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貴姓

鎖定
貴姓有多種起源,其一為源於姬姓,出自顓頊帝的玄孫陸終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還有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八天官之第六,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的説法等。
貴氏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百零八位,以常山東陽為郡望。
中文名
貴姓
拼    音
guì xìng
釋    義
詢問他人之姓的敬語
英    譯
Your name,please
示    例
先生貴姓
注    音
ㄍㄨㄟˋ ㄒㄧㄥˋ
近義詞
尊姓

貴姓詞語概念

引證解釋
  1. 高貴的種姓。《成具光明定意經》:“於時有貴姓子,名曰 善明。” [1] 虞集《賀丞相墓誌銘》:“方 奉元忠貞王 為政時,一府之中,非無國人貴姓與之共位,又有林僚佐布在行列。”
  2. 動問他人之姓的敬語。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難逢夫》:“茶罷,老鴇便問:‘客官貴姓?’公子道:‘學生姓 王 ,家父禮部正堂。’”柯巖 《奇異的書簡·追趕太陽的人》:“謝謝你了,同志,你貴姓?” [1] 
  3. 姓氏。

貴姓姓氏淵源

貴姓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顓頊帝的玄孫陸終之後,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廣韻·未》的記載:“貴,姓。出陸終之後。”顓頊帝玄孫陸終之後有分封於貴邑(今陝西咸陽渭城區周陵鄉馬家窯村),因以為姓氏,稱貴氏,世代相傳,史稱貴氏正宗,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貴氏族人大多尊奉陸終為得姓始祖。

貴姓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時期八天官之第六,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
據典籍《周禮·天官·大宰》記載:“以八統詔王馭萬民,六曰尊貴。”西周時期,官吏都分別隸屬於“當時”(天官)、“稟者”(地官)、“土師”(春官)、“司徒”(夏官)、“司馬”(秋官)、“李”(冬官),即各級官吏分屬於天、地、春、夏、秋、冬六部統領與管轄。天官,分統八師,亦即八鄉。所謂“八鄉”,許多史學家歷來解釋為西周初期的八個大邑,每邑擁一師軍隊。按《周禮·天官·敍官》中的敍述,“治官之屬”有冢宰,即大宰,有小宰、宰夫,其下食官之長則為膳夫,大宰、小宰、宰夫都可以單稱為宰,而膳夫又可稱作宰夫,甚或稱為大宰。其地位和職能儘管懸殊,官名卻能通用。由此可見,屬於一系的官名,在一定的情形下有通用的可能。例如在《周禮·天官·宰夫》中記載:“宰夫之職,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羣吏之位,掌其禁令。敍羣吏之治,以待賓客之令、諸臣之復、萬民之逆。”其職能是出納王令及其回覆。在著名的克鼎記膳夫克中記載有:“舍令於成周,遹正八師”,成周的“八師”即八鄉(向),所云恰可與宰夫職文印證。本書經考證則認為,“八鄉”即“八向”,指以先宗周(豐、鎬二京,今陝西西安西南十二公里灃河兩岸,豐京在河西,鎬京在河東),後以成周(今河南洛陽)為中心的八個方向,以紫氣之鄉(向)為源,指向東、東南、南、南西、西、西北、北、北東這八個方向,概指西周王御之天下,以八師統之,稱八統,官稱為“大宰”。其東、北東兩個方向分由兩個異姓王族統領,即姜、子二姓,其餘六鄉(向)由姬姓王族貴胄統領,這六鄉(向)姬姓王族貴胄皆稱“尊貴”,為尊號。“尊”者僅能用於王稱,“貴”者則可泛用於族稱,“尊貴”成為了西周王朝統領和維護天官制度的核心,後來這種尊號成為統治集團的專利。後有後裔子孫以其尊號為姓氏者,稱貴氏。西周政體中的大宰、小宰、宰夫、膳夫,以至邑宰等等的通轉變化,比較複雜,因為“宰”這一名稱,本義即是一種食官,由於古代政權機構形成過程的特點,移用於協助天子掌理政務的要職,其本義的湮沒有相當長的過程。
直到後世,“宰相”一詞婦孺皆知,人們才把“宰”的本義漸漸淡忘了。

貴姓第三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苗族先祖蚩尤之後裔,屬於以貴族身份為氏。該支貴氏,本是古苗族貴族的簡稱,苗族同胞皆尊始祖是太皞伏羲氏,先祖則是中華民族三大人文始祖之一的三苗首領、戰神蚩尤。蚩尤與炎帝本為族裔關係。
在史籍《路史·蚩尤傳》的記載:“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炎帝與蚩尤均由神農氏族發展而來,同屬農耕部澆聯盟。炎帝部落為神農氏族之直系後裔,仰成於其先祖神農氏發明耒耜功績之餘烈,得以居逐耕部落聯盟之首,而稱“炎帝”。炎帝與神農氏既屬於兩個不同的歷史階段,故而在史籍《史記·封禪書》中例舉封禪大典時,將神農氏與炎帝分列先後。在史籍《史記·五帝本紀》中,關於神農氏與炎帝的記敍非常貼近,但未予指明其間的關係。
在史籍《帝王世紀》中則記載:“神農氏作,是為炎帝”,已經注意到了二者的親緣關係。在史籍《漢書·古今人表》及《易·繫辭·疏》中,已經將炎帝與神農氏合稱為“炎帝神農氏”。在典籍《易·繫辭》中疏引《帝王世紀》記載:炎帝之號,凡傳八世: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嫠、帝哀、帝榆罔。至帝榆罔之世,始見蚩尤部澆嶄露頭角。
苗民中的貴族,多為數千年一脈相承的世襲制度產物,有以其貴族地位為漢化姓氏者,稱貴氏,世代相傳,苗族貴氏與歷朝歷代的改土歸流運動並無直接關聯,屬於原始姓氏羣體。

貴姓第四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公族後裔,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在春秋時期,楚國公族中有被分封於貴邑(今江蘇江陰常州丹陽一帶)者,其時,治所在今江蘇省的鎮江市丹陽市延陵鎮,其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稱為姓氏者,稱貴氏,世代相傳。

貴姓第五個淵源

源於嬴姓,出自少皞(昊)金天氏後裔伯益的後代造父,屬於以氏族圖騰為氏。傳説,造父的後裔趙匡胤為該支貴氏的祖先。
宋太祖趙匡胤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農曆10月20日一夜之間猝然離世之後,即位的宋太宗趙光義逼殺了三十歲的趙匡胤長子趙德昭,其二十三歲的幼子趙德芳後來也神秘地暴病身亡,隨後,宋太祖的族人紛紛設法避難,其庶支後代之一就改名叫“中一貝”。
在中一貝的後裔子孫中,有人將先祖的名字合了起來,成為“貴”字,然後以“貴”為姓氏,以悼念中一貝。

貴姓第六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春秋時期駱越之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據典籍《韻會》記載:“貴,春秋駱越地,隋鬰州,唐攺貴州。”駱越之地,據現有文獻記載“駱越”的“駱”,是由“駱民”演變來的。
古之駱越地的住民、遷住民中,多有以唐朝以後的地名稱謂“貴”為姓氏者,稱貴氏,世代相傳,是壯族中相當古老的姓氏羣體。

貴姓第七個淵源

源於姜姓,出自秦、漢時期古西羌族酋首貴霜王朝,屬於漢化改姓為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記載:“西羌帥有貴霜王,或其後以為氏。”西羌,出自三苗,是姜族的別支,三代以後居於河西、賜支河和湟河之間。戰國時,羌族興盛,有蓖中種(越錨羌)、白馬種(廣漢羌)和參良種(即武郡羌)等等。
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西漢王朝建立。這時進入中原的羌人已基本上融合於漢族之中,未進入中原的羌人除部分生活在隴西以外,大都散佈於長城以西,特別是河湟地帶。西羌部落繁多,大多以動物之名為號,如白馬、犛牛、參狼、黃羝、黃羊等,可能是一種圖騰崇拜的遺蹟。有一些以地名為號,如勒姐、卑。這部分人可能已進入地緣性聯盟。而較強大的先零燒當羌則以父號為名,表現了父系氏族父子聯名制。大致説來,西北諸羌,先零、勒姐、當煎、當闐、封養、牢姐、彡姐、卑浦、烏吾、鍾存、鞏唐、且凍、傅難諸種在隴西、金城兩郡及其塞外。全無、沈氐、部分牢姐在上郡(今陝西綏德縣)。虔人及部分卑浦在西河郡(今陝西河曲縣附近)。各部自有酋長,數相攻殺掠奪,戰禍頻頻不斷。諸羌之中,最初以先零為最強大,居住在大榆谷(今青海貴德尖扎),水草豐美,自然條件比較優越。對外向漢朝邊境用兵,對內併吞弱小,後被燒當羌等聯合擊敗,逐漸被削弱。燒當羌傳説是研的十三世子孫,本來居住在大元谷(今青海貴德),人少勢弱,後擊敗先零、卑浦羌,遷居到大榆後,日趨強大起來。此外鍾羌也很強大,號稱有兵力十萬。至於其他羌部,大者萬餘人,小者數千人,一時都很活躍。漢興時,這些羌族部落都臣服匈奴漢景帝時,羌族一支研的後代留何率種人請求歸附,為漢朝守衞隴西要塞。漢景帝歡迎遠方來降,把留何及其研種羌部落一齊遷居到隴西郡中,安排在狄道(今甘肅臨洮)、安故(今甘肅臨洮)、臨洮(今甘肅岷縣)、氐道(今甘肅武山)、羌道(今甘肅舟曲)五縣中,與漢人雜居,共同守衞西北邊防。到漢武帝時,對匈奴人採取了急風暴雨式的軍事行動,與匈奴人勾結的羌人也受到了衝擊。漢武帝下令對河西用兵,匈奴人受到沉重打擊,渾邪王休屠王部眾的投降使得羌人和漢朝發生了直接的接觸。漢武帝派兵在河西驅逐匈奴的時候,也同時對諸羌施加了軍事壓力,逼迫他們向西遷移。由於匈奴渾邪王的內降和諸羌的西遷,使河西一帶成為真空。漢武帝召烏孫回河西故地的計劃落空之後,他為了加強在河西地區的邊防,就在河西先後設立了武威郡酒泉郡,從此河西一帶正式成為漢朝的領土。漢武帝還不斷招募百姓和輸送罪犯到河西地區開墾荒地,發展生產。這對於以後開通西域和繼續打擊匈奴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漢武帝在河西設置郡縣以後,西羌和北匈奴被南北隔絕,不得交通,這樣,兩者勾結對付漢朝已經特別困難了。
漢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農曆9月,分佈在今甘肅臨夏以西和青海東北一帶的先零羌封養牢姐種羌盡釋前仇,結成同盟,再次與匈奴人相勾結,合兵十餘萬人,會攻漢朝的邊郡令居縣(今甘肅永登)和安故縣,包圍了槍罕(今甘肅臨夏),邊關告急。漢武帝派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率兵十萬人,在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農曆10月,出兵討伐。經過強硬的軍事行動,解開槍罕之圍。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農曆10月,漢軍平定了諸羌的叛亂。漢武帝為了強化對羌人的管理與監視,在漢元鼎六年開始在羌人居住的地區設置護羌校尉,持節統領內附漢朝的諸羌部落。從此,青海東部開始成為中國的行政管理區域。經過漢武帝的數次打擊,先零羌移居到西海、鹽池地區。漢武帝逐漸遷徙漢人充實河西的空地。後來到漢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0年),又設置了金城郡,治所在允吾(今甘肅永靖),原護羌校尉所轄的領地全部歸屬金城郡。
在東漢永元二年(公元90年),貴霜王朝的第二代國王維瑪·塔克託(Vima Takto,公元80~105年)曾試圖求娶漢朝的公主,卻被西域長史班超所拒絕。於是貴霜王遂派遣其副王謝斯(Shies)率軍七萬進攻班超,卻為班超統領漢軍所擊敗,便只得納禮求和。不過,班超一直不知貴霜王的實際名字,僅以“月氏王”呼之,並將其記載在《漢書》之中。
在貴霜王的後裔子孫中,有不少內遷入中原留居,其中即有取王族的諧音漢字為漢化姓氏者,稱貴氏,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

貴姓第八個淵源

源於鮮卑族,出自漢朝末期鮮卑族乞伏部密貴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西晉末年,五胡崛起。由鮮卑與敕勒融合形成的乞伏部曾是隴右鮮卑中最強盛的一支。
公元383年,前秦國的大將乞伏·國仁在“淝水之戰”之後率部造反,後在今甘肅榆中地區成立了秦國,史稱西秦國,之後開始了國境擴張。乞伏·國仁親領鐵騎三萬多,在六泉大敗鮮卑族的密貴氏、裕苟氏、提倫氏等部落,收其為乞伏部部眾。
公元400年,西秦國被羌族人姚氏的後秦國擊敗,國君乞伏·乾歸投奔南涼國
公元409年,乞伏·乾歸重建西秦國。到了公元431年,西秦國被赫連氏的胡夏國所滅。國滅後,乞伏部眾被其他強國分割歸攏,密貴氏部族投奔北魏政權,融入拓跋部。
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在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後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的過程中,鮮卑密貴氏改為漢姓貴氏,後逐漸融入漢族,世代相傳。

貴姓第九個淵源

源於昭武九姓,出自唐朝時期中亞西部何國,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昭武九姓,是中國南北朝、隋、唐時期對中亞西部十來個小國的總稱。其王均以昭武為姓。人種主要是粟特人或其後裔,泛稱為“昭武九姓”。
漢文史籍稱其原住祁連山北昭武城,曾被匈奴擊走,被迫西遷至中亞河中地區。“昭武”一詞的語源,尚無定論。史籍《新唐書》中以康、安、曹、石、米、何、火尋、戊地、史為昭武九姓,而以東安國、畢國、捍、那色波附於其間,曹國又分為東、西、中三國。
另據史籍《北史》、《隋書》記載,烏那曷、穆國漕國也是王姓昭武的國家。據史籍《隋書》記載,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人,舊居祁連山北昭武城(今甘肅臨澤),因被匈奴所破,西逾葱嶺,支庶各分王,以昭武為姓。居民主要務農,兼營畜牧業。粟特人在歷史上素以善於經商著稱,長期操縱絲綢之路上的轉販貿易。早在東漢時期,洛陽就有粟弋(即粟特)賈胡。敦煌古代烽燧下曾發現寫在紙上的“古粟特語信柬”數件,其內容反映了東漢末年、西晉末年粟特人的經商組織和活動。南北朝以來,昭武九姓經商範圍更加擴大,並不時為一些國家承擔外交使命,如公元545年北周曾派遣酒泉胡安諾盤陀出使突厥。在唐朝時期,經商的昭武九姓胡人常被稱為興生胡或簡作興胡,從敦煌、吐魯番出土文書看,興胡與縣管百姓、行客並列,表明他們可能有一定的特殊身份或社會地位。六世紀中期,昭武諸國相繼臣屬西突厥。七世紀中期歸附唐朝,受安西都護府統轄。同時開始遭受阿拉伯帝國侵襲。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賜封的王號,反抗阿拉伯帝國。八世紀下半葉諸國逐步消亡。
其中的何國,在今撒馬爾罕西面。唐朝永徽年間以其地為貴霜州,任命何國國君為刺史。其後裔子孫有內遷入中原者,唐太宗李世民安置其於內廷地,即唐朝源地山西太原,後有取唐封居地為姓氏者,稱貴氏,後來成為了山西洪洞大槐樹的古姓之一。

貴姓第十個淵源

源於丁零族,出自元朝時期大臣拜柱,屬於帝王賜姓為氏。元朝晚期,雜爾定班之子拜住在元順帝孛兒只斤·妥鏷貼睦爾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考取了右榜狀元(文科進士第一),元順帝特別賜予其漢姓“貴”,於是世間皆稱其為“貴狀元”。拜住,字明善,又字聞善,康裏人,其家族世為康裏部大人,其祖上海藍伯、燕真、不忽木、回回等人皆為元朝重臣。拜住初為國子生,得中狀元之後,依例授集賢院修撰,授承務郎
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拜住升任山東鄉試監試官。後歷官奉訓大夫,僉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事,累官至翰林國史院都事、太子司經。傳聞之中的拜住,有一喜一喪。“一喜”,是説元朝的宣徽院使、色目人孛羅家有座杏園。到了春天,他的幾個女兒都要在園中盪鞦韆遊玩。有一次,拜住經過孛羅家園外,看見一位盪鞦韆的女子長得美極了,於是回家稟告父親,派媒人前去求婚。孛羅見到他,命令拜住以鞦韆為題作一首詞,拜住遂用蒙古文寫了首《菩薩蠻》詞。詞雲:“紅繩畫板柔荑指,東風燕子雙雙起。誇俊與爭高,更將裙繫牢。牙牀和困睡,一任金釵墜。推枕起來遲,紗窗月上時。”孛羅看了很高興,便將拜住所見到女兒許配給了他。“一喪”,是説在元朝末年,各地起義軍風起雲湧,元朝風雨飄搖大勢已去。後來明軍兵至,拜住已經無路可脱身。於是他對家人説:“我的始祖海藍伯,封河東公,曾與太祖同事王可汗。太祖取王可汗,收俘各個部落。我的始祖引數十騎,飛馳向西北而去。太祖使人追上問他為什麼,他説:“昔日曾與皇帝同事王可汗,王可汗今已滅,欲為他報仇,然而,皇帝乃是天命,欲改事皇帝,則我心又有所不忍,故避之於遠地,以消磨餘生罷了。”他接着説“此我始祖之言。我的始祖生於朔方大漠,他所説的尚且如此。今我生長在中原,中原是讀書國學的地方,而可以不知大義嗎?況且我上一世受國厚恩,我又食國家俸祿,與其苟且偷生,不如捨生取義。”説完這些,拜住遂投井身亡。他的家人後來在住宅東邊埋葬了他,並焚燒了他所有的著書作為殉葬
在拜住的後裔子孫中,皆以帝賜之”貴”為姓氏,稱貴氏,世代相傳。

貴姓第十一個淵源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 滿族貴益昆氏,亦稱古勒琿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族,古女真語為Gohun Hala,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漢義為“鈎子”,世居黑龍江地區,後金時期稱郭琿氏,后冠漢姓為貴氏、郭氏、琨氏等。
  2. 滿族貴嶽哩氏,滿語為Guiyori Hala,世居伯都訥(今吉林松原),后冠漢姓為貴氏、岳氏、桂氏等。
  3. 滿族貴車特氏,滿語為Guicet Hala,這是滿族的脱譜姓氏,世居伯都訥(今吉林松原),后冠漢姓為貴氏、桂氏等。

貴姓得姓始祖

陸終、蚩尤、趙匡胤?拜柱。

貴姓各支始祖

貴繼忠:於明朝永樂十年(公元1412年)由浙江衢州府常山縣與弟貴繼孝,隨其父少司馬貴純有事於雲南曲靖軍民府。未幾,貴純歿,是時,貴繼孝已授金齒衞千户,羈於職,弗獲扶櫬東歸,葬於滇。貴繼忠服闋東還,擬取眷口入滇。明永樂十四年(公元1416年),攜眷西行,道經武陵,絀於費不能行,遂卜居侯家港,墾殖納糧承差,是為落籍湖南武陵之始祖。有貴德福、貴德壽二子。貴德壽徙居衡州。貴德福生貴文聖、貴文山、貴文信、貴文進、貴文憲、貴文慶、貴文質、貴文河八子。貴文進、貴文憲兩房失考。長子貴文聖遷梅家渡,次子貴文山遷居梘見堤,三子貴文信遷居老宅上邊,六子貴文慶遷花廟坪,七子貴文質遷老宅西邊,八子貴文河守老宅。其後六房瓜瓞綿延,散居四方。

貴姓遷徙分佈

貴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羣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八百零八位,以常山、東陽為郡望。
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河南省新鄉市下轄的衞輝市、延津縣北京市,四川省的綿陽三台縣,湖南省的常德市、龍山市,湖北省的襄樊市,浙江省的衢州市,遼寧省的營口市,山西省的太原市,台灣省等地,均有貴氏族人分佈。
保存完整的有清朝出版的《武陵貴氏譜》,不分卷,常山堂木活字本,6冊。
根據《湖南家譜解讀》一書介紹,2000年湖南常德曾經出版一部《武陵貴氏族譜》,該家譜介紹説,稱基祖叫貴繼忠,於永樂10年(1412),由浙江衢州府常山縣與弟貴繼孝,隨父少司馬,諱純,有事於雲南曲靖軍民府。未幾,純公歿,是時,繼孝已授金齒衞千户,羈於職,弗獲扶櫬東歸,葬於滇。繼忠服闋東還,擬取眷口入滇。十四年,攜眷西行,道經武陵,絀於費不能行,遂卜居侯家港,墾殖納糧承差,是為落籍武陵之始祖。有德福、德壽二子,德壽徙居衡州。德福生文聖、文山、文信、文進、文憲、文慶、文質、文河,文進、文憲兩房失考。長文聖遷梅家渡,次文山遷居(木見)(合一字,筆者注)堤,三文信遷居老宅上邊,六文慶遷花廟坪,七文質遷老宅西邊,八文河守老宅。其後六房瓜瓞綿延,散居四方。
據家譜記載,貴姓派行為“繼德文子玉,志廷萬邦啓,大學為之先,國士應立體,樹人祚永昌,承家重詩禮,世澤揚清芬,端方頌愷悌。”
據《廣韻·未》記載:“貴,姓。出陸終之後。《風俗通》有貴遷,為廬江太守。”《千家姓》:“常山族。《漢書》:‘廬江太守貴遷’。”郡望與堂號為常山堂。堂聯為“常山源遠,武陵流長”、“祖衍貴姓子孫,宗傳貴品貴德”。常德出過貴姓名人有貴中孚,清乾隆9年(1744)舉人,仕至廣西桂平梧鬱道,當代則有名廚師貴自祥。

貴姓家譜文獻

湖南武陵貴氏譜,著者待考,清朝年間常山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冊。現被收藏在湖南省常德市博物館

貴姓字輩排行

2000年族長貴成田率眾新續 2000年族長貴成田率眾新續
河南省新鄉市貴氏行輩(2000年新續版)
百士永傳祥興昭宣
培毓衍慶寶守紹元
續珍隆瑞博才暢泉
吉善增仁英炳俊繁
鵬志思孝福深澤遠
業浩功巍鼎潤富安
浙江常山貴氏字輩:“繼德文子玉志廷萬邦啓大學為之先國士應立體樹人祚永昌承家重詩禮世澤揚清芬端方頌愷悌”。

貴姓歷史名人

貴姓貴遷

(生卒年待考),著名漢朝廬江太守。

貴姓貴霸

(生卒年待考),著名晉朝中郎將

貴姓貴中孚

(生卒年待考),湖南常德人。著名清朝官吏。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舉人,仕至廣西桂平梧鬱道,撰有《丹圖縣誌》。

貴姓貴自祥

(生卒年待考),著名當代特級廚師

貴姓宗祠通用聯

貴姓四言通用聯

常山源遠;武陵流長:貴氏常德常山堂宗祠楹聯。

貴姓六言通用聯

祖衍貴姓子孫;宗傳貴品貴德:貴氏常德常山堂宗祠楹聯。

貴姓郡望堂號

貴姓郡望

  • 常山郡:故址位於今河北省石家莊市元氏縣城西北十公里故城村南,是邊長為一千五百米的正方形城址。現為河北省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城始建於先秦時期秦昭襄王贏則五十二年(趙孝成王十一年,丙午,公元前255年)。漢高祖劉邦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在此置恆山郡並治元氏縣。漢文帝前元元年(壬戌,公元前179年)更名為常山郡。西晉初期,常山郡移治真定,仍治元氏縣,屬趙國。北齊天保五年(甲戌,公元554年)廢除元氏縣。隋朝末期劉黑闥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破此城,城廢。
  • 東陽郡:三國吳寶鼎元年(266)置郡名東郡,以郡在瀔水(即衢江)之東得名東郡,又因在長山之陽得名東陽郡。東陽郡屬揚州。領長山(今金華市婺城區、)、烏傷(今浙江義烏)、永康、吳寧(今浙江東陽)、豐安(今浙江浦江)、太末(今浙江龍游)、新安(今衢州市柯城、浙江衢縣)、定陽(今浙江常山)、平昌(今浙江遂昌)9縣,治設長山。

貴姓堂號

常山堂:以望立堂。
東陽堂:以望立堂。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