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美臀

(人體特徵)

鎖定
男性窄臀體現運動之美,女性肥臀體現生育之美。
男性認為腰臀比0.7的女性有魅力 [2]  。雌激素促進脂肪在臀部大腿囤積,抑制其在上腹部囤積 [3-4]  。腰細臀寬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長壽 [5-8]  。她們和後代認知能力較高,臀部大腿脂肪DHA,有助於胎兒大腦發育 [9] 
臀部肌肉緊湊程度影響臀位高低的觀感,但不改變臀線高度 [83] 
身高臀圍指數女性大於男性,因臀寬非臀翹 [10]  。同身高女性臀部更寬大 [11] 
“女性骨盆寬”指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 [12] 骨盆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13-14]  [60] 
骨盆寬是髂嵴間寬、腹寬,非臀寬(髖最大寬) [12]  ;大轉子間寬是髖寬 [22]  ,接近髖最大寬;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10] 
大轉子間寬和髖最大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 [15] 
骨骼測量 [12]  [23]  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 [10] 駝背性骨盆 [18]  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嚴重影響正常分娩 [19-20]  。導致大轉子間徑異常增大的是髖內翻髖關節脱位 [19]  [24]  [36]  ,非股骨內旋
活體測量 [12]  [23]  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69] 大轉子在凹窩附近 [23]  (側卧可假性凸起 [38]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臀峯點高 [29]  ,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10]  [28] 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16]  [72] 轉子下脂肪過多大腿外側突出在整形外科稱為騎士臀馬褲腿 [38]  ,絕非“股骨內旋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的假胯寬 [34]  ”。減脂使髖最大寬減小,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接近大轉子外突點 [53]  ;絕非“體態矯正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 [34]  ”。
學術上無“假胯寬”一詞,假胯寬”是偽概念
中文名
美臀
外文名
Beautiful buttock
相關概念
臀圍臀寬臀厚股上長
兩性差異
男性窄臀之美、女性肥臀之美

美臀臀線

臀線人體解剖學中稱之為臀溝或臀股溝 [80]  (gluteal sulcus [81]  ),是指臀肌隆起與股後部上端之間的皮膚溝。站立時更明顯 [82] 
臀部肌肉緊湊程度影響臀位高低的觀感,但不改變臀線高度 臀部肌肉緊湊程度影響臀位高低的觀感,但不改變臀線高度 [83]
有的人臀部肌肉緊湊,有的鬆弛下垂,因肌肉形態不同而對“臀位”高低的觀感產生影響,但臀部肌肉形態並不改變臀線高度 [83] 

美臀混淆概念

大轉子間寬>髂嵴間寬>髂前上棘間寬 大轉子間寬>髂嵴間寬>髂前上棘間寬 [21]
胯寬是俗語而非術語,其涉及以下人體測量術語 [12]  [23]  [88]  ,從大到小依次為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髂嵴間寬、髂前上棘間寬 [10]  [44]  [54] 
人體測量術語 人體測量術語 [12]
(1)臀寬/立位臀寬 [12]  /髖最大寬:左右側大腿部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用圓杆直腳規測量。此項測量不必考慮大轉子,只採用大腿部向外側最突出之點 [23] 
女性髖最大寬在大轉子下方,與臀褶相對應
女性髖最大寬在大轉子下方,與臀褶相對應(4張)
注: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51]  。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 [37]  ,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16]  。因此,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72]  。女性的髖部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66] 
大轉子間寬即髖寬 大轉子間寬即髖寬 [22]
(2)大轉子間寬/大粗隆間徑 [21]  /髖寬 [22]  :左右側大轉子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注:大轉子在凹窩附近 [23]  ,側卧時股骨大轉子內旋可導致假性凸起 [38]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峯點高 [29]  ,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10]  [28] 
(3)髂嵴間寬/髂結節間徑 [24]  /髂寬 [22]  /骨盆寬/腹寬:左、右髂嵴點(ic)之間的直線距離。
注:該點是髂嵴向外最突出的點 [26]  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69]  [10]  [28] 
(4)髂前上棘間寬/髂棘間徑 [25]  :左、右髂前上棘點(is)間的直線距離。
注:該點是髂前上棘向前下方最突出的點 [26]  髂前上棘點高小於臍高 [10] 
附①:髖寬指數=(髂嵴間寬/大轉子點間寬)×100
附②:髂嵴髂前上棘寬度指數=(髂前上棘間寬/髂嵴間寬)×100 [12] 

美臀相關概念

(1)臀圍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圍長。
(2)臀厚臀部向後最突出部位高度上,臀部前、後最突出部位間平行於矢狀面的水平直線距離 [26] 
(3)股上長:從腰圍線(WL)至會陰點(CR)的距離 [27] 

美臀臀圍和腰臀比

美臀臀圍

(1)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88.82cm,亞洲女性平均為91.66cm [11]  ;歐美男性平均為98.37cm,歐美女性平均為96.69cm [28] 
身高臀圍指數=(臀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52.07,亞洲女性平均為57.78 [11]  ;歐美男性平均為56.03,歐美女性平均為59.34 [28] 
由此可見,臀圍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臀圍/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説,女性臀部相對更大。
(2)《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各身高段臀圍數值如表、圖冊所示,以供參考 [11] 
身長の階級(cm)
男/女x 100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182.5~187.4
1
183.9
91.3
0
-
-
-
177.5~182.4
15
179.2
92.7
0
-
-
-
172.5~177.4
21
174.3
89.7
1
173
95.5
94
167.5~172.4
43
169.8
88.1
3
169.6
96.6
91.3
162.5~167.4
24
165.2
88.3
26
164.5
93.3
94.7
157.5~162.4
6
160.5
82.7
33
159.5
92.1
89.8
152.5~157.4
0
-
-
32
154.7
90.1
-
147.5~152.4
0
-
-
10
151.5
89.6
-
142.5~147.4
0
-
-
2
144.5
89.8
-
全 體
110
170.6
88.8
107
158.6
91.7
96.9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2張)
由此可見,同身高,臀圍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

美臀腰臀比

腰圍: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最低點與髂嵴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用軟尺測量,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
注①:前者大於後者,後者就是平常我們所説的腰圍,又稱腰節圍 [12]  ,是國際糖尿病聯合會IDF)嚴格定義的腰圍 [75]  ,近似於最小腰圍 [10]  [29]  。男性腰部最細處略高於肚臍,女性則高出更多 [30] 
注②:以下身高腰圍指數(腰圍指數)、腰臀比皆採用腰節圍 [10] 最小腰圍 [28]  ,不採用腰圍(臍點)。
腰圍:亞洲男性平均為73.35cm,亞洲女性平均為65.79cm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83.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72.55cm [28] 
身高腰圍指數=(腰圍/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42.79,亞洲女性平均為41.34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47.84,歐美女性平均為44.53 [28] 
腰臀比=腰圍/臀圍:亞洲男性平均為0.81,亞洲女性平均為0.73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0.85,歐美女性平均為0.75 [28] 
由此可見,腰圍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腰圍/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腰臀比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也就是説,女性腰更細、臀部相對更大,兩性腰臀比差異明顯。

美臀臀厚

臀厚:亞洲男性平均為23.07cm,亞洲女性平均為20.72cm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24.86cm,歐美女性平均為22.71cm [28] 
(臀厚/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3.46,亞洲女性平均為13.02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14.16,歐美女性平均為13.94 [28] 
由此可見,臀厚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臀厚/身高)×100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也就是説,男性臀部略翹。

美臀股上長

股上長 股上長 [85]
股上長:亞洲男性平均為24.48cm,亞洲女性平均為24.34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28.99cm,歐美女性平均為28.52cm [28] 
(股上長/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4.28,亞洲女性平均為15.30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16.51,歐美女性平均為17.50 [28] 
由此可見,股上長平均值兩性差不多,(股上長/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説,女性臀部相對更長。
股上長 股上長 [31]
注:①《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10]  測量的是髂嵴上緣與肋骨下緣之間的中點至地面的垂距,即腰節點高 [12]  股上長=腰節點高-會陰高
②《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 [28]  測量的是最小腰圍處至地面的垂距,即腰圍高 [12]  股上長=腰圍高-會陰高
由於腰部測量點不同,所以不能得出日本人(股上長/身高)×100小於美國人該指數。

美臀臀寬、髂寬和髖寬

美臀髖最大寬

(1)髖最大寬:亞洲男性平均為32.78cm,亞洲女性平均為33.07cm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34.18cm,歐美女性平均為34.27cm [28] 
(髖最大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9.12,亞洲女性平均為20.78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19.47,歐美女性平均為21.03 [28] 
由此可見,髖最大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髖最大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説,女性臀部更寬。
效應量大(d=-1.45) 效應量大(d=-1.45) [87]
(2)《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髖最大寬/身高)×100均值19.00,標準差0.95,標準誤0.02;女性(n=3221)(髖最大寬/身高)×100均值20.53,標準差1.15,標準誤0.02。男女均值相差-1.53,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58.30,p=0.00000),效應量大(d=-1.45) [89]  。各百分位數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見,(髖最大寬/身高)×100同一百分位數女性遠大於男性 [86-87] 
MIN
P1
P3
P5
P10
15.48
17.02
17.32
17.51
17.83
16.33
18.22
18.56
18.79
19.15
性差
-0.85
-1.20
-1.24
-1.28
-1.32
P15
P20
P25
P30
P35
18.03
18.20
18.36
18.47
18.58
19.41
19.62
19.76
19.90
20.06
性差
-1.38
-1.42
-1.40
-1.43
-1.48
P40
P45
P50
P55
P60
18.71
18.84
18.96
19.09
19.20
20.19
20.33
20.47
20.60
20.73
性差
-1.48
-1.49
-1.51
-1.51
-1.53
P65
P70
P75
P80
P85
19.34
19.47
19.60
19.77
19.97
20.88
21.03
21.22
21.41
21.67
性差
-1.54
-1.56
-1.62
-1.64
-1.70
P90
P95
P97
P99
MAX
20.21
20.62
20.85
21.42
22.82
21.97
22.48
22.85
23.60
28.28
性差
-1.76
-1.86
-2.00
-2.18
-5.46

美臀坐姿臀寬

坐姿臀寬:亞洲男性平均為34.08cm,亞洲女性平均為36.4cm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36.68cm,歐美女性平均為38.45cm [28] 
(坐姿臀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9.88,亞洲女性平均為22.87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20.89,歐美女性平均為23.60 [28] 
由此可見,坐姿臀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坐姿臀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

美臀髂寬和髖寬

(1)髂嵴間寬/髂結節間徑 [24]  /髂寬 [22]  /骨盆寬/腹寬:亞洲男性平均為27.01cm,亞洲女性平均為26.3cm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27.05cm,歐美女性平均為26.36cm [32] 
(髂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5.83,亞洲女性平均為16.53 [10]  ;歐美男性平均為15.43,歐美女性平均為16.22 [32] 
由此可見,髂寬平均值男性略大於女性,(髂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也就是説,女性骨盆相對更寬。
(2)大轉子間寬/大粗隆間徑 [21]  /髖寬 [22]  :亞洲男性平均為30.67cm,亞洲女性平均為31.82cm。
(髖寬/身高)×100:亞洲男性平均為17.89,亞洲女性平均為20.00。
(髂寬/髖寬)×100:亞洲男性平均為88.75,亞洲女性平均為82.65 [10] 
由此可見, 髖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髖寬/身高)×100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髂寬/髖寬)×100平均值男性明顯大於女性。

美臀兩性差異

人體軀幹示意圖 人體軀幹示意圖 [22]
(1)肩寬、髂寬、髖寬這三個寬度正好將人體軀幹分成兩個梯形,如圖所示:
(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 (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 [22]
一般正常兒童少年,(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兩指數變化規律如圖所示:
男女差異 男女差異 [33]
從圖中看出,(髂寬/肩寬)×100指數,男性從小到大無顯著差異,有一定穩定性,易於預測。而女性隨着進入青春發育期,由於骨盆寬度增加,(髂寬/肩寬)×100指數從12歲後逐漸增大,到16歲後才能穩定下來。從12歲到16歲的4年間,該指數平均增大6.8%。由於12歲以後骨盆向橫向增長明顯,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寬/肩寬)×100指數高於男性。
(髂寬/髖寬)×100指數,一般男少年各年齡組間無顯著差異,變化相對穩定,易於預測。女少年在8歲以前趨向男性,隨着青春發育期的到來,女性化逐漸明顯,髖部的增寬使指數下降與男性有明顯的差別 [22] 
男女差異
男女差異(3張)
(2)《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髖最大寬/肩最大寬)×100均值70.86,標準差3.25,標準誤0.06;女性(n=3221)(髖最大寬/肩最大寬)×100均值78.73,標準差4.12,標準誤0.07。男女均值相差-7.87,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84.90,p=0.00000),效應量大(d=-2.12) [89]  。各百分位數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見,(髖最大寬/肩最大寬)×100同一百分位數女性遠大於男性 [86-87] 
效應量大(d=-2.12) 效應量大(d=-2.12) [87]
MIN
P1
P3
P5
P10
56.90
63.66
64.90
65.79
66.88
58.67
69.36
71.19
72.22
73.71
性差
-1.77
-5.70
-6.29
-6.43
-6.83
P15
P20
P25
P30
P35
67.60
68.21
68.72
69.20
69.63
74.70
75.41
75.99
76.54
77.12
性差
-7.10
-7.20
-7.27
-7.34
-7.49
P40
P45
P50
P55
P60
70.04
70.35
70.73
71.14
71.57
77.62
78.10
78.64
79.08
79.63
性差
-7.58
-7.75
-7.91
-7.94
-8.06
P65
P70
P75
P80
P85
72.01
72.45
72.98
73.46
74.07
80.24
80.78
81.30
81.98
82.83
性差
-8.23
-8.33
-8.32
-8.52
-8.76
P90
P95
P97
P99
MAX
74.88
76.24
77.25
79.22
89.95
83.99
85.67
86.71
88.83
100.54
性差
-9.11
-9.43
-9.46
-9.61
-10.59

美臀偽概念“假胯寬”

美臀簡介

胯寬是俗語而非術語,其主要涉及3個人體測量術語:髂嵴間寬 [12]  <大轉子間寬 [22]  髖最大寬 [23]  [88] 
大轉子在凹窩處,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 大轉子在凹窩處,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 [51]
(一)在人體測量中,髂寬即骨盆寬、腹寬(席煥久,2010) [12] 
體育測量中,髖寬指大轉子間寬(曾凡輝,1992) [22] 
髖最大寬的嚴謹定義,出自復旦人類學家邵象清教授的著作 髖最大寬的嚴謹定義,出自復旦人類學家邵象清教授的著作 [23]
人體測量的活體測量中,髖最大寬臀寬 [12]  髖部最寬點為大腿外側最突出點(邵象清,1985) [23]  ,在大轉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 [72]  [78-79]  ;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37]  [51]  )。
整形外科中的馬褲腿,減脂後大轉子的位置 整形外科中的馬褲腿,減脂後大轉子的位置 [38]
(二)網絡名詞假胯寬(假髖寬) [34]  其理論定義“髂嵴間寬為真胯寬,大轉子間寬為假胯寬錯誤認為“髂嵴間寬是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理論對髂嵴點大轉子髖部最寬點的體表具體位置描述錯誤試圖在髖部最寬點(轉子下脂肪處)找出大轉子內旋的骨骼解剖特徵從而到達到“體態矯正改善假胯寬,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的營銷目的 [55] 
人體解剖學中,大轉子位置高於會陰點、臀溝 人體解剖學中,大轉子位置高於會陰點、臀溝 [76]
人體測量——大轉子點遠高於會陰點 人體測量——大轉子點遠高於會陰點 [77]

美臀人體寬度測量值

不少地區骨盆寬(即腹寬)絕對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不少地區骨盆寬(即腹寬)絕對值男性略大於女性(2張)
(一)人們常説“男性骨盆窄,女性骨盆寬”,這其實是相對於身高、肩寬而言,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女性大於男性 [12]  。就骨盆寬平均值而言,男性略大於女性 [13-14]  [60] 
(二)其次,骨盆寬又稱為髂嵴間寬,是腹寬,而不是臀寬(髖最大寬 [12]  ;大轉子間寬又稱髖寬 [22]  ,接近髖最大寬;三者關係為——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10] 
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3張)
(三)在人體尺寸平均值中,只有大轉子間寬和髖最大寬測量值,女性始終略大於男性。同身高,兩性差異極其顯著 [15]  。也就是説,女性髖關節更寬,從腹部至髖部的寬度增加得更為明顯,構成了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相關數據如下 [10]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0
1591.3
122.7
髂嵴間寬(mm)
272.2
263.0
9.2
(髂嵴間寬/身高)×100
15.9
16.5
-0.6
大轉子間寬(mm)
306.7
318.2
-11.5
(大轉子間寬/身高)×100
17.9
20.0
-2.1
(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100
88.8
82.7
6.1
髖最大寬(mm)
327.8
330.7
-2.9
(髖最大寬/身高)×100
19.1
20.8
-1.7
大轉子間寬-髂嵴間寬(mm)
34.5
55.2
-20.7
髖最大寬-髂嵴間寬(mm)
55.6
67.7
-12.1
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mm)
21.1
12.5
8.6

美臀測量點的位置

髂嵴最高點、臍點、髂嵴點 髂嵴最高點、臍點、髂嵴點 [74]
(一)髂嵴點的位置:骨盆的上緣就是髂嵴,兩側髂嵴的最寬處,也即是髂嵴最向外突之點(該處成一結節,叫髂結節)也就是髂嵴點 [52] 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69]  [10]  [28]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峯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峯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74]
(二)大轉子的位置:令被測者將大腿外展,體部向外展的大腿側屈。此時,大轉子部位的皮膚形成一個凹窩,由此處可探得此測點 [23]  側卧時股骨大轉子內旋可導致假性凸起 [38]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於臀峯點高 [29] 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10]  [28] 
大轉子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大轉子點高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73]
(三)髖部最寬點的位置
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51]
(1)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37]  [51] 
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臀溝下緣處 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臀溝下緣處 [17]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轉子下方和大腿外側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積,向前與大腿前面的脂肪相連,向後與臀部脂肪相接 [17]  。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 [37]  ,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16]  。因此,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72]  。女性的髖部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66] 
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72]
消瘦的病人,因大轉子特別明顯隆起,覆蓋其表面的皮膚受壓後容易形成褥瘡 [58] 
體部測量點的位置高低 體部測量點的位置高低 [72]
(2)在人體測量中,髂嵴以下、臀溝以上各測量點至地面垂距從高到低依次為:髂嵴高臍高 [69]  髂前上棘點高大轉子點高臀峯點高、大轉子外突點高 [29] 會陰高臀溝高 [10]  [28] 髖部最寬點高 [72]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28] 
項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髂嵴點高(cm)
98.88
107.34
8.46
(髂嵴點高/身高)×100
60.68
61.13
0.45
臍高(cm)
98.21
105.88
7.67
(臍高/身高)×100
60.27
60.30
0.03
大轉子點高(cm)
86.16
92.83
6.67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2.88
52.87
-0.01
臀峯點高(cm)
83.83
88.74
4.91
(臀峯點高/身高)×100
51.45
50.54
-0.91
會陰高(cm)
77.14
83.72
6.58
(會陰高/身高)×100
47.34
47.68
0.34
臀溝高(cm)
74.43
81.44
7.01
(臀溝高/身高)×100
45.68
46.38
0.70
《AIST/HQL人體寸法・形狀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統計量【青年羣】(單位:mm)如下,以供參考 [29] 
注:大轉子點高臀峯點高 [28]  [32]  、大轉子外突點高 [29]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696.7
1578.3
118.4
髂嵴點高(mm)
957.2
892.9
64.3
(髂嵴點高/身高)×100
56.4
56.6
-0.2
臀峯點高(mm)
833.9
775.4
58.5
(臀峯點高/身高)×100
49.1
49.1
0.0
大轉子外突點高(mm)
832.0
770.8
61.2
(大轉子外突點高/身高)×100
49.0
48.8
0.2
會陰高(mm)
754.9
701.2
53.7
(會陰高/身高)×100
44.5
44.4
0.1
臀溝高(mm)
738.4
681.1
57.3
(臀溝高/身高)×100
43.5
43.2
0.4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6張)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以供參考 [10]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0
1591.3
122.7
髂嵴最高點高(mm)
1014.2
943.9
70.3
(髂嵴最高點高/身高)×100
59.2
59.3
-0.1
臍高(mm)
1003.6
925.1
78.5
(臍高/身高)×100
58.6
58.1
0.4
髂前上棘點高(mm)
933.4
847.2
86.2
(髂前上棘點高/身高)×100
54.5
53.2
1.2
大轉子點高(mm)
875.7
814.5
61.2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1.1
51.2
-0.1
會陰高(mm)
783.3
714.5
68.8
(會陰高/身高)×100
45.7
44.9
0.8
臀溝高(mm)
748.7
692.3
56.4
(臀溝高/身高)×100
43.7
43.5
0.2
髖最大寬測量點低於大轉子外突點 髖最大寬測量點低於大轉子外突點 [35]
(3)因此,正常人髖最大寬測量點不會高於大轉子外突點,如圖所示 [35]  。而絕大多數女性髖最大寬測量點還要低於大轉子外突點,在大轉子下方,與臀褶相對應 [16] 
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而非上方 髖部最寬點在大轉子下方,而非上方

美臀異常比例

髂嵴間寬和大轉子間寬的大小關係 髂嵴間寬和大轉子間寬的大小關係
從後方觀察髂嵴間徑與大轉子間徑的比例,如圖所示 [36] 
(一)圖1為正常人,即所謂的“假胯寬”。其特點為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髖最大寬 [10] 
女性骨盆區域的最寬處在大轉子下方,與臀溝同高
女性骨盆區域的最寬處在大轉子下方,與臀溝同高(2張)
女性大腿的脂肪遠多於小腿,它形成了大腿外側脂肪墊(outer thigh fat pad)。該脂肪墊位於大腿外上部的表面,在股骨大轉子的下方,覆蓋於股外側肌上。它向上與臀後側脂肪墊融匯,並繞至大腿後側、臀部下方,與臀部脂肪的向下延伸部融匯。女性骨盆區域的最寬處,由大腿外側脂肪墊構成。該點就在緊靠股骨大轉子的下方位置,與臀溝同高男性臀部的最寬處通常位於闊筋膜張肌的遠端由於大腿脂肪豐富、根部粗大,導致女性臀部寬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整個下肢也都顯得更短些 [37]  [51]  [90] 
當該區域有大量脂肪堆積時,常可看到該區域的皮膚上出現許多深深的凹陷,呈麻點狀或乾酪狀。這是由於連接凹陷部位皮膚深面與包裹肌肉的深筋膜之間的條索狀纖維束缺乏彈性,導致纖維束之間的脂肪外突造成的 [17] 
減少轉子下脂肪,大轉子間寬幾乎成了髖最大寬
減少轉子下脂肪,大轉子間寬幾乎成了髖最大寬(2張)
轉子下脂肪過多導致大腿外側凸起俗稱騎士臀(saddle bag)馬褲腿 [38]  [57]  。超量的訓練使肌纖維變粗、大腿肌肉橫斷面增粗,也會出現馬褲腿 [56]  。此時髖最大寬遠大於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位置也遠低於大轉子外突點。這絕不是“股骨內旋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假胯寬 [34]  ”。
減少轉子下脂肪,大轉子間寬幾乎成了髖最大寬 減少轉子下脂肪,大轉子間寬幾乎成了髖最大寬 [53]
通過整形外科手術等也許可以減少轉子下脂肪 [39]  ,使髖最大寬減小,不斷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不斷接近大轉子外突點。然而,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卻是不變的,髖部最寬點始終不高於大轉子外突點 [53] 
股骨頸幹角小於90°為嚴重髖內翻 股骨頸幹角小於90°為嚴重髖內翻 [40]
(二)圖2已有專業術語稱之為先天性髖關節後脱位髖內翻髖內翻不是股骨內旋,是頸幹角小於正常值 [41]  。嚴重髖內翻可導致大轉子顯著突出、上升,與髂前上棘距離變短 [70] 股骨外旋及股骨頸縮短 [42]  ,患肢外展、內旋活動受限,出現跛行鴨步 [43]  。其特點為髂嵴間寬遠小於大轉子間寬 [24]  ,大轉子間寬就是髖最大寬
正常人大轉子外突點高(略小於大轉子點高)本來就接近臀峯點高,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29]  。這類病人的大轉子又還上升,所以髖部最寬點(即大轉子外突點)高於正常女性的髖部最寬點(即臀溝下緣)。
注:大部分人(大轉子點高/身高)×100數值都在50%以上,(大轉子外突點高/身高)×100數值接近50% [29]  ;絕大部分人(會陰高/身高)×100數值遠不及50% [71]  ,(臀溝高/身高)×100數值則更小 [10]  [28]  [32] 
因此,圖2與“假胯寬”顯腿短、股骨內旋的説法完全不符合。
駝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等患者
駝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等患者(2張)
(三)圖3為腰椎滑脱 [24]  、極有可能是駝背性骨盆(Kyphotic Pelvis) [18]  ,其特點為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19]  [20] 
駝背性骨盆患者——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駝背性骨盆患者——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 [50]
圖6為扁平骨盆,其特點為髂嵴間寬與大轉子間寬大致相等 [24] 
圖3和圖6即所謂的“真胯寬”,嚴重影響正常分娩。其中圖3病人腰部以下的身體最寬處位於髂嵴點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69]  [10]  [28]  ),最顯腿長

美臀原因

髂棘間距<髂嵴間距<大轉子間距 髂棘間距<髂嵴間距<大轉子間距 [44]
(一)在骨盆測量中,正常人一般髂嵴間徑髂棘間徑長2-3cm,大轉子間徑比髂嵴間徑長2-3cm。如上述各種徑線過小,或幾條徑線之間比例不正常,説明骨盆可能狹窄或畸形 [21] 
佝僂病性扁平骨盆臨牀特點之一就是髂棘間徑等於或大於髂嵴間徑
駝背性骨盆臨牀特點之一就是髂嵴間徑等於或大於大轉子間徑 [19] 
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 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
骨盆中部橫徑可用外測股骨大轉子間徑來間接推測,此法並非直接測量骨盆,不能説明正常骨盆之橫徑,但大轉子間徑過小往往標誌着骨盆中部橫徑過小 [44]  。大轉子間寬小於28cm,説明中骨盆狹窄,應剖宮產 [45] 
注:在《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中,女性髂嵴間寬測量值範圍為222-303mm,平均值為263mm;大轉子間寬測量值範圍為291-355mm,平均值為318.2mm [10] 
女性兩側的髖臼相距較遠
女性兩側的髖臼相距較遠(2張)
(二)骨骼系統最重要的性別差異表現在骨盆。女性骨盆由於適應妊娠的需要,比男性的短且相對較寬。女性骶骨也較寬,骨盆腔寬而圓,便於胎兒的娩出。由於骨盆腔較寬,致使兩側的髖臼(容納股骨頭的關節窩)相距較遠,增加了兩側大轉子的間距,故使髖部變寬 [17] 
女性大轉子間距超過男性 女性大轉子間距超過男性 [59]
女性大轉子間距的發育和月經初潮有一定聯繫。13-15歲女性大轉子間距發育甚為迅速,其均數遠超過男性,這一時期也正是月經初潮的高峯時期,所以大轉子間距的發育高峯應該是第二性徵的重要指徵 [46] 
女性下肢骨骼的特點
女性下肢骨骼的特點(2張)
所以當雙膝併攏時,女性左右兩股骨的傾角更大 [37]  Q角較男性大 [68] 頸幹角較男性小),導致腿微呈“X”形,膝外翻程度較大 [17]  ,兩側大轉子更為突出 [47] 
女性身體的脂肪分佈 女性身體的脂肪分佈 [17]
雌激素促進脂肪在臀部大腿的囤積,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積 [3]  [4]  。對腰圍臀圍大腿圍腰臀比等中央肥胖指數與死亡風險間的相關性研究發現,腰細臀寬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長壽 [5-8]  。她們和後代認知能力較高,臀部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 [9] 

美臀結論

(一)解剖學術語都有嚴格的定義,如矢狀面冠狀軸、脛側、腓側、旋內、旋外等 [61-62]  。在人體測量中,“寬”,顧名思義,指的是橫徑 [23]  。髂寬即骨盆寬、腹寬(席煥久,2010) [12]  。在體育測量中,髖寬指大轉子間寬(曾凡輝,1992) [22]  。在人體測量的活體測量中,髖最大寬臀寬 [12]  ,髖部最寬點為大腿外側最突出點(邵象清,1985) [23]  ,在大轉子下方(size-JPN 2004-2006 [72]  [78-79]  ;艾略特·古德芬格,2015 [37]  [51]  )。
網絡名詞假胯寬(假髖寬) [34]  其理論定義“髂嵴間寬為真胯寬,大轉子間寬為假胯寬錯誤認為“髂嵴間寬是髖最大寬,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是股骨內旋所致”其理論對髂嵴點大轉子髖部最寬點的體表具體位置描述錯誤試圖在髖部最寬點(轉子下脂肪處)找出大轉子內旋的骨骼解剖特徵從而到達到“體態矯正改善假胯寬,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的營銷目的 [55] 
內旋是由骨骼的解剖特徵引起的,如股骨扭轉。那麼,髖部內旋的非手術干預治療的效果是有限的 [63]  。正常女性髖臼間寬較大 [17]  [67]  ,經計算或測量,最大限度的外旋或通過治療根本不可能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 [10]  。而從活體測量層面看,女性髖最大寬還在大轉子下方,與臀褶相對應 [16] 
如“股骨過度前傾和(或)脛骨過度外旋可以造成代償性下肢內旋步態,使得髕骨承受過度的外側牽拉應力,這些患者通常合併代償性扁平足足旋前 [64]  ”等現象,這些詞語骨科運動醫學等自有描述。如果是要依據身體其它部位的特徵、而不是身體橫徑來判斷真假胯寬,那麼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如無必要,勿增實體 [65]  ”,“假胯寬”這一描述身體橫徑的詞邏輯上也顯得多餘。
(二)骨骼測量 [12]  [23]  正常人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 [10] 駝背性骨盆 [18]  等髂嵴間寬大於大轉子間寬,嚴重影響正常分娩 [19]  [20]  。導致大轉子間徑異常增大的是髖內翻髖關節脱位 [19]  [24]  [36]  ,非股骨內旋
活體測量 [12]  [23]  髂嵴高近似於臍高 [69]  大轉子在凹窩附近 [23]  (側卧可假性凸起 [38]  ),大轉子外突點高接近臀峯點高 [29]  ,遠大於會陰高臀溝高 [10]  [28] 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16]  [72] 轉子下脂肪過多大腿外側突出在整形外科稱為騎士臀馬褲腿 [38]  ,絕非“股骨內旋導致大轉子間寬大於髂嵴間寬形成的假胯寬 [34]  ”。減脂使髖最大寬減小,接近大轉子間寬,髖部最寬點上升,接近大轉子外突點 [53]  ;絕非“體態矯正使大轉子間寬小於髂嵴間寬 [34]  ”。
學術上無“假胯寬”一詞,假胯寬”是偽概念

美臀男性窄臀之美

美臀女性喜好

在一項研究中,讓18~30歲的女青年描述她們所喜歡的男子的體型,一般都傾向於男子有細長的腿、肩寬臀窄、呈倒三角身材;最厭惡粗短的腿、肩窄臀寬,呈梨型身材(S.J.Korn,1975) [1] 
演員湯姆·漢克斯(Tom Hanks)問過朋友羅伯·瑞納(Rob Reiner)這些日子女人在追求什麼,瑞納在1993年的影片《西雅圖不眠夜》中給出了答案:“發達的胸肌和一個窄小的屁股 [48]  。”

美臀運動員選材

博爾特肩寬臀窄小腿長 博爾特肩寬臀窄小腿長
髖關節窄的運動員性成熟後,肌肉得到迅速發展,下肢肌肉羣,特別表現在臀部肌肉羣,更為明顯,外型看上去有些“翹臀”,臀紋球狀者更好。這表現出臀部肌羣結實有力,這類運動員往往蹬地和起跳都比寬髖的學生積極有力 [49] 

美臀女性肥臀之美

美臀男性喜好

男女脂肪分佈差異
男女脂肪分佈差異(2張)
已有研究表明,性激素會影響脂肪的堆積狀況。雌激素即女性激素,能抑制脂肪在腹部的堆積,而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堆積。因此,由於不同激素的作用,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在腰部、臀部和大腿的身體特徵完全相反 [4] 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WHR)是一個易於觀察的穩定指標,它能反映內部的生理過程。
雌激素分泌變化帶來的體形變化圖 雌激素分泌變化帶來的體形變化圖 [84]
下一步就是要確定腰臀比與生育能力的關係。戴得的研究證明,腰臀比小的女性發育較早(De Ridder et al.,1990)。他的研究確定了腰臀比與生育能力的關係。在這一研究中,腰臀比大的女性更難懷孕,她們在生育頭胎時的年齡也要比腰臀比小的女性晚。腰臀比也可以用來反映總體的健康狀況。例如,研究表明腰臀比較小的人患糖尿病、冠心病和中風的風險低。顯然,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的女性也更適於懷孕、生育以及照顧和教養後代。
維納斯0.7的腰臀比 維納斯0.7的腰臀比
必須指出一點:如果腰臀比是表示身體及生育健康狀況的有效指標,那麼,男性使用這一指標來評估未來配偶的吸引力是絕對必要的。從進化論的視角看,男性在選擇配偶時最重要的是順利把自己的基因遺傳給後代。因此,男性會選擇生育能力最強的女性作為妻子。德温達·辛格(Devendra Singh)研究了男性是否把腰臀比作為評價女性吸引力的重要尺度 [3] 
瑪麗蓮·夢露有着0.7的腰臀比 瑪麗蓮·夢露有着0.7的腰臀比
在一系列跨文化研究中,辛格向男性呈現不同腰臀比的女性素描。有些素描上的女性的腰臀比是0.7,有些是0.8,而另一些則是0.9。實驗者要求被試在他們認為最有吸引力的圖片上畫圈。在選取的所有樣本(包括非洲、巴西和美國人)中,不同年齡的男性都認為腰臀比是0.7的女性最有魅力 [2] 

美臀適應的結果

莫妮卡·貝魯奇曼妙的腰胯線 莫妮卡·貝魯奇曼妙的腰胯線
男性和女性在繁衍後代的過程中所需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女性要在9個月的孕期中為胎兒的發育提供能量。孩子出生後,她又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給孩子哺乳。一個女性要想順利生育並養大孩子,就必須在體內貯存大量脂肪。女性在懷孕和哺乳期間,幾乎消耗光存在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大量證據表明,只有女性體內貯存大量脂肪能夠確保其懷孕、生產以及哺乳能力的時候,繁衍過程才能開始。顯然,男性脂肪的貯存與他繁衍後代的成功一點都不相干。事實上,如果男性與女性類似的方式在體內貯存脂肪,這會使他保護配偶和孩子的能力降低,因此,這是不利於繁衍後代的。男性需要有發達的肌肉和力量。辛格指出,女性臀部和大腿脂肪的另一個作用是它對男性來説是其生育能力的信號。這些脂肪可以直接從女性的正面、後面和側面觀測到,因此,它是一個不錯的信號。女性吸引力經常和胸部聯繫在一起,但是,胸部並不藴含同樣的信息,也不能顯示女性的生育能力 [3] 

美臀智商

凱莉·布魯克誇張的腰臀比
凱莉·布魯克誇張的腰臀比(2張)
大量研究證實,男人認為細腰肥臀、豐滿大腿的女人更有魅力,也就是説,那些擁有沙漏型身材的女人更有魅力。這種偏愛似乎與體重無關:即使個頭大的女士,如果有細腰肥臀、豐滿大腿的話,她們可能也會被認為是迷人的。
關於這樣一種普遍的偏愛,肯定有某種生物學優勢。發表在2008年1月份的愛思唯爾期刊《進化與人類行為》(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ur)雜誌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男人們之所以如此看重腰臀比例是有進化依據的。臀部和大腿儲存的脂肪含有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即DHA),這種不飽和脂肪酸是胎兒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腰臀比例小的女性其血液中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更高。孕婦需要這種脂肪來孕育肚子裏的寶寶。隨着女孩進入青春期,脂肪優先在這些部位堆積下來,形成男女之間在體型方面的差異。這種臀部和大腿脂肪直到妊娠晚期才會用到,這或許解釋了即使是在節食為什麼難以讓彎彎曲曲的大腿成流線型。
沙漏型身材 沙漏型身材
給寶寶的大腦發育提供營養解釋了臀部和大腿肥胖的重要性,那纖細的腰身呢?結果發現,往往是飽和脂肪的腹部脂肪是個壞消息,它與糖尿病、肥胖和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腹部脂肪似乎還會抑制用於合成DHA的酶,所以,腹部脂肪越多,給寶寶大腦發育提供營養所需的DHA就越少。
匹茲堡大學的William Lassek和加利福尼亞大學的Steven Gaulin研究了女性的“腰臀比”同生下孩子的智商之間的關係。研究的樣本包括1.6萬名婦女,仔細排除了人種、教育背景、家庭收入等因素影響後,數據顯示:“腰臀比”低(細腰肥臀、豐滿大腿)的女性,孩子在智商測試中的得分會更高。文章認為,女性的“腰臀比”反應了她體內長鏈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而這種脂肪酸對於胎兒的神經發育是很重要的 [9]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