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肩寬

鎖定
肩寬/肩峯寬(shoulder breadth,a-a,M35 [1]  /shoulder(biacromial)breadth [2]  ):左、右肩峯點(a)之間的直線距離 [1] 
最大肩寬/肩最大寬(maximum shoulder breadth,M35b [1]  /shoulder(bideltoid)breadth [2]  ):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3] 
總肩寬(across back shoulder [4]  ):指在後背處從左肩端經後頸中點(第七頸椎點)到右肩端的弧長 [5] 
在《服裝用人體測量的部位與方法》中,總肩寬(shoulder width)定義為——被測者手臂自然下垂,測量左右肩峯點之間的水平弧長 [6] 
總肩寬曲線測量
中文名
肩寬/肩峯寬
外文名
shoulder breadth,a-a,M35/shoulder(biacromial)breadth
肩寬指數
(肩寬/身高)×100
肩盆寬指數
(髂寬/肩寬)×100
軀幹寬指數
(髖寬/肩寬)×100
相關概念
最大肩寬總肩寬,髂寬,髖寬

肩寬測量方法

受試者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兩肩放鬆。測試人員站在受試者背面,先用兩食指沿肩胛岡向外摸到肩峯外側緣中點即肩峯點,再用測徑器測量兩肩峯點間的距離讀數。測量誤差不得超過0.5釐米 [7] 

肩寬混淆概念

肩寬/肩峯寬 肩寬/肩峯寬 [8]
(1)肩寬/肩峯寬:左、右肩峯點(a)之間的直線距離 [1] 
(2)最大肩寬/肩最大寬:在三角肌部位上,上臂向外最突出部位間的橫向水平直線距離 [3] 
最大肩寬/肩最大寬 最大肩寬/肩最大寬 [8]
總肩寬 總肩寬 [8]
(3)總肩寬:指在後背處從左肩端經後頸中點(第七頸椎點)到右肩端的弧長 [5] 
或定義為——被測者手臂自然下垂,測量左右肩峯點之間的水平弧長 [6] 
注:總肩寬乃是服裝用人體測量術語,為曲線測量

肩寬相關概念

(1)髂嵴間寬/髂結節間徑 [9]  /髂寬 [10]  /骨盆寬/腹寬:左、右髂嵴點(ic)之間的直線距離。
身高肩寬指數(stature-shoulder breadth index)=(肩寬/身高)×100
身高骨盆寬指數(stature-crista iliaca index)=(骨盆寬/身高)×100
身高肩寬指數和身高骨盆寬指數分型如表所示:
指數
型別
指數
身高肩寬指數
窄肩型
X<22.0
X<21.5
中肩型
22.0≤X≤23.0
21.5≤X≤22.5
寬肩型
X>23.0
X>22.5
身高骨盆寬指數
窄骨盆型
X<16.5
X<17.5
中骨盆型
16.5≤X≤17.5
17.5≤X≤18.5
寬骨盆型
X>17.5
X>18.5
肩寬骨盆寬指數(acromio-cristal index)=(骨盆寬/肩寬)×100
注:即肩峯髂嵴寬度指數=(髂嵴間寬/肩寬)×100
(2)大轉子間寬/大粗隆間徑 [11]  /髖寬 [10]  :左右側大轉子最向外側突出點之間的直線距離。
注:測量大轉子點高時採用股骨大轉子最高的一點,即大轉子點(tro),而不是最向外側突出點 [12] 
軀幹寬指數(trunk breadth index)=(大轉子間寬/肩寬)×100
髖寬指數(hüftbreiten-index)=(髂嵴間寬/大轉子間寬)×100 [1] 

肩寬肩寬和身高

肩寬蘇聯

身體各部相對平均值對身高的百分比 身體各部相對平均值對身高的百分比
(1)身體各部相對平均值對身高的百分比(男性),可以採用以下數據:
按布納克的計算,身高增加1釐米,即增加0.61%(依身高165釐米計算),下肢全長便增加0.63釐米,即增加0.71%(依中等下肢全長88釐米計算),而肩寬則增加0.17釐米,即增加0.45%(按中等肩寬37.5釐米考慮)。
因此,高身材的人大致都是腿較長,肩較窄。
注:使用不同測點(大轉子點恥骨聯合點髂前上棘點)測定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結果也有所不同。然而,任何一種測量法都測不出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的精確的解剖學長度。這裏介紹髂前上棘點恥骨聯合點距地面的兩個高度的半數來確定下肢全長;這一尺寸表示由腹股溝點至地面的下肢全長;這個點近似於股骨頭的頂點 [13] 

肩寬韓國

(1)《2015 7차 한국인 인체치수조사사업》中,韓國男性(n=3189)身高均值為1722.4mm,肩峯寬均值為396.1mm,身高肩峯寬指數均值為23.01。
身高與肩峯寬的關係 身高與肩峯寬的關係
身高與肩峯寬的關係如圖所示:
迴歸方程——y=0.1595x+121.4;r=0.49
根據相關係數r可知,身高與肩峯寬正相關相關性中等 [36]  。根據迴歸係數斜率)可知,身高每增加1cm,肩峯寬增加0.16cm。
身高與身高肩峯寬指數的關係 身高與身高肩峯寬指數的關係
(2)身高與身高肩峯寬指數的關係如圖所示:
迴歸方程——y=-0.0041x+30.013;r=-0.24 [37-38] 
根據相關係數r可知,身高與身高肩峯寬指數負相關相關性 [36] 

肩寬肩寬和大腿圍

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 、機能與素質研究 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 、機能與素質研究
青春期,男生上體的圍、寬度增長得快些,女生則是下肢的圍、寬度增長得快些。
男生胸圍、肩寬的年增長值高峯分別為3.7釐米和1.6釐米,比女生的3.5釐米、1.3釐米大0.2釐米和0.3釐米。11—21歲的男生共增長21.4釐米和9.20釐米,分別比女生的15釐米和5.3釐米大6.4釐米和3.9釐米。
相反,女生大腿圍年增長值的波峯為2.3釐米,比男生的2釐米大0.3釐米。11—21歲的女生大腿圍共增長11.2釐米,比男生的9.6釐米大1.6釐米。
由於男生的肩寬、胸圍比女生的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因而總增長量大,而女生的大腿圍比男生增長速度快,持續時間長,因而總增長量大,所以就形成了男生上體寬粗、下肢細長,女生則是上體窄細、下肢粗短的體型 [14] 

肩寬肩寬和骨盆寬

不少地區骨盆寬(即腹寬)絕對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不少地區骨盆寬(即腹寬)絕對值男性略大於女性 [15]
(1)人們是這樣強調最顯著的兩性差異的——男子肩寬大於骨盆寬,女子骨盆寬大於肩寬。正如杜瓦爾(M.Duval)等人所説,這個論述過於誇張。正確的表達或許可以是這樣的:男子肩寬骨盆寬差異較大,女子較小。韋森伯格在俄國南部的猶太男子中發現,他們骨盆寬(即腹寬)為277mm,肩峯寬為362mm,猶太女子的骨盆寬為281mm,肩峯寬為336mm。但是,女子的骨盆寬不一定,也不是在每一地區,都比男子寬。正如薩金特所説,對於17—20歲之間的美國人來説,女子骨盆寬的相對寬度(即骨盆寬/身高)比男子大,即但絕對寬度卻比男子小 [16] 
注:骨盆寬又稱為腹寬,區別於大轉子點間寬臀寬,後兩者絕對值女性略大於男性 [8] 
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 、機能與素質研究
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 、機能與素質研究(2張)
(2)青春期前男女肩寬與骨盆寬差異較小,青春期末,女性肩寬明顯不如男性,但骨盆寬與男性接近。我國城市女生20歲時肩寬平均為34.85cm,男生平均為38.46cm;而女性骨盆寬平均為27.11cm,男性平均為27.12cm;女性肩盆寬指數即[骨盆寬(cm)/肩寬(cm)]×100,隨年齡增長而加大,表現女性臀部比較豐滿的體形特點,而男性肩盆寬指數隨年齡增加而減少,女性胸圍在青春期增加約20cm,增加幅度低於男性。大腿圍女性始終大於男性。這種差異可能與兩種性激素作用部位不同有關,使體脂具有性別差異。最終男性形成肩部寬、胸圍大、骨盆窄、肌肉發達的男性體態,女性則形成骨盆較寬、肩部較窄、胸圍較小、體脂豐滿的女性體態 [17] 
骨盆寬和肩峯寬的關係 骨盆寬和肩峯寬的關係
(3)如圖所示(單位:cm),橫軸為骨盆寬,縱軸為肩峯寬,實線為男孩,虛線為女孩。青春期以後,同等骨盆寬,倫敦和香港女孩肩峯寬明顯小於男孩 [18] 

肩寬肩寬、髂寬、髖寬

人體軀幹示意圖 人體軀幹示意圖 [10]
肩寬、髂寬、髖寬這三個寬度正好將人體軀幹分成兩個梯形,如圖所示:
一般正常兒童少年,(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兩指數變化規律如圖所示:
(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 (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 [10]
男女差異 男女差異 [19]
從圖中看出,(髂寬/肩寬)×100指數,男性從小到大無顯著差異,有一定穩定性,易於預測。而女性隨着進入青春發育期,由於骨盆寬度增加,(髂寬/肩寬)×100指數從12歲後逐漸增大,到16歲後才能穩定下來。從12歲到16歲的4年間,該指數平均增大6.8%。由於12歲以後骨盆向橫向增長明顯,女性肩本身又比男性窄,所以女性(髂寬/肩寬)×100指數高於男性。
男女差異
男女差異(2張)
(髂寬/髖寬)×100指數,一般男少年各年齡組間無顯著差異,變化相對穩定,易於預測。女少年在8歲以前趨向男性,隨着青春發育期的到來,女性化逐漸明顯,髖部的增寬使指數下降與男性有明顯的差別 [10] 

肩寬肩盆寬和人體重心

兩性差異
兩性差異(2張)
據站立時測定,人體重心一般在身體正中面上第三骶椎上緣前方7cm處。由於性別、年齡、體型不同,人體重心位置略有不同。一般男子重心位置的相對高度比女子高,自然站立時男子重心高度大約是身高的56%,女子大約是身高的55%。這是由於女子的骨盆帶較大、肩帶發育弱於男性,脂肪多半集中於臀部和大腿,而男子多在背、胸、腹部的緣故 [20] 

肩寬肩寬和運動、選材

平均人(average man) 平均人(average man) [34]
(1)據我國學者調查,18~25歲男青年肩寬平均為38.6cm,而同齡女青年肩寬平均為35cm;按肩寬/身高指數比較,女子為男子的96.9%;女子的骨盆寬/身高指數,約為男子的106.8% [21] 
與男子相比,女子的下肢較短,軀幹相對較長;肩胸部較窄,臂肌力量弱,負重能力差;骨盆相對較寬,皮下脂肪較厚(皮下脂肪厚度平均女子相當於男子的2.73倍),因而臀部較寬大,臀部和大腿質量較大。這就導致了女子體型上體窄細、下肢粗短、肩窄臀寬。這種體型身體重心低,平衡能力強,有利於進行藝術體操、高低槓、平衡木及自由體操等項目 [22] 
由於女子下肢短,尤以小腿更明顯,導致步幅小;大轉子間距大,股骨髖骨間傾斜的角度大,在做下肢動作時,骨盆擺的幅度比較大。因而影響了女子的運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着女子的彈跳能力 [23]  。有人認為女子跑的能力為男子的86%,跳躍能力相當於男子的76% [22] 
女子的力量比男子小,成年女子的力量約比男子小1/3左右。體重相同的男女之比,女子也較男子的力量小20%左右。女子上肢力量比男子小得更多(女子上肢力量約小43%-63%,下肢約小27%) [24] 
博爾特髖窄、(髂寬/髖寬)×100指數大 博爾特髖窄、(髂寬/髖寬)×100指數大
(2)經過測試分析男女田徑、男女排球運動員(髂寬/肩寬)×100指數明顯高於一般人,軀幹更呈桶形。男女游泳和男子體操運動員(髂寬/肩寬)×100指數顯著低於一般人,由於這兩項對上肢力量與肩帶寬度的要求,優秀運動員軀幹呈倒三角形 [25] 
在選材工作中,常使用(髂寬/肩寬)×100和(髂寬/髖寬)×100兩指數來反映軀幹的體型特徵。一般認為,桶形軀幹更有利於運動,肩較寬有利於肩帶肌力量,髂較窄有利於髖關節的靈活性,並在外觀上呈現倒三角形的優美體型。但是,髂過窄,常常不利於發展腰部力量謂之細腰無力。在運用(髂寬/肩寬)×100指標時同時關注(髂寬/髖寬)×100,即髂寬與髖寬越接近越好。這將更有利於髖關節的靈活性和保持運動的直線性 [26] 
髖關節窄的運動員(在選材時女性指標應向男性指標靠攏)性成熟後,肌肉得到迅速發展,下肢肌肉羣,特別表現在臀部肌肉羣,更為明顯,外型看上去有些“翹臀”,臀紋球狀者更好。這表現出臀部肌羣結實有力,這類運動員往往蹬地和起跳都比寬髖的學生積極有力 [27] 
在選材時,對肩寬、髂寬、髖寬三個寬度的要求是:男——髂寬/肩寬=70%,髂寬/髖寬=90%;女——髂寬/肩寬=75%,髂寬/髖寬=85%;不選細腰寬臀的人 [28] 
在注意(髂寬/髖寬)×100指數的同時,還應注意正梯形中ab的高度。在田徑與跳躍項目選材中,ab越小越好 [25] 

肩寬相關數據

肩寬中國

(1)中國18-25歲青年體質調查測量數據的平均值(節選)如表所示 [12] 
注:根據1979年中國青少年兒童身體形態、機能與素質23項測試指標綜合統計材料而編制 [14] 
項目
全國
南方
北方
男女差
男女差
男女差
身高(cm)
170.3
159.0
11.3
169.3
158.1
11.2
171.4
159.8
11.6
肩寬(cm)
38.6
35.0
3.6
38.5
34.8
3.7
38.7
35.2
3.5
(肩寬/身高)×100
22.7
22.0
0.7
22.7
22.0
0.7
22.6
22.0
0.6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中肩型
-
中肩型
中肩型
-
中肩型
中肩型
-
骨盆寬(cm)
27.5
27.3
0.2
27.3
26.9
0.4
27.7
27.6
0.1
(骨盆寬/身高)×100
16.1
17.2
-1.0
16.1
17.0
-0.9
16.2
17.3
-1.1
身高骨盆寬指數型別
窄骨盆型
窄骨盆型
-
窄骨盆型
窄骨盆型
-
窄骨盆型
窄骨盆型
-
(骨盆寬/肩寬)×100
71.2
78.0
-6.8
70.9
77.3
-6.4
71.6
78.4
-6.8
(2)《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GB10000-88)》節選,以供參考 [29] 
年齡分組
項目
男女差
男18-60歲,女18-55歲
身高(mm)
1678
1570
108
肩寬(mm)
375
351
24
(肩寬/身高)×100
22.35
22.36
-0.01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中肩型
-
18-25歲
身高(mm)
1686
1580
106
肩寬(mm)
375
351
24
(肩寬/身高)×100
22.24
22.22
0.03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中肩型
-
26-35歲
身高(mm)
1683
1572
111
肩寬(mm)
376
350
26
(肩寬/身高)×100
22.34
22.26
0.08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中肩型
-
男36-60歲,女36-55歲
身高(mm)
1667
1560
107
肩寬(mm)
373
350
23
(肩寬/身高)×100
22.38
22.44
-0.06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中肩型
-
(3)《GB/T10000-2023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節選,以供參考 [40] 
年齡(歲)
測量項目
性差
18-70
身高(mm)
1687
1572
115
肩峯寬(mm)
386
354
32
(肩峯寬/身高)×100
22.88
22.52
0.36
身高肩峯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寬肩型
-
18-25
身高(mm)
1720
1599
121
肩峯寬(mm)
391
354
37
(肩峯寬/身高)×100
22.73
22.14
0.59
身高肩峯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中肩型
-
26-35
身高(mm)
1706
1588
118
肩峯寬(mm)
391
355
36
(肩峯寬/身高)×100
22.92
22.36
0.56
身高肩峯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中肩型
-
36-60
身高(mm)
1670
1564
106
肩峯寬(mm)
383
354
29
(肩峯寬/身高)×100
22.93
22.63
0.30
身高肩峯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寬肩型
-
61-70
身高(mm)
1652
1541
111
肩峯寬(mm)
375
349
26
(肩峯寬/身高)×100
22.70
22.65
0.05
身高肩峯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寬肩型
-
山東省城市男女7-25歲
山東省城市男女7-25歲(7張)
(4)山東省城市男女7-25歲的肩寬、肩寬百分位數表、身高肩寬指數、骨盆寬骨盆寬百分位數表、身高骨盆寬指數、肩寬骨盆寬指數如圖冊所示 [35] 
北京市海淀區 北京市海淀區
(5)《北京市海淀區兒童青少年身體形態發育特點的比較研究》中,6~18歲兒童青少年男女生各年齡段身高、肩峯寬、骨盆寬如圖所示,(肩峯寬/身高)×100、(骨盆寬/身高)×100、(骨盆寬/肩峯寬)×100如表所示 [39] 
年齡(歲)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肩峯寬/身高)
×100
21.3
21.5
21.5
21.3
21.3
21.2
21.7
21.6
21.8
22.0
22.3
22.5
22.4
21.1
22.8
21.2
21.4
21.6
20.8
21.3
21.0
21.1
21.0
21.1
21.0
21.3
男女差
0.2
-1.3
0.4
-0.1
-0.3
0.4
0.4
0.6
0.6
1.0
1.2
1.5
1.2
年齡(歲)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骨盆寬/身高)
×100
15.3
15.6
15.8
15.6
15.6
15.8
15.2
15.0
15.1
15.1
15.4
15.6
15.8
14.8
15.3
15.6
15.6
15.9
15.3
15.3
15.2
15.1
15.2
15.6
15.7
16.0
男女差
0.4
0.3
0.2
0.0
-0.2
0.5
-0.1
-0.2
-0.1
-0.1
-0.1
-0.1
-0.3
年齡(歲)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骨盆寬/肩峯寬)
×100
71.5
72.7
73.3
73.3
73.2
74.5
70.2
69.7
69.2
68.8
69.1
69.5
70.2
70.2
67.1
73.6
73.0
73.3
73.8
72.1
72.3
71.6
72.6
73.6
74.9
75.4
男女差
1.4
5.6
-0.3
0.3
-0.1
0.7
-1.9
-2.6
-2.4
-3.7
-4.5
-5.3
-5.2

肩寬日本

(1)《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以供參考 [8]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
1591.3
122.7
肩寬(mm)
397.5
358.8
38.7
(肩寬/身高)×100
23.19
22.55
0.64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寬肩型
寬肩型
-
髂寬(mm)
272.2
263
9.2
(髂寬/身高)×100
15.88
16.53
-0.65
身高骨盆寬指數型別
窄骨盆型
窄骨盆型
-
髖寬(mm)
306.7
318.2
-11.5
(髖寬/身高)×100
17.89
20.00
-2.10
(髂寬/肩寬)×100
68.48
73.30
-4.82
(髂寬/髖寬)×100
88.75
82.65
6.10
(髖寬/肩寬)×100
77.16
88.68
-11.53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 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
(2)《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節選,以供參考: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05.8
1586.3
119.5
肩寬(mm)
396.6
360.8
35.8
(肩寬/身高)×100
23.25
22.74
0.51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寬肩型
寬肩型
-
骨盆寬(cm)
270.1
276.8
-6.7
(骨盆寬/身高)×100
15.83
17.45
-1.62
身高骨盆寬指數型別
窄骨盆型
窄骨盆型
-
(骨盆寬/肩寬)×100
68.10
76.72
-8.61
各身高段肩寬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30] 
身長の階級(cm)
男値/女値x100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人數
平均身長(cm)
測定値(cm)
182.5~187.4
1
183.9
41.4
0
-
0
-
177.5~182.4
15
179.2
40.4
0
-
0
-
172.5~177.4
21
174.3
40
1
173
39
102.7
167.5~172.4
43
169.8
39.8
3
169.6
37.9
105.1
162.5~167.4
24
165.2
39.2
26
164.5
37.3
105.1
157.5~162.4
6
160.5
36.9
33
159.5
36.3
101.6
152.5~157.4
0
-
-
32
154.7
35.2
-
147.5~152.4
0
-
-
10
151.5
35
-
142.5~147.4
0
-
-
2
144.5
32.4
-
全 體
110
170.6
39.7
107
158.6
36.1
109.9
由此可見,同身高,男性肩寬數值大於女性。
(3)《size-JPN 2004-2006》不同年齡層次的身高、肩寬以及身高肩寬指數,如表所示,以供參考 [31] 
年齡(歲)
身高(mm)
肩寬(mm)
身高肩寬指數
男女差
男女差
型別
型別
男女差
20-24
1704
1582
122
403
358
45
23.65
寬肩型
22.63
寬肩型
1.02
25-29
1710
1590
120
404
360
44
23.63
寬肩型
22.64
寬肩型
0.98
30-34
1713
1584
129
406
358
48
23.70
寬肩型
22.60
寬肩型
1.10
35-39
1710
1585
125
406
359
47
23.74
寬肩型
22.65
寬肩型
1.09
40-44
1705
1579
126
404
360
44
23.70
寬肩型
22.80
寬肩型
0.90
45-49
1697
1562
135
403
359
44
23.75
寬肩型
22.98
寬肩型
0.76
50-54
1691
1555
136
399
358
41
23.60
寬肩型
23.02
寬肩型
0.57
55-59
1673
1550
123
395
359
36
23.61
寬肩型
23.16
寬肩型
0.45
60-64
1645
1535
110
391
356
35
23.77
寬肩型
23.19
寬肩型
0.58
65-69
1635
1519
116
388
352
36
23.73
寬肩型
23.17
寬肩型
0.56
70-74
1622
1496
126
385
350
35
23.74
寬肩型
23.40
寬肩型
0.34
75-79
1604
1473
131
380
347
33
23.69
寬肩型
23.56
寬肩型
0.13

肩寬美國

《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和《2010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Marine Corps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32-33] 
年份
項目
男女差
1988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肩寬(cm)
36.26
39.7
3.44
(肩寬/身高)×100
22.25
22.61
0.36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中肩型
-
2010
身高(cm)
162.49
175.34
12.85
肩寬(cm)
35.85
40.88
5.03
(肩寬/身高)×100
22.06
23.31
1.25
身高肩寬指數型別
中肩型
寬肩型
-
骨盆寬(cm)
26.36
27.05
0.69
(骨盆寬/身高)×100
16.22
15.43
-0.8
身高骨盆寬指數型別
窄骨盆型
窄骨盆型
-
(骨盆寬/肩寬)×100
73.53
66.17
-7.3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