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孫承澤

鎖定
孫承澤(1593-1676),字耳北,一作耳伯,號北海,又號退谷,一號退谷逸叟、退谷老人、退翁、退道人,山東益都人,世隸順天府上林苑(今河北大興)。明末清初政治家、收藏家。明崇禎四年(1631)中進士。官至刑科給事中。先投降李自成大順政權,清順治元年(1644)又投降清朝,歷任吏科給事中、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兵部侍郎吏部右侍郎等職。富收藏,精鑑別書、畫。著有《春明夢餘錄》《天府廣記》《庚子消夏記》《九州山水考》《溯洄集》《研山齋集》等四十餘種,多傳於世。卒年八十五。其故宅即今後孫公園25號,寓號“研山堂”,內有“萬卷樓”。入“貳臣傳”。
本    名
孫承澤
耳北,耳伯
北海,退谷
所處時代
清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山東益都
出生日期
1593年
逝世日期
1676年
主要作品
春明夢餘錄》、《天府廣記》、《庚子消夏記》等

孫承澤生平經歷

孫承澤,原籍山東益都,世隸上林苑籍,實際上是個北京人,崇禎四年中了進士,官至刑科都給事中,開始了政治生涯。李自成佔領北京大順政權中歸順後任四川防禦使,清順治元年投降清朝,起供職於清廷。
他經歷了明、大順、清,三易其主。在清廷任職十年,頻繁調遷,由太常寺歷大理寺、吏部、兵部,雖加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使銜,其實並沒有得到重用,也未建立大的功勳。凡經起伏,心灰意冷,於順治十年辭職,結束了他的宦海浮沉。
傳言1644年春李自成攻進北京,他在玉鳧堂書架後自縊,被人解救後,又同長子跳井,也被救。不久即任大順政府的防禦使,又改任諫議,相當於中央一級的官員。清兵入關,順治元年他又當上了吏科給事中,後來歷任大理寺卿、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職務。
仕明、投李、降清,他的經歷和清初三大文人之一的龔鼎孳一樣,都受到社會輿論的非議,史書把孫承澤列入《貳臣傳》,清政府一度也不太相信他們,於是後來孫就“老病告休”近20年。在這段時期的前後,他開始著書立説。
他寫的書中,《春明夢餘錄》和《天府廣記》是兩部有名的北京地方史料,人們比較熟悉。此外,他還着手整理前朝史料。現已知道他寫過《崇禎事蹟》《四朝人物傳》等書。清初愛國史學家談遷來到北京,一天去拜訪曹秋壑太僕,曹給他看了孫承澤寫的《崇禎事蹟》一書,談遷在他的《北遊錄》中寫道:“侍郎輯《崇禎事蹟》若干卷,不輕示人。”談遷還常去看望吳偉業太史,他在《北遊錄》中寫道:“太史同年侍郎孫北海(承澤)撰《四朝人物傳》,其帙繁,秘甚。太史懇年餘,始借若干首,戒勿泄。”這兩段話説明孫承澤當時在秘密地從事崇禎年代史料的撰寫工作,即使吳偉業這樣有名望的人,他也秘而不露。《崇禎事蹟》和《四朝人物傳》兩本書,我們沒有看到。但知他寫了《思陵勤政記》《思陵典禮記》兩書,已被編入《借月山房匯鈔》等叢書。因為他任過給事中,能有機會接近皇帝,確實掌握史料,所以這兩書以豐富的資料記載了崇禎朝每年每月的重大活動,也有褒貶。可以看出,他是在總結前朝興亡的經驗,裏面藴藏着一個明遺臣的苦心。孫承澤撰寫這些著作時已是晚年了,《天府廣記》卷首寫明“都門八十歲老人孫承澤纂”。但他注意蒐集資料則是很早以前的事。明朝有些圖書是宋朝宣和時候的,被金人擄去,後來歸元朝。徐達打下北京時,曾經接管了這些圖書。李自成兵敗離京,孫承澤進宮後,出於對資料的愛護,他首先去尋覓這些書,發現還在,心裏很高興,但不久又都散失了。
由於他平時注意蒐集資料,治史態度謹嚴,他所寫的《春明夢餘錄》和《天府廣記》兩書引用了明朝不少檔案材料,詳細記載了明朝的中央機構和典章制度

孫承澤退居生涯

孫承澤的《天府廣記》 孫承澤的《天府廣記》
退出政壇的孫承澤,起先居住在京師宣武門外寓所,該處現在仍然有前孫公園、後孫公園衚衕之稱,清順治十一年,他在西山櫻桃溝築造別墅,修造“退翁亭”,自號退翁,不問政事,吟詩賞畫,以文會友,著書立説,開始了山林隱逸的文人學者生活
孫承澤在北京有好幾個住處,如金魚池櫻桃溝等,都是人們熟悉的名勝。但他主要住在前門外臧家橋西,通常叫做“孫公園”。這裏藏書很多,建有“萬卷樓”,上下共14間,存放他費心收集來的書籍。萬卷樓的對面,越過花木扶疏的庭院,有一大廳,即“研山堂”,是孫承澤會客寫書的地方。中間有一大戲樓,那是從前他宴客演戲的地方。經過幾百年的變遷,現在這些建築都已變成了居民住宅,面目全非,只有後來改建成為安徽會館的大戲台至今還存在,現在是北京椿樹整流器廠的倉庫,樓欄建築還保存完好,可以看出這是當年富貴人家辦堂會的好地方。牆壁上偶爾還能看到明末清初建築留下的月亮門洞和花牆,這些就是孫公園遺留到現在的痕跡。晚清時期,孫公園分為前孫公園、後孫公園兩地。孫公園自孫承澤以後,住過很多名人。康熙年間洪昇的《長生殿傳奇》寫成後,曾在這裏舉行過盛大的演出,主持演出的是相國、保和殿大學士梁清標乾隆三十七年,後來成為大學士的翁方綱曾在這兒住過。道光年間藏書家和篆刻家劉位坦也住在這裏。著名的甲戌本脂批《紅樓夢》就是劉位坦的藏書,經他的子孫拿到琉璃廠出售流失出去的。劉位坦的曾孫、著名篆刻家劉博琴先生幼年時代就住在這裏。

孫承澤個人著作

孫承澤收藏的書法 孫承澤收藏的書法
孫承澤晚年著述頗多,涉及史學、經學、書畫等許多領域、據《大清畿鋪書徵》所載,已刊或未刊著作有三十餘種。其中《天府廣記》《春明夢餘錄》兩書有關明代北京的建置、名勝、城池、宮殿、廟宇、衙署以及佚聞異事,並廣為學者所推崇。《春明夢餘錄》為近人史學家金毓黻《中國史學史》多所引用。而《庚子銷夏記》《閒者軒帖考》《法書集覽》《硯山齋墨跡集覽》都是有關書畫方面的著作。還有《畿輔人物誌》《山書》等。

孫承澤收藏活動

綜述
平生無其他嗜好,以談經史、古籍為樂,明一代典故,瞭如指掌。精於鑑別書畫,家收藏頗富。在京師任職時,曾手抄經學書籍200餘冊,藏於“萬卷樓”中。當時與河北藏書家梁清標、汴中藏書家朱睦木挈 以富藏書而著稱一時。明亡之年,有藏書7萬餘卷,被付劫灰。後又繼續收藏,告老還鄉後,閉門收書,擁書萬卷,撰《兩朝典故編年考》百餘卷。繆荃孫記其“京師收藏之富,清初無逾孫退谷者。蓋大內之物,經亂皆散逸民間,退谷家京師,又善鑑賞,故奇蹟秘玩鹹歸焉。”藏書處有“萬卷堂”、“歲寒堂”、“研山齋”、“玉鳧堂”等。其藏書印有“北平孫氏研山齋圖書”、“長宜子孫”、“八十一翁”、“孫氏萬卷樓記”、“北海孫氏收藏印”、“退翁”、“孫承澤印”、“退谷老人”、“思仁”、“深山閉户”、“北平孫氏”等多枚。晚年藏書流散後,大部分歸於北平藏書家黃叔琳。 [1] 
孫承澤的收藏活動,是與他的宦海生涯並行的。早在退居以前,政務之餘,就開始收集和研究書畫。他所藏書畫作品,有的在明朝滅亡後得自於故明大內,有的為朋友相贈,大多數為自己所購求。得之故內 孫承澤生活於明末清初改朝換代之際,此時明朝內府及許多私家收藏都因戰亂而大量散失,使他有機會得以收集,因而他的藏品不少來源於明朝內府。在所著《庚子銷夏記》中,多次提到其所藏得之故內:
甲申之變,名畫滿市,獨無浩畫,一日見從故內負敗楮而出者,浩畫在焉。甲申,指公元1644年,為清順治元年、明崇禎十七年,這一年,明朝滅亡,李自成佔領北京又敗走,清兵入關。餘從故內得漢啤四種。餘求關同畫不可得,忽於故內得一幀,已壞絕而畫體不傷。
清詩人王士禎在所著《池北偶談》中,記載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孝經圖》,褚河南之法書為“故明大內物,後歸孫北海侍郎承澤家”。宋犖在跋王維(傳)畫《濟南伏生像》時説:“不知何時取入大內,鼎革時散落人間,為孫侍郎退谷先生所得。”
《春明夢餘錄》 《春明夢餘錄》
朋友相贈 孫承澤鑑賞書畫,在當時已經頗負重名,不僅古董商人持畫來售,朋友們來往也多以古書畫相贈。在《庚子銷夏記》中,記有王詵《設色山水》卷:“曹秋嶽(即曹溶)贈餘一卷,佈景不多,悠然有海闊天空之妙。”沈石田(即沈周)《江山一覽圖》卷:“在開封王半庵惟儉家,張孝廉民表購以贈餘,今相依三十餘年矣。”
《松泉圖》 《松泉圖》
收藏印記 孫承澤的收藏印記,在流傳至今的書畫作品中,仍可見到二十餘方。目前所見姓名章有七種:孫氏、孫承澤印(五種)、承澤。隱居西山退谷後所用的收藏印記有八種:深山閉户、退翁(二種)、退谷、退谷老人、退谷逸叟、八十一翁、八十二翁。此外尚有思仁、研山齋、長宜子孫、北平孫氏硯山齋圖書、北平孫氏珍藏書畫印。題畫 孫承澤在自己喜歡的書畫上,多作題跋,敍之流傳或記之由來,抑或抒發感慨。他在吳仲圭《松泉圖》上題道“吳仲圭一代高士,繞屋植梅,隱居讀易,知元之將亂也。自稱梅花和尚,喜畫竹而松尤妙,備見孤高特立之致。《松泉圖》,尚見沈石田臨本,今見廬山真面目矣,退谷八十一老人記。”孫承澤在崔白《蘆雁圖》上題詩一首,暗寓自己的隱居生活:“白露蒼蒼已結霜,蒹葭深處獨徜徉。羽毛無損性情適,不羨高岡有鳳凰。”
賞畫
儘管孫承澤的書畫鑑藏活動開始得很早,但是,潛心賞畫、跋畫以及研究書畫,還是在離開政壇以後,現在所見孫承澤留在書畫作品上的題跋,大多為其隱居時期所作,有的書畫一次次拿出,反覆欣賞,多次題跋:“家有小室,入冬則居之。其中置揚補之所畫竹枝,趙子固水仙,王元章梅花三卷。繼得吳仲圭古松泉石小幅,長條,仿宣和裝,改而為卷。餘以八十之老婆娑其間,名曰‘歲寒五友’。四賢皆奇特之士,餘不得見其人,數百年後撫其遺墨以為友,嗚呼!歲寒之友,豈易得哉!退道人再記。”
《孝經圖》 《孝經圖》
以書畫補史證史 孫承澤同時也是一個史學家,又有專門的史學著作。因而,孫承澤在鑑賞書畫的時候,除了注意其真偽、藝術價值及書畫家本身的問題以外,特別注意以書畫實物來補充史料記載之漏,糾正其記載之誤,這是孫承澤獨具的對書畫功能的新看法。他在記載閻立本《十八學士圖》時道:“沈存中跋學士圖謂,圖稱房玄齡字喬年,薛莊字元敬,陸元朗字得明,姚柬字思廉。而唐書稱姚思廉字柬之;房喬年,字元齡,以字行;陸德明薛元敬即其名也。”以是證史之誤。
藏品的去向
北京市前孫公園衚衕 北京市前孫公園衚衕
孫承澤的藏品,當他在世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散失。他著《庚子銷夏記》時就感慨過去所藏書畫,失去大半,有的失之戰亂,有的散之友人。而鑑藏家本人去世,子孫後代不 甚愛惜或力不能守,致使其所藏書畫大量散失。這些書畫除一部分直接被收入內府,所餘有的落入著名書畫鑑藏家之手,有的落入市賈之手,有的落入官僚之手,情況就比較複雜了。
《蘆雁圖》 《蘆雁圖》
藏品的著錄 孫承澤隱居西山以後,於庚子年(1660年)六月,完成了他的書畫著錄《庚子銷夏記》。
該書因始著於四月,六月成書,故而名曰《庚子銷夏記》。全書共八卷,著錄自己所藏書畫及所寓目書畫。

孫承澤人物評價

綜上所述,孫承澤的一生是相當曲折的,作為一個政治家,可以説他是失敗者。然而,作為一個書畫鑑藏家,他做出了很大的成績,無疑他是很優秀的,從這一方面説,他是成功的。
參考資料
  • 1.    李玉安 黃正雨.中國藏書家通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