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虞集

鎖定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號道園,世稱邵庵先生 [1]  、青城樵者、芝亭老人 [54]  。祖籍成都仁壽(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臨川崇仁(今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人 [2] 元朝官員、學者、詩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孫。
虞集自少受家學,曾隨名儒吳澄遊學。元成宗大德初年,被舉薦為大都路儒學教授,歷任國子助教、博士等。元仁宗時,遷集賢殿修撰,除授翰林待制兼國史編修。泰定帝在位時期,他提出在京師以東地區開展水利營田的建議,對後世頗有影響 [51]  。一向賞識虞集的元文宗奪取皇位後,升授他為奎章閣侍書學士,命其與平章事趙世延同任《經世大典》總裁官。至順三年(1332年),升任翰林侍講學士。元寧宗駕崩後,稱病返回臨川,自此不再出仕 [12-13] 至正八年(1348年),虞集去世,享年七十七歲。獲贈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仁壽郡公諡號“文靖”。
虞集是元中期最負盛名的詩人 [54]  。其詩體裁多樣,既能做到典雅精切,又能做到達到格律謹嚴,深沉含蓄,縱橫無礙,與揭傒斯範梈楊載齊名,並稱“元詩四大家”。亦素負文名,引領有元一代文風 [54]  ,同揭傒斯、柳貫黃溍並稱“元儒四家”。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等。今人點校有《虞集全集 [54] 
(概述內圖片來源 [44] 
本    名
虞集
別    名
邵庵先生
青城樵者
芝亭老人
虞文靖
虞伯生
伯生
道園
所處時代
元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湖南衡陽
出生日期
1272年3月21日
逝世日期
1348年6月20日
主要作品
道園學古錄
道園遺稿
經世大典
主要成就
推動元詩發展,引領元中後期詩風變遷
籍    貫
臨川崇仁
官    職
奎章閣侍書學士、通奉大夫→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贈)
爵    位
仁壽郡公(贈)
諡    號
文靖

虞集人物生平

虞集家學淵源

虞集祖籍成都仁壽(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為南宋丞相虞允文的五世孫,祖輩皆以文學知名。其父虞汲曾任黃岡縣尉;母親楊氏是國子祭酒楊文仲之女,楊文仲是當時解讀《春秋》的名家,而其族弟楊棟對性理之學頗有研究,楊氏在耳濡目染下,“盡通其説”,這對早年的虞集有着深刻的影響 [3]  [2] 
虞集於南宋鹹淳八年二月二十日(1272年3月21日)生於湖南衡陽。德祐元年(1275年,元至元十二年),元朝南下攻宋,虞汲為避戰亂,攜虞集等僑居臨川崇仁二都(今江西省撫州市崇仁縣石莊鄉),自此成為崇仁人。 [2] 
虞集自幼聰穎,三歲即知讀書。在倉皇逃往崇仁途中,無書冊可帶,於是由楊氏口授他《論語》《孟子》《左傳》及歐陽修蘇軾等名家文章,虞集聽畢即能成誦。等回到長沙後,出外就學,才得到這些書籍的刻本,此時他已經遍讀羣經,通曉書中要旨了。因為虞汲與隱居崇仁的大儒吳澄的交往,使得虞集得以“契家子”身份跟隨吳澄學習,對儒學世界觀有了進一步認識。 [3] 

虞集聲名鵲起

虞集 虞集
元朝統一全國後,虞集受南行台中丞董士選邀請,至其家塾中教書。 [4] 
元成宗時,虞集至都城大都(今北京市)。大德六年(1302年),經朝臣舉薦,被授為大都路儒學教授,雖在教職,但仍勤學不倦。 [5]  [6] 
大德十一年(1307年),除授國子助教,以師道自任,國子監諸生每每攜書往其家完成課業,其他學館的學生亦時常相約向他求教。同年因母親楊夫人逝世而離職服喪。至大二年(1309年)喪期滿後,復任國子助教。至大四年(1311年),改授將仕郎國子博士 [6]  [5] 
一次,虞集在殿上監督祭祀,有一位劉姓監生,因醉酒而在祭祀時失禮,虞集將此事告訴學監,要求削除他的學籍。大臣中有人為劉生講情,虞集堅持認為不可寬恕,他説:“國子監,是講禮義的地方,出現這樣的事而不予懲治,怎麼教育他人!”縱然皇太子愛育黎拔力八達傳旨令他“勿竟其事”,虞集仍把劉生失禮的行為報告太子,最終開除了劉生。通過此事,太子更加認為虞集賢能。 [7] 

虞集經濟之志

大成殿新賜登歌樂曲,而來自江南的琴師與來自“河北田裏”的樂生性情各異,虞集親自教導,然後才能成曲。虞集請求設立司樂一人掌理樂事,便於考核。 [38] 
皇慶元年(1312年),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即元仁宗。仁宗即位後責令整頓監學,所選用的儒臣也有志於改革,虞集竭力贊同。但因持異議者的阻擾,吳澄棄官而去,虞集也稱病辭官。 [39] 
延祐元年(1314年),虞集又被任為從仕郎太常博士。當時的太常禮儀院使拜住剛剛就職,向虞集詢問關於禮器、祭義等方面的事務。虞集對答如流,使拜住深感嘆息,“益信儒者有用”。 [39] 
朝廷要以科舉選拔人才,有人認為治天下只要有武力即可,只有虞集認為要長治久安,必須從根本着手。後來,仁宗任命虞集為集賢院修撰。他上疏論學校教育問題,多有真知灼見。 [40] 
延祐六年(1319年),虞集轉任翰林院待制國史院編修。仁宗曾對左右侍從嘆息:“儒生都已啓用了,只有虞伯生沒有被提拔。”正逢仁宗於延祐七年(1320年)正月駕崩,故而未能重用虞集。 [41] 
延祐七年(1320年)三月,仁宗的太子碩德八剌即位,即元英宗。英宗自幼受儒學薰陶,即位後任拜住為相,能越級重用有德才之人。當時虞集正因親人去世回到江南,但拜住不知,在向英宗舉薦了他後,派使者前往蜀中尋訪虞集,未能找到;又派人在江西尋訪,仍未見。正逢虞集在吳中祭掃墳墓,使者前來後,他才受命入朝,但已來不及見到死於至治三年(1323年)“南坡之變”的英宗、拜住君臣。 [42] 
泰定元年(1324年),虞集主持禮部試,對共事的人説:“國家考試各科的辦法,經書的註釋都雖各有見解,但主要是用來統一道德、同化風俗,而不是使學生專門擅長某一家的學説,像近代學習五經的陋習,經典道理深遠,不是一個人的見解能闡明的。考試要錄取成績優秀的,不要先有定見,否則求賢就會受到侷限,錯謬自此開始。”以後又兩次擔任考官,大致都按這個説法,所以每次都能錄取合意的人才。同年,升授承德郎、國子司業 [9]  [8] 
虞集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虞集像,取自明代王圻輯,萬曆刻《三才圖會》 [44]
泰定三年(1326年),進官奉訓大夫秘書少監。泰定四年(1327年),再次主持禮部試,與王約隨從泰定帝去上都,用蒙語和漢語講解經書,上都大臣為其博古通今所折服。連拜翰林直學士、奉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不久以前職兼任經筵官,進階奉政大夫。泰定五年(1328年),再兼國子祭酒 [8]  [9] 
虞集建議京東沿海土地應讓百姓開墾,築堤以防潮水湧入。既可逐年增加税收,又使數萬民眾得以在京師周圍聚集,增強保衞京師的力量。這些主張雖未被採納,但還是影響了後來在海口設立萬户的計劃。 [43] 
元文宗在登位之前,就對虞集有所瞭解。他在兩都之戰擊敗元明宗重新登基後,即於天曆三年(後改元至順,1330年)命虞集為中順大夫奎章閣侍書學士。不久又升亞中大夫,仍兼前職,又根據朝廷“兼職不過三”得詔令,辭去國子祭酒。數月後進階中奉大夫,更任御試選讀卷官。 [10] 
文宗尊崇儒學,復位後,下詔採輯本朝典章制度,仿效“唐、宋會要”,編修《經世大典》,命虞集與平章事趙世延同任總裁官。後趙世延離任,由虞集獨專其責。虞集嘔心瀝血,批閲兩載,於至順二年(1331年)全書編纂而成,共計880卷,是研究元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10]  。書編成後,文宗於至順三年(1332年)命他為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 [11]  [53] 

虞集退閒逝世

《經世大典》修成後,虞集以眼疾為由乞外任,未被允許。直至文宗及幼君元寧宗相繼去世,元惠宗即位,他才得以告病迴歸臨川。 [12-13] 
元統二年(1334年),惠宗遣使賜虞集上尊酒及金帛、文錦,召他回朝。虞集因病不能成行。之後,惠宗允許他在家中為朝廷草擬賜給勳舊及侍臣的詔令。有人提及舊詔之事,意圖對虞集不利,惠宗不悦,説:“此我家事,豈由彼書生耶!” [14-15] 
至正三年(1343年),惠宗詔修遼、金、宋三朝史,曾有起用虞集任總裁官的想法,最終未成。當時每有從江右來的使者,朝臣都向其詢問虞集近來的狀況。 [16] 
至正八年五月二十三日(1348年6月20日),虞集病逝於家中,享年七十七歲。遺命素服薄葬。惠宗追贈他為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追封仁壽郡公,賜諡號“文靖”。 [18]  次年(1349年)八月,葬於長安鄉道德里天寶山西的潭源。 [17] 

虞集主要影響

虞集文學

主詞條:元詩四大家
地位
《元四學士圖》中的虞集 《元四學士圖》中的虞集 [44]
虞集素負文名,詩文俱稱大家,為元代中期文壇盟主。他與楊載範梈揭傒斯齊名,為“元詩四大家”之一。 [19]  元人陶宗儀嘗言:“國朝之詩,稱虞、趙(孟頫)、楊(載)、範(梈)、揭(傒斯)焉”。 [47]  明人宋濂在《柳待制文集》序言中説:“天曆以來,海內之所宗者,唯雍虞公伯生、豫章揭公曼碩、烏傷黃公晉卿及公(柳貫)四人而已。識者以為名言”。宋犖《漫堂説詩》雲:“元初襲金源派,以好問為大宗,其後則稱虞、楊、範、揭”。又如沈德潛説詩晬語》雲:“虞、楊、範、揭四家詩品相敵。中又以漢廷老吏(虞集)為最。”虞集説:“仲宏(楊載)詩如百戰健兒,德機(範梈)詩如唐臨晉帖,曼碩(揭傒斯)詩如美女簪花(一作“三日新婦”)”,而他自己的詩如“漢廷老吏” [48]  [20]  [46] 
詩風
虞集的詩歌,以雅正著稱,典雅麗澤,但也有意境淡遠、瀟灑豪放、委婉深沉、自然清新等特點,“光芒變化”並且“諸體皆備”,呈現出繁複多彩的詩歌風貌。作為宗唐得古的倡導者,虞集的詩歌講究對仗,注重煉字;善於用典,恰切深微;以唐為法,惜缺氣度。 [54] 
虞集詩歌內容表現出較強的民族意識。他在《挽文丞相》一詩中,對寧死不屈的南宋忠臣文天祥充滿了哀悼,以至有人這樣説:“讀此詩而不泣下者幾希!”文字亦流暢宛轉。另有《從兄德觀父與集同出滎州府君,宋亡隱居不仕而歿,集來吳門省墓,從外親臨邛韓氏得兄遺蹟有説:“我因國破家何在,居為唇亡齒亦寒”,不知為誰作也?撫誦不覺流涕,因足成一章,併發其幽潛之意雲》一詩,也流露同樣思想感情。在《趙千里小景》詩中,他説“殘雲野水三百年”,也有憑弔宋亡的意思。虞集生二歲而宋亡,但由於元代民族關係緊張,以至在作品中表露出民族意識。 [19]  [46] 
虞集有些詩還寫及了民生疾苦,如《次韻陳溪山棕履》《杞菊軒》等。此外,他對元統治者推行的民族仇殺政策,頗表不滿。 [46]  其詩描摹自然景物大都體物細緻,刻畫工整,詩境清雅恬淡。描寫江南春景的名句“杏花春雨江南”,就出於他的手筆。 [19] 
虞集更多的詩是贈答應酬、內容空泛的作品。虞集生長在社會和平安定時期,他的詩詞一般都寫得清和淡遠。一派承平氣象,如《無題》詩表現一種朦朧的境界,《聞機杼》則呈現雅淡的畫面,《臘日偶題》《聽雨》《宮詞》等給人一種安詳幽靜印象。在其詩作中,有不少作品涉及撫州故土的山水風土人情。 [46] 
體裁
虞集詩體裁多樣。 [19]  虞集的五言古詩多學漢樂府陶淵明,風格古樸含蓄;五言律詩風格清新,讀來真切自然;七言古詩多飄逸灑脱之氣,頗有李白詩歌的風骨;七言律詩着意學杜甫,韻律精深,注重煉字;其絕句創作成就雖總體上不及前兩者,但也有佳篇。 [56] 
虞集工詞,一生所寫詩詞文章逾萬篇,但其詞作今僅存二十多首,大都敍述個人閒愁情思,缺乏社會生活內容,景物描寫亦平平無特色,惟《風入松》“畫堂紅袖倚清酣”引人注目,其中有句説:“杏花春雨在江南”,勾畫江南景物,令人神往。杏花春雨本用陸游詩意而加以翻新。據説和他同時的詩人陳旅、張起巖都很欣賞這首詞,而當時機坊還把它織在羅貼上,作為藝術品供人賞玩。 [46] 
  • 散文
虞集的散文多數為官場應酬文字,宣揚儒家傳統,頌揚權貴,倡導理學。當時宗廟朝廷的典冊,公侯大夫的碑銘,多由他撰寫。但也有一些書信傳記文章,表現了作者的思想性情。如《陳炤小傳》寫宋代進士陳炤守常州以身殉城的事蹟,褒揚其忠義。又如《答劉桂隱書》對劉氏不出仕,十分稱賞,讚揚劉氏“霜降冰涸而松柏後凋,沙礫汰除而黃金獨耀”。這裏對忠於趙宋王朝的人物的歌頌和他在詩歌中流露的民族意識是相通的。 [46] 
虞集還有一些散文表現他的政治理想和對社會人情物理的深刻體會。《海樵説》着重闡明“大烹以養賢,推之使天下皆得其養”的道理,《醫説賜易晉》強調醫生應有仁愛的心腸,等等。 [46] 
  • 散曲
虞集所作散曲,今僅存《折桂令·席上偶談蜀漢事因賦短桂體》一首,前人頗為稱頌。陶宗儀《輟耕錄》謂“雖一時娛戲,亦過人遠矣”。吳梅《顧曲麈談》雲:“先生(虞集)文章道義,照耀千古,出其餘緒,尤能工妙如此,詢乎天才,不可多得也,此種‘短柱’句法,自元迄今,和之者絕少,唯明徐天池《四聲猿》中,曾一仿之,後不一見也”。王季烈《螾廬曲談》評價説:“虞學士集之《折桂令》詠蜀漢事云云,通篇用‘短柱格 ’,語妙天成。” [47] 

虞集教育

大德六年(1302年),虞集入京為大都路儒學教授國子助教等職,以師道自任,聲譽日顯,求學者甚多。任太常博士集賢院修撰時,曾上疏論學校教育問題,多有真知灼見。 [32] 
虞集學識淵博,能究極本源,研精探微。精於理學,為元代“儒林四傑”之一。他認為道德教化是國家治本的大事,選用人才必須為眾所敬服。主張理學應貫穿於雅俗之中。 [50] 

虞集水利

泰定年間,虞集曾在講授經筵之餘向泰定帝談起京師倚仗東南一帶以海運輸送糧食而從事危險無比的航行,實在是嚴重耗損民力,於是與學士阿魯威一同進言道:“京師東方濱海數千裏之地,都是蘆葦叢生的荒地,北從遼海,南到青州、齊州,潮每日沖積,長期已來已淤積為可供耕種的肥沃之地。如果用浙江人的方法,築堤擋住潮水使成為耕地,讓想做官的富翁分別配領這些田地,由官府加以規定,有辦法找到一萬人耕田的,就給他一萬人份的田地,讓他做這一萬人的首長;以下一千人,一百人也如此辦理。三年之內看他的結果,由朝廷依土地的肥瘠程度定額課税,依等級徵收,五年之後能有積蓄,就任命他做官,就所積蓄的做為俸祿,十年後賜給他符節印信,使他能流傳給子孫。這麼一來,便可得到數萬民兵來對內保衞京師,對外防禦海賊,而且又能不必仰賴東南海運,讓人民得以休息,又可藉着富人求官的心理,讓京師得到充足的糧食供應,四處遊食的人民能有正當的歸宿,自然不會做海賊。”但因評議的人意見不一致,此事便不了了之。 [23]  但後來海口設立萬户之計,大體採用了此説。 [43] 
虞集此議也是元、明、清時期興辦農田水利而開展京師與周邊區域互相協作、取得共利的濫觴。 [51] 

虞集書畫

虞集不僅在詩文方面造詣高深,還善精鑑書畫,工書法。 [47]  從元文宗命虞集掌奎章閣以後,他收集、鑑定書畫甚多,對保護漢文化起到一定作用。 [45] 
虞集擅書法,其“真行草篆皆有法度,古隸為當代第一” [54]  。明人李東陽雲:“書家者流所謂人品高師法古者,伯生殆兼有之。”他的真、行、草、篆頗得晉人韻味,行筆環縈,字若連綿,法度險峭,勁健古雅。如明人王世貞所言:“道園先生正書八分,俱入能品,其為柯九思博士作賜碑贊,用筆若草草,而中自遒勁,有古挑截法。”可見虞集之書,着重古拙,在元代堪稱大雅。觀其傳世名跡《垂虹橋記》《奉記都運帖》,及隸書《長州縣宣聖學記》等,頗能窺其上法古人和“雄劍倚天,長虹架海,不無曲筆”,“鶯雛出巢,神采可愛”之姿。虞集另有《論草書》《論書》《論隸書》等書法理論作品,書法精妙,文理亦佳。 [45]  傳世書法作品有行書《白雲法師帖》,為其晚年之作。 [22] 
虞集《白雲法師帖》 虞集《白雲法師帖》 [21]
對於音樂、棋藝、茶藝等方面,虞集也很精通。 [54] 

虞集歷史評價

愛育黎拔力八達:儒者皆用矣,惟虞伯生未顯擢爾。 [24] 
圖帖睦爾:汝材何所不堪,顧今未可去爾。 [24] 
歐陽玄:①皇元統一之初,金、宋舊儒,佈列館閣,然其文氣,高者崛強,下者委靡,時見餘習。承平日久,四方俊彥萃於京師,笙鏞相宣,風雅迭唱。於時虞公方迴翔胄監容台間,有識之士,早以斯文之任歸之。至治、天曆,公仕顯融,文亦優裕。一時宗廟朝廷之典冊、公卿大夫之碑版鹹出其手,粹然成一家之言。家素貧,束脩羔雁之入,還以為賓客費,雖空乏弗恤也……人稱虞、楊、範、揭,為有元一代之極盛。 [20]  ②皇元混一天下三十餘年,虞雍公赫然以文鳴於朝着之間,天下之士翕然謂公之文當代之巨擘也。 [25] 《虞雍公神道碑》
林弼:趙文敏、虞文靖文翰,近代稱絕。 [26] 
徐達左:當是時,以詩文名世者,若趙松雪(趙孟頫)、虞道園(虞集)、範德機(範梈)、楊仲弘(楊載)諸君子,以英偉之姿,凌跨一代,諧鳴於館閣之上,而流風餘韻,播諸丘壑之間。 [27] 
宋濂《柳待制文集·序》:天曆以來,海內之所宗者, 唯雍虞公伯生、豫章揭公曼碩、烏傷黃公晉卿及公(柳貫)四人而已。識者以為名言。 [28] 
《元四學士圖》(右二為虞集) 《元四學士圖》(右二為虞集) [44]
樊升之:賈生之治安,晁錯之兵事,江統之徙戎,是萬世之至畫也,李鄴侯之屯田,虞伯生之墾墅,平江伯之漕運,是一代之至畫也。李允則之築圃起浮屠,範文正、富鄭公之救荒,是一時之至畫也。畫極其至,則人情允協,法成若天造,令出如流水矣。 [29] 
王世貞:元詩人,元右丞好問、趙承旨孟頫、姚學士燧、劉學士因、馬中丞祖常、範應奉德機、楊員外仲弘、虞學士集、揭應奉傒斯、張句曲雨、楊提舉廉夫而已。……虞頗健利。 [30] 
王叔載:元朝諸人詩,雖以範楊虞揭並稱,然光芒變化,諸體鹹備,當推道園,如宋之有東坡也。 [55] 
朱軾:元之名人才士,惟集於經濟最優。觀其屢乞州郡,豈亦有所抑而思奮者耶?其所建築堤墾田之議,百世良規,而當時之論,至恐主其事者,政以賄成,遂以中止。有治人,無治法,豈不信夫。 [31] 
顧嗣立《寒廳詩話》:延祐、天曆之間,風氣日開,赫然鳴其治平者,有虞、楊、範、揭,又稱範、虞、趙、楊、揭,一以唐為宗,而趨於雅,推一代之極盛,時又稱虞、揭、馬(祖常)、宋(本聚)。 [47] 
柯劭忞:元明善諸人,行義之方雅,議論之侃直,政事之明通,可謂台閣名臣,不獨以文學擅名當世也。 [24] 
錢基博:五言古襟懷衝曠,辭筆軒爽,而出以遊仙,發其逸趣,欲攀陳子昂,上參郭璞。七言古朗麗而出以馳驟,倘恍而不害現實,俊邁跌宕,具體李白。五言律意趣清真,妙能秀潤,王維之遺音也。七言格律,律深嚴,綽有變化,杜陵之矩鑊也。其詩頗以唐音之柔厚,而欲湔宋詩之傖野。 [56] 

虞集主要作品

現代出版物中與虞集相關的作品
現代出版物中與虞集相關的作品(2張)
虞集在元文宗時,與平章事趙世延同任總裁,採輯本朝典章制度,仿效“唐、宋會要”,編修《經世大典》共計880卷,是後世研究元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53] 
虞集其作品在元時刊行的有《道園學古錄》50卷、《道園類稿》50卷、《伯生詩續編》(又題《伯生詩後》)3卷、《翰林珠玉》6卷、《道園遺稿》6卷等五種。 [52]  今人王頲點校有《虞集全集》,存其詩歌1500多首。 [54] 

虞集軼事典故

虞集於好友楊載同在大都時,楊載多次説虞集“不能作詩”。一次,虞集攜酒向楊載請教作詩的方法,楊載飲酒盡興,將方法全部傳授給虞集。虞集於是頓悟作詩之理,隨後便有《送袁伯長扈從上京》一詩,並通過他人之口詢問楊載此詩如何。楊載説:“這首詩不是虞伯生不能作出。”有人問:“先生曾經説虞伯生不能作詩,怎麼會説這種話?”楊載答道:“伯生學問高,我剛好授給他作詩之法,其他人都比不上。” [49] 

虞集人際關係

虞集親屬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遠祖
唐初名臣,唐太宗時官至弘文館學士,封永興縣公。卒贈禮部尚書諡號“文懿”。
五世祖
南宋名臣,累官左丞相、四川宣撫使等職,封雍國公。死後獲贈太師諡號“忠肅”。
高祖父
虞公亮
官至奉議郎直秘閣。死後獲贈開府儀同三司
曾祖父
虞剛簡
官至利州路提點刑獄,以才學知名,被學者稱為滄江先生。後贈禮部尚書、雍郡侯等。
曾祖母
張氏
贈雍郡夫人,無子。
祖父
虞㠭
一作虞圭,歷知永、連二州。
父親
虞汲
虞㠭之侄,因其無子而被收養。宋亡後僑居臨川崇仁,與大儒吳澄交友。晚年以翰林院編修官致仕。後贈四川行中書省參知政事、雍國公等。
母親
楊氏
眉山人,國子祭酒楊文仲之女。追封雍郡夫人。
平輩
兄長
虞採
掌管庫藏官,輸送賦錢至京師,虧空數千緡,虞集為他籌資償還。
弟弟
虞槃
與虞集同拜吳澄為師,是“草廬學派”弟子。為政有治績,官至嘉魚縣尹,早逝。
——
妻妾
趙氏
浚儀人,北宋秦王趙德芳之後,累封雍郡夫人,早於虞集四十二年逝世。生虞安民。
徐氏
生子二人、女一人,均早夭。
劉氏
生虞憲孫、虞欒欒。
郭氏
生虞延年、虞翁歸。
馬氏
生虞高門。
子輩
兒子
虞安民
父蔭累官為吉州路安福州知州。
虞延年
曾任武緣縣博合砦巡檢。
虞翁歸
參與科舉考試,“業進士”。
虞高門
生平不詳。
女兒
虞欒欒
嫁談紱。
據《元史·虞集傳》,除虞採、虞槃外,另有庶弟、妹妹至少各一人。《虞雍公神道碑》則稱虞汲有三子,虞允文為長。虞集諸子中,徐氏所生子維摩奴、七十及女一人均早夭;劉氏所生子憲孫亦早夭。
表格參考資料: [25]  [32-34] 

虞集師友

虞集少時跟隨父親虞汲,以“契家子”身份從學於“草廬學派”學者、大儒吳澄,受其影響頗深。 [35] 
“遊其門見稱許者”,有學者陳旅 [32]  被“當世稱名卿者”蘇天爵王守誠等尊為師。
其中,虞集對蘇天爵十分讚賞,編修《經世大典》時,還邀請蘇天爵前來相助。蘇天爵輯《元文類》時,共收虞集文章113篇。 [32]  [36] 
虞集與福建閩海道知事、同為“元詩四大家”之一的範梈交情深厚。 [32] 

虞集史料索引

東山存稿》卷6《邵庵先生虞公行狀》 [33] 
圭齋文集》卷9《虞雍公神道碑》 [25] 
元史》卷181《虞集傳》 [32] 
宋元學案》卷92《草廬學案》 [37] 
新元史》卷206《虞集傳》 [24] 
參考資料
  • 1.    《元史》卷181《虞集傳》:早歲與弟槃同辟書舍為二室,左室書陶淵明詩於壁,題曰陶庵,右室書邵堯夫詩,題曰邵庵,故世稱邵庵先生。
  • 2.    《新元史》卷206《虞集傳》:虞集,字伯生,其先成都人,宋丞相允文五世孫也。父汲,宋黃岡縣尉,宋亡,僑居臨川崇仁,遂為崇仁人。
  • 3.    《元史》卷181《虞集傳》:集三歲即知讀書,歲乙亥,汲挈家趨嶺外,干戈中無書冊可攜,楊氏口授《論語》、《孟子》、《左氏傳》、歐蘇文,聞輒成誦。比還長沙,就外傅,始得刻本,則已盡讀諸經,通其大義矣。文仲世以《春秋》名家,而族弟參知政事棟,明於性理之學,楊氏在室,即盡通其説,故集與弟槃,皆受業家庭,出則以契家子從吳澄遊,授受具有源委。
  • 4.    《元史》卷181《虞集傳》:左丞董士選自江西除南行台中丞,延集家塾。
  • 5.    《圭齋文集》卷9《元故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大德六年,用大臣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平陽王文憲公尹京,待以客禮。十一年,擢國子助教,丁內艱,至大二年,服闋,以舊官複用,四年,轉將仕郎、國子博士。
  • 6.    《元史》卷181《虞集傳》:大德初,始至京師。以大臣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雖以訓迪為職,而益自充廣,不少暇佚。除國子助教,即以師道自任,諸生時其退,每挾策趨門下卒業,他館生多相率詣集請益。丁內艱,服除,再為助教,除博士。
  • 7.    《元史》卷181《虞集傳》:監祭殿上,有劉生者,被酒失禮俎豆間,集言諸監,請削其籍。大臣有為劉生謝者,集持不可,曰:“國學,禮義之所出也,此而不治,何以為教!”仁宗在東宮,傳旨諭集,勿竟其事,集以劉生失禮狀上之,移詹事院,竟黜劉生,仁宗更以集為賢。
  • 8.    《元史》卷181《虞集傳》:泰定初,考試禮部,言於同列曰:“國家科目之法,諸經傳注各有所主者,將以一道德、同風俗,非欲使學者專門擅業,如近代五經學究之固陋也。聖經深遠,非一人之見可盡,試藝之文,推其高者取之,不必先有主意。若先定主意,則求賢之心狹,而差自此始矣。”後再為考官,率持是説,故所取每稱得人。泰定初,除國子司業,遷秘書少監。
  • 9.    《圭齋文集》卷9《元故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泰定元年,考試禮部,升承德郎、國子司業。三年,進奉訓大夫、秘書少監。四年,再考試禮部,拜翰林直學士、奉議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俄以前職兼經筵官,進階奉政大夫。明年,又兼國子祭酒。
  • 10.    《圭齋文集》卷9《元故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天曆三年,特授中順大夫,未防,拜奎章閣侍書學士,升亞中大夫,依前翰林直學士、知制誥、同修國史,兼經筵官、國子祭酒。會有令諸兼職不過三,辭祭酒。得請兩月,進階中奉大夫,餘如故。至順元年,御試選讀卷官,被防修皇朝經世大典,為總裁官。
  • 11.    《圭齋文集》卷9《元故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三年,拜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餘如故。
  • 12.    《圭齋文集》卷9《元故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今上皇帝入正大統,用至大故事,召諸老赴上京議事,公在召列。及還大都,以病謁告歸家。
  • 13.    《元史》卷181《虞集傳》:文宗崩,集在告,欲謀南還,弗果。幼君崩,大臣將立妥歡帖穆爾太子,用至大故事,召諸老臣赴上都議政,集在召列。祖常使人告之曰:“御史有言。”乃謝病歸臨川。
  • 14.    《圭齋文集》卷9《元故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元統二年,遣使賜上尊酒金帛,召還朝,使者至郡,疾作不能行而歸。
  • 15.    《元史》卷181《虞集傳》:元統二年,遣使賜上尊酒、金織文錦二,召還禁林,疾作不能行,屢有敕,即家撰文,褒錫勳舊、侍臣。有以舊詔為言者,帝不懌曰:“此我家事,豈由彼書生耶!”
  • 16.    《圭齋文集》卷9《元故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至正三年,勑修遼金宋三史,欲用公總裁,或陳其病狀,毋苦其遠行,奏牘將上而止,朝使有自江右來者,廷中大臣趨詢起居。
  • 17.    《圭齋文集》卷9《元故奎章閣侍書學士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虞雍公神道碑》:八年五月二十三日,以疾薨於私第,年七十又七……治命以深衣斂,毋用浮屠。明年己丑八月二十一日乙酉,塟邑之長安鄉道徳裏天寳山西之潭源。
  • 18.    《元史》卷181《虞集傳》:至正八年五月己未,以病卒,年七十有七。官自將仕郎十二轉為通奉大夫。贈江西行中書省參知政事、護軍,封仁壽郡公。
  • 19.    元詩四大家  .國學網.2013-01-11[引用日期2019-09-24]
  • 20.    《説詩晬語》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1-18]
  • 21.    虞集行書作品《白雲法師帖》紙本,縱30.7cm,橫51.8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22.    楊建峯 主編.中國書畫大系 中國傳世書法:汕頭大學出版社,2015-08:247
  • 23.    《智囊全集》:元虞集,仁宗時拜祭酒,講罷,因言京師恃東南海運,而實竭民力以航不測,乃進曰:“京東瀕海數千裏,皆萑葦之場,北極遼海,南濱青、齊,海潮日至,淤為沃壤久矣,苟用浙人之法,築堤捍水為田,聽富民欲得官者,分授其地而官為之限:能以萬夫耕者,授以萬夫之田,為萬夫長;千夫、百夫亦如之。三年視其成,則以地之高下,定額於朝,而以次徵之。五年有積蓄,乃命以官,就所儲給以祿。十年則佩之符印,俾得以傳子孫,則東南民兵數萬,可以近衞京師,外御島夷,遠寬東南海運之力,內獲富民得官之用,淤食之民得有所歸,自然不至為盜矣。”説者不一,事遂寢。
  • 24.    《新元史·卷二百六·列傳第一百三》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1-18]
  • 25.    《圭齋文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1-18]
  • 26.    《林登州集·卷二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6-09-27]
  • 27.    《句曲外史集》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11-21]
  • 28.    《揭傒斯全集·附錄四》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1-11-07]
  • 29.    張樹天,王槐茂 主編.馮夢龍全集 第11卷 智囊 上:內蒙古文化出版社,2000-11:184-185
  • 30.    《藝苑卮言·卷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0-11-21]
  • 31.    《史傳三編》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7-11-21]
  • 32.    《元史·卷一百八十一·列傳第六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7-01-17]
  • 33.    《東山存稿·卷六》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5-31]
  • 34.    羅鷺.虞集年譜.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03:228-229
  • 35.    《宋元學案·卷九十二》將虞集歸為“草廬門人”,並稱“先生文章為一代所宗,而其學術源委則自父汲。與草廬為友,先生以契家子從之遊,故得其傳雲”。
  • 36.    顏培建.元代史學家蘇天爵交遊考述.南京大學歷史系.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0.01期:40-43
  • 37.    《宋元學案·卷九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0-05-11]
  • 38.    《元史》卷181《虞集傳》:大成殿新賜登歌樂,其師世居江南,樂生皆河北田裏之人,情性不相能,集親教之,然後成曲。復請設司樂一人掌之,以俟考正。
  • 39.    《元史》卷181《虞集傳》:仁宗即位,責成監學,拜台臣為祭酒,除吳澄司業,皆欲有所更張,以副帝意,集力贊其説。有為異論以沮之者,澄投檄去,集亦以病免。未幾,除太常博士,丞相拜住方為其院使,間從集問禮器祭義甚悉,集為言先王制作,以及古今因革治亂之由,拜住嘆息,益信儒者有用。
  • 40.    《元史》卷181《虞集傳》:朝廷方以科舉取士,説者謂治平可力致,集獨以謂當治其源。遷集賢修撰。因會議學校,乃上議曰:“師道立則善人多,學校者,士之所受教,以至於成德達材者也。今天下學官,猥以資格授,強加之諸生之上,而名之曰師爾,有司弗信之,生徒弗信之,於學校無益也。如此而望師道之立,可乎?下州小邑之士,無所見聞,父兄所以導其子弟,初無必為學問之實意,師友之遊從,亦莫辨其邪正,然則所謂賢材者,非自天降地出,安有可望之理哉!為今之計,莫若使守令求經明行修成德者,身師尊之,至誠懇惻以求之,其德化之及,庶乎有所觀感也。其次則求夫操履近正,而不為詭異駭俗者,確守先儒經義師説,而不敢妄為奇論者,眾所敬服,而非鄉愿之徒者,延致之日,諷誦其書,使學者習之,入耳著心,以正其本,則他日亦當有所發也。其次則取鄉貢至京師罷歸者,其議論文藝,猶足以聳動其人,非若泛泛莫知根柢者矣。”
  • 41.    《元史》卷181《虞集傳》:六年,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官。仁宗嘗對左右嘆曰:“儒者皆用矣,惟虞伯生未顯擢爾。”會晏駕,不及用。
  • 42.    《元史·卷一百八十一·列傳第六十八》:英宗即位,拜住為相,頗超用賢俊,時集以憂還江南,拜住不知也。乃言於上,遣使求之於蜀,不見;求之江西,又不見;集方省墓吳中,使至,受命趨朝,則拜住不及見矣。
  • 43.    《元史·卷一百八十一·列傳第六十八》:嘗因講罷,論京師恃東南運糧為實,竭民力以航不測,非所以寬遠人而因地利也。與同列進曰:“京師之東,瀕海數千裏,北極遼海,南濱青、齊,萑葦之場也,海潮日至,淤為沃壤,用浙人之法,築堤捍水為田,聽富民欲得官者,合其眾分授以地,官定其畔以為限,能以萬夫耕者,授以萬夫之田,為萬夫之長,千夫、百夫亦如之,察其惰者而易之。一年,勿徵也;二年,勿徵也;三年,視其成,以地之高下,定額於朝廷,以次漸徵之;五年,有積蓄,命以官,就所儲給以祿;十年,佩之符印,得以傳子孫,如軍官之法。則東面民兵數萬,可以近衞京師,外御島夷;遠寬東南海運,以紓疲民;遂富民得官之志,而獲其用;江海遊食盜賊之類,皆有所歸。”議定於中,説者以為一有此制,則執事者必以賄成,而不可為矣。事遂寢。其後海口萬户之設,大略宗之。
  • 44.    中國曆代名人圖像多圖概覽  .浙江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21]
  • 45.    陳雲君 著.中國書法史論:人民日報出版社,1987-11:203-204
  • 46.    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 編.中國大百科全書 中國文學 2(“虞集”條目撰寫者為範寧):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2-09:1181
  • 47.    《全元散曲·虞集》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11-07]
  • 48.    《南村輟耕錄》卷4:故國朝之詩,稱虞、趙、楊、範、揭焉。範即德機先生(槨),揭即曼碩先生(傒斯)也,嘗有問於虞先生曰:“仲弘詩如何?”先生曰:“仲弘詩如百戰健兒。”“德機詩如何?”曰:“德機詩如唐臨晉貼。”“曼碩詩如何?”曰:“曼碩詩如美女簪花。”“先生詩如何?”笑曰:“虞集乃漢廷老吏。”蓋先竹未免自負,公論以為然。
  • 49.    《南村輟耕錄》卷4:伯先生(集)楊仲弘先生(載)同在京日,楊先生每言伯生不能作詩。虞先生載酒請問作詩之法,楊先生酒既酣,盡為傾倒。虞先生遂超悟其理,繼有詩送袁伯長先生(桷)扈駕上都,以所作詩介他人質諸楊先生。先生曰:“此詩非虞伯生不能也。”或曰:“先生嘗謂伯生不能作詩,何以有此?”曰:“伯生學問高,餘會授以作詩法,餘莫能及。”
  • 50.    楊忠民,段紹鎰 主編;中共撫州市委黨史工作辦公室,撫州市地方誌辦公室.撫州人物:方誌出版社,2002-08:51
  • 51.    張磊.虞集京東水利營田建議考辨.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06):148-152
  • 52.    羅鷺.虞集《道園類稿》版本新考.古典文獻研究.2021(01):99
  • 53.    《元史》卷181《虞集傳》:有旨採輯本朝典故,仿唐、宋《會要》,修《經世大典》,命集與中書平章政事趙世延同任總裁。集言:“禮部尚書馬祖常,多聞舊章,國子司業楊宗瑞,素有曆象地理記問度數之學,可共領典;翰林修撰謝端、應奉蘇天爵、太常李好文、國子助教陳旅、前詹事院照磨宋、通事舍人王士點,俱有見聞,可助撰錄。庶幾是書早成。”帝以嘗命修遼、金、宋三史,未見成績,《大典》令閣學士專率其屬為之。既而以累朝故事有未備者,請以翰林國史院修祖宗實錄時百司所具事蹟參訂。翰林院臣言於帝曰:“實錄,法不得傳於外,則事蹟亦不當示人。”又請以國書《脱卜赤顏》增修太祖以來事蹟,承旨塔失海牙曰:“《脱卜赤顏》非可令外人傳者。”遂皆已。俄世延歸,集專領其事,再閲歲,書乃成,凡八百帙。既上進,以目疾丐解職,不允,乃舉治書侍御史馬祖常自代,不報。
  • 54.    高雪.虞集詩歌研究.西南民族大學,2019:Ⅰ+1+7
  • 55.    曾廣玉,夏宏根 主編.江西100名人:江西高校出版社,1993-06:262
  • 56.    梁祖萍 主編.積學儲寶 馴致繹辭(本詞條參考內容摘自《淺析虞集詩歌創作的主要特徵》):寧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1:88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