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梁書

(二十四史之一)

鎖定
《梁書》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唐初姚察姚思廉紀傳體史書。
《梁書》是一本紀傳體南朝梁史,二十四史之一。作者姚思廉( 557~637年),本名簡,思廉是他的字,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其父姚察曾任梁、陳、隋三朝官員。《梁書》是姚思廉在貞觀年間奉唐太宗之命,在他父親所撰寫的梁陳史書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
書中包括本紀6卷,列傳50卷,共56卷,所記歷史自南朝梁建立(502年)開始,直到梁滅亡(557年)結束,共計56年。本紀6卷中共記載了南朝梁的4位皇帝,其中梁武帝3卷,其他三帝每帝各l卷。列傳50卷分《皇后傳》、《太子傳》、《諸王傳》、《大臣傳》、《良吏傳》、《止足傳》、《儒林傳》、《文學傳》、《處士傳》、《孝行傳》、《諸夷傳》、《侯景傳》共計12類,其中《止足傳》是《梁書》首創的。另外,《梁書》中的《文學傳》有2卷,包括了24位南朝梁時期的文人。《梁書》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在南朝諸史中是比較優秀的。 [4] 
書    名
梁書
作    者
姚察
作    者
姚思廉
類    別
紀傳體史書
創作年代
唐初

梁書內容簡介

《梁書》是記述南朝蕭梁一代歷史的紀傳體史書。記事起於502年梁武帝蕭衍建國,止於557年梁敬帝蕭方智亡國,共56年的歷史。全書有本紀6卷,傳50卷,共56卷。
《梁書》依據了很豐富的材料,有梁朝沈約的《武帝本紀》,周興嗣的《梁皇帝實錄》,蕭子顯的《普通北伐記》,蕭韶的《梁太清記》等,有陳朝許亨的《梁史》,劉瑤的《梁典》等,還有周朝蕭欣的《梁史》。這些史書為《梁書》提供了很好的借鑑。
《梁書》全面地敍述了梁朝的史事。如粱朝50多年曆史,梁武帝統治了40多年,《梁書》6卷帝紀中,寫梁武帝的有3卷,這便於人們全面瞭解梁朝的歷史。侯景之亂是梁朝歷史上一件大事,《梁書·侯景傳》詳細記載了事件的經過。
《梁書》中有關於“海南諸國”的記載,這是超越前代史書的地方。《梁書》類傳中還新增《止足傳》。《梁書》對當時的門閥制度、崇尚佛教等社會特點,也有突出的記載。
《宋書》中沒有設文學傳,在《南齊書》和《陳書》中都有文學傳一卷,《梁書》中的文學傳卻有兩卷,包括了25人,説明了梁代文學的較高成就。 [5] 

梁書創作背景

《梁書》是由姚思廉與其父姚察合寫而成。姚察(533~606),字伯審,祖籍吳興武康(今浙江德清縣西)。陳朝滅亡後遷往關中,定居萬年(今陝西西安)。一生歷仕梁、陳、隋三朝。梁朝滅亡時,姚察才二十二歲;陳朝建立後他任秘書監、領大著作、吏部尚書等職。開始修撰《梁書》,書未成,陳亡。
公元589年,隋文帝統一中國,結束了長達三百餘年的大分裂局面,使我國封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得到了一定的發展。593午,隋文帝禁止民間私修國史,自西漢以來私人自發修史的工作便變成了由朝廷組織的事業,開我國設史館專修國史之先風。唐朝開國之君也極為重視史學,並希望藉此以達長治久安、永保皇業的目的。李世民認為“覽前王之得失,為在身之龜鑑”,加上中國自古有盛世修史的傳統,故設史館修史,李世民(唐太宗)曾親領修撰《晉書》,魏徵房玄齡褚遂良令狐德棻等大臣皆兼領史職,所選史官多為一時名家,被列為正史的二十五史有三分之一是在這一時期修成的,《梁書》即是其中之一。
隋朝建立之後,姚察已定居關中,任隋朝秘書丞。開皇九年(589),姚察奉命撰修梁、陳二史,書未成便於大業二年(606)去世。臨死前囑咐兒子思廉一定要完成他的未競之業。
姚廉(557~637),字簡之。自幼受家學薰陶,嗜書如命,一生歷仕陳、隋、唐三代,在陳時任會稽王揚州刺史陳莊的主薄,入隋,任漢王楊諒王府參軍,遷代王楊侑侍讀。唐貞觀初年曆任著作郎、弘文館學士、散騎常侍等職,一生敢於直言極諫,雖高官厚祿,然淡薄名利。貞觀三年(629),唐太宗詔令著作郎姚思廉與秘書監魏徵同著《梁書》。因事先已有豐富的積累和深厚的功底,經過近九年的努力,終於在貞觀十年撰成《梁書》,由魏徵轉奏皇帝,並藏於秘閣。姚思廉撰寫《梁書》主要是根據姚察的書稿,另外可供參考的還有謝昊、許亨等九家梁書。 [7] 

梁書作品目錄

梁書本紀

卷次
目次
題目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1~3
本紀第一二三
武帝上中下
卷4
本紀第四
簡文帝
卷5
本紀第五
元帝
卷6
本紀第六
敬帝 [3] 

梁書列傳

卷次
目次
卷中人物(括號人物為附傳)
卷7
列傳第一
皇后 - 太祖張皇后・高祖郗皇后・太宗王皇后・高祖丁貴嬪・高祖阮修容・世祖徐妃
卷8
列傳第二
昭明太子・哀太子・愍懷太子
卷9
列傳第三
王茂・曹景宗柳慶遠
卷10
列傳第四
卷11
列傳第五
卷12
列傳第六
卷13
列傳第七
卷14
列傳第八
卷15
列傳第九
卷16
列傳第十
卷17
列傳第十一
卷18
列傳第十二
卷19
列傳第十三
卷20
列傳第十四
卷21
列傳第十五
王瞻・王志・王峻王暕・王泰・王份張充柳惲蔡撙江蒨
卷22
列傳第十六
太祖五王 臨川靖惠王蕭宏 安成康王蕭秀 南平元襄王蕭偉 鄱陽忠烈王蕭恢 始興忠武王蕭嶦 [10] 
卷23
列傳第十七
長沙嗣王蕭業・永陽嗣王蕭伯遊・衡陽嗣王蕭元簡・桂陽嗣王蕭象 [11] 
卷24
列傳第十八
卷25
列傳第十九
卷26
列傳第二十
卷27
列傳第二十一
卷28
列傳第二十二
卷29
列傳第二十三
高祖三王 南康簡王蕭績 廬陵威王蕭續 邵陵攜王蕭綸 [12] 
卷30
列傳第二十四
卷31
列傳第二十五
卷32
列傳第二十六
卷33
列傳第二十七
卷34
列傳第二十八
卷35
列傳第二十九
卷36
列傳第三十
卷37
列傳第三十一
卷38
列傳第三十二
卷39
列傳第三十三
卷40
列傳第三十四
卷41
列傳第三十五
卷42
列傳第三十六
卷43
列傳第三十七
卷44
列傳第三十八
太宗十一王 南郡王蕭大連,潯陽王蕭大心,南海王蕭大臨、安陸王蕭大春,瀏陽公蕭大雅,新興王蕭大莊,西陽王蕭大鈞,武寧王蕭大威,建平王蕭大球,義安王蕭大昕,綏建王蕭大摯
世祖二子 忠壯世子蕭方等,貞惠世子蕭方諸 [13] 
卷45
列傳第三十九
卷46
列傳第四十
卷47
列傳第四十一
卷48
列傳第四十二
卷49
列傳第四十三
卷50
列傳第四十四
卷51
列傳第四十五
卷52
列傳第四十六
卷53
列傳第四十七
良吏-庾蓽沈瑀範述曾丘仲孚孫謙・伏芃・何遠吉翂
卷54
列傳第四十八
諸夷-海南諸國・東夷・西北諸戎
卷55
列傳第四十九
豫章王蕭綜・武陵王蕭紀・臨賀王蕭正德・河東王蕭譽
卷56
列傳第五十

梁書附錄

附錄 梁書序
《梁書》 《梁書》
《梁書》,六本紀,五十列傳,合五十六篇。唐貞觀三年,詔右散騎常侍姚思廉撰。思廉者,梁史官察之子。推其父意,又頗採諸儒謝吳等所記,以成此書。臣等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為目錄一篇而敍之曰:
自先王之道不明,百家並起,佛最晚出,為中國之患,而在梁為尤甚,故不得而不論也。蓋佛之徒自以謂吾之所得者內,而世之論佛者皆外也,故不可絀;雖然,彼惡睹聖人之內哉?《書》曰:"思曰睿,睿作聖。"蓋思者,所以致其知也。能致其知者,察三才之道,辯萬物之理,小大精粗無不盡也。此之謂窮理,知之至也。知至矣,則在我者之足貴,在彼者之不足玩,未有不能明之者也。有知之之明而不能好之,未可也,故加之誠心以好之;有好之之心而不能樂之,未可也,故加之至意以樂之。能樂之則能安之矣。如是,則萬物之自外至者安能累我哉?萬物之所不能累,故吾之所以盡其性也。能盡其性則誠矣。誠者,成也,不惑也。既成矣,必充之使可大焉;既大矣,必推之使可化焉;能化矣,則含智之民,肖翹之物,有待於我者,莫不由之以至其性,遂其宜,而吾之用與天地參矣。
德如此其至也,而應乎外者未嘗不與人同,此吾之道所以為天下之達道也。故與之為衣冠、飲食、冠昏、喪祭之具,而由之以教其為君臣、父子、兄弟、夫婦者,莫不一出乎人情;與之同其吉凶而防其憂患者,莫不一出乎人理。故與之處而安且治之所集也,危且亂之所去也。與之所處者其具如此,使之化者其德如彼,可不謂聖矣乎?既聖矣,則無思也,其至者循理而已;無為也,其動者應物而已。是以覆露乎萬物,鼓舞乎羣眾,而未有能測之者也,可不謂神矣乎?神也者,至妙而不息者也,此聖人之內也。聖人者,道之極也,佛之説其有以易此乎?求其有以易此者,固其所以為失也。
夫得於內者,未有不可行於外也;有不可行於外者,斯不得於內矣。《易》曰:"智周乎萬物而道濟乎天下,故不過。"此聖人所以兩得之也。智足以知一偏,而不足以盡萬事之理,道足以為一方,而不足以適天下之用,此百家之所以兩失之也。佛之失其不以此乎?則佛之徒自以謂得諸內者,亦可謂妄矣。
夫學史者將以明一代之得失也,臣等故因梁之事,而為著聖人之所以得及佛之所以失以傳之者,使知君子之所以距佛者非外,而有志於內者,庶不以此而易彼也。
臣鞏等謹敍目錄,昧死上。 [2] 

梁書作品思想

梁書政治思想

姚氏父子認為歷史是向前發展的,在運動中有質變,“失道不恆夷,運無常泰,斯則窮通有數,盛衰相襲,時屯陽九,蓋在茲焉”,(《梁書》卷56《侯景傳》)歷史的興亡更替是必然現象。
姚氏父子認為決定歷史發展的是人事,而不是天命觀。因此,他們大都緊緊圍繞人事來考察王朝的興衰、事情的成敗。姚察在評論梁武帝太清年間侯景之亂時説:“夫舉事者定於謀,故萬舉無遺策,信哉是言也。傅歧識齊氏之偽和,可謂善於謀事,是時若納傅歧之議,太清禍亂,固其不作。申子曰:‘一言倚、天下靡。’此之渭乎。”(《梁書》卷42《傅歧傳》)在姚察看來,如果梁武帝聽從傅歧的建議,拒絕與魏高澄通使和好,高澄企圖離間梁王朝與自魏奔梁灼侯景之間的關係的計劃就會落空,侯景也不會因此舉兵反叛,梁朝更不可能中衰,人事在梁衰亡中起了關鍵作用。
姚思廉的見解與其父姚察大致相同。在《梁書·武帝本紀》的史論中,姚思廉認為梁武帝能夠奪取政權,建立帝業,在於“齊季告終,君臨昏虐,天棄神怒,眾叛親離”,而梁武帝“英武睿哲,義起樊、鄧,仗旗建號,濡足救焚”,以“翦暴夷兇”為己任,因此“萬邦樂推,三靈改卜”,時勢將梁武帝蕭衍推上了歷史舞台。他認為梁朝所以能“治定功成,遠安邇肅”,為魏晉以來少有的文化繁榮、地廣力強之邦,在於梁武帝採取了一系列於國於民有利的進步措施:“闢四門,弘招賢之路;納十亂,引諒直之規;興文學,修郊祀,治五禮,定六律,四聰既達,萬機斯理。”這樣梁朝才成為了一個“南超萬里,西拓五千”的強盛王朝。在總結梁武帝晚年政治混亂不堪的情況時,姚思廉認為是由於梁武帝寵幸朱異這樣的佞幸,使他們“作威作福,挾朋樹黨,政以賄成,服冕乘軒,由其掌握”,造成“朝經混亂,賞罰無章”。因此,梁朝衰亡“雖歷數斯窮,蓋亦人事然也”。(《梁書》卷3《武帝本紀》)這種以人事來解釋梁朝興衰的思想觀點,是姚思廉反思歷史鉅變的結果。 [8] 

梁書哲學思想

南朝梁是我國佛教的興盛時期,上至梁武帝君臣,下至平民百姓,無不虔誠信教。對此姚氏父子在《梁書》中記載了一些佛事,但並沒有過多地頌揚,相反,卻對我國封建時代傑出的思想家、無神論者範縝立傳,並詳細地汜載了他的不朽名著《神滅論》,而未加一句貶詞,從而為後代研究中國哲學思想史保存了一份極為珍貴的資料。這不能不説是姚思廉史學思想中的光輝的一面。 [8] 

梁書作品鑑賞

梁書優點

《梁書》的行文,頗具簡潔洗練的特色,《四庫全書總目》説它:“排整次第猶具《漢書》以來相傳之史法,要異乎取成眾手、編次失倫者矣。”史學家趙翼評價為:“直欲遠追班馬……皆勁氣鋭筆,曲折明暢,一洗六朝蕪冗之習。” 在《梁書·韋睿傳》中,寫邵陽之役時,寫道:“魏人先於邵陽洲兩岸為兩橋,樹柵數百步,跨淮通道……鬥艦競發,皆臨戰壘。以小船載草,灌之以膏,從而焚其橋。風怒火盛,煙塵晦冥,敢死之士拔柵砍橋,水又漂疾,倏忽之間橋柵盡壞,而道根等皆身自搏戰。軍人奮勇,呼聲動天地,無不一當百。”這一段描寫甚為精彩,深受史家的稱道。
《梁書》所載歷史豐富,史料完備。梁朝只有56年的歷史,《梁書》的傳則達50卷之多,可見對歷史人物及事件的敍述之詳盡。書中記載了很多文人和史家,如沈約、江淹、劉昭、蕭子顯、蕭子云等,為他們詳細列傳,這為後人研究這一時期的史學提供了寶貴的史料。書中還為一些學者作傳,保存了對其重要著作的記載,如為範縝立傳,保留了唯物主義著作《神滅論》;為鍾嶸和劉勰立傳,介紹了《詩品》和《文心雕龍》這兩部文學理論著作。
《梁書》的謀篇佈局頗見功力,承《漢書》類敍之法撰傳,如《滕曇恭傳》敍其孝行,附錄徐普濟被火伏棺、宛陵女子搏虎救母的事,《何遜傳》由敍何遜工詩而及虞驀。這樣敍事,既顯文筆簡練,又不遺漏人物事件。 [5] 

梁書缺點

記錄誤差
《梁書》在記事記人方面,常常有一些時間差誤、前後矛盾的地方。如《江蘋傳》稱何敬容掌選,序用多非其人,而《何敬容傳》則稱其“銓序明審,號為稱職”。這些互相牴牾的記載,使人莫衷一是,無所適從。
《梁書》在筆法上也存在着曲筆增美諱惡的弊病。對於篡代之際大動干戈的血淋淋事實,書中很少如實反映。對於一些權貴歪曲史實大加吹捧的地方也相當多,與《南史》相比較,《梁書》的這個缺點顯得更突出一些。
封建迷信
書中的思想糟粕也不少。充斥書中的大量陰陽災異、圖讖祥瑞,乃至望氣相面、因果報應、神怪異聞等,給人以陳腐、庸俗之感。宣傳佛、道等宗教迷信,也是書中存在的問題。

梁書研究價值

姚察歷經梁、陳兩代,並任史官.時人記事,史料價值較高。所以。《梁書》是現存梁史的比較原始的記載。在行文方面,不用當時盛行的駢文,而仿效司馬遷、班固用簡練的散文敍事,也是一大優點。此書文字簡練,敍事簡叫,在“二十四史”中是較好的—部。從史料説,範縝阮孝緒陶弘景等傳,保存了當時思想、目錄、醫藥等方面的材料;該書在哲學史、文學史、宗教史、民族關係及對外關係方面都頗具參考價值。 [6] 

梁書版本信息

《梁書》現存較早的版本為宋四川眉山奉,《梁書公》成書後,由於流傳不廣,館閣所藏又往往有脱誤之處,故北宋嘉佑時曾與《宋書》《齊書》《陳書》等由曾鞏等進行校定,“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為目錄一篇”。校定本出現之後,民間流行仍不多,靖康之難,史書又多焚於兵火。直到宋高宗紹興年間,井憲孟為四川漕時始求訪未亡史書,收合補綴,命眉山刊行,是為眉山七史,《梁書》也在其中。 ·
比較便於閲讀的版本是中華書局1973年出版的點校本。該版本以商務印書館宋大字影印百衲本(百衲本以眉山本為底本)與明南監本、北監本、汲古閣本、清武英殿本、金陵書局本互校,並參考了《南史》《資治通鑑》及錢大聽《廿二史考異分》等的校勘成果,擇善而從,為學者所推重,也最便於閲讀。 [9] 

梁書學術研究

《梁書》問世數十年後,著名史學家劉知己在其《史通·古今正史》中,就對《梁書》的史料來源、編纂經過作了概述。以後,五代劉咆在其引日《唐書·姚思廉傳》中,北宋宋祁、歐陽修在其《新唐書·姚思廉傳》中,都對《梁書》的成書過程作了敍述,對姚思廉“推究陳事”、“編次筆削”之功也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南宋以後,不少著名學者對《梁書》都很注意,如著名目錄學家陳振孫在其《直齋書錄解題》中,晁公武在其《郡齋讀書志》中,洪邁在其《容齋隨筆》中,都述及《梁書》。尤其是著名思想家葉適在其讀書札記《習學記言序目》中,結合南宋的社會現實,對《梁書》有很多具體評論,研究《梁書》不可不讀。
除了鴻儒碩學的具體述論外,宋人對《梁書》的研究還體現於另一方面,即將《梁書》置於諸史中一齊研究。這些著作包括周護《十七史贊》30卷、《名賢十七史榷論》104卷,呂祖謙《十七史詳節》273卷,錢端禮《譬諸史提要》15卷,王先生《曩十七史蒙求》16卷,宋人的“十七史”是包括《梁書》的。這些著作雖然大多已不存在,卻顯示了《梁書》的廣泛影響。
明代,尤其是清代,隨着考據學的興盛,對諸史的研究也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關於《梁書》的研究,多分散在各家的研究著述中,按性質可分為數類:有關《梁書》考證質疑的,有明代朱明鎬的《錳史糾》6卷,清代牛運震的《讀史糾謬》15卷、李貽德的《十七史考疑》、錢大昕的《讀史拾遺》5卷、趙翼的《陔餘叢考力》43卷、張燴的《讀史舉正》9 8卷、洪頤煊的《諸史考異》18卷、全祖望的愛經史問答610卷、宋書升的《二十四史正訛》等;有關《梁書》增補整理的,有清萬斯同的《梁諸王世表》1卷、《將相大臣年表》1卷、徐文範的《東晉南北朝輿地表》12卷、楊守敬的《蕭梁疆域圖》1卷、洪騎孫的《補梁疆域志》4卷、侯康的《補梁書藝文志》1卷等;有關《梁書》廣徵博聞的,有清洪亮吉的《兩晉南北史樂府》2卷。當然,最具影響的還是清王鳴盛的《十七史商榷》、錢大聽的《廿二史考異》和趙翼的《廿二史札記》。 [9] 

梁書作者簡介

梁書姚察

姚察(533年—606年),字伯審,南朝吳興武康(今浙江杭州西北)人,南朝歷史學家,先後在梁、陳、隋三朝做官,參與修史工作。他在陳朝時,開始撰梁、陳二史,未成。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他又奉詔繼續撰梁、陳二史。據説,姚察“博極墳素,尤善人物,至於姓氏所起,枝葉所分,官職姻聚,興衰高下,舉而論之,無所遺失。”在門閥風氣很盛的南北朝時期,史學家的這種學識和修養無疑是很重要的。然而,姚察終於未能完成梁、陳二史,就在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去世了。臨終之前,他告誡兒子思廉一定要“續成其志”。

梁書姚思廉

姚思廉 姚思廉
姚思廉(557年~637年),字簡之,本名簡,以字行雍州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父姚察,在梁朝以文才著稱。陳時任吏部尚書,領大著作。陳滅後入隋,任秘書丞隋文帝楊堅命他繼續修撰早已着手的梁、陳兩代歷史。史稱其“學兼儒史,見重於三代”。大業二年(606年)姚察死,遺囑思廉繼續完成這兩部史書。
貞觀初,姚思廉著作郎弘文館學士。後官至散騎常侍。姚思廉繼承了父親遺志,為父親守喪期滿,即上表陳述父親遺願,請求繼續修撰二史。隋煬帝下詔准許後,他一直在為此努力工作。
唐太宗貞觀三年(629年),他又受詔同秘書監魏徵同撰梁、陳二史。在父親遺稿的基礎上,他進一步採擇謝昊、顧野王諸家舊作,經編纂校注,於貞觀九年(635年)修成《梁書》《陳書》。這兩部史書的總論為監修魏徵所作,其餘部分都是姚氏父子幾十年心血的結晶。書中有二十六卷梁朝前期人物列傳的卷末論贊稱“陳吏部尚書姚察曰”云云,可以推想,這些部分是姚察的原稿。
姚思廉受唐太宗詔撰《梁書》時,已年過七旬。太宗命秘書監魏徵主持梁、陳、齊、周、隋五史的修撰,並參預撰寫論贊,所以卷六敬帝紀後總論梁朝一代興亡的論贊署名“史臣鄭國公魏徵”。
姚察及姚思廉父子雖為史學家,但都有較深厚的文字素養,於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簡潔樸素,力戒追求辭藻的華麗與浮泛,繼承了司馬遷班固的文風與筆法,在南朝諸史中是難能可貴的。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