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秦王破陣樂

鎖定
《秦王破陣樂》是中國唐朝宮廷樂舞。最著名的歌舞大麴之一。最初用於宴享,後用於祭祀,屬武舞(與文舞相對)類。是大唐鼎盛時期的象徵,氣勢不凡。秦王即唐太宗李世民,“秦”是其登基前封號。
中文名
秦王破陣樂
屬    性
唐朝宮廷樂舞
用    途
宴享,祭祀
類    別
武舞類
時    期
唐朝
地    位
唐初軍歌

秦王破陣樂歷史背景

李世民 李世民
《秦王破陣樂》即《秦王破陣舞》,又名《七德舞》,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麴,最初乃唐初的軍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於是,他的將士們遂以舊曲填入新詞,為李世民唱讚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
李世民登基後,親自把這首樂曲編成了舞蹈,再經過宮廷藝術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個龐大的、富麗堂皇的大型樂舞。在原有的曲調中揉進了龜茲的音調,婉轉而動聽,高昂而且極富號召力。同時有大型的宮廷樂隊伴奏,大鼓震天響,傳聲上百里,氣勢雄渾、感天動地。這個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動不已,興奮異常。 在表演這個舞蹈的時候,連外國的賓客都禁不住跟着手舞足蹈。中華民族鼎盛時期的象徵,果然氣勢不凡。

秦王破陣樂音韻

據唐劉餗《隋唐嘉話》《舊唐書·音樂志》《太平廣記》卷二百零三等記載,620年,秦王李世民破叛將劉武周,解唐之危,河東(山西永濟)士庶歌舞於道﹐軍人利用軍中舊曲填唱新詞,歡慶勝利,遂有“秦王破陣”之曲流傳於世,後編入樂府。貞觀初(627),唐太宗魏徵等增撰歌詞7首,呂才協律度曲,訂為《秦王破陣樂》。貞觀七年﹐李世民親制《破陣舞圖》,對舞蹈進行加工:左圓、右方,先偏、後伍、魚麗、鵝貫、箕張、翼舒,交錯屈伸,首尾回互,往來刺擊,以像戰陣之形。舞凡三變,每變為四陣,計十二陣,與歌節相應。令呂才依圖教樂工120(一説128)人﹐披甲持戟﹐執纛演習﹐定名為“七德之舞”。凡宴三品以上的官員及“蠻夷酋長”,於玄武門外奏之。擂大鼓,聲震百里,氣壯山河。後用馬軍2000人,引隊入場,尤為壯觀(《通典》卷一百四十六,《唐會要》卷三十二等)。

秦王破陣樂版本

唐高宗時的《神功破陣樂》、唐玄宗時的《小破陣樂》,皆源出《秦王破陣樂》,其形式有所變化。
敦煌莫高窟217窟有晚唐壁畫《破陣樂圖》(一説《閲兵圖》)。日本藤原通憲(僧名信西)的《信西古樂圖》中﹐有《秦王破陣樂圖》。日本保留有《秦王破陣樂》遺譜9種。

秦王破陣樂發展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後第一年——貞觀元年(627年)正月初三,宴羣臣,奏《秦王破陣樂》,這是此曲第一次在這樣莊嚴、隆重的場合中演奏。 貞觀七年,李世民繪製了《破陣樂圖》,令音樂家、太常丞呂才加工編制了音樂,令李百藥虞世南、儲亮、魏徵等制歌詞,並命呂才依照舞圖排練,遂成後世流傳之《破陣樂》。《破陣樂》從初唐到晚唐,一直流傳了近300年。《破陣樂》隨着唐朝的聲勢唐太宗李世民的威名揚名國外。

秦王破陣樂軍歌價值

《秦王破陣舞》 《秦王破陣舞》
《秦王破陣樂》是唐時著名的歌舞大麴,最初乃唐初的軍歌,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打敗了叛軍劉武周,鞏固了剛建立的唐政權。於是,他的將士們遂以舊曲填入新詞(此處有多種説法),為李世民唱讚歌:“受律辭元首,相將討叛臣。鹹歌《破陣樂》,共賞太平人。”“四海皇風被,千年德水清;戎衣更不著,今日告功成。”“主聖開昌歷,臣忠奉大猷;君看偃革後,便是太平秋。” [1] 
李世民顯然很喜歡這支軍歌,公元633年,李世民親自設計《秦王破陣樂舞圖》,據圖可知:舞隊的左面呈圓形,右面呈方形;前面模仿戰車,後面擺着隊伍,隊形展開像簸箕伸出兩翼、作成打仗的態勢。太宗呂才按圖教授給一百二十八位樂工,經常穿甲持戟練習。此曲即為這場樂舞的主題曲。
《秦王破陣樂》在當時的名氣很大,甚至傳到外國。玄奘大師到達印度後,印度戒日王拜見他時就曾問起此曲的事項:“師從支那來。弟子聞。彼國有秦王破陣樂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復有何功德致此稱揚。”武則天時期日本遣唐使節粟田正人將其帶回日本。 [1] 
此譜在國內已無遺存,但在日本保存有五絃琵琶譜、琵琶譜、箏譜、篳篥譜、笛譜等多種,何昌林將日本所存之唐傳五絃琵琶譜《秦王破陣樂》進行解譯,並將唐凱樂歌辭與樂曲組合成歌曲,在1983年舉行的“華夏之聲·古譜尋聲音樂會”作首次演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