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徐平羽

鎖定
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元健,又名白丁,江蘇高郵人,畢業於上海大夏大學肄業,是文化部原副部長 [1] 
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左聯;1936年後任中共陝西省委宣傳部幹事,延安抗大區隊長,新四軍服務團副團長,中共蘇中區委敵工部、城工部部長,山東野戰軍縱隊政治部副主任,蘇皖邊區政府交際處處長,第三野戰軍隨營學校政治部副主任;1949年後,歷任南京市文教接管委員會主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長,上海市人民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文化局局長,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1960年調任中華人民共和國 文化部部長;是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61年9月,國務院派出由文化部副部長徐平羽率領的10餘名專家學者,組成敦煌工作組前往莫高窟進行考證搶救 [2] 
中文名
徐平羽
別    名
別號紅豆村人,化名白丁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09年
逝世日期
1986年9月23日
畢業院校
上海大夏大學肄業
主要成就
曾任文化部副部長,精於收藏
前往莫高窟進行考證搶救維修工程起了重要作用
出生地
江蘇高郵

徐平羽人物簡介

徐平羽同志書法作品 徐平羽同志書法作品 [3]
徐平羽(1909—1986),原名王為雄(一説王元健)別號紅豆村人,化名白丁,1909年出生於江蘇高郵縣城,早年接受馬克思主義,投身革命。
1928年考入上海大夏大學,1929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並任支部書記。1930年春因領導學潮被捕,秋被營救出獄。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上半年受中共江蘇省委派遣以組織員身份回高郵重新組建被破壞的高郵地下黨組織,1932年因身份暴露離開高郵,在上海蔘加“左聯”,1936年赴西安從事統戰工作和地下工作。曾向張學良進言,對其逼蔣抗日起了一定作用。
1937年初赴延安,在抗大學習,任區隊長和政治教員。1938年任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秘書長、副團長、教導總隊政治教員,蘇北行政委員會秘書長,中共蘇中區委敵工部、城工部部長,山東野戰軍縱隊政治部副主任,蘇皖邊區政府交際處處長,黃河大隊副大隊長、政委,第三野戰軍隨營學校政治部副主任等;後任陳毅司令員秘書,政治部宣傳科長兼軍事法官。
南京解放後,任南京軍管會文教委員會主任、首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長。
1950年3月9日,遵照中央文化部通知,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更名為國立南京博物院,屬中央文化部文物事業管理局領導。華東文化部部長徐平羽兼任首任南京博物院院長,任職時間1950年3月~1956年1月。1950年調往上海,任上海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人民委員會秘書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兼文化局局長。他領導的越劇《紅樓夢》和舞劇《小刀會》的創作演出,成為文藝事業的優秀成果。1960年調任文化部副部長,分管藝術文物工作。此間積極推動戲劇創作和戲曲革新,領導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建設以及敦煌莫高窟搶救 [2]  ,為保護弘揚祖國優秀文化遺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文革”前夕,曾當面抵制江青對周恩來同志的攻擊,遭其仇恨,“文革”中被投入牢中關押七年之久,終致全身癱瘓。
文革後期1975年徹底平反,任文化部顧問;1986年9月23日與世長辭。
徐平羽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著名文化戰士,精於收藏書法,有較高的藝術水準;他還曾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1] 

徐平羽人物生平

《高郵文史資料》徐平羽專輯 《高郵文史資料》徐平羽專輯 [4]
平生徐徐展羽翼,大江南北任翱翔。歷盡艱辛傲霜雪,神遊九霄舞霓裳。這是張愛萍將軍於1986年為徐平羽逝世所寫的輓詩。徐平羽,原名王為雄,字元健,別號紅豆村人,曾化名白丁。1909年生於江蘇省高郵縣一個書香之家,先祖為蒙古族,其父曾任高郵第一縣立高等小學校長,辛亥革命時,曾為革命軍籌備糧草。平羽從小就受到嚴格的家教,背誦古詩文,在青磚上臨帖習字。青年時代,又喜好字畫印鑑,擅長體育運動,煉就了一副結實的體魄。
1924年,15歲的平羽考入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學,開始參加學生運動。1929年,進入上海大夏大學讀書,受惲代英等革命家影響,加入共青團,任團支部書記,次年轉為共產黨員。因積極領導學生運動,遭逮捕。但他堅不吐實,半年後被釋放。1931年,受中共江蘇省委派遣赴高郵秘密開展工作。是年正值高郵遭受特大水災,他組織羣眾救災,在泰山廟為死難者召開追悼會,並發表演講。次年因身份暴露,又離郵赴滬,在“左聯”大眾社工作。
1936年,受地下黨派遣,赴西安在博古領導下從事青年學生運動,並冒險向張學良進言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對“張楊兵諫”起了鮮為人知的作用。1937年初,去延安抗大高幹隊學習,畢業後被派往新四軍部工作,曾任新四軍戰地服務團秘書長、副團長。1939年,又先後任陳毅司令員秘書、政治部宣傳科科長兼軍法官、軍政治部民運科科長等職。
皖南事變”前夕,任蘇中行署第一任秘書長。1943年任蘇中區黨委敵工部部長。是年秋,策動八、九個敵偽據點同時起義,誘殺了一部分汪偽特務。
抗戰勝利後,任華野七縱隊政治部副主任。1946年春,任蘇皖邊區政府交際處處長,為黨的國際統戰工作作出了貢獻。
1949年4月,南京解放後任南京市軍管會文教委主任、南京市教育局長、南京博物院院長。1950年調往上海,歷任華東軍政委員會高教處處長、文教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市人委秘書長、華東暨上海市外賓招待委員會秘書長、上海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副主任等職。
1955年,受“胡風事件”牽連,被停職審查10個月。後恢復職務,率中國藝術團訪問歐洲五國,回國後任上海市宣傳部副部長兼文化局局長。
1960年,調任文化部副部長,分管文物藝術工作,為文博事業和戲曲革新作出貢獻,特別是對興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以及敦煌莫高窟的搶救性維修工程起了重要作用。常書鴻先生為此特在徐平羽追悼會上獻上一副輓聯曰:“孤鴻鳴沙側萬里無雲痛莫高垂危,平羽臨絕塞興工建修喜國寶得救”。
徐平羽同志為人襟懷坦蕩,剛正不阿愛憎分明
“文革”前夕,江青曾藉口“西洋音樂”問題詆譭周恩來總理。毛澤東主席把徐平羽叫去對質,平羽當着江青的面進行抵制,致使江青懷恨在心。加之30年代,他在上海從事地下黨工作時,對江青的醜史又有了解,故在“十年內亂”中遭到了“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的嚴重迫害,先在北京輪番批鬥,又被揪到上海批鬥半年,後又被押回北京被捕入獄達7年之久,身心受到嚴重摧殘,先是左眼失明,手足偏癱,而後全身癱瘓。到1975年中央為他徹底平反時,幾成廢人。此後又老病在身,常年住院,終於1986年9月23日在北京逝世,結束了他77年的風雨人生。

徐平羽藝術收藏

徐平羽藏陳老蓮《勸蒲觴圖》 徐平羽藏陳老蓮《勸蒲觴圖》
徐平羽,1909年9月生於江蘇高郵,原名王元健,又名白丁,肄業於上海大夏大學。他在軍政界的名號要響亮得多。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參加左聯。1936年後擔任過新四軍服務團副團長、蘇北行政委員會秘書長、黃河大隊政委,第三野戰軍隨營學校政治部副主任等,也算是戎馬半生
徐平羽曾在各處文化部門任職,歷任南京市教育局局長,南京博物院院長,上海市文化局局長,文化部副部長等,就連文革中被批鬥,也是因為”包庇”所謂牛鬼蛇神的黑畫。他的收藏幾乎是伴隨着解放戰爭的步伐一同前進的。1946年,時任蘇皖邊區政府交際處處長的徐平羽正式開始購藏書畫作品。從那時起直至1966年”文革”的20年間,他以自己的全部收入投入其中,生活開支則全靠夫人的薪金,甚至將夫人過年為兒子做衣服的布票買布做了畫套,痴迷程度可見一斑。
徐平羽的書齋名為”玉蓮齋”,又名”清箱書屋”,收藏了許多精品佳作。書齋中自明代、清代至現代的諸多大家都有所涉及,像吳門的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邵彌,崑山的夏昶,山陰的徐渭,華亭的董其昌,清初的四大名僧,黃山的梅清,婁東的王原祁,到現代的齊白石、黃賓虹、張大千、傅抱石等等。最主要的是”揚州八怪”,或多或少有些收藏同鄉作品的情感因素,也標示着他的審美取向。
現代畫家則大多與他有交往,如黃賓虹、吳湖帆、傅抱石、賀天健、謝稚柳、吳作人、黃胄、程十發等,大概也是他解放後從事文化領域工作的關係,很多藏品都題有上款。
在北京榮寶2006秋拍《玉蓮齋藏畫》專場中,傅抱石的《西風吹下紅雨來》,就有作者的長題,記述了他們十載交往。 [5] 

徐平羽上海反右派

1957年反右派中,徐平羽作為主管上海外事口(包括市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即後來的市外辦、市外事處、市對外友協、市專家工作處四個部門)的負責人,在對外事口乾部定性上報時,力排眾議,堅持外事口乾部中沒有右派,不劃右派。市委黃慶熙同志表示,“尊重徐平羽同志的意見”,因而,上海外事口未劃右派。這在“濁浪排空,驚濤裂岸”的反右派運動中,特別是在以“左”聞名全國的柯慶施領導下的上海,徐平羽這樣幹,需要有多大的膽識和勇氣,是可以想象的。特別是他剛因胡風案被審查回來,就頂住壓力,敢於這樣做,這是十分難能可貴的。黃慶熙同志這樣做,也是很不容易的。
徐平羽在上海外事口不劃右派,保護了一批幹部,這不僅在上海是絕無僅有的,恐怕在全國範圍也是罕見的。這是大好事、這是奇蹟,不應當被湮沒、被遺忘。我們親身經歷過反右的人,對反右是不會忘記的。事實上,在上海外事口,也跟其他部門一樣進行了反右,給一批幹部定了性,只是由於徐平羽的堅持,才未劃右派。而原來屬於外事口的國際旅行社上海分社,此時已劃歸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就劃了不少右派。
當年在外事口直接參與此事全過程的龔炳孫同志(社科院文學所研究員),已經去世三年了。去世前曾跟我説,要我有機會寫出來,來紀念徐平羽同志的功德,不使湮沒,特寫如上。 《炎黃春秋》2000年第6期 作者:沈德漢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