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腿長

鎖定
體質人類學 [1] 人體測量學 [2-4]  中狹義、真正的腿長學名全腿長,含股骨長與脛骨長 [5]  ,系下肢之長 [6]  。狹義、真正的下肢長學名下肢全長,含全腿長及足高 [7] 
大腿起點(股骨頭頂端)體表無法確定,下肢全長全腿長活體不易測量 [2-3]  。用易測量數據表示腿長 [5] 最小腰圍以下 [310-312] 臀溝以上,體部各測點至地面或內外踝垂距,即廣義的腿長 [2-3]  [254] 
從大到小為腰圍高 [310-312] 髂嵴高(或臍高) [253] 髂後上棘高髂前上棘點高下肢全長大轉子點高恥骨聯合高臀峯點高會陰高(或身高坐高)、臀溝高 [4]  [8-9]  。或上述立姿高度減內踝高(外踝高)表示腿長,如臍高內踝高 [10] 髂前上棘點高內踝高 [11] 大轉子點高外踝高 [12] 會陰高內踝高 [13]  等。學術上用身高坐高表示腿長,用馬氏指數反映腿身比。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是腿身比量化指標 [14]  ,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礎。
身高坐高表示腿長,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5]  [17] 坐高段男性腿更長 [20]  [26]  [235]  [289-290] 腿身比身高正相關(0.3<r<0.5) [298]  [304] 身高越大腿身比傾向 [281]  越大 [16-18]  ;腿身比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8-9]  [19]  ,差異極其顯著(p<0.01) [20]  [306-307] 效應量 [21-23]  中等(0.5<d<0.8) [24]  [304]  ;腿身比極端值男性大於女性 [25-27]  [302]  [304] 雌激素促進長骨骨骺癒合 [28]  [212]  ,來潮後軀幹突增 [29-30]  [341]  [344-345]  [437]  ,成熟女性腿身比遠小於少女 [16] 長腿絕非女性第二性徵 [31-32] 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是身高性別二態性的“副產品 [8]  [16]  [124]  。受社會文化態度 [33-34]  、審美偏好 [35-36]  、服裝修飾 [37-38]  影響,人們更願意和傾向於用小樣本甚至個例,去印證“腿身比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 [39-40]  ”的錯誤想法 [31-32] 
中文名
腿長
學    名
全腿長(total leg length,M54)
實際應用
身高坐高
相關指數
身高坐高指數、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目錄

  1. 1 狹義的腿長
  2. 全腿長
  3. 間接測量全腿長
  4. 2 狹義的下肢長
  5. 下肢全長
  6. 間接測量下肢全長
  7. 關節轉子間距
  8. 3 廣義的腿長
  9. 廣義腿長簡介
  10. 廣義腿長定義
  11. 廣義腿長數據
  12. 4 測量方法比較
  13. 大轉子點高
  14. 髂前上棘點高
  15. 臀溝高
  16. 會陰高
  17. 坐高和馬氏指數
  18. 比較結論
  19. 5 軀幹長
  20. 6 坐高
  21. 定義和解釋
  22. 測量依據
  23. 測量方法
  24. 注意事項
  25. 數值早晚差異
  1. 7 相關指數
  2. 身高坐高指數
  3.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4. 下身長坐高指數
  5. 8 標準數據或參考數據
  6. 中國標準數據
  7. 日本參考數據
  8. 韓國參考數據
  9. 德國標準數據
  10. 美國參考數據
  11. 9 粗略判斷
  12. 雙膝過肩
  13. 腕線過臀線
  14. 粗略判斷結論
  15. 10 種族差異
  16. 艾倫法則
  17. 世界各地
  18. 中國南北方
  19. 少數民族
  20. 11 年齡差異
  21. 中國年齡差異
  22. 韓國年齡差異
  23. 美國年齡差異
  24. 英國年齡差異
  1. 荷蘭年齡差異
  2. 意大利年齡差異
  3. 莫桑比克年齡差異
  4. 三國年齡差異比較
  5. 12 年代差異
  6. 中國年代差異
  7. 日本年代差異
  8. 韓國年代差異
  9. 印度年代差異
  10. 波蘭年代差異
  11. 荷蘭年代差異
  12. 捷克年代差異
  13. 德國年代差異
  14. 13 身高、坐高、腿長差異
  15. 中國數據分析
  16. 美國數據分析
  17. 印度數據分析
  18. 波黑數據分析
  19. 韓國數據分析
  20. 14 兩性差異
  21. 初步探討
  22. 統計數據
  23. 比較分析
  24. 備註
  25. 兩性差異結論
  1. 社會文化態度
  2. 15 審美偏好
  3. 簡單初步的探討
  4. 基於生物適合度的研究
  5. 女性高估男性對異性超長腿的偏好
  6. 跨文化和跨時空研究
  7. 審美偏好結論
  8. 16 BMI指數
  9. 國內
  10. 國外
  11. 17 選材
  12. 時裝模特
  13. 芭蕾舞演員
  14. 跳高運動員
  15. 中長跑運動員
  16. 籃球運動員
  17. 摔跤運動員
  18. 舉重運動員
  19. 18 腿長、頭小與顯高
  20. 實驗測試
  21. 數據支撐
  22. 19 顯腿長

腿長狹義的腿長

腿長全腿長

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全腿長 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全腿長 [41]
體質人類學 [1]  人體測量學 [2]  [3]  [4]  上的嚴格定義的腿長學名全腿長(total leg length,M54),是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包括股骨脛骨的長度 [5]  ,係指下肢除去以外的長度 [6]  ;等於大腿長小腿長 [7]  ,或下肢全長內踝高 [6] 

腿長間接測量全腿長

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 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 [220]
由於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故大腿的上端無法準確確定。人類學家根據研究結果,常以髂前上棘點恥骨聯合點進行測量,並推算出一個常數來求得大腿長全腿長的近似值 [6] 
全腿長=(髂前上棘高-內踝點高)×96%
全腿長=(恥骨聯合高-內踝點高)×105% [3] 
使用不同測點(大轉子點恥骨聯合點髂前上棘點)測定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結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種測量法都測不出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的精確的解剖學長度 [17] 

腿長狹義的下肢長

腿長下肢全長

下肢全長(lower extremity length,M53 [3]  )是狹義的下肢長、真正的下肢長,包括全腿長及足高的總長度 [7] 

腿長間接測量下肢全長

(一)由於大腿的起點(股骨頭頂端)無法在外表找到確切的位置。因此,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一般採用從髂前上棘點(或恥骨聯合點)至地面、內踝點脛骨點的折算法進行測量(凡涉及大腿段的測量指標均系如此)。也有以大轉子點作參考測量點進行近似測量 [7] 
使用不同測點(大轉子點恥骨聯合點髂前上棘點)測定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結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種測量法都測不出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的精確的解剖學長度 [17] 
(二)下肢長的測量方法有多種,常用的有7種:
(1)以髂前上棘點高作為下肢長
(2)以恥骨聯合高作為下肢長
(3)會陰高+90mm;
(4)大轉子點高+23mm;
(5)恥骨聯合高+35mm;
(6)恥骨聯合高+(身高×70)/(33×100);
(7)髂前上棘點高-40mm(平均值)。
成年人由於身高骨盆傾斜角與髂翼形狀有很大的變異,所以自髂前上棘至股骨頭頂的垂直距離的變化範圍為9~52毫米,而平均值為40毫米;因此,測量下肢長應從髂前上棘點高減去一定的長度。
身高在130cm以下的,應減去15mm;在131~150cm的,應減去20mm;在151~165cm的,應減去30mm;在166~175cm的,應減去40mm;在176cm以上的,應減去50mm [2] 

腿長關節轉子間距

在廣義的腿長中,大轉子點高最接近下肢全長,平均為下肢全長減去23mm [2]  [309] 
關節轉子間距 關節轉子間距
關節轉子間距(articulotrochanteric distance,ATD)係指股骨頭關節面至大轉子水平的垂直距離,是衡量股骨近端尤其是股骨頸發育的又一重要指標。它直接反映股骨頭大轉子的相對高度,可作為評定股骨短頸畸形程度的主要指標。在出生時,大轉子股骨頭關節面接近同一水平,即ATD值為0,隨着股骨頸的正常發育,ATD值變大,至成人大轉子尖接近股骨頭中心水平。趙羣等(1990)報告4一14歲小兒正常髖關節ATD值各年齡組間差異無顯著性,而性別之間差異有顯著性。男性兒童ATD值為15—31mm,平均22mm;女性兒童為13—27mm,平均17mm [280] 

腿長廣義的腿長

腿長廣義腿長簡介

由於狹義的下肢長下肢全長)、狹義的腿長(全腿長)活體不易測量 [2]  [3]  ,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 [5]  最小腰圍以下 [310-312] 臀溝最下緣以上,體部各測量點至地面或內外踝的垂距,即廣義的腿長 [2]  [3]  [254]  [317] 
體部測量點 體部測量點 [254]
從大到小依次為腰圍高 [310-312] 髂嵴高(或臍高 [253] 髂後上棘高髂前上棘點高下肢全長大轉子點高恥骨聯合高臀峯點高會陰高(或身高坐高)、臀溝高 [4]  [8-9]  。也有用上述各種立姿高度減去內踝高外踝高表示腿長的,如臍高內踝高 [10] 髂前上棘點高內踝高 [11] 大轉子點高外踝高 [12] 會陰高內踝高 [13]  等。
學術上一般採用身高坐高表示腿長,採用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反映上下半身比例 [14] 

腿長廣義腿長定義

以下立姿高度皆為測量點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其小於直線距離及曲線距離 [2]  [3] 
(1)腰圍高:從最小腰圍處至地面的垂距。
服裝用腿外側長可參考線很低 服裝用腿外側長可參考線很低 [310]
注:在服裝用人體測量中,腿外側長(outside leg length)是指用軟尺從腰際線沿臀部曲線至大轉子點,然後垂直至地面測量的長度。
服裝用人體測量涉及曲線測量,因此,服裝用的腿外側長甚至大於腰圍高,可參考性很低 [310-312] 
(2)臍高/肚臍高 [255]  臍點(om)至地面的垂距。
下肢長H、A、B、C 下肢長H、A、B、C [279]
(3)髂嵴點高/髂嵴高/下肢長H:髂嵴點(ic)至地面的垂距。
注:俗語中的“腿長”指的是腰圍高臍高髂嵴高 [276]  [277]  [310-312] 
(4)髂後上棘點高/髂後上棘高髂後上棘點(is.p)至地面的垂距。
(5)髂前上棘點高/髂前上棘高/下肢長A:髂前上棘點(is.a)至地面的垂距。
(6)下肢全長/下肢長髂前上棘點高減去適當數值 [3] 
(7)大轉子點高/大轉子高/下肢長B:大轉子點(tro)至地面的垂距。
(8)恥骨聯合上緣高/恥骨聯合高恥骨聯合點(sy)至地面的垂距。
(9)臀峯點高:從臀峯點至地面的垂距。
(10)會陰高/股下高:會陰點(pe)至地面的垂距。
注:會陰高有兩種,一是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的連線與正中矢狀面的交點至地面的垂距 [2]  ,等於身高坐高 [8-9]  [42]  ;二是恥骨聯合下緣高,略大於身高坐高 [43]  ,略小於恥骨聯合高
(11)身高減去坐高,即英文文獻中的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 (SLL)) [44] 
坐骨下肢長(a)近似於會陰高(c),遠小於大轉子點高(b) 坐骨下肢長(a)近似於會陰高(c),遠小於大轉子點高(b) [278]
注:坐高頭頂點(v)至椅面的垂距,是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 [45]  ,即頭頂點至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平面的垂距 [46]  [249] 
(12)臀溝高/臀紋線高/下肢長C:臀溝下緣最低點至地面的垂距 [2] 

腿長廣義腿長數據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10張)
(一)《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如圖冊所示,相關數據如下,以供參考 [8]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腰節點高(mm)
1028.1
957.9
70.2
(腰節點高/身高)×100
59.98
60.20
-0.21
髂嵴點高(mm)
1014.2
943.9
70.3
(髂嵴點高/身高)×100
59.17
59.32
-0.14
臍高(mm)
1003.6
925.1
78.5
(臍高/身高)×100
58.55
58.13
0.42
髂後上棘高(mm)
970.3
897.6
72.7
(髂後上棘高/身高)×100
56.61
56.41
0.20
髂前上棘點高(mm)
933.4
847.2
86.2
(髂前上棘點高/身高)×100
54.46
53.24
1.22
大轉子點高(mm)
875.7
814.5
61.2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1.09
51.18
-0.09
恥骨聯合高(mm)
866.1
748.7
117.4
(恥骨聯合高/身高)×100
50.53
47.05
3.48
身高-坐高(mm)
788
723.7
64.3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97
45.48
0.50
會陰高(mm)
783.3
714.5
68.8
(會陰高/身高)×100
45.70
44.90
0.80
臀溝高(mm)
748.7
692.3
56.4
(臀溝高/身高)×100
43.68
43.51
0.18
(二)《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9] 
項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腰圍高(cm)
105.65
112.71
7.06
(腰圍高/身高)×100
64.84
64.19
-0.65
髂嵴點高(cm)
98.88
107.34
8.46
(髂嵴點高/身高)×100
60.68
61.13
0.45
臍高(cm)
98.21
105.88
7.67
(臍高/身高)×100
60.27
60.30
0.03
大轉子點高(cm)
86.16
92.83
6.67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2.88
52.87
-0.01
臀峯點高(cm)
83.83
88.74
4.91
(臀峯點高/身高)×100
51.45
50.54
-0.91
身高-坐高(cm)
77.74
84.19
6.4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71
47.95
0.24
會陰高(cm)
77.14
83.72
6.58
(會陰高/身高)×100
47.34
47.68
0.34
臀溝高(cm)
74.43
81.44
7.01
(臀溝高/身高)×100
45.68
46.38
0.70
注:《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中,會陰高是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的連線與正中矢狀面的交點至地面的垂距 [2]  ,等於身高坐高 [8-9]  [42]  ,略小於恥骨聯合下緣高。

腿長測量方法比較

針對身體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即軀幹與腿的比例)及腿與全身的比例的測量方法有很多種,下面對比其中幾種:

腿長大轉子點高

大轉子點高+23mm為下肢長,與身高比較。
嚴格意義的下肢長,學名下肢全長 [3]  ,應以股骨頭頂點為起點,但在活體測量中,探覓該點是十分困難的。而以大轉子為起點加上大轉子股骨頭頂點之間的距離的平均值來計算下肢長也有問題。儘管大轉子形狀突現於人體表面,但它是一個球面,很難定出測點。

腿長髂前上棘點高

髂前上棘點高-40mm為下肢長,與身高比較。
人體測量中常以髂前上棘為起點,減去髂前上棘股骨頭頂點的平均值來計算下肢長。這一方法雖然比以大轉子為起點的方法易於操作,但問題是在人體表面上精確地定出該測點也有困難。而更大的問題是成年人由於身高骨盆斜角與髂翼形狀有很大差異,不同個體間自髂前上棘股骨頭的垂直距離變化範圍為9~52mm,平均值為40mm。這樣大的變化範圍,以一個平均值來替代,顯得過於模糊,因此其參照價值大大減弱。尤其不利的是骨盆前傾明顯的被測者,用此法量得的下肢長數值低於骨盆前傾不明顯的被測者。

腿長臀溝高

臀溝最下緣高表示下肢長,用第七頸椎棘突至臀溝最下緣的距離表示軀幹長,相互比較。
臀溝位於人體表面背側,是臀部大腿間的褶線,它的最下緣是可以肯定地加以定位的痕跡。被測者有的臀部肌肉緊湊,有的鬆弛下垂,因肌肉形態不同而對“臀位”高低的觀感產生影響,但臀部肌肉形態並不改變臀溝高度。該方法還包括以第七頸椎棘突至臀溝最下緣的距離作為軀幹長的測量,但問題是所使用的測量方法測得的這一數值不是測點間的垂距,即這兩個測點不在同一垂線上,因此其穩定性不可靠,在測量時使用捲尺沿體表測量,測得的數值含有弧長因素,而這一因素的個體間差異很難從數值中減去,這就使數值缺乏可比較性 [14] 

腿長會陰高

不同參考資料中,會陰高測量點可以是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 [8]  [47]  ,也可以位於恥骨聯合下緣 [43]  [48-50]  。前者測量所得的會陰高其實就是身高減坐高 [8-9]  [42]  。其次,測量會陰高時,被測者採取立姿,受臀大肌脂肪軟組織的影響 [51]  ,測量點往往不好確定,活動直尺卡的位置和鬆緊程度對測量結果有所影響。導致數據離散程度偏大,不夠穩定,精確度不夠高 [228]  。在一些文獻中 [19]  [52-53] 會陰高數據缺乏參考性。

腿長坐高和馬氏指數

坐高表示軀幹長,用身高坐高表示下肢長,用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反映身體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
(1)坐骨結節在大腿伸直時不易摸到,因為它被臀大肌下緣所覆蓋。需用手指沿臀溝向上重按,方可摸到。坐時,臀大肌下緣上移,坐骨結節移至皮下,與凳面接觸故易摸到 [51]  。當人採取坐位姿勢時,坐骨結節恰好與凳面接觸 [46]  。因此,凳面即為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的平面 [249]  臀部的形狀不影響坐高的測量,臀部的厚度所造成的測量誤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驗證:坐於硬板凳上,大小腿呈90度,挺直軀幹,用坐骨結節支撐上半身重量。保持該坐姿,將手掌置於左右坐骨結節下方,可感受到手掌幾乎貼着坐骨結節,有疼痛感 [46]  [51]  [249] 
(2)人體測量中所建立的標準姿態,標準測軸(垂直軸矢狀軸橫軸),標準平面(矢狀面額狀面水平面)及標準方位,使測得的數值穩定可靠,因而具有可比較分析的科學價值。身高與坐高的測量簡單易行,數值取自被測者的標準姿態與標準測軸,穩定可靠。馬氏軀幹腿長指數不直接以軀幹長與下肢長作為原始數據,而是通過身高坐高間的數值關係,以指數形式反映出被測者的軀幹長、下肢長與身高三者間的比例關係,正是避開了不穩定、不可靠的因素,因而具有科學性。它以指數值所劃分的腿型級別更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測量所需器械簡單通用,一般的醫務所中的身高計校準後便可使用。
(3)身高坐高指數也可以間接地反映出被測試者的軀幹與腿長的比例,但它在反映人體腿長比例方面不如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更直接、更明確、更敏感。它的指數值與腿長成反比,使用時不如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方便 [14] 
其次,雖然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差異極其顯著(p<0.01) [20]  [306-307]  ,但效應量 [22]  [23]  中等(0.5<d<0.8) [24]  [304]  ,即男女相差不夠大 [19]  [8-9]  ;而身高坐高指數分型男女相差偏大,不太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腿長比較結論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用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檢測身體上下部分的相互比例(即軀幹與腿的比例)是最好的方法。

腿長軀幹長

體部測點 體部測點 [2]
(一)在人體測量學中,軀幹 [2]  軀幹高)是指胸上點(sst)至恥骨聯合點(sy)的距離 [17] 
(二)也有文獻中,軀幹高的測量點有所不同 [3] 
坐姿胸骨上緣點高/軀幹前高 坐姿胸骨上緣點高/軀幹前高 [8]
坐姿胸骨上緣點高/軀幹前高 [320-321]  :胸骨上點(sst)到水平坐面的高度。
坐姿頸椎點高/坐姿頸點高/軀幹後高 坐姿頸椎點高/坐姿頸點高/軀幹後高 [8]
坐姿頸椎點高/坐姿頸點高/軀幹後高:頸點(c)到水平坐面的高度 [302-303]  [322-323] 
注:坐椅面位置低於恥骨聯合點 [2]  [3] 
(三)為了測量方便坐高代替但實際上坐高與軀幹長並不一致 [324] 

腿長坐高

腿長定義和解釋

坐高(sitting height,M23):頭頂點(v)至椅面的垂直距離 [3] 
坐高是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 [45]  , 即頭頂點至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平面的垂距 [46]  [249] 

腿長測量依據

坐骨結節在大腿伸直時不易摸到,因為它被臀大肌下緣所覆蓋。需用手指沿臀溝向上重按,方可摸到。坐時,臀大肌下緣上移,坐骨結節移至皮下,與凳面接觸故易摸到 [51] 
當人採取坐位姿勢時,坐骨結節恰好與凳面接觸 [46] 
凳面即為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的平面 凳面即為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的平面 [249]
因此,凳面即為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的平面 [249]  臀部的形狀不影響坐高的測量,臀部的厚度所造成的測量誤差小到可以忽略不計。
驗證:坐於硬板凳上,大小腿呈90度,挺直軀幹,用坐骨結節支撐上半身重量。保持該坐姿,將手掌置於左右坐骨結節下方,可感受到手掌幾乎貼着坐骨結節,有疼痛感 [46]  [51]  [249] 

腿長測量方法

世界衞生組織WHO)推薦的“國際生物學計劃”(IBP)關於坐高的測量方法,它對以營養學為研究目的的測量規定是:
“被測者坐於一桌面,雙足懸空,無支撐。其膝後部位於桌緣的正上方。上身挺直。牽引頦下部稍稍向前,大腿和臀部肌肉應在放鬆狀態。頭部處於法蘭克福平面(眼耳平面 [2]  )。測高儀垂直,在骶部和左右肩胛之間與脊柱相接觸。”
對於為人體工程學研究而進行的坐高測量,WHO的測量方法要求被測者將雙足踏於木板之上。
只要在椅面和測高儀上附一簡單裝置,坐深臀膝距等項目值即可同時讀出。我們認為,在我國今後的人體測量工作中,應該採用這種方法 [54] 

腿長注意事項

坐高測量不能坐地 坐高測量不能坐地
測量時必須大腿與地面平行並與小腿間呈直角 [55]  [294]  ,絕對不能直接坐在地面上;因為,坐在凳子上,挺直軀幹,大小腿所成角度從90°變為180°的過程中,軀幹自然收縮。其次,左右肩胛間的脊柱和骶部保持在一條垂直線上,兩處緊靠立柱 [54]  或牆體陽角 [56]  ,絕對不能後腰貼在牆上。再次,頭部應處於眼耳平面 [2] 
坐高測量示意圖 坐高測量示意圖 [536]

腿長數值早晚差異

2015年10月,山東285 名大學生志願者晨起和睡前坐高測量結果如下:
男性起牀時坐高(945.9620±34.7670)mm,睡覺時坐高(926.2093±33.0457)mm,差值為(19.7527±6.3508)mm;女性起牀時坐高(901.8160±27.3235)mm,睡覺時坐高(888.3718±25.9024)mm,差值為(13.4442±9.4275)mm [57] 

腿長相關指數

腿長身高坐高指數

(一)身高坐高指數(index of sitting height/body height):一種體型指數,(坐高/身高)×100。表示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比,也叫比坐高。一般將指數值小於52視為短軀幹型,大於54視為長軀幹型。女性較大,男性較小;兒童和成年人較大,少年較小。黃種人屬長軀幹型。我國城市青年,男性平均為54.1,女性平均為54.3(據青少兒體制調查1979) [58] 
在一些英文文獻中,稱之為Cormic Index [59-60] 
(二)身高坐高指數(Stature-sitting height index)分型如表所示 [3] 
型別
指數
短軀幹型(short trunk)
X<51.0
X<52.0
中軀幹型(middle trunk)
51.0≤X≤53.0
52.0≤X≤54.0
長軀幹型(long trunk)
X>53.0
X>54.0
身高坐高指數各種型別所對應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如表所示 [374] 
型別
馬氏指數
短軀幹型
X>96.08
X>92.31
中軀幹型
88.68≤X≤96.08
85.19≤X≤92.31
長軀幹型
X<88.68
X<85.19
(三)身高坐高指數也可以間接地反映出被測試者的軀幹與腿長的比例,但它在反映人體腿長比例方面不如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更直接、更明確、更敏感。它的指數值與腿長成反比,使用時不如馬氏軀幹腿長指數方便 [14] 
其次,雖然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差異極其顯著(p<0.01) [20]  [306-307]  ,但效應量 [22]  [23]  中等(0.5<d<0.8) [24]  [304]  ,即男女相差不夠大 [19]  [8-9]  ;而身高坐高指數分型男女相差偏大,不太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腿長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法國人類學家Léonce Manouvrier
法國人類學家Léonce Manouvrier(5張)
馬努維列爾 [2]  (Léonce-Pierre Manouvrier,1850年6月28日-1927年1月18日),法國人類學家、解剖學家和生理學家 [61]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225]  (Manouvrier's skelic index/Stem-leg length index [62-64]  ),等於[(身高-坐高)/坐高]×100;馬氏指數是探討腿身比最可靠和最具有參照價值的量化指標 [14]  ,為研究腿身比奠定了基礎。
身高減坐高遠小於髂嵴高 身高減坐高遠小於髂嵴高 [44]
注:狹義、真正的下肢長下肢全長)和狹義、真正的腿長(全腿長)在活體中不易測量 [2]  [3]  ,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 [5]  ,即廣義的腿長,身高減坐高只是其一。但必須注意的是,馬氏指數中的腿長嚴格定義為身高減坐高絕不能將腰圍高臍高髂嵴高(俗語中的“腿長” 通常指這前三種) [276]  [277]  [310-312]  髂前上棘點高等其他腿長代入公式中導致馬氏指數過大 [2]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如表所示 [3]  [217] 
型別
指數
超短腿型(hyperbrachyskelictype)
X~74.9
短腿型(brachyskelictype)
75.0~79.9
亞短腿型(subbrachyskelictype)
80.0~84.9
中腿型(mesatiskelictype)
85.0~89.9
亞長腿型(submakroskelictype)
90.0~94.9
長腿型(makroskelictype)
95.0~99.9
超長腿型(hypermakroskelictype)
100.0~X
由於坐高存在早晚差異,即晨起測量值大於睡前測量值 [57]  ,所以馬氏指數晨起測量值小於睡前測量值。

腿長下身長坐高指數

下身長坐高指數(lower extremity-sitting height length index),等於坐高/(身高-坐高);
本指數反映上下身長比例,説明體型特點 [3] 

腿長標準數據或參考數據

腿長中國標準數據

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GB10000-88)》節選,以供參考 [19] 
年齡分組
項目
男女差
男18-60歲,女18-55歲
身高(mm)
1678
1570
108
坐高(mm)
908
855
53
身高-坐高(mm)
770
715
55
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54.11
54.46
-0.3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89
45.54
0.35
馬氏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84.80
83.63
1.18
馬氏指數分型
亞短腿型
亞短腿型
-
18-25歲
身高(mm)
1686
1580
106
坐高(mm)
910
858
52
身高-坐高(mm)
776
722
54
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53.97
54.30
-0.33
[(身高-坐高)/身高]×100
46.03
45.70
0.33
馬氏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85.27
84.15
1.13
馬氏指數分型
中腿型
亞短腿型
-
26-35歲
身高(mm)
1683
1572
111
坐高(mm)
911
857
54
身高-坐高(mm)
772
715
57
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54.13
54.52
-0.39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87
45.48
0.39
馬氏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84.74
83.43
1.31
馬氏指數分型
亞短腿型
亞短腿型
-
男36-60歲,女36-55歲
身高(mm)
1667
1560
107
坐高(mm)
904
851
53
身高-坐高(mm)
763
709
54
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54.23
54.55
-0.32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77
45.45
0.32
馬氏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84.40
83.31
1.09
馬氏指數分型
亞短腿型
亞短腿型
-
《GB/T10000-2023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節選,以供參考 [413]  :
年齡(歲)
測量項目
性差
18-70
身高(mm)
1687
1572
115
坐高(mm)
921
863
58
馬氏指數
83.17
82.16
1.02
18-25
身高(mm)
1720
1599
121
坐高(mm)
936
881
55
馬氏指數
83.76
81.50
2.26
26-35
身高(mm)
1706
1588
118
坐高(mm)
932
877
55
馬氏指數
83.05
81.07
1.98
36-60
身高(mm)
1670
1564
106
坐高(mm)
910
859
51
馬氏指數
83.52
82.07
1.44
61-70
身高(mm)
1652
1541
111
坐高(mm)
892
841
51
馬氏指數
85.20
83.23
1.97
2023年和1988年數據對比如下:
年齡(歲)
測量項目
1988年
2023年
年份差
1988年
2023年
年份差
18-25
身高(mm)
1686
1720
34
1580
1599
19
坐高(mm)
910
936
26
858
881
23
身高-坐高(mm)
776
784
8
722
718
-4
馬氏指數
85.27
83.76
-1.51
84.15
81.50
-2.65
26-35
身高(mm)
1683
1706
23
1572
1588
16
坐高(mm)
911
932
21
857
877
20
身高-坐高(mm)
772
774
2
715
711
-4
馬氏指數
84.74
83.05
-1.69
83.43
81.07
-2.36
結論:(1)兩性身高均為增長;(2)兩性坐高增長值均大於腿長增長值;(3)男性腿長略有增長,女性腿長略有縮短;(4)兩性馬氏指數均為下降 [19]  [413] 

腿長日本參考數據

《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以供參考 [8]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坐高(mm)
926
867.6
58.4
身高-坐高(mm)
788
723.7
64.3
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54.03
54.52
-0.50
[(身高-坐高)/身高]×100
45.97
45.48
0.50
馬氏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85.10
83.41
1.68
馬氏指數分型
中腿型
亞短腿型
-
《size-JPN 2004-2006》不同年齡層次的身高、坐高、身高-坐高、(坐高/身高)×100、[(身高-坐高)/身高]×100、[(身高-坐高)/坐高]×100,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65] 
年齡(歲)
身高(mm)
坐高(mm)
身高-坐高(mm)
(坐高/身高)×100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20-24
1704
1582
122
914
859
55
790
723
67
53.64
54.30
-0.66
25-29
1710
1590
120
916
856
60
794
734
60
53.57
53.84
-0.27
30-34
1713
1584
129
918
856
62
795
728
67
53.59
54.04
-0.45
35-39
1710
1585
125
918
855
63
792
730
62
53.68
53.94
-0.26
40-44
1705
1579
126
915
851
64
790
728
62
53.67
53.89
-0.23
45-49
1697
1562
135
911
843
68
786
719
67
53.68
53.97
-0.29
50-54
1691
1555
136
907
840
67
784
715
69
53.64
54.02
-0.38
55-59
1673
1550
123
899
841
58
774
709
65
53.74
54.26
-0.52
60-64
1645
1535
110
885
835
50
760
700
60
53.80
54.40
-0.60
65-69
1635
1519
116
880
824
56
755
695
60
53.82
54.25
-0.42
70-74
1622
1496
126
870
799
71
752
697
55
53.64
53.41
0.23
75-79
1604
1473
131
850
781
69
754
692
62
52.99
53.02
-0.03
年齡(歲)
[(身高-坐高)/身高]×100
[(身高-坐高)/坐高]×100
男女差
型別
型別
男女差
20-24
46.36
45.70
0.66
86.43
中腿型
84.17
亞短腿型
2.27
25-29
46.43
46.16
0.27
86.68
中腿型
85.75
中腿型
0.93
30-34
46.41
45.96
0.45
86.60
中腿型
85.05
中腿型
1.55
35-39
46.32
46.06
0.26
86.27
中腿型
85.38
中腿型
0.89
40-44
46.33
46.11
0.23
86.34
中腿型
85.55
中腿型
0.79
45-49
46.32
46.03
0.29
86.28
中腿型
85.29
中腿型
0.99
50-54
46.36
45.98
0.38
86.44
中腿型
85.12
中腿型
1.32
55-59
46.26
45.74
0.52
86.10
中腿型
84.30
亞短腿型
1.79
60-64
46.20
45.60
0.60
85.88
中腿型
83.83
亞短腿型
2.04
65-69
46.18
45.75
0.42
85.80
中腿型
84.34
亞短腿型
1.45
70-74
46.36
46.59
-0.23
86.44
中腿型
87.23
中腿型
-0.80
75-79
47.01
46.98
0.03
88.71
中腿型
88.60
中腿型
0.10

腿長韓國參考數據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 최종보고서_수정》節選,以供參考 [302-303] 
其中,男性(n=3189)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5.93,標準差為3.95,標準誤為0.07;女性(n=3221)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3.38,標準差為3.86,標準誤 [283]  為0.07。男女平均值相差2.55,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26.07,p=0.00000) [326]  效應量中等(d=0.65) [21]  [22]  [23] 
馬氏指數最小值男性為73.74,女性為70.88;最大值男性為116.64,女性為98.48 [304]  。因此,大樣本馬氏指數平均值和極端值均為男性大於女性
年齡(歲)
人數
身高(mm)
坐高(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16
251
266
1721
1598
123
919
864
55
87.27
84.95
2.32
17
274
221
1726
1598
128
924
865
59
86.80
84.74
2.06
18
237
212
1730
1594
136
927
867
60
86.62
83.85
2.77
19
234
229
1731
1598
133
929
867
62
86.33
84.31
2.02
20~24
482
362
1742
1609
133
934
874
60
86.51
84.10
2.41
25~29
386
306
1736
1608
128
932
875
57
86.27
83.77
2.49
30~34
332
354
1737
1602
135
936
874
62
85.58
83.30
2.28
35~39
320
322
1725
1602
123
931
876
55
85.28
82.88
2.41
40~49
310
360
1703
1570
133
924
864
60
84.31
81.71
2.59
50~59
220
359
1682
1547
135
913
851
62
84.23
81.79
2.44
60~69
143
230
1654
1529
125
895
837
58
84.80
82.68
2.13
16~69
3189
3221
1722
1587
135
927
866
61
85.76
83.26
2.50

腿長德國標準數據

《Erhebung anthropometrischer Maße zur Aktualisierung der DIN 33 402 – Teil 2》節選,以供參考 [232] 
年齡(歲)
身高(mm)
坐高(mm)
身高-坐高(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18—65
1750
1625
125
910
860
50
840
765
75
92.31
88.95
3.35
18—25
1790
1660
130
935
880
55
855
780
75
91.44
88.64
2.81
26—40
1765
1635
130
920
870
50
845
765
80
91.85
87.93
3.92
41—60
1735
1615
120
900
855
45
835
760
75
92.78
88.89
3.89
61—65
1710
1595
115
885
840
45
825
755
70
93.22
89.88
3.34

腿長美國參考數據

《CAESAR: Summary Statistics for the Adult Population (Ages 18-65)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節選,以供參考 [53]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66.59
1637.94
128.65
坐高(mm)
920.58
864.13
56.45
身高-坐高(mm)
846.01
773.81
72.20
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52.11
52.76
-0.6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89
47.24
0.65
馬氏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91.90
89.55
2.35
馬氏指數分型
亞長腿型
中腿型
-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和《2010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Marine Corps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9]  [43] 
軍人樣本中,女性黑人比例較高 軍人樣本中,女性黑人比例較高
注:依據美國軍人的實際情況,如1988年抽取樣本中,不同人種所佔比例如圖所示。由於軍人樣本中,女性黑人比例較高,因此,男女馬氏指數平均值差異 [9]  小於普通人羣的差異 [53] 
年份
項目
男女差
1988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坐高(cm)
85.2
91.39
6.19
身高-坐高(cm)
77.74
84.19
6.45
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52.29
52.05
-0.24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71
47.95
0.24
馬氏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91.24
92.12
0.88
馬氏指數分型
亞長腿型
亞長腿型
-
2010
身高(cm)
162.49
175.34
12.85
坐高(cm)
85.9
91.91
6.01
身高-坐高(cm)
76.59
83.43
6.84
坐高指數=(坐高/身高)×100
52.86
52.42
-0.45
[(身高-坐高)/身高]×100
47.14
47.58
0.45
馬氏指數=[(身高-坐高)/坐高]×100
89.16
90.77
1.61
馬氏指數分型
中腿型
亞長腿型
-

腿長粗略判斷

腿長雙膝過肩

抱膝坐地 抱膝坐地
席地而坐,雙膝屈起,兩手抱腿,膝關節過肩。
取自《論優秀跳高選手的選材方法》 [66]  和《跨越生命的橫杆胡鴻飛自述》 [67]  胡鴻飛描述朱建華的腿身比。
判斷方法包括抱膝坐地 [66]  和下蹲。
下蹲 下蹲

腿長腕線過臀線

腕線過臀線、腕線過會陰 腕線過臀線、腕線過會陰
三國演義》中把劉備誇張地描述為“雙手過膝 [68]  ”;其實,正常人幾乎不可能雙手過膝 [69-70]  ;退一步講,腕線過臀線卻有不少。
腕線過臀線,指的是臂下垂時腕關節橫紋線超過臀下線(取自《體操選材》 [71]  [72]  ),即臀溝高大於橈骨莖突高
由於臀溝高小於會陰高 [8-9]  ,故腕線過臀線者其正面必然腕線過會陰,腕線過會陰者其背面未必腕線過臀線

腿長粗略判斷結論

一字馬高舉過頭 一字馬高舉過頭
雙膝過肩 [66]  [67]  與否、腕線過臀線 [71]  [72]  與否、腕線過會陰與否皆可粗略地判斷腿身比(一字馬高舉過頭例外)。而得出精確的腿長數據須測量坐高等,得出精確的腿身比須依據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3]  [14] 

腿長種族差異

腿長艾倫法則

不同人種之間的差異
不同人種之間的差異(2張)
艾倫法則是艾倫(J.A.Allen)在1877年發現的。他發現在恆温動物的同種個體之間或近緣物種的個體之間存在這樣一種傾向:一般越是生活在寒冷地區的個體,其向體外突出的部分,如耳、吻、頭、肢、尾等變得越短。這種傾向可使體表面積減少,能起到防止熱量散失的作用,有利於保持體温,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
蘇丹丁卡人和努巴人
蘇丹丁卡人和努巴人(5張)
根據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種所作的調研來看,人類基本上也服從艾倫法則(羅伯特斯,1973) [73]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在不同人種間表現出的差異,也可以用艾倫法則來加以解釋 [74] 
年平均氣温(℃)與身高坐高指數的關係
年平均氣温(℃)與身高坐高指數的關係(2張)
年平均氣温(℃)與身高坐高指數的關係如圖冊所示,由此可見,當地年平均氣温與人羣坐高指數負相關 [75] 

腿長世界各地

(一)馬氏指數平均值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可以反映軀幹與下肢的比例,是具有相對穩定種族特徵的指標 [234] 
不同人種比較
不同人種比較(4張)
馬氏指數平均值從大到小依次為澳洲土著、非洲人、歐洲人、亞洲人 [44]  [76] 
北京與重慶人在82.72-88.79之間,符合蒙古人種的特點;白種人在88.68-92.31之間,黑種人在92.31-100之間 [77]  [233] 
韓國人男性為85.31,女性為84.08 [42]  。馬來西亞 [78]  、印度尼西亞 [79]  、菲律賓 [80]  、泰國 [81]  等東南亞地區人羣的馬氏指數高於中國、日本、韓國等東亞地區的人羣 [82]  ,其中泰國男性為91.49,女性為87.74 [42] 
俄羅斯人男性為89,女性為86;波蘭人男性為91,女性為87;捷克人男性為94,女性為91 [83]  [231] 比利時人男性為92.17,女性為89.85 [340] 荷蘭人男性為91.98,女性為89.05 [42] 意大利人男性為91.17,女姓為88.39 [343] 土耳其人男性為93.9,女性為83.3 [342] 
黑人馬氏軀幹腿長指數
黑人馬氏軀幹腿長指數(2張)
美國白人男性為90.14,女性為87.84;美國黑人男性為96.34,女性為93.38;墨西哥裔美國人男性為89.51,女性為87.14 [84-85]  。非洲黑人大於美國黑人,有的地區男性達到115,女性達到113 [86]  。東非地區的肯尼亞、坦桑尼亞、蘇丹的男性分別為102.61、103.57、108.34 [87] 
危地馬拉瑪雅人男性為83.15,秘魯女性為79.21。澳洲土著男性為111.42,女性為107.9 [44] 澳大利亞人(英裔為主)男性為90.84,女性為88.79 [236]  [497-498] 
(1)不同國家(地區)或民族的馬氏指數,以供參考 [27] 
排序
國家/地區/民族
馬氏指數
排序
國家/地區/民族
馬氏指數
1
蘇丹人
108.16
17
羅馬尼亞人
90.84
2
幾內亞人
106.19
18
西班牙人
90.66
3
坦桑尼亞人
103.50
19
美國白人
90.55
4
肯尼亞人
102.47
20
瑞典人
90.51
5
埃塞俄比亞人
102.02
21
波蘭人
90.48
6
尼日利亞人
101.17
22
匈牙利人
89.93
7
印度人(中部)
100.20
23
愛爾蘭人
89.93
8
沙特阿拉伯人
98.69
24
墨西哥人
89.72
9
阿爾及利亞人
98.53
25
冰島人
89.61
10
美國黑人
96.23
26
俄羅斯人
89.29
11
馬來人
94.97
27
泰國人
89.29
12
荷蘭人
94.93
28
伊朗人
89.11
13
克羅地亞人
94.17
29
日本人
87.20
14
希臘人
93.46
30
中國人
86.57
15
比利時人
92.38
31
愛斯基摩人
86.22
16
德國人
91.46
32
阿留申人(聖保羅)
86.15
(2)不同國家(地區)或民族的男性馬氏指數,以供參考 [88] 
排序
國家(地區)或民族
人數
馬氏指數
排序
國家(地區)或民族
人數
馬氏指數
1
澳洲土著
40
119.78
9
其他亞洲人
158
90.84
2
中部非洲人
226
110.97
10
歐洲
8499
90.84
3
非洲
3884
100.40
11
南美(印第安人)
2812
90.84
4
美拉尼西亞人
200
100.00
12
阿伊努人
90
89.39
5
尼格利陀人
378
96.46
13
西伯利亞人
1417
86.92
6
印度
598
93.80
14
亞洲(中國人)
1429
86.57
7
北美(印第安人)
1398
92.31
15
非洲俾格米人
49
86.22
8
馬來人
1417
91.94
16
愛斯基摩人
94
86.22
(二)馬氏指數極端值
(1)《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韓國男性(n=3189)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5.93,標準差為3.95,標準誤為0.07;女性(n=3221)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3.38,標準差為3.86,標準誤 [283]  為0.07。馬氏指數最小值男性為73.74,女性為70.88;最大值男性為116.64,女性為98.48 [302]  [304] 
(2)《The mountains of giants: an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male youth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2017)中,波黑地區17-20歲男性(n=1850)馬氏指數平均值為91.01,標準差為5.09,標準誤 [283]  為0.12;最小值為70.19,最大值為116.74 [297-298] 
(3) 2015年澳大利亞皇家海軍人體測量調查(ASRAN)中,男性(n=1088)均值90.82,標準差4.46,標準誤0.14,最小值76.26,最大值109.21 [499-500] 
(4)《Anthrop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young Czech populat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national sports potential》(2012)中,18-29歲捷克人馬氏指數如下:均值男性(n=142)為90.01,女性(n=137)為87.34;最小值男性為76.65,女性為70.56;最大值男性為114.87,女性為102.35 [27] 
以下(5)—(7)數據年代久遠,僅供參考:
一戰特殊時期美國軍人的身高和坐高
一戰特殊時期美國軍人的身高和坐高(2張)
(5)《The Medical Depar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World War》中,一戰特殊時期美國軍人的馬氏指數如下:
白人(n=96239)平均值為90.28,最小值為47.12,最大值為150.67;
非白人(n=6433)平均值為96.9,最小值為60.64,最大值為140 [89] 
澳洲土著坐高指數
澳洲土著坐高指數(3張)
(6)《Metrical Characters of a Central Australian Tribe》(1957)中,澳洲土著男性(n=22)平均值為116.78,最大值為145.1 [90]  ;女性(n=20)平均值為114.41,最大值為130.41 [91] 
馬賽男性極端值-坐高指數36(馬氏指數177.78)
馬賽男性極端值-坐高指數36(馬氏指數177.78)(2張)
(7)《Contributions to the anthropology of the faiyum, sinai, sudan, kenya》(1952)中,肯尼亞馬賽人成年男性(n=147)平均值為109.73,最大值為177.78 [92] 

腿長中國南北方

(一)據紀新從美國《科學文摘》(1981—1,2月號)翻譯的美國學者博伊斯·倫斯伯格的人類學論文中,所得出北方人四肢相對軀幹較短,南方人較長。
華南人(據莫世泰,1983)與華北人(據Stevenson,1929)長骨推算身高迴歸直線比較,同身高華南人四肢較華北人長 [93] 
(二)然而,據2009-2013年的體質數據,中國漢族上肢形態特徵的變化規律符合艾倫法則,下肢卻不符合。雖然北方氣温較低,但北方漢族下肢卻相對較長 [444]  ,呈現出腿長臂短的特徵。有學者認為高身材的人大致都是腿較長,身材的高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肢的長短,而不是坐高 [18]  [440]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人類的現象不符合艾倫法則,如在非洲熱帶環境中生活得俾格米人身材矮小四肢短,有學者認為這可能與俾格米人身體缺乏某些激素有關。
由此可見,很多因素都可能對人類的四肢長短、粗細產生影響,氣温只是諸多影響因素之一 [94-95]  [226] 
(1)2009年-2013年測量了中國22個省漢族共26952例(以秦嶺、淮河為界區分南北方),數據節選,以供參考 [96] 
中國北方鄉村漢族與南方鄉村漢族馬氏指數的比較
項目
北方
南方
南北差
北方
南方
南北差
身高(mm)
1671.2
1649.5
21.7
1554.7
1539.0
15.7
坐高(mm)
893.9
887.5
6.4
841.8
836.0
5.8
身高-坐高 (mm)
777.3
762.0
15.3
712.9
703.0
9.9
馬氏指數
86.96
85.86
1.10
84.69
84.09
0.60
中國北方城市漢族與南方城市漢族馬氏指數的比較
項目
北方
南方
南北差
北方
南方
南北差
身高(mm)
1688.5
1663.5
25
1574.9
1552.9
22
坐高(mm)
906.8
893.2
13.6
854.2
844.8
9.4
身高-坐高 (mm)
781.7
770.3
11.4
720.7
708.1
12.6
馬氏指數
86.20
86.24
-0.04
84.37
83.82
0.55
將南方漢族與蒙古人種北亞類型族羣、南亞類型族羣進行比較 [97] 
項目
北亞類型
南亞類型
南方漢族
北亞類型
南亞類型
南方漢族
身高(mm)
1670.6
1612.3
1655.3
1553.1
1508.5
1545.6
坐高(mm)
892.6
856.2
891.9
839.2
803.1
839.7
馬氏指數
87.2
87.7
85.7
86.5
87.6
84.2
(2)中國18-25歲青年體質調查測量數據的平均值(節選)如表所示 [2] 
注:根據1979年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機能與素質23項測試指標綜合統計材料而編制 [16] 
項目
全國
南方
北方
南北差
身高(cm)
170.3
159.0
169.3
158.1
171.4
159.8
2.1
1.7
坐高(cm)
92.1
86.3
91.7
85.8
92.5
86.8
0.8
1.0
馬氏指數
84.91
84.24
84.62
84.27
85.30
84.10
0.67
-0.16
(3)漢族36個鄉村族羣的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平均值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235]  [237-248]  [250-252]  [256-275]  [360] 
注:排序以男性為基準,其次女性。
排序
地區
隸屬
性差
排序
地區
隸屬
性差
1
保定
河北省
89.9
88.4
1.5
19
長沙
湖南省
86.0
84.2
1.8
2
張家口
河北省
89.3
86.1
3.2
20
宜春
江西省
85.8
84.5
1.3
3
錦州
遼寧省
88.8
87.3
1.5
21
化州
廣東省茂名市
85.8
84.5
1.3
4
武威
甘肅省
88.7
86.9
1.8
22
昆明
雲南省
85.8
83.8
2.0
5
福州
福建省
88.6
86.4
2.2
23
成都
四川省
85.7
84.8
0.9
6
荊州
湖北省
88.5
86.3
2.2
24
文昌
海南省
85.7
84.3
1.4
7
漳州
福建省
88.4
86.6
1.8
25
興安盟
內蒙古自治區
85.5
83.1
2.4
8
南陽
河南省南陽市
88.1
84.8
3.3
26
資陽
四川省
85.4
83.1
2.3
9
昌圖
遼寧省鐵嶺市
87.8
86.2
1.6
27
梅州
廣東省
85.0
83.4
1.6
10
平涼
甘肅省
87.8
86.2
1.6
28
湖州
浙江省
85.0
83.3
1.7
11
荊門
湖北省
87.5
86.3
1.2
29
滁州
安徽省
84.9
84.1
0.8
12
蒲城
陝西省渭南市
87.2
85.2
2.0
30
景德鎮
江西省
84.8
83.2
1.6
13
婁底
湖南省
87.2
85.1
2.1
31
哈爾濱
黑龍江省
84.5
82.6
1.9
14
富平
陝西省渭南市
86.8
86.2
0.6
32
淮安
江蘇省
84.3
82.4
1.9
15
新野
河南省南陽市
86.7
84.2
2.5
33
萬寧
海南省
84.0
83.7
0.3
16
紹興
浙江省
86.5
84.6
1.9
34
贛州
江西省
83.9
82.2
1.7
17
安順
貴州省
86.2
84.3
1.9
35
晉中
山西省
83.8
80.5
3.3
18
濰坊
山東省
86.1
83.2
2.9
36
榆樹
吉林省長春市
83.0
81.8
1.2
(4)中國 22 個語言族羣的男性馬氏指數平均值如表所示 [307] 
排序
族羣
馬氏指數
排序
族羣
馬氏指數
1
苗瑤語族羣
89.7
12
閩語方言族羣
86.7
2
壯侗語族羣
89.3
13
湘語方言族羣
86.6
3
藏緬語族羣(西藏)
88.7
14
西南方言族羣
86.5
4
藏緬語族羣(雲南)
88.3
15
東北方言族羣
85.9
5
南亞語系族羣
88.0
16
吳語方言族羣
85.8
6
華北方言族羣
87.2
17
粵語方言族羣
85.8
7
蒙古語族羣(東部)
87.2
18
贛語方言族羣
85.3
8
蒙古語族羣(中部)
87.1
19
西北方言族羣
84.9
9
藏緬語族羣(四川)
87.0
20
藏緬語族羣(鄂湘黔)
84.8
10
蒙古語族羣(西部)
87.0
21
江淮方言族羣
84.6
11
突厥語族羣
86.9
22
客家方言族羣
84.5

腿長少數民族

部分民族或族羣馬氏指數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101]  [222]  [349]  [352-359]  [361-367]  [370-373]  [375-410]  [412]  [414-426]  [429]  [26]  [430-435]  [25]  [438-439]  [2]  [306]  [441]  [445-460]  [462-463]  [465-466]  [468]  [469]  [472-496]  [517] 
注:排序以男性為基準,其次女性。
排序
民族或族羣
馬氏指數均值性差
人數
馬氏指數(均值±標準差)
人數
馬氏指數(均值±標準差)
1
貴州赤水苗族
146
94.2±6.5
153
91.8±8.3
2.4
2
三巖藏族
50
93.56
53
92.51
1.04
3
新疆塔什庫爾幹塔吉克族
100
93.31
54
89.04
4.28
4
新疆塔吉克族
-
93.05
-
88.04
5.01
5
湖南土家族
668
92.53
370
91.05
1.48
6
海南島黎族加茂黎
65
92.0
76
91.7
0.3
7
廣西那坡黑衣壯族
166
91.77±6.38
166
90.68±4.86
1.09
8
貴州毛南族
259
91.61
205
91.39
0.22
9
百色壯族
208
91.5±6.6
271
90.1±7.0
1.4
10
維吾爾族
232
91.50
172
88.71
2.78
11
海南島黎族杞黎
98
91.3
69
89.8
1.5
12
貴州苗族
163
91.1±5.8
197
90.1±12.9
1.0
13
雲南基諾族
179
91.02
180
90.55
0.47
14
柯爾克孜族
414
90.95±6.51
587
87.14±7.00
3.81
15
貴州習水紅苗
173
90.88±5.13
184
89.40±8.71
1.48
16
水族
521
90.8±6.0
553
89.1±6.5
1.7
17
普米族
120
90.54
110
87.50
3.04
18
新疆伊犁哈薩克族
226
90.40
178
89.75
0.65
19
空格人
46
90.4±5.0
25
89.2±5.2
1.2
20
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
203
90.3±4.88
196
89.9±5.06
0.4
21
康巴藏族
251
90.3±5.8
340
88.9±5.0
1.4
22
雲南布朗族
197
90.29
132
89.54
0.76
23
夏爾巴人
98
90.2±5.5
84
88.3±6.1
1.9
24
湖南侗族
118
90.15±5.21
108
87.59±5.41
2.56
25
亻革家人
159
90.1±4.9
152
89.0±5.0
1.1
26
藏族
-
90.1±5.6
-
88.5±5.7
1.6
27
四川涼山彝族
197
90.1±5.4
205
88.3±5.1
1.8
28
納西族
-
90.0±6.2
-
89.9±6.3
0.1
29
衞藏藏族
273
90.0±5.4
257
88.0±6.3
2.0
30
俄羅斯族
186
89.91±5.84
150
86.76±5.40
3.15
31
克木人
141
89.9±6.0
144
89.9±5.0
0.0
32
孟高棉語族未識別民族
220
89.9±5.7
192
89.8±4.9
0.1
33
布依族
259
89.9±5.6
235
89.4±5.2
0.5
34
貴州仁懷苗族
194
89.7±5.5
182
89.5±5.0
0.2
35
新疆察布查爾錫伯族
748
89.61
508
88.82
0.79
36
河池壯族
179
89.6±5.9
291
87.7±5.2
1.9
37
甘肅省瑪曲縣境內安多藏族
130
89.59
169
85.85
3.74
38
毛南族
361
89.57
178
89.32
0.25
39
雲南納西族
94
89.31
106
87.23
2.08
40
獨龍族
97
89.2±5.5
103
87.1±4.8
2.1
41
廣西瑤族
534
89.2±5.6
661
86.6±5.9
2.6
42
傈僳族
-
89.1±5.6
-
87.8±5.9
1.3
43
湖北侗族
232
89.10±4.36
216
87.72±4.55
1.38
44
黎族
308
89.1±4.6
299
86.9±5.2
2.2
45
虎門水上居民
76
89.01±5.02
129
87.27±5.03
1.74
46
海南島苗族
122
89.0
87
88.2
0.8
47
藏族(衞藏、康巴和安多)
745
89.0±5.5
786
87.2±5.8
1.8
48
海南島黎族美孚黎
52
88.9
46
88.8
0.1
49
伊犁地區錫伯族
289
88.80±7.03
299
85.31±5.47
3.49
50
布里亞特人
152
88.76±4.86
158
87.66±5.32
1.10
51
那曲牧區藏族
51
88.73±5.54
41
87.04±4.37
1.69
52
福建省福安市畲族
212
88.72
200
88.69
0.03
53
廣西壯族(龍勝組)
121
88.7
106
85.9
2.8
54
哈薩克族
26
88.65
22
87.29
1.36
55
西雙版納傣族
197
88.6±4.0
205
88.4±4.8
0.2
56
貴州侗族
280
88.56±5.50
246
88.18±5.31
0.38
57
貴州“過卯”水族
238
88.53±4.88
224
87.57±5.49
0.96
58
貴州王卡苗族
196
88.44±4.88
178
87.33±5.67
1.11
59
廣西仫佬族
167
88.38±4.58
243
88.25±4.77
0.13
60
新疆哈薩克族
146
88.36
106
87.76
0.60
61
雲南阿昌族
143
88.34
117
87.67
0.67
62
海南島黎族侾黎
62
88.3
60
87.2
1.1
63
新疆特克斯縣柯爾克孜族
110
88.2
105
87.5
0.7
64
雲南摩梭人
179
88.1±4.3
207
88.1±4.9
0.0
65
彝族
-
88.1±5.2
-
87.8±5.6
0.3
66
布朗族
248
88.1±5.0
356
87.1±5.5
1.0
67
圖瓦人
55
88.10±4.65
104
86.28±5.38
1.82
68
珞巴族
56
88.1±5.5
60
85.5±5.0
2.6
69
哈尼族
-
88.0±5.4
-
86.3±6.2
1.7
70
湖南瓦鄉人
156
87.99±4.17
152
87.07±4.53
0.92
71
新疆蒙古族土爾扈特部
112
87.9±5.5
127
86.4±5.0
1.5
72
拉祜族
127
87.82
105
86.09
1.73
73
阿拉善蒙古族和碩特部
89
87.8±5.0
144
86.9±5.5
0.9
74
海南島黎族本地黎
51
87.7
51
87.7
0.0
75
基諾族
279
87.7±5.2
321
86.6±5.1
1.1
76
門巴族
69
87.7±5.7
59
85.2±6.0
2.5
77
柯爾克孜族
26
87.58
22
86.82
0.76
78
拉薩市藏族
58
87.56±3.95
54
86.93±4.83
0.63
79
廣州蓮花山水上居民
106
87.538±5.341
57
85.595±4.232
1.943
80
內蒙古赤峯地區蒙古族
303
87.52±4.52
298
86.28±4.71
1.24
81
四川省南坪縣境白馬藏族
254
87.41
240
86.49
0.9
82
貴州台江縣苗族
276
87.37
261
86.53
0.84
83
新疆蒙古族土爾扈特部
93
87.34±4.23
55
85.37±4.83
1.97
84
甘肅裕固族
210
87.34
199
85.60
1.74
85
木雅人
77
87.3±5.2
80
86.2±5.5
1.1
86
藏緬語族未識別民族
576
87.3±5.2
646
85.9±5.7
1.4
87
阜新蒙古族
158
87.3
246
84.8
2.4
88
喀左縣蒙古族
136
87.3
272
83.8
3.4
89
廣西德峨彝族
88
87.2±4.63
90
86.8±6.07
0.4
90
湘西苗族
215
87.2±4.9
288
86.8±5.4
0.4
91
安多藏族
221
87.2±5.0
189
84.5±5.2
2.7
92
怒族
183
87.1±4.0
134
86.9±4.6
0.2
93
青海蒙古族和碩特部
166
87.1±4.3
195
85.8±5.1
1.3
94
仫佬族
232
87.0±5.5
233
86.3±5.6
0.7
95
達斡爾族
187
87.0
166
85.8
1.1
96
烏孜別克族
106
86.94±5.79
88
85.23±5.89
1.71
97
瀋陽地區錫伯族
213
86.94
207
81.70
5.24
98
杜爾伯特部
85
86.9
155
84.5
2.4
99
郭爾羅斯部
177
86.9
224
83.8
3.1
100
爾蘇人
69
86.8±4.3
51
85.5±4.3
1.3
101
廣西京族
160
86.7
145
86.0
0.7
102
鄂爾多斯蒙古族
142
86.7±5.3
194
83.8±4.4
2.9
103
甘肅東鄉族
106
86.60
101
84.98
1.62
104
羌族
299
86.5±5.0
303
84.3±5.4
2.2
105
赫哲族
52
86.5
58
82.2
4.3
106
維吾爾族(喀什)
273
86.4±5.0
287
84.0±5.9
2.4
107
貴州土著仡佬族
205
86.36±4.57
204
85.66±5.53
0.70
108
巴爾虎人
196
86.3±4.7
204
86.0±4.9
0.3
109
臨高人
211
86.3±4.0
206
85.1±4.2
1.2
110
僜人
60
86.3±5.7
84
84.3±4.8
2.0
111
寧夏回族
182
86.25±4.43
212
84.56±4.40
1.69
112
額濟納土爾扈特人
84
86.1±4.4
112
84.3±5.2
1.8
113
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
208
86.05
196
84.64
1.41
114
佤族
258
86.0±4.6
184
85.6±4.7
0.4
115
甘肅平涼回族
164
85.97±4.30
101
83.42±4.27
2.55
116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蒙古族
190
85.91
200
83.96
1.95
117
新疆蒙古族察哈爾部
217
85.9±4.9
226
84.0±5.6
1.9
118
湖南白族
202
85.62
205
83.34
2.28
119
八甲人
61
85.6±4.7
97
84.6±4.6
1.0
120
鄂倫春族
72
85.56
117
83.99
1.57
121
湖南迴族
200
85.54
200
83.24
2.30
122
黑龍江鄂倫春族
75
85.36
82
83.92
1.43
123
內蒙古鄂倫春族
85
85.3±4.3
106
83.4±4.5
1.9
124
吉林省滿族
114
85.15
100
83.42
1.73
125
臨夏市回族
105
85.08
128
84.33
0.75
126
鄂西南土家族
228
84.67±4.28
414
83.51±4.65
1.16
127
黑龍江省達斡爾族
144
84.64
83
83.92
0.71
128
貴州土家族
183
84.63±4.27
211
83.41±4.64
1.22
129
白馬人
93
83.81±4.49
140
81.92±4.79
1.89
130
青海土族
131
82.68
120
82.35
0.33
131
遼寧錫伯族
174
82.32±8.42
156
78.47±6.97
3.85
132
廣西毛南族
211
81.12
311
77.71
3.4

腿長年齡差異

已潮組坐高較高,馬氏指數較低 已潮組坐高較高,馬氏指數較低 [341]
月經初潮是女生青春期發育的重要標誌,也是反映青少年性發育水平及長期變化的重要指標。蘇玲等將2005年體質調查中有關女生月經初潮的資料進行分析,如表所示:女生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表現為未潮組高於已潮組,這是因為未來潮女孩處在突增高峯期後,下肢突增明顯,故指數較高;而來潮後,女生軀幹的突增(本身比下肢晚)越來越明顯,故指數值較低 [29]  。這與國內外有關報導結果一致 [30]  [95]  [221]  [341]  [344-345] 
年齡(歲)
已潮
未潮
差異
11
85.2±3.8
86.8±4.0
1.6*
12
85.1±3.9
86.0±3.9
0.9*
13
84.4±4.3
87.2±4.2
2.8**
注:*p<0.05,**p<0.01
雌激素對骨質的成骨細胞有特殊的刺激作用,並影響長骨的成骨中心骨骺的癒合 [28]  [212] 身材高挑、腿細長的女孩子們青春期的時候往往雌激素水平不夠,長骨的骨骺閉合得晚,所以個子高、第二性徵弱。反過來,如果體內雌激素過多,會導致長骨的骨骺閉合早、身材偏矮,呈現出肩窄髖寬的高度女性特徵 [522-523]  ,優勢是女人味十足、體型豐滿 [98] 
廣西瑤族學生 廣西瑤族學生 [437]
《1985~2014年廣西瑤族學生身高體重動態變化及體格與性發育相關性的研究》中,在對性發育年齡組的身高坐高指數進行兩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中發現:(1)女生已來潮組的身高坐高指數高於未來潮組,具有顯著性差異。(2)男生已遺精與未遺精組未顯示其差異性。(3)已發生遺精/來潮組的性別比較中,男女具有顯著性差異,且女生高於男生。(4)未遺精/未初潮年齡組的性別比較均無統計學意義 [437] 
綜上所述,似乎遺精較早對男性腿身比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充分 [442-443] 

腿長中國年齡差異

年齡差異
年齡差異(2張)
(一)我國研究資料表明,人體各部長度的年增長比(各年度增長值/身高年增長值×100)均隨年齡的增長而變化,這就決定了人體各部長度/身高×100指數也隨年齡的增長而有所增加。
如圖冊所示,城市男生的[(身高-坐高)/身高]×100指數在7-13歲時隨年齡增加而增大,13歲以後,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小。與此相反,身高坐高指數在7-13歲時隨年齡的增加而減小,13歲以後則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大。城市女生的情況與城市男生相似。所不同的是,由於女生青春期發育較男生早,這兩項指標的曲線隨年齡增加而變化的轉折點比城市男生早一年 [16] 
而18-97歲成人隨着年齡增長,脊柱變得更為彎曲,椎間盤變薄,足弓變淺,這些都造成身高的下降,這種身高的下降主要是軀幹變短造成的。因此,隨着年齡增長,人的腿身比上升成了一個共同的規律 [306-307] 
樣本容量 樣本容量
(二)2005年中國0—18歲正常兒童青少年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平均水平如表所示 [99-100]  [291] 
年齡(歲)
坐高(cm)
坐骨下肢長(c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0
33.5
33.2
0.3
16.8
16.5
0.3
50.1
49.7
0.5
1
48.0
46.9
1.1
28.5
28.0
0.5
59.4
59.7
-0.3
2
53.5
52.7
0.8
34.9
34.5
0.4
65.2
65.5
-0.2
3
57.1
56.2
0.9
39.7
39.3
0.4
69.5
69.9
-0.4
4
59.9
59.1
0.8
44.2
44.0
0.2
73.8
74.5
-0.7
5
62.9
62.1
0.8
48.3
48.1
0.2
76.8
77.5
-0.7
6
65.6
64.8
0.8
52.1
51.8
0.3
79.4
79.9
-0.5
7
68.1
67.2
0.9
55.8
55.3
0.5
81.9
82.3
-0.4
8
70.5
69.6
0.9
59.4
58.8
0.6
84.3
84.5
-0.2
9
72.7
71.9
0.8
62.6
62.2
0.4
86.1
86.5
-0.4
10
74.7
74.6
0.1
65.5
65.6
-0.1
87.7
87.9
-0.3
11
76.8
77.8
-1.0
68.6
68.9
-0.3
89.3
88.6
0.8
12
79.9
81.0
-1.1
72.2
71.3
0.9
90.4
88.0
2.3
13
83.8
83.5
0.3
75.8
72.6
3.2
90.5
86.9
3.5
14
87.5
85.1
2.4
78.2
73.2
5.0
89.4
86.0
3.4
15
90.0
86.0
4.0
79.4
73.4
6.0
88.2
85.3
2.9
16
91.5
86.4
5.1
79.7
73.5
6.2
87.1
85.1
2.0
17
92.3
86.7
5.6
79.8
73.5
6.3
86.5
84.8
1.7
18
92.6
86.9
5.7
79.9
73.6
6.3
86.3
84.7
1.6
樣本 樣本
(三)拉薩市和那曲牧區藏族學生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平均值隨年齡變化如表所示 [101] 
年齡(歲)
拉薩
那曲
男女差
男女差
7-
84.76
84.62
0.14
85.51
84.11
1.4
8-
85.82
86.76
-0.94
86.22
85.62
0.6
9-
86.11
87.69
-1.58
88.97
87.35
1.62
10-
86.74
88.21
-1.47
91.1
89.04
2.06
11-
89.68
90.3
-0.62
88.85
88.41
0.44
12-
91.33
88.26
3.07
93.13
88.17
4.96
13-
91.27
88.8
2.47
92.31
87.09
5.22
14-
89.96
87.86
2.1
88.33
86.59
1.74
15-
90.59
87.59
3
90.25
88.06
2.19
16-
89.13
87.27
1.86
87.94
87.48
0.46
17-
89.54
88
1.54
89.62
87.59
2.03
18-19
87.56
86.93
0.63
88.73
87.04
1.69
(四)《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達斡爾族兒童青少年體質發育的縱向比較研究》節選,以供參考 [350-351] 
年齡(歲)
男女差
人數
馬氏指數(均值±標準差)
人數
馬氏指數(均值±標準差)
6-
39
80.27±4.56
46
78.90±4.79
1.37
7-
85
81.49±3.51
73
81.34±3.74
0.15
8-
90
81.42±3.57
71
82.01±4.12
-0.59
9-
80
84.57±5.69
90
83.46±4.46
1.11
10-
70
85.02±5.63
72
85.84±4.86
-0.82
11-
79
85.93±4.37
65
84.73±4.64
1.20
12-
83
87.53±5.02
80
83.91±4.64
3.62**
13-
96
88.93±4.94
105
85.40±5.00
3.53**
14-
106
89.46±5.55
104
84.43±4.24
5.03**
15-
102
87.81±5.09
119
83.92±4.74
3.89**
16-
76
86.91±4.77
108
82.41±3.81
4.50**
17-
45
85.91±4.58
54
82.15±4.96
3.76**
18-
19
86.50±5.75
23
81.87±5.05
4.63**
*表示兩性差異顯著(0.01<p<0.05);**表示兩性差異極顯著(p<0.01)

腿長韓國年齡差異

《5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 조사사업 결과》中,各年齡段韓國人馬氏指數如表所示 [368-369] 
年齡
性差
0~3個月
48.12
48.70
-0.58
3~6個月
51.94
51.18
0.76
6~9個月
55.90
54.79
1.11
9~12個月
56.25
58.03
-1.78
12~18個月
60.52
61.90
-1.38
2歲
66.29
67.12
-0.83
3歲
71.22
71.95
-0.73
4歲
74.87
75.22
-0.34
5歲
77.52
78.05
-0.53
6歲
79.63
79.62
0.00
7歲
82.09
82.58
-0.49
8歲
83.88
84.13
-0.25
9歲
85.65
85.77
-0.12
10歲
87.76
87.79
-0.03
11歲
89.91
88.80
1.11
12歲
91.00
88.63
2.38
13歲
91.29
88.23
3.07
14歲
90.40
87.81
2.59
15歲
89.26
86.74
2.52
16歲
88.18
86.23
1.95
17歲
87.70
86.13
1.57
18歲
87.53
85.75
1.78
19歲
87.06
86.06
0.99
20~24歲
86.68
85.14
1.54
25~29歲
85.28
84.16
1.12
30~34歲
84.99
83.20
1.79
35~39歲
84.54
82.79
1.75
40~49歲
84.06
83.43
0.63
50~59歲
84.15
83.91
0.24
60~69歲
85.55
84.90
0.66
70歲以上
87.53
88.02
-0.49

腿長美國年齡差異

美國白人和黑人2-20歲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的變化如表所示 [102]  [411] 
年齡(歲)
白人
黑人
男女差
男女差
2
73.91
74.52
-0.61
77.94
79.86
-1.92
3
80.18
80.51
-0.33
84.16
84.50
-0.34
4
83.15
83.49
-0.34
87.27
87.27
0.00
5
85.19
85.87
-0.69
90.48
90.84
-0.36
6
86.92
89.04
-2.12
91.57
92.31
-0.74
7
89.39
89.39
0.00
93.80
94.93
-1.13
8
91.20
91.20
0.00
95.31
96.85
-1.54
9
92.31
91.94
0.37
98.02
98.02
0.00
10
92.68
93.05
-0.37
100.00
98.41
1.59
11
94.55
93.80
0.75
100.80
98.02
2.78
12
95.31
92.31
3.00
101.21
97.63
3.58
13
94.93
90.11
4.82
101.21
96.46
4.74
14
94.55
89.75
4.80
99.60
96.85
2.75
15
93.05
88.68
4.37
99.20
95.31
3.89
16
92.31
88.68
3.63
98.41
94.93
3.48
17
91.20
88.68
2.53
96.46
94.17
2.29
18
90.84
89.39
1.45
97.24
94.17
3.06
19
90.48
88.32
2.15
97.24
93.42
3.82
20
90.11
88.32
1.79
96.46
94.55
1.91
The Skelic Index
The Skelic Index(2張)
美國艾奧瓦州青少年馬氏軀幹腿長指數隨年齡的變化,如圖冊所示 [24] 

腿長英國年齡差異

身高、坐高、坐骨下肢長
身高、坐高、坐骨下肢長(2張)
1995-1996年,英格蘭東南部0-18歲兒童和青少年(男性1424名,女性1208名)的身高坐高、坐骨下肢長如圖冊所示,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如表所示 [103] 
年齡(歲)
男女差
0
52.84
53.13
-0.29
1
60.55
60.44
0.11
2
68.57
71.11
-2.54
3
73.32
73.86
-0.54
4
76.83
75.92
0.91
5
81.19
82.10
-0.91
6
84.34
84.64
-0.30
7
86.94
85.97
0.97
8
88.60
88.01
0.60
9
89.34
88.63
0.71
10
90.28
90.73
-0.45
11
91.38
90.76
0.63
12
92.70
90.93
1.77
13
94.44
89.82
4.62
14
94.53
88.52
6.00
15
92.69
89.06
3.63
16
91.19
87.90
3.29
17
90.65
87.85
2.79
18
89.28
87.01
2.27

腿長荷蘭年齡差異

1996-1997年,荷蘭0-21歲兒童和青少年(男性7482名,女性7018名)的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變化如表所示 [104] 
年齡(歲)
男女差
0.25
46.63
46.41
0.21
0.5
49.03
48.81
0.22
0.75
51.52
51.52
0.00
1
54.32
54.32
0.00
2
65.56
66.39
-0.83
3
74.83
76.06
-1.23
4
80.18
80.83
-0.65
5
83.15
83.15
0.00
6
84.84
84.84
0.00
7
86.57
86.57
0.00
8
88.32
88.32
0.00
9
90.48
90.11
0.36
10
92.31
91.57
0.74
11
93.80
92.68
1.12
12
94.93
93.80
1.13
13
96.46
93.80
2.67
14
96.85
93.05
3.80
15
96.08
91.57
4.51
16
95.31
90.84
4.47
17
94.93
90.84
4.09
18
94.17
90.84
3.34
19
93.80
90.48
3.32
20
93.80
90.11
3.68
21
94.93
90.11
4.82

腿長意大利年齡差異

7-19歲意大利撒丁島男女青少年馬氏指數如表所示 [525] 
年齡(歲)
男女差
7
83.99
88.29
-4.30
8
88.29
91.17
-2.88
9
93.46
90.40
3.06
10
92.72
92.01
0.70
11
92.86
90.69
2.17
12
97.08
93.91
3.17
13
93.99
88.18
5.80
14
97.51
88.82
8.69
15
96.31
86.81
9.50
16
94.74
87.48
7.27
17
92.27
87.23
5.04
18
92.34
87.30
5.04
19
91.86
86.95
4.91

腿長莫桑比克年齡差異

莫桑比克青少年不同年齡、居住地、性別的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平均值如表所示 [106] 
年齡(歲)
居住地
男女差
9
貧民窟
92.7
94.17
-1.50
中心區
96.5
95.31
1.15
全體
94.2
94.55
-0.38
10
貧民窟
95.3
93.42
1.89
中心區
97.2
96.46
0.78
全體
96.5
95.31
1.15
11
貧民窟
94.9
94.93
0.00
中心區
98.8
95.69
3.11
全體
97.2
95.31
1.93
12
貧民窟
99.6
96.46
3.14
中心區
99.2
96.46
2.74
全體
98.4
96.46
1.95
13
貧民窟
98.4
96.08
2.33
中心區
100.0
94.17
5.83
全體
99.2
94.93
4.27
14
貧民窟
99.6
94.55
5.05
中心區
97.6
92.31
5.32
全體
99.2
93.80
5.40
15
貧民窟
98.8
95.31
3.49
中心區
98.0
94.55
3.47
全體
98.8
94.93
3.88
16
貧民窟
97.2
95.69
1.54
中心區
98.0
91.57
6.45
全體
97.6
93.80
3.83
17
貧民窟
96.5
93.80
2.67
中心區
96.9
92.68
4.17
全體
96.5
93.42
3.04

腿長三國年齡差異比較

學童生徒の下肢高座高指數(Skelic Index)の加齢変化
學童生徒の下肢高座高指數(Skelic Index)の加齢変化(3張)
韓國、日本、美國學生馬氏軀幹腿長指數隨年齡的變化,如圖冊所示 [107] 

腿長年代差異

腿長中國年代差異

我國1979年與2013年20-24歲人羣身高坐高指數、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平均值如表所示,由此可見,隨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兩性腿長分型均由亞短腿型轉變為中腿型 [108] 
項目
1979年
2013年
差值
1979年
2013年
差值
坐高指數
54.1
53.7
-0.4
54.3
54.0
-0.3
馬氏指數
84.9
86.1
1.2
84.2
85.3
1.1
台灣本地和新西蘭奧克蘭移民家庭成員的比較 台灣本地和新西蘭奧克蘭移民家庭成員的比較
台灣本地和新西蘭奧克蘭移民家庭成員的(坐骨下肢長/身高)×100指數、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坐姿膝高/身高)×100指數平均值如圖、表所示,由此可見,三個指數兒子大於父親、女兒大於母親 [109-110] 
項目
父子差
母女差
奧克蘭
台北
奧克蘭
台北
奧克蘭
台北
奧克蘭
台北
奧克蘭
台北
奧克蘭
台北
(坐骨下肢長/身高)×100
45.58
45.40
45.06
45.24
46.31
46.23
45.42
46.26
0.73
0.83
0.36
1.02
(坐骨下肢長/坐高)×100
83.76
83.15
82.02
82.62
86.25
85.98
83.22
86.08
2.50
2.83
1.20
3.47
(坐姿膝高/身高)×100
29.26
29.25
29.00
29.23
29.68
29.70
29.16
29.61
0.42
0.45
0.16
0.38

腿長日本年代差異

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
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2張)
1943-1978年出生的6-17歲未成年人的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占身高比例的平均值如圖冊所示,由此可見,隨着年代的逐漸推移,各年齡組的(坐骨下肢長/身高)×100的總體趨勢是增加的 [111] 
不同年份出生的成年人身高、會陰高、(會陰高/身高)×100如表(單位:cm)所示,由此可見,隨着年代的逐漸推移,(會陰高/身高)×100的總體趨勢是增加的 [112] 
誕生年度
男性
女性
身長
股下
(股下/身長)×100
身長
股下
(股下/身長)×100
'99
171.7
78.1
45.49
158.4
70.8
44.70
'98
171.8
78.1
45.46
158.4
70.8
44.70
'97
171.8
78.1
45.46
158.5
70.8
44.67
'96
171.8
78.1
45.46
158.5
70.8
44.67
'95
171.8
78.1
45.46
158.6
70.9
44.70
'94
171.8
78.1
45.46
158.6
70.9
44.70
'93
171.8
78.1
45.46
158.6
70.9
44.70
'92
171.8
78.1
45.46
158.6
70.9
44.70
'91
171.9
78.2
45.49
158.5
70.8
44.67
'90
171.8
78.1
45.46
158.6
70.9
44.70
'89
171.9
78.2
45.49
158.6
70.9
44.70
'88
172
78.2
45.47
158.6
70.9
44.70
'87
171.9
78.2
45.49
158.6
70.9
44.70
'86
171.9
78.2
45.49
158.5
70.8
44.67
'85
171.8
78.1
45.46
158.4
70.8
44.70
'84
171.8
78.1
45.46
158.5
70.8
44.67
'83
172
78.2
45.47
158.6
70.9
44.70
'82
171.9
78.2
45.49
158.7
70.9
44.68
'81
172
78.2
45.47
158.7
70.9
44.68
'80
172
78.2
45.47
158.7
70.9
44.68
'79
172
78.2
45.47
158.6
70.9
44.70
'78
172
78.2
45.47
158.7
70.9
44.68
'77
171.9
78.2
45.49
158.6
70.9
44.70
'76
172
78.2
45.47
158.7
70.9
44.68
'75
171.8
78.1
45.46
158.6
70.9
44.70
'74
171.8
78.1
45.46
158.5
70.8
44.67
'73
171.7
78.1
45.49
158.5
70.8
44.67
'72
171.5
78
45.48
158.5
70.8
44.67
'71
171.6
78
45.45
158.4
70.8
44.70
'70
171.4
77.9
45.45
158.4
70.8
44.70
'69
171.4
77.9
45.45
158.4
70.8
44.70
'68
171.4
77.9
45.45
158.3
70.7
44.66
'67
171.3
77.9
45.48
158.2
70.6
44.63
'66
171.3
77.9
45.48
158.2
70.6
44.63
'65
171.3
77.9
45.48
158
70.5
44.62
'64
171.2
77.8
45.44
157.9
70.5
44.65
'63
170.8
77.6
45.43
157.7
70.3
44.58
'62
170.8
77.6
45.43
157.6
70.3
44.61
'61
170.5
77.5
45.45
157.3
70.1
44.56
'60
170.4
77.4
45.42
157.2
70.1
44.59
'59
170.2
77.3
45.42
157.2
70.1
44.59
'58
170.1
77.3
45.44
157.1
70
44.56
'57
169.9
77.2
45.44
156.9
69.9
44.55
'56
169.8
77.1
45.41
156.8
69.8
44.52
'55
169.5
76.9
45.37
156.6
69.7
44.51
'54
169.4
76.9
45.40
156.4
69.6
44.50
'53
169.4
76.9
45.40
156.6
69.7
44.51
'52
168.9
76.6
45.35
156.2
69.5
44.49
'51
168.7
76.5
45.35
156
69.4
44.49
'50
168.4
76.4
45.37
155.9
69.3
44.45
'49
168.3
76.3
45.34
155.8
69.2
44.42
'48
168.1
76.2
45.33
155.6
69.1
44.41
'47
167.9
76.1
45.32
155.4
69
44.40
'46
167.5
75.9
45.31
155.3
69
44.43
'45
167
75.7
45.33
155
68.8
44.39
'44
166.7
75.5
45.29
154.6
68.6
44.37
'43
166.3
75.3
45.28
154.6
68.6
44.37
'42
166.1
75.2
45.27
154.3
68.4
44.33
'41
165.6
74.9
45.23
154.2
68.3
44.29

腿長韓國年代差異

不同年份、不同年齡段韓國人的馬氏指數如表所示 [305] 
年齡
性別
年份
1978年
1986年
1992年
1997年
2004年
2010年
2015年
2021年
6歲
男性
82.83
80.56
79.43
79.17
79.63
女性
82.33
80.47
80.40
80.85
79.62
男女差
0.49
0.09
-0.96
-1.68
0.00
7歲
男性
81.28
81.34
80.15
81.92
82.09
80.98
女性
82.87
82.34
81.10
82.02
82.58
80.87
男女差
-1.59
-1.00
-0.96
-0.10
-0.49
0.11
8歲
男性
83.48
83.87
82.32
83.43
83.88
80.17
女性
84.40
84.54
83.69
84.13
84.13
82.78
男女差
-0.92
-0.67
-1.37
-0.70
-0.25
-2.61
9歲
男性
82.91
85.45
84.21
85.30
85.65
84.94
女性
82.66
86.36
85.28
85.73
85.77
85.06
男女差
0.24
-0.91
-1.07
-0.43
-0.12
-0.11
10歲
男性
87.22
87.05
86.33
87.79
87.76
86.79
女性
85.83
88.03
86.08
87.88
87.79
86.37
男女差
1.39
-0.98
0.25
-0.10
-0.03
0.42
11歲
男性
87.14
87.95
87.52
88.59
89.91
88.50
女性
85.89
89.26
87.61
88.59
88.80
87.08
男女差
1.26
-1.31
-0.10
0.00
1.11
1.42
12歲
男性
85.92
89.68
89.35
91.00
89.60
女性
84.03
89.35
87.13
88.63
87.55
男女差
1.89
0.32
2.23
2.38
2.05
13歲
男性
87.02
90.09
90.00
90.41
91.29
89.92
女性
83.19
87.59
87.17
86.11
88.23
87.59
男女差
3.83
2.49
2.83
4.30
3.07
2.33
14歲
男性
86.55
90.60
89.60
90.02
90.40
89.27
女性
82.40
87.41
86.99
86.12
87.81
87.10
男女差
4.15
3.19
2.61
3.91
2.59
2.17
15歲
男性
85.98
88.52
88.70
89.21
89.26
88.62
88.32
女性
81.03
87.00
85.58
84.18
86.74
86.30
80.92
男女差
4.95
1.52
3.12
5.03
2.52
2.32
7.40
16歲
男性
85.96
86.95
87.01
87.96
88.18
87.69
87.27
女性
80.05
86.48
84.81
85.05
86.23
85.70
85.17
男女差
5.91
0.47
2.21
2.90
1.95
1.99
2.10
17歲
男性
85.19
86.38
86.54
86.97
87.70
87.54
86.89
女性
80.39
86.36
84.56
85.02
86.13
85.33
84.62
男女差
4.80
0.02
1.98
1.95
1.57
2.21
2.27
18歲
男性
83.30
86.35
85.68
86.52
87.53
87.04
86.72
女性
82.53
86.17
84.51
84.54
85.75
85.12
84.06
男女差
0.76
0.17
1.17
1.98
1.78
1.92
2.65
19歲
男性
83.30
85.97
84.82
86.12
87.06
87.22
86.53
女性
82.53
86.19
84.28
83.72
86.06
84.31
84.20
男女差
0.76
-0.22
0.54
2.40
0.99
2.90
2.33
20-24歲
男性
82.68
85.10
84.55
84.99
86.68
87.16
87.11
86.34
女性
82.51
85.89
83.80
83.93
85.14
84.79
84.31
84.11
男女差
0.17
-0.79
0.75
1.06
1.54
2.37
2.80
2.23
25-29歲
男性
82.91
84.91
84.62
84.62
85.28
86.07
86.27
86.40
女性
84.98
84.10
82.58
83.31
84.16
83.93
83.98
84.25
男女差
-2.07
0.80
2.04
1.31
1.12
2.14
2.28
2.16
30-34歲
男性
82.33
84.69
84.19
86.40
84.99
84.78
86.37
86.54
女性
85.18
84.15
82.40
82.37
83.20
82.97
83.30
84.28
男女差
-2.85
0.54
1.79
4.02
1.79
1.81
3.08
2.26
35-39歲
男性
83.02
85.33
84.03
84.95
84.54
84.05
85.24
86.08
女性
84.89
84.40
82.48
81.85
82.79
82.55
82.88
83.88
男女差
-1.87
0.93
1.55
3.10
1.75
1.50
2.36
2.20
40-49歲
男性
83.13
85.46
84.44
83.70
84.06
83.51
84.31
85.09
女性
84.90
84.83
83.02
81.79
83.43
81.79
81.71
83.16
男女差
-1.77
0.63
1.42
1.91
0.63
1.73
2.59
1.93
50-59歲
男性
85.28
82.56
83.98
84.15
83.55
84.32
84.27
女性
82.93
81.37
82.62
83.91
82.43
81.67
82.94
男女差
2.36
1.19
1.36
0.24
1.12
2.65
1.33
60-69歲
男性
85.42
85.55
86.34
84.90
84.95
女性
83.05
84.90
83.49
82.56
83.52
男女差
2.37
0.66
2.84
2.34
1.42
70歲或以上
男性
87.53
女性
88.02
男女差
-0.49

腿長印度年代差異

左圖男性,右圖女性 左圖男性,右圖女性
1952至2011年,印度加爾各答兒童和青少年馬氏指數的變化如圖所示,年代差異如表所示。由此可見,當代兒童的馬氏指數高於過去,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青春期以後,當代青少年的馬氏指數和過去接近,女孩略低於過去 [113] 
年齡(歲)
男性
女性
1952-66 vs.1982-83
1982-93 vs.1999-2011
1952-66 vs.1999-2011
1952-66 vs.1999-2011
7
1.69
0.78
2.47**
3.11***
8
1.06
0.12
1.17
4.23***
9
0.93
1.35
2.28**
4.88***
10
0.33
1.44
1.77
3.29***
11
1.91
1.37
3.28***
0.76
12
1.70
0.88
2.58***
0.62
13
0.86
0.99
1.85
-0.26
14
0.14
0.42
0.56
0.16
15
-1.24
0.04
-1.20
-0.97
16
-1.81
2.26
0.45
-0.85
17
-
-
0.06
-1.21
18
-
-
-0.25
-0.31
19
-
-
-0.65
-0.16
注:*-p≤0.05,**-p≤0.01,***-p≤0.001

腿長波蘭年代差異

1983年、2000年、2010年克拉科夫(波蘭)兒童和青少年馬氏指數如表所示,由此可見,馬氏指數的變化趨勢為先減後增 [114] 
年齡(歲)
1983年
2000年
2010年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3.5
76.3
77.5
-1.2
76.4
77
-0.6
74.7
75.7
-1
4.5
78.7
79.7
-1
78.6
79
-0.4
76.7
77.4
-0.7
5.5
79
80.5
-1.5
80.6
81.4
-0.8
79.5
80.3
-0.8
6.5
82.7
84
-1.3
82.1
83.7
-1.6
82
83.7
-1.7
7.5
84
85.1
-1.1
84.2
85.3
-1.1
84.6
83.9
0.7
8.5
86.9
87.5
-0.6
85.7
86.1
-0.4
85
85.4
-0.4
9.5
88.9
89.7
-0.8
87
88.3
-1.3
87
87.8
-0.8
10.5
90.6
90.1
0.5
90
89.3
0.7
88.7
89.1
-0.4
11.5
92.5
91.7
0.8
91.3
90.3
1
91
90.3
0.7
12.5
93.6
91.9
1.7
93.7
91.2
2.5
92.9
89.2
3.7
13.5
94.7
91.1
3.6
94.4
89.7
4.7
93
88.8
4.2
14.5
94
90
4
94
88.6
5.4
92.1
87
5.1
15.5
93.7
89.6
4.1
92.2
88
4.2
91.1
86.8
4.3
16.5
92.2
89
3.2
91.2
87.5
3.7
91.8
88.4
3.4
17.5
92
89
3
90.2
86.9
3.3
91.6
88.6
3
18.5
91.6
87.8
3.8
90.2
87.7
2.5
92.9
88.9
4

腿長荷蘭年代差異

《Thirty years of anthropometric changes relevant to the width and depth of transportation seating spaces, present and future》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1986年、2014年兩次對大學生進行了人體測量,數據節選如下 [526] 
年份
1986
2014
1986 vs.2014
身高(mm)
1819
1821
2
坐高(mm)
946
949
3
馬氏指數
92.28
91.89
-0.40
年份
1986
2014
1986 vs.2014
身高(mm)
1700
1698
-2
坐高(mm)
889
898
9
馬氏指數
91.23
89.09
-2.14

腿長捷克年代差異

PAVEL GRASGRUBER & EDUARD HRAZDÍRA(2012年)分析比較了不同年代捷克人的體質測量數據,由此可見,相較於過去,馬氏指數出現了降低的趨勢 [27] 
男性
人數
年齡
身高(cm)
坐高(cm)
身高-坐高(cm)
馬氏指數
參考文獻
83
#20.8
178.0
92.0
86.0
93.46
Pavlík, 1971
-
18.00-18.99
175.3
91.0
84.3
92.64
Seliger & Bartůněk, 1977
72
18.00-18.99
178.9
93.3
85.7
91.83
Jirák et al., 2003
3110
58.9±7.0
174.9
90.1
84.8
94.10
Webb et al., 2008
157
19-64
179.6
93.4
86.2
92.31
Kovařík, 2011
142
18-29
181.0
95.2
85.8
90.01
this study
254
30-39
180.5
94.7
85.8
90.44
this study
女性
人數
年齡
身高(cm)
坐高(cm)
身高-坐高(cm)
馬氏指數
參考文獻
-
18.00-18.99
164.0
87.4
76.6
87.65
Seliger & Bartůněk, 1977
53
18.00-18.99
167.7
88.2
79.5
90.15
Jirák et al., 2003
3634
58.0±6.9
161.9
84.9
77.0
90.69
Webb et al., 2008
161
18-62
166.3
87.8
78.5
89.39
Kovařík, 2011
137
18-29
168.8
90.1
78.7
87.34
This study
281
30-39
168.2
89.7
78.5
87.55
This study

腿長德國年代差異

坐高和馬氏指數隨年份變化 坐高和馬氏指數隨年份變化
德國徵兵體質調查數據節選,如圖所示,隨着年份增加,坐高呈現出上升的趨勢,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219] 

腿長身高、坐高、腿長差異

身材的人大致都是腿較長,身材的高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肢的長短,而不是坐高 [17]  [18] 
LM Meadows、RL Jantz(1995)認為,與較矮的人相比,較高的人下肢骨骼相對身高更長,以及脛骨和腓骨相對股骨更長(脛股指數 [3]  或Crural指數 [215]  更大) [214] 

腿長中國數據分析

利用"1991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中13-22歲漢族男女城鄉114431名中小學生的資料,得出不同身高段間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的比較如表所示。由此可見,各年齡中均顯示身材越高,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越呈梯次上升。換言之,身材高者下肢相對於軀幹的比例大。在男13-16歲、女13-14歲中,各身高段間兩指數的差異均相對較小。這是因為青春期生長突增中,下肢的增長先於軀幹所造成的干擾影響 [223] 
年齡組(歲)
身高段(cm)
164.0-166.9
167.0-169.9
170.0-179.9
180.0-184.9
>185.0
13-14
88.0
88.2
89.0
89.5
-
15-16
85.7
86.3
87.2
89.3
89.9
17-18
83.9
84.6
85.8
88.5
90.0
19-20
83.4
84.3
85.5
87.2
89.4
21-22
83.6
84.3
85.4
87.6
88.9
年齡組(歲)
身高段(cm)
153.0-155.9
156.0-158.9
159.0-167.9
168.0-171.9
>172.0
13-14
84.7
85.5
86.4
87.9
93.1
15-16
83.0
83.9
85.1
87.1
89.9
17-18
82.4
83.1
84.4
87.1
88.4
19-20
82.4
83.3
84.7
86.8
87.8
21-22
82.7
83.3
84.7
87.1
89.5
利用1991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檢測中男18-22歲18922人,女16-22歲38581人(均為漢族)資料,得出身高179.9cm以下的男性、身高167.9cm以下的女性的馬氏指數如表所示 [224] 
性別
身高段(cm)
馬氏指數
<159.9
81.7
160.0-163.9
82.9
164.0-166.9
83.6
167.0-169.9
84.3
170.0-179.9
85.5
<148.9
80.3
149.0-152.9
81.5
153.0-155.9
82.5
156.0-158.9
83.3
159.0-167.9
84.6

腿長美國數據分析

(一)《The Medical Depart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rmy in the World War》中,一戰時期美國白人士兵各身高段的坐高、身高減坐高如表所示;由此可見,身高與坐高、身高減坐高均為正相關 [89] 
身高(cm)
坐高(cm)
身高-坐高(cm)
148-149
90.12
58.38
150-151
83.82
66.68
152-153
83.62
68.88
154-155
86.74
67.76
156-157
84.88
71.62
158-159
85.42
73.08
160-161
86.3
74.2
162-163
86.96
75.54
164-165
87.66
76.84
166-167
87.98
78.52
168-169
89.08
79.42
170-171
89.96
80.54
172-173
90.62
81.88
174-175
91.36
83.14
176-177
92
84.5
178-179
92.7
85.8
180-181
93.54
86.96
182-183
94.18
88.32
184-185
94.84
89.66
186-187
95.06
91.44
188-189
95.26
93.24
190-191
96.24
94.26
192-193
95.68
96.82
194-195
94.56
99.94
196-197
95.16
101.34
198-199
93.32
105.18
200-201
94.5
106
202-203
97.5
105
平均值:171.99
90.39
81.6
白人、黑人士兵的腿身比如表所示;由此可見,身高與坐高指數負相關,與[(身高-坐高)/身高]×100指數、馬氏指數正相關 [115] 
身高(cm)
白人
黑人
坐高指數
[(身高-坐高)/身高]×100
馬氏指數
坐高指數
[(身高-坐高)/身高]×100
馬氏指數
148.5
60.7
39.3
64.74
54.4
45.6
83.82
150.5
55.7
44.3
79.53
54.2
45.8
84.50
152.5
54.8
45.2
82.48
53.8
46.2
85.87
154.5
56.1
43.9
78.25
53.3
46.7
87.62
156.5
54.2
45.8
84.50
52.5
47.5
90.48
158.5
53.9
46.1
85.53
52.3
47.7
91.20
160.5
53.8
46.2
85.87
52.1
47.9
91.94
162.5
53.5
46.5
86.92
51.8
48.2
93.05
164.5
53.3
46.7
87.62
51.7
48.3
93.42
166.5
52.8
47.2
89.39
51.4
48.6
94.55
168.5
52.9
47.1
89.04
51.1
48.9
95.69
170.5
52.8
47.2
89.39
51.1
48.9
95.69
172.5
52.5
47.5
90.48
50.8
49.2
96.85
174.5
52.4
47.6
90.84
50.7
49.3
97.24
176.5
52.1
47.9
91.94
50.3
49.7
98.81
178.5
51.9
48.1
92.68
50.1
49.9
99.60
180.5
51.8
48.2
93.05
49.8
50.2
100.80
182.5
51.6
48.4
93.80
49.9
50.1
100.40
184.5
51.4
48.6
94.55
49.8
50.2
100.80
186.5
51
49
96.08
49.1
50.9
103.67
188.5
50.5
49.5
98.02
48.8
51.2
104.92
190.5
50.5
49.5
98.02
47.8
52.2
109.21
192.5
49.7
50.3
101.21
47
53
112.77
194.5
48.6
51.4
105.76
45.8
54.2
118.34
196.5
48.4
51.6
106.61
-
-
-
198.5
47
53
112.77
-
-
-
200.5
47.1
52.9
112.31
-
-
-
202.5
48.1
51.9
107.90
-
-
-
(二)《Genome-wide Analysis of Body Proportion Classifies Height-Associated Variants by Mechanism of Action and Implicates Genes Important for Skeletal Development》中,調查了3545名非洲裔美國人和21590名歐洲裔美國人,沒有坐高、身高、年齡、BMI指數記錄,及坐高指數非常極端(SHR Z score > 4 SD 或 SHR Z score < 4 SD)的個體均被剔除。
如圖A所示,身高和坐高正相關相關係數r=0.8538,為強相關
身高和坐高、坐高指數的關係 身高和坐高、坐高指數的關係
如圖B所示,身高與坐高指數負相關相關係數r=-0.2179,為弱相關 [427] 

腿長印度數據分析

《The use of arm span as a predictor of height:A study of South Indian women》中,南印度505名20-29歲健康婦女的腿長與坐高、身高的關係如圖所示:
腿長與身高的關係 腿長與身高的關係
腿長與身高正相關相關係數r=0.842,為強相關
腿長與坐高的關係 腿長與坐高的關係
腿長與坐高正相關相關係數r=0.294,為弱相關 [428] 

腿長波黑數據分析

《The mountains of giants: an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male youths in Bosnia and Herzegovina》(2017)中,波黑地區17-20歲男性(n=1850)馬氏指數平均值為91.01,標準差為5.09,標準誤 [283]  為0.12;最小值為70.19,最大值為116.74。具體分析如下:
注:以下樣本相關係數顯著性水平p均小於0.01,可代表總體相關係數 [327] 
(一)當自變量為身高時(單位:cm)
身高與坐高、身高與腿長的關係 身高與坐高、身高與腿長的關係
(1)坐高=0.3545×身高+30.715;r=0.74
(2)腿長=0.6455×身高-30.715;r=0.89
身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身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3)馬氏指數=0.3389×身高+29.482;r=0.46
身高(cm)
坐高(cm)
腿長(cm)
馬氏指數
160.0
87.4
72.6
83.7
165.0
89.2
75.8
85.4
170.0
91.0
79.0
87.1
175.0
92.8
82.2
88.8
180.0
94.5
85.5
90.5
185.0
96.3
88.7
92.2
190.0
98.1
91.9
93.9
195.0
99.8
95.2
95.6
200.0
101.6
98.4
97.3
205.0
103.4
101.6
99.0
(二)當自變量為坐高時(單位:cm)
坐高與身高的關係 坐高與身高的關係
(1)身高=1.5409×坐高+35.053;r=0.74
坐高與腿長的關係 坐高與腿長的關係
(2)腿長=0.5409×坐高+35.053;r=0.36
坐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坐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3)馬氏指數=-0.3898×坐高+128.06;r=-0.26
坐高(cm)
身高(cm)
腿長(cm)
馬氏指數
85.0
166.0
81.0
94.9
87.5
169.9
82.4
94.0
90.0
173.7
83.7
93.0
92.5
177.6
85.1
92.0
95.0
181.4
86.4
91.0
97.5
185.3
87.8
90.1
100.0
189.1
89.1
89.1
102.5
193.0
90.5
88.1
105.0
196.8
91.8
87.1
(三)當自變量為腿長時(單位:cm)
腿長與身高的關係 腿長與身高的關係
(1)身高=1.2388×腿長+74.416;r=0.89
腿長與坐高的關係 腿長與坐高的關係
(2)坐高=0.2388×腿長+74.416;r=0.36
腿長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腿長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3)馬氏指數=0.8225×腿長+19.889;r=0.81 [297-298] 
腿長(cm)
身高(cm)
坐高(cm)
馬氏指數
75.0
167.3
92.3
81.6
77.5
170.4
92.9
83.6
80.0
173.5
93.5
85.7
82.5
176.6
94.1
87.7
85.0
179.7
94.7
89.8
87.5
182.8
95.3
91.9
90.0
185.9
95.9
93.9
92.5
189.0
96.5
96.0
95.0
192.1
97.1
98.0
97.5
195.2
97.7
100.1
100.0
198.3
98.3
102.1
(四)結論:
(1)根據迴歸係數斜率)可知,身高每增加1cm,坐高增加0.35cm,腿長增加0.65cm,馬氏指數增加0.34;其餘類推。
(2)根據迴歸係數可知,只有坐高與馬氏指數呈負相關,其餘皆為正相關
(3)根據相關係數r絕對值可知,相關性從大到小依次為——身高與腿長0.89、腿長與馬氏指數0.81、身高與坐高0.74、身高與馬氏指數0.46、坐高與腿長0.36、坐高與馬氏指數-0.26。即由身高推測腿長或由腿長推測身高的誤差最小 [325]  坐高與馬氏指數的散點圍繞回歸線的離散程度最大 [297-298]  [328] 
(4)當自變量因變量位置互換時,相關係數r卻是不變的 [285] 
(5)由身高推測坐高,或由坐高推測身高,自變量因變量位置互換時所得的迴歸方程不同 [283]  給定自變量的數值時只能推算因變量的可能取值 [284]  不能逆推 [292] 

腿長韓國數據分析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5.93,標準差為3.95,標準誤為0.07;女性(n=3221)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3.38,標準差為3.86,標準誤 [283]  為0.07。男女平均值相差2.55,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26.07,p=0.00000) [326]  效應量中等(d=0.65) [21]  [22]  [23] 
馬氏指數最小值男性為73.74,女性為70.88;最大值男性為116.64,女性為98.48。因此,大樣本馬氏指數平均值和極端值均為男性大於女性。具體分析如下:
注:以下樣本相關係數顯著性水平p均小於0.01,可代表總體相關係數 [327] 
(一)當自變量身高時(單位:mm):
男性身高與坐高、身高與腿長的關係 男性身高與坐高、身高與腿長的關係
男性:坐高=0.4363×身高+175.04;r=0.81
女性身高與坐高、身高與腿長的關係 女性身高與坐高、身高與腿長的關係
女性:坐高=0.4253×身高+190.61;r=0.82
男性:腿長=0.5637×身高-175.04;r=0.87
女性:腿長=0.5747×身高-190.61;r=0.89
男性身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男性身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男性:馬氏指數=0.02×身高+51.42;r=0.30
女性身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女性身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女性:馬氏指數=0.0255×身高+42.9;r=0.38
身高(mm)
坐高(mm)
腿長(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1400
786.0
614.0
78.6
1450
807.3
642.7
79.9
1500
828.6
671.4
81.2
1550
851.3
849.8
1.5
698.7
700.2
-1.5
82.4
82.4
0.0
1600
873.1
871.1
2.0
726.9
728.9
-2.0
83.4
83.7
-0.3
1650
894.9
892.4
2.6
755.1
757.6
-2.6
84.4
85.0
-0.6
1700
916.8
913.6
3.1
783.3
786.4
-3.1
85.4
86.3
-0.8
1750
938.6
934.9
3.7
811.4
815.1
-3.7
86.4
87.5
-1.1
1800
960.4
839.6
87.4
1850
982.2
867.8
88.4
1900
1004.0
896.0
89.4
(二)當自變量坐高時(單位:mm):
男性坐高與身高的關係 男性坐高與身高的關係
男性:身高=1.5162×坐高+317.49;r=0.81
女性坐高與身高的關係 女性坐高與身高的關係
女性:身高=1.5947×坐高+206.75;r=0.82
男性坐高與腿長的關係 男性坐高與腿長的關係
男性:腿長=0.5162×坐高+317.49;r=0.43
女性坐高與腿長的關係 女性坐高與腿長的關係
女性:腿長=0.5947×坐高+206.75;r=0.48
男性坐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男性坐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男性:馬氏指數=-0.0382×坐高+121.34;r=-0.31
女性坐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女性坐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女性:馬氏指數=-0.0276×坐高+107.29;r=-0.21
坐高(mm)
身高(mm)
腿長(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775
1442.6
667.6
85.9
800
1482.5
682.5
85.2
825
1568.4
1522.4
46.0
743.4
697.4
46.0
89.8
84.5
5.3
850
1606.3
1562.2
44.0
756.3
712.2
44.0
88.9
83.8
5.0
875
1644.2
1602.1
42.1
769.2
727.1
42.1
87.9
83.1
4.8
900
1682.1
1642.0
40.1
782.1
742.0
40.1
87.0
82.5
4.5
925
1720.0
1681.8
38.1
795.0
756.8
38.1
86.0
81.8
4.2
950
1757.9
1721.7
36.2
807.9
771.7
36.2
85.1
81.1
4.0
975
1795.8
1761.6
34.2
820.8
786.6
34.2
84.1
80.4
3.7
1000
1833.7
833.7
83.1
1025
1871.6
846.6
82.2
(三)當自變量為腿長時(單位:mm):
男性腿長與身高的關係 男性腿長與身高的關係
男性:身高=1.3579×腿長+641.8;r=0.87
女性腿長與身高的關係 女性腿長與身高的關係
女性:身高=1.3812×腿長+590.6;r=0.89
男性腿長與坐高的關係 男性腿長與坐高的關係
男性:坐高=0.3579×腿長+641.8;r=0.43
女性腿長與坐高的關係 女性腿長與坐高的關係
女性:坐高=0.3812×腿長+590.6;r=0.48
男性腿長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男性腿長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男性:馬氏指數=0.0748×腿長+26.432;r=0.72
女性腿長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女性腿長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女性:馬氏指數=0.079×腿長+26.382;r=0.76 [302]  [304] 
腿長(mm)
身高(mm)
坐高(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625
1453.9
828.9
75.8
650
1488.4
838.4
77.7
675
1558.4
1522.9
35.5
883.4
847.9
35.5
76.9
79.7
-2.8
700
1592.3
1557.4
34.9
892.3
857.4
34.9
78.8
81.7
-2.9
725
1626.3
1592.0
34.3
901.3
867.0
34.3
80.7
83.7
-3.0
750
1660.2
1626.5
33.7
910.2
876.5
33.7
82.5
85.6
-3.1
775
1694.2
1661.0
33.1
919.2
886.0
33.1
84.4
87.6
-3.2
800
1728.1
1695.6
32.6
928.1
895.6
32.6
86.3
89.6
-3.3
825
1762.1
1730.1
32.0
937.1
905.1
32.0
88.1
91.6
-3.4
850
1796.0
1764.6
31.4
946.0
914.6
31.4
90.0
93.5
-3.5
875
1830.0
955.0
91.9
900
1863.9
963.9
93.8
925
1897.9
972.9
95.6
(四)結論:
(1)根據迴歸係數斜率)可知,身高每增加1cm,男性坐高增加0.44cm,女性坐高增加0.43cm;男性腿長增加0.56cm,女性腿長增加0.57cm;男性馬氏指數增加0.2,女性馬氏指數增加0.255。而波黑地區男性身高每增加1cm,坐高增加0.35cm,腿長增加0.65cm,馬氏指數增加0.34 [297-298]  。其餘類推。
(2)根據迴歸係數可知,只有坐高與馬氏指數呈負相關,其餘皆為正相關
(3)根據相關係數r的絕對值可知,相關性從大到小依次為:
①男性:身高與腿長0.87、身高與坐高0.81、腿長與馬氏指數0.72、坐高與腿長0.43、坐高與馬氏指數-0.31、身高與馬氏指數0.30。
②女性:身高與腿長0.89、身高與坐高0.82、腿長與馬氏指數0.76、坐高與腿長0.48、身高與馬氏指數0.38、坐高與馬氏指數-0.21。
因此,由身高推測腿長或由腿長推測身高的誤差最小 [325]  ;男性身高與馬氏指數、女性坐高與馬氏指數的散點圍繞回歸線的離散程度最大 [328] 
除了坐高與馬氏指數,其餘相關係數均為女性略大於男性。
(4)波黑地區男性相關係數從大到小依次為身高與腿長0.89、腿長與馬氏指數0.81、身高與坐高0.74、身高與馬氏指數0.46、坐高與腿長0.36、坐高與馬氏指數-0.26。
通過與韓國男性對比可知,波黑地區身高與腿長、腿長與馬氏指數、身高與馬氏指數的相關性大於韓國,韓國身高與坐高坐高與腿長、坐高與馬氏指數的相關性大於波黑地區 [297-298] 
(5)當自變量因變量位置互換時,相關係數r是不變的 [285] 
(6)用迴歸方程身高推測坐高,得出身高段女性腿略長。但是,用迴歸方程坐高推測身高,卻得出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20]  [26]  [289]  [235]  [290]  。注:自變量因變量位置互換時所得的迴歸方程不同 [283]  給定自變量的數值時只能推算因變量的可能取值 [284]  不能逆推 [285]  [292] 
因此,所謂的“同等條件”其實完全取決於如何幹擾和限制抽取樣本使得抽取樣本不具有代表性、遍歷性不能覆蓋全體樣本空間 [329]  既可以定義“同等條件”為“同身高段”也可以定義為“同坐高段”導致結論剛好相反 [20]  [17]  [235] 
綜上所述,加入前提條件進行限制,統計數據結果為:身高段女性腿略長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同腿長段男性身高明顯更高 [302]  [304] 

腿長兩性差異

生活中,人們通過對一些個體的目測,通常是“同腿長段男性明顯更高 [299-300]  [302]  [304]  ”、又或者是“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6]  ”這兩種對比,進而錯誤地認為“腿身比女性大於男性 [39-40]  ”。而且,受社會文化態度 [33-34]  和審美偏好 [35-36]  影響,人們更願意也更傾向於用小樣本甚至個例,去印證“腿身比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 [39-40]  ”的錯誤想法 [31-32]  。其次,女性上衣設計較短,穿高腰裙、高腰褲、高跟鞋,整體顯腿長;而男性上衣設計較長,生理因素導致褲子穿得低,整體顯腿短。服裝修飾的差異也導致男女腿長在視覺上造成錯覺 [38] 
股上長
股上長(2張)
然而,在涉及身高坐高指數、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的眾多文獻資料中,通常根據世界各地體質調查數據的統計平均值,得出男性腿身比更大 [19]  [8-9]  。男子與女子雖然全身長度的標準比例相同,但他們各自的軀幹與下肢相比,女性的軀幹部較長,腿部較短,但是腰節高((腰圍高/身高)×100比男性大),臀部大(股上長較男性大)所以穿的褲子比男性要長而男子的腿部卻較長 [37]  [313-314]  。如圖冊所示 [315-316] 

腿長初步探討

蘇聯《人類學》(羅金斯基著)中,就曾簡單探討過兩性差異:身材矮的男性,下肢一般要比普通身高的男性下肢短些,因為身材的高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下肢的長短,而不是坐高。如果挑選坐高與女性大致相同的男性,其結果則有所不同,即這類男性一般比其他男性的馬氏指數大些。長腿是由於下肢長坐高的相互關係不大的結果。因此選出的坐高小的那些男性中,有的人腿長,有的人腿短。研究結果表明,女性在下肢的相對長度方面與身材矮的男性有區別,與坐高小的男性也有區別。女性比第一類的男性腿長,而比第二類的男性腿短 [17] 
從總體平均值看,(肩峯寬/身高)×100指數男性明顯大於女性,(骨盆寬/身高)×100指數、(骨盆寬/肩峯寬)×100指數女性明顯大於男性 [16]  [8]  [43]  [117]  。而(上肢全長/身高)×100、(下肢全長/身高)×100指數女性接近男性 [17] 
基準數字相同時兩性的身材比例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基準數字相同時兩性的身材比例(釐米)
(依布納克)
名稱
身高
身高-下肢全長
165
153
77
71
身高
-
-
-
-
166
161
157
153
身高-下肢全長
77.0
75.1
72.7
71.3
-
-
-
-
肩峯寬
37.5
35.6
35.4
34.0
37.5
35.2
36.3
34.0
骨盆寬
28.0
29.5
26.2
27.4
28.0
28.6
26.8
27.4
下肢全長
88.0
89.2
81.2
82.9
88.8
83.5
85.6
82.0
上肢全長
74.5
74.5
69.1
69.1
74.5
72.0
72.0
69.1
注:表中的下肢全長並非身高減坐高,而是狹義、真正的下肢長 [1]  [2]  [3]  [4]  。使用不同測點(大轉子點恥骨聯合點髂前上棘點)距地面的高度測定下肢全長,結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種測量法都測不出下肢全長的精確解剖學長度。這裏介紹髂前上棘點恥骨聯合點距地面的兩個高度的平均值來確定下肢全長;這一尺寸表示由腹股溝點至地面的下肢長;這個點近似於股骨小頭 [118]  的頂點 [17] 

腿長統計數據

以下從統計的角度全面、深入地分析。
(一)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
(1)同身高段
按身高五釐米分組男女馬氏指數表
按身高五釐米分組男女馬氏指數表(2張)
《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機能與素質的研究》中,按身高五釐米分組來看男女差異,身高105-190cm各分組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如圖冊所示:
在11-16歲時期同年齡、同身高段的男、女生,馬氏指數是男生比女生大;11歲之前、16歲之後,馬氏指數是女生比男生大。
也就是説,成年女性馬氏指數略大於同身高段成年男性。並且,身高越高,馬氏指數越大。
注:我國1979年城市成年人(18-25歲)身高均數男性為170.3cm,女性為159.0cm;坐高均數男性為92.1cm,女性為86.3cm;馬氏指數均數男性為84.9,女性為84.2,馬氏指數均數男性大於女性 [16] 
結論:雖然兩性腿長差異的研究可以在同等身高段的人羣中進行。但是,選取具有同等身高段的樣本量太小,排除了身高無交集的男女,不具有代表性、遍歷性,不能覆蓋全體樣本空間 [329]  ,必然會影響結論的準確性。所以,比較好的替代方法就是研究全體樣本的腿身比平均值,可以消除身高的兩性差異對研究結果的干擾 [306-307]  。畢竟男性更高,且身高與腿身比呈弱正相關 [17]  [18]  (0.3<r<0.5 [298]  [304]  )。
(2)同坐高段
山東人身高與坐高之間有非常顯著的線性迴歸關係,可用迴歸方程(男:身高=1.504×坐高+319.370;女:身高=1.293×坐高+463.751)由坐高來推測身高。也可用迴歸方程(男:坐高=0.444×身高+159.933;女:坐高=0.442×身高+162.867)由身高推測坐高 [20] 
注:迴歸分析是藉助函數關係式反映自變量的變動對因變量的影響,必須明確自變量因變量自變量因變量位置互換時所得的迴歸方程不同 [283]  給定自變量的數值時只能推算因變量的可能取值 [284]  不能逆推 [285]  [292] 
坐高(mm)
身高(mm)
身高-坐高(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770
——
1459.36
——
——
689.36
——
——
89.53
——
790
1507.53
1485.22
22.31
717.53
695.22
22.31
90.83
88.00
2.82
810
1537.61
1511.08
26.53
727.61
701.08
26.53
89.83
86.55
3.28
830
1567.69
1536.94
30.75
737.69
706.94
30.75
88.88
85.17
3.70
850
1597.77
1562.80
34.97
747.77
712.80
34.97
87.97
83.86
4.11
870
1627.85
1588.66
39.19
757.85
718.66
39.19
87.11
82.60
4.50
890
1657.93
1614.52
43.41
767.93
724.52
43.41
86.28
81.41
4.88
910
1688.01
1640.38
47.63
778.01
730.38
47.63
85.50
80.26
5.23
930
1718.09
1666.24
51.85
788.09
736.24
51.85
84.74
79.17
5.58
950
1748.17
1692.10
56.07
798.17
742.10
56.07
84.02
78.12
5.90
970
1778.25
——
——
808.25
——
——
83.32
——
——
990
1808.33
——
——
818.33
——
——
82.66
——
——
1010
1838.41
——
——
828.41
——
——
82.02
——
——
身高(mm)
坐高(mm)
身高-坐高(mm)
馬氏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1400
——
781.67
——
——
618.33
——
——
79.10
——
1430
——
794.93
——
——
635.07
——
——
79.89
——
1460
808.17
808.19
-0.01
651.83
651.81
0.01
80.65
80.65
0.00
1490
821.49
821.45
0.05
668.51
668.55
-0.05
81.39
81.39
0.00
1520
834.81
834.71
0.11
685.19
685.29
-0.11
82.08
82.10
-0.02
1550
848.13
847.97
0.17
701.87
702.03
-0.17
82.75
82.79
-0.04
1580
861.45
861.23
0.23
718.55
718.77
-0.23
83.41
83.46
-0.05
1610
874.77
874.49
0.29
735.23
735.51
-0.29
84.05
84.11
-0.06
1640
888.09
887.75
0.35
751.91
752.25
-0.35
84.67
84.74
-0.07
1670
901.41
901.01
0.41
768.59
768.99
-0.41
85.26
85.35
-0.08
1700
914.73
914.27
0.47
785.27
785.73
-0.47
85.85
85.94
-0.09
1730
928.05
927.53
0.53
801.95
802.47
-0.53
86.41
86.52
-0.11
1760
941.37
940.79
0.59
818.63
819.21
-0.59
86.96
87.08
-0.12
1790
954.69
——
——
835.31
——
——
87.49
——
——
1820
968.01
——
——
851.99
——
——
88.01
——
——
1850
981.33
——
——
868.67
——
——
88.52
——
——
1880
994.65
——
——
885.35
——
——
89.01
——
——
在《木雅人的指距、坐高與身高的關係》中,身高與坐高迴歸方程:男性——身高=0.957×坐高+801.996,女性——身高=1.134×坐高+599.216 [26] 
在《福建省漢族青年身高及其與指距 坐高 足長 手指長關係的研究》中,坐高與身高的直線迴歸方程:男性——身高=40.85+1.41×坐高,女性——身高=15.59+1.66×坐高 [289] 
根據山東人木雅人福建人迴歸方程可以推算出,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同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因此,所謂的“同等條件”其實完全取決於如何幹擾和限制抽取樣本使得抽取樣本不具有代表性、遍歷性不能覆蓋全體樣本空間 [329]  既可以定義“同等條件”為“同身高段”也可以定義為“同坐高段”導致結論剛好相反 [20]  [17]  [235] 
澳大利亞國防軍體測數據 澳大利亞國防軍體測數據
《Statistical approaches to relationships between sitting height and leg length in adults》中,澳大利亞國防軍馬氏指數平均值男性(n=938)為91.7,女性(n=715)為90.1,具體數據如三線表所示:
坐高和坐骨下肢長的線性關係(澳大利亞)
坐高和坐骨下肢長的線性關係(澳大利亞)(2張)
如圖冊所示,由線性擬合可以得出——同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290] 
身高和坐高的範圍、平均值、標準差(科索沃) 身高和坐高的範圍、平均值、標準差(科索沃)
《Nationwide Stature Estimation from Sitting Height Measurements in Kosovan Adolescents》中,科索沃830名男性和793名女性(18-20歲)數據如三線表所示:身高平均值男性為179.52cm,女性為165.72cm,差距為13.8cm;坐高平均值男性為95.13cm,女性為90.17cm,差距為4.96cm。計算得出,馬氏指數平均值男性為88.71,女性為83.79,差距為4.92,差異極為顯著(p<0.01),效應量 [21]  大(d>0.8)。
科索沃男女身高與坐高的散點圖及線性關係 科索沃男女身高與坐高的散點圖及線性關係
身高與坐高的關係如圖所示,由此可見,同坐高段男性身高明顯大於女性 [119-120]  [216]  [286-288] 
(3)同腿長段
效應量中等(d=0.65) 效應量中等(d=0.65) [304]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5.93,標準差為3.95,標準誤為0.07;女性(n=3221)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3.38,標準差為3.86,標準誤 [283]  為0.07。男女平均值相差2.55,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26.07,p=0.00000) [326]  效應量中等(d=0.65) [21]  [22]  [23] 
韓國兩性身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韓國兩性身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304]
馬氏指數最小值男性為73.74,女性為70.88;最大值男性為116.64,女性為98.48 [304]  。因此,大樣本馬氏指數平均值和極端值均為男性大於女性
韓國兩性坐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韓國兩性坐高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304]
加入前提條件進行限制,統計數據如表所示:身高段女性腿略長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同腿長段男性身高明顯更高 [302]  [304] 
韓國兩性腿長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韓國兩性腿長與馬氏指數的關係 [304]
身高段
(mm)
男(n=3189)
女(n=3221)
男女差
n
坐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n
坐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坐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1354-1399
1
625
729
116.6
1
771
623
80.8
注:該男性為異常值
1400-1449
22
791
643
81.5
1450-1499
192
820
660
80.5
1500-1549
6
850
689
81.0
593
842
686
81.5
8
3
-0.5
1550-1599
49
869
711
81.9
1042
860
715
83.2
9
-4
-1.3
1600-1649
289
886
744
84.1
925
880
742
84.4
6
2
-0.4
1650-1699
744
907
770
84.9
362
901
767
85.2
6
3
-0.2
1700-1749
1074
928
796
85.9
75
919
796
86.6
9
0
-0.8
1750-1799
722
947
825
87.2
9
944
817
86.7
3
8
0.6
1800-1849
244
969
850
87.9
1850-1899
55
992
874
88.2
1900-1915
5
1009
898
89.1
坐高段
(mm)
男(n=3189)
女(n=3221)
男女差
n
身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n
身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身高
(mm)
腿長
(mm)
馬氏
指數
625-749
1
1354
729
116.6
注:該男性為異常值
750-769
4
1435
672
88.1
770-789
16
1456
676
86.6
790-809
65
1486
685
85.4
810-829
4
1589
769
93.7
251
1512
692
84.3
77
77
9.4
830-849
26
1605
763
90.6
591
1548
708
84.2
57
55
6.4
850-869
78
1628
767
89.1
843
1576
717
83.4
52
50
5.6
870-889
251
1651
770
87.4
774
1608
729
83.0
43
41
4.4
890-909
537
1681
780
86.7
451
1642
743
82.8
39
37
3.9
910-929
817
1711
792
86.2
170
1665
749
81.7
46
43
4.5
930-949
708
1740
801
85.4
47
1699
762
81.3
41
39
4.1
950-969
490
1771
814
85.0
6
1732
774
80.8
39
40
4.1
970-989
199
1801
823
84.2
2
1743
772
79.6
58
51
4.7
990-1009
58
1834
836
83.7
1
1768
776
78.2
66
60
5.5
1010-1029
16
1849
833
82.0
1030-1036
4
1891
859
83.1
腿長段
(mm)
男(n=3189)
女(n=3221)
男女差
n
身高
(mm)
坐高
(mm)
馬氏
指數
n
身高
(mm)
坐高
(mm)
馬氏
指數
身高
(mm)
坐高
(mm)
馬氏
指數
602-619
4
1446
838
72.5
620-639
36
1466
834
75.8
640-659
120
1489
837
77.8
660-679
3
1558
881
76.9
266
1514
844
79.4
44
37
-2.6
680-699
16
1570
878
78.8
446
1542
852
81.1
28
26
-2.3
700-719
60
1608
896
79.5
663
1572
863
82.3
36
33
-2.8
720-739
135
1635
904
81.0
648
1598
869
84.0
37
35
-3.0
740-759
325
1661
910
82.5
552
1626
877
85.5
35
33
-3.1
760-779
541
1689
919
83.9
314
1653
884
87.0
36
35
-3.1
780-799
669
1713
924
85.5
120
1675
886
89.0
38
38
-3.5
800-819
557
1739
930
87.1
38
1707
899
90.0
32
31
-2.9
820-839
462
1767
938
88.4
12
1731
904
91.6
36
34
-3.1
840-859
272
1793
944
89.9
2
1736
887
95.7
57
57
-5.7
860-879
105
1825
957
90.8
880-899
35
1848
961
92.5
900-919
7
1867
964
93.9
920-930
2
1882
957
96.7
效應量大(d=0.86) 效應量大(d=0.86) [300]
《The coast of giants: an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high schoolers on the Adriatic coast of Croatia》中,克羅地亞亞得里亞海岸(不包含達爾馬提亞地區)高中生男性馬氏指數平均值為91.68,標準差為4.85,標準誤為0.34;女性馬氏指數平均值為87.32,標準差為5.31,標準誤 [283]  為0.41。男女平均值相差4.36,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Z=8.24,p<0.00001) [326]  ,且效應量大(d=0.86) [21]  [22]  [23] 
加入前提條件進行限制,統計數據如表所示:同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同腿長段男性身高明顯更高 [299-300] 
身高段(cm)
男(n=209)
女(n=171)
男女差
n
坐高(cm)
腿長(cm)
馬氏指數
n
坐高(cm)
腿長(cm)
馬氏指數
坐高(cm)
腿長(cm)
馬氏指數
150.3-154.9
4
83.9
68.4
81.7
155.0-159.9
24
84.7
72.9
86.2
160.0-164.9
2
88.9
73.5
82.7
46
86.9
75.5
87.0
2.0
-2.0
-4.2
165.0-169.9
3
89.8
78.2
87.1
53
89.8
77.4
86.4
0.0
0.8
0.7
170.0-174.9
24
92.0
80.8
88.0
26
91.2
81.0
88.9
0.8
-0.2
-0.9
175.0-179.9
40
93.3
84.7
90.8
13
92.4
85.1
92.3
0.9
-0.4
-1.5
180.0-184.9
77
94.8
87.3
92.2
5
95.9
85.3
88.9
-1.1
2.0
3.3
185.0-189.9
39
97.0
90.4
93.3
190.0-194.9
21
99.5
92.6
93.2
195.0-199.9
1
96.8
102.0
105.4
200.0-201.8
2
103.1
98.3
95.4
坐高段(cm)
男(n=209)
女(n=171)
男女差
n
身高(cm)
腿長(cm)
馬氏指數
n
身高(cm)
腿長(cm)
馬氏指數
身高(cm)
腿長(cm)
馬氏指數
78.5-81.9
4
158.7
78.4
97.6
82.0-83.9
12
157.9
74.6
89.6
84.0-85.9
18
159.4
74.3
87.3
86.0-87.9
4
168.8
81.8
94.0
41
163.9
76.9
88.4
4.9
4.9
5.6
88.0-89.9
8
178.6
89.3
100.1
35
166.4
77.6
87.3
12.2
11.7
12.8
90.0-91.9
17
175.0
84.2
92.8
29
170.0
79.0
86.9
5.0
5.2
5.9
92.0-93.9
47
178.7
85.7
92.1
18
171.6
78.9
85.0
7.1
6.8
7.1
94.0-95.9
53
181.4
86.6
91.3
7
174.7
79.9
84.3
6.7
6.7
7.0
96.0-97.9
42
184.7
87.9
90.8
6
174.8
78.3
81.3
9.9
9.6
9.5
98.0-99.9
23
187.9
89.2
90.4
1
182.6
83.6
84.4
5.3
5.6
6.0
100.0-101.9
10
192.4
91.7
91.1
102.0-105.5
5
193.4
90.3
87.5
腿長段(cm)
男(n=209)
女(n=171)
男女差
n
身高(cm)
坐高(cm)
馬氏指數
n
身高(cm)
坐高(cm)
馬氏指數
身高(cm)
坐高(cm)
馬氏指數
65.2-67.9
3
151.6
84.8
78.7
68.0-70.9
7
158.5
89.2
77.9
71.0-73.9
1
162.0
90.5
79.0
23
159.8
87.1
83.6
2.2
3.4
-4.6
74.0-76.9
1
162.6
87.2
86.5
48
163.6
88.3
85.4
-1.0
-1.1
1.1
77.0-79.9
12
171.4
93.2
84.0
48
166.9
88.5
88.7
4.5
4.7
-4.7
80.0-82.9
22
175.1
93.5
87.3
24
171.8
90.4
90.3
3.3
3.1
-3.0
83.0-85.9
51
179.7
94.8
89.7
13
176.1
91.5
92.9
3.6
3.3
-3.2
86.0-88.9
48
182.7
95.3
91.8
3
179.1
91.0
96.8
3.6
4.3
-5.1
89.0-91.9
41
185.3
95.1
94.9
2
178.9
87.9
103.5
6.4
7.2
-8.7
92.0-94.9
28
189.6
96.5
96.6
95.0-97.9
3
196.1
100.0
96.3
98.0-100.9
1
201.0
100.7
99.6
101.0-102.0
1
198.8
96.8
105.4
(4)平均值
《人體測量的技術和方法》(蘇聯)19-25歲各身高組男女的坐高、腿長、身高坐高指數、[(身高-坐高)/身高]×100、馬氏軀幹腿長指數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121] 
19-25歲男
身高組(cm)
坐高(cm)
腿長(cm)
坐高指數
[(身高-坐高)/身高]×100
馬氏指數
馬氏指數分型
158-162
86.5
73.5
54.06
45.94
84.97
亞短腿型
163-167
88.3
76.7
53.52
46.48
86.86
中腿型
168-174
90
81
52.63
47.37
90.00
亞長腿型
175-177
91.8
84.2
52.16
47.84
91.72
亞長腿型
178-182
93.7
86.3
52.06
47.94
92.10
亞長腿型
總平均數:170.2
90.1
80.1
52.94
47.06
88.90
中腿型
19-25歲女
身高組(cm)
坐高(cm)
腿長(cm)
坐高指數
[(身高-坐高)/身高]×100
馬氏指數
馬氏指數分型
151-155
83.3
69.7
54.44
45.56
83.67
亞短腿型
156-160
85
73
53.80
46.20
85.88
中腿型
161-165
87.8
75.2
53.87
46.13
85.65
中腿型
166-170
88.7
79.3
52.80
47.20
89.40
中腿型
總平均數:160
85.7
74.3
53.56
46.44
86.70
中腿型
蒙古族13個族羣馬氏指數的均數如表所示,由此可見,所有族羣馬氏指數平均值均為男性大於女性 [306] 
排序
族羣
男性
女性
男女差
1
布里亞特部
88.68
87.62
1.06
2
阿拉善和碩特部
87.62
86.57
1.05
3
新疆土爾扈特部
87.62
86.22
1.40
4
阜新蒙古族
87.27
84.84
2.42
5
喀左縣蒙古族
87.27
83.82
3.44
6
杜爾伯特部
86.92
84.50
2.41
7
郭爾羅斯部
86.92
83.82
3.09
8
青海和碩特部
86.92
85.53
1.39
9
鄂爾多斯部
86.57
83.82
2.74
10
巴爾虎部
86.22
85.87
0.35
11
雲南蒙古族
86.22
86.22
0.00
12
額濟納土爾扈特部
85.87
84.16
1.71
13
新疆察哈爾部
85.87
83.82
2.05
蒙古族合計
86.92
85.19
1.73
(5)百分位數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男性(n=3189)馬氏指數均值85.93,標準差3.95,標準誤0.07;女性(n=3221)馬氏指數均值83.38,標準差3.86,標準誤0.07。各百分位數值如表所示 [302]  [304] 
MIN
P1
P3
P5
P10
73.74
77.44
78.68
79.56
80.95
70.88
74.20
76.15
77.17
78.57
性差
2.86
3.24
2.53
2.39
2.38
P15
P20
P25
P30
P35
81.85
82.60
83.24
83.81
84.34
79.50
80.23
80.84
81.40
81.87
性差
2.35
2.37
2.40
2.41
2.47
P40
P45
P50
P55
P60
84.88
85.41
85.88
86.34
86.87
82.34
82.82
83.28
83.77
84.28
性差
2.54
2.59
2.60
2.57
2.59
P65
P70
P75
P80
P85
87.30
87.92
88.54
89.18
90.00
84.75
85.24
85.83
86.56
87.34
性差
2.55
2.68
2.71
2.62
2.66
P90
P95
P97
P99
MAX
90.95
92.40
93.22
95.41
116.64
88.35
89.95
90.78
92.63
98.48
性差
2.60
2.45
2.44
2.78
18.16
西班牙兒童從出生到成年馬氏指數平均值和百分位數的變化如表所示。由此可見,成年後馬氏指數平均值、同一百分位數均為男性大於女性 [105] 
男性
Age
Mean
P3
P10
P25
P50
P75
P90
P97
0
53.14
50.15
51.52
51.75
52.44
53.85
54.08
56.25
1
58.98
56.49
57.48
57.73
58.98
59.24
60.77
61.55
2
67.50
64.74
65.29
66.94
67.50
68.35
69.49
70.36
3
72.71
70.36
71.82
72.71
73.01
73.61
74.22
75.44
4
75.44
73.01
74.83
75.13
75.44
75.75
76.06
77.94
5
78.89
76.37
77.30
77.94
78.57
79.21
80.51
81.16
6
81.49
78.89
79.86
80.83
81.49
82.15
83.49
84.16
7
83.82
81.16
82.15
82.82
84.16
85.19
85.87
86.57
8
88.32
85.53
86.57
87.62
88.68
89.75
90.48
91.20
9
90.84
87.97
88.68
89.75
90.84
91.57
92.68
93.80
10
92.68
90.11
90.84
91.57
92.31
93.05
94.55
95.69
11
94.55
91.57
92.31
94.17
94.55
95.69
96.46
97.24
12
94.55
91.57
92.31
94.17
94.55
95.69
96.46
97.24
13
94.55
90.84
91.94
93.42
94.55
96.08
97.63
98.41
14
93.80
90.48
91.57
92.68
93.80
95.31
96.85
97.63
15
92.68
89.39
90.48
91.57
92.68
94.55
96.08
96.85
16
92.68
89.04
90.11
91.57
92.68
94.17
95.69
96.46
17
91.57
87.97
89.04
90.11
91.57
92.68
94.17
95.31
18
91.20
87.62
88.68
89.75
91.20
92.31
93.42
94.55
女性
Age
Mean
P3
P10
P25
P50
P75
P90
P97
0
54.56
52.21
53.14
53.85
54.56
55.76
56.49
56.99
1
65.56
62.87
63.93
64.74
65.84
66.39
67.50
68.35
2
68.92
66.11
66.94
67.79
68.63
69.78
70.94
71.82
3
73.91
70.94
72.12
73.01
74.22
74.83
75.44
76.68
4
76.99
73.91
75.13
76.37
77.30
77.94
78.89
79.86
5
79.86
76.68
77.94
78.89
80.18
81.16
82.15
82.82
6
82.82
79.86
80.83
81.82
82.48
83.82
85.19
85.87
7
84.84
81.49
82.82
84.16
85.19
86.57
87.62
88.32
8
86.92
83.49
85.19
86.22
87.27
88.32
89.39
90.48
9
88.68
85.19
86.22
87.62
88.68
89.75
90.84
91.94
10
91.20
87.62
88.68
90.11
91.20
92.31
93.80
94.93
11
92.68
89.04
89.75
91.20
92.31
93.80
95.31
96.46
12
93.05
89.39
90.11
91.20
92.68
94.17
96.08
96.85
13
91.57
87.97
89.04
90.48
91.57
92.68
94.17
95.31
14
90.48
86.92
87.97
89.39
90.48
91.57
93.05
94.17
15
89.75
86.22
87.62
89.39
89.75
90.84
92.31
93.42
16
89.04
85.87
86.57
87.97
89.04
90.11
91.57
92.31
17
89.04
85.53
86.57
87.62
88.68
90.11
91.57
92.31
18
88.68
85.19
86.22
87.27
88.68
89.75
91.20
92.31
樣本容量 樣本容量
2009年,奧地利4至19歲兒童、青少年的馬氏指數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229] 
年齡
女性
男性
P3
P50
P97
P3
P50
P97
4
69.93
75.76
83.33
69.44
75.76
83.33
4.5
71.43
77.52
84.75
70.92
76.92
84.75
5
72.99
79.37
86.96
71.94
78.13
86.21
5.5
74.07
80.65
88.50
73.53
80.00
87.72
6
75.76
81.97
90.09
74.63
81.30
89.29
6.5
76.92
83.33
90.91
75.76
82.64
90.91
7
77.52
84.75
92.59
76.92
84.03
91.74
7.5
78.74
86.21
93.46
78.13
84.75
93.46
8
79.37
86.96
95.24
79.37
86.21
94.34
8.5
80.65
87.72
96.15
80.00
86.96
95.24
9
81.30
88.50
97.09
80.65
87.72
96.15
9.5
81.30
89.29
98.04
81.30
89.29
97.09
10
81.97
90.09
99.01
82.64
90.09
98.04
10.5
82.64
90.91
100.00
83.33
90.91
100.00
11
83.33
91.74
100.00
84.03
92.59
101.01
11.5
83.33
91.74
101.01
84.75
93.46
102.04
12
84.03
92.59
102.04
85.47
94.34
103.09
12.5
83.33
92.59
102.04
86.21
94.34
104.17
13
83.33
91.74
101.01
86.21
95.24
104.17
13.5
82.64
91.74
101.01
86.21
95.24
105.26
14
81.97
90.91
100.00
86.21
95.24
105.26
14.5
81.97
90.09
100.00
86.21
95.24
104.17
15
81.30
90.09
99.01
85.47
94.34
104.17
15.5
80.65
89.29
98.04
84.75
94.34
104.17
16
80.65
89.29
98.04
84.75
93.46
103.09
16.5
80.65
89.29
98.04
84.03
93.46
102.04
17
81.30
89.29
98.04
84.03
92.59
102.04
17.5
81.30
89.29
97.09
83.33
92.59
101.01
18
81.30
89.29
97.09
83.33
92.59
101.01
18.5
81.30
89.29
97.09
83.33
91.74
101.01
19
81.30
89.29
97.09
83.33
91.74
100.00
(6)極端值
2009年7月,在山東省壽光市調查了漢族778例(男為428例,女為350例),相關數據如下 [20] 
項目
男女差
坐高指數
平均值
53.9
54.6
-0.70
最小值
49.1
49.2
-0.10
最大值
57.5
61
-3.50
馬氏指數
平均值
85.53
83.15
2.38
最小值
73.91
63.93
9.98
最大值
103.67
103.25
0.41
四川省石棉縣木雅人157例(男77例,女80例)與爾蘇人120例(男69例,女51例)的身高坐高指數和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如下 [26]  [25] 
項目
木雅人
爾蘇人
男女差
男女差
坐高指數
平均值
53.4
53.8
-0.4
53.6
53.9
-0.3
最小值
47.9
48.0
-0.1
50.8
51.8
-1.0
最大值
56.5
57.0
-0.5
56.0
57.2
-1.2
馬氏指數
平均值
87.3
86.2
1.1
86.8
85.5
1.3
最小值
77.1
74.0
3.1
78.7
74.8
3.9
最大值
108.9
108.0
0.9
96.9
93.2
3.7
雲南省西雙版納八甲人158例(男為61例,女為97例)與空格人71例(男為46例,女為25例)的身高坐高指數和馬氏軀幹腿長指數的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如下 [222] 
項目
八甲人
空格人
男女差
男女差
坐高指數
平均值
53.9
54.2
-0.3
52.5
52.9
-0.4
最小值
49.2
50.4
-1.2
49.9
50.5
-0.6
最大值
56.8
57.3
-0.5
55.5
55.9
-0.4
馬氏指數
平均值
85.6
84.6
1
90.4
89.2
1.2
最小值
76.0
74.6
1.4
80.1
78.7
1.4
最大值
103.4
98.6
4.8
100.4
98.2
2.2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的蒙古族馬氏指數平均值±標準差、最小值、最大值如下 [347] 
注:*-p≤0.05,**-p≤0.01,***-p≤0.001
男(n=142)
女(n=194)
男女差
平均值±標準差
86.7±5.3
83.8±4.4
2.9***
最小值
74.9
72.7
2.2
最大值
108
100.4
7.6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16-69歲韓國人腿身比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如下 [302]  [304] 
項目
男(n=3189)
女(n=3221)
男女差
坐高指數
平均值
53.81
54.56
-0.75
最小值
46.16
50.38
-4.22
最大值
57.56
58.52
-0.96
馬氏指數
平均值
85.93
83.38
2.55
最小值
73.74
70.88
2.86
最大值
116.64
98.48
18.16
捷克人
捷克人(2張)
18-29歲捷克人數據如圖所示,由此可見,腿身比最小值、最大值男性均大於女性 [27] 
項目
男女差
坐高指數
平均值
52.63
53.38
-0.75
最小值
46.54
49.42
-2.88
最大值
56.61
58.63
-2.02
馬氏指數
平均值
90.01
87.34
2.67
最小值
76.65
70.56
6.09
最大值
114.87
102.35
12.52
(7)比例分佈
由統計規律可知,一般靜態人體測量數據是符合正態分佈的 [122]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佈亦是如此。
《武漢市某高校大學生體型調查研究》(年齡17-21歲),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123]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n:男=582;女=484)
性別
超短腿型
短腿型
亞短腿型
中腿型
亞長腿型
長腿型
超長腿型
n
%
n
%
n
%
n
%
n
%
n
%
n
%
1
0.2
38
6.5
176
30.3
249
42.8
93
16
23
4
2
0.3
5
1.2
35
8.3
173
40.8
153
36
54
12.7
4
0.9
0
0
四川省石棉縣木雅人與爾蘇人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佈如下 [25] 
馬氏指數分型
木雅人
爾蘇人
男(n=77)
女(n=80)
男(n=69)
女(n=51)
n
%
n
%
n
%
n
%
超短腿型(X~74.9)
0
0
1
1.25
0
0
1
1.96
短腿型(75.0~79.9)
4
5.19
6
7.5
3
4.35
2
3.92
亞短腿型(80.0~84.9)
23
29.87
27
33.75
19
27.54
21
41.18
中腿型(85.0~89.9)
27
35.06
30
37.5
29
42.03
18
35.29
亞長腿型(90.0~94.9)
19
24.68
12
15
15
21.74
9
17.65
長腿型(95.0~99.9)
3
3.9
3
3.75
3
4.35
0
0
超長腿型(100.0~X)
1
1.3
1
1.25
0
0
0
0
柯爾克孜族馬氏指數分型結果 柯爾克孜族馬氏指數分型結果
柯爾克孜族馬氏指數分型結果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349] 
韓國兩性馬氏指數分佈直方圖 韓國兩性馬氏指數分佈直方圖 [304]
《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16-69歲韓國人馬氏指數分佈如下 [302]  [304] 
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分型(n:男=3189;女=3221)
性別
超短腿型
短腿型
亞短腿型
中腿型
亞長腿型
長腿型
超長腿型
n
%
n
%
n
%
n
%
n
%
n
%
n
%
4
0.13%
200
6.27%
1111
34.84%
1396
43.78%
441
13.83%
33
1.03%
4
0.13%
49
1.52%
536
16.64%
1585
49.21%
892
27.69%
148
4.59%
11
0.34%
0
0.00%
克羅地亞高中生馬氏指數分佈直方圖 克羅地亞高中生馬氏指數分佈直方圖 [300]
《The coast of giants: an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high schoolers on the Adriatic coast of Croatia》中,克羅地亞亞得里亞海岸(不包含達爾馬提亞地區)高中生馬氏指數平均值男性為91.68,女性為87.32,具體分佈如下:
注:受測個體為17-20歲的高中生,18-20歲為主 [299-300] 
馬氏指數分型
男(n=209)
女(n=171)
n
%
n
%
超短腿型(X~74.9)
0
0.00%
3
1.75%
短腿型(75.0~79.9)
1
0.48%
7
4.09%
亞短腿型(80.0~84.9)
14
6.70%
46
26.90%
中腿型(85.0~89.9)
64
30.62%
65
38.01%
亞長腿型(90.0~94.9)
81
38.76%
41
23.98%
長腿型(95.0~99.9)
38
18.18%
5
2.92%
超長腿型(100.0~X)
11
5.26%
4
2.34%
(二)用會陰高表示腿長:
(1)《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不同身高段的會陰高、(會陰高/身高)×100如表(單位:cm)所示,以供參考 [467] 
日本男性
日本女性
身高
會陰高
(會陰高/身高)×100
身高
會陰高
(會陰高/身高)×100
162.9
72.8
44.69
150.1
65.4
43.57
164.9
74
44.88
152
66.6
43.82
167.3
75.4
45.07
154.3
68
44.07
169.1
76.5
45.24
156
69.1
44.29
170.6
77.4
45.37
157.4
70
44.47
172
78.2
45.47
158.7
70.9
44.68
173.4
79.1
45.62
160
71.8
44.88
174.9
80
45.74
161.4
72.7
45.04
176.7
81.1
45.90
163.1
73.8
45.25
179.2
82.6
46.09
165.4
75.4
45.59
181.2
83.9
46.30
167.3
76.7
45.85
(會陰高/身高)×100
(會陰高/身高)×100(2張)
如圖冊所示:同身高段,女性會陰高略大於男性;但由於(會陰高/身高)×100與身高呈正相關,身高越大,(會陰高/身高)×100也傾向 [281]  越大;因此,(會陰高/身高)×100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8] 
(2)如圖冊所示,(會陰高/身高)×100極端值男性大於女性 [124] 

腿長比較分析

(一)在以上人體測量數據中,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擾和限制,羅列出男女各自馬氏指數所有百分位數。比較得出,馬氏指數同一百分位數男性大於女性 [105]  [125-126]  [302]  [304]  ;統計得出,全體樣本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二)加入“同身高段”這一因素進行干擾和限制,即抽取樣本中,排除了身高百分位數較大的男性和身高百分位數較小的女性(身高沒有交集的高個男性和矮個女性)。由於腿身比與身高呈正相關(0.3<r<0.5 [298]  [304]  ),身高越大腿身比傾向 [281]  越大 [16]  [17]  [18]  ,相當於排除了腿身比較大的男性和腿身比較小的女性。因此,抽取樣本不具有代表性、遍歷性,不能覆蓋全體樣本空間 [329]  沒有消除身高的兩性差異對研究結果的干擾,必然會影響結論的準確性 [306-307]  。統計得出,各身高段馬氏指數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 [16]  ,抽取樣本的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 [15]  。由於抽樣偏差 [127]  ,因此不能得出“腿身比平均值女性大於男性、長腿是女性的第二性徵 [39-40]  ”的錯誤結論,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是身高性別二態性的“副產品 [16]  [8]  [124]  ,是“田忌賽馬”的結果 [348] 
(三)根據身高坐高一元線性迴歸方程 [116]  ,可以推算出,身高同一百分位數(不是同身高段)所對應的馬氏指數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四)用迴歸方程身高推測坐高,得出身高段女性腿略長。但是,用迴歸方程坐高推測身高,卻得出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20]  [26]  [289]  [235]  [290]  。注:自變量因變量位置互換時所得的迴歸方程不同 [283]  給定自變量的數值時只能推算因變量的可能取值 [284]  不能逆推 [285]  [292] 
因此,所謂的“同等條件”其實完全取決於如何幹擾和限制抽取樣本使得抽取樣本不具有代表性、遍歷性不能覆蓋全體樣本空間 [329]  既可以定義“同等條件”為“同身高段”也可以定義為“同坐高段”導致結論剛好相反 [20]  [17]  [235] 
(五)生活中,人們通過對一些個體的目測,通常是“同腿長段女性明顯更矮 [299-300]  [302]  [304]  ”、又或者是“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6]  ”這兩種對比,進而錯誤地認為“腿身比女性大於男性 [39-40]  ”。
注:更多時候是將二者混為一談,把“同腿長段女性明顯更矮 [299-300]  ”錯誤地説成“同身高女性腿明顯更長”。其實二者自變量(前提條件)剛好相反,迴歸方程也不同。同身高段女性腿身比優勢較小,同腿長段女性腿身比優勢較大 [302]  [304] 
身高大腿圍指數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 身高大腿圍指數平均值女性明顯大於男性 [16]
(六)與大腿圍指數(女性大於男性 [16]  [117]  [128]  ),尤其是肩臀比 [129] 腰臀比 [130]  [131]  (男性遠大於女性)等明顯的性別二態性特徵不同,雖然在樣本量較大的前提下 [32]  ,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 [20]  [31]  [306-307]  ,但效應量(Cohen's d [21]  [22]  [23]  中等(0.5<d<0.8) [24]  [304]  ,即男女相差不夠大 [19]  [8-9] 
效應量(Cohen's d)的解釋
效應量(Cohen's d)的解釋(2張)
注:一般將d=0.2定義為小效應量d=0.5為中效應量d=0.8為大效應量 [21]  [527-528]  。兩性身材比例均值差異如圖所示:肩臀比為大效應量,腿身比為中效應量頭身比為小效應量 [304] 
肩臀比為大效應量,腿身比為中效應量,頭身比為小效應量 肩臀比為大效應量,腿身比為中效應量,頭身比為小效應量 [304]
(七)肩臀比腰臀比平均值女性遠小於男性,兩性差異極為顯著 [8-9]  。而且,肩臀比腰臀比平均值成熟女性遠小於少女 [132-133]  [524] 腰臀比小的女性發育也較早(De Ridder al.,1990) [130]  [134] 
與此不同的是,月經初潮早的女生腿身比較小 [95]  。來潮後,女生軀幹的突增越來越明顯 [29-30]  [341]  [344-345]  [437]  ,導致馬氏指數平均值成熟女性遠小於少女 [16]  雌激素對骨質的成骨細胞有特殊的刺激作用,並影響長骨的成骨中心骨骺的癒合 [28]  [212] 身材高挑、腿細長的女孩子們青春期的時候往往雌激素水平不夠,長骨骨骺閉合得晚,所以個子高、第二性徵弱。反過來,如果體內雌激素過多,會導致長骨的骨骺閉合早、身材偏矮,但優勢是女人味十足、體型豐滿 [98]  。從這個角度看,長腿也不是女性第二性徵,腿過長可能是性成熟度不足,軀幹過短可能意味着胎兒發育的空間不足,成功受孕的幾率較低 [31]  。而遺精較早對男性腿身比的影響卻沒有那麼充分 [437]  [442-443] 
綜上所述,腿身比很可能不是性別二態性特徵 [1]  [17]  長腿更不會是女性的第二性徵 [31-32] 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是身高性別二態性的“副產品 [16]  [8]  [124]  ,是“田忌賽馬”的結果 [348] 

腿長備註

以上表述皆採用“同身高段”,而非“同身高”:
(一)在很多文獻資料中,“同身高”指的是採用分母為身高的指數進行比較,其樣本具有代表性、遍歷性,覆蓋全體樣本空間 [329]  ,包含身高沒有交集的高個子男性和矮個子女性 [306-307]  。之所以得出“同身高男性腿略長 [140]  [318]  ”的結論,實際上指的是全體樣本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二)而“同身高段”這種表述可以避免全體樣本參與,限制在某個身高段(如165-170cm),兩個羣體的腿長平均值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7]  [15] 正是由於腿身比與身高呈正相關(0.3<r<0.5 [298]  [304]  ),身高越大,腿身比傾向 [281]  越大 [16]  [18]  [17]  ;所以才有“全體樣本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的結果。
因此,“同身高段”比“同身高”表述更為準確。

腿長兩性差異結論

由此可見,用會陰高身高坐高表示腿長,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7]  [15] 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20]  [26]  [289]  [235]  [290]  同腿長段男性身高明顯更高 [299-300]  [302]  [304] 由於腿身比與身高呈正相關(0.3<r<0.5 [298]  [304] ,身高越大,腿身比傾向 [281]  越大 [16]  [18]  [17]  ;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差異極其顯著(p<0.01) [20]  [306-307] 效應量 [21]  [22]  [23]  中等(0.5<d<0.8) [24]  [304]  ;腿身比極端值也是男性大於女性 [25]  [26]  [27]  [302]  [304]  。而且,雌激素對骨質的成骨細胞有特殊的刺激作用,並影響長骨的成骨中心骨骺的癒合 [28]  [212] 月經初潮早的女生腿身比較小 [95]  ,來潮後,女生軀幹的突增越來越明顯 [29-30]  [341]  [344-345]  [437]  ,導致馬氏指數平均值成熟女性遠小於少女 [16]  。而遺精較早對男性腿身比的影響卻沒有那麼充分 [437]  [442-443]  。因此,長腿絕非女性的第二性徵 [31-32] 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是身高性別二態性的“副產品 [16]  [8]  [124]  ,是“田忌賽馬”的結果 [348] 
而社會文化態度卻錯誤地認為“腿身比是一種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 [39-40] 

腿長社會文化態度

儘管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但人們卻認為“腿身比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 [39-40]  儘管澳洲土著東非人腿身比極端值男性大於女性 [88]  [91-92]  但申請腿長記錄的白種人和黃種人女性卻層出不窮 [135]  而且測量的都是俗語中的“腿長”(腰圍高臍高髂嵴高 [276]  [277]  [310-312] 數值很大測量方法也不嚴謹 [2]  [3]  [4]  。出現這些現象,除了受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5]  、審美偏好 [35-36]  、服裝修飾 [37]  [38]  等因素影響外,社會文化態度也是重要原因 [33-34] 
(一)模因(meme)
模因meme)這個詞最初源自英國著名科學家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所著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其含義是指“在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相類似的那個東西 [136]  。”
meme作為一種流行的、以衍生方式複製傳播的文化基因,如同基因自然選擇進化一樣,meme同樣也有。一條消息、一個思想得以廣泛傳播並不在於它是不是正確、是不是先進,而是在於它是不是有利於保存和傳播自己,正如基因一樣。哪個基因能很好地適應環境,哪個基因被殘酷的環境所拋棄;同理,一條消息、一個思想也是如此 [137] 
(二)學者的觀點
人類學家對坐高指數分型的初始設定 人類學家對坐高指數分型的初始設定 [3]
過去,學者們認為男性軀短肢長,女性軀長肢短。人類學家在對身高坐高指數分型作定義時,和身高肩寬指數、身高骨盆寬指數一樣,各種型別所對應的指數男女相差較大 [2]  [3]  [4]  。雖然坐高指數平均值女性大於男性 [19]  [8-9]  ,差異極其顯著(p<0.01) [20]  [306-307]  ,但效應量 [22]  [23]  中等(0.5<d<0.8) [24]  [304]  ,即男女相差不夠大 [19]  [8-9]  ;而身高坐高指數分型男女相差偏大,不太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19世紀哲學家叔本華在描述女性特徵時,除了身材小、肩窄臀寬外,還有身長腿短 [138-139] 
靄理士認為女性軀長肢短 靄理士認為女性軀長肢短
19世紀末20世紀初,英國性心理學家靄理士(Ellis, H.)在他的專著《男人和女人:人類第二性徵的研究》中表述為“女子的軀幹相對較長,肢體相對較短” [140] 
各學科均認為男性腿身比均值更大
各學科均認為男性腿身比均值更大(30張)
現代人體測量學人體工程學人體解剖學等其他學科均認為男性腿身比均值更大 [255]  [301]  [501-506]  [509]  [511-512]  [514-516]  [518-521]  [316]  [529-535]  [537-538] 
(三)現代時尚的影響
而近幾十年來,受娛樂時尚、大眾傳媒、明星效應、商業營銷等深刻影響,美腿長腿反而成為女性性感及美麗的代名詞,這也導致了女人對美腿長腿的審美偏好和執着追求 [141]  。Montoya(2007)研究認為,腿部對於女性吸引力的影響大於男性,腿部在男性對女性整體身體吸引力的評價中更重要 (在男性評估的21個身體特徵中排名第3),高於女性對男性吸引力的評價(在女性評估的21個身體特徵中排名第16) [36]  。Piotr Sorokowski(2010)研究表明,不同歷史時期藝術品(包括雕塑、繪畫、圖片等 [32]  )所展示的歐洲女性的理想腿身比並非恆定不變的,而男性的理想腿身比幾乎沒什麼變化。20世紀以後,女性理想腿身比超過了男性,現代女性偶像(如高級時尚雜誌描繪的女性 [142]  、T台模特 [40]  [143]  等)的腿比以前的更長,這暗示了與腿身比相關的審美標準深受社會文化影響 [34] 
在現代社會中,女性暴露自己的腿部是一種性感的表現,特別是對年輕女性來説更是這樣。女性的長腿似乎也和苗條的體態有關,女時裝模特一般都是比普通女性腿更長的女性。女性除了腿長之外,腿形也可能在提高吸引力方面發揮作用,如女性穿着高跟鞋後顯得小腿更長更直,身材也更挺拔,顯得苗條而有魅力 [319] 
與女性不同的是,男性的腿部受到的關注就少多了,被關注更多的是上半身肌肉發達程度,其次是腿部肌肉而不是腿長(Morris,1987 [144]  ;Maisey et al.1999;Swami & Tovée,2005a)。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用“長腿美女”形容女性的魅力,就如同用“肌肉男”來形容有吸引力的男性一樣 [319]  。“男人身長腿短,女人身短腿長”、“較大腿身比與女性柔美氣質相關,較小腿身比與男性陽剛氣質相關 [39-40]  ”、“美不美,先看腿 [141]  ”等模因meme [136]  [137]  恰好迎合了當今時尚潮流,迎合了對女性長腿的審美偏好 [35]  ,迎合了女性對腿“細長直”的追求 [141]  ,畢竟“風尚是專橫的”(R. A. Fisher) [145]  [146]  [151] 
現代時尚同時影響了服裝設計和穿衣打扮。女性上衣設計較短,腰節高褲子設計較長 [37]  ;穿高腰裙、高腰褲、高跟鞋,整體顯腿長。而男性上衣設計較長,生理因素導致褲子穿得低,整體顯腿短。服裝修飾的差異也導致男女腿長在視覺上造成錯覺 [38] 
(四)缺乏邏輯、統計思維
提及長腿,人們首先聯想到的是模特 [40]  [143]  。高級時尚、大眾傳媒對女性長腿的過分推崇 [35]  [141]  ,影響了社會文化態度,很有可能導致人們簡單片面地認為——對女性長腿的審美偏好純粹源自於人類演化出了“男性短腿、女性長腿”的性別二態性特徵 [39-40]  ,從而忽視了文化因素對主觀審美造成的深刻影響 [33-34]  [147]  。人們更是忽略了世界各地體質調查的客觀統計數據 [31-32]  ——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差異極其顯著(p<0.01) [20]  [306-307] 效應量 [21]  [22]  [23]  中等(0.5<d<0.8) [24]  [304]  ;腿身比極端值也是男性大於女性 [25]  [26]  [27]  [302]  [304] 
世人也只能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事情 [148]  。而且,人類的邏輯推理能力本來就不是用來追求真理的,而是用來説服別人的 [149]  。所以,人們更願意也更傾向於用小樣本甚至個例,去印證“腿身比是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 [39-40]  ”的錯誤想法 [31-32] 

腿長審美偏好

提到身高,不得不提到一個與此相關的概念——腿長。在進化心理學中,用“腿身比(LBR,Leg-to-Body Ratio)”來研究腿長跟人體吸引力之間的關係 [40] 

腿長簡單初步的探討

Swami、Einon與Furnham(2006) Swami、Einon與Furnham(2006)
Swami、Einon與Furnham(2006)以腿身比作為審美標準,探究五種不同腿身比1.0、1.1、1.2、1.3、1.4對於兩性的吸引力。這篇文獻中,腿身比是指下身與上身比例;下身十分粗糙地用腳的底部到骨盆頂(在腰下面至臀部上方之間)之間的距離表示,上身則為頭頂到骨盆頂之間的距離。研究結果顯示,女性較偏好腿身比低1.0(腿較短)的男性,男性則偏好腿身比高1.4(腿較長)的女性 [39] 
錯誤地認為女性腿身比更大,腿長是女性第二性徵 錯誤地認為女性腿身比更大,腿長是女性第二性徵 [40]
Swami等心理學研究人員並未瞭解過人體測量術語以及世界各地體質調查數據,和社會文化態度一樣 [33-34]  ,錯誤地認為“腿身比是一種性別二態性特徵、女性腿身比更大”。他們的錯誤結論也廣泛流傳——“較大的腿身比與女性柔美氣質相關,較小的腿身比與男性陽剛氣質相關。男性喜歡腿身比更大的女性,所以腿身比演化成一種性別二態性特徵” [40] 

腿長基於生物適合度的研究

Sorokowski等指出,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反而略大於女性 Sorokowski等指出,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反而略大於女性 [31]
如果只有女人腿長好看,根據性選擇 [150-151]  原理,我們是不是應該進化成女人長腿男人短腿?就好比雌孔雀喜歡雄孔雀開屏,就只有雄孔雀有華麗的羽毛。
Bertamini等也指出,長腿絕非女性第二性徵 Bertamini等也指出,長腿絕非女性第二性徵 [32]
然而,世界各地體質調查數據表明:用身高坐高表示腿長,身高段女性腿略長 [17]  [15] 坐高段男性腿明顯更長 [20]  [26]  [289]  [235]  [290]  同腿長段男性身高明顯更高 [299-300]  [302]  [304] 由於腿身比與身高呈正相關(0.3<r<0.5 [298]  [304]  ),身高越大,腿身比傾向 [281]  越大 [16]  [18]  [17]  ;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差異極其顯著(p<0.01) [20]  [306-307] 效應量 [21]  [22]  [23]  中等(0.5<d<0.8) [24]  [304]  ;腿身比極端值也是男性大於女性 [25]  [26]  [27]  [302]  [304]  。因此,長腿絕非女性的第二性徵 [31-32] 同身高段女性腿略長是身高性別二態性的“副產品 [16]  [8]  [124]  ,是“田忌賽馬”的結果 [348] 
Sorokowski與Pawlowski(2008a) Sorokowski與Pawlowski(2008a)
(一)Sorokowski與Pawlowski(2008a)認為Swami、Einon與Furnham(2006)的實驗做得不夠精密,沒有排除干擾因素。他們以之前的研究為基礎,進行了修改版(剪影圖)的腿身比的研究。不同於Swami、Einon與Furnham(2006)的研究結果,結果顯示,男女皆受高腿身比1.3異性的吸引。並且,不論是對女性或男性而言,腿身比1.0(腿最短)都是最不具吸引力,而腿身比1.4的吸引力(腿過長)則有所減少。
同時,Sorokowski與Pawlowski(2008b)另以波蘭人腿長與軀幹比例的平均值為基礎,創建出基準圖置於中間,再稍微地拉長腿長5%、10%和15%,及縮短5%、10%和15%共設計出七個剪影圖,探究不同腿長對於兩性的吸引力。研究結果表明,腿長影響着男性與女性的身體吸引力。相對較短的腿,長的腿更具吸引力,但只限於輕微(5%)腿的長度增加,過長的腿會降低身體的吸引力 [31] 
(二)除了Swami早期的兩篇論文認為女性腿越長、男性腿越短越有吸引力 [33]  [39]  ,後續的研究基本和Sorokowski的研究結果類似 [152-153] 
無論男女,短腿和過長的腿被認為是缺乏吸引力的 無論男女,短腿和過長的腿被認為是缺乏吸引力的 [154]
(1)Sorokowski(2010)的研究中,27個國家的3103名參與者對7名男性和7名女性的身體特徵進行了評估,短腿和過長的腿被認為是缺乏吸引力的 [154] 
(2)張榮富,李惠閔,沈宥勝(2010)重複了Swami的設計實驗,樣本選取台北教育大學及東海大學的學生,女413人,男202人,發現結果與Sorokowski的一樣 [155-156] 
(3)在一項對日本參與者的研究中,腿身比接近人羣平均值的男性最有吸引力 [157] 
(4)對於異性戀美國女性來説,腿身比大約高出人羣平均值半個標準差的男性最有吸引力 [152]  。女性喜歡身材較高的男性 [158]  ,而腿身比與身高呈正相關(0.3<r<0.5 [298]  [304]  ),腿長是導致身高增加並超過平均值的主要因素 [16]  [17]  [18] 
(三)上述Sorokowski與Pawlowski的兩項研究中均討論到,吸引力可能和相對應的腿長度有關,因為這個特徵可能是健康狀態的線索 [152-153] 
人類在環境壓力條件下,會犧牲其它器官或組織的生長來保護大腦,下肢總長度比頭加軀幹高度(通常測量為坐高)更具可塑性 [159-160]  。眾所周知,肢體遠端對環境因素更敏感 [161]  。一些研究人員認為,肢體遠端的比例變化與社會經濟條件、健康狀況和營養的改善有關 [162]  。下肢骨隨年代(1800-1970年)的變化比上肢骨更顯著,遠端骨變化比近端骨更顯著,尤其是下肢。性別間對環境變化的敏感性存在差異,男性長骨隨環境的變化大於女性,女性長骨對環境變化的抵抗力更強 [163]  [213] 
(四)從生物學角度來看,當某個性狀意味着較高的“適合度”(衡量生物體在其環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164-165]  )時,就具有吸引力。在不同的羣體中(例如狩獵採集或高度發達的社會),各種表型特徵可以是適應性的,經典的自然選擇性選擇理論可以解釋這些差異的存在 [166]  。經歷長期、穩定的自然選擇性選擇的性狀,存在一種中間最優度,最適應的個體是那些性狀值為當地人羣平均值或接近平均值的個體 [167-168] 
(1)腿身比略高於平均水平與良好的營養、發育穩定性 [159-160]  [163]  和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 [44]  [169]  以及運動過程中的生物力學效率有關 [170-172] 
(2)過短的腿與不良的健康狀態相關,如胰島素抵抗冠心病 [173-174] 高血壓膽固醇肥胖 [175-176] 糖尿病 [174]  [177-178] 痴呆症 [179-180] 
脊柱病變可能導致軀幹變短
脊柱病變可能導致軀幹變短(5張)
(3)相反,過長的腿與疾病相關,如克氏綜合徵 [181] 馬凡綜合徵 [182]  。軀幹變短可能與脊柱側彎或後凸畸形有關 [218]  [339] 鐮狀細胞貧血患者坐高坐高指數更低,腿更長;其它因素導致發育延遲、長骨生長板融合延遲的,馬氏指數也會偏大 [436]  。腿身比少年遠大於成年 [16]  [103]  ,腿過長可能是性成熟度不足,軀幹過短可能意味着胎兒發育的空間不足,成功受孕的幾率較低 [31] 
尼日利亞鐮狀細胞貧血患者坐高、坐高指數更低,腿更長 尼日利亞鐮狀細胞貧血患者坐高、坐高指數更低,腿更長 [436]

腿長女性高估男性對異性超長腿的偏好

(一)在很多國家,人們的流行觀念認為,男性更偏愛苗條的女性,而女性更偏愛肌肉發達的男性。然而,英國聖安德魯斯大學心理與神經科學學院心理學家薛雷(Xue Lei)和戴維·佩雷特(David Perrett)的研究結果顯示,青年男女對異性偏好的誤解是存在的。特別是,女性傾向於高估男性對女性身體瘦弱的喜愛程度 [183]  ,而男性則傾向於高估女性對男性身體肌肉發達的喜愛程度。
研究還顯示,在女性心中,理想女性的身材比她們認為最健康的身材更瘦、體脂更低;相反,男性心中,理想男性身材比他們認為最健康的身材更重。也就是説,當男人和女人在考慮什麼是自己最理想的身材時,均和他們明確知道的最健康的身材是不同的。
針對女孩的卡通女性的身材設定極為誇張—極瘦腰、大胸部、超長腿 針對女孩的卡通女性的身材設定極為誇張—極瘦腰、大胸部、超長腿 [184]
研究人員表示,對異性偏好的誤解,可能源於擇偶壓力。由於吸引力在配偶選擇過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吸引人的特徵應該是可以被直觀觀察到的,而那些被認為是最優的特徵就會被同性競爭誇大。還有一種解釋是,由於媒體在理想身材流行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84]  ,這樣就會更加大了男女對異性理想身材喜愛之間存在的誤解 [185] 
(二)那麼,關於腿身比的審美偏好,是否存在對異性偏好的錯誤估計呢?
Frederick(2010) Frederick(2010)
Frederick、Hadji-Michael、Furnham 與Swami 等人(2010)將樣本再擴大,並做了三次實驗。第一組樣本為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生,705位女性,235位男性,平均年齡為18.93歲;第二組是在學校咖啡廳隨機找的樣本,女性64人,男性50人,平均年齡22.7歲;第三組樣本來自社會人士,女性 101 人,男性106人,平均年齡27.1歲。使用刺激物是立體動畫軟體POSER製作出來的,生動逼真,腿身比由低到高共八張。
女性高估了男性對異性超長腿的偏好
女性高估了男性對異性超長腿的偏好(2張)
如圖冊所示,男性對異性腿身比的偏好呈倒U型曲線,腿身比0.49-0.50的女性最受歡迎,這與Sorokowski(2008)研究結果一致。有趣的是,實驗者不僅讓男性對形體圖打分,還讓女性猜男性會打多少分。結果是女性給超長腿打的分,比男生實際上打分要高。也就是説,女性高估了男性對異性超長腿的偏好這很可能是因為面向女性的娛樂時尚大眾傳媒等深刻影響了女性的審美 [35] 
面向女性的娛樂時尚、大眾傳媒等深刻影響了女性的審美 面向女性的娛樂時尚、大眾傳媒等深刻影響了女性的審美
而且,人們(尤其是女人)很可能並不知道——長腿根本不是女性第二性徵 [31-32]  ,腿身比平均值女性甚至比男性還略小 [19]  [8-9] 

腿長跨文化和跨時空研究

有些進化心理學家或許過於強求對審美偏好進行進化論意義上的還原,試圖把一切審美偏好都“還原為性選擇理論和自然選擇理論的直接結果或表達”,而忽視了這些偏好的文化背景 [186-187] 
審美不僅僅和演化(健康和繁衍)有關,還受文化影響 審美不僅僅和演化(健康和繁衍)有關,還受文化影響 [33]
有研究表明,審美偏好除了與長期演化有關(涉及健康和繁衍 [31]  ),更受當下社會文化態度的影響 [33-34]  ,且隨時代變遷而不斷變化 [188]  ,甚至出現對“不健康”體型的偏好:如近年來崇尚病態的骨感美 [189]  ,減肥成了時尚的主題 [190]  ,以致於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美國、以色列等國家先後通過立法或出台規定禁止低於標準體重模特登上T台表演,試圖引導健康的時尚潮流 [191]  。而南非祖魯人卻以肥胖為美,正常體重被視為營養不良;移民至英國的祖魯人審美偏好又接近英國人(Tovée et al.,2006;Tovée,Furnham,&Swami,2007) [192]  。因此,審美偏好表現出跨文化、跨時空和跨個體的多樣性 [40] 
也就是説儘管人類經過長期演化客觀上腿身比平均值 [19]  [8-9] 極端值 [25]  [26]  [27]  [302]  [304]  男性大於女性但主觀上的審美偏好卻可能有所不同 [32] 畢竟生物適合度以外的許多因素都可能影響形態偏好如暫時性的文化方面的影響 [153]  。近幾十年來,受娛樂時尚、大眾傳媒、明星效應、商業營銷等深刻影響,美腿長腿也成為女性性感及美麗的代名詞,這也導致了女人對美腿長腿的審美偏好和執着追求 [141]  。Montoya(2007)研究認為,腿部對於女性吸引力的影響大於男性,腿部在男性對女性整體身體吸引力的評價中更重要 (在男性評估的21個身體特徵中排名第3),高於女性對男性吸引力的評價(在女性評估的21個身體特徵中排名第16) [36]  。在現代社會中,女性暴露自己的腿部是一種性感的表現,特別是對年輕女性來説更是這樣。女性的長腿似乎也和苗條的體態有關,女時裝模特一般都是比普通女性腿更長的女性。女性除了腿長之外,腿形也可能在提高吸引力方面發揮作用,如女性穿着高跟鞋後顯得小腿更長更直,身材也更挺拔,顯得苗條而有魅力 [319]  。與女性不同的是,男性的腿部受到的關注就少多了,被關注更多的是上半身肌肉發達程度,其次是腿部肌肉而不是腿長(Morris,1987 [144]  ;Maisey et al.1999;Swami & Tovée,2005a)。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用“長腿美女”形容女性的魅力,就如同用“肌肉男”來形容有吸引力的男性一樣 [319]  。“男人身長腿短,女人身短腿長”、“較大腿身比與女性柔美氣質相關,較小腿身比與男性陽剛氣質相關 [39-40]  ”、“美不美,先看腿 [141]  ”等模因meme [136]  [137]  恰好迎合了當今時尚潮流,迎合了對女性長腿的審美偏好 [35]  ,迎合了女性對腿“細長直”的追求 [141]  ,畢竟“風尚是專橫的”(R. A. Fisher) [145]  [146]  [151] 
(一)跨文化研究
(1)儘管19-65歲英國人馬氏指數平均值男性為91.21、女性為89.41(Pheasant,1986) [193]  ,18歲英格蘭青年(坐骨下肢長/身高)×100平均值男性為47.2、女性為46.5(Dangour et al.,2002) [103]  。但Swami的跨文化重新研究還是認為,英國人就是偏愛長腿的女性和短腿的男性;而馬來西亞人接觸西方媒體的時間越長,就越認同西方社會文化態度的審美偏好 [33] 
(2)迄今為止,關於腿身比吸引力的研究主要是在西方文化的背景下。除了Swami早期的兩篇論文認為女性腿越長、男性腿越短越受歡迎 [33]  [39]  ,後續的研究基本上和Sorokowski的研究結果類似,即平均值或略高腿身比的女性被認為是有吸引力的 [31]  。男性相對不明確,與女性相比,通常略短或相似的腿身比被認為是有吸引力的 [152] 
辛巴族更喜歡腿身比略低的女性和略高的男性
辛巴族更喜歡腿身比略低的女性和略高的男性(2張)
Piotr Sorokowski、Agnieszka Sorokowska與Mara Mberira(2011)研究了來自非洲納米比亞北部的辛巴族(傳統的半遊牧民族)的審美偏好。與西方社會相似的是,極高、極低的腿身比都沒有吸引力。與之相反的是,辛巴族更喜歡腿身比略低的女性和略高的男性 [147]  。這與原始的統計數據所反映的男女腿身比客觀情況類似——馬氏指數平均值恰好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二)跨時空研究
20世紀以後,女性理想腿身比超過了男性 20世紀以後,女性理想腿身比超過了男性 [34]
不同的歷史時期藝術品(包括雕塑、繪畫、圖片等 [32]  [507-508]  [513]  )所展現的理想男女腿身比如圖所示:幾個世紀以來,歐洲女性的理想腿身比並非恆定不變的,而男性的理想腿身比幾乎沒什麼變化。20世紀以後,女性理想腿身比超過了男性,現代女性偶像(如高級時尚雜誌描繪的女性 [142]  、T台模特 [40]  [143]  等)的腿比以前的更長。這暗示了與腿身比相關的審美標準深受社會文化影響很可能對女性高腿身比的偏好並不是普遍的(Piotr Sorokowski,2010) [34] 

腿長審美偏好結論

提及長腿,人們首先聯想到的是模特 [40]  [143]  。高級時尚、大眾傳媒對女性長腿的過分推崇 [35]  [141]  ,影響了社會文化態度,很有可能導致人們簡單片面地認為——對女性長腿的審美偏好純粹源自於人類演化出了“男性短腿、女性長腿”的性別二態性特徵 [39-40]  ,從而忽視了文化因素對主觀審美造成的深刻影響 [33-34]  [147]  。人們更是忽略了世界各地體質調查的客觀統計數據 [31-32]  ——腿身比平均值男性大於女性 [19]  [8-9]  ,差異極其顯著(p<0.01) [20]  [306-307] 效應量 [21]  [22]  [23]  中等(0.5<d<0.8) [24]  [304]  ;腿身比極端值也是男性大於女性 [25]  [26]  [27]  [302]  [304] 

腿長BMI指數

腿長國內

高(≥75th)和低(<25th)坐高指數男女的BMI平均值 高(≥75th)和低(<25th)坐高指數男女的BMI平均值
山東省42348名學生(男21248,女21100),年齡7-18歲,按身高坐高指數百分位數男女各選出兩組(≥75th和<25th),BMI指數差距範圍為——男1.28–1.55kg/m2,女1.06–1.90kg/m2。如圖所示 [194] 

腿長國外

坐高指數和BMI指數
坐高指數和BMI指數(5張)
研究表明,身高坐高指數與BMI指數正相關 [195]  [230]  [346]  。那麼,馬氏軀幹腿長指數與BMI指數負相關

腿長選材

腿長時裝模特

一般來講,時裝模特比普通女性高11釐米左右(Tovee et al.1997),而且這種差異的較大部分源於腿長的差異 [40]  [143] 
鄭州紡織工學院1996年
鄭州紡織工學院1996年(3張)
(一)鄭州紡織工學院1996年錄取的服裝表演專業新生的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平均值為91.3,如圖所示 [14] 
(二)1999年,武漢科技學院紡織服裝學院服裝與表演專業學生平均值如下:身高172.95cm,坐高91.79cm,馬氏指數88.42 [196] 
浙江理工大學2004年 浙江理工大學2004年
(三)2004年,浙江理工大學以服裝表演與營銷專業女生為測量對象,共38人,結果馬氏指數平均值為90.56。如圖所示:44.74%的模特屬中腿型,42.11%屬亞長腿型,只有5.26%屬亞短腿型,沒有出現短腿型和超短腿型,7.89%模特屬長腿型,但也沒有出現超長腿型 [197] 
浙江理工大學2012年 浙江理工大學2012年
2012年,該校服裝設計與營銷(模特)專業的本科女學生和普通女大學生(各100名)的馬氏指數對比如圖所示:模特羣體的約90%屬於中腿型和亞長腿型,中腿型比例約為45%,亞長腿型約為42%,亞短腿型約為5%,對於比較理想的長腿型類別也約佔有7%的比例,但是沒有出現短腿型、超短腿型和超長腿型。對普通羣體的統計結果來看,腿型主要集中於短腿型、亞短腿型和中腿型,其中亞短腿型約為38%,短腿型約為25%,中腿型約為22%,並且出現了較大比例的超短腿型,沒有出現長腿型和超長腿型 [198] 
北京服裝學院2014年 北京服裝學院2014年
(四)《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Female Model Somatotype Based on Body Measurement》(2014年)節選,北京服裝學院109名學生的馬氏指數平均值為91.95,分佈如圖所示 [199] 

腿長芭蕾舞演員

芭蕾舞選材 芭蕾舞選材 [200]
舞蹈演員要求形體修長,下肢長度與軀幹差距有嚴格標準,芭蕾選材更為嚴格,要求下肢比軀幹至少長12cm。測量如下:由第7頸椎與第1胸椎間的縫隙為起點,至臀橫紋(臀線)為軀幹長;臀橫紋(臀線)至足底為下肢長(即臀溝高)。選材時,下肢越長越好。因兒童少年發育先長腿,後長軀幹,等到發育完全,下肢與軀幹間差距會縮短,故挑選時應以下肢越長越好。舞蹈演員四肢修長,舞蹈表演時顯得舒展、大方。
芭蕾舞演員
芭蕾舞演員(2張)
(第7頸椎因其棘突特別長,低頭時在頸後能看見和摸到,又稱“隆椎”,第7頸椎(隆椎)是記數椎骨序數的骨性標誌,也是舞蹈選材的人體體表標誌之一 [201]  。)
測量標誌 測量標誌 [201]
128名來自北京、遼寧和上海芭蕾舞團演員的馬氏指數平均值,男90.87,女90.32,如圖所示 [202]  [293] 

腿長跳高運動員

在田徑項目中,跳高運動員的(坐高/身高)×100指數最小,而下肢長及下肢各環節的長度與身高之比最大,説明跳高運動員軀幹短,下肢長,這是跳高運動員的突出特點 [204] 
我國優秀跳高運動員身體形態特徵
我國優秀跳高運動員身體形態特徵(2張)
著名教練員胡鴻飛説,理想的跳高運動員應當具備身材細長的條件,尤其強調腿長。他挑選的男運動員,坐高和腿長的差數一般為零,特別好的,如朱建華達-4釐米,女運動員的要求低一些,差數一般為+2釐米 [203]  朱建華11歲時身高156cm,坐高76cm,馬氏指數105.3 [205]  。1982年8月,朱建華身高193.7釐米,坐高97.5釐米,腿長96.2釐米,馬氏指數98.67 [203]  。1983年10月,朱建華身高194.6釐米,腿長不變,坐高98.4釐米,馬氏指數97.76 [330] 
世界水平跳高運動員形態模式 世界水平跳高運動員形態模式 [205]
索托馬約爾、巴爾希姆等腿身比更大。

腿長中長跑運動員

我國有研究認為,馬氏指數低於80對大學生中長跑影響較大,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馬氏指數越高,中長跑比賽成績越高,但馬氏指數的提高會帶來其他抑制因素的影響,比如身體運動協調性、技巧因素不易掌握等 [295] 
肯尼亞1500米選手基普羅普身高190cm
肯尼亞1500米選手基普羅普身高190cm(2張)
《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Kenyan Runners Compared to their Relative Body Weight and Fat》中,32名參加國際長跑項目(10000米、半程馬拉松馬拉松和山地跑)的肯尼亞優秀男女長跑運動員數據如下 [296] 
項目
女(n=7)
男(n=25)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小值
最大值
身高(cm)
164.7
156.6
178.0
168.0
154.7
179.2
坐高(cm)
83.5
81.0
91.5
84.7
81.0
89.3
身高-坐高(cm)
81.2
75.6
86.5
83.3
73.7
89.9
坐高指數
50.6
50.0
52.0
50.5
49.0
52.0
馬氏指數
97.6
92.3
100.0
98.0
92.3
104.1
而在《The Physique of Young Males in East Africa from the Biosocial Point of View》中,423名肯尼亞男性身高平均值為170.93cm,馬氏指數平均值為102.61,不僅身高大於長跑運動員,而且馬氏指數也大於長跑運動員 [87] 

腿長籃球運動員

澳大利亞體育委員會:不同項目運動員的坐高指數
澳大利亞體育委員會:不同項目運動員的坐高指數(2張)
籃球運動員的形態特點是:軀短肢長。籃球運動員的(坐高/身高)×100指數,男、女均小於其他項目的運動員 [193]  [227]  ,尤其是黑人籃球運動員更為顯著,有的只達45左右,甚至以下(即馬氏軀幹腿長指數122以上) [206] 
黑人籃球運動員坐高指數可達45左右 黑人籃球運動員坐高指數可達45左右 [206]
(一)波蘭青年國家隊球員(包括五個年齡組:U-14、U-15、U-16、U-18、U-20)的馬氏指數如表所示 [207] 
項目
U-14
(n=32)
U-15
(n=24)
U-16
(n=21)
U-18
(n=17)
U-20
(n=15)
身高(cm)
186.6
187
190.8
193.9
197.2
坐高(cm)
94.2
94.9
98.3
100.3
101.5
身高-坐高(cm)
92.4
92.1
92.5
93.6
95.7
馬氏指數
98.09
97.05
94.10
93.32
94.29
(二)參加1978年英聯邦運動會的12名印度男籃運動員平均值:身高185.6cm,坐高93.3cm,馬氏指數98.93。對照組的59名印度大學生平均值:身高170cm,坐高88.9cm,馬氏指數91.23 [208] 
參加印度東北地區大學錦標賽(2005-06)的42名男籃運動員,年齡在18-25歲之間,測量平均值為:身高178.13cm,坐高89.27cm,馬氏指數99.54 [209]  。而印度東北地區20-30歲男性農民馬氏指數平均值為94.65(K.N. Dewangan,2005) [210] 
黑人籃球運動員
黑人籃球運動員(67張)
(三)15名美國黑人高中全明星籃球運動員的馬氏指數平均值為101,如圖所示:
大衞·湯普森和15名美國黑人高中全明星籃球運動員的馬氏指數 大衞·湯普森和15名美國黑人高中全明星籃球運動員的馬氏指數 [211]
而NBA球星大衞·湯普森該指數達到115(J.H.Spurgeon & H.V.Meredith,1980) [211] 
馬努特·波爾
馬努特·波爾(32張)
蘇丹丁卡人馬努特·波爾從未申請過任何腿長記錄,但他的腿長、腿身比遠勝所有申請過腿長記錄的女人。
注:受社會文化態度影響 [33-34] 儘管澳洲土著東非人腿身比極端值男性大於女性 [88]  [91-92]  但申請腿長記錄的白種人和黃種人女性卻層出不窮 [135]  而且測量的都是俗語中的“腿長”(腰圍高臍高髂嵴高 [276]  [277]  [310-312] 數值很大測量方法也不嚴謹 [2]  [3]  [4] 

腿長摔跤運動員

優秀女子摔跤運動員與普通女青年形態指標的比較 優秀女子摔跤運動員與普通女青年形態指標的比較
我國優秀女子摔跤運動員馬氏指數均值為80.0,非常顯著地低於普通人(p<0.01),趨於亞短型腿的下限,這表明摔跤運動員具有下肢較短的形態特徵。
研究結果表明,與普通人相比,優秀女子摔跤運動員具有身體圍度較大、肌肉發達、身體比較粗壯;軀幹和上肢部位較長,下肢相對較短;肩寬骨盆較窄等身體形態特徵 [308] 

腿長舉重運動員

一般來説,腿部長度比較小的運動員在舉起槓鈴的時候,阻力臂也會比較短,所以在舉重的時候也更省力 [461]  [464]  [470-471] 

腿長腿長、頭小與顯高

腿長實驗測試

不同身材比例與身高的相關係數r 不同身材比例與身高的相關係數r
不同的身材比例身高相關性有所不同。如圖所示,它們與身高相關係數r的絕對值從大到小依次為:頭全高/身高、會陰高/身高、肩寬/身高、掌寬/身高(注:“會陰高/身高”與身高正相關,其餘為負相關 [282]  )。雖然身高越大,頭全高傾向越大;但相對於身高而言,頭全高變化很小;因此,身高越大,頭全高/身高比值傾向 [281]  越小 [117] 
身高與頭身比的線性關係 身高與頭身比的線性關係 [117]
腿身比一致、頭身比不同,測試觀察者對身高的判斷 腿身比一致、頭身比不同,測試觀察者對身高的判斷
人們通常以為腿身比是顯高最重要的因素其實不然。通過科學家用於測試觀察者對人體的判斷的圖片,就會發現,即使是圖片中三人腿身比一致,只有頭的大小不一樣,我們對他們身體的印象大為不同。我們不僅僅覺得最左側的更高,也更壯實,而最右側的幾乎給人一種兒童一般的感覺,身體瘦弱。
綜上所述,同身高前提下,頭小比腿長更顯高 [282] 

腿長數據支撐

人體尺寸與身高的關係
人體尺寸與身高的關係(3張)
(一)2015年16-69歲韓國男性人體尺寸與身高的相關係數r從大到小依次為:會陰高與身高0.83、頭全高與身高0.37、頭圍與身高0.28。因此,腿長通常個高頭大未必個高
注:樣本相關係數顯著性水平p小於0.01,可代表總體相關係數 [327] 
身材比例與身高的關係
身材比例與身高的關係(3張)
(二)根據身材比例與身高的相關係數r的絕對值可知,相關性從大到小依次為: (頭圍/身高)×100與身高-0.71、(頭全高/身高)×100與身高-0.48、(會陰高/身高)×100與身高0.25。因此,頭身比例好通常個高腿身比例好未必個高 [302]  [304] 

腿長顯腿長

人們通常以為女性顯腿長,其實不然:
(一)髖部最寬點的位置:闊筋膜張肌的下端通常是男性人體中髖部的最寬點 [333]  [334] 
女性髖部最寬點位置更低
女性髖部最寬點位置更低(2張)
女性通常在股骨大轉子下方和大腿外側面的上部有大量的脂肪堆積,向前與大腿前面的脂肪相連,向後與臀部脂肪相接 [335]  。在女性人體中,大轉子下側的脂肪部位才是髖部的最寬點 [333]  ,與臀部的臀褶相對應 [336]  。因此,髖部最寬點高近似於臀溝高 [254]  。女性的髖部最寬點一般略低於男性 [337] 
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 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 [334]
從背面看,女性由於臀下弧線低於男性,視覺上大腿的比例減短。再加上大腿脂肪豐富、根部粗大,導致女性臀部寬度增加,所以女性的大腿看上去似乎比男性的短些,整個下肢也都顯得更短些 [333]  [334]  [510] 
人體重心男性高於女性
人體重心男性高於女性(3張)
(二)髖最大寬大轉子點間寬平均值女性略大於男性 [19]  [8-9] 大腿圍平均值兩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31]  。同身高或同體重女性髖最大寬大轉子點間寬大腿圍女性遠大於男性 [302]  [304]  ,差異極其顯著(p<0.01),效應量大(d>0.8)。因此,人體重心女性低於男性 [332] 
穿衣打扮導致男性顯腿短,頭小導致女性顯高 穿衣打扮導致男性顯腿短,頭小導致女性顯高
(三)人們通常以為腿身比是顯高最重要的因素,其實不然。女性只是頭小顯高並非腿長顯高 [282] 
女性身材比例和體形不顯腿長,穿衣打扮顯腿長
女性身材比例和體形不顯腿長,穿衣打扮顯腿長(3張)
(四)女性上衣設計較短,穿高腰裙、高腰褲、高跟鞋,整體顯腿長;而男性上衣設計較長,生理因素導致褲子穿得低,整體顯腿短。服裝修飾的差異導致男女腿長在視覺上造成錯覺 [38] 
男性穿衣顯腿短,女性脱衣顯腿短 男性穿衣顯腿短,女性脱衣顯腿短 [498]
綜上所述,從身材比例體形角度看,女性更顯腿短。但是,受社會文化態度 [33-34]  、審美偏好 [35-36]  等影響,女性心理上更傾向於顯腿長,並通過服裝修飾 [37]  [38]  、拍攝技巧 [338]  等手段實現。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