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養老金入市

鎖定
養老金入市是指把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的個人賬户基金進行證券投資。將養老金投資於市場,可以實現養老金保值增值,也可以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但由於養老金屬於社會保障範疇,投入市場難免存在風險,因此養老金入市一直是中國專家、學者爭論的問題,同時也受到民眾的強烈關注。
在2012年3月召開的兩會上,養老金雙軌制遭到質疑,養老金入市與否再引爭議;20日,養老金入市問題塵埃落定,廣東千億養老金確定入市。2015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廣東省確定將1000億元職工養老保險結餘基金委託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作,分批劃轉,第一批100億元已劃轉到位,其餘基金正在歸集。2015年8月17日,國務院印發了《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管理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管理辦法規定,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同時,國有重點企業改制、上市,養老基金可以進行股權投資養老保險基金是羣眾的養命錢,實現安全高效的保值增值對每個人都具重要意義。
中文名
養老金入市
外文名
Pension market
方    法
個人賬户基金進行證券投資
概念介紹
企業員工設立專門的賬户
入市背景
2011年12月15日
正式入市
2015年8月17日
法律依據
《社會保險法》

養老金入市概念介紹

養老金入市 養老金入市
按該計劃,企業為員工設立專門的賬户,員工每月從其工資中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存入養老金賬户,而企業一般也為員工繳納一定比例的費用。員工自主選擇證券組合進行投資,收益計入個人賬户。員工退休時,可以選擇一次性領取、分期領取和轉為存款等方式使用。

養老金入市入市背景

2011年12月15日,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在一個公開場合表示,我國大約有2萬億餘額地方養老保險金和2.1萬億住房公積金餘額,如果將這些資金進行統一管理,學習全國社保基金投資股市獲取收益,無論是對個人、政府還是資本市場均大有好處。
中國社科院於2011年12月22日發佈的《2011年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也指出,國家可能成立投資管理公司來管理運營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報告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對地方管理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和中央財政集中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管理體制進行統一研究,統一決策。
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理事長、國際金融論壇常務副理事長戴相龍指出,地方養老金進入資本市場投資的着眼點是長期回報,將有利於資本市場的穩定發展,但不是所謂的政府救市、託市。

養老金入市暫無計劃

2012年1月20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在20日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説,養老金暫無入市計劃。養老金投資運營的舉措一定要經過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審核同意。
其實早在1998年3月26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就嚴厲告誡説:“現在中央已規定,養老保險資金不允許炒股票、搞房地產,自以為回報率高,其實風險很大,可能一下子就沒了。我們硬性規定,養老保險金只能買國庫券或存銀行,不能幹別的,幹別的就是違法。相關人員就要被撤職。”(《朱鎔基講話實錄》第三卷26頁)。2001年12月17日,朱鎔基總理在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第一屆理事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講話時要求:“社保基金要穩健運作。首要原則是安全性。寧肯少賺幾個錢,也不要賠本,要有足夠的風險意識。”(《朱鎔基講話實錄》第四卷300頁)。
據瞭解,到2011年年底,五項社會保險基金累計結餘總額2.87萬億元,其中養老保險累計結餘1.92萬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養老金仍面臨着基金統籌層次太低,個人賬户欠賬太多等現實問題,沒有能力入市;現有相關制度和法規限制不能入市,而且修改制度和法規絕不是短期內能夠完成的,而且養老金只能賺不能賠的剛性決定了也沒有決策者敢於冒此風險、敢負此巨大責任修改現行制度法規。

養老金入市再引爭議

在2012年3月召開的兩會中,養老金入市成為了熱門話題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國家的企業職工養老金結餘1.9萬億,養老金收入大約為1.3萬億,支出約為1.2萬億,略有結餘。
但是下一步如何讓養老金保值增值,“入市”是最有可能實現的方式。獨立財經觀察家侯寧微博上説,“養老金入市或許已開始。養老金是社會保險金的一部分,目前來講作為中央政府的社會保障金早就入市了,幾位金融掌門人戴相龍、郭樹清等反覆提到了要推動養老金入市,我相信入市的步伐或許早在聽到聲音前已開始。”
尹蔚民兩會期間明確表示,在整個養老金投資運營方案沒有確定前,會選擇個別省市進行投資運營試點,兩會後開始運作。養老金入市的消息也成為影響A股走勢的一個因素。
侯寧發微博表示,“養老金入市沒什麼好爭的。
第一,運作養老金增值是國際慣例
第二,股市長線投資價值凸顯;
第三,激活股市是經濟轉型的必須。
養老金入市網民存擔憂
但是對於養老金入市,網民更多地表現出擔憂。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秘書長蔡義鴻在微博上提問,“養老金入股市,是福還是禍?”
對於養老金入市問題,質疑焦點主要集中在養老金入市要虧錢怎麼辦。
兩會中有委員認為股市有風險,應該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則,建議禁止養老金入市。不過,也有人更擔心養老金入市後對小散户的影響。比如上海通築機電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就發微博表示,“現在的中國股市不能讓養老金入市,一旦養老金入市誰能與之匹敵?巨大的不對稱地位將確保養老金保賺不賠;股民將會輸得更悽慘,即使養老金輸了也是百姓的錢。股市的價值投資性質不建立完善,任何資本大鱷入市都是中小股民的災難”。 [1] 
養老金入市徵求意見已結束
公眾最擔心養老金“炒股”安全問題

養老金入市焦點一

此時養老金入市是救市?
相對於股市數十萬億的資金量,養老金6000億左右的入市規模影響不大
辦法雖然給出了20多條養老金投資路徑,但是“股市”兩字還是受到了格外的關注,尤其是在近來股市波動較大的情況下,公眾最擔心的莫過於養老金“炒股”的安全問題。
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主任馬力説,辦法明確規定了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基金資產淨值的30%,意味着養老保險基金投資股票類產品的比例須控制在30%以下,目的也是合理控制投資風險
由於辦法出台時恰逢國內股市經歷大跌行情,不少公眾擔心此時養老金入市是否是政府的託市救市之舉。
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執行官高松凡説,相對於股市數十萬億的資金量,養老金6000億左右的入市規模影響不大。“養老金不是用來救市、託市的,它沒有救市的功能,也起不到這樣的作用。”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白重恩説:“公眾對於養老金市場化運營存在誤解,投資並不是簡單的‘炒股’,而是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抗擊通脹保值增值,通過委託專業機構並輔以專業化監管來保障資金安全。”
馬力説,基金從地方逐級歸集起來需要有個時間過程,不可能很快達到投資比例的上限,且會有個逐步試水的過程。同時,即便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會對股市產生一定影響,這種影響也是平緩和循序漸進的。

養老金入市焦點二

養老金入市會“收割散户”?
養老金的入市初衷既不是為了當股市裏的炮灰,也不是為了賺散户的錢
針對養老金入市,還有不少人質疑其是否會在股市中“收割散户”。
高松凡指出,養老金的入市初衷既不是為了當股市裏的炮灰,也不是為了賺散户的錢。
高松凡説,在實際運營中,進入股市的基金規模和時點不是由政府來直接操作的,而是由授權受託的市場機構來具體運作,而證券市場對投資有着嚴格的規定,養老金投資絕不會成為“收割散户”的“資本大鱷”。
“將養老金投資和散户完全對立起來是不對的。”熊暉指出,養老基金是關係到每一個民眾的養老錢,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其中自然也包括股市中的散户們。通過穩健的投資操作實現養老金的保值增值能讓所有公眾受益。
新加坡國立大學金融學研究員文華認為,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更多的機構投資者入市對於改善市場投資風格,穩定市場情緒都有着積極的意義。養老金入市不僅將降低資本市場整體風險偏好,而且投資風格和取向也將多元化。上市公司不再僅僅迎合風險偏好型投資者的訴求而一味地做高股價,也要加強分紅來迎合機構投資者的要求,這樣長線業績就成為共同追求的目標,這是穩定資本市場的重要力量,對於廣大散户而言也是重大利好

養老金入市焦點三

養老金投資還有哪些方向?
養老金運營可以投入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具有長期穩定收益的領域
除了股市以外,養老金還有很多投資渠道。馬力説,養老保險基金是羣眾的養命錢,最主要的考慮就是保證基金的絕對安全,不能讓老百姓的養命錢出現重大風險
辦法明確養老金限於境內投資,主要包括三大類產品,即銀行存款類產品、債券類產品、股票和基金類產品。在各類產品的投資比例上,管理辦法都有嚴格的限制。總的原則是風險低的比例較高,風險高的比例較低。
馬力説,養老金運營可以和國家經濟發展目標結合,投入大型基礎設施建設等具有長期穩定收益的領域。
“養老基金是保障基金,不是理財基金,更不是風投基金,對結餘資金進行一定的增值保值是必要的,但無論投資什麼一定要堅持安全第一。”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認為,必須明確安全保障、風險防範、責任承擔機制。
對此,辦法明確受託機構按照養老基金年度淨收益的1%提取風險準備金,餘額達到養老基金資產淨值5%時可不再提取,專項用於彌補養老基金理財發生的虧損。理財管理機構從當期收取的管理費中,提取20%作為風險準備金,專項用於彌補重大理財損失。 [2] 
關注點一:近8000億元養老金到賬投資背後透露什麼信息?
截至9月底,已有18個省(區、市)政府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簽署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委託投資合同,合同總金額9660億元,其中7992億元資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對比人社部今年一、二季度新聞發佈會公開的數據,地方養老金到賬投資運營金額呈現增加趨勢。
今年一季度末,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共與17個委託省(區、市)簽署了8580億元委託投資合同,其中有6248.69億元到賬投資運營;第二季度末,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簽署委託投資合同的省級政府增長至18個,共簽署了8630億元合同,其中7062億元到賬投資運營。三季度數據中,委託投資合同的委託省(區、市)數量保持不變,但委託資金規模與到賬金額均有增加。
關注點二:近8000億元養老金有多少能夠“入市”?
説到養老金的投資,就必須要提到國務院2015年印發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這是目前指導養老金投資的重要依據之一。
根據此辦法,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限於境內投資,投資領域嚴格限定,權益類資產比重不超過30%。這意味着,投資股票、股票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於養老基金資產淨值的30%。換句話説,近8000億元養老金中最多可以有不到2400億元進入股市。
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秘書長董克用指出,這並不意味着養老金投資的過程中會用足這個比例。“養老金投資會通過銀行存款中央銀行票據、各類債券以及權益類產品綜合投資,確保投資穩健,具體投資比例將考量多方面因素。”
關注點三:未來“養老金入市”增量空間或更多在二、三支柱
在業內專家看來,目前部分社會公眾對“養老金入市”存在着一些認識誤區,一提起相關話題就會認為是基本養老保險金股市投資。從我國的養老制度的發展趨勢看,這種認識是比較片面的。
近期社會關注的“近8000億元養老金到賬投資”中的養老金確實是基本養老保險金,也就是百姓俗稱的“養老保險”。全國社保基金會分別從2011年、2015年開始受託管理廣東、山東基本養老保險結餘基金,2016年開始統一受託管理地方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結餘資金,最新的受託到賬投資額達到了近8000億元。
專家介紹,這部分資金目前來自國家主導的基本養老保險的“資金盤子”,也就是來自養老“第一支柱”。但隨着老齡化趨勢的發展,中國的養老制度迫切需要發展好“第二支柱”,即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以及“第三支柱”,即家庭或個人安排的養老儲蓄投資。 [3] 

養老金入市最終確定

備受熱議的養老金入市問題塵埃落定。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2012年3月20日發佈消息稱,經國務院批准,社保基金理事會受廣東省政府委託,投資運營廣東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結存資金1000億元。此舉在全國尚屬首次。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和廣東省政府於3月19日在北京簽訂了委託投資協議,資金將分批到位,委託投資期限暫定兩年。社保基金理事會稱,將堅持更為審慎的方針,新增資金將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確保實現基金保值增值。 [4] 
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為目的。與徵求意見稿相比,正式出台的辦法更加側重安全性、競爭性公開性等方面。對比來看,正式辦法增加規定,養老基金投資嚴禁從事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操縱市場違法行為,嚴禁通過關聯交易等損害養老基金及他人利益、獲取不正當利益。正式辦法還細化規定,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情況應當通過報刊、網站等媒體定期向社會公佈,保障公眾知情權,接受社會監督。任何組織和個人有權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舉報、投訴,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認真調查處理。另外,要建立健全受託機構、託管機構和投資管理機構競爭機制,提升養老基金投資運營水平。
2014年末全國養老基金累計結餘3.56萬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出台後,基金可以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這類投資資金所佔比例上限最高可達基金資產淨值的30%,這將可以動用超過1萬億的資金直接或間接地投資於股票市場。同時,由於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方案預計也將出台實施,這將進一步增強養老基金的支付調劑能力並擴大基金累計結餘規模。不過,也有專家表示,若根據官方的口徑,扣除預留支付資金外,全國可納入投資運營範圍的資金總計或在2萬多億元,按照上限30%計算,則理論上養老金入市的極限值為6000億元。 [5] 

養老金入市專家觀點

實際投資股市規模上限約6000億 養老金不是救市主力軍
“短期來看,養老金入市能緩解市場恐慌情緒。”經濟學家宋清輝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説,從長期來看,養老金入市將會給資本市場帶來鉅額長線資金,中長時期內對資本市場能帶來實質性利好。
“目前,全國養老金的規模也只有2萬多億元,即便全部投入股票市場,對於總市值高達21萬億元的A股市場而言,也不能起到很大的拉動作用。”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兼薪酬專業委員會會長蘇海南説,養老金入市更多地被看成是釋放了積極的政策信號。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