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髂嵴間徑

鎖定
髂嵴間徑(intercristal diameter,IC [1]  ),或稱為髂結節間徑 [2]  、髂寬 [3] 骨盆寬、腹寬 [4] 
產科名詞,骨盆外測量的一種,指孕婦取伸腿仰卧位, 測量兩髂嵴外緣間最寬的距離, 正常值為 25~28cm。
一般髂嵴間徑比髂棘間徑長2-3cm,大轉子間徑比髂嵴間徑長2-3cm。如上述各徑線過小,或幾條徑線之間比例不正常,説明骨盆可能狹窄或畸形 [5] 
中文名
髂嵴間徑
外文名
intercristal diameter,IC
屬    性
產科名詞
定    義
髂嵴外緣間最寬的距離

髂嵴間徑基本介紹

髂嵴間徑又稱為骨盆寬、腹寬 髂嵴間徑又稱為骨盆寬、腹寬 [4]
髂嵴是髂骨翼的上緣,其前端的突起稱髂前上棘,其後端的突起稱髂後上棘,左右髂嵴的最高點連線平第4腰椎棘突。
髂嵴間徑(注:髂嵴點位置略高於臍點) 髂嵴間徑(注:髂嵴點位置略高於臍點) [9]
骨盆外測量還包括髂棘間徑(23~26cm)、骶恥外徑(18~20cm)、坐骨結節間徑(又稱出口橫徑,8.5~9.5cm)。已有充分證據表明測量髂嵴間徑、髂棘間徑、骶恥外徑不能預測產時頭盆不稱,已無需常規測量。但懷疑骨盆出口狹窄時,可測量坐骨結節間徑和恥骨弓角度(正常值90°,小於80°為異常) [6] 

髂嵴間徑相關概念

臨牀上,髂前上棘間徑正常值為23-26釐米,髂嵴間徑正常值為25-28釐米,大轉子間徑正常值為28-31釐米 [7] 
一般髂嵴間徑比髂棘間徑長2-3cm,大轉子間徑比髂嵴間徑長2-3cm。如上述各徑線過小,或幾條徑線之間比例不正常,説明骨盆可能狹窄或畸形 [5] 
佝僂病性扁平骨盆臨牀特點之一就是髂棘間徑等於或大於髂嵴間徑。
駝背性骨盆臨牀特點之一就是髂嵴間徑等於或大於大轉子間徑 [8] 
參考資料
  • 1.    鄭懷美主編;卞度宏等編寫. 婦產科學 第3版[M].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1980.01.
  • 2.    王鶴齡編著. 骨科臨牀診斷學[M]. 天則出版社, 1989.06.
  • 3.    曾凡輝,王路德等著. 運動員科學選材 國家體委體育科技成果專輯[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1992.08.
  • 4.    席煥久,陳昭主編. 人體測量方法[M].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10.10.
  • 5.    聶緒發,嚴振國編著. 臨牀應用表面解剖學[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8.08.
  • 6.    謝辛,孔北華,段瀟.婦產科學.9版.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2018:51-51
  • 7.    李紅霞編著. 最新十月懷胎大百科[M]. 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3.05.
  • 8.    丁曼琳主編. 婦產科疾病診斷與鑑別診斷 第2版[M].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1989.05.
  • 9.    [PDF] Measurer's Handbook: US Army and Marine Corps Anthropometric Surveys, 2010-2011 | Semantic Scholar  .semanticscholar[引用日期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