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髂前上棘

鎖定
髂前上棘指的是髂嵴的前端。平卧位,經水平線與正中線相交,以臍為起點向外下側畫一角平分線,在此平分線上向外下側連續兩次移放4橫指,最後拇指指腹觸之堅硬處。
中文名
髂前上棘
外文名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ASIS)
性    質
人體部位

髂前上棘定位方法

髂嵴的前端為髂前上棘(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平卧位 [1]  ,經臍畫水平線與正中線相交,以臍為起點向外下側畫一角平分線,在此平分線上向外下側連續兩次移放4橫指,最後拇指指腹觸之堅硬處即為髂前上棘。此法常用於髂前上棘不明顯之肥胖者。臨牀上常在此後3橫指髂結節的骨面平坦處做骨髓穿刺。在臍與左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1/3處常行腹腔穿刺。兩側髂嵴最高點連線常對L3~L4棘突間隙,臨牀可依此行椎管內麻醉

髂前上棘臨牀意義

髂前上棘解剖位置 髂前上棘解剖位置
是確定麥氏點(McBurney)的標誌;自髂前上棘至腹直肌外側緣所作的水平線即腹股溝區的上界。
坐骨結節至髂前上棘的連線稱奈勒通(Nelaton)氏線,臨牀上根據股骨大轉子尖端與此線的關係是否正常,來判斷是否髖關節脱位股骨頸骨折
可用髂前上棘作為標誌來測量下肢的長度。
確定臀部肌肉注射的穿刺點和在髂結節進行骨髓穿刺進針部位。
股動脈股外側皮神經髂腹下神經和髂腹股溝的神經的行程,也可根據它們與髂前上棘的關係來確定。
參考資料
  • 1.    王海傑 .人體系統解剖學(第三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1-1:5-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