂
香妃
相思樹
職    業
演員
主要成就
首屆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別    名
袁雪雰(原名)
籍    貫
浙江嵊縣(今嵊州市) [20] 
黨    派
中國共產黨
行    當
青年、閨門旦

袁雪芬人物經歷

袁雪芬青年照 袁雪芬青年照
1922年3月26日,袁雪芬出生於浙江紹興嵊縣普義鄉杜山村(今屬嵊州市甘霖鎮桂山村) [33-34]  ,是家中第三個孩子,因為她降生時適逢漫天大雪,父親便給她取名“雪雰” [6]  。1928年,進入私墪讀書。1930年,被送到女子越劇科班“高升舞台”學戲,因年齡太小,三天後就被師傅送回家 [7] 
1933年7月,她正式進入四季春科班學戲,工青衣、閨門旦,兼學紹興大班和徽班的武戲,師傅為紹興文戲男班藝人鮑金龍。入科班初期,因為本名“雪雰”常被劇場寫戲牌的人弄錯,她改名為“雪芬”。滿師後,一度與女子越劇早期旦角演員王杏花同台,唱腔、表演受到王的影響 [8] 
1936年春季,隨“四季春”到紹興、蕭山、杭州等地,邊學習邊演出,初次掛頭牌,在杭州老貿商場演出時,在劇目《百花台》中為王杏花墊戲;9月,隨“四季春”第一次到上海,在大老閘大戲院演出,與王杏花同台,日場演劇目《文武香球》,夜場表演劇目《梁山伯》;11月4日,為高亭唱片公司灌製唱片,與錢妙花演唱了越劇《方玉娘哭塔》,此為女子越劇的第一張唱片。1937年春季,隨“四季春”再次到上海演出,擔任三肩花旦。“八·一三”淞滬抗戰爆發後,逃難回家鄉 [8] 
1938年2月1日,隨“四季春”第三次到上海,與竺素娥、王杏花為首的“素鳳舞台”及紹興大班“同春舞台”合作演出於上海四馬路小劇場、老閘大戲院、大來劇場,竺素娥領銜,袁雪芬為頭肩旦,演出劇目有《寶蓮燈》《盤夫索夫》等。從7月開始,與小生演員馬樟花搭檔演出於大來劇場,對傳統骨子戲《梁祝哀史》進行了初步去蕪存菁,並在電台播唱越劇。11月10日,參與為上海時疫醫院籌款而舉行的女子越劇“七班會串”,與馬樟花合作演出劇目《三堂會審》 [8] 
1939年2月13日,參加上海難民救濟協會與紹興旅滬同鄉會在黃金大戲院聯合舉行的女子越劇大會串義演,籌募捐款。1940年8月1日至8月2日,參加紹興七縣旅滬同鄉會在卡爾登大戲院舉行的“勸募紹屬平糶捐”女子越劇八班大會串;12月30日,其主演的改良越劇《恆娘》在上海大來劇場演出,該劇根據《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説改編 [8] 
袁雪芬劇照
袁雪芬劇照(33張)
1941年1月3日,參加中國救濟婦孺總會募捐運動在上海新新電台舉辦的“全市女子越劇大會串”。1月22日,參加嵊新女子越劇團勸募故鄉災款遊藝大會,在上海更新舞台演出越劇《孟麗君》,扮演主人公孟麗君。7月29日,參加中國救濟婦孺總會籌募捐款委員會主辦的嵊新女子越劇團勸募大會,在黃金大戲院演出劇目《恆娘 [8] 
1942年3月7日,因病停演,回鄉休養。10月,脱離科班,在大來劇場開始進行越劇改革,拿出自己百分之九十的薪水,聘請專職編劇、導演、舞美,成立劇務部主持演出活動,在越劇界首次建立正規編戲、排戲制度,並對舞美、服裝等進行改革。10月28日,袁雪芬在大來劇場重新登台,演出新編劇目《古廟冤魂》,此劇幕外戲尚用幕表,幕內戲則全部用完整的劇本 [8]  。11月12日,根據陸游、唐琬故事改編的劇目《斷腸人》正式上演,在塑造主人公方雪影時,袁雪芬借鑑了葛利亞·嘉遜在影片《居里夫人》中的表演方式。從該劇開始,越劇開始完全實施劇目制。12月3日,其與張桂蓮共同主演的劇目《情天恨》上演,該劇改編自《羅密歐與朱麗葉》,是越劇改編演出的第一部莎士比亞作品 [9]  。此外,她還在大來劇場排演了《長恨天》《就是他》《木蘭從軍》《明月重圓夜》等新編劇目 [8] 
1943年2月5日,其主演的根據京劇《臨江驛》改編的越劇《人海航行》上演。2月22日,其主演的神話劇《雨夜驚夢》上演,該演出第一次在越劇舞台上使用聚光燈 [10]  。11月1日,在大來劇場演出劇目《香妃》,其在劇中扮演寧死不屈的維吾爾族女子香妃。在演出該劇期間,她與琴師周寶財合作創造了【尺調】唱腔 [8]  。12月27日,與張桂蓮、陸錦花等人合演反串戲《西廂》,在劇中反串飾演張生 [11] 
1944年1月25日,演出劇目《木蘭從軍》。3月,在演出劇目《王昭君》後因肺病復發回鄉養病。9月24日,與範瑞娟合作,以“雪聲劇團”之名在九星大戲院登台,首演劇目為《雁南歸》。11月6日,其自編、自導、自演的劇目《黑暗家庭》上演,該劇表現賢良女子受毒品摧殘,最終對人生絕望的生命歷程,呼喚民眾遠離毒品 [8]  。11月27日,其主演的取材於柳如是與錢謙益故事的越劇《紅粉金戈》上演 [12]  。同年,還在九星大戲院演出了《林黛玉》《倩女傳》等新編劇目。
1945年1月29日,與範瑞娟在九星大戲院演出劇目《梁祝哀史》,袁雪芬與編導一起對該劇目做了重新整理。自3月開始,攜雪聲劇團在明星大戲院演出,演出劇目有《絕代豔后》《賣花女》《新梁祝哀史》等。12月24日,在為籌募嵊縣善後救濟經費而舉行的全滬越劇大會串中,與範瑞娟共演劇目《忠魂鵑血》 [13] 
1946年5月6日,由其主演的根據魯迅小説《祝福》改編的越劇《祥林嫂》在明星大戲院首演,在劇中飾演命運悲慘的祥林嫂,這是魯迅作品首次搬上戲曲舞台。 9月15日,在明星大戲院與範瑞娟共同主演歷史劇《淒涼遼宮月》,在劇中扮演蒙受不白之冤的皇后蕭觀音,當晚,周恩來到場觀看了演出 [8] 
1947年1月2日,袁雪芬由於肺病復發等多種原因,在梅龍鎮餐廳與雪聲劇團全體人員舉行話別會。1月12日,在演完越劇《洛神》後,袁雪芬宣佈輟演,雪聲劇團暫告解散。7月29日,與尹桂芳徐玉蘭竺水招筱丹桂張桂鳳吳小樓傅全香徐天紅、範瑞娟等人在上海四馬路大西洋西菜社聚會,為聯合義演簽訂合約,人稱“越劇十姐妹”。8月19日,“越劇十姐妹”在黃金大戲院發起舉行聯合大義演,演出劇目《山河戀》,袁雪芬扮演宓姬的侍女季娣。8月29日,在前一晚接到警察局送來的“勒令停演”後,袁雪芬與尹桂芳、吳小樓和湯蒂茵,到社會局與局長吳開先展開面對面的説理鬥爭,《山河戀》獲准繼續演出,該劇演至9月12日結束 [8] 
1948年3月24日,應雲衞執導的國產電影《雞鳴早看天》正式上映,袁雪芬在片中扮演“大嫂”一角。9月18日,袁雪芬與範瑞娟二度合作,恢復“雪聲劇團”,在大上海電影院演出由田漢編劇的新編越劇《珊瑚引》,該劇借晉代石崇驕奢淫逸及其沒落的故事,影射鞭撻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貪得無厭,該劇演出全部用民樂伴奏。同一天,袁雪芬、範瑞娟主演的越劇影片《祥林嫂》在國際、大上海等5家影院上映。12月,雪聲劇團解散 [8] 
1949年1月29日,袁雪芬再次重新組建雪聲劇團,演出於上海九星大戲院,聘請劉厚生擔任劇務部主任,首演劇目為以反暴政為主題的《萬里長城》,袁雪芬扮演主人公孟姜女。5月25日,上海解放,袁雪芬聯合五個越劇劇團,到上海八仙橋建成電台播唱迎接上海解放的開篇。6月18日,上海市戲劇、電影工作者協會成立,袁雪芬為大會主席團成員。7月,參加上海市軍管會文藝處舉辦的第一屆地方戲劇研究班學習,任表演系中隊長。8月3日,當選為上海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8]  。8月27日至9月1日,參加地方戲劇研究班的越劇演員在南京大戲院舉行摺子戲演出,袁雪芬與範瑞娟表演劇目《樓台會》《玉連環·祭夫》,與徐玉蘭合作了劇目《盤夫》 [14]  。9月19日,就任上海市戲劇電影工作者協會成立的越劇委員會委員。9月21日,作為特邀代表,參加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城樓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活動。同年年底,主演劇目《相思樹》,創造了【男調腔】。這一年,她還參加了彩色越劇電影《越劇菁華》的拍攝,主演其中的越劇摺子戲《雙看相》,扮演以看相為生的窮苦女子 [13] 
1950年1月31日,就任上海市影劇業工會越劇分會籌委會及越劇界折實公債推銷支會的籌委會主席。2月15日,以雪聲劇團、雲華劇團為主體組成的上海越劇實驗劇團成立,袁雪芬被選為團長。4月12日,出任以上海越劇實驗劇團為基礎的國營華東越劇實驗劇團的團長。7月,當選上海文化藝術聯合會第一屆委員。8月15日,參加華東軍政委員會文化部召開的華東區戲曲改革工作幹部會議。10月30日起,參加在華沙召開的第二屆世界和平大會,列席奧地利維也納世界青年理事會,參加中國青年代表團,赴蘇聯參觀學習 [8]  。同年,主演的越劇《相思樹》由文華公司攝製成16毫米彩色戲曲片 [15] 
1951年3月5日,華東戲曲研究院成立,袁雪芬任副院長。3月10日,率華東越劇實驗劇團赴杭州演出,主演越劇《借紅燈》。8月至9月,與範瑞娟等發起上海越劇界為抗美援朝捐獻“越劇號”飛機的義演,擔任劇目《杏花村》的主角,因排練時大量咯血,住院就醫 [13] 
1952年10月-11月4日,在北京參加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展演劇目《白蛇傳》中扮演白素貞一角,其個人獲大會榮譽獎 [13] 
1953年3月至7月,拍攝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國產彩色戲曲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4月,當選為中華全國民主婦女職合會第二屆執行委員會委員。9月,當選為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一屆常務理事。11月23日,根據王實甫原著改編的劇目《西廂記》首次在中南海懷仁堂上演,袁雪芬在劇中塑造了崔鶯鶯一角 [13] 
1954年4月12日,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劇院成立,袁雪芬任院長;6月19日至7月30日,隨上海越劇院組成的中國越劇團赴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蘇聯訪問演出,主演劇目《西廂記》;同年,緬甸總理吳努授予她金質獎章 [8] 
1956年3月,經過加工整理,其導演並主演的越劇《白蛇傳》在長江劇場演出 [16]  。10月19日,其主演的劇目《祥林嫂》在大眾劇場公演,此次袁雪芬根據魯迅原著的精神,對劇目作了重新編排。同年,當選為上海戲劇家協會第一屆副主席 [8] 
1957年4月,擔任“越劇之家”上海市經濟委員會常委會主任,開始為在嵊縣建立“越劇之家”進行籌款義演;同月,憑藉主演的越劇藝術影片《梁山伯與祝英台》獲文化部頒發的1949-1955優秀影片榮譽獎 [13] 
1958年6月15日至9月,隨上海越劇院一團赴福建前線慰問演出,歷時80天,主演劇目《梅花魂》,塑造了勇敢、堅毅、富於民族氣節的陳杏元。9月至11月,主演現代戲《壯麗的青春》《紅花綠葉》《紡紗闖將》等 [8] 
1959年春季,與範瑞娟主演的越劇《雙烈記》參加上海戲曲會演,於大眾劇場上演,在劇中她扮演巾幗英雄梁紅玉,並與琴師周柏齡共同研究創造了新腔【C調】(即【6字調】)。9月24日至10月25日,參加上海市各戲曲院團聯合舉行的國慶10週年展覽演出月,與男女合演實驗劇團合作,其所主演的劇目《秋瑾》在人民大舞台首演,在劇中扮演革命先烈秋瑾 [8] 
1960年3月,袁雪芬偕同實驗劇團演員劉覺、張麗琳赴北京參加中國戲曲學院舉辦的表演藝術研究班,學習3個月。5月,經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批准,成立上海越劇院學館,袁雪芬兼任學館主任。7月22日,參加第三屆全國文代會開幕式。12月23日,上海越劇院首次赴香港演出,袁雪芬任副團長,在香港期間,主演劇目《西廂記》 [13] 
1961年9月8日至10月18日,應金日成首相邀請,上海越劇院二團以“中國上海越劇團”名義,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訪問演出,袁雪芬任副團長並主演劇目《西廂記》 [8] 
1962年5月30日,在人民大舞台主演劇目《祥林嫂》,在排演過程中,她第三次對該劇進行修改加工;7月,作為上海越劇院院長主持舉辦文史進修班;10月,主持“越劇改革20週年紀念會”。1964年2月,主演根據同名話劇移植的劇目《接旗》 [8] 
1965年10月23日,主演反映越南人民抗美救國鬥爭的現代劇目《火椰村》,塑造了抗擊美帝侵略的越南婦女竹嫂的形象。在排演該劇期間,與琴師周伯齡共同創制了【降B調】(即【反四工腔】) [8] 
1966年4月26日,電影《舞台姐妹》遭批判,袁雪芬受牽連遭批判,從這一年下半年開始至1973年5月28日,被關押隔離審查。1973年下半年至1976年下半年,被控制使用,擔任越劇學館負責人 [8] 
1977年1月6日,重新登台,在為紀念週恩來總理逝世一週年創排的越劇《萬里長空且為忠魂舞》中扮演新聞記者。10月,主演了以男女合演形式恢復演出的越劇《祥林嫂》。11月1日,參加中國音樂家代表團出訪東德 [8] 
1978年3月,當選為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截至1993年3月,她連續擔任第六屆、第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6月,與金採風聯合主演,拍攝了寬銀幕彩色越劇影片《祥林嫂》。12月27日,她重新受命擔任上海越劇院院長 [8]  。同年,出演了上海電視台拍攝的電視片《祥林嫂》 [15] 
1979年4月8日,參加全國人大代表團訪問日本;11月,當選為第三屆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8]  。1980年1月1日至3日,與徐玉蘭在人民大舞台合演傳統摺子戲《送鳳冠》,該場演出成為她的謝幕之作 [17] 
1984年6月,出任上海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1985年2月2日,退居二線,擔任上海越劇院名譽院長;4月,當選第四屆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18] 
1986年,以藝術指導身份與上海越劇院演出團參加巴黎第15屆秋季藝術節,被法國格諸布爾市、里昂·維勒班市授予榮譽獎章,被法國勒阿弗爾市授予“榮譽公民”。1987年4月,出任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 [8] 
1988年5月28日至6月20日,上海越劇院赴香港演出,袁雪芬任藝術指導。7月10日至12日,擔任越劇摺子戲寶靈杯“三新獎”評委會主任。12月24日起,作為藝術總指導兼團長,率上海越劇院演出團赴香港演出。12月29日, 任上海越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 [7] 
1989年2月6日至10日,參加上海越劇院“六代同堂迎春晚會”的演出 [7]  。5月17日起,以藝術總指導兼團長身份,率上海越劇院去美國訪問演出。10月12日,獲得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 [13] 
1991年7月起,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政府特殊津貼;8月18日,參加“災區在我心中——上海賑災千人義演” [7]  。1993月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94年2月,獲得寶鋼高雅藝術獎勵基金會頒發的特殊榮譽獎。5月,以名譽團長身份隨上海越劇院演出團赴台灣訪問演出 [8]  。8月6日,越劇《王子復仇記》首演,袁雪芬擔任該劇藝術顧問 [7] 
1995年起,擔任上海市白玉蘭戲劇獎評委會主任。1996年12月,被第五屆中國文化藝術節聯合會授予中國文聯榮譽委員。1998年12月,任中國戲劇家協會顧問 [8] 
2001年,任新世紀上海戲劇大獎評委會主任 [13]  。2002年8月,其所著《求索人生藝術真諦——袁雪芬自述》一書出版 [8]  。2003年10月23日,其擔任藝術指導的淮劇《祥林嫂》參加第五屆上海國際藝術節 [7]  ;12月24日,獲國家文化部頒發的第二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 [19]  ;同年,《袁雪芬文集》一書由中國戲曲出版社出版。2004年10月12日至20日,參加“一代風華——袁雪芬、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舞台生活七十週年暨演出”活動 [8] 
2006年3月27日,參加“百年流聲——紀念中國越劇誕辰100週年電視文藝晚會”。4月,獲得第十六屆白玉蘭戲劇表演獎頒發的“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8月24日,為進入“越女爭鋒——越劇青年演員電視挑戰賽”複賽的40位選手授課 [8] 
2008年2月,入選國家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4月28日,其參與錄製的《劇壇瑰寶——上海優秀傳統表演藝術整理搶救作品精粹》音像專輯正式發行。2009年10月11日,獲得首屆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4] 
2011年2月19日下午2點,袁雪芬在上海病逝,享年89歲 [5]  。2月25日,袁雪芬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龍華殯儀館舉行,俞正聲韓正劉雲耕馮國勤殷一璀沈紅光屠光紹楊振武葉公琦等人蔘加了告別儀式 [20] 

袁雪芬個人生活

家庭成員
袁雪芬的父親袁茂松是一名鄉村私墪先生,母親叫裘水仙 [6]  。袁雪芬的長子名為鄭海芽 [21]  ,次子名新楠,三子名平平 [22] 
流派傳人
袁雪芬的學生和傳人有朱東韻方亞芬(上海越劇院)、李麗(浙江省越劇團)、陶琪(南京越劇院團)、華怡青(上海越劇院)、李沛婕(浙江越劇團)、陳慧迪(上海越劇院)、張聿(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徐萊(南京市越劇團)等。張雲霞、呂瑞英、戚雅仙金採風也師承袁派而後自成一家 [23] 

袁雪芬主要作品

袁雪芬越劇劇目

劇名
角色
《祥林嫂》
祥林嫂
《西廂記》
崔鶯鶯
《梁山伯與祝英台》
祝英台
《香妃》
香妃
《火椰村》
竹嫂
《相思樹》
貞夫
《雙烈記》
梁紅玉
《山河戀》
季娣
《忠魂鵑血》
陳圓圓
《白蛇傳》
白素貞
《淒涼遼宮月》
蕭觀音
《秋瑾》
秋瑾
《梅花魂》
陳杏元

袁雪芬參演電影

袁雪芬參演電視劇

    • 祥林嫂1979

      飾演
      祥林嫂

袁雪芬編導作品

劇名
首演時間
擔任職務
《黑暗家庭》
1944年
編劇、導演
《梁祝哀史》
1945年1月29日
編劇
《碧玉簪》
1945年3月22日
編劇
《新梁祝哀史》
1945年5月14日
編劇
《梅花魂》
1945年11月5日
編劇 [11] 
《白蛇傳》
1956年3月
導演

袁雪芬唱片作品

劇目
演唱者
出版者
發行時間
《方玉娘哭塔》
袁雪芬、錢妙花
高亭
1936年
《珍珠塔》
馬樟花、袁雪芬
百代
1939年
《仕林祭塔》
馬樟花、袁雪芬
麗歌
1940年
《斷腸人》
袁雪芬
百代
1943年7月14日
《古廟冤魂·夢會》
袁雪芬、張桂蓮
百代
1943年7月
《香妃·金殿》
袁雪芬、章丹桂、張桂蓮、徐天紅、趙雅麟
百歌
1943年12月
《香妃(一、二段)》
袁雪芬、章丹桂
百歌
1943年12月
《香妃(三、四段)》
袁雪芬、陸錦花、徐天紅、章丹桂、趙雅麟
百歌
1943年12月
《孝女心·訴苦》
袁雪芬、陸錦花
百歌
1943年
《蠻荒之花》
袁雪芬、徐天紅、範雅玉、胡少鵬
大中華
1943年
《步步高》
袁雪芬
大中華
1943年
《香妃·哭頭·哭夫》
袁雪芬、徐天紅、章丹桂、陸錦花、張雅花、趙雅麟
大中華
1943年12月
《天上人間·重逢》
袁雪芬、張桂蓮
勝利
1943年
《明月重圓夜》
袁雪芬、徐天紅
大中華
1944年
《步步高(一)》
袁雪芬
勝利
1943年
《絕代豔后·冷宮》
範瑞娟、袁雪芬
醒獅
1946年
《月光曲》
範瑞娟、袁雪芬、陸錦花、應菊芬
醒獅
1946年
《梁祝哀史(英台哭靈、山伯臨終)》
袁雪芬、範瑞娟
醒獅
1946年
《一縷麻》
袁雪芬、陸錦花
醒獅
1946年
《黑暗家庭》
袁雪芬、範瑞娟
醒獅
1946年
《祥林嫂》
袁雪芬、張桂鳳
醒獅
1946年
《梅花魂》
袁雪芬、應菊芬
醒獅
1946年
《一縷麻·洞房·哭夫》
袁雪芬、胡少鵬
百代
1947年
《絕代豔后》
袁雪芬、胡少鵬
百代
1947年
《梁祝哀史·哭靈》
袁雪芬
百代
1947年6月11日
《淒涼遼宮月·死別》
袁雪芬、胡少鵬
百代
1947年
《山河戀·送書 》
袁雪芬、尹桂芳
百代
1947年
《香妃·哭頭》
袁雪芬
百代
1947年11月19日
《忠魂鵑血·痛責》
袁雪芬、胡少鵬
百代
1947年
《婚變·重逢》
袁雪芬、胡少鵬
百代
1947年
《明月重圓夜》
袁雪芬、徐天紅、戚雅仙
大中華
1947年
《一縷麻》
袁雪芬、陸錦花
大中華
1947年
《步步高》
袁雪芬
大中華
1947年
《孝女心》
袁雪芬、陸錦花
大中華
1947年
《香妃》
袁雪芬、陸錦花、徐天紅、趙雅麟、章丹桂、張雅花
大中華
1947年
《新梁祝哀史·樓台會·訪祝》
袁雪芬、範瑞娟
百代
1948年7月3日
《新梁祝哀史(7-14)》
袁雪芬、範瑞娟、胡少鵬
百代
1948年7月
《戲曲越劇西廂記(12張)——驚豔·酬韻·寺警·賴婚·鬧簡/賴簡·傳書·寄方·拷紅·長亭》
袁雪芬、徐玉蘭、呂瑞英、張桂鳳、陳東文、馮小儂、任棣華
中國唱片廠
1955-1956年
《越劇祥林嫂(6張)》
袁雪芬、範瑞娟、張桂鳳、魏小云、任梅仙
中國唱片廠
1956年
《西廂記·酬韻》
袁雪芬等人
中國唱片社
1963年
《西廂記(驚豔·酬韻·寺警·賴婚·鬧簡/傳書·賴簡·寄方·拷紅·長亭)》
袁雪芬、徐玉蘭、呂瑞英、張桂鳳
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
1964年
《越劇祥林嫂全劇》
袁雪芬、範瑞娟、張桂鳳、吳小樓
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
1964年
《祥林嫂》
袁雪芬、範瑞娟等
中國唱片社
1965年
《祥林嫂》
袁雪芬、史濟華
中國唱片社
1978年
《祥林嫂》
袁雪芬、史濟華、徐瑞發、金豔芳等
中國唱片社
1978年
《祥林嫂(選段)/西廂記(賴婚·琴心)/《雙烈記(戎馬生涯·誇夫)》
袁雪芬
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
1982年(《中國戲曲藝術家唱腔選(27)》
《西廂記·琴心/祥林嫂·抬頭問蒼天》
袁雪芬
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
1983年《越劇十姐妹唱段集錦》
《祥林嫂》
袁雪芬、範瑞娟、張桂鳳、魏小云
中國唱片總公司上海公司
1988年

袁雪芬圖書作品

書名
出版者
首版時間
《越劇舞台美術》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7年
《求索人生藝術的真諦——袁雪芬自述》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2年
《袁雪芬文集》
中國戲劇出版社
2004年 [24]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8]  [15] 

袁雪芬獲獎記錄

藝術類
  • 1952    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榮譽獎    (獲獎)    
  • 1989    第一屆“金唱片獎”    祥林嫂    (獲獎)    
  • 1994    寶鋼高雅藝術獎特殊榮譽獎    (獲獎)    
  • 2003    第二屆“造型表演藝術成就獎”    (獲獎)    
  • 2006    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終身成就獎    (獲獎)    
  • 2009    首屆中國戲劇獎——終身成就獎    (獲獎)    
影視類
  • 1956    1949-1955優秀影片獎”榮譽獎    梁山伯與祝英台    (獲獎)    
以上內容參考資料 [8]  [19] 

袁雪芬藝術特色

表演特點
鄧穎超寫給袁雪芬書信手跡 鄧穎超寫給袁雪芬書信手跡
在表演上,袁雪芬博採眾長,將話劇、電影重視刻劃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的寫實主義表演特點,與崑曲載歌載舞、重視形體動作美化的長處吸收到越劇中,加以融化、創新,形成了寫意與寫實相結合的表演形式 [25] 
唱腔特點
袁雪芬的嗓音條件並不特別好,但她擅長於依照人物特定的性格和感情來創腔。她不單純追求曲調的花哨,而注重以情帶聲,以真情實感和豐富的潤腔韻味扣人心絃 [26] 
她博採眾長,善於與琴師共同研究,在唱腔上不斷突破舊格,創造新腔。“袁派”唱腔具有深厚的傳統基礎,富有濃郁鄉土氣息。唱腔音調有相對穩定的基本特點,但決不是單一、僵化的,而是生氣勃勃的 [26] 
袁雪芬生活照
袁雪芬生活照(63張)
除唱腔曲調創新外,袁雪芬善於運用細膩多變的演唱技巧來顯示其豐富的表現力和獨特韻味。她氣息飽滿、運腔婉轉、噴口有力,吐字堅實而富有彈性。演唱時講究氣息的控制和音量的收放,運氣中總留有餘地。她注意尾腔的歸韻,能夠氣息飽滿地收音,在運腔中運用欲放又收、抑揚有致的唱法處理,使曲調深沉含蓄、餘韻無窮,形成其特有的韻味美 [26] 
袁雪芬擅長依照內容的要求,運用不同的裝飾音,以揭示各種人物的細微感情變化,常用倚音、顫音、滑音、頓音等。她的甩腔深沉含蓄,給人以豐富的想象和回味。她能過句幅的擴充、節奏的頓挫、調式的交替、結構的變化等藝術手法,使旋律迂迴曲折、豐富多彩 [26] 

袁雪芬人物評價

袁雪芬率先發起越劇改革,體現了她堅持創新、不畏艱難的性格和勇氣,這種勇氣是袁雪芬出於對越劇事業的責任心和文化歷史使命 [27]  。“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是袁雪芬一生的樸素箴言,她在成就面前從不驕傲,遇到不幸更不後退。她從不拉幫結派、虛假團結,更不勾心鬥角、排斥異已。她在性格上、工作中以及表演藝術方面不是沒有缺點,但她一生正直無私、光明磊落 [28] (中國戲劇家協會原副主席劉厚生評)
袁雪芬不僅是一位傑出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優秀戲劇表演團體的管理者,同時還是一位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戲劇活動家。她是上海戲劇界的一面旗幟,是中國戲劇界的驕傲 [27] (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評)

袁雪芬後世紀念

2011年4月6日,以袁雪芬生前名言“清清白白做人,認認真真演戲”為主題的第六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論壇在上海文藝活動中心舉行。當天晚上,以“品潔如雪,藝傳芬芳”為主題的越劇專場在上海大劇院上演 [25]  。4月23日,紀念袁雪芬的追思會在杭州舉行 [29] 
2012年2月20日,袁雪芬銅像落成儀式在上海越劇院舉行 [30] 
2013年3月24日,由北京戲劇家協會、北京越劇藝術研究會與上海越劇藝術中心共同主辦的“品潔如雪藝馥芬——紀念人民藝術家袁雪芬演出專場”在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劇場舉行 [31] 
2020年10月22日,嵊州市越劇團演出以袁雪芬生平為題材的越劇《傲雪芬芳》,劇中穿插了袁雪芬的原聲唱段 [32] 
2022年3月,為紀念人民藝術家袁雪芬誕辰100週年,上海廣播電視台七彩戲劇頻道自3月22日起連續5天,每晚播出袁雪芬大師經典作品與珍貴影像。 [35] 
經過保護與修繕,2024年3月27日,位於浙江紹興嵊州市甘霖鎮小黃山村的袁雪芬故居開館迎客。白牆黛瓦的老屋講述着越劇大師的生平故事,其也將成為展現越劇藝術的一扇窗口 [3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