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息

鎖定
李息,北地郡鬱郅縣(今甘肅省慶城縣)人 [1] 西漢將領。
少年從軍,侍奉漢景帝漢武帝即位後,跟隨大將軍衞青、御史大夫韓安國多次參加征討匈奴,鎮守邊邑,歷任材官將軍大行,冊封關內侯 [2] 
全    名
李息
所處時代
西漢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北地郡鬱郅縣
主要成就
多次帶兵征討匈奴,鎮守邊邑
最高官職
關內侯

李息人物生平

李息出征匈奴

李息少年時從軍,起初侍奉漢景帝劉啓 [3]  後元三年(公元前141年)正月,漢景帝去世,皇太子劉徹即位 [4]  ,是為漢武帝。漢武帝即位之初,採用和親政策,羈縻匈奴,但匈奴野心不斂,仍派兵四處侵擾,使西漢邊疆動盪不安。隨着西漢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和軍力的強大,漢武帝決定舉兵反擊匈奴。 [2] 
元光二年(公元前135年)六月,漢武帝任命李息為材官將軍,隨同御史大夫韓安國率領三十萬大軍駐守在馬邑。 [5]  他們派馬邑(今山西朔州)人聶壹(《漢書》作聶壹)以獻馬邑城為誘餌,引誘匈奴單于孤軍深入、一舉殲滅,於是匈奴單于親率十多萬騎兵越過邊界進入漢地 [6]  當匈奴單于走到距離馬邑城還有一百多里路的地方時,發現原野里布滿牲畜卻不見放牧的人員,感覺不對勁,就停止進軍。當他們捉住出來巡視的雁門都尉史,經過拷打審問,才得知漢軍的伏兵正在馬邑一帶張網以待,非常驚恐,於是立即下令退軍 [7-8]  ,免遭一場大難。匈奴發現漢朝已準備以武力與他們相對抗。從此,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大規模戰爭就此開始。 [2] 

李息戰功赫赫

元朔二年(前127年)秋天,匈奴侵略遼西郡,殺死遼西太守;侵略漁陽郡雁門郡,打敗都尉,殺掠兩千多人(一作三千多人);又擊敗韓安國的軍隊。漢武派李息和車騎將軍衞青分別出兵攻擊匈奴,李息從代郡出兵,衞青從雲中郡出兵,向西共同進攻匈奴,直至高闕,一路攻下河南地區,一直到達隴西,斬獲數千匈奴人 [9]  ,奪取幾十萬頭牲畜 [2]  ,將匈奴白羊王和樓煩王逐出漢境。朝廷就將黃河以南地區改設為朔方郡 [10]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衞青率兵三萬出擊朔方郡,時任大行(位列九卿 [20]  ,古代接待賓客的官吏,相當於現在的外交官員)的李息與岸頭侯張次公領兵出擊右北平,掩襲匈奴右賢王王庭,右賢王措手不及,僅帶幾百人倉惶出逃。漢軍俘獲匈奴一萬五千多人,其中包括右賢裨王十多人,此次戰役漢軍獲得大捷。漢武帝任命衞青為大將軍,封李息為關內侯 [2]  ,食邑三百户。 [11] 
匈奴渾邪王密謀歸順漢朝,當時李息正統兵在黃河邊上修築攻防城池,接待渾邪王派來的使者,馬上派人飛馳京師長安(今陝西西安),上報朝廷。漢武帝接到消息後,立即派將軍霍去病領兵前往迎接。 [2] 
元鼎六年(前112年),羌人先零、封養、牢俎部落化解冤仇,結成聯盟,與匈奴暗中勾結,會合十多萬人馬,一同攻打令居、安故,接着包圍枹罕。同年十月,朝廷徵發隴西、天水安定騎兵以及京都中尉、河南、河內士卒十萬人,派李息與郎中令徐自為率領這十萬人前往征討羌人,不久平定羌人叛亂。 [12]  戰事結束後,朝廷在枹罕首次設置護羌校尉,派李息持節符領兵鎮守。 [2]  [13] 
此後,史料中找不到關於李息的記載。

李息人物成就

李息曾與衞青一同參與河南之戰、朔方之戰,又於元鼎六年擊破西羌是餘萬人,解除枹罕之圍。

李息軼事典故

李息擔任大行令期間,適逢汲黯被漢武帝任命為淮陽郡守。汲黯向漢武帝告別後,又來探望李息,他説:“我被棄置於外郡,不能參與朝廷的議政了。可是,御史大夫張湯的智巧足以阻撓他人的批評,奸詐足以文飾自己的過失,他專用機巧諂媚之語,強辯挑剔之詞,不肯堂堂正正地替天下人説話,而一心去迎合主上的心思。陛下不想要的,他就順其心意詆譭;陛下想要的,他就跟着誇讚。他喜歡無事生非,搬弄法令條文,在朝中他深懷奸詐以逢迎漢武帝的旨意,在朝外挾制為害社會的官吏來加強自己的威勢。您位居九卿,若不及早向陛下進言,您和他都會被誅殺的。”李息害怕張湯,始終不敢向漢武帝進諫。後來,張湯果然身敗名裂。漢武帝得知汲黯當初對李息説的那番話後,判李息有罪。 [18-19] 

李息人物評價

李息是一員長期征戰疆場的宿將。身為將軍,曾兩次跟隨衞青出征,有豐富的臨戰經驗,經常受到朝廷委派,單獨進行重大的軍事行動。 [2] 

李息史籍記載

書名
篇名
史記
韓長孺列傳 [14] 
漢書
《武帝紀》 [16] 
《衞青霍去病傳》 [17] 

李息影視形象

2005年電視劇《漢武大帝》:宋建華飾演李息。
參考資料
  • 1.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將軍李息,鬱郅人。
  • 2.    西漢關內侯李息  .新華網甘肅頻道[引用日期2014-06-11]
  • 3.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事景帝。
  • 4.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後三年正月,景帝崩。甲子,太子即皇帝位………
  • 5.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至武帝立八歲,為材官將軍,軍馬邑………
  • 6.    《史記·卷一百八·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其明年,則元光元年,雁門馬邑豪聶翁壹因大行王恢言上曰:“匈奴初和親,親信邊,可誘以利。”陰使聶翁壹為間,亡入匈奴,謂單于曰:“吾能斬馬邑令丞吏,以城降,財物可盡得。”單于愛信之,以為然,許聶翁壹。聶翁壹乃還,詐斬死罪囚,縣其頭馬邑城,示單于使者為信。曰:“馬邑長吏已死,可急來。”於是單于穿塞將十餘萬騎,入武州塞。
  • 7.    《史記·卷一百八·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於是單于入漢長城武州塞。未至馬邑百餘裏,行掠滷,徒見畜牧於野,不見一人。單于怪之,攻烽燧,得武州尉史。欲刺問尉史。尉史曰:“漢兵數十萬伏馬邑下。”單于顧謂左右曰:“幾為漢所賣!”乃引兵還。
  • 8.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元光二年)夏六月,御史大夫韓安國為護軍將軍,衞尉李廣為驍騎將軍,太僕公孫賀為輕車將軍,大行王恢為將屯將軍,太中大夫李息為材官將軍,將三十萬眾屯馬邑谷中,誘致單于,欲襲擊之。單于入塞,覺之,走出。
  • 9.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秋,匈奴入遼西,殺太守;入漁陽、雁門,敗都尉,殺略三千餘人。遣將軍衞青出雁門,將軍李息出代,獲首虜數千級。
  • 10.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明年,匈奴入殺遼西太守,虜略漁陽二千餘人,敗韓將軍軍。漢令將軍李息擊之,出代;令車騎將軍青出雲中以西至高闕。遂略河南地,至於隴西,捕首虜數千,畜數十萬,走白羊、樓煩王。遂以河南地為朔方郡。
  • 11.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其明年,元朔之五年春,漢令車騎將軍青將三萬騎,出高闕;衞尉蘇建為遊擊將軍,左內史李沮為彊弩將軍,太僕公孫賀為騎將軍,代相李蔡為輕車將軍,皆領屬車騎將軍,俱出朔方;大行李息、岸頭侯張次公為將軍,出右北平:鹹擊匈奴。匈奴右賢王當衞青等兵,以為漢兵不能至此,飲醉。漢兵夜至,圍右賢王,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漢輕騎校尉郭成等逐數百里,不及,得右賢裨王十餘人,眾男女萬五千餘人,畜數千百萬,於是引兵而還。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將軍印,即軍中拜車騎將軍青為大將軍………將軍李沮、李息及校尉豆如意有功,賜爵關內侯,食邑各三百户。
  • 12.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六年冬十月,發隴西、天水、安定騎士及中尉、河南、河內卒十萬人,遣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徵西羌,平之。
  • 13.    《後漢書·卷八十七·西羌傳第七十七》:時先零羌與封養牢姐種解仇結盟,與匈奴通,合兵十餘萬,共攻令居、安故,遂圍枹罕。漢遣將軍李息、郎中令徐自為將兵十萬人擊平之。始置護羌校尉,持節統領焉。
  • 14.    《史記·卷一百八·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29]
  • 15.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衞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6-11]
  • 16.    《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7-29]
  • 17.    《漢書·卷五十五·衞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4-06-11]
  • 18.    《史記》卷一二〇《汲鄭列傳第六十》:居數年,會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黯伏謝不受印,詔數彊予,然後奉詔。詔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願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願也。”上曰:“君薄淮陽邪?吾今召君矣。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卧而治之。”黯既辭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巧佞之語,辯數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好興事,舞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息畏湯,終不敢言。黯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後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七歲而卒。
  • 19.    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史記·卷一百二十  .國學網[引用日期2023-04-27]
  • 20.    王為國主編.《新資治通鑑》:黃山書社出版社,2006年:第837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