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反壟斷

(禁止壟斷和貿易限制的行為)

鎖定
反壟斷是禁止壟斷和貿易限制的行為。是當一個公司的營銷呈現壟斷或有壟斷趨勢的時候,國家政府或國際組織所採取的一種干預手段。
在19世紀末期世界經濟的發展進入了壟斷資本主義時期,反壟斷就成為了各國規制的對象,各國均採取嚴厲的立法來進行反壟斷的法律規制。中國自加入WTO以後也積極擔負反壟斷的責任。
中文名
反壟斷
外文名
Antitrust
解    釋
禁止壟斷和貿易限制的行為
類    別
行為
起    源
19世紀末期

反壟斷國內形勢

反壟斷 反壟斷
在完善市場經濟和開放型經濟條件下,我國反壟斷工作遇到的形勢非常複雜,任務十分艱鉅。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法治的完善,競爭政策的重要性將穩步提高,最終成為國家的基礎性經濟政策。未來的反壟斷,伴隨着實踐經驗和案件問題的積累,將會逐步完善反壟斷法律制度, 提升執法專業性,擴大執法透明度,確保執法程序合法正當,注重保障涉案企業的抗辯、申訴及其他合法權利,使我國市場經濟朝着健康、可持續方向前進。為了從整體上保持推動社會生產力不斷髮展,維護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市場競爭的公正程序,必須堅定不移地反壟斷。壟斷的原意是獨佔,即一個市場上只有一個經營者。反壟斷法,又稱反托拉斯法,就是反對壟斷和保護競爭的法律制度,它是市場經濟國家基本的法律制度。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聽任其發展,最終將會扭曲市場機制,扼殺經濟活力,阻礙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需要充分的經濟自由,但又不是完全的自由,需要政府的有限干預,就是“無形之手”和“有形之手”共同發揮作用。 [8] 

反壟斷相應對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正確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偉大創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必然會有各種形態的資本,要發揮資本作為生產要素的積極作用,同時有效控制其消極作用;特別強調要為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這一重要判斷是立足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9] 

反壟斷新理論

深刻認識和把握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
現代市場經濟高效運行,需要有序競爭公平競爭,方可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其中非常核心的一個問題,就是須處理好市場競爭資本壟斷的關係,以及如何推動資本等要素自由流動、有效競爭、高效配置。特別是要防止資本出現無序擴張、無效流動,出現資本壟斷和市場壟斷並存,危害技術進步和創新發展,導致經濟效率損失。
從市場競爭與壟斷的關係來看,市場壟斷會限制市場競爭,進而導致市場效率損失,因此必須防範各種阻礙市場自由進入、制約創新發展動力和影響經濟效率提升的壟斷行為。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為此都制定了較為完備的反壟斷法,嚴格限制壟斷,保護市場競爭,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此外,也需要對資源型壟斷、自然壟斷等進行合理規制,防止因為各種形式的壟斷行為產生獨佔行為。
從資本的特性和行為規律來看,市場壟斷與資本無序擴張之間往往具有十分密切的相互關係。客觀上來説,資本具有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動機,而壟斷的結果則是形成超額壟斷利潤,這就容易誘致資本不斷擴張,甚至無序擴張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經濟運行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金融壟斷甚至寡頭壟斷問題,進而滲透到經濟、政治和社會各個領域,形成具有統治地位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因此要看到,資本的本性就是追逐超額利潤,如果不加以約束就會導致無序擴張,形成壟斷資本,對經濟、社會甚至政治生活等造成危害。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應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形成有效市場與有為政府雙重機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要能夠確保各類生產要素包括資本、技術、勞動等公平競爭,合理有序流動,既要體現經濟效率,也要體現社會效益。因此,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本身具有的體制和制度優勢,要求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同時,更要發揮政府作用,從促進市場充分競爭、促進技術進步等高度,防止資本等要素無序擴張,防止出現資本壟斷與市場壟斷問題。 [9] 
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資本野蠻生長甚至無序擴張,看似是一個簡單的生產要素無序流動和低效配置問題,實質則涉及整個市場經濟運行生態環境、經濟秩序規則、體制機制等重大問題。因此,需要從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制度創新、提高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的高度,全面系統地思考和認識如何更有效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完善反壟斷法,規範資本市場運行秩序。防止資本無序擴張,一個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加快完善反壟斷立法,進一步規範新的環境和條件下資本市場運行規則和運行秩序。傳統的反壟斷立法,主要圍繞促進競爭、防止壟斷而進行法制建設和規則建設。進入新發展階段,要深入研究新技術、新模式、新規則對資本市場有序運行提出的新要求,堅決防止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甚至數據等新型生產要素佔有優勢,出現不正當競爭,出現新型技術壟斷、數據壟斷、要素壟斷、行業壟斷和市場壟斷等。因此,要根據技術變革趨勢、互聯網發展趨勢、平台經濟發展趨勢、科技進步趨勢以及資本流動趨勢等,及時有效修改和完善反壟斷法,為資本市場有序運行和自由流動提供前瞻性、引領性的規則規範。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更要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防止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要立足金融穩定發展,側重資本市場風險累積帶來的傳遞效應,特別是要預防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加強對證券市場、上市公司,包括對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監管,控制資本過度炒作市場概念;資本市場需要細化和分類監管政策,對各種新業態、新產業、新模式補齊短板,畫好底線和紅線;既要讓資本能夠自由流動,又要讓資本流動有明確的負面清單;要加大對資本市場風險的預判和研判,形成前瞻性、引導性的監管政策,積極有效防範和化解各種金融風險。 [9] 
競爭已在全球各地被視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基本力量,是市場經濟之神。反壟斷和維護競爭因而成了實行市場經濟制度的各國經濟立法和司法的根本原則。長期以來,壟斷者只要被確認,便逃不過被繩之以法的命運。然而,以信息技術革命為特徵的新經濟的出現,出乎意料地向判斷“誰是壟斷者”這個問題提出了挑戰。
反壟斷 反壟斷
一個公司所佔有的市場份額和它的高定價一直被認為是判斷其壟斷地位的直接經濟依據。一個或少數幾個公司佔有市場的份額越高,這個市場的壟斷性就越高,競爭性就越低;一個公司越是能高定價,越表明它是一家壟斷企業。這些關係寫進了基本經濟學教科書,成了人們判斷“誰是壟斷者”的基本標準。
反壟斷並不反對規模經濟
反壟斷 反壟斷
微軟公司壟斷案而言,美國政府打算分解該公司的原因不是微軟公司太大了,而是因為其濫用這種太大了的地位,通過不正當方式維持其太大了的經濟地位。換言之,規模太大不是政府反對或者分解微軟公司的原因,而是微軟公司濫用其壟斷地位實施捆綁銷售等行為的結果。其實,絕大多數反壟斷法都不禁止壟斷地位,即由於技術先進、管理效率高以及產品質量好等原因產生的規模擴大。由於自然壟斷、法律規定所產生的壟斷,都是受法律保護或者鼓勵的壟斷。法律不能也不應該懲罰競爭中的優勝者
各國反壟斷立法對濫用壟斷地位行為的規定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對於壟斷地位本身不作任何干預,僅僅禁止濫用壟斷地位的行為,而且,即使發生濫用壟斷地位的行為,也只是禁止和制裁其行為本身,而不分拆壟斷企業,甚至在不正當獲取壟斷地位的情況下也是如此。時下歐盟以及大多數國家的反壟斷法都採取這種立法態度。二是不禁止壟斷地位本身,而禁止以不正當方式獲取壟斷地位以及以不正當方式維持壟斷地位的情形,可以採取分解壟斷企業的制裁措施,從根本上消除其濫用壟斷地位的基礎。美國幾乎是惟一採取這種立法態度的國家。
也有個別國家對壟斷地位本身是禁止的,即不管壟斷地位是否是通過不正當方式獲取或者維持的,其壟斷地位本身就是反壟斷法禁止的對象,也即只要達到較高的市場佔有率或者較大經濟規模,不管是否實施妨礙競爭的行為,都構成違法行為。日本及東歐個別國家採取這種立法態度。但是,日本禁止壟斷狀態的規定幾乎沒有付諸實施。
無論採取哪一種立法態度的國家,其反壟斷法都沒有成為發展規模經濟的障礙,而通過反壟斷法所維持的生機勃勃的競爭機制倒是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經濟規模的擴大。

反壟斷政府政策

反壟斷政策是最早的產業組織政策。產業組織政策分為促進競爭並抑制壟斷的政策和規範競爭的政策兩類。
反壟斷立法 反壟斷立法
反壟斷政策措施主要是從干預市場結構和干預企業行為兩方面來進行的。2021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劃(2021-2025年)》,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重點工作舉措,將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案件審理工作,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適時制定有關司法解釋,明確規制各類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消除市場封鎖促進公平競爭。妥善處理互聯網領域壟斷糾紛,完善平台經濟反壟斷裁判規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5] 

反壟斷市場結構

由於導致市場壟斷的最主要因素是賣方集中度產品差別化和進入障礙。因此,政府幹預市場結構,抑制壟斷弊病的相應措施是:
(1)降低買方集中度或制止集中度上升
(2)降低進入障礙或制止其上升
(3)降低產品差別化程度

反壟斷企業行為

在國外,抑制壟斷更常用的手段是干預市場行為。政府幹預企業行為的內容包括:干預企業定價方式;干預企業非價格競爭的程度;反對壓制競爭對手的行為等。具體地説,其措施包括:
(1)禁止妨礙正常交易的契約與合謀
(2)禁止對不同銷售對象實行價格歧視
(3)禁止簽訂排他性交易協議
(4)禁止採取降價傾銷的辦法爭奪市場,壓制競爭對手
(5)禁止採取不公正的競爭方法以及欺詐性行為來壟斷市場
(6)禁止企圖壟斷的聯合

反壟斷美國規制

2013年9月26日,美國司法部網站在其顯要位置公佈,包括三菱電機在內的九家日本企業和兩名高管已承認價格操縱指控,並同意支付總計超過7.40億美元的罰款。
美國司法部部長埃裏克霍爾德表示,本次國際價格操縱陰謀涉及價值超過50億美元的汽車零件,超過2500萬輛汽車受到了這次違法行為的影響。
近年來美國若干壟斷性大企業併購
惠而浦公司兼併美泰克公司案
美國惠而浦公司(Whirlpool)是美國白色家電業的壟斷巨頭,其市場佔有量在北美居第一。美泰克(Maytag)是美國白色家電行業的名牌企業。2004年,在一家評級機構將其信貸評級調降至“垃圾”級後不久,該公司宣佈重組。2004年5月和6月,美國RipplewoodHoldings牽頭的一個私人資本財團及中國海爾美國貿易公司相繼提出收購計劃。開始時,美國惠而浦公司按兵不動,是因為該公司市場規模巨大,它對美泰克的收購過不了反壟斷審查這一關。之後不久,惠而浦公司加入了競購美泰克的爭奪。通過長達6個月的反壟斷調查,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局官員宣佈,批准美國最大家電企業惠而浦公司以17億美元併購第三大家電企業美泰克公司。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局的調查顯示,併購後,惠而浦在美國白色家電市場將佔有70%的市場份額,在北美市場中處於絕對的統治地位,形成毫無疑問的壟斷局面。美國聯邦政府反壟斷部門為什麼會批准這項併購?
微軟公司的反壟斷案
反壟斷立法 反壟斷立法
微軟公司於1975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軟件商。微軟在全球PC機操作系統等軟件市場佔有巨大的市場份額,經常被推上反壟斷法庭。2006年7月,歐盟委員會正式宣佈,因微軟未執行該委員會2004年的反壟斷裁決,對微軟處以2.8億歐元(3.57億美元)罰款。近年來,微軟公司一直訴訟不斷,1997年10月,美國司法部起訴微軟公司將網絡瀏覽器與“視窗”捆綁在一起銷售。2000年6月,傑克遜法官作出將微軟一分為二的判決,微軟隨後提出上訴。2001年6月,美國哥倫比亞特區聯邦上訴法院作出裁決,駁回地方法院法官傑克遜作出的將微軟一分為二的判決,但維持有關微軟從事了違反反壟斷法的反競爭商業行為的判決,判決微軟利用在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力量打擊競爭對手,與電腦製造商和軟件開發商簽訂一些排他性合同違法。面對微軟的在全球電腦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巨大壟斷,美國聯邦上訴法院為何否決將微軟一分為二的判決,而僅僅判決微軟的市場行為違法?
波音公司兼併麥道公司案
波音公司在世界大型民用客機領域居於壟斷地位。麥道公司是世界航空製造業排行第三的公司,也曾經是世界最大的軍用飛機製造商。1996年12月,波音公司宣佈收購麥道公司,收購價格為133億美元。波音公司和麥道公司合併之後,新波音公司的資產總額達500億美元,淨負債為10億美元,員工總數20萬人。當時預計1997年新波音公司的總收入將達到480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用和軍用飛機制造企業。根據美國的有關法律,如此大規模的合併必須經過美國反壟斷當局的批准。美國反壟斷法律規定,如果兩家公司合併以後市場份額的平方和大於1800,公平交易部的反壟斷處或聯邦貿易委員會立案調查。照此規定計算,兩家公司市場份額平方和為3825,是立案調查標準的兩倍多,但兼併最終還是獲得了政府的批准。美國反壟斷當局為何無視波音公司佔美國市場幾乎100%、佔全球民用飛機市場65%以上的巨大壟斷而批准此項併購呢?
美國聯邦政府反壟斷規制的新趨勢
上述若干壟斷性大企業併購引發的疑問,要從美國反壟斷規制的新趨勢中尋求答案。近年來,美國司法部門在壟斷界定、市場份額、提高效率、保護消費者、技術創新的評價等方面發生了新的變化。
更加重視從經濟全球化背景評估反壟斷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要根據國際市場結構評估、判斷壟斷。當年美國司法部在審查惠而浦公司併購美泰克時,不但對美國國內的白色家電生產、銷售情況進行過調查評估,而且對全球家電市場的競爭情況也進行了調查評估。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局認為美國家電市場已不僅限於國內,而是全球化的市場。兩家公司合併後,新公司仍面臨着韓國LG、日本松下、中國海爾等外國同行的競爭壓力。美國司法部反壟斷局在評估了國際市場、國內市場的集中程度後,認為惠而浦公司和美泰克兩家公司在全球家電市場的佔有率加起來也不能主導市場,認為惠而浦和美泰克的合併將促進公司生產更高質量的產品,提高企業效率,使美國企業在全球家電行業競爭中更有力量。所以,美國反壟斷局批准了惠而浦公司併購美泰克。
更加重視從維護國家利益出發評估反壟斷
維護國家利益就要維護本國大企業利益,因為大型跨國代表了一個國家經濟競爭力。在波音兼併麥道案例中,美國政府在後台對兼併活動的支持和參與發揮了重要作用。波音是美國最大的飛機制造商,兼併麥道最終戰略目標是形成航空航天行業的全球性“巨無霸”,與歐洲的空中客車公司競爭。1970年,為了挽救歐洲的航空製造工業,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等四國政府用各自的航空製造企業組成空中客車公司,在政府固定補貼、免税優惠、研發補貼等政策支持下,開發大型民用飛機。1994年,空中客車的訂貨首次超過波音公司,佔市場份額的48%(波音為46%),這使波音公司受到了極大的競爭壓力甚至恐慌。為了形成對空客的更大競爭優勢,波音公司提出並實施了兼併麥道公司的計劃。
波音公司兼併麥道,最終體現的是美國政府的意圖。體現美國政府意願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政府採購。1996年11月,五角大樓把設計2l世紀戰鬥機的合同交給了從來沒有獨立研製過戰鬥機的波音公司,而沒有給具有強大的戰鬥機設計生產能力的麥道,這明確地表示了美國政府希望麥道公司必須歸順於波音公司的政府意願。之後不到一個月,波音公司就宣佈收購麥道公司。合併後的波音公司在民用飛機市場上明顯成為全球最大的製造商,它獨佔全球飛機市場65%以上的份額。因此,單從市場結構看,合併後的波音屬於超級壟斷企業,明顯違反了《反托拉斯法》,也遭到了歐盟的強烈反對,但美國政府還是支持合併。為了完成兼併,波音公司對歐盟做出了放棄三家美國航空公司今後20年內只購買波音飛機的合同後,歐盟同意波音兼併麥道。1997年8月,新的波音公司開始正式運行。
更加重視從提高經濟效率角度創新反壟斷規制
壟斷優勢是市場競爭的結果,是高效率的證明,反壟斷規制要有利於提高企業效率。已往,美國政府更重視從市場結構、市場份額方面來規制反壟斷。司法部門越來越重視從經濟效率角度來處理反壟斷問題,波音公司兼併麥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着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市場競爭更加激烈。為了保持美國經濟在全球的領先地位,美國司法部門越來越把提高本國企業經濟效率作為反托拉斯法追求的目的。這種政策取向的理論基礎是芝加哥學派。芝加哥學派有關壟斷理論認為,壟斷企業是競爭中的優勝者,壟斷地位是“效率性的證明”,是高市場績效的結果,但壟斷利潤的獲得並不是長期穩定的現象,因為壟斷企業如果濫用權力,獲得超額利潤,必然誘發新的企業進入,新廠商的進入自然會使原廠商的壟斷地位消失。企業規模大能夠提高經濟效益,市場績效好,政府就不必管制。經濟的活力就是追求經濟效率,高效率自然會使消費者福利最大化。
更加重視在反壟斷規制中促進技術創新
阻礙技術創新是壟斷的毒瘤,必須遏制妨礙創新的“壞壟斷”市場行為。微軟案雖然到還在上訴,但是美國司法部門在判決該案時表現出的重視“技術創新”取向具有劃時代意義。微軟公司基本上是以知識產權和知識創新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壟斷公司。美國司法部在微軟訴訟案件中,認為擁有壟斷地位或企圖獲得壟斷地位並不違法,但是通過“不正當行為”來維持或獲得壟斷地位是違法的。
反對壟斷對技術創新的障礙,是美國保持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的一個秘訣。美國1999年的《總統經濟報告》專門闢出一章,討論政府管制和創新的關係,強調新技術的創新對美國經濟的長期增長至關重要,能否保持創新的活力是美國經濟能否繼續領先於世界的關鍵。前幾年,美國司法部否決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諾思羅普·格魯曼公司的兼併,理由就是這兩大軍火公司的合併將阻礙美國關鍵性防務技術領域的創新。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美國反壟斷政策的重點逐步從維護價格競爭轉向促進創新,促使大企業的市場行為推動技術創新,以增強美國經濟的活力和競爭力。

反壟斷法律法規

反壟斷立法 反壟斷立法
1. 世界上第一部反壟斷法是1890年《謝爾曼法》(Sherman Act),也被稱為世界各國反壟斷法之母。美國最高法院在其一個判決中指出了謝爾曼法的意義,即“謝爾曼法依據的前提是,自由競爭將產生最經濟的資源配置,最低的價格,最高的質量和最大的物質進步,同時創造一個有助於維護民主的政治和社會制度的環境”。
2.《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
2021年4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規劃(2021-2025年)》,明確了“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的重點工作舉措,將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案件審理工作,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適時制定有關司法解釋,明確規制各類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消除市場封鎖,促進公平競爭。妥善處理互聯網領域壟斷糾紛,完善平台經濟反壟斷裁判規則,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 [5] 
2021年11月18日,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發布了《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關於原料藥領域的反壟斷指南》,指南要求,要進一步明確市場競爭規則,維護原料藥領域市場競爭秩序,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 [6] 
2023年12月6日報道,據市場監管總局網站,為增強反壟斷監管的有效性和規範性,及時預防和制止壟斷行為,保護市場公平競爭,推動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等法律法規規定,建立健全反壟斷“三書一函”即《提醒敦促函》《約談通知書》《立案調查通知書》《行政處罰決定書(經營主體)/行政建議書(行政機關)》制度。 [14] 

反壟斷規制反思

對我國加大對壟斷企業改革和規制的思考
堅持市場全球化下的壟斷規制原則
必須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重新認識國內市場的壟斷和競爭,準確把握國內的市場結構,更要把握國際市場結構。在國內特定市場準入開放的前提下,即便國內市場上存在高度集中(甚至是絕對支配)也不應當視為壟斷。在不存在進入障礙的情況下,絕對的支配地位只能是一種短暫的情況,並不會對市場的競爭性結構造成破壞。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只要市場的進入是開放的,市場的競爭性結構問題就應當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理解,而不應僅僅從一個國家國內市場的狀況來理解。換句話説,在開放的國內市場中,特定市場(特定商品、技術、服務等)的競爭性結構問題應當由市場本身去解決,規制法律要做的是消除市場的進入障礙,而不是通過拆分處於支配地位的企業的方式恢復市場的競爭性結構。
同時,要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的反壟斷規制。在中國經濟逐步融入國際大市場的,國外壟斷勢力通過全球市場很容易實施嚴重影響中國利益的行為。我們需要更積極地加強國際市場的反壟斷雙邊、多邊合作。我國反壟斷法律體系建設要對“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市場壟斷作出積極的迴應,全球性市場結構問題應當主要通過國際反壟斷統一規範去解決。如果國際市場發生高度的經濟集中,就應當消除這種集中,恢復市場的競爭性結構。同時,在我國反壟斷立法中按照合理效果原則國際禮讓原則,對反壟斷法的域外效力作出規定,以維護我國的國家主權公共利益。更重要的是,通過反壟斷的國際合作,培育我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做為“國家隊”,提供給國內就業機會,增加國民福利,增強國家綜合實力。
堅持在企業重組兼併中推動技術創新原則
要把促進技術創新作為評價壟斷企業市場行為的重要標準。微軟反壟斷訴訟中雖然逃脱了拆分的命運,卻要面對反壟斷的處罰。主要原因是妨礙“技術創新”,即微軟利用在操作系統市場上的壟斷力量打擊競爭對手,與電腦製造商和軟件開發商簽訂一些排他性合同等,嚴重影響了行業競爭和技術創新。在美國司法部與微軟的初步和解協議中,並沒有限制微軟集成軟件,而是限制微軟妨礙競爭的非法行為,要求微軟給電腦製造商更大的靈活性,放棄排他性合同,禁止微軟對採用競爭軟件的製造商實行報復行為。這樣做,會加大國內競爭和促進技術創新,有利於提高產業競爭力。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
要全面認識大型企業特別是壟斷企業與技術創新的關係。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民用研發費的80%、技術創新的70%、技術轉移的60%都是在世界500強大型壟斷企業進行的。這説明隨着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壟斷與技術之間的關係發生了深刻變化,只有實力強大的企業才能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一旦控制先進技術,市場佔有率就迅猛上升。
堅持投資人主導原則
我國要加快完善國有企業兼併重組中出資人主導的體制與機制。在培育和發展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方面,國有企業出資人要保持對資產的高度敏感,發揮更大作用。要加快完善“投資人主導”機制與體制,充分發揮出資人在企業重組兼併中的主導作用,按照市場法則,推進優勢企業之間合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

反壟斷國內案例

2014年8月,因中石化拒絕銷售公司生產的生物柴油雲南盈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作為一家民企將中石化告上法庭,希望中石化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將其符合國家標準的生物柴油納入其銷售體系,並賠償經濟損失300萬元。據悉,這是雲南省首例反壟斷案,也是中國石油系統的首例反壟斷案。 [1] 
12家汽配日企被罰12.35億
2014年8月20日,國家發改委宣佈,對日本住友等8家零部件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8.3億餘元,對日本精工等4家軸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依法處罰約4億元,合計罰款12.35億元。這是我國反壟斷部門迄今為止開出的最大罰單。國家發改委認定,8家汽車零部件企業和4家軸承企業達成並實施了汽車零部件、軸承的價格壟斷協議,違反我國反壟斷法規定,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不正當地影響了我國汽車零部件及整車、軸承的價格,損害了下游製造商的合法權益和我國消費者利益 [2] 
6張上億罰單
2014年9月9日,國家發改委對吉林三家水泥企業開出1.14億元的反壟斷罰單。近期中國反壟斷不斷擴圍,頻率也呈增強態勢。據中新網財經頻道統計,去年初以來,我國開出了6張上億元的反壟斷罰單,罰金總計將近30億元。專家分析,中國反壟斷進入新常態,不分行業、企業性質,只要存在壟斷行為就納入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也不存在外界所説的“選擇性”;加大反壟斷力度有助於維護市場秩序、公平競爭的環境,未來反壟斷執法會更加頻繁、更大規模。
高通60.88億罰單
全球最大的手機芯片廠商之一美國高通公司2015年2月10日宣佈,將向中國官方支付60.88億元人民幣的(約合9.75億美元)反壟斷罰款,了結為期14個月的反壟斷調查。
中國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10日確認了上述消息。2014年,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曾在30天左右的時間裏,密集披露日本汽車零部件、浙江保險行業、水泥企業等多個反壟斷案件,開出罰單累計金額達17.7億元人民幣。而此番對高通的這一單罰款,就已經超過2014年全年罰款之和,創出歷史新高。高通方面稱,將不會挑戰發改委這一決定。
高通公司同時表示將執行一項整改計劃,修改在中國的某些商業慣例,全面滿足國家發改委的要求。 [3] 
五十萬罰單
根據《反壟斷法》規定,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閲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進行了調查,並於2020年12月14日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處罰決定,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閲文集團和深圳市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分別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 [4] 
182億元罰單
4月10日遭受市場監管總局182.28億元反壟斷處罰一事,阿里巴巴召開電話會議,討論相關行政處罰決定。據悉,阿里巴巴遭受的處罰金額以其2019年銷售額的4%計。 [10] 
京東訴阿里巴巴“二選一”案一審勝訴
2023年12月29日,京東集團發佈關於京東訴阿里巴巴“二選一”案一審勝訴的聲明。此次判決不僅是京東反抗“二選一”壟斷行為的一次公正裁決,更是以法治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的標誌性時刻,也將是中國反壟斷法治進程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15] 

反壟斷國外案例

英特爾公司12億美元反壟斷罰款
2009年,歐盟委員會英特爾處以12億美元的罰款,理由是英特爾通過向戴爾惠普聯想等公司提供回扣,阻止他們向其競爭對手AMD購買芯片。這筆罰款約佔英特爾公司2008年376億美元銷售額的4%。
2022年1月,英特爾贏得了針對歐盟12億美元反壟斷罰款的上訴,歐盟委員會向英特爾返還了12億美元罰款。
當地時間2022年6月20日,路透社報道稱,英特爾公司向歐盟委員會提出了6.24億美元的利息索賠。 [13] 
2022年6月21日消息,5個月前英特爾説服歐盟第二高等法院撤銷了 10.6 億歐元反壟斷罰款,英特爾更進一步,它向歐盟索要 5.93 億歐元(6.24 億美元)利息賠償。 [12] 

反壟斷年度字詞

2022年1月4日消息,《中國名牌》評出2021年度品牌十大熱詞,反壟斷一詞入選。 [7] 
2022年3月,入選2021年度四川消費類輿情熱詞 [11] 

反壟斷最高檢報告

2024年3月8日消息,最高檢報告強調,2024年,檢察機關將依法服務高質量發展這個新時代的硬道理。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司法,促進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 [16]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