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水痘疫苗

鎖定
水痘疫苗是經水痘病毒傳代毒株製備而成,是預防水痘感染的唯一手段。接種水痘疫苗不僅能預防水痘,還能預防因水痘帶狀皰疹而引起的併發症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屬皰疹病毒屬A皰疹病毒科,有6~8種病毒糖蛋白(G),他們與感染、中和抗體的產生、病毒的複製和毒力有關。VZV只有一個血清型,與其他皰疹類病毒有無交叉免疫尚無定論。人是該病毒的唯一宿主
2018年8月1日起,水痘疫苗被納入上海市免疫規劃。2014年8月1日及以後出生、居住地在上海,包括在上海居住滿3個月的非上海市户籍適齡對象都可以免費接種水痘疫苗。 [1] 
藥品名稱
水痘疫苗
外文名
Live Attenuated Vaccine Against Varicella
主要適用症
水痘帶狀皰疹
劑    型
針劑
不良反應
過性的發熱或輕微皮疹

水痘疫苗預防疾病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傳染性極強的急性傳染病,臨牀症狀以發熱,分批出現斑疹丘疹水皰疹和痂疹為主,嚴重時還會導致死亡。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水痘最安全、有效的方法。 [1] 
VZV主要通過飛沫進入呼吸道淋巴結內複製,經4~10天產生第1次病毒血症病毒再經淋巴液、血液播散,被單核細胞吞噬。經4~6天,開始第2次病毒血症,病毒大量釋放在血液中,經毛細血管入表皮侵犯皮膚形成水皰疹。VZV在原發感染後肌體缺乏免疫力則發生水痘。並具有繼續潛入於人體內的能力。
帶狀皰疹僅見於感染VZV而患過水痘的人,雖然發病機制尚不清楚,但認為帶狀皰疹乃是原發感染VZV後病毒在體內潛伏的結果,當機體處於某種病理狀態,防禦功能下降至一定水平,VZV在神經結內復活、複製,逆向延感覺神經傳遞至該神經末稍所支配的皮膚範圍釋放,產生特徵性的單側水皰疹稱為帶狀皰疹。
水痘以皮膚出疹為特徵的傳染病,好發於春秋季,90%以上在兒童中傳播。主要傳播途徑為空氣飛沫、直接接觸和母嬰垂直傳播,也可通過污染的用具傳播。在托幼機構易引起多發或暴發。
帶狀皰疹病毒 帶狀皰疹病毒
水痘起病急但一般症狀較輕微,如低熱或中度發熱及頭痛、全身不適、乏力、食慾減退咽痛咳嗽等,持續1日-2日即迅速進入出疹期,出現密集奇癢的水皰疹
若無併發症,水痘一般1周-2周左右便會痊癒。有些小孩在抓撓奇癢的疹子污染傷口,因而造成水皰破裂後續發性細菌感染的膿皮症蜂窩組織炎。另外,還有一些較少見到的併發症,包括急性小腦性運動失調腦炎肺炎、關節或是骨頭的細菌感染、雷氏症候羣等病症。

水痘疫苗研發歷史

1954 年,美國科學家、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托馬斯·哈克爾·韋勒(Thomas Huckle Weller)分離出水痘病毒 [2-3]  1974年日本人高橋在患從一名患天然水痘男孩的皰液中用人胚肺細胞分離到VZV,並在人胚胎肺細胞、豚鼠胚胎細胞和人二倍體細胞(WI-38)的培養物中通過連續繁殖減毒。該病毒通過人二倍體細胞培養物(MCR-5)經歷進一步傳代,建立疫苗毒種(Oka株),是當今世界廣為應用的疫苗毒種。1970年代,日本科學家高橋理明研發出首個水痘減毒活疫苗 [2]  1981年,美國疫苗學家莫里斯·希勒曼發明了一種水痘疫苗。 [4] 

水痘疫苗接種對象

建議無水痘史的成人和青少年應該接種,易感人羣主要是12月齡-12週歲的健康兒童。
特殊人羣應重點接種:
接種對象 接種對象
1、工作或者生活在高度可能傳播的環境中的人,如幼兒園教職工、小學教師、社會公共機構的支援、大學生和軍人等。
2、與發生嚴重疾病或者併發症為危險者的密切接觸者,如衞生工作者、兒童白血病及其他免疫功能不全和接受類固醇類藥物治療的兒童和家屬等。
3、未妊娠的育齡婦女
4、國際旅行者。
易感者接觸受染後,應注射免疫球蛋白,接觸後3天用大劑量,可縮短病程,減輕臨牀症狀。

水痘疫苗接種方法

常規接種程序
01
第一劑:12-24月齡的兒童(上幼兒園前接種一劑)
第二劑:4歲-6歲的兒童(上幼兒園後接種一劑)
未按程序完成2劑者,補齊2劑,接種間隔3個月
02
14歲以上人羣:
接種2劑次,兩劑至少間隔4周。
應急接種方式:
接觸水痘感染者5天內進行水痘疫苗接種,可起到一定的阻止水痘病毒的發生或減輕臨牀症狀的嚴重程度的作用。
注意:在多孩家庭中,如若有小孩感染水痘,應停止返校,家中其他小孩儘快進行應急接種。 [5] 

水痘疫苗製備

水痘疫苗由水痘-帶狀皰疹減毒活病毒Oka株組成。水痘病毒疫苗經凍幹並在再組成時,0.5毫升疫苗含有Oka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超過1350個空斑形成單位。每0.5毫升劑量還含有12.5毫克水解明膠、微量新黴素和牛胎血清、25毫克蔗糖以及MRC-5細胞的微量殘留成份(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該疫苗不含防腐劑(CDC,1996)。

水痘疫苗組成性狀

皰疹病毒結構 皰疹病毒結構
本疫苗系採用國際通用的水痘病毒OKa減毒株,經MRC-5人二倍體細胞培養製成。凍幹成品外觀呈乳白色疏鬆體,溶解後呈淡黃色液體。

水痘疫苗作用用途

本疫苗可刺激機體產生抗水痘病毒的免疫力,用於預防水痘。水痘的病原體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具有高度的傳染性,人是唯一的宿主,極易傳播,現沒有有效的藥物治療,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該病的唯一有效的手段,尤其是在控制水痘爆發流行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痘疫苗反應處理

接種本疫苗後一般無反應,在接種6-18天內少數人可有短暫一過性的發熱或輕微皮疹,一般無需治療會自行消退,必要時可對症治療
嚴重反應/過敏性休克發生時由醫生採取措施。最初處理:皮下或肌肉注射1/100腎上腺素(由主治醫生決定劑量),支氣管痙攣時應給予支氣管擴張藥,發生休克時,在必要情況下可靜脈給予氨茶鹼皮質類固醇血漿代用品

水痘疫苗注意事項

(1)安瓿有裂紋、瓶籤不清或溶解後瓶內有異物者均不可使用。
(2)疫苗瓶開啓和接種時切勿使消毒劑接觸疫苗;並應在開啓用30分鐘內用完。
(3)注射過免疫球蛋白者應間隔1個月後接種本疫苗。
(4)育齡婦女接種本苗後至少3個月應避孕。

水痘疫苗疫苗費用

一般水痘疫苗進口的價格是320元~350元,國產的價格160元~208元。

水痘疫苗免疫效果

水痘 水痘
水痘疫苗的免疫持久性較好。在美國的調查表明,免疫5年後有93%的兒童和94%的成人具有VZV抗體,有87%的兒童和94%的成人具有細胞介導的免疫力。最近由Ampofo等發表的關於承認接種疫苗的報告表明,在始於1979年的21年間,突破性水痘的患病率嚴重性未增加,提示成人接種疫苗後免疫力沒有明顯衰退。
接種6周後,血清陽轉率均大於98%,13歲以上的人羣接種2劑(間隔6~10周)血清陽轉率可達100%。暴露於自然水痘感染72小時內,仍可通過免疫獲得保護性。

水痘疫苗禁忌

在所有年齡組均有很低的綜合反應原性,注射後偶見低熱和輕微皮疹,但不良反應通常是輕微的且自行消失。
⑵禁忌症 急性嚴重發熱性疾病患者應推遲接種。對新黴素全身過敏者、白細胞計數少於1200/m3者及孕婦,不得接種。

水痘疫苗貯存方法

疫苗應在2~8℃條件下貯存。在2~8℃條件下效期為2年。在21℃條件下貯存1周、37℃下貯存4天,效價沒有明顯損失。

水痘疫苗不良事件

水痘疫苗輕微

在臨牀試驗期間11 000多名健康兒童、青少年和成人接種時,水痘疫苗具有良好耐受性。非故意接種對水痘具免疫力的人未造成不良事件的增加。在對914名健康的易感兒童和青少年進行雙盲無效對照劑對照研究中(Kuter等,1991),接種部位疼痛和發紅是疫苗受接種者中比無效對照劑受接種者中顯著更經常發生的唯一不良事件(p<0.05)。在年齡為12個月至12歲兒童中,對約8900名健康兒童進行了無控制臨牀試驗,他們接種了一次疫苗,然後連續監測42天,其中14.7%出現發燒口腔温度為39℃),通常與間發性疾病有關。共有19.3%的疫苗受接種者主訴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潰瘍、腫脹、紅斑、皮疹瘙癢、血腫、硬結和強直)。3.4%在注射部位有輕度水痘樣皮疹,由中位數為2的損傷構成,並且在接種後5-26天出現高峯。在不到0.1%的兒童中出現接種後熱性癲癇發作;尚未能確定因果關係
在年齡為3-13歲的人中,對接種一次疫苗的約1600名受接種者和接種兩次水痘疫苗的955名受接種者開展的無控制研究持續42天監測不良事件。在第一次和第二次接種後,分別有10.2%和9.5%的受接種者出現發燒(如口腔温度為37.7℃),通常與間發性疾病有關。在一次或兩次接種後,分別有24.4%和32.5%的受接種者主訴注射部位的反應(如疼痛、腫脹、紅斑、皮疹瘙癢血腫、發熱、硬結和麻痹)。分別有3%和1%的受接種者在注射部位出現水痘樣皮疹,由中位數為2的損傷構成,並且在接種後6-20天和0-6天達到高峯。一種由中位數為5的損傷構成的非局部性皮疹分別在5.5%和0.9%的受接種者中在7-21天和0-23天形成高峯(CDC,1996)。
關於可能不良事件的數據可從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獲得。在1995年3月至1998年7月期間,在美國總共分發970萬份水痘疫苗。在這一時期(CDC,1999),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收到6580份不良事件報告,其中4%為嚴重不良事件。約三分之二的報告涉及年齡在10歲以下的兒童。最經常報告的不良事件是皮疹(發生率為分發的10萬份疫苗37例)。聚合酶連鎖反應分析確認,在接種後兩週內出現的大多數皮疹事件是由野病毒引起。

水痘疫苗嚴重

美國批准後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和疫苗生產廠家嚴重不良事件報告,不管因果關係如何,均包括腦炎、運動失調、多形紅斑史蒂文斯-約翰遜綜合徵、肺炎、血小板減少症、癲癇發作、神經病和帶狀皰疹。關於已知基礎發病率數據的嚴重不良事件,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發病率低於天然水痘發生後預期的發病率或社區中疾病的基礎發病率。但是,由於漏報和報告系統的未知敏感性,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的數據是侷限的,使之難以將向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接種後不良事件發生率與天然疾病後併發症引起的不良事件發生率進行比較。然而,這些差別的量值使接種後嚴重不良事件發生率有可能顯著低於天然疾病後的發生率。在極少情況下,已確認水痘疫苗與嚴重不良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如一名免疫妥協兒童的肺炎或帶狀皰疹)。在某些情況下,水痘-帶狀皰疹野病毒或其它致病生物已經查明。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不足以確定因果關聯。在向疫苗不良事件報告系統報告的14例死亡中,8例對死亡有其它明確的解釋,3例對死亡有其它可信的解釋,另3例的信息不足以確定因果關係。由天然水痘引起的一例死亡發生在一名年齡為9歲的兒童,在接種後20個月死於水痘-帶狀皰疹野病毒的併發症。

水痘疫苗其他關聯

水痘減毒活疫苗可與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相結合,可促進為公共衞生目的在幼兒中採用水痘疫苗接種。對與標準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結合或不結合的水痘疫苗兩次劑量水平(5300和200空斑形成單位)的安全性進行了研究。雖然10%的兒童有可能可歸因於該疫苗的較輕皮膚反應,但是這兩個效價水平的單一水痘疫苗被認為是安全的。通常與接種麻疹、腮腺炎和風疹疫苗有關的反應在水痘加麻疹、腮腺炎和風疹聯合疫苗接種後並未顯著增加(Vesikari等,1991)。在麻疹、腮腺炎和風疹-水痘和b型流感嗜血桿菌聯合疫苗(Reuman等,1997)以及甚至白喉破傷風百日咳、b型流感嗜血桿菌,麻疹腮腺炎風疹和水痘聯合疫苗(Shinefield等,1998)中觀察到相同的安全性。

水痘疫苗HIV陽性接種

水痘疫苗並不表明適合HIV感染者(Gershon等,1999),但是正在進行研究以確定安全性和可能適應症(AAP,199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