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五原郡

鎖定
五原郡,郡名。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置。郡治在九原縣(縣治在今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隸屬於朔方刺史部。東漢時屬幷州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廢。魏晉時其地為鮮卑、羌胡所據。十六國前秦復置。北魏時其地屬夏州懷朔鎮。隋初置豐州,大業中改為五原郡。唐置豐州、天德軍。秦九原郡,武帝元朔二年更名。據此,秦九原郡從秦代一直延續到漢初,直到元朔二年,才更名為五原郡。
中文名
五原郡
性    質
郡名
地    址
九原郡之東半部
人    物
呂布

目錄

五原郡建置

西漢 五原郡 朔方郡 雲中郡 西漢 五原郡 朔方郡 雲中郡
五原郡 [1]  為戰國時趙國秦始皇所置九原郡之東半部。九原郡一帶在古籍中被稱為北假河南地趙武靈王二十六年(前300年),趙國“攘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將河套地區納入趙國版圖。戰國末年,河套地區為匈奴所據。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發兵三十萬人北擊胡,略取河南地”,置九原郡,號為新秦,此即漢代之五原、朔方二郡。秦末,河南地又為匈奴所據。
漢武帝元朔二年(前127年),武帝令車騎將軍衞青“出雲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漢軍向北掠地至北假,收復河套地區,遂以秦代九原郡故地“置朔方、五原郡”。

五原郡沿革

五原郡西漢

五原郡疆界 五原郡疆界
西漢後期,五原郡轄境大致相當於今內蒙古包頭市市區、固陽縣烏拉特前旗達拉特旗以及準格爾旗東北部。境內有石門水,即今昆都侖河。武帝、昭帝時在臨近匈奴的邊地塞外大規模修築長城和要塞。五原郡北境有石門障,出石門障向北,有光祿城。光祿城西北一線,有支就、頭曼、呼河、宿虜(受降城)等數座鄣塞,中以長城相接,稱為列城
成帝元延、綏和之際(約前8年),五原郡領十六縣。
平帝元始二年(2年),有39322户,231328人,絕大部分居民為漢人。
西漢五原郡領縣:
縣名
守尉治所
縣治所在地
王莽改名
備註
九原縣
郡治
包頭市九原區麻池鎮西北古城遺址
成平
-
固陵縣
-
-
固調
-
五原縣
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沙德格蘇木哈達門溝口東岸古城障遺址
填河亭
與今巴彥淖爾之五原縣地望不同
臨沃縣
包頭市昆都侖區孟家梁古城遺址,在包頭鋼鐵公司廢鋼廠內
振武
-
文國縣
-
繁聚
-
河陰縣
鄂爾多斯達拉特旗昭君墳鎮二溝灣村古城遺址
-
-
蒱澤縣
屬國都尉治所
-
-
-
南輿縣
-
鄂爾多斯準格爾旗魏家峁鎮
南利
-
武都縣
鄂爾多斯準噶爾旗蓿亥圖鄉
桓都
宜梁縣
巴彥淖爾烏拉特前旗黑柳子鄉三頂村三頂帳房古城遺址
-
-
曼柏縣
-
延柏
-
成宜縣
中部都尉治所
西部都尉治所
-
艾虜
中部都尉治原亭,西部都尉治田闢。有鹽官。
稒陽縣
東部都尉治所
包頭市東河區古城灣鄉古城灣遺址
固陰
其北境有石門障、光祿城,塞外西北有支就城、頭曼城、呼河城、宿虜城。
莫(黑旦)縣
-
-
-
-
西安陽縣
鄣安
河目縣
-

五原郡城鄣

石門障:在今包頭市北大青山昆都侖溝南口。
原亭:中部都尉治,在成宜縣內,黃河以北。今本漢書地理志訛作原高
田闢:西部都尉治,在成宜縣內,黃河以北。
受降城(宿虜城):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公孫敖築,為迎匈奴左大都尉降漢而置。後為受降都尉駐地。
光祿城:太初三年(前102年),光祿勳徐自為築。在今烏拉特旗一帶。宣帝呼韓邪單于曾駐此。
支就城 頭曼城,秦時頭曼單于王庭所在地。 呼河城

五原郡東漢

王莽改五原為獲降
東漢建武五年(29年),盧芳“自稱天子於九原”,建都九原縣,佔據五原、朔方、雲中、定襄、雁門五郡。
建武十一年(35年),罷朔方刺史部,五原、朔方等郡遂屬幷州
建武二十年(44年),“省五原郡,徙其吏人置河東”。
二十六年(50年),南匈奴歸降,郡民遷回五原郡本土。
順帝永和初年,五原郡領十縣:九原、五原、臨沃、文國、河陰、武都、宜梁、曼柏、成宜、西安陽,有4667户,22957人。漢書地理志所載之固陵、蒱澤、南輿、稒陽、莫(黑旦)、河目六縣當於東漢前期省並。
永和五年(140年)九月,南匈奴句龍吾斯、車紐叛亂,乃僑置朔方郡於五原郡五原縣
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春,因胡羌侵擾,曹操“省雲中、定襄、五原、朔方郡”,割太原郡北部置新興郡。五原郡人口被安置於太原郡陽曲縣故地,即新興郡九原縣(在今山西忻州)。

五原郡十六國

五原郡誓師台遺蹟 五原郡誓師台遺蹟
十六國後趙收河南地置朔方郡。
前秦滅鮮卑代國,復置五原郡。後其地入北魏
北魏太和中,五原郡故地分屬懷朔鎮、夏州、朔州

五原郡隋唐

隋開皇五年(585年)置豐州。
仁壽元年(601年)置總管府,大業元年(605年)廢府,三年(607年)改為五原郡,領三縣,有2330户。
唐貞觀四年(631年)置豐州都督府,不領縣。
二十三年(650年)置豐州,領九原、永豐二縣。
開元二年(714年)遷安北督護府治所於中受降城
天寶元年(742年)改為九原郡,十三年(754年)於九原郡內置天德軍
乾元元年(758年)復為豐州。
隋代五原郡領縣:
縣名
設置年代
縣治所在地
九原縣
開皇五年(585年)
內蒙古五原縣
永豐縣
開皇五年(585年)
安化縣
開皇十一年(591年)
無考

五原郡太守

□延壽,其姓失載,漢宣帝五鳳二年時為五原太守。 馮立,字聖卿,上黨人。成帝時五原太守。 劉歆,字子駿,哀帝時曾為五原太守,尋轉涿郡。 李興,光武帝建武初年盧芳所置五原太守,後為盧芳所殺。 隨昱,盧芳部將。建武十二年降漢,留任五原太守。 耿夔扶風茂陵人。和帝時五原太守。 陳龜,字叔珍,上黨泫氏人。順帝永和五年之前為五原太守。 崔寔,字子真,涿郡安平人。桓帝時五原太守。 郭鴻潁川人。靈帝光和前為五原太守。 王智,光和二年在任。 督瓚,漢末為五原太守。

五原郡人物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建安三年(198年)為曹操所殺。

五原郡歷史考辨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 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
五原是西漢西北邊防前沿上一個非常重要的邊郡,西與朔方郡為鄰,是捍禦匈奴入侵的橋頭堡,直接關係到秦都咸陽和漢都長安的安危。關於其始置時間,歷史文獻中有兩種看似互相沖突的記載。東漢班固在《漢書·地理志》中記載,西漢五原郡乃是由秦九原郡更名而來。依此,五原郡又似乎是與朔方郡同時設置,並沒有直接承續秦九原郡的建置。
對於《漢書》中這一矛盾記載,司馬光在編著《資治通鑑》時,似乎感覺非常棘手,於是,他採取迴避直接表述這一問題的辦法,在敍述衞青收復河南地一事時,並不説明在當地到底設置了哪些郡,而是在下文敍述漢武帝聽從主父偃的謀劃,為在河南地開墾耕地以解決西北邊地軍糧供給困難問題,始出兵河南地時,才講到“上竟用偃計,立朔方郡”。
司馬光這樣處理,是因為主父偃所説的在河南地墾殖一事,實際上只是在朔方郡所在的今內蒙河套地區開墾農田,其他地區農業條件很差,並不適於用作解決軍糧的農業基地,五原郡處於河套地區的邊緣,即使是與朔方同時設郡,也與此事關係不大,所以,這種敍述形式,其實只是一種迴避《漢書》矛盾記載的巧妙辦法,司馬光並沒有理清五原郡究竟設置於何時。
當代學者對待這一問題,並沒有都像司馬光那樣審慎,而是大多以為西漢五原郡是在元朔二年時與朔方郡同時設置,這也就意味着秦九原郡的建置,在秦末漢初已經撤銷。這樣的看法,已經成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界的主流認識。蒙恬死,諸侯叛秦,中國擾亂,諸秦所徙適戍邊者皆復去。於是,匈奴得寬,復稍度河南,與中國界於故塞。
所謂“故塞”,即舊時的邊塞,這是指秦統一六國之初的疆界。由於文獻資料不足,這道“故塞”究竟設在哪裏,過去一直不甚清楚,幸好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中臚列的漢初縣道名,為解決這一疑難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利用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並結合其他文獻記載,不僅可以確認,這道“故塞”是設置在秦漢陰山山脈也就是今烏拉山——大青山腳下,而且還可以確認,秦九原郡是由戰國趙國的九原郡沿襲而來。
秦末邊防守軍後撤以後防守的邊防線,就是戰國趙國的北方邊防線,而九原郡的轄界,也只剩下了原來趙國邊防線以內的很小一部分領土。直到元朔二年衞青大舉出擊匈奴,才重又恢復秦舊有的疆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原秦九原郡的故土,這就是漢武帝設置朔方郡並將九原郡改名為五原郡的地理背景。
五原郡資料 五原郡資料
上述五原郡的始設時間以及轄界變化的實際情形,與呂祖謙的論述,完全相符,而呂祖謙能夠辨析清楚這樣複雜的政區設置問題,並非出自偶然所得,除了其深厚的一般歷史知識素養之外,還與他諳熟地理形勢和地理設置有直接關係。觀呂祖謙所撰《六朝十論》,可見其熟知各地險要利害;而讀呂氏《與李侍郎仁父書》,則可以知道,他在史館時還直接參與過審定國史《地理志》的工作。
凡此,都説明呂祖謙具有從事地理考據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單純從研究技術角度講,地理考據因其必需知識的專門性,在史學考據中屬於較為艱深的門類,從對五原郡始設時間的這一考辨結果中可以看出,呂祖謙具有很高超的歷史考辨能力,其考釋某些史事的眼光,並不在司馬光之下。類似的考據成果,在《大事記解題》當中,尚不乏其例。因此,呂祖謙不僅是一位造詣深邃的理學家,在史學考辨和考據學的發展歷史上,也應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