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中國古代冷兵器類別)

鎖定
戟,是一種可勾、可啄、可刺的多用兵器,也是中國古代特有的兵器。它實際上是戈與矛的結合體,由安鐏的竹木質戟柄和金屬的戟頭組成,具有直刃和橫刃兩個鋒、四面刃。直刃可以刺殺,橫刃可以勾啄,一種兵器具有多種用途。 [5] 
戟的出現在我國推動了戰國時期的到來。戟一方面作為儀仗兵器,一方面作為從先秦至秦漢魏晉軍中裝備的制式裝備。四年相邦呂不韋戟2007年出土於兵馬俑坑中,由青銅戈和矛以及木柄組成,全長2.87米,是國內發現的唯一一件保存完整的青銅戟 [1]  發現的最早的戟出現於商代,西周時期出現了整體鑄造的戟。一種是以矛為主,旁生橫刃,木柲裝插在矛體的銎部。春秋戰國時期多為青銅戟,大量用於車戰,為“車戰五兵”之一。西漢出現鋼鐵戟,為漢代步兵和騎兵必備格鬥兵器。東晉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入侵,軍隊中戟逐漸為刀所取代。後世仍作為儀仗器具。 [2] 
中文名
外文名
halberd
分    類
冷兵器
作    用
結合矛和戈功能的格鬥兵器
起    源
商代

演變歷史

各組成部分示意圖 各組成部分示意圖
《説文》:“戟,有枝兵也”。它具有可前刺,又可勾啄的戰鬥性能,是在戈矛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它集戈、矛兩種兵器優點於一身,在古代冷兵器戰爭中曾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戟的全形與戈、矛等長兵器一樣,除戟頭外,還有木製或積竹的柄,柄下有銅鐓。
戟出現於商代。在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遺址,曾出土過一件把戈和矛聯裝在一個木柄上的長兵器,可以説是戟的雛形。到了西周時期,在陝西、甘肅、河南、山東以及北京等地發掘的西周古墓中,都發現了用青銅鑄造的戟。這種整體合鑄的青銅戟,前有援,尾有內,上有刺,下有胡,總體呈“十”字形。這種整體鑄造的戟還比較單薄,多屬於儀仗用的兵器。西周、春秋時的銅戟與商代的戈矛聯裝戟不同,是用青銅鑄成的一個整體,在戈的基礎上將胡部向上延伸成為刺鋒,有的還將鋒端鑄成反捲的鈎狀。這種戟的形狀呈“十”字形,鑄造工藝要求高,且戟頭多質輕體薄,其戰鬥性能並不比單體矛、戈好,僅在西周及春秋初期使用。春秋中、後期及戰國普遍地又使用將戈、矛聯裝在一個木柄上的戟。為了增強殺傷能力,中國的南方吳、越、楚等地還流行一種特殊類型的聯裝戟,即在矛頭下面的長柄上裝兩件或三件戈頭。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中,就有保存完整的三聯裝戟,該墓的簡文上把這種戟稱為“三果”戟。春秋末期,又採取了加大戈和柄的夾角,在內和胡上加刃的辦法來增強戟的殺傷力。
戰國末年,開始出現一種刺援合體的鐵製“卜”字形戟。鐵戟的韌性和強度都超過青銅戟,戟刺成為窄而長形式,垂直伸出的援和前刺鑄在一起,並像前刺一樣窄長尖鋭,以其優異的性能很快成為戰場上的主要格鬥兵器,並最終取代了青銅戟。西漢時,戟是最主要的長柄格鬥兵器。東漢時,戟在形制上出現了一些變化,表現為戟援上翹,形成鈎刺。這種戟完全喪失了向後鈎砍的傳統功效,增強了向前扎刺的效能,進一步適應了騎兵和步兵在作戰中前衝叉刺的需要。除長戟之外,漢代還出現了防身用的短戟,稱為手戟。手戟形制與“卜”字形戟相似,只是不裝長秘,用手直接操持。三國時,戟仍在軍隊中普遍使用,也有很多用戟的名將。如張遼曾披甲持戟,猛攻孫權,嚇得孫權退到一個高地上以長戟自守;董卓一次發怒時,拔手戟擲向呂布,典韋好持大雙戟,一雙戟重八十斤等。西晉及南北朝時期,戟依然是重要的格鬥兵器。但隨着重甲騎兵的發展,用戟穿刺人馬鎧甲的能力遠不及稍,戟開始衰落;步兵裝備中,戟盾的配合也讓位於刀和盾,逐漸變成儀仗。唐代以後全被淘汰。 [5] 

兵器種類

青銅戟
青銅戟可分為整體合鑄型和戈矛分鑄聯裝型兩種。
【商代組裝類銅戟】
商代是青銅戈流行的時代,青銅戟極少見,僅在河北蒿城台西商代中期遺址的一座墓葬M17中發現一例,這種戟的秘柄是木質的斷面扁圓形,長約64釐米,在木秘頂端安有桃形矛首的青銅矛,同時,在矛骸口下又橫向裝一直內戈頭,戈刃與秘成直角的交角。這是用一木柄把戈、矛聯裝的合體戟。因為木柄很短,加之戈、矛形制上也無改進,所以,表現出了這類兵器的最早形態,還不宜於車戰。它可以被看作是當時為改進兵器效能的一種嘗試,既未能形成定製,也沒有廣泛應用,其意義在於,這是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戟。
【西周整體類銅戟 】
西周時期,戟已大量應用於戰爭。當時製造的戟,都是整體鑄成的,這種整體合鑄的青銅戟,是周人開始把戈、矛的特點合成一種新型兵器的大膽試驗,與商代發現的戈和矛分鑄聯裝戟不同,是屬於對兵器形制本身的改進。由於這種戟製造工藝複雜,使用時又易掉頭,實戰效能並不突出,所以這種對兵器形制改進的新探索最終歸於失敗,很快被戰爭實踐所淘汰。但作為一個兵器發展階段的新形制,倒給人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歷史研究價值。一直到戰國、西漢,仍有這種刺援合鑄的整體銅戟之殘留。
【春秋後組裝類銅戟】
由於西周時期的戈矛合鑄型青銅戟在戰鬥性能上並不先進,進入春秋時代,人們開始使用把分鑄的戈、矛用秘聯裝的新型戟。這種組裝類青銅戟,以其可鈎、可啄、可刺、可割等通通領先的優勢,使商周以來主要的格鬥兵器戈、矛相形見絀。東周後期,甚至呈現出取代青銅戈的趨勢。成書於此時的《考工記》也把當時戟的形制、規格等予以載述。《考工記·冶氏》:“戟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據句中矩,與刺重三鋝”。“車戟常、崇於殳四尺,謂之五等”。指出了車戟的全長比當時的戈、殳還要長,利於車戰。
由戰國晚期出現的鐵戟開始,青銅戟已從它發展的頂峯下跌,漢後銅戟基本上退出了戰爭舞台。即使還有極少數銅戟,形制也與當時的鐵戟基本類似,而與春秋戰國時期的組裝型銅戟已大相徑庭。 [3] 
鋼鐵戟
鋼鐵戟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湖南長沙、衡陽等地出土有楚國戟,陝西臨潼下劉村發掘出秦國戟,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發現燕國戟。前兩種戟形相似,特點是前刺斜出,下連長鬍,刺胡間與斜刺反向一側橫出旁枝,略向上揚。後一種前刺是直體,尖鋒雙刃,長鬍四穿,橫枝與刺胡垂直,通稱“卜”字戟。同時出土的四件完整的戟,經測量,刺胡通長43~510釐米(刺長23~27釐米),橫枝長約20~23釐米。其中一件經分析,系塊煉滲碳鋼製品。安柄方法,與銅戟不同,首先將柄端插入枝根部的銅帽內,再用繩索通過胡上的穿綁緊。其效能主要為前刺、橫砍、後鈎、枝啄,較青鋼聯裝戟性能優良。它的出現,動搖了銅戟的壟斷地位。
漢代盛行卜字戟,如1968年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西漢前期兩柄鋼戟,均為枝胡垂直式,刺胡全長約37釐米、枝長12釐米。西安市郊大劉寨西漢武庫遺址出土鐵戟,也主要是“卜”字戟。其中一件刺胡全長35釐米,枝長14釐米。同庫還出土銅戟,旁枝橫伸然後向下成鈎刺。形制與傳統銅戟相去甚遠,似為鐵戟的仿製品,可做為西漢末戟形的參考。到東漢,出現新戟形,一種是側枝橫出後漸次向上翹曲成鈎,稱為“鈎戟”。如湖南郴州市郊東漢墓所出兩件鐵戟,均為此式。其中一件刺鋒已殘,刺胡通長46釐米,刺帶中脊,兩面刃,旁枝上翹。湖南零陵也出土此式戟。此外,江蘇徐州青山泉白集畫像石墓,也繪有這樣戟形。另一種是戟枝橫出後向下反鈎。廣州東漢墓曾出土此式銅戟,對了解此時明戟的形制有參考價值。該戟刺胡全長33釐米,刺鋒雙面刃,鋒端後揚弧曲,橫枝前端下鈎。上述“卜”字式、前鈎式、後鈎式,基本代表了漢戟形制。前一種出現最早,隨着冶鐵技術和鍛造技術的進步,西漢中期後逐步取代了青銅戟。後兩種主要盛行於東漢。戟柄長度,從劉勝墓秘痕測知,約為200釐米,以積竹為之,前端有銅帽,末端安銅錞,安柄方法如燕國戟。戟是漢代常備兵器之一,從馬上戰將到步卒,乃至漢政權最基層組織的亭,都配備這種兵器。此外,還用於宮廷守衞,稱為“陛戟”。另據《後漢書·杜詩傳》引《漢雜事》:漢制,假棨戟以代斧鉞。説明戟(有衣之戟)同斧鉞一樣,是權力的象徵。主將被授予棨戟後,就有了生殺予奪的大權。
三國、西晉時仍盛行“卜”字戟和橫枝前伸為刺的鈎戟。只是後一種枝刺長度增加,進一步加強了前刺功能。如嘉峪關發掘的魏晉時期畫像磚墓所繪步卒持之戟形。東晉時,戟的形制繼續沿着強化刺叉功能方向發展,戟枝由弧曲上翹變成硬折向上,形成與主刺平行而略短的前刺。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寧懋石室線雕武士,所持即為此式戟。這兩種戟的出現,是為了適應戰爭的需要。當時盛行人馬均披鎧甲的重裝騎兵,對付這樣的敵人,必須有穿透力很強的刺殺兵器。這兩種戟的主刺增長,使前刺功能更好;旁枝成刺,擴大了前刺的範圍。柄的長度,按不同功用約分三種:長柄,等於人身高1.5~2倍,主要是馬上使用,又稱為“馬戟”;中柄約等於人身高,步兵持用;短柄,步兵或防身用,可擲擊,又稱為“手戟”。
東晉以來,由於少數民族傳統兵器是馬稍,且它的穿透能力勝於戟,所以馬戟逐漸被馬稍所取代。隋唐時,據《通典·兵一》載,唐初軍隊中,一隊士卒(50人)“四分支戟",即裝備鐵戟的人數佔十分之四。説明此時戟仍為必備兵器之一。但此後,唐軍盛行用槍,戟被排擠出戰場,降為儀威飾物。隋書載,隋制三品以上,門皆列戟;唐制,官、階、勳俱三品,始於門前列戟。如《唐書·張儉傳》載:儉兄弟三人,門皆列戟,時號“三戟張家”。 [4] 

文化屬性

唐墓壁畫中的列戟圖 唐墓壁畫中的列戟圖
戰國時期,戟的多寡是一國戰鬥力強弱的表現,人們常用“持戟百萬”來形容一國軍隊的強大。
戟自問世以來深得兵家賞識,幾經變遷,幾番征塵,作為軍隊中的主要兵器,留下了血刃敵寇的戰績。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曾寫下這樣的名句:“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後來,“折戟沉沙”一詞被用來比喻失敗慘重。還有“劍戟森森”一詞,原來是形容劍戟遍佈,戒備嚴密,後引申為人的內心險惡且深藏不露。戟在古人眼裏深受器重,因而鑄造上頗為講究,不亞於戰國時名劍的製作。兩晉以後,由於盔甲的製作日趨精良堅固,勾啄兵器的效用降低。《後漢演義》有這樣一段描述。呂布與太師董卓結仇,欲刺殺董卓,便與李肅擇機行刺。這一日,“這位惡貫滿盈的董太師,內穿鐵甲,外罩朝服,大搖大擺,緩步出來,登車按轡,驅馬進行,兩旁兵士,夾道如牆。……驀見李肅突出門旁,覷準卓胸,持戟直搠,誰料卓裹甲在身,格不相人;肅連忙移刺卓項,卓用臂一遮,腕上受傷,墜倒車上,大呼呂布何在?布在後厲聲道:‘有詔討賊!’卓怒罵道:‘庸狗也敢出此麼?道言未絕,布戟已刺入咽喉,李肅又復搶前一刀,梟取首級。”可見在銀盔鐵甲面前,戟的殺傷力大為減弱,而槍、矛等刺兵器仍能大顯身手,於是槍漸漸取代了戟。到唐代,戟退出了軍用兵器的行列,成為一種表示身份等級的禮兵器,叫“棨戟”。那時,棨戟是朝廷文武官員表示身份的儀仗物。門前列戟以示身份高低;皇帝派重臣巡視或統兵出征,賜“棨戟以代斧鉞”,表示授於權柄。唐代典章對戟有詳細的條文規定,是封建等級制度的一種實物標誌。 [5] 

考據成果

文獻記載

漢朝鉞戟
漢朝鉞戟(2張)
春秋中期,用戟的史實在《左傳》中亦多有記載:如魯宣公二年(前607年),鄭伐宋之戰,“鄭人入並,(宋狂狡)倒戟而出之”,這是宋軍用戟的證據。又如魯襄公二十三年(前550年),晉國發生欒盈之亂,範鞅與欒樂格鬥時,欒樂兵車傾冠,範鞅手下兵卒“或以戟鈎之,斷肘而死”,證明晉軍裝備有戟。再如《曼子春秋·內篇雜上》記有齊崔杼弒齊莊公之後,劫持齊將軍大夫盟會時宣佈“有敢不盟者,戟其頸”。説明齊國也用戟作兵器。但出土文物表明,戟在春秋時還不是形制完備的兵器,即戈頭和矛頭是分別鑄制的,然後再聯裝在木(竹)杆上。又春秋晚期,在長江流域的楚、隨、吳、蔡諸國,還出現了3米左右的柄上聯裝兩個或三個戈頭的戟,稱為“多果(戈)戟”,勾割效果較好,是重要的車戰兵器。由於戟較戈和矛的殺傷效能為佳,故很快得到推廣應用,到了戰國時期,已基本上取代了戈的地位。在戰車上多為車右所持,起到殺傷敵方的作用。
戟在古代不僅是軍隊中的主要兵器,而且常常作為武器的泛稱,比如“持戟之士”,就像我們所指的“戰士”一樣,包括所有拿槍操炮的兵士。另外戟往往還以它的裝備數量來象徵一個國家的武裝力量。比如《戰國策·趙策》中記載,毛遂分析當時的軍事形勢勸楚懷王聯趙抗秦,他説:“今楚地方五千裏,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也。”所謂“持戟百萬”説明楚國當時有強大的軍隊,足以聯合他國與秦國抗衡。
戟是在戈和矛的基礎上演進而成的。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戟出現於商代。西周時期出現了整體鑄造的戟。一種是以矛為主,旁生橫刃,柲(bì)裝插在矛體的銎(qióng)部。這種戟突出了矛的優勢,刺殺有力,但勾啄易掉頭。另一種以戈為主,前有援,尾有內,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這種戟形體單薄,易脆易折,不適於實戰,西周以後多屬儀仗用的飾兵器。春秋戰國時,戰鬥中使用的戟,仍將分制的戈和矛聯裝在木柄或積竹柄上。這種青銅戟直刺有力,橫鈎不易脱落,有的在長柄上端自上而下聯裝兩件或三件戈頭。例如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中有保存完整的長柄三戈戟。這就大大提高了戟的殺傷能力。
戰國末年,冶鐵技術的發展催生了鋼鐵鑄造的戟。那時,鋼鐵質地較堅韌,鑄成的戟刺尖鋭修長。戟的形體也有所改進,戟下側垂直伸出的援,由寬鈍變為窄尖;與援對應的內取消,只造較長的胡來縛柲。由此,戟由“十”字形進化為“卜”字形,故稱“卜字鐵戟”。
西漢時鋼鐵戟逐漸成熟,仍多為“卜”字形一般全長200-250釐米,西漢時仍車騎並重,還裝有360釐米的車戟,東漢魏晉時期戟的體型增大,刺胡通常高過50cm。東漢末年掘棄了將戟回拉鈎斫的形式。而是向前叉和刺。東晉十六國時期少數民族進入中原,盛行重鎧騎兵,傳統戟缺乏穿透力,且鍛造工藝複雜,馬矟逐漸取代戟作為騎並武器,步兵也用刀盾取代了戟盾的配合。 [1] 
湖北鄂州三國孫吳墓出土鐵戟 湖北鄂州三國孫吳墓出土鐵戟
戟自問世以來深得兵家賞識,幾經變遷,幾番征塵,作為軍隊中的制式兵器,留下了血刃敵寇的戰績。唐代著名詩人杜牧曾寫下這樣的名句:“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後來,“折戟沉沙”一詞被用來比喻失敗慘重。還有“劍戟森森”一詞,原來是形容劍戟遍佈,戒備嚴密,後引申為人的內心險惡且深藏不露。戟,在古人眼裏深受器重,因而鑄造上頗為講究,不亞於戰國時名劍的製作。兩晉以後,由於盔甲的製作日趨精良堅固,鈎啄兵器的效用降低。《後漢演義》有這樣一段描述:呂布與太師董卓結仇,欲刺殺董卓,便與李肅擇機行刺。這一日,“這位惡貫滿盈的董太師,內穿鐵甲,外罩朝服,大搖大擺,緩步出來,登車按轡,驅馬進行,兩旁兵士,夾道如牆。……驀見李肅突出門旁覷準卓胸,持戟直搠,誰料卓裹甲在身,格不相入;肅連忙移刺卓項,卓用臂一遮,腕上受傷,墜倒車上,大呼呂布何在?布在後厲聲道:‘有詔討賊!’卓怒罵道:‘庸狗也敢出此麼?’道言未絕,布戟已刺入咽喉,李肅又復搶前一刀,梟取首級。”可見在銀盔鐵甲面前,戟的殺傷力大為減弱,而槍、矛等刺兵器仍能大顯身手,於是槍漸漸取代了戟。到唐代,戟退出了軍用兵器的行列,成為一種表示身份等級的禮兵器,叫“矟戟”。那時,矟戟是朝廷文武官員表示身份的儀仗物,門前列戟以示身份高低;皇帝派重臣巡視或統兵出征,賜“矟戟以代斧鋮”,表示授於權柄。唐代典章對樹戟有詳細的條文規定,是封建等級制度的一種實物標誌。
戟
戟為古兵器之一,創於弓箭之後,形與戈略同,皆橫刃也;舊説為直刃,不知何本?其所異於戈者,援略昂起,成斜出形,而內上亦有刃。古顯貴之家,皆立戟於門,以示官勳,是則又以兵器而兼為儀仗矣。其後又略變形式,援與柲之間,架以橫樑,而援成反裝之新月,形變橫刃之內而為直刃之槍尖,且有架橫樑於柲上,兩面各作一倒裝之半月形者,名之曰方天畫戟;橫樑之下,又裝以鐵製古錢或古錠,不知其何用,豈後人矜奇眩異,即兵器亦加以裝飾耶?惟武器中所見之戟,皆用方天畫戟之式,或單刃或雙刃不一。至古戟則非但不可見,即圖其形以示武師,或且瞠目而不能稱其名,於是而嘆古器之失傳,古法之不可多得也。至戟之變體,不知始於何時,而後入竟棄古器而就此,諒有合用之處,然亦儘可另立名目,何必定借戟以為名,若二器相類,猶有可説,今二物回乎不同,絕無相似之處,沿習用之,未可不合。着者非必求奇異,實不能隨俗,亦未敢苟同也;依次錄之,縱人非我,所弗計也;世之精嫺武事者,或不至盲從耳。
各種戟的對比 各種戟的對比
有長戟、手戟、雙戟等。手戟柄短體輕,可刺可擲,是性能優良的防身自衞兵器。長戟、雙戟則柄長體重,殺傷威力大,其中帶單月牙刃的稱為青龍戟,帶雙月牙刃的稱為方天畫戟。清代雜兵中有一種,月牙短戟,或名手戟,除月牙刃外,上有尖鋒、曲鈎,亦具有勾兵、刺兵、割兵、兵等作用。

考古發現

1975年
戟
北京近郊發掘周初(約西元前1120年)木槨墓,出土青銅兵器中,有“戟”九支,證明了“戟”這種中國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
1974年
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矛、戈、鉞、吳鈎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長木柄,下端裝有銅,有的矛柄長達6.3公尺。
在河北藁城台西的商代遺址出土的銅兵器中,有一件戈和矛聯裝在一個木柄上的長兵器,這便是戟的雛型。由於戟比戈和矛更為先進,它很快成為將士們作戰的格殺利器。

兵器特點

戟法

戟
古代戟分戟分馬上戟、步戰戟、雙戟等不同用法,明清以後,同樣形制的戟,各種武術流派,亦有各種不同練法。仍有練戟者,戟的練法與刀槍不同,戟一般不做舞花,以剁、刺,勾、片、探、掛擄、磕,衝鏟,回砍,橫刺,下劈刺,斜勒,橫砍,截割等,平鈎,釘壁,翻刺,通擊,挑擊,直劈等為主要的招式。

文化

轅門射戟
戟
讀音:yuán mén shè jǐ
是歷史典故,出自《三國演義》第十六回,是三國名將呂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場戰爭
三國時,袁紹之弟袁術派大將紀靈率領十萬大軍攻打劉備。袁術擔心在徐州的呂布救援劉備,派人給呂布送去糧草和密信,要呂布按兵不動。劉備考慮到自己兵力不足,也寫信求助呂布。呂布收了袁術的糧草,又收了劉備的求援信,他想:我若不救劉備,袁術得逞後我也危險;若我救劉備,袁術必恨我。於是,呂布讓人把劉備和紀靈同時請來赴宴。
呂布坐在劉備和紀靈中間,吩咐開宴,剛吃幾杯酒,呂布説:“看在我的面上,你兩家不要打了。”紀靈不肯。呂布大叫一聲:“把我的畫戟拿來!”劉備、紀靈都嚇了一跳。呂布又説:“我把畫戟插到轅門外一百五十步地方,如果我一箭射中畫戟的枝尖,你們兩家就不要打了。如果我射不中,打不打我就不管了。”紀靈希望射不中,劉備希望能射中。呂布叫人端上酒來,各自飲了一杯,酒畢,取出弓箭,搭箭拉弦,只聽“嗖”的一聲,呂布大喊:“着!”那箭不偏不倚,正中畫戟的枝尖。在場的人無不喝彩。呂布把弓扔在地上,笑着説:“看來老天也不願意讓你們打仗啊!”就這樣,呂布以他精湛的箭法平息了一場廝殺。
呂布的戟
呂布的戟 呂布的戟
據《三國演義》描述,袁術派兵攻打劉備,劉備當時據守小小沛縣,身單力孤,自知不是袁術的對手,便向呂布求救。呂布不想得罪雙方,便在營中設宴請來雙方,酒過幾巡後,命令軍侯把戟立在營門外,呂布説:“大家看我呂布用弓箭射戟的小枝,如果射中,兩家休兵,如不中,雙方各自回營安排明日的廝殺吧!”只見呂布在距戟150步處,張弓搭箭,一箭射去,飛中小枝,眾人齊聲喝彩。這種帶小枝的戟,大概就是當時盛行的新式戟。此後,戟的演進主要在小枝的改進上。
典韋的戟
戲劇中的典韋 戲劇中的典韋
據説曹操手下有一員猛將名叫典韋,手挺大號雙戟足有80斤,他還善使手戟。一次曹操被圍,無法解脱,“大叫:‘誰人救我!’”騎兵隊伍裏,踴出一員大將,便是典韋。他“手挺雙鐵戟,大叫:‘主公勿憂!’飛身下馬,插上雙戟,取短戟十數枝,夾在手中,……韋乃飛戟刺之,一戟一人墜馬,並無虛發,立殺十數人。眾皆奔走。韋復飛身上馬,挺一雙大鐵戟,衝殺人去。”典韋曾靠他的一雙大鐵戟和非凡的勇猛氣質,幾次救曹操於危難之中。三國時,以戟為兵器的武將很多,有太史慈、甘寧,還有魏將張遼等。戟在古代戰場上可謂名聲顯赫、戰功卓著。

名家

呂布
呂布 呂布
(?-199年2月7日),字奉先,漢族,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羣雄之一,五原郡九原縣人(今內蒙古包頭九原區)。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也曾為袁紹效力,後佔據徐州,自成一方勢力。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由於《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演繹,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甘寧
甘寧 甘寧
(?—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官至西陵太守,折衝將軍。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着華麗,人稱錦帆賊。當地聞鈴響,即知道是甘寧出現。奪取船貨二十餘年,後停止搶劫,熟讀諸子。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後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不被重用,期間曾射殺淩統之父凌操,因此與淩統有殺父之仇。
典韋
典韋 典韋
(?-197年),陳留己吾(今河南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人。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本屬張邈,後歸曹操。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陳,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衞曹操。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項羽 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他是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代表人物(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堪稱中國歷史上最強的武將之一,古人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
項羽早年跟隨其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自封西楚霸王,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其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壁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總體評價

提戟 提戟
戟是古代兵器之一,在十八般武藝中佔有重要地位。其外觀兼有戈和矛的特徵(單戟形似漢字“卞”,畫戟形似漢字“爿”)。其格擊功能實在也是戈、矛的合體,既能直刺,又能橫擊,奮揚俯仰,身兼五兵之利。追溯戟的產生,當在戈、矛之後。據《管子》載,制戟的祖先是蚩尤,他好兵喜亂,善作刀兵,曾採雍孤準、雍孤山之金以制戟。早期的戟是青銅,戰國時才開始有鐵戟。
《增韻》上説,單枝為戈,雙枝為戟,是指橫刃而言的。戟刃一般廣寸半,粗者稱為鏝胡戟,橫刃彎曲者稱為鈎矛。械長一般為丈三,丈六的為大戟,又叫車戟,通常是隨護戰車用的。傳説中的古代名戟並不多。史籍有記載崐僅戰國時楚的“郾戟”,東晉成都王的“火戟”(逢夜戟鋒有火如懸燭),南北朝時宋的“瑞及戟”而已。善使戟的武將也不多。著名的如三國的典韋、呂布甘寧,唐朝的李文忠,薛仁貴等。典韋是使雙戟的。《三國志.魏志.典韋傳》:“帳下壯士有典韋,提一雙戟八十斤。”在曹操伐呂布的濮陽之戰中,典韋手持雙鐵戟擊退四將,高超的戟術不在呂布之下;他還能飛刺人墜馬,“立殺十數人”。
參考資料
  • 1.    呂不韋戈  .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15-06-05]
  • 2.    白草坡西周墓人頭戟賞析   .靈台縣博物館.2013-08-08[引用日期2015-06-05]
  • 3.    韓欣.中國兵器收藏與鑑賞全書[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246-249
  • 4.    韓欣.中國兵器收藏與鑑賞全書[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298-300
  • 5.    韓欣.中國兵器收藏與鑑賞全書[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345-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