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登龍門

(成語)

鎖定
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權勢者的援引而身價大增。後亦指科舉時代會試得中。
中文名
登龍門
拼    音
dēng lóng mén
典    源
《後漢書》
解    釋
科舉時代會試得中

登龍門釋義

李膺,字元禮,潁川郡襄城縣人。祖父名脩,安帝時任太尉。父親名益,任趙國相。李膺性格孤高,不善交際,只把同郡的荀淑、陳萛當作師友。當初李膺被舉薦為孝廉,被司徒胡廣徵召,舉為高第。再升為青州刺史。郡守縣令害怕李膺的威嚴與明察,大多聽到李膺來青州的消息就棄官走了。李膺又被徵召,再調任漁陽太守。不久又轉任蜀郡太守,因母親年老請求不就職。調任護烏桓校尉。鮮卑多次侵犯邊境,李膺常冒矢石,每次打敗他們,趕走他們。敵人非常畏懼。因公事免官,回家鄉綸氏縣居住,教授學生常達千人。南陽人樊陵請求做他的門徒,李膺謝絕了他,不接受。樊陵後來依靠阿諛攀附宦官,得到了太尉的高位,被有節操的人所羞恥。荀爽曾經去拜訪李膺,就便為李膺趕車,回來高興地説:“居然為李君趕車了。”李膺被人敬慕到了這種地步。……桓帝延熹二年(159),受徵召,又升作河南尹。這時宛陵的大姓羊元羣從北海郡罷官,貪污之罪行極多,無奇不有,郡舍廁所中奇巧之物,也用車子拉了回家。李膺上表要審查他的罪行,羊元羣賄賂宦官,李膺被判為誣告,反坐發配到左校勞。……這時,朝廷一天比一天紊亂,綱紀敗壞,李膺獨自保持風采,憑藉聲名自我清高。讀書人有被他接待的,叫做登龍門
“膺獨特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李賢注:“以魚為喻也。龍門,河水所下之口,在今絳州龍門縣。辛氏《三秦記》曰:‘河津一名龍門,水險不通,魚鱉之屬莫能上,江海大魚薄集龍門下數千,不得上,上則為龍也。’”後遂以“ 登龍門”比喻得到有名望、有權勢者的援引而身價大增。後亦指科舉時代會試得中。

登龍門典源

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李膺〉
李膺字元禮,潁川襄城人也。祖父脩,安帝時為太尉。父益,趙國相。膺性簡亢,無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陳寔為師友。 初舉孝廉,為司徒胡廣所闢,舉高第,再遷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風棄官。復徵,再遷漁陽太守。尋轉蜀郡太守,以母老乞不之官。轉護烏桓校尉。鮮卑數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虜甚憚懾。以公事免官,還居綸氏,教授常千人。南陽樊陵求為門徒,膺謝不受。陵後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為節志者所羞。荀爽嘗就謁膺,因為其御,既還,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見慕如此。……延熹二年徵,再遷河南尹。時宛陵大姓羊元羣罷北海郡,臧罪狼藉,郡舍溷軒有奇巧,乃載之以歸。膺表欲按其罪,元羣行賂宦豎,膺反坐輸作左校。……是時朝庭日亂,綱紀頹陀,膺獨持風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

登龍門同源典故

元禮門 李膺客 李膺門 李膺門館 李膺龍門 李門 無禮許登門 登門 登龍 登龍客 登龍賓 膺門 見李膺 龍門 龍門主 龍門客

登龍門運用示例

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
封演《封氏聞見記 貢舉》:“故當代以進士登科為登龍門。”
唐 盧綸《早春遊樊川野居卻寄李端校書兼呈崔峒補闕司空曙主簿耿湋拾遺》詩:“桂樹曾爭折,龍門幾共登。”
宋 洪邁《夷堅支志丁·劉改之教授》:“﹝ 劉過 ﹞ 淳熙 甲午預秋薦,將赴省試。臨岐眷戀不忍行,在道賦《水仙子》一詞……二更後,一美女忽來前,執拍板曰:‘願唱一曲勸酒。’即歌曰:‘別酒未斟心先醉,忽聽 陽關 辭故里。揚鞭勒馬到皇都,三題盡,當際會。穩跳龍門三級水,天意令吾先送喜。’”
明 楊柔勝 《玉環記·約友赴選》:“才吞八斗氣軒昂,一躍龍門姓字香。”

登龍門相關閲讀

南朝·宋·劉義慶《世説新語·德行》,原文是:“後進之士,有開其堂者,皆以為‘登龍門’。”講的是東漢名士李元禮的故事。李元禮風度優雅,有才學,當時人稱“天下模楷李元禮”。那時的後起文人以受到他接待為榮耀,把進入他的廳堂稱作“登龍門”。後世常常引用“登龍門”這個成語來借喻得到文人的賞識。