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和菓子

鎖定
也叫和果子, 菓同果,讀guo。
型態有非常多種,一般有糰子麻糬饅頭銅鑼燒等等。
主要的原料包括:米、麪粉、紅豆、砂糖、葛粉,並依照不同的口味添加不同的特殊食材。
中文名
和菓子
別    名
和果子菓同果

和菓子含義

和菓子 和菓子
【和果子】大體上分為3類,主要以成品的狀態時含有的水分來分類。
1成品時含有的水分大約30%—40%的稱作“生果子”。
這類果子在茶席上作為主要果子使用的“練り切り”,“こなし”以及以年糕為材料的“柏餅”“草餅”“おはぎ”“紅豆飯”“水羊羹”“米粉糰子”為代表。
2成品果子的含水量為10%—30%之間的果子稱作“半生果子”。
以“最中”以及研磨小豆用蜜糖成型的“石衣”為代表。
3成品果子的含水量為10%以下的果子稱作“乾果子”。
在茶席上使用的有“平糖”為首“落雁”“煎餅”“鬆餅”“米花糖”為代表。

和菓子特色

糕餅和甜點,以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最為常見,多用紅豆做餡料。
除了“和果子”之外,還有一類以烘烤製法為主,包括紅葉餅、人形燒銅鑼燒、鯛魚燒等,多以模型製作出象形的紅豆餅,味道大同小異,但是根據各地特產和歷史不同,而在造型上變化各異。

和菓子發展歷史

和菓子和果子種類

1.煎餅
煎餅起源據説是將和好的小麥粉油炸而來。用粳米製作的醬油煎餅得到推廣是在明治以後了。
2.羊羹
羊羹如文字所示羊肉的湯汁。作為點心之一相傳來源於中國的禪僧。禪僧被禁止食用肉類所以用小豆,小麥粉,葛粉等蒸煮成型,看似羊的湯汁。江户時代寒天被髮達利用,煉羊羹也因此誕生。
3.饅頭
饅頭相傳和羊羹相同在鎌倉時代室町時代來源於中國的禪僧。當初主要在寺院製作。據説包裹的餡也使用蔬菜等的煮物。甜小豆餡是在江户時代流行並滲透於各地的。
4.大福
大福起源於放餡的“鵪鶉燒”它比大福要大吃一個足以飽腹因此也被成為“腹太餅”。寬政年間(1789—1801)加熱的腹太餅被以“大福餅”的名字出售。也許吃了福氣到這樣的寓意讓人喜氣的緣故,博得人氣。
糰子的語源有很多。其中一説是唐果子的“團喜”。將和好的稻穀粉加工成圓球狀這種簡單質樸感使得全國各地都有各自的名產糰子。以京都下鴨神社御手洗祭上供奉的糰子為首,彼岸糰子,賞月團子等,和年中儀式有深厚的關係。
6.お汁粉、善哉(加年糕片的小豆粥
據説汁粉本來指湯中放入果實的汁物。善哉來源於供奉於神前用年糕和小豆製作的小豆雜煮“神在餅”。
7.金鍔燒
四邊形的為主流。最初是象刀鍔一樣的圓形。進一步演變形成了和同類四角點心一樣的四邊形。
據説是遣唐使傳來的唐果子之一。用火醅煎膨脹“米振興”這樣的被寫成漢字“興米”。江户時代在各地被製作。在江户作為淺草寺參拜的特產“雷興”,在大阪硬若石頭的“慄之淤古志”比較盛行。

和菓子四季和果子

材料使用:
春季(3月—4月)象“草餅”“櫻餅”帶有草或葉子香氣的果子開始熱鬧起來。“雛果子”“柏餅”“粽子”等和各種年中儀式關係密切的果子居多。
夏季(5月—8月)使用寒天,葛粉視覺上具有清涼效果的口感潤滑的果子比較有人氣。“涼粉”“水羊羹”“蜜豆”等自不用説,用葛粉包裹的小饅頭也很受歡迎。
秋季(9月—10月)是豐收的季節,因此使用板栗,柿子芋頭等的和果子多登場。若要品嚐當年的板栗的美味,當首選“慄金時”“板栗鹿子並餅”。
冬季(11月—2月)比如薄皮包裹帶餡的饅頭和大福很有分量,讓人有暖融融的心情和温暖感的這類和果子居多。也是品嚐“鯛魚燒”“今川燒”等的烤果子的好季節。
代表和果子:
春季
菱餅、粽子、柏餅
菱餅的顏色被比喻為桃花,白雪,草木;菱形尖鋭的端角也具有除魔之意;在3月3日女兒節時裝飾食用。
粽子原本是消除厄運的儀式食物。柏木在新芽尚未萌發時,老葉子不會凋落餅,因此柏餅在祈禱子孫繁榮的武家社會為中心推廣發展。粽子和柏餅舊曆端午節時食用。
夏季
嘉祥果子、涼粉
嘉祥果子作為在6月16日祈願除病的“嘉祥”儀式時使用的果子被製作推廣,這天被定位“和果子日”。
涼粉因地域而異,有的將它作為盂蘭盆節(8月15日)的修行食物提供。在一些地域還流傳着用一根筷子吃涼粉的風俗。
秋季
牡丹餅(おはぎ),千歲糖
牡丹餅中不可缺少的小豆自古就被認為可以辟邪,它在彼岸即秋分時食用。
千歲糖據説是來源於淺草出售的“千歲糖”。它形狀細長,主要是慶祝孩子的七五三時祈盼孩子健康長壽之意。
冬季
花瓣餅,餅花
日本皇室在正月會準備用白的圓餅夾有小豆色的菱餅,牛蒡味曾的“菱葩”。以此為原形設計製作了花瓣餅
餅花在1月15日小正月作為祈禱穀物豐收而被供奉裝飾。在養蠶地域被成為“繭玉”。

和菓子冷凍和菓子

和菓子 和菓子
國內已有許多食品廠家運用冷凍技術生產進行成品與半成品加工,以滿足家庭與個人的食用需要。
以後,我們在家就可以時刻享受這一美味啦!
和菓子 和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