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褚亮

(南朝陳至隋唐時期官員、文學家)

鎖定
褚亮(560年-647年 [20]  [24]  ),字希明,杭州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祖籍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南朝陳隋唐時期官員、文學家。 [35] 
褚亮自幼聰敏好學,善做文章,博覽善記。在南陳時,受陳僕射徐陵陳後主等人的賞識,官拜尚書殿中侍郎。隋滅陳後,他入隋為東宮學士。大業年間,授太常博士,受楊玄感案牽連,被貶為西海郡司户。大業十三年(617年),西秦王薛舉拜褚亮為黃門侍郎,次年秦王李世民消滅薛氏,任他為鎧曹參軍。後入秦王府文學館,任文學館學士,深受禮遇,李世民頻繁“訪以政事,討論故籍”,並讓褚亮跟隨自己出徵。貞觀元年(627年),李世民即位,褚亮與杜如晦等十八人被授為弘文館學士,稱“十八學士”。累官至通直散騎常侍,封陽翟縣侯。後致仕歸家。貞觀二十一年(647年),褚亮去世,享年八十八歲。獲贈太常卿,諡號“康”,陪葬昭陵 [4]  [16]  [35] 
褚亮在唐初常任軍中參謀、秘書,是唐太宗李世民創業時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重要參謀 [25]  。他還與虞世南齊名,同為太宗朝重要的宮廷詩人。有文集二十卷傳世 [20]  ,今佚失。《全唐文》《全唐詩》等存錄其詩文 [32-34] 
概述圖來源 [19] 
全    名
褚亮
別    名
褚康公 [1] 
褚陽翟 [4] 
希明
諡    號
所處時代
南北朝(陳朝)→隋朝→唐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杭州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
出生日期
560年
逝世日期
647年
主要成就
“唐初十八學士”之一
最高官職
弘文館學士,通直散騎常侍→太常卿(贈)
祖    籍
河南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爵    位
陽翟縣男→陽翟縣侯

褚亮人物生平

褚亮名揚南陳

褚亮約生於南陳天嘉四年(560年) [20]  [24]  。褚氏為西晉以來陽翟(今河南禹州)大姓,後徙居丹陽郡,又定居杭州錢塘。 [6]  [20]  [20] 
褚亮從小聰明好學,博覽羣書,無所不讀,經目必記,又好作文,尤善談論。十八歲那年,他去造訪當時的文壇名流、僕射徐陵。徐陵接待了褚亮,與他商榷文章,對其見識深表驚異。此事被陳後主聽説了,就召見他,讓他即席賦詩。當時尚書令江總等人都在座。褚亮高聲吟詠,興致勃發,使得在座的人莫不稱善。 [6] 
禎明初年,陳後主任命褚亮為尚書殿中侍郎。禎明三年(589年),陳朝被隋朝攻滅,褚亮遂轉仕隋朝,任東宮學士。 [7] 

褚亮獲罪左遷

大業元年(605年) [20]  隋煬帝授褚亮為太常博士。煬帝議論改革宗廟制度,褚亮與禮部侍郎許善心等奏請依照古代的七廟制度,而太祖、高祖各自為一個殿,效法周文、武二祧廟,與始祖並列而成為三個殿,其餘的則分室祭祀,始祖二祧廟,不必隨着迭加拆毀。他關於宗廟的建議雖得到認可,但未得到施行。 [21] 
大業二年(606年),褚亮與晉王府學士潘徽、著作郎陸從典、太常博士歐陽詢等人奉詔助越國公楊素撰《魏書》,但因楊素在同年去世而中止。 [22] 
大業八年(613年)六月,楊玄感於黎陽起兵反對煬帝。八月,楊玄感叛亂被平定。為了壓驚,煬帝決定改置宗廟,褚亮上奏反對,結果未能實行,煬帝震怒,藉口他與楊玄感有舊交,將其貶為西海郡(今青海共和縣)司户 [20]  [8] 

褚亮輾轉歸唐

大業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舉聚據州起事,號西秦霸王。旋稱帝,拜褚亮為黃門侍郎,參與機密。 [9] 
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在薛舉病死後,收降薛舉子薛仁杲,褚亮也轉歸唐朝。李世民久聞褚亮賢名,對他禮遇有加,並問道:“寡人奉上天之命而來,高興得到了賢才。您長期以來侍奉無道之君,難道不辛勞嗎?”褚亮叩首説:“薛舉不知道天命,抗拒您的軍隊,如今十萬兵眾已來到面前,大王您下令釋放而不予誅殺,難道唯獨我褚亮蒙恩獲得重生了嗎?”李世民大喜,賜給褚亮四匹馬、二百段布帛,當即授他為秦王府文學(一説回京後方才授職)。 [9]  [18]  此後,褚亮常隨李世民征伐,軍中歡宴時,他必定受賞。 [11] 

褚亮文學侍從

褚亮半身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褚亮半身像,取自清顧沅輯,道光十年刻本《古聖賢像傳略》
武德四年(621年),李世民開文學館,褚亮與杜如晦等十八人同任文學館學士。 [11]  [23]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被立為太子,十二日,褚亮被任命為太子舍人,又改太子中允 [11]  八月,李世民即位為帝。 [20] 
貞觀元年(627年),褚亮被授為弘文館學士,館內輪流值宿,以備諮詢軍國大事。 [12] 
貞觀九年(635年),任員外散騎常侍,封陽翟縣男。後又改任通直散騎常侍,仍為弘文館學士。 [12] 
貞觀十六年(642年),進爵為陽翟縣侯食邑七百户。 [12] 

褚亮高齡而終

後來,褚亮因年邁而致仕歸家。貞觀十八年(644年)李世民徵高麗(即高句麗)時,褚亮次子褚遂良從徵,李世民讓褚遂良轉達自己的意思,説:“往日率軍出征,您沒有不在軍中的。如今又要征伐,而您已經懸車告老了。轉眼之間。將近三十年,回顧往事,您為了我是何等的辛勞!如今要帶着遂良遠行,想您於朕不會吝惜一個兒子吧。望您注意起居飲食。”褚亮奉表謝恩。 [13] 
到褚亮病重時,李世民下詔提供醫生、藥物盡力診治,常派中使到其家中問候。貞觀二十一年(647年) [20]  [24]  ,褚亮去世,享年八十八歲。李世民聽聞訃訊,十分悲痛,為之輟朝一日,以示哀悼,並贈其為太常卿,諡號為“康”,還允許他陪葬於昭陵 [14] 

褚亮主要影響

褚亮政治

褚亮在唐初常任軍中參謀、秘書,是李世民創業時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重要參謀。史稱李世民“每有徵伐”,褚亮“常侍從”,對李世民從容諷議,提出了許多有效的建議。 [11]  [25]  當時,唐高祖李淵因天下將定,常行冬獵,甚至與虎格鬥,褚亮上疏勸諫,言辭誠懇。李淵覽奏,頗為採納其建言。 [10]  [17] 

褚亮文學

  • 詩歌
褚亮成長於南朝文化中心蘇杭一帶,曾進入南朝宮廷,深受南朝宮廷文學大師徐陵的青睞,可見褚亮在當代文名之盛。 [24] 
綜觀褚亮存詩,很少受到北方詩風的影響,體現出典範的宮廷詩程式慣例,但又異於宮廷詩感情的蒼白無力,而是注入了較為真摯的情性;詩風纖弱清苦,以個人內心雅正清朗的情感意緒替換了南朝詩頹靡的格調,顯示出似乎只有在野詩人才會有的意緒,也能表現唐初開國的宏大氣象與昂揚格調。其中《奉和望月應魏王教》《詠花燭》是應景應制之作;在《臨高台》中,他通過對“千歲心”的感傷,進行了實際上的歷史反思,表現出濃重的滄桑之感與興亡之慨;《晚別樂記室彥》借“臨水”別友之機,抒發心靈感受與人生感悟;在悼亡詩在隴頭哭潘學士》中,褚亮則有感於人生的“長別”,把人生感慨打併其中流露出悲涼意緒。 [24] 
總的來説,唐朝初年,褚亮與虞世南李百藥聯袂頡頏,堪稱貞觀三十年間宮廷詩壇的代表性作家。其中褚亮在當代及其後詩名頗高。明人著《唐音癸籤》雲:“貞觀、永徽吟賢,褚亮、楊師道,……其最也。” [24] 
  • 樂辭
褚亮不僅是南陳至唐初著名的詩人,還在貞觀年間創作了不少皇家祭祀用的樂辭 [25]  貞觀七年(633年),李世民為《秦王破陣樂》繪製了《破陣樂舞圖》。舞用圖繪製出後,李世民又感到《秦王破陣樂》是流行在民間的軍歌,如在宮中演出不太典雅,所以令褚亮與魏徵、虞世南、李百藥等人修改歌詞,並把此樂舞改名為《七德舞》,命當時精通音樂的起居郎呂才排練新編的《秦王破陣樂》。 [27] 

褚亮歷史評價

元兢:“褚公文章之士也,雖未連衡兩謝,實所結駟二虞,豈於此篇,咫步千里?良以箕畢殊好,風雨異宜者耳。” [24]  [26] 
《三才圖會》中的褚亮畫像 《三才圖會》中的褚亮畫像
劉昫趙瑩等:
  • 劉幷州(劉琨)有言:“和氏之璧,不獨耀於郢握;夜光之珠,何專玩於隋掌?天下之寶,固當與天下共之。”虞永興(虞世南)之從建德,李安平(李百藥)之佐公祏,褚陽翟之依薛舉,蓋大渴不能擇泉而飲,大暑不能擇蔭而息耳,非不識其飲憩之所。及文皇帝揭三辰而燭天下,羣賢霧集,人之所奉,方得躍鱗天池,擅價春山,為一代之至寶,則所託之勢異也。隋掌郢握,曷有常哉!二虞昆仲,文章炳蔚於隋、唐之際;褚河南父子,箴規獻替,洋溢於貞觀、永徽之間。所謂代有人焉,而三家尤盛。 [4] 
  • 猗與文皇,盪滌蒼昊。十八文星,連輝炳耀。虞、褚之筆,動若有神。安平之什,老而彌新。 [4] 
宋祁、歐陽修等:“文本才猷,世南鯁諤,百藥之持論,亮、思廉之邃雅,德棻之辭章,皆治世華採,而淟汩於隋,光明於唐,何哉?蓋天下未嘗無賢,以不用亡;不必多賢,以見用興。” [16] 
袁韶:“潛龍將翔,霧雨先集。貂耳蟬聯,康濟鴻業。鳩杖之歸,遺恨黃閣。蒼梧白楊,始終遇合。” [2] 

褚亮軼事典故

褚亮安葬潘徽

褚亮被貶為西海郡司户時,京兆郡博士潘徽也被降為西海郡威定縣主薄,二人遂同行。行至隴山(今河南信陽縣東北),潘徽突然病死 [22]  。因為事發突然,褚亮只好買了棺木將其瘞在路邊,頓覺慨然傷懷,遂題詩一首寫在墳旁的樹上。有好事者,互相傳抄諷誦,使得滿京城的士庶百姓許多人都知曉此事。 [8] 

褚亮登瀛洲

李世民開文學館,命褚亮與杜如晦、房玄齡于志寧蘇世長薛收(薛收死後劉孝孫補入)、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顏相時許敬宗薛元敬蓋文達蘇勖共十八人並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李世民曾命畫家閻立本為他們繪像(即《十八學士圖》),並讓褚亮為這些像作贊,稱《十八學士寫真圖》,藏於書府。當時文人傾慕十八學士已極,稱之為“登瀛洲”。 [15] 

褚亮人際關係

褚亮世系

褚氏原居陽翟,後徙居杭州錢塘,遂定居於此。 [4]  褚亮的五世祖褚法顯,在劉宋時官至鄱陽太守;四世祖褚炫,在南齊時官拜散騎常侍,領安成王師,諡號“貞”;曾祖父褚湮在南梁官至御史中丞、中書侍郎。褚湮生褚蒙,即為褚亮的祖父。 [5] 
褚氏部分世系表
褚蒙(梁·太子舍人)
褚玠(陳·御史中丞)
褚亮
褚遂賢(郇王友)
褚兼藝(永州司功參軍
褚遂良(高宗朝宰相)
褚彥甫(秘書郎
褚彥衝(城門郎
褚彥季
褚遂功

褚逢年
褚鳴鶴
褚鳴謙
表格參考資料 [5]  [20]  [28] 

褚亮妻子

柳氏 [20] 

褚亮友人

褚亮主要作品

褚亮有存世文集二十卷,今已佚。 [20]  全唐文》《全唐詩》輯錄有其詩文作品。詳見下表。 [32-34] 
褚亮傳世作品
文章
《聖制故司空魏徵輓歌詞表》《諫獵表》《對建國判》《與暹律師等書》《金剛般若經注序》《十八學士贊
詩歌
表格參考資料 [32-34] 

褚亮後世紀念

褚亮碑 褚亮碑
褚亮墓及碑
褚亮墓位於陝西省咸陽市禮泉縣煙霞鎮官廳村,屬昭陵陪葬墓。墓封土為圓丘形,夯築,底徑18米,殘高5米。 [30] 
墓前原有“禇亮碑”,1975年移入昭陵博物館。碑身首高298釐米,下寬110釐米,厚39釐米。碑額篆體兼隸陰刻“大唐禇卿之碑”,碑文撰者不詳,傳為殷仲容書,清初林侗《唐昭陵石跡考略》認為此碑“篆筆兼隸,殊峭勁,為太宗御題無疑”。今人多從此説。碑文分隸36行,滿行65字。碑上截部分字跡尚存,餘均磨滅無文。碑書法精工,清孫承澤《庚子消夏錄》稱其為“唐石之最佳者”。 [29]  [31] 

褚亮史料索引

舊唐書》卷72《褚亮傳》 [4] 
新唐書》卷102《褚亮傳》 [16] 
參考資料
  • 1.    丁丙 著.武林坊巷志 第4冊: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06:281
  • 2.    王國平 總主編.杭州全書杭州文獻集成 第41冊 鹹淳臨安志 上:浙江古籍出版社,2017-12:340
  • 3.    《舊唐書》卷80《褚遂良傳》:遂良博涉文史,尤工隸書,父友歐陽詢甚重之。
  • 4.    《舊唐書·卷七十二·列傳第二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5-16]
  • 5.    《新唐書·卷七十二·表第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5-16]
  • 6.    《舊唐書》卷72《褚亮傳》:褚亮,字希明,杭州錢塘人。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陳秘書監,並著名前史。其先自陽翟徙居焉。亮幼聰敏好學,善屬文。博覽無所不至,經目必記於心。喜遊名賢,尤善談論。年十八,詣陳僕射徐陵,陵與商榷文章,深異之。陳後主聞而召見,使賦詩,江總及諸辭人在坐,莫不推善。
  • 7.    《舊唐書》卷72《褚亮傳》:禎明初,為尚書殿中侍郎。陳亡,入隋為東宮學士。
  • 8.    《舊唐書》卷72《褚亮傳》:大業中,授太常博士。時煬帝將改置宗廟,亮奏議曰:……議未行,尋坐與楊玄感有舊,左遷西海郡司户。時京兆郡博士潘徽亦以筆札為玄感所禮,降威定縣主簿。當時寇盜縱橫,六親不能相保。亮與同行,至隴山,徽遇病終,亮親加棺斂,瘞之路側,慨然傷懷,遂題詩於隴樹,好事者皆傳寫諷誦,信宿遍於京邑焉。
  • 9.    《舊唐書》卷72《褚亮傳》:薛舉僣號隴西,以亮為黃門侍郎,委之機務。及舉滅,太宗聞亮名,深加禮接,因從容自陳。太宗大悦,賜物二百段、馬四匹。從還京師,授秦王文學。
  • 10.    《舊唐書》卷72《褚亮傳》:時高祖以寇亂漸平,每冬畋狩。亮上疏諫曰:“臣聞堯鼓納諫,舜木求箴,茂克昌之風,致昇平之道。伏惟陛下應千祀之期,拯百王之弊,平壹天下,劬勞帝業,旰食思政,廢寢憂人。用農隙之餘,遵冬狩之禮。獲車之所遊踐,虞旗之所涉歷,網唯一面,禽止三驅,縱廣成之獵士,觀上林之手搏,斯固畋弋之常規,而皇王之壯觀。至於親逼猛獸,臣竊惑之。何者?筋力驍悍,爪牙輕捷。連弩一發,未必挫其兇心;長戟才捴,不能當其憤氣。雖孟賁抗左,夏育居前,卒然驚軼,事生慮表。如或近起林叢,未填坑谷,駭屬車之後乘,犯官騎之清塵。小臣怯懦,私懷戰慄。陛下以至聖之資,垂將來之教,降情納下,無隔直言。臣叨逢明時,遊宦藩邸,身漸榮渥,日用不知,敢緣天造,冒陳丹懇。”高祖甚納之。
  • 11.    《舊唐書》卷72《褚亮傳》:太宗每有徵伐,亮常侍從,軍中宴筵,必預歡賞,從容諷議,多所裨益。又與杜如晦等十八人為文學館學士,太宗入居春宮,除太子舍人,遷太子中允。
  • 12.    《舊唐書》卷72《褚亮傳》:貞觀元年,為弘文館學士。九年,進授員外散騎常侍、封陽翟縣男,拜通直散騎常侍、學士如故。十六年,進爵為侯,食邑七百户。
  • 13.    《舊唐書》卷72《褚亮傳》:後致仕歸於家。太宗幸遼東,亮子遂良為黃門侍郎,詔遂良謂亮曰:“昔年師旅,卿常入幕;今茲遐伐,君已懸車。倏忽之間,移三十載,眷言疇昔,我勞如何!今將遂良東行,想公於朕,不惜一兒於膝下耳,故遣陳離意,善居加食。”亮奉表陳謝。
  • 14.    《舊唐書》卷72《褚亮傳》:及寢疾,詔遣醫藥救療,中使候問不絕。卒時年八十八。太宗甚悼惜之,不視朝一日,贈太常卿,陪葬昭陵,諡曰康。
  • 15.    《舊唐書》卷72《褚亮等傳》:始太宗既平寇亂,留意儒學,乃於宮城西起文學館,以待四方文士。於是,以屬大行台司勳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及於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天策府記室薛收,文學褚亮、姚思廉,太學博士陸德明、孔穎達,主簿李玄道,天策倉曹李守素,記室參軍虞世南,參軍事蔡允恭、顏相時,著作佐郎攝記室許敬宗、薛元敬,太學助教蓋文達,軍諮典籤蘇勖,並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及薛收卒,復徵東虞州錄事參軍劉孝孫入館。尋遣圖其狀貌,題其名字、爵裏,乃命亮為之像贊,號《十八學士寫真圖》,藏之書府,以彰禮賢之重也。諸學士並給珍膳,分為三番,更直宿於閣下,每軍國務靜,參謁歸休,即便引見,討論墳籍,商略前載。預入館者,時所傾慕,謂之“登瀛洲”。
  • 16.    《新唐書·卷一百二·列傳第二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5-16]
  • 17.    《新唐書》卷102《褚亮傳》:高祖獵,親格虎,亮懇愊致諫,帝禮納其言。
  • 18.    《新唐書》卷102《褚亮傳》:後為薛舉黃門侍郎。舉滅,秦王謂曰:“寡人受命而來,嘉於得賢。公久事無道君,得無勞乎?”亮頓首曰:“舉不知天命,抗王師,今十萬眾兵加其頸,大王釋不誅,豈獨亮蒙更生邪?”王悦,賜乘馬、帛二百段,即授王府文學。
  • 19.    [唐]閻立本(傳):《唐閻立本十八學士于志寧書贊卷》。館藏地: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編號:故畫001545N000000000
  • 20.    何炳武.中國曆代書法家評傳 褚遂良評傳:太白文藝出版社,2018-10:142-147
  • 21.    《隋書》卷7《禮儀志二》:大業元年,煬帝欲遵周法,營立七廟,詔有司詳定其禮。禮部侍郎、攝太常少卿許善心與博士褚亮等議曰:……詔可,未及創制。既營建洛邑,帝無心京師,乃於東都固本里北,起天經宮,以遊高祖衣冠,四時致祭。於三年,有司奏,請準前議,於東京建立宗廟。帝謂秘書監柳抃曰:"今始祖及二祧已具,今後子孫,處朕何所?"又下詔,唯議別立高祖之廟,屬有行役,遂復停寢。
  • 22.    《隋書》卷76《文學傳》:煬帝嗣位,詔徽與著作佐郎陸從典、太常博士褚亮、歐陽詢等助越公楊素撰《魏書》,會素薨而止。授京兆郡博士。楊玄感兄弟甚重之,數相來往。及玄感敗,凡交關多罹其患。徽以玄感故人,為帝所不悦,有司希旨,出徽為西海郡威定縣主簿。意甚不平,行至隴西,發病卒。
  • 23.    《唐會要》卷64“文學館”:武德四年,秦王既平天下,乃鋭意經籍,於宮城之西,開文學館,以待四方之士。於是以僚屬大行台司勳郎中杜如晦,記室考功郎中房玄齡及於志寧,軍諮祭酒蘇世長,安(天)策府記室薛收,文學褚亮、姚思廉,太學博士陸德明孔穎達,主簿李元道,天策倉曹李守素,記室參軍虞世南,參軍事蔡允恭、顏相時,著作佐郎天策記室許敬宗、薛元敬,太學助教蓋文達,軍諮典籤蘇勖等,並以本官兼文學館學士。
  • 24.    聶永華.南朝聲色與時代氣象的構合——虞世南、褚亮、李百藥詩歌綜論[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04):50-55.
  • 25.    臧嶸.“十八學士”對唐王朝的貢獻[J].文史知識,1982年(10):42-43.
  • 26.    《文鏡秘府論·東卷》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5-25]
  • 27.    陳四海 著.思無邪 中國文人音樂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2002-05:75-76
  • 28.    葉妙娜.唐褚亮碑考釋[J].中國史研究,1985(04):139-149.
  • 29.    咸陽市文物事業管理局 編.咸陽市文物志:三秦出版社,2008-12:200
  • 30.    國家文物局 主編.中國文物地圖集 陝西分冊 下:西安地圖出版社,1998-12:379
  • 31.    陳振濂 著.陳振濂談中國書法史 魏晉-中唐: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11:126
  • 32.    《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5-25]
  • 33.    《全唐詩·卷八百八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5-25]
  • 34.    《全唐詩·卷三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5-25]
  • 35.    褚亮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引用日期2023-08-03]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