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進城務工人員

鎖定
進城務工人員是指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湧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他們户籍仍在農村,主要從事非農產業,有的在農閒季節外出務工、亦工亦農,流動性強,有的長期在城市就業,已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 [13-14] 
2021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29251萬人,比上年增加691萬人 [18]  ,比上年增長2.4%。 [15]  截至2022年5月,全國已有多個地區發文進一步規範建築施工企業用工年齡管理。 [17] 
2023年末,全年農民工總量29753萬人,比上年增加191萬人,增長0.6%。其中,本地農民工12095萬人,下降2.2%;外出農民工17658萬人,增長2.7%。 [23] 
中文名
進城務工人員
外文名
Rural migrant workers in cities
定    義
為用人單位提供勞動的農村居民
近義詞
農民工

進城務工人員簡介

所謂“進城務工人員”,實際是指本縣(市)境內,户籍地在鄉村,進入城區從事非農產業勞動6個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區,以非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的勞動者;或外縣(市)進入本縣(市)城區從事非農產業勞動6個月及以上,常住地在城區,以非農業收入為主要收入的勞動者。

進城務工人員社會總量

歷年進城務工人員數量
年份
外出農民工
本地農民工
全國農民工
來源
2008
14041萬
8501萬
22542萬
《2008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2542萬人》
2009
數據暫缺
2010
數據暫缺
2011
15863萬
9415萬
25278萬
《2011年我國農民工調查監測報告》
2012
16336萬
9925萬
26261 萬
《2012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013
16610萬
10284萬
26894萬
《2013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12] 
2014
16821萬
10574萬
27395萬
《2014年全國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015
16884萬
10863萬
27747萬
《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11] 
2016
16934萬
11237萬
28171萬
《2016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10] 
2017
17185萬
11467萬
28652萬
《2017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9] 
2018
17266萬
11570萬
28836萬
《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8] 
2019
17425萬
11652萬
29077萬
《2019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7] 
2020
16959萬
11601萬
28560萬
《2020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6] 
2022
17190萬
12372萬
29562萬
《2022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 [21] 
圖2 圖2
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4年全國進城務工人員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為27395萬人,比上年增加501萬人,增長1.9%。其中,外出進城務工人員16821萬人,比上年增加211萬人,增長1.3%;本地進城務工人員10574萬人,增加290萬人,增長2.8%。2010年以來進城務工人員總量增速持續回落(如圖2所示)。
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進城務工人員總量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個百分點。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人數增速分別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個百分點。近三年本地進城務工人員人數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長速度快於外出進城務工人員增長速度。
按輸出地分,東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10664萬人,比上年增加210萬人,增長2.0%,東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佔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的38.9%;中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9446萬人,比上年增加111萬人,增長1.2%,中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佔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的34.5%;西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7285萬人,比上年增加180萬人,增長2.5%,西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佔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的26.6%。西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增長速度分別比東部、中部地區高出0.5和1.3個百分點。
2016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15年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進城務工人員總量27747萬人,比上年增長1.3%。其中,外出進城務工人員16884萬人,增長0.4%;本地進城務工人員10863萬人,增長2.7%。
2020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佈201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數據顯示:全國農民工總量29077萬人,比上年增長0.8%。其中,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增長0.9%;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增長0.7%。
2021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29251萬人,比上年增長2.4%。其中,外出農民工17172萬人,增長1.3%;本地農民工12079萬人,增長4.1%。 [15] 
2022年末全國農民工總量29562萬人,比上年增長1.1%。其中,外出農民工17190萬人,增長0.1%;本地農民工12372萬人,增長2.4%。 [20] 
2023年5月,國家統計局發佈2022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報告顯示,202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29562萬人,比上年增加311萬人,增長1.1%。其中,本地農民工12372萬人,比上年增加293萬人,增長2.4%;外出農民工17190萬人,比上年增加18萬人,增長0.1%。年末在城鎮居住的進城農民工13256萬人。 [22] 

進城務工人員總理評價

李克強總理11月29日考察江蘇南通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走出生產車間後,總理被工人們層層“包圍”。獲知該公司有1.5萬員工,70%以上是進城務工人員,李克強關心地問大家來自哪裏,過年回不回家,並叮囑企業負責人一定要按時足額髮放工資。總理説,進城務工人員這個稱號值得所有中國人乃至全世界尊重。中國改革開放40年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是中國人民奮鬥出來的,是廣大進城務工人員起早貪黑、千辛萬苦幹出來的。 [1] 

進城務工人員愛心人士

人民網訪談:聚焦十八大】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裏:建議政府拿出更多的匹配政策善待進城務工人員
陳裏:建議更多的匹配政策善待農民工 陳裏:建議更多的匹配政策善待農民工
11月05日上午,陝西省公安廳副廳長、三農問題專家陳裏博士做客人民日報社人民論壇雜誌社與人民網聯合主辦的“聚焦十八大·改革與民生”名家訪談第三場,以“新時期農村社會管理創新工作的思考”為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陳裏指出實現進城務工人員由農村到城市的順暢流轉,中國才能徹底破解城鄉二元化結構。
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一個最大的新生事物是湧現了2.7億多進城務工人員。進城務工人員是改革開放的伴生物,是城市化建設的主力軍,是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載體。進城務工人員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崔永元在京請154位救人農民工吃飯 崔永元在京請154位救人農民工吃飯
進城務工人員:暴雨之夜最可愛的人
“7.21”暴雨當晚,在京港澳高速受災最嚴重的南崗窪路段,這些個民工兄弟用30個救生圈、麻繩救了170多名危在旦夕的遊客,當獲救者自發湊錢近萬元向他們表示感謝時,他們拒收了,有網友評論道:他們才是真正的中國脊樑,中國良心!
施工隊長杜金榮41歲,江蘇鹽城市鹽都區薛舍村人,暴雨當天,杜金榮挨個民工宿舍敲門,組織大家去救援,叫出100多人,隨後,一直負責救援的協調工作,比如救援物資支持、被救人員安置等等,44個小時未睡覺。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變身”科技小候鳥
2013年8月14日,中山邊防支隊開展“科技小候鳥”活動,邊防官兵組織駐地50餘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走進氣象科普館、博物館參觀各種航空氣象模型以及海洋生物標本,學習氣象科技知識、海洋知識。

進城務工人員地域分佈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2年全國進城務工人員監測調查報告》,從輸出地看,東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佔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的42.6%;中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佔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的31.4%;西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佔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的26.0%。
從不同地區看,東部地區農村户籍勞動力中進城務工人員佔54.9%,其中,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佔20.2%,本地進城務工人員佔34.7%;中部地區農村户籍勞動力中進城務工人員佔37.2%,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佔24.3%,本地進城務工人員佔12.9%;西部地區農村户籍勞動力中進城務工人員佔28.7%,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佔19.2%,本地進城務工人員佔9.5%。東部地區本地進城務工人員比例高,而中西部地區外出進城務工人員的比例高。
在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中,在省內流動的進城務工人員8689萬人,比上年增加299萬人,增長3.6%,佔外出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的53.2%;跨省流動的進城務工人員7647萬人,比上年增加174萬人,增長2.3%,佔外出進城務工人員總量的46.8%。在省外務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3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83.7%的外出進城務工人員省內流動,其中在鄉外縣內佔32%,縣外省內佔51.7%,跨省流動的僅佔16.3%。中、西部地區外出進城務工人員則是以跨省流動為主,分別佔66.2%和56.6%。
從外出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的地點看,在直轄市務工的佔10%,在省會城市務工的佔20.1%,在地級市務工的佔34.9%,在縣級市務工的佔23.6%,在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務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7個百分點,在地級市務工的進城務工人員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
2012年農民工在輸入地與輸出地的分佈 2012年農民工在輸入地與輸出地的分佈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3年全國進城務工人員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3年在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中,7739萬人跨省流動,8871萬人省內流動,分別佔外出進城務工人員的46.6%和53.4%。東部地區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以省內流動為主,中西部地區外出進城務工人員以跨省流動為主。
東部地區跨省流出進城務工人員882萬人,72.6%仍在東部地區省際間流動;中部地區跨省流出進城務工人員4017萬人,89.9%流向東部地區;西部地區跨省流出進城務工人員2840萬人,82.7%流向東部地區。在跨省流動進城務工人員中,流向東部地區6602萬人,佔85.3%;流向中西部地區1068萬人,佔13.8%。
跨省流動進城務工人員主要流入大中城市。省內流動進城務工人員主要流入小城鎮。

進城務工人員性別比例

(一)進城務工人員以男性為主,年輕進城務工人員比重逐年下降
分性別看,男性進城務工人員佔66.4%,女性佔33.6%;分年齡段看,進城務工人員以青壯年為主,16-20歲佔4.9%,21-30歲佔31.9%,31-40歲佔22.5%,41-50歲佔25.6%,50歲以上的進城務工人員佔15.1%。調查資料顯示,40歲以下進城務工人員所佔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進城務工人員平均年齡也由34歲上升到37.3歲。
(二)進城務工人員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青年進城務工人員和外出進城務工人員文化程度相對較高
在進城務工人員中,文盲佔1.5%,小學文化程度佔14.3%,初中文化程度佔60.5%,高中文化程度佔13.3%,中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佔10.4%。外出進城務工人員和年輕進城務工人員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別佔26.5%和36.4%。外出進城務工人員的受教育水平高於本地進城務工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受教育水平又明顯高於非進城務工人員。與上年相比,30歲以下年輕進城務工人員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增加2.4個百分點,明顯高於其他組進城務工人員。
(三)沒有參加過任何技能培訓的進城務工人員佔多數,青年進城務工人員參加農業技術培訓的比例低
在進城務工人員中,接受過農業技術培訓的佔10.7%,接受過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佔25.6%,既沒有參加農業技術培訓也沒有參加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進城務工人員佔69.2%。青年進城務工人員接受非農職業技能培訓的比例要高於年長的進城務工人員,年長的進城務工人員接受農業技術培訓的比例要高於青年進城務工人員,年齡層次越低,接受農業技術培訓的比例也越低。

進城務工人員收入情況

不同人羣收入差別 不同人羣收入差別
(一)進城務工人員收入增速回落,東部、中部、西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收入趨同
(二)在大中城市務工的進城務工人員收入水平相對較高
(三)不同行業收入水平差別較大,住宿餐飲業和服務業平均收入水平較低
(四)中西部地區進城務工人員在東部地區務工收入結餘少
(五)農民工80後超半數月均收入3721元 [2] 
2023年,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長3.6%。 [23] 

進城務工人員權益保障

2020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佈《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從落實主體責任、規範工資支付行為、明確工資清償責任、細化重點領域治理措施、強化監管手段等方面對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作了規定。 [3] 

進城務工人員重要文件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當前進城務工人員工作的通知國辦發。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進城務工人員是中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湧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已成為中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現代化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進城務工人員工作直接關係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斷加深,國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就業壓力明顯增加,加上元旦、春節臨近,相當數量的進城務工人員開始集中返鄉,給城鄉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了新情況和新問題。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應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工作部署,經國務院同意,現就做好當前進城務工人員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採取多種措施促進就業
採取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廣開進城務工人員就業門路。落實中央關於擴大內需、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解困,在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中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積極扶持中小企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增強吸納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的能力。發揮政府投資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對穩定就業的導向作用,儘可能提供較多的就業崗位。對生產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企業,要引導其與進城務工人員開展集體協商,採取靈活用工、彈性工時、組織培訓等辦法,儘量不裁員或少裁員,穩定現有就業崗位。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防止出現大規模集中裁員現象;在有關部門指導下,依託市場機制發展各類培訓就業服務組織,多渠道推動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積極培育勞務品牌,建設勞務基地,形成示範效應,帶動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促進進城務工人員勞務輸出。災後重建、農田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要儘量多招用因企業關停或減產裁員而失去工作的進城務工人員。
加強技能培訓和職業教育
加大對進城務工人員培訓的投入,改進培訓方式,擴大培訓效果。各有關部門和教育培訓機構要繼續做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陽光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計劃、星火科技培訓、雨露計劃等培訓項目的實施工作。要圍繞市場需求開展訂單培訓和定向培訓,提高進城務工人員擇業競爭能力;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技術改造新開工項目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的適應能力;圍繞回鄉創業組織開展創業培訓
大力支持返鄉創業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抓緊制定扶持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具體政策措施,引導掌握了一定技能、積累了一定資金的進城務工人員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地方人民政府要在用地、收費、信息、工商登記納税服務等方面,降低創業門檻,給予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更大的支持。推行聯合審批、“一站式”服務、限時辦結和承諾服務等,開闢進城務工人員創業“綠色通道”。鼓勵進城務工人員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村二三產業、生態農業和縣域中小企業。做好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的金融服務工作,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產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創業特點的金融產品,繼續加大進城務工人員銀行卡特色服務推廣力度。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創業屬於政府貼息的項目要按照規定給予財政貼息,幫助其解決創業資金困難。
確保工資按時足額髮放
努力創造有利於進城務工人員穩定就業的良好環境,維護進城務工人員的勞動保障權益。完善工資保證金制度,加強工資保證金賬户管理,強化工資支付監控,確保進城務工人員工資發放。制定應急預案,避免和及時處理因欠薪問題導致的各種突發事件。建立勞動保障、建設、公安、工商、金融、工會等有關部門對企業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行為的聯動防控機制,及時掌握企業拖欠工資的情況。企業關閉破產必須嚴格依法進行,對惡意欠薪逃匿的業主要依法予以嚴肅查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機構要妥善處理進城務工人員與用人單位的勞動爭議,本着“快立、快辦、快結、辦好”的原則,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係明確的進城務工人員。
勞動爭議案件,儘可能採取簡易程序處理,對小額勞動報酬爭議案件實行終局裁決。凡符合先予執行條件的案件要依法先予執行。
做好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
按照國家政策認真做好返鄉進城務工人員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對在輸入地受工傷的進城務工人員,進城務工人員輸出地勞動保障部門要主動與進城務工人員輸入地勞動保障部門進行協調,保障返鄉進城務工人員工傷保險權益。抓緊制定進城務工人員社會保險關係異地轉移與接續辦法。建立健全進城務工人員公共服務體系,做好對進城務工人員的各項公共服務。及時妥善安排返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屬於義務教育階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安排,並享受當地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有關待遇,學校不得以任何藉口拒絕接收返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教育督導部門要將返鄉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情況列入當地教育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積極引導返鄉進城務工人員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解決其看病就醫問題。加強返鄉進城務工人員的疾病預防控制工作,及時做好適齡兒童預防接種的銜接。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進城務工人員輸入地和輸出地計劃生育管理服務機構要加強協調配合,做好返鄉進城務工人員及其隨返家屬的計劃生育服務工作。做好進城務工人員返鄉的管理服務工作。
切實保障返鄉土地承包權益
進城務工人員是流動在城鄉之間的特殊羣體,耕地仍然是他們的基本保障。違法流轉的進城務工人員承包地,進城務工人員要求退還的要堅決退還;因長期佔用不能退還的,要負責安排返鄉進城務工人員就業。對依據口頭協議等方式進行短期流轉且進城務工人員要求收回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原則上應退還進城務工人員。長期流轉又有流轉合同的,可依法由雙方協商解決;雙方有糾紛的,可通過法律程序解決。加強對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管理和服務,農村土地流轉要堅持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強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繳或以其他方式侵佔返鄉進城務工人員的土地流轉收益。積極推進土地承包糾紛調解仲裁工作,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國務院辦公廳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進城務工人員十件實事

全國進城務工人員工作座談會提出為進城務工人員辦十件實事,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華建敏在會議講話中強調,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工作關鍵是要統一思想、堅定信心、抓好落實,使黨和國家的各項政策能夠給進城務工人員帶來實惠。他指出,圍繞進城務工人員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要着力抓好十件實事。
第一件實事:繼續清理和防止工資拖欠,全面建立進城務工人員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要加大對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用人單位的依法處罰力度。
第二件實事:指導各地合理調整最低工資標準
好開心的進城務工人員
所有地區(除西藏外)都要在年內實施小時最低工資制度,促進進城務工人員工資合理增長。
第三件實事:制定和推行勞動合同範本,加強對用人單位訂立和履行勞動合同的指導和監督,重點抓好進城務工人員比較集中的採掘、建築、加工等行業的監督檢查
第四件實事:指導和監督企業改善職業安全衞生環境,不符合國家規定的企業和單位要限期整改。
第五件實事:切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勞動權益,嚴厲查處損害未成年工權益和介紹、使用童工的違法行為
第六件實事:推動進城務工人員輸入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普遍向進城務工人員開放,免費提供政策諮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服務。
第七件實事:完成進城務工人員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對煤炭等高風險行業從業人員進行全員安全培訓
第八件實事:加快推進進城務工人員工傷保險,採掘、建築等高風險行業要全面推行。實現大中型煤礦進城務工人員全部參加工傷保險。同時,推進進城務工人員大病醫療保險和探索養老保障辦法。
第九件實事:落實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政策,輸入地要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接收進城務工人員同住子女入學,並免除借讀費
第十件實事:做好進城務工人員計劃生育管理服務工作,將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子女納入傳染病預防控制和計劃免疫範圍。

進城務工人員政策保障

2005年2月7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出《關於廢止〈農村勞動力跨省流動就業管理暫行規定〉及有關配套文件的通知》,並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進城務工人員維權手冊》。温家寶擔任總理以後開始關注這一問題,並開始整治惡意拖欠工資的僱主,2006年1月18日國務院推出了《關於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問題的若干意見》。
2017年9月,人社部專門制定印發《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17年11月,人社部與發改委、人民銀行、住建部等30個部門和單位聯合簽署印發了《關於對嚴重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用人單位及其有關人員開展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
2018年7月1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佈了第一批拖欠進城務工人員工資“黑名單”,共涉及石家莊佐潤建築勞務分包有限公司等14家違法企業和6名違法人員。相關企業和人員將受到“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
2019年12月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多措並舉做好穩就業工作,要求大力支持靈活就業;決定完善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制度,更好促進殘疾人就業;通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草案)》,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頑疾。 [4] 

進城務工人員政策引導

李克強6日考察人社部,詳細瞭解進城務工人員就業中遇到的突出問題。總理説,傳統的建築業和製造業吸納進城務工人員就業在下降,需要另闢蹊徑,通過信息諮詢、技能培訓等手段逐步把進城務工人員引向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提高進城務工人員就業的質量和家庭幸福感 [5] 

進城務工人員統計數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1年,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4432元,比上年增加691萬人,比上年增長8.8%。 [16]  其中,本地農民工12079萬人,增長4.1%;外出農民工17172萬人,增長1.3%。 [18] 
2022年,河南全省共受理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33萬件,為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2.17億元。 [19] 
2023年7月5日,教育部網站發佈《2022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中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364.68萬人。其中,在小學就讀969.86萬人,在初中就讀394.83萬人。
2024年2月29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初步統計,2023年全國農民工人均月收入4780元,比上年增長3.6%。城鎮就業人員47032萬人,佔全國就業人員比重為63.5%。 [24]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