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太常丞

鎖定
漢制各主官之下皆有丞,即為主官之佐貳,亦為內部事務官性質。北朝末期立太常寺,置卿及少卿,仍置寺丞,與少卿無甚分別。直至清初,太常寺丞猶為寺之正官,乾隆以後方改為屬官寺丞滿洲一人,漢人二人,正六品,各寺丞略同。 [1] 
中文名
太常丞
性    質
古代官名
朝    代
兩漢魏晉南北朝
品    級
正六品

目錄

太常丞沿革

官名。兩漢魏晉南北朝為太常副貳,員一人,兩漢多用博士、議郎充任。西漢秩千石,東漢秩比千石,魏、晉、南朝北魏增置少卿為太常之副,丞居其下,北齊置太常寺,以卿、少卿為長貳,丞參領寺務,隋、唐、五代員二人,管理本寺日常公務。唐高宗、武則天時曾隨本寺改名奉常丞、司禮丞,旋各復舊。北宋員一人,前期卿、少卿為寄祿官,置判寺官掌寺務,丞以久任禮官品階較高者充任,理寺務,神宗元豐 (1078—1085) 改制後,覆成為卿、少卿的佐官,從七品。南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省,紹興三年 (1133) 復置,孝宗隆興元年 (1163)省,二年復置。遼朝為南面官。金朝亦置,正六品。元世祖中統元年 (1260) 設太常寺,置丞一員掌寺務,至元二年 (1265) 以翰林兼攝寺務,丞佐之,九年設卿、少卿,丞始成為屬官。後寺改升太常禮儀院,遂罷。明初置太常司丞,洪武三十年(1397)後復改太常寺丞,置二員,清初置滿洲一員,漢左、右丞各一員,正六品; 光緒十二年(1886) 增滿洲一員。掌管祭祀品式,遴補吏員,勾稽廩餼。後省。自北齊以來,亦稱“太常寺丞”。 [2] 

太常丞品級

宋七品,梁五班,陳八品、六百石。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為五品下,二十三年改從六品。北齊從六品。隋初從六品,煬帝改從五品,唐從五品下。北宋正五品。明正五品,洪武三十年正六品。

太常丞職責

掌管宗廟祭祀禮儀的具體事務,總管本府諸曹,參議禮制。
參考資料
  • 1.    (清)黃本驥.歷代職官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5:26-27
  • 2.    呂宗力 .《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修訂版 :商務印書館 ,2015年1月 :第13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