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投資風險

鎖定
投資風險是指投資主體為實現其投資目的而對未來經營、財務活動可能造成的虧損或破產所承擔的危險。投資風險是投資主體決定是否投資所進行預測分析的最主要內容。導致投資風險的主要因素有:政府政策的變化、管理措施的失誤、形成產品成本的重要物資價格大幅度上漲或產品價格大幅度下跌、借款利率急劇上升等。 [1] 
中文名
投資風險
釋    義
指對未來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
領    域
金融
分    類
市場風險.能力風險等

投資風險名稱簡介

投資風險是指對未來投資收益的不確定性,在投資中可能會遭受收益損失甚至本金損失的風險。例如,股票可能會被套牢債券可能不能按期還本付息,房地產可能會下跌等都是投資風險。投資者需要根據自己的投資目標風險偏好選擇金融工具。例如,分散投資是有效的科學控制風險的方法,也是最普遍的投資方式,將投資在債券、股票、現金等各類投資工具之間進行適當的比例分配,一方面可以降低風險,同時還可以提高回報。因為分散投資與資產配置要涉及到多種投資行業與金融工具,所以財富億家建議投資者最好在諮詢金融理財師後再進行分散優質投資。
投資風險是風險現象在投資過程中的表現。具體來説,投資風險就是從作出投資決策開始到投資期結束這段時間內,由於不可控因素或隨機因素的影響,實際投資收益與預期收益的相偏離。實際投資收益與預期收益的偏離,既有前者高於後者的可能,也有前者低於後者的可能;或者説既有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也有獲得額外收益的可能,它們都是投資的風險形式。
投資總會伴隨着風險,投資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風險,投資風險也會隨着投資活動的進展而變化,投資不同階段的風險性質、風險後果也不一樣。投資風險一般具有可預測性差、可補償性差、風險存在期長、造成的損失和影響大、不同項目的風險差異大、多種風險因素同時並存、相互交叉組合作用的特點。

投資風險識別

投資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人員運用有關的知識和方法,系統、全面和連續地發現投資活動所面臨的風險的來源、確定風險發生的條件、描述風險的特徵並評價風險影響的過程。投資風險識別是風險管理的首要步驟,只有全面、準確地發現和識別投資風險,才能衡量風險和選擇應對風險的策略。
投資風險的識別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投資風險的識別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由於風險的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決定了投資過程中的風險都屬於風險識別的範圍;同時,為了準確、全面的發現和識別風險,需要風險管理部門和生產部門、財務部門等方面密切配合。
(2)投資風險識別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一般來説,投資活動及其所處的環境隨時都處在不斷的變化中,所以,根據投資活動的變化適時、定期進行風險識別,才能連續不間斷地識別各種風險。
(3)投資風險識別是一個長期過程。投資風險是客觀存在的,它的發生是一個漸變的過程,所以在投資風險發展、變化的過程中,風險管理人員需要進行大量的跟蹤、調查。對投資風險的識別不能偶爾為之,更不能一蹴而就
(4)投資風險識別的目的是衡量和應對風險。投資風險識別是否全面、準確,直接影響風險管理工作的質量,進而影響風險管理的成果。識別風險的目的是為衡量風險和應對風險提供方向和依據。

投資風險分類

投資風險能力風險

Purchasing power risk
資本社會及經濟繁榮的社會,通貨膨脹顯著,金錢購買商品或業務都會漸漸降低。人們將現金存入銀行收取利息,就會擔心物價上升,貨幣貶值。自從一九八三年十 月,港元與美元以7.80掛勾開始,港元的購買力迅速減弱,這種購買力的減低,是購買力風險。因為有此種風險,所以人們要投資股票,地產或其它投資方針, 以保持手上貨幣的購買力。購買力風險,香港人完全體會得到,因此他們都很警愓。

投資風險財務風險

Financial risk
當購入一種股票,該公司業績欠佳,派息減少,股價下跌,這就是財務風險。因為有此風險,有些人將資金存入銀行,收取利息減少財務風險。

投資風險利率風險

Interest rate risk
當買入債券,其價格受銀行存款利息影響。當銀行存款利息上升,投資者就會將資金存入銀行,債券價格也會下跌。這種因利率水平改變,而遭受損失的,稱為利率風險

投資風險市場風險

Market risk
市場價格常常會出現波動。每天都有不同的市價。市價的波動,受經濟因素影向、受心理因素影向、受政治因素影向、甚至受以上三種風險影向。例如購買了股票,其後股價下跌,遭受損失,這就是市場風險

投資風險變現風險

Liquidity risk
當買入的股票,未能在合理價下賣出,不能收回資金,就是一種風險。很多一向成交疏落的股票,在有消息下,例如收購消息,令股票突然旺盛,在這時候大量追進 購入,一旦消息完結,其成交量會還原,於是承受了變現風險。投資目標要能隨時在合理價下收回資金。這是變現性強的股票。如果某股以$10買入,在$5的價 格下才能迅速售出,就不能算是一種好的變現股票。

投資風險事件風險

Event risk
事件風險 與財政及大市完全無關的,但事件發生後,對該股價有沉重打擊。這種事件風險通常都是突然其來的。

投資風險成因分析

企業項目投資決策出現錯誤有多種原因。導致各種嚴重後果,主要有以下方面:
(1)投資決策機制不健全,責任不明,容易出現受“長官意志”的影響,或者領導人一時頭腦發熱而盲目拍板,造成投資決策的隨意性、主觀性、盲目性和獨斷性。
(2)為了爭上項目,故意把可行性研究報告做成“可批性報告”,有些項目審批部門從地方利益出發,沒有從嚴把關,從而造成重複建設、盲目建設,使項目建成投產後沒有市場,企業處於虧損狀態。
(3)缺乏風險意識,盲目追求“熱門”產業。在某些行業處於最“熱門”的時候才決定進入,結果投資後行業轉向低迷,企業深陷其中,進退兩難。
(4)對項目僅側重於技術可行性的研究,對經濟可行性的論證不夠重視,對投資成本及項目建成後的成本費用和效益測算不準確。從而根據過於樂觀的經濟估算做出錯誤的決策

投資風險財務分析

投資風險成因

財務風險的原因有企業外部的和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財務風險形成的具體原因也不盡相同。總體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複雜多變,而企業財務管理系統不能適應其宏觀環境。宏觀環境包括經濟、法律、市場、社會文化、資源等因素。這些因素存在於企業之外,但對企業財務管理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運輸企業增加了營運成本,減少了利潤,無法實現預期的財務收益。
(2)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
(3)財務決策缺乏科學性導致決策失誤。中國企業的財務決策普遍存在着經驗決策及主觀決策,由此而導致的決策失誤經常發生。從而產生財務風險
(4)企業內部財務關係混亂。企業與內部各部門及上級企業之間,在資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金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
(5)企業領導風險意識不強,財務人員素質不高
企業最高管理層風險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機構的設置情況,管理風險意識弱的企業根本不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更談不上設置風險管理機構。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這無疑是企業的致命弱點。財務風險管理是一項比較複雜的管理,要求財務人員具備高等數學知識、統計知識以及一定的分析、處理數據的能力,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距此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
(6)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決策和管理水平相對滯後
我國不少企業追求多元化經營模式,試圖通過多元化經營減輕企業的經營風險,這本無可厚非,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敢保證哪個行業永遠是“朝陽產業”。然而,現實中採用多元化經營策略卻使一些行業的“單項冠軍”企業發生了財務危機甚至瀕臨破產。究其原因,是企業的領導班子沒有及時更換決策理念,簡單地移植或採用原有的經驗所致。不同的行業除了技術形態存在差異外,在財務管理上也存在巨大的不同,如盈利模式和銷售方式的差別,絲毫不遜於產業特點。像這幾年,許多電器、製藥企業都投資於房地產業,由於房地產行業前期資金投入較大,從而使公司的營運資金發生困難,萬一投資失敗,血本無歸,將會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造成更嚴重的財務風險。

投資風險防範對策

防範並化解財務風險。以實現財務管理目標,是企業財務管理的工作重點。 (1)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情況,提高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為防範財務風險,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宏觀環境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並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和改變管理方法
(2)不斷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必須將風險防範貫穿於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
(3)提高財務決策的科學化水平。防止因決策失誤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在決策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影響決策的各種因素,儘量採用定量計算及分析方法並運用科學的決策模型進行決策。對各種可行方案要認真進行分析評價。從中選擇最優的決策方案,切忌主觀臆斷。 (4)理順企業內部財務關係,做到責、權、利相統一。要明確各部門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應承擔的職責,並賦予其相應的權力,真正做到權責分明,各負其責。
(4)通過控制投資期限、投資品種來降低投資風險
一般來説,投資期越長,風險就越大,因此企業應該儘量選擇短期投資。在進行證券投資的時候,應該採取分散投資的策略,選擇若干種股票組成投資組合,通過組合中風險的相互抵銷來降低風險。在對股票投資進行風險分析時,可以採用β係數的分析方法或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來確定不同證券組合的風險。β係數小於1,説明它的風險小於整個市場的平均風險,是風險較小的投資對象;反之,就是風險較大的投資對象。
(5)將企業風險進行轉移
企業通過某種手段將部分或全部財務風險轉移給他人承擔,包括保險轉移和非保險轉移。非保險轉移是指將某種特定的風險轉移給專門機構或部門,如將一些特定的業務交給具有豐富經驗技能、擁有專門人員和設備的專業公司去完成;在對外投資時,企業可以採用聯營投資方式,將投資風險部分轉移給參與投資的其他企業;對企業閒置的資產,採用出租或立即售出的處理方式,可以將資產損失的風險轉移給承租方或購買方。保險轉移即企業就某項風險向保險公司投保,繳納保險金。總之,採用轉移風險的方式將財務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給他人承擔,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投資風險風險分析

成因
人力資本投資的風險產生於投資者人為風險與被投資者人為風險。
(1)投資者人為風險。企業長期以來就以“重使用、高消費、輕開發”的理念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根本不進行人力資本投資,隨着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為了謀求持續發展,逐步從戰略高度認識到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尤其人WTO後,各企業廣集人才,開始進行人力資本投資,但經驗缺乏,不可避免地面臨投資風險;
(2)被投資者人為風險。人力資本投資效益產生於投資者與被投資者的互動過程,即使在理想中完全規避所有投資者人為風險,因人力資本產權的非獨佔性,被投資者人為風險仍然可使人力資本投資無效,其中,流動風險與“幹中學”風險是最大的被投資者人為風險。

投資風險防範對策

(1)做好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確定完成各項工作所需技能、能力、知識、任務、責任和職責的系統過程。企業只有使這項基礎性工作規範化、系統化,才能避免因聘用不合適員工而造成人職不匹配和無效人力資本投資。 (2)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本投資對象測評體系。由於人力資本投資的過程較長。選擇對象時應當注重員。成長性,這樣投資才會有效果。通過測評準確瞭解人力資本投資對象的成長性。從而避免人力資本投資對象選擇的風險。
(3)建立嚴格、公正、準確的業績考核體系。
(4)簽訂人力資本投資協議。投資協議中不一定僅以被投資者的服務年限為條件。而應規定投資對象為企業創造的業績下限,同時將人力資本投資與其他各種投資分別處理,單獨做帳,並對這部分投資要求一個比企業平均收益率稍高的回報率。一旦人力資本流動風險發生,企業就可以根據初始投資和所要求的回報率計算m應追償值,據此向人力資本投資對象追償,從而使風險損失降到最低限度,一定程度地規避了被投資者流動風險。
(5)建立企業與員工利益共同體 企業為規避被投資者流動與”幹中學”風險及投資者激勵風險,可通過建立企業與員工利益共同體來實現,讓企業核心層和骨幹員工擁有企業的股份。建立“分享報酬”體系和“持續激勵”機制。

投資風險風險分析

投資風險風險概述

風險是指未來發生不利事件的概率和可能性。風險分析的程序包括風險因素識別、風險估計、風險評價和防範應對。它也是一種經營風險,通常指企業投資的預期收益率的不確定性。只要風險和效益相統一的條件下,投資行為才能得到有效的調節。

投資風險研究內容

投資風險的因素分析:包括政策法律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財務風險、經營風險;
投資風險的評價:投資風險指標體系的建立和綜合評價;
投資風險的對策:項目投資風險的應對策略。

投資風險方法模型

採用定性與定量結合的方法估計各風險因素髮生的可能性及對項目的影響程度。對於投資風險的評價可以採取層次分析法、矩陣風險法分析風險水平,劃分風險等級,另外可以採取盈虧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臨界值分析以及概率分析方法對投資風險進行把控。

投資風險防範對策

投資風險風險迴避

投資風險風險控制

在實施風險控制策略時,最好將項目每一具體風險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單個風險減輕了,整體風險就會相應降低,成功的概率就會增加。

投資風險風險轉移

其目的是通過若干技術手段和經濟手段將風險部分或全部轉移給其他人承擔。

投資風險風險自留

對一些無法避免和轉移的風險,採取現實的態度,在不影響投資者根本或局部利益的前提下,將風險自願承擔下來。

投資風險八個重點

投資風險控制的八個重點
我們都知道,投資行為分為兩類:一類是項目投資、基本建設投資。一類是股權投資、併購投資。許多情況是兩種行為交叉。
當然,投資就有風險,多年來大規模的投資,產生一定比率的損失是必然的。也可以看作是投資要付出的成本。但投資損失總應有一個合理的邊界,例如國內、國外行業平均損失率、EVA值。投資損失超過合理邊界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控制投資風險?
本文重點想討論項目建設投資風險。
據我的工作體會,投資風險控制要研究解決八個問題。
一、決策風險
是指項目立項前的決策,要不要做項目可行性研究。例如行業風險。新進入一個行業,要研究行業風險。假如這個行業風險太大,且是無法承受的風險。那就不需要再考慮對這個行業投資了。例如“走出去”的國家風險。經過評估擬投資項目所在國家風險過大,且無法受控,那麼項目投資的前提就不存在了。在決策項目投資之前,若僅見樹木,不見森林,後面的工作再出色,也徒勞了。
二、項目可行性研究風險
項目投資的研究報告我們叫可行性研究報告,顧名思義就是項目可行嗎?為什麼可行?但實際上,相當多的可行性報告是先定性可行,再去論證它。這是為證明自己的決策是正確的。如果項目投資要上級批准,政府批准,那就更上一層樓,怎麼能批准就怎麼寫。報告內容完全對號入座。因此稱之為 “可批性”報告。坦率地講,在企業工作時,我就撰寫過 “可批性”報告。寫“可批性”報告時,可以跟實際情況完全脱鈎,也可以添油加醋,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為止這個問題也沒得到很好的解決。“可批性”報告就是釣魚報告,目的是釣到魚。如果決策是建立在“可批性”報告、釣魚報告的基礎上,這個風險有多大是可想而知的。
三、決策體制風險
美國一些公司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出問題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公司董事會失效。如果可行性報告不可信,董事會再失效,所有關口都沒了,不出事才怪!問題出在哪兒?美國公司的董事會里是有獨立董事的,但是公司董事會里獨立董事是董事長請來的,應該是董事長的朋友。董事長又兼任CEO,這就決定了獨立董事難獨立,很難獨立於管理層表達自己的意志,對管理層的決策很難形成制衡,獨立董事與董事長有利益衝突。我去考察過瑞士的蘇黎世保險公司,他們2000年以後的董事全部為外部董事。董事會結構就保證了董事會既可以聽取管理層的意見,又可以獨立於管理層做決策。董事長當然是外部董事,與管理層無利益衝突。這次金融危機蘇黎世保險公司沒有大的失誤,與董事會結構、董事會決策直接相關。董事會結構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國務院國資委正在進行的國有獨資公司董事會試點的原則一是出資人直接選聘外部董事,當然也同時選聘內部董事。二是外部董事要超過半數。外部董事有責任、有述職、有任期、有報酬。外部董事對出資人負責。外部董事的出處保證了其獨立性,避免了利益衝突。董事會結構,有負責的大股東是董事會決策有效的保障。這一點不能做到,僅靠獨立董事個人素質和外部監管是靠不住的。國資委試點企業董事會結構與美國公司董事會結構有很大不同。
四、投資成本控制風險
企業競爭力的基礎在成本控制。因為價格不是買方説了算,是市場説了算。成本的影響在經濟上升期表現不明顯,在經濟危機中才看得清楚。經濟危機來了,同一個行業內的企業有的撐不住了,嚴重虧損,以至關門。有的僅是利潤下降,挺過去沒問題,為什麼?關鍵在成本。企業的成本構成中首要的是投資成本,其次才是運營成本。投資成本中,如果兩個同樣的項目投資,行業平均投資成本假如説是100,一個項目投資成本是130,一個項目投資成本是90,這兩個企業成本的高下將會直接影響到未完完全成本的大小。以後運營成本對最終成本的影響是有限的,關鍵是投資成本,投資成本一定程度上決定企業的競爭力。台塑王永慶給北京某大學捐一個建築物,王永慶説,你們只管設備進口,因為你申請可以免税,其餘的都由我們來負責。王永慶的理念不僅要一流的水準,更要一流的成本。建築物要最好,但是成本要最低。一流水準容易做到,誰不會花錢?一流成本最難做到。我們很多項目建設,建成一流水準的同時,也是“一流”成本。概算超預算,投資剛開始就已經輸了。一個五星級酒店的老總跟我講,如果這個酒店是他自己投資,投資成本可降低1/3。多的這1/3全部進了房價,或侵蝕了利潤。
五、投資體制風險。
我們的投資體制也需要研究,投資主體要儘可能的實現股權多樣化,把不同利益主體引進來,將不同的資源引進來,如技術、管理、人才、渠道、品牌、資金通過引股權而引入。要保證項目建設的高質量低成本,有必要的話要把項目建設企業的管理團隊裝進去。例如允許企業項目管理團隊投資持股10%、20%,與其他股東利益、企業利益捆在一起,那成本控制就不一樣了,他們自己的風險和投資在裏面,那個體制就會起作用。這麼做要解決什麼問題?解決項目管理團隊的機會主義和道德風險。
建立項目法人責任制就是要解決從項目的市場調研、可行性研究、項目建設、企業運營全過程有人負責。這個人不是自然人,而是項目法人。自然人無法承擔這麼大責任。如過去項目總指揮。傳統的做法是將項目分段管理,做項目市場調研、項目建設、項目運營是不同的機構、不同的人,出了問題互相推諉,誰都沒有責任。三峽工程建設,一開始就設立長江三峽總公司,公司從項目可行性研究到項目建成運行負全責,這才有連續性。這個制度並沒有真正完全建立起來。這涉及到“項目建設全生命週期”問題。
七、項目建設考核風險
很多企業在項目決策之後沒有跟上相應的考核,虎頭蛇尾,決策的時候比較重視,雷聲大,決策之後放任自流,雨點小。應將項目建設要求列入對項目執行團隊的考核,對項目法人的考核。
八、項目建設後評估制度
企業真正做到每一個項目建成運營後,對照當初決策的依據,可行性報告的評價指標對項目進行後評估的不多。有的後評估是走形式,看樣子也做了,但沒有真正做到。為什麼要做項目建設後評估呢?一是要明確責任,二是要明確獎懲,幹好了要獎勵,幹不好要有個説法。
這些都是我們投資風險當中沒有解決好的問題。這些投資風險不能控制,投資效果自然好不到哪兒去。 [2] 

投資風險相關文章

購買力損失是因為投資實現的收益太低,不足以補償本金因税收和通貨膨脹而減少的部分。很顯然,過於保守的投資也會有風險。要想在扣除通貨膨脹和税收因素之後仍然取得收益,就必須容忍一定的不確定性。
每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風險承受水平,可以用為實現長期目標而願意接受的短期損失作為衡量風險水平的標準。如果冒的風險太大,當出現行情下跌時你就會在驚慌失措中賣掉手中所有的頭寸。然而如果在建立投資組合時始終關注風險的承受能力,你就能從容面對行情下跌的情況,進而實現自己的投資目標。投資者不應該接受超出承受能力的風險,否則必然導致理財行為的失敗。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水平,選擇風險水平在自己承受能力之內的基金類型進行投資。例如,對於一個對每年虧損的承受能力僅在4%之內的投資者,更合適的投資選擇應該是債券型的基金,而不是股票型基金
美國的大壩投資研究顧問公司曾經對美國普通投資者投資共同基金的回報作過專門的研究,結論大致是這樣的:在2000年結束的大牛市中,標普500指數年均上漲16%,美國股票共同基金的年均回報為13.8%。考慮到股票型共同基金平均220個基點的費率,這個結果並不奇怪,奇怪的是一般投資者獲得的年回報率僅為7%,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是由於他們總是在錯誤的時機在不同的基金間或與現金間轉換。
而傑里米·J·西格爾對不同持有期下的風險水平的測算則為長期投資提供了更為有力的支持。根據對1802年~2001年以來不同持有期下實際回報率的標準差對風險進行的測算,隨着持有期的延長,不同資產類型的風險水平都呈遞減的趨勢,更為令人驚奇的是,一旦持有期增長到15年~20年,股票的實際年均回報率的標準差就小於債券和國庫券平均回報率的標準差。如果持有期超過30年,股票風險就小於債券的國庫券風險的3/4。這項研究結論的重大意義在於:在一個長期視角下的投資中,投資者實際承受的風險遠遠低於短期投資行為承受的風險水平,從而避免受短期資產波動的干擾作出非理性的投資行為。
中國股票市場的表現也反映了這點。股票型基金從2001年到2006年的6年時間裏,整體上為投資者帶來了21%的年複合收益率,對於過於關注短期收益的普通投資者,很難正確面對期間基金業績的短期波動,從而無法在一個完整的市場週期中享受到市場給予的合理的回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