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髂嵴高

鎖定
髂嵴點高/髂嵴高(crista iliaca height,M12 [1]  /height of iliac crest,M12 [2]  ):從髂嵴點(ic)至地面的垂距 [3] 
在體育測量中,稱之為下肢長H [4] 
俗語中的“腿長”通常指的是腰圍高臍高、髂嵴高 [27-28]  [42-44] 人體測量數據表明,腰圍高>髂嵴高≈臍高 [5-6]  [17]  [22] 
中文名
髂嵴點高/髂嵴高
外文名
crista iliaca height,M12/height of iliac crest,M12
體育測量
下肢長H
其    他
腰圍高>髂嵴高≈臍高

髂嵴高測量方法

髂嵴點(iliocristale,ic):髂嵴向外最突出的點 [2] 
是測量髂嵴高度、骨盆寬度(兩髂嵴點間的直線距離)等的測點。髂嵴就是組成骨盆的左右兩塊大骨(稱髖骨)的上緣,髖骨背側面的組織構成了身體的臀部髂嵴的全長便成為臀部的上界,因無肌肉經過髂嵴,故在皮下可以摸得。如説骨盆似盆,盆的上緣就是髂嵴,兩側髂嵴的最寬處,也即是髂峭最向外突之點(該處成一結節,叫髂結節)也就是髂嵴點。值得注意的是胖人,特別是女性,由於皮下積聚脂肪而會影響其定位。這就需要藉助於外形和其位置來共同確定。髂嵴點是兩側髂嵴的最寬處,它一般位於其前端(髂前上棘)之後約6釐米多處(2英寸半),大致接近於普通大小的手部的四個橫指寬處 [7]  。兩側髂嵴最高點連線約平對第三、四腰椎棘突之間 [8] 
髂嵴點區別於髂嵴最高點 髂嵴點區別於髂嵴最高點 [24]
髂嵴點區別於髂嵴最高點,如圖所示 [9]  [23-24] 

髂嵴高廣義的腿長

髂嵴高簡介

相關概念
相關概念(3張)
體質人類學 [34] 人體測量學 [1]  [2]  [35]  上嚴格定義的腿長學名為全腿長,是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下肢全長是狹義的下肢長、真正的下肢長全腿長等於大腿長小腿長 [36]  ,或下肢全長內踝高。但由於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故大腿的上端無法準確確定 [37] 
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 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 [40]
由於狹義的下肢長下肢全長)、狹義的腿長全腿長)活體不易測量 [1]  [2]  ,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 [29] 最小腰圍以下 [42-44] 臀溝最下緣以上,體部各測量點至地面或內外踝的垂距,即廣義的腿長 [1]  [2]  [25]  [45] 
從大到小依次為腰圍高 [42-44]  、髂嵴高(或臍高 [22] 髂後上棘高髂前上棘點高下肢全長大轉子點高恥骨聯合高臀峯點高會陰高(或身高坐高)、臀溝高 [5-6]  [35]  。也有用上述各種立姿高度減去內踝高外踝高表示腿長的,如臍高內踝高 [30] 髂前上棘點高內踝高 [32] 大轉子點高外踝高 [31] 會陰高內踝高 [33]  等。
學術上一般採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採用馬氏軀幹腿長指數反映上下半身比例 [38]  [46] 

髂嵴高定義

以下立姿高度皆為測量點至地面的垂直距離其小於直線距離及曲線距離 [1]  [2] 
(1)腰圍高:從最小腰圍處至地面的垂距。
服裝用腿外側長可參考線很低 服裝用腿外側長可參考線很低 [42]
注:在服裝用人體測量中,腿外側長(outside leg length)是指用軟尺從腰際線沿臀部曲線至大轉子點,然後垂直至地面測量的長度。
服裝用人體測量涉及曲線測量,因此,服裝用的腿外側長甚至大於腰圍高,可參考性很低 [42-44] 
(2)臍高/肚臍高 [26]  :臍點(om)至地面的垂距。
(3)髂嵴點高/髂嵴高/下肢長H:髂嵴點(ic)至地面的垂距。
注:俗語中的“腿長”通常指的是腰圍高臍高、髂嵴高 [27-28]  [42-44] 
(4)髂後上棘點高/髂後上棘高髂後上棘點(is.p)至地面的垂距。
(5)髂前上棘點高/髂前上棘高/下肢長A:髂前上棘點(is.a)至地面的垂距。
(6)下肢全長/下肢長髂前上棘點高減去適當數值。
(7)大轉子點高/大轉子高/下肢長B:大轉子點(tro)至地面的垂距。
(8)恥骨聯合上緣高/恥骨聯合高恥骨聯合點(sy)至地面的垂距。
(9)臀峯點高:從臀峯點至地面的垂距。
(10)會陰高/股下高:會陰點(pe)至地面的垂距。
注:會陰高有兩種,一是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的連線與正中矢狀面的交點至地面的垂距 [2]  ,等於身高減坐高 [5-6]  [39]  ;二是恥骨聯合下緣高,略大於身高減坐高 [17]  ,略小於恥骨聯合高。
坐骨下肢長和髂嵴高 坐骨下肢長和髂嵴高 [10]
(11)身高減去坐高,即英文文獻中的坐骨下肢長(Subischial Leg Length (SLL)) [10] 
坐骨下肢長(a)近似於會陰高(c),遠小於大轉子點高(b) 坐骨下肢長(a)近似於會陰高(c),遠小於大轉子點高(b) [41]
注:坐高頭頂點(v)至椅面的垂距,是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 [11]  ,即頭頂點至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平面的垂距 [12]  [21] 
(12)臀溝高/臀紋線高/下肢長C:臀溝下緣最低點至地面的垂距 [2] 

髂嵴高運動員選材

下肢長H、A、B、C 下肢長H、A、B、C [13]
下肢長H、A、B、C四個長度對選材都有意義,A與H的比例越接近越好,達到95%已經是優秀人才了,達到這個指標擺腿時的幅度就大,跳起來步幅就大(我國運動員這個指標是個弱點)。這在動物世界中能找到答案,例如袋鼠等彈跳好的動物,其髂腰肌都已長到腰部脊柱上去了。我國運動員與黑人運動員相比,不是技術差,而是骨骼比例不一樣,因而動作幅度比不上人家。跑動中有相當一部分髖送不出去的運動員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結構問題。一定的力學比例決定了技術本身。
髂嵴點、髂前上棘點、大轉子點、臀溝 髂嵴點、髂前上棘點、大轉子點、臀溝 [19]
選材時,如果達到如下指標就是優秀形態指標:A/H-95%,B/H-90%,C/A-80% [14] 
注:下肢H是髂嵴高,下肢長A是髂前上棘點高,下肢長B是大轉子點高,下肢長C是臀溝高 [18] 

髂嵴高相關數據

髂嵴高日本

(1)《AIST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1-92》節選,以供參考: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0
1591.3
122.7
髂嵴最高點高(mm)
1014.2
943.9
70.3
(髂嵴最高點高/身高)×100
59.2
59.3
-0.1
髂前上棘點高(mm)
933.4
847.2
86.2
(髂前上棘點高/身高)×100
54.5
53.2
1.2
(髂前上棘點高/髂嵴最高點高)×100
92.0
89.8
2.3
大轉子點高(mm)
875.7
814.5
61.2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1.1
51.2
-0.1
(大轉子點高/髂嵴最高點高)×100
86.3
86.3
0.1
臀溝高(mm)
748.7
692.3
56.4
(臀溝高/身高)×100
43.7
43.5
0.2
(臀溝高/髂前上棘點高)×100
80.2
81.7
-1.5
髂嵴最高點高與腰節點高、臍高數據比較,以供參考 [5]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14.0
1591.3
122.7
腰節點高(mm)
1028.1
957.9
70.2
(腰節點高/身高)×100
60.0
60.2
-0.2
髂嵴最高點高(mm)
1014.2
943.9
70.3
(髂嵴最高點高/身高)×100
59.2
59.3
-0.1
臍高(mm)
1003.6
925.1
78.5
(臍高/身高)×100
58.6
58.1
0.4
腰節點高-髂嵴最高點高(mm)
13.9
14.0
-0.1
腰節點高-臍高(mm)
24.5
32.8
-8.3
髂嵴最高點高-臍高(mm)
10.6
18.8
-8.2
(2)《日本人人體寸法データベース1997-98》節選,以供參考 [15] 
項目
男女差
身高(mm)
1705.8
1586.3
119.5
髂嵴最高點高(mm)
995.9
943.7
52.2
(髂嵴最高點高/身高)×100
58.4
59.5
-1.1
髂前上棘點高(mm)
921.7
850.0
71.7
(髂前上棘點高/身高)×100
54.0
53.6
0.4
(髂前上棘點高/髂嵴最高點高)×100
92.5
90.1
2.5
大轉子點高(mm)
865.0
801.2
63.8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0.7
50.5
0.2
(大轉子點高/髂嵴最高點高)×100
86.9
84.9
2.0
(3)《AIST/HQL人體寸法・形狀データベース2003》中,腸骨稜點高(Iliocristale height)統計量【青年羣】(單位:mm)如下,以供參考 [16] 
-
被験者數
N
平均値
Mean
標準偏差
S.D.
最小値
Min.
最大値
Max.
5パーセンタイル値
5percentile
50パーセンタイル値
50percentile
95パーセンタイル値
95percentile
49
957.2
50.2
866.0
1065.0
882.4
960.0
1033.8
48
892.9
29.1
832.5
953.5
848.5
892.0
939.0

髂嵴高美國

(1)《1988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Army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項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髂嵴點高(cm)
98.88
107.34
8.46
(髂嵴點高/身高)×100
60.68
61.13
0.45
大轉子點高(cm)
86.16
92.83
6.67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2.88
52.87
-0.01
(大轉子點高/髂嵴點高)×100
87.14
86.48
-0.65
臀溝高(cm)
74.43
81.44
7.01
(臀溝高/身高)×100
45.68
46.38
0.70
髂嵴點高與腰圍高臍高數據比較,以供參考 [6] 
項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94
175.58
12.64
腰圍高(cm)
105.65
112.71
7.06
(腰圍高/身高)×100
64.84
64.19
-0.65
髂嵴點高(cm)
98.88
107.34
8.46
(髂嵴點高/身高)×100
60.68
61.13
0.45
臍高(cm)
98.21
105.88
7.67
(臍高/身高)×100
60.27
60.30
0.03
腰圍高-髂嵴點高(cm)
6.77
5.37
-1.40
腰圍高-臍高(cm)
7.44
6.83
-0.61
髂嵴點高-臍高(cm)
0.67
1.46
0.79
髂嵴點高近似於臍高 髂嵴點高近似於臍高 [20]
(2)《2010 Anthropometric Survey of U.S. Marine Corps Personnel: Methods and Summary Statistics》節選,以供參考:
項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49
175.34
12.85
髂嵴點高(cm)
100.06
106.03
5.97
(髂嵴點高/身高)×100
61.58
60.47
-1.11
大轉子點高(cm)
85.08
91.45
6.37
(大轉子點高/身高)×100
52.36
52.16
-0.20
(大轉子點高/髂嵴點高)×100
85.03
86.25
0.80
髂嵴點高與臍高數據比較,以供參考 [17] 
項目
男女差
身高(cm)
162.49
175.34
12.85
髂嵴點高(cm)
100.06
106.03
5.97
(髂嵴點高/身高)×100
61.58
60.47
-1.11
臍高(cm)
97.93
105.94
8.01
(臍高/身高)×100
60.27
60.42
0.15
髂嵴點高-臍高(cm)
2.13
0.09
-2.0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