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袁昂

(南北朝時南梁名臣、書法理論家、畫家)

鎖定
袁昂(461年-540年11月8日 [1]  ),本名千里,後為齊武帝賜名昂,字千里。陳郡陽夏縣(今河南太康)人。南北朝時期南齊南梁名臣、書法理論家、畫家,劉宋雍州刺史袁顗之子。
袁昂出身南渡僑姓大族“陳郡袁氏”。其父早年起兵謀反,事敗被殺,袁昂被流放至晉安郡,至宋後廢帝時方才返鄉定居。在南齊時,以徵虜主簿起家,接連為太子舍人、黃門侍郎御史中丞、豫章內史、吳興太守等職,以剛直聞名。西台起兵後,袁昂堅守城池,拒不投順,直至建康失陷之後,方才出降。南梁建立後,遍歷司空尚書令尚書僕射中書監、尚書等官,立朝三十年,為梁室台鼎之謇諤宗臣。晚年有感立儲之爭,遂告老辭官,不預時政。於大同六年(540年)去世,年八十,諡號“穆正”。
袁昂頗擅繪畫,唐人張彥遠定其畫為“中品上” [2]  。所著《古今書評》,多用妙喻,簡明傳神,對後世書法理論頗有影響。
本    名
袁昂
別    名
袁千里
千里
所處時代
南北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日期
461年
逝世日期
540年11月8日
主要作品
古今書評》等
主要成就
立朝三十年,為梁室謇諤宗臣
官    職
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司空
諡    號
穆正
籍    貫
陳郡陽夏縣

袁昂人物生平

袁昂早年流徙

袁千里後改名袁昂 [3]  出身南朝僑姓名門世族“陳郡袁氏”。他的祖父袁洵,在劉宋時仕至徵虜將軍、吳郡太守;父親袁顗,官至冠軍將軍雍州刺史。 [4] 
袁顗於泰始元年(465年)擁立晉安王劉子勳對抗宋明帝劉彧,在次年兵敗身死。時年僅五歲的袁千里被乳母抱至廬山中藏匿,州郡派兵搜捕,在二人躲藏的地方發現了一隻老虎,這才離開。適逢大赦,他才出山,但仍被流徙晉安郡。有另一種説法認為,袁顗事敗時,袁千里被一個和尚藏匿起來。和尚攜袁千里出關逃走時,險些被關吏認出,和尚一邊用禪杖敲打袁千里,一邊與他説話,這才逃過一劫。 [4]  [5] 
在流放期間,袁千里仍勤學不倦。直到宋後廢帝元徽四年(476年),他才被允許返回居住,他時年十五歲。 [4]  [6] 

袁昂令譽日隆

南齊建元二年(480年),袁千里開始出仕為官,起家即任冠軍將軍、安成王蕭暠的行(代理參軍 [7]  後改任徵虜將軍主簿太子舍人等職。 [8] 
建元四年(482年),袁千里被南齊開國名臣、鎮軍將軍王儉徵辟為鎮軍府功曹史 [8-9]  永明二年(484年),王儉兼領丹陽尹。王儉曾在丹陽尹府的後堂獨自召見袁千里,指着北堂對他説:“你一定會位居此處。”其後,他累官為秘書丞黃門侍郎 [10] 
永明(483年-493年)年中,齊武帝蕭賾對袁千里説:“‘昂昂千里之駒’(昂然自傲為千里馬),你的名字包含此意。現在朕改你的名字為‘昂’,就用‘千里’作為字吧。”至此,袁千里正式改名袁昂,以千里為字。其後,袁昂出任安南將軍、鄱陽王蕭鏘的長史及尋陽公國相之職。 [11] 
永明十一年(493年),袁昂入朝,被授為皇太孫蕭昭業中庶子 [12]  同年,蕭昭業繼位,即鬱林王。此後,袁昂又任衞將軍、武陵王蕭曄長史 [3]  [13] 
後來,袁昂的嫡母去世,他在服喪期間“哀毀過禮”。尚未除服,從兄袁彖又不幸去世,袁昂感念袁彖的撫育昂之恩,於是為他服期服 [14]  服喪期滿後,袁昂被除任右軍將軍、邵陵王(蕭子貞蕭寶攸中一人)的長史,不久後調任御史中丞。當時尚書令王晏的弟弟王詡任廣州刺史,廣納賄賂,袁昂依事劾奏,不懼權貴,時人都稱其正直。後來,袁昂出任豫章郡內史,期間因生母去世而離職服喪。安葬母親完畢後,又被起用為建武將軍吳興郡太守。 [15-16] 

袁昂臣節不改

永元二年(500年),行荊州府事蕭穎胄、雍州刺史蕭衍等奉南康王蕭寶融起兵,反對東昏侯蕭寶卷的統治。西台軍(指南康王麾下的蕭穎胄、蕭衍等西軍)兵鋒直指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在蕭衍等人的進軍途中,各地州牧、郡守盡皆望風降服,唯獨袁昂與豫州刺史馬仙琕等少數人固守抗拒 [17]  。蕭衍親自寫信勸諭,以“大軍一臨,誅及三族”相威脅,袁昂回信抗辭,據禮陳述,不卑不亢。 [18] 
中興元年(501年)十二月,建康被西軍攻克,東昏侯政權覆滅。大約在此期間,袁昂見局勢大變,內心已有動搖,但他又認為自己的家族世代忠貞,自己也應固守臣節。猶疑不決之際,遂向武康縣令傅映問計。傅映以東昏侯“昏虐”且大失人心,西軍“乘據上流,背昏嚮明,勢無不濟”為由,認為此時投順,順應“天人之意”,“既明且哲”,無愧“忠孝之途”。袁昂眼見大勢已去,只得“束身詣闕”,向蕭衍謝罪。蕭衍一概不問,予以寬赦。 [19-20] 

袁昂台鼎宗臣

天監二年(503年),袁昂被起用為後軍將軍、臨川王蕭宏的參軍事。他奉啓謝罪,自稱“東國賤人”,蕭衍以“射鈎”(管仲齊桓公事,意指嘗叛己而有宿仇者)答書,加以寬慰。不久後,改任給事黃門侍郎。同年,調任侍中。次年,出任尋陽郡太守,並行(代理江州事。 [21] 
天監六年(507年)五月,袁昂被徵召為吏部尚書,他屢次上表推辭,於同年閏十月被改授左民尚書尚書右僕射 [22-23] 
天監七年(508年),徙任國子學祭酒,仍兼尚書右僕射,並領豫州大中正一職。 [24] 
天監八年(509年),袁昂出任仁威將軍、吳郡太守。 [25] 
天監十一年(512年),入朝任五兵尚書,再次兼任尚書右僕射。 [26]  還未正式拜官,蕭衍便在第二年的二月下詔正式任命他為尚書右僕射。 [27]  旋即兼領起部尚書,又加侍中。 [26] 
天監十四年(515年)十二月,司州刺史馬仙琕朐山之戰中大敗北魏徐州刺史盧昶部。蕭衍得到捷報後,假授袁昂符節,命他前往前線犒賞馬仙琕所部。 [28-29]  同年中,蕭衍憐憫修築浮山堰的百姓勞役已久,特派袁昂及侍中謝舉“假節慰勞之”。 [30] 
天監十五年(516年)六月,袁昂轉任尚書左僕射 [31]  [32] 
天監十八年(519年)正月,袁昂又任尚書令,加號宣惠將軍 [31]  [33] 
普通三年(522年)正月,袁昂出授中書監丹陽尹。十月,進號中衞將軍 [34]  次年十月,再次擔任尚書令,並加開府儀同三司,獲賜鼓吹 [35]  尚未拜官,袁昂又改領國子祭酒。 [36] 
大通元年(527年)十一月,袁昂被加授為中書監,獲賜親信三十人。 [37-38]  此後不久,袁昂上表請求解去祭酒一職,於第二年正月進號中撫軍大將軍,解除所任中書監、尚書令、中衞將軍官銜。 [39-40] 
中大通元年(529年)十一月,時帶“中撫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官銜的袁昂再被加為中書監。 [41] 
中大通三年(531年),蕭衍的長子、皇太子蕭統英年早逝,按制當立蕭統之子、皇長孫蕭歡為皇位繼承人。但蕭衍不想以少主繼承大業,加以之前同蕭統已有嫌隙,於是選擇廢嫡立庶,另立第三子、晉安王蕭綱為太子。在此儲位更迭之際,袁昂身為世所敬仰的謇諤老臣,敢於反對蕭衍的決定,表請立蕭歡為皇太孫。此議雖不被蕭衍採納,但袁昂卻因之聲揚朝野。在立儲之爭後,袁昂告老請辭,不再參預朝政決議。 [42] 
中大通四年(532年)正月,袁昂進號再司空。同年九月,兼領尚書令。在此期間,他還被加授為侍中,所賜親信、鼓吹仍如舊。 [43-44] 
中大通五年(533年)九月,七十三歲的袁昂再被加授為特進左光祿大夫,仍任司空,所享親信增至八十人。 [45-46]  此年之後,直至袁昂逝世,他不再有官職上的變遷。

袁昂高年薨逝

大同六年(540年)九月二十四日(11月8日),袁昂逝世,終年八十歲。 [1]  蕭衍在當天便下詔為袁昂舉哀,追賜東園秘器及鼓吹一部、朝服一具、衣一套,又贈其家錢二十萬、絹布一百匹、蠟二百斤。 [47] 
袁昂臨終時,上疏推辭死後的贈官和諡號,又告誡他的兒子不得請求為自己撰寫行狀墓誌銘。儘管他的幾個兒子在他死後多次上表陳述父親的遺願,但蕭衍堅持不允,仍冊贈袁昂諡號為“穆正”。 [48] 

袁昂主要影響

袁昂政治

拔擢賢才
袁昂有知人之名,不輕易與他人交結,能進入他府中的人,都被稱為“登龍門”。 [49]  他敬愛賢人才士,對後生多有延譽拔擢之舉:
參預儲議
袁昂身為梁室的台鼎謇諤之臣,地位尊崇,在中大通三年(531年)的儲位之爭時,堅持“長幼有序、嫡庶有別”的慣例,反對梁武帝“廢嫡立庶”,維護了朝廷禮法。 [42] 

袁昂繪畫

袁昂頗擅繪畫 [54]  ,他“師於謝(赫)、張(墨)、鄭(法士)”,擅畫婦人,並深得其“綺羅之妙也”。初唐繪畫理論家彥悰在《後畫錄》中稱其“稟則鄭公(鄭法士),亡所失墜,綺羅一絕,超彼常倫”(一種觀點誤認為此贊所稱者為北周袁子昂)。唐人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卷2中,將袁昂歸於“下古”畫家之列,並在同書卷7定袁昂之畫為“中品上”。 [2]  [55-56] 
南梁畫家江僧寶北齊畫家曹仲達亦取法自袁昂(一稱曹仲達取法者為袁倩)。 [57] 

袁昂書法

  • 書法理論
袁昂擅長書法,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書法理論家。他的書法理論著作《古今書評》為奉敕品評之作,共評二十五位書法家,袁昂於其中特別推祟張芝鍾繇王羲之王獻之,後又稱“羊真孔草、蕭行范篆,各一時絕妙”。書中的評析行文規整 [58]  ,多用妙喻,簡明傳神,開書評之始 [59]  ,對後世影響很大,如湯惠休沈約鍾嶸張説敖陶孫等對詩人的評擬,“大約因袁昂評書之論而模仿之耳”。 [60-61] 

袁昂主要作品

袁昂有書法理論著作《古今書評》(一卷)傳世。 [62] 舊唐書·經籍志》稱有“《袁昂集》二十卷”,然文集不存,其作品至今大多散佚。 [63] 
全梁文》輯錄有其殘文數篇:《謝後軍臨川王參軍事啓》、《答武帝書》、《答服問書》、《答釋法雲書難範縝神滅論》、《臨終敕諸子》及《評書》。 [62]  據《高僧傳》載,袁昂還曾為僧人智順撰寫碑文,今已佚。 [64] 

袁昂歷史評價

袁粲: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 [65] 梁書》引
蕭賾:昂昂千里之駒,在卿有之,今改卿名為昂。即千里為字。 [65] 《梁書》引
蕭衍:①袁昂道素之門,世有忠節,天下須共容之,勿以兵威陵辱。 [66] 南史》引)②公器珝凝素,志誠貞方,端朝燮理,嘉猷載緝。 [67] 《贈袁昂詔》
元顥:我在江東,嘗聞梁主言,初下都日,袁昂為吳郡不降,稱其忠節。 [68] 魏書》引
姚思廉:袁千里命屬崩離,身逢厄季,雖獨夫喪德,臣志不移;及抗疏高祖,無虧忠節,斯亦存夷、叔之風矣。終為梁室台鼎,何其美焉。 [65] 《梁書》
杜綱:東昏待臣下,無情無禮,可謂極矣。而袁昂、馬仙琕二人,死守勿貳,真所難得,宜雍州之敬而禮之也。 [69] 南朝秘史
李延壽:觀夫宋、齊以還,袁門世蹈忠義,固知風霜之概、松筠其性乎!若無陽源之節,丹青夫何取貴……昂命屬崩離,身逢危季,雖獨夫喪德,臣節無改。拒梁武之命,義烈存焉。 [66] 《南史》

袁昂軼事典故

袁昂名器故在

袁昂的父親袁顗兵敗被殺時,首級被傳至京師建康,藏在武庫中以作警示。宋後廢帝時,袁昂獲准返回建康,袁顗的首級才被歸還。袁昂得到父親首級後,慟哭吐血,昏迷後甦醒過來。從兄袁彖對喪父的袁昂多有撫育,袁昂則身着喪服,在父親墓旁築室居住。後來,袁昂與袁彖一同謁見他的從叔、司徒袁粲,袁粲對袁彖説:“這孩子自幼喪父,卻能有如此表現,所以我知道他心中自有大器所在(故知名器自有所在)。” [70] 

袁昂孝感上天

袁昂的母親逝世時,時任豫章內史的他棄官服喪。在送喪歸鄉途中,長江風浪暴起,袁昂用衣服把自己和母親的靈柩綁在一起,誓要同靈柩沉沒。等到風停後,其它船隻盡皆沉毀,只有袁昂所乘的船安然無恙,眾人大感驚異,都認為這是他的誠心感動了上天的緣故。 [16] 

袁昂七歲尚書

梁武帝蕭衍授袁昂為吏部尚書時,對他説:“齊明帝用您做黑頭尚書,朕用您做白頭尚書,相比之下,朕心中實在有愧。”袁昂答道:“臣從出生到現在,已經四十七年了。四十歲以前,命是臣自己的;四十歲過後的七年,是陛下賜給臣的。七歲做尚書,這不算是晚達晚顯達之意)。”蕭衍聞言,不禁感嘆:“士人實在不是徒有虛名。” [71] 

袁昂謙不言貴

袁昂在尚書枱時,尚書右僕射徐勉受梁武帝親重,權傾天下。一次,徐勉前往袁昂府中赴宴,賓主間相談甚歡。酒酣耳熱之際,徐勉請袁昂讓家中的女妓出來斟酒傳杯,袁昂執意不肯。在徐勉苦苦哀下,袁昂才吩咐讓五六位女妓出來,女妓剛剛走到齋閣書房),袁昂就對徐勉説:“我家沒有年輕的少女,家中僅有的老嫗都是我兒子的母親,她們不是諸王妃的母親,便是公主府的大家,我現在讓她們向您行禮問候。”徐勉聞言大驚,不敢讓她們入內行禮,至此才知道袁昂地位的尊貴。 [72] 

袁昂人際關係

主詞條:陳郡袁氏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家世
祖父
劉宋時官至徵虜將軍、吳郡太守。
父親
劉宋時官至冠軍將軍雍州刺史,因參與政變而兵敗身死。
子輩
兒子
官至吳郡太守,於侯景之亂中病逝。
女兒
袁氏
嫁太子中庶子王規
孫輩
孫子
陳廢帝時官至尚書左僕射。死後諡號“簡懿”。
在陳朝官拜尚書僕射,封建安縣伯。入隋朝後官至晉王府長史。死後獲贈大將軍、安成郡公,諡號“簡”。
表格參考資料: [65-66]  [73-74] 

袁昂史料索引

梁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五》 [65] 
南史·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六》 [66] 
參考資料
  • 1.    《梁書·武帝紀三》:(大同六年)九月……戊戌,特進、左光祿大夫、司空袁昂薨。
  • 2.    《歷代名畫記·卷七》:袁昂,字千里,(中品上。)陳郡陽夏人。仕齊為秘監、黃門侍郎。幼以孝稱,頗善畫。入梁官至中書監,年八十,贈侍中特進,諡曰穆正。(見《梁書》。)僧悰雲:“稟則鄭公,亡所失墜,綺羅一絕,超彼常倫。”
  • 3.    《梁書·袁昂傳》:還為太孫中庶子、衞軍武陵王長史。
  • 4.    《梁書·袁昂傳》:袁昂,字千里,陳郡陽夏人。祖詢,宋徵虜將軍、吳郡太守,父抃,冠軍將軍、雍州刺史,泰始初,舉兵奉晉安王子勳,事敗誅死。昂時年五歲,乳媪攜抱匿於廬山,會赦得出,猶徙晉安。至元徽中聽還,時年十五。
  • 5.    《南史·袁昂傳》:昂,字千里,雍州刺史顗之子也,顗敗,藏於沙門。沙門將以出關,關吏疑非常人,沙門杖而語之,遂免。或雲,顗敗時,昂年五歲,乳媪攜抱匿於廬山,州郡於野求之,於乳媪匿所見一彪,因去,遂免。會赦得出,猶徙晉安。
  • 6.    《南史·袁昂傳》:昂,字千里,雍州刺史顗之子也,顗敗,藏於沙門。沙門將以出關,關吏疑非常人,沙門杖而語之,遂免。或雲,顗敗時,昂年五歲,乳媪攜抱匿於廬山,州郡於野求之,於乳媪匿所見一彪,因去,遂免。會赦得出,猶徙晉安。在南唯勤學,至元徽中聽還,時年十五。
  • 7.    《南齊書·高帝十二王傳》:安成恭王暠,字宣曜,太祖蕭道成第六子也。建元二年,除冠軍將軍,鎮石頭戍,領軍事。
  • 8.    《梁書·袁昂傳》:齊初,起家冠軍安成王行參軍,遷徵虜主簿,太子舍人,王儉鎮軍府功曹史。
  • 9.    《南齊書·王儉傳》:上(蕭道成)崩,遺詔以(王)儉為侍中、尚書令、鎮軍將軍。
  • 10.    《梁書·袁昂傳》:儉時為京尹,經於後堂獨引見昂,指北堂謂昂曰:“卿必居此。”累遷秘書丞,黃門侍郎。
  • 11.    《梁書·袁昂傳》:昂本名千里,齊永明中,武帝謂之曰:“昂昂千里之駒,在卿有之,今改卿名為昂。即千里為字。”出為安南鄱陽王長史、尋陽公相。
  • 12.    《南史·齊本紀五》:文惠太子薨,立南郡王為皇太孫,居東宮。
  • 13.    《南齊書·鬱林王紀四》:世祖崩,太孫即位。八月,壬午,詔稱先帝遺詔,以護軍將軍武陵王曄為衞將軍,徵南大將軍陳顯達即本號,並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西昌侯鸞為尚書令。
  • 14.    《梁書·袁昂傳》:丁內憂,哀毀過禮。服未除而從兄彖卒。昂幼孤,為彖所養,乃制期服。
  • 15.    《梁書·袁昂傳》:服闋,除右軍邵陵王長史,俄遷御史中丞。時尚書令王晏弟詡為廣州,多納賕貨,昂依事劾奏,不憚權豪,當時號為正直……葬訖,起為建武將軍、吳興太守。
  • 16.    《梁書·袁昂傳》:出為豫章內史,丁所生母憂去職。以喪還,江路風浪暴駭,昂乃縛衣著柩,誓同沉溺。及風止,餘船皆沒,唯昂所乘船獲全,鹹謂精誠所致。
  • 17.    《資治通鑑·卷第一百四十四·齊紀十》:衍之東下也,豫州刺史馬仙琕擁兵不附衍,衍使其故人姚仲賓説之,仙琕先為設酒,乃斬于軍門以徇。衍又遣其族叔懷遠説之,仙琕曰:“大義滅親。”又欲斬之;軍中為請,乃得免。衍至新林,仙琕猶於江西日抄運船。
  • 18.    《梁書·袁昂傳》::永元末,義師至京師,州牧郡守皆望風降款,昂獨拒境不受命。高祖手書喻曰……昂答曰……
  • 19.    《梁書·袁昂傳》:建康城平,昂束身詣闕,高祖宥之不問也。
  • 20.    《梁書·傅映傳》:及高祖師次建康,吳興太守袁昂自謂門世忠貞,固守誠節,乃訪於(傅)映曰:“卿謂時事云何?”映答曰:“元嘉之末,開闢未有,故太尉殺身以明節,司徒當寄託之重,理無苟全,所以不顧夷險,以殉名義。今嗣主昏虐,狎近羣小,親賢誅戮,君子道消,外難屢作,曾無悛改。今荊、雍協舉,乘據上流,背昏嚮明,勢無不濟。百姓思治,天人之意可知;既明且哲,忠孝之途無爽。願明府更當雅慮,無祇悔也。”
  • 21.    《梁書·袁昂傳》:天監二年,以為後軍臨川王參軍事。昂奉啓謝曰:“恩降絕望之辰,慶集寒心之日,焰灰非喻,荑枯未擬,摳衣聚足,顛狽不勝。臣遍歷三墳,備詳六典,巡校賞罰之科,調檢生死之律,莫不嚴五辟於明君之朝,峻三章於聖人之世。是以塗山始會,致防風之誅;酆邑方構,有崇侯之伐。未有緩憲於斫戮之人,賒刑于耐罪之族,出萬死入一生如臣者也。推恩及罪,在臣實大,披心瀝血,敢乞言之。臣東國賤人,學行何取,既殊鳴雁直木,故無結綬彈冠,徒藉羽儀,易農就仕。往年濫職,守秩東隅,仰屬龔行,風驅電掩。當其時也,負鼎圖者日至,執玉帛者相望。獨在愚臣,頓昏大義,殉鴻毛之輕,忘同德之重。但三吳險薄,五湖交通,屢起田儋之變,每懼殷通之禍,空慕君魚保境,遂失師涓抱器。後至者斬,臣甘斯戮。明刑徇眾,誰曰不然。幸約法之弘,承解網之宥,猶當降等薪粲,遂乃頓釋鉗赭。斂骨吹魂,還編黔庶,濯疵蕩穢,入楚遊陳,天波既洗,雲油遽沐。古人有言:'非死之難,處死之難。'臣之所荷,曠古不書;臣之死所,未知何地。”高祖答曰:“朕遺射鈎,卿無自外。”俄除給事黃門侍郎。其年遷侍中。明年,出為尋陽太守,行江州事。
  • 22.    《梁書·袁昂傳》:六年,徵為吏部尚書,累表陳讓,徙為左民尚書,兼右僕射。
  • 23.    《梁書·武帝紀二》:(天監)六年……五月……癸亥,以侍中袁昂為吏部尚書。……閏月乙丑,以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臨川王宏為司徒、行太子太傅,尚書左僕射沈約為尚書令、行太子少傅,吏部尚書袁昂為右僕射。
  • 24.    《梁書·袁昂傳》:七年,除國子祭酒,兼僕射如故,領豫州大中正。
  • 25.    《梁書·袁昂傳》:八年,出為仁威將軍、吳郡太守。
  • 26.    《梁書·袁昂傳》:十一年,入為五兵尚書,復兼右僕射,未拜,有詔即真封。尋以本官領起部尚書,加侍中。
  • 27.    《梁書·武帝紀二》:(天監)十二年……二月辛酉,以兼尚書右僕射袁昂為尚書右僕射。
  • 28.    《梁書·袁昂傳》:十四年,馬仙琕破魏軍於朐山,詔權假昂節,往勞軍。
  • 29.    《梁書·武帝紀二》(天監)十年……冬十二月……庚辰,馬仙琕大破魏軍,斬馘十餘萬,克復朐山城。
  • 30.    《梁書·康絢傳》:(天監)十四年……高祖愍役人淹久,遣尚書右僕射袁昂、侍中謝舉假節慰勞之,並加蠲復。
  • 31.    《梁書·袁昂傳》:十五年,遷左僕射,尋為尚書令、宣惠將軍。
  • 32.    《梁書·武帝紀二》:(天監)十五年……六月……庚子,以尚書令王瑩為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右僕射袁昂為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王暕為尚書右僕射。
  • 33.    《梁書·武帝紀二》:(天監)十八年春正月甲申,以領軍將軍鄱陽王恢為徵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荊州刺史,荊州刺史始興王憺為中撫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軍。以尚書左僕射袁昂為尚書令,尚書右僕射王暕為尚書左僕射,太子詹事徐勉為尚書右僕射。
  • 34.    《梁書·武帝紀三》:(普通)三年春正月庚子,以尚書令袁昂為中書監,吳郡太守王暕為尚書左僕射,尚書左僕射王份為右光祿大夫。……冬十月丙子,加中書監袁昂中衞將軍。
  • 35.    《梁書·武帝紀三》:(普通)四年……冬十月庚午,以中書監、中衞將軍袁昂為尚書令,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
  • 36.    《梁書·袁昂傳》:普通三年,為中書監、丹陽尹。其年進號中衞將軍,復為尚書令,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給鼓吹,未拜,又領國子祭酒。
  • 37.    《梁書·武帝紀三》:大通元年……十一月……戊辰,加尚書令、中衞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袁昂中書監。
  • 38.    《梁書·袁昂傳》:大通元年,加中書監,給親信三十人。
  • 39.    《梁書·武帝紀三》:(大通)二年春正月庚申,司空元法僧以本官領中軍將軍。中書監、尚書令、中衞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袁昂進號中撫大將軍。衞尉卿蕭昂為中領軍。
  • 40.    《梁書·袁昂傳》:尋表解祭酒,進號中撫軍大將軍……
  • 41.    《梁書·武帝紀三》在中大通元年(529年)袁昂再次被加授為中書監時稱其官銜為“中撫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或證其在之前的中書監、尚書令、中衞將軍相繼被解除,僅保留上句中的兩個官號。
  • 42.    《南史·袁昂傳》:昂在朝謇諤,世號宗臣。昭明太子薨,立晉安王綱為皇太子,昂獨表言宜立昭明長息歡為皇太孫。雖不見用,擅聲朝野。自是告老乞骸骨,不幹時務。
  • 43.    《梁書·袁昂傳》:……遷司空、侍中、尚書令,親信、鼓吹並如故。
  • 44.    《梁書·武帝紀三》:(中大通)四年春正月丙寅朔,以鎮衞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平王偉進位大司馬,司空元法僧進太尉,尚書令、中權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袁昂進位司空。……九月乙巳,以太子詹事南平王世子恪為領軍將軍,平北將軍、雍州刺史廬陵王續為安北將軍,西中郎將、荊州刺史湘東王繹為平西將軍,司空袁昂領尚書令。
  • 45.    《梁書·袁昂傳》:(中大通)五年,加特進、左光祿大夫,增親信為八十人。
  • 46.    《梁書·武帝紀三》:(中大通)五年……九月……甲寅,以尚書令、司空袁昂為特進、左光祿大夫,司空如故。
  • 47.    《梁書·袁昂傳》:大同六年,薨,時年八十。詔曰:“侍中、特進、左光祿大夫、司空昂,奄至薨逝,惻怛於懷。公器珝凝素,志誠貞方,端朝燮理,嘉猷載緝。追榮表德,實惟令典。可贈本官,鼓吹一部,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錢二十萬,絹布一百匹,蠟二百斤,即日舉哀。”
  • 48.    《梁書·袁昂傳》:初,昂臨終遺疏,不受贈諡。敕諸子不得言上行狀及立志銘,凡有所須,悉皆停省。復曰:“吾釋褐從仕,不期富貴,但官序不失等倫,衣食粗知榮辱,以此闔棺,無慚鄉里。往忝吳興,屬在昏明之際,既暗於前覺,無識於聖朝,不知天命,甘貽顯戮,幸遇殊恩,遂得全門户。自念負罪私門,階榮望絕,保存性命,以為幸甚;不謂叨竊寵靈,一至於此。常欲竭誠酬報,申吾乃心,所以朝廷每興師北伐,吾輒啓求行,誓之丹款,實非矯言。既庸懦無施,皆不蒙許,雖欲罄命,其議莫從。今日瞑目,畢恨泉壤,若魂而有知,方期結草。聖朝遵古,知吾名品,或有追遠之恩,雖是經國恆典,在吾無應致此,脱有贈官,慎勿祗奉。”諸子累表陳奏,詔不許。冊諡曰穆正公。
  • 49.    《南史·袁昂傳》:昂雅有人鑑,遊處不雜,入其門者號登龍門。
  • 50.    《陳書·蕭乾傳》:乾容止雅正,性恬簡,善隸書,得叔父子云之法。年九歲,召補國子《周易》生,梁司空袁昂時為祭酒,深敬重之。
  • 51.    《梁書·王僉傳》:……八歲丁父憂,哀毀過禮。服闋,召補國子生,祭酒袁昂稱為通理。
  • 52.    《陳書·何之元傳》:之元幼好學,有才思,居喪過禮,為梁司空袁昂所重。天監末,昂表薦之,因得召見。……及昂為丹陽尹,闢為丹陽五官掾,總户曹事。
  • 53.    《北史·卷八十三·列傳第七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3-30]
  • 54.    《中國畫學全史》:餘如武帝三子蕭綜,元帝長子蕭方等,簡文帝五子蕭大連,皆以皇族擅丹青;吳郡陸杲,陳郡袁昂,皆頗善畫。
  • 55.    《歷代名畫記·卷八》“鄭法士”條:按:鄭法輪、鄭德文、袁昂、陳善見、劉烏、閻立本,皆師鄭公,各有形似,識者方辨之。
  • 56.    《歷代名畫記·卷二》:以齊、梁、北齊、後魏、陳、後周為下古……元帝、袁昂、張僧繇、江僧寶(已上四人梁)……
  • 57.    《歷代名畫記·卷二》:袁昂師於謝、張、鄭(袁尤得綺羅之妙也)……江僧寶師於袁陸及戴……曹仲達師於袁。
  • 58.    明人楊慎《書品》“袁昂書評 ”條:袁昂書評一卷,餘在京邸有之,四六極工。
  • 59.    元人鄭枃《衍極》:梁武帝、袁昂、邵陵王綸、呂總等,始有書評。
  • 60.    《藝苑卮言·卷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3-30]
  • 61.    《古今書評》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3-29]
  • 62.    《全梁文·卷四十八》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8-01-03]
  • 63.    《舊唐書·卷四十七·志第二十七》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9-03-29]
  • 64.    《高僧傳》:釋智順……弟子等立碑頌德,陳郡袁昂制文。
  • 65.    《梁書·卷三十一·列傳第二十五》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1-03]
  • 66.    《南史·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1-03]
  • 67.    《全梁文·卷四》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8-01-03]
  • 68.    《魏書·卷五十八·列傳第四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3-30]
  • 69.    《南朝秘史·第二十回》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18-12-14]
  • 70.    《梁書·袁昂傳》:初,抃敗,傳首京師,藏於武庫,至是始還之。昂號慟嘔血,絕而復甦,從兄彖嘗撫視抑譬,昂更制服,廬於墓次。後與彖同見從叔司徒粲,粲謂彖曰:“其幼孤而能至此,故知名器自有所在。”
  • 71.    《南史·袁昂傳》:尋為侍中,遷吏部尚書。帝謂曰:“齊明帝用卿為黑頭尚書,我用卿為白頭尚書,良以多愧。”對曰:“臣生四十七年於茲矣,四十以前,臣之自有,七年以後,陛下所養。七歲尚書,未為晚達。”帝曰:“士固不妄有名。”
  • 72.    《南史·袁昂傳》:十五年,為尚書左僕射,尋為尚書令。時僕射徐勉勢傾天下,在昂處宴,賓主甚歡。勉求昂出內人傳杯,昂良久不出,勉苦求之。昂不獲已,命出五六人,始至齋閣,昂謂勉曰:“我無少年,老嫗並是兒母,非王妃母,便是主大家,今令問訊卿。”勉聞大驚求止,方知昂為貴。
  • 73.    《北史·文苑傳》:王褒……曾祖儉、祖騫、父規……外祖梁司空袁昂愛之……
  • 74.    《新唐書·卷七十四·表第十四》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3-30]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